激光三角测距实验第八组报告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激光测距仪器进行实际测距,掌握激光测距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了解激光测距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激光测距是利用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通过反射、接收和处理使得的返回激光束,从而测定物体的距离。
一般来说,激光测距主要包括激光器、发射器、接收器和处理器四个部分。
发射器将激光束发射到目标物体上,目标反射激光束并接收器接收反射的激光束信号,并传递至处理器进行信号处理和距离计算。
三、实验器材1. 激光测距仪器2. 测距標尺3. 计算机4. 实验用物体四、实验步骤及内容1. 检查激光测距仪器是否正常工作,设置仪器参数。
2. 将激光测距仪器对准测距目标物体,按下触发键开始测距。
3. 记录实际距离值,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的测距结果。
4. 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次测距,对比不同次测距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体会。
五、实验数据处理利用测距仪器测量得到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根据测距仪器的测距原理,以及所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目标物体的实际距离并与激光测距仪测距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激光测距仪器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直接照射眼睛。
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激光测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保持仪器处于正确的位置和设置状态。
3. 实验完成后,及时将激光测距仪器关闭并妥善保管。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深入理解了激光测距的原理和方法,掌握了激光测距仪器的操作技能,并且可以通过激光测距仪器实现准确的测距结果。
同时也了解到激光测距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以上就是关于激光测距实验的报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精)

一、激光测距简介:激光测距仪无论在军事应用方面,还是在科学技术、生产建设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激光波长单一,测量精度高,且激光测距仪结构小巧,安装调整方便,故激光测距仪是目前高精度测距最理想的仪器。
激光器与普通光源有显著的区别,它利用受激发射原理和激光腔的滤波效应,使所发光束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①激光有小的光束发散角,即所谓的方向性好或准直性好。
②激光的单色性好,或者说相干性好,普通灯源或太阳光都是非相干光。
③激光的输出功率虽然有限度,但光束细,所以功率密度很高,一般的激光亮度远比太阳表面的亮度大。
若激光是连续发射的,测程可达40公里左右,并可昼夜进行作业。
若激光是脉冲发射的,一般绝对精度较低,但用于远距离测量,可以达到很好的相对精度。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由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的科学家梅曼于1960年,首先研制成功的。
美国军方很快就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军用激光装置的研究。
1961年,第一台军用激光测距仪通过了美国军方论证试验,对此后激光测距仪很快就进入了实用联合体。
激光测距仪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速度快而准确,其误差仅为其它光学测距仪的五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因而被广泛用于地形测量,战场测量,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对目标的测距,测量云层、飞机、导弹以及人造卫星的高度等。
它是提高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精度的重要技术装备。
由于激光测距仪价格不断下调,工业上也逐渐开始使用激光测距仪。
国内外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具有测距快、体积小、性能可靠等优点的微型测距仪,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矿山、港口等领域。
激光测距仪-分类:一维激光测距仪用于距离测量、定位;二维激光测距仪(Scanning Laser Range finder)用于轮廓测量,定位、区域监控等领域;三维激光测距仪(3D Laser Range finder)用于三维轮廓测量,三维空间定位等领域。
激光测距-方法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
光电子课程设计_基于三角测量法的激光测距

光电子课程设计_基于三角测量法的激光测距光电子课程设计:基于三角测量法的激光测距摘要:本文先对激光测距的种类及原理进行介绍,其次分析不同种类的优缺点。
确定制作测距仪器的制作方向。
分析测量当中不同元器件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重点研究摄像头成像时存在误差的形成原因。
根据研究得到的数据,对PC客户端的程序设计进行调整。
利用程序尽可能减少由于硬件产生的误差。
重点是设计出能确定光点的定位算法,通过对摄像头的定标、激光定位,达到实验数据与实际测量误差在10%以内。
最后,提出对作品进行优化和系统功能提升计划关键词:短距离、低成本、三角测量法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 of laser ranging species and introduced first, followed by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types. Production rangefinder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alytical measurements among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the problems, to find effective solutions to the causes errors in the presence of the camera focused on imaging. According to data obtained from studies on the client PC programming adjustments. The use of procedures to minimize errors due to hardware-generated. Focuses the light spot can be determined to design the location algorithm, through the camera calibration, laser positioning,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 actual measurement error is within 10%. Finally, the work in optimizing system functionality and Enhancement ProgrammeKEY WORDS: Short distance、Low cost 、Triangle measurement目录1、前言1.1激光测距1.2激光测距仪1.3三角测量法激光测距简介1.4设计目标2、测距方案2.1几种常用的测距方法2.1.1手持激光测距仪2.1.2望远镜式激光测距仪2.2测距方案选定2.3三角测量法3、硬件模块设计3.1激光发射模块设计3.2信号接收模块设计3.2.1摄像头定标3.3激光出射角4、PC程序设计4.1摄像头调用4.2光点定位5、结论前言1.1激光测距激光测距(laser distance measuring)是以激光器作为光源进行测距激光测距技术是一种集合了光学、计算机科学、机械设计等的高新技术。
激光雷达测量实习报告(实习操作截图+心得体会+实习总结)精品文档10页

For i = 1 To n
Line Input #1, Dateh
iposh = InStr(Dateh, ",")
x1(i) = Val(Left(Dateh, iposh - 1))
Dateh = Mid(Dateh, iposh + 1)
(二)安排方式
1、三维激光扫描数据采集在户外进行,以小组为单位。
2、数据预处理及点云模型的建立、基于点云构建截面线画图、三维实体曲面模型和三维实体网格模型及三维仿真模型的构建及程序设计实现在校机房网四进行,以个人为单位,每人一台电脑独立进行独立实习,每人提交一份实习成果。
三、实习要求
时间:2019/2019学年(1)学期第19-20周,1-8节。
二、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实习内容、安排方式
考勤:每天进行不定时不定次点名,无论何种原因未到者均记缺勤一次。缺席1/3以上实习时间者没有成绩。。
成果:所有要提交的实习成果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一经发现有任何抄袭行为,该课程记为0分。
机房:严格遵守实验机房的上机要求,不得在机房吃食品、带入任何饮料,不得在机房打闹、大声喧哗,严禁玩电脑游戏等其他与课程无关的事项。违反机房管理规则,实习成绩降一档。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精)

一、激光测距简介:激光测距仪无论在军事应用方面,还是在科学技术、生产建设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激光波长单一,测量精度高,且激光测距仪结构小巧,安装调整方便,故激光测距仪是目前高精度测距最理想的仪器。
激光器与普通光源有显著的区别,它利用受激发射原理和激光腔的滤波效应,使所发光束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①激光有小的光束发散角,即所谓的方向性好或准直性好。
②激光的单色性好,或者说相干性好,普通灯源或太阳光都是非相干光。
③激光的输出功率虽然有限度,但光束细,所以功率密度很高,一般的激光亮度远比太阳表面的亮度大。
若激光是连续发射的,测程可达40公里左右,并可昼夜进行作业。
若激光是脉冲发射的,一般绝对精度较低,但用于远距离测量,可以达到很好的相对精度。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由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的科学家梅曼于1960年,首先研制成功的。
美国军方很快就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军用激光装置的研究。
1961年,第一台军用激光测距仪通过了美国军方论证试验,对此后激光测距仪很快就进入了实用联合体。
激光测距仪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速度快而准确,其误差仅为其它光学测距仪的五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因而被广泛用于地形测量,战场测量,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对目标的测距,测量云层、飞机、导弹以及人造卫星的高度等。
它是提高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精度的重要技术装备。
由于激光测距仪价格不断下调,工业上也逐渐开始使用激光测距仪。
国内外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具有测距快、体积小、性能可靠等优点的微型测距仪,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矿山、港口等领域。
激光测距仪-分类:一维激光测距仪用于距离测量、定位;二维激光测距仪(Scanning Laser Range finder)用于轮廓测量,定位、区域监控等领域;三维激光测距仪(3D Laser Range finder)用于三维轮廓测量,三维空间定位等领域。
激光测距-方法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
激光三角测距实验第八组报告

激光三角测距实验——第八组一、实验目的学习激光三角测距基本原理;了解激光三角测距的应用;搭建激光三角测距系统,实现测量距离的显示,掌握激光三角测距技术。
二、实验原理三角位移测量系统是从光源发射一束光到被测物体表面,在另一方向通过成像观察反射光点的位置,从而计算出物点的位移。
由于入射光和反射光构成一个三角形,所以这种方法被称为三角测量法,又可按入射光线与被测工件表面法线的关系分为直射式和斜射式。
三、摆放方式直射式直射式三角法测量等效光路如图 1 所示。
激光器发出的光线,经会聚透镜聚焦后垂直入射到被测物体表面上,物体移动或表面变化导致入射光点沿入射光轴移动。
接收透镜接收来自入射光点处的散射光,并将其成像在光点位置探测器(如PSD、CCD)敏感面上。
若光点在成像面上的位移为x′,利用相似三角形各边之间的比例关系,有化简后可求出被测面的位移式中,a 为激光束光轴和接收光轴的交点到接收透镜前主面的距离;b 为接收透镜后主面到成像面中心点的距离;α 为激光束光轴与接收透镜光轴之间的夹角;β 为探测器与接收透镜光轴之间的夹角。
斜射式图3.2 为斜射式三角测量原理图,激光器发出的光与被测面的法线方向成一定角度入射到被测面上,同样用接收透镜接收光点在被测面的散射光或反射光。
若光点的像在探测器敏感面上移动x′,则物体表面沿法线方向的移动距离为x,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参照前一个公式,用x/cosγ 替换x,α+γ 替换α,有式中,α 为激光束光轴与被测面法线之间的夹角;γ 为成像透镜光轴与被测面法线之间的夹角;β 为探测器光轴与成像透镜光轴之间的夹角。
当γ 为零时,属于斜入射直接收式。
直射式和斜射式特点比较斜射式可接收来自被测物体的正反射光,比较适合测量表面接近镜面的物体。
λ直射式接收散射光,适合于测量散射性能好的表面,如果表面较为平滑,则可能由于耦λ合到光电探测器的散射光强过弱,使测量无法进行,也就是说可能存在测量盲区。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激光脉冲测距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学习激光脉冲测距的工作原理;了解激光脉冲测距系统的组成;搭建室内模拟激光脉冲测距系统进行正确测距,为今后的工程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基础。
2.实验原理激光脉冲测距与雷达测距在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如图所示。
在测距点激光发射机发射激光脉冲,光脉冲经过光纤到达接收端,并被测距机上的探测系统接收。
测出从激光发射时刻到被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根据已知光速,即可求出光纤的长度R为R=/2式中c为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精确的物理常数C1=299792458 m/s光纤中的平均折射率n为n=故光纤中的光速为C=299710000可见,激光测距的任务就是准确地测定时间间隔t。
当不考虑光纤中光速的微小变化时,测距精度⊿R主要是由测时精度⊿t确定的⊿R=C⊿t/2实际脉冲激光测距机中是利用时钟晶体振荡器和脉冲计数器来测定时间间隔t的。
时钟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固定的频率的电脉冲振荡,脉冲计数器的作用是对晶体产生的电脉冲个数进行计数。
设晶体振荡器产生的电脉冲频率为f,则脉冲间隔T=1/f。
若从激光脉冲发出时刻脉冲计数器开始计数,到光脉冲被接收时刻停止计数。
设这段时间内脉冲计数器共计得脉冲个数为m,则可计算出被测光纤的长度为R=1/2cmT=cm/f=相应的测距精度为⊿R =1/2Ct=c/可见,脉冲激光测距机的测距精度由晶振的频率决定。
常用军用激光测距仪的晶振频率有15MHz、30MHz、75MHz和150MHz 等,与其相对应的测距精度分别为正负10m、正负5m 、正负2m和正负1m。
晶振的频率愈高,测距精度就愈高,但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计数器的技术难度增加,而且要求激光脉冲的宽度愈窄,激光器的难度也增加。
对脉冲测距系统,计数器的“开门”信号是由取出一小部分发射激光脉冲经光探测器转换成电信号形成的。
这两个信号既可由同一探测器提供,也可以用两个探测器提供。
激光脉冲测距机由激光器、发射光学系统、接收及瞄准光学系统、取样及回波探测放大系统、技数及显示器和电源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系统操作人员一旦下达发射激光命令,激光器发射一束窄激光脉冲,经发射光学系统扩束后射向接收系统,其中一小部分经取样后启动计数器开始计数。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激光测距实验报告激光测距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地质勘探、航天航空等领域。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激光测距系统,探究其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原理激光测距是利用激光束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非常快的特性来测量距离的一种方法。
激光束发射出去后,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被接收器接收到,利用时间差以及光速的已知值,可以计算出被测距离。
二、实验器材本次实验使用的器材包括激光发射器、接收器、计时器、光电二极管等。
三、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将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固定在实验平台上,保证它们之间的距离为已知值。
2. 调试激光发射器:将激光发射器接通电源,观察是否能够正常发出激光束。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检查并修复。
3. 调试接收器:将接收器接通电源,观察是否能够正常接收到激光束。
同样,如果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检查并修复。
4. 测量距离:在实验平台上设置一个待测物体,用激光束照射该物体,并记录下激光束发射和接收的时间差。
5. 计算距离:根据已知的光速值和时间差,通过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到待测物体与激光器之间的距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针对不同距离进行了多次测量,并记录下了相应的时间差。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每个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
在分析实验结果时,我们发现激光测距的精度较高,与实际距离相比误差较小。
这得益于激光束传播速度极快的特性,使得测距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实验过程中,激光束的传播受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如大气湿度、温度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激光束的传播速度发生微小变化,从而对测距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考虑和修正,以提高测距的精度和可靠性。
五、应用前景激光测距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工程测量中,激光测距可以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地面的距离等,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地质勘探中,激光测距可以用于测量地壳的变形、地震活动等,为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范提供重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三角测距实验
——第八组
一、实验目的
学习激光三角测距基本原理;了解激光三角测距的应用;搭建激光三角测距系统,实现测量距离的显示,掌握激光三角测距技术。
二、实验原理
三角位移测量系统是从光源发射一束光到被测物体表面,在另一方向通过成像观察反射光点的位置,从而计算出物点的位移。
由于入射光和反射光构成一个三角形,所以这种方法被称为三角测量法,又可按入射光线与被测工件表面法线的关系分为直射式和斜射式。
三、摆放方式
直射式直射式三角法测量等效光路如图 1 所示。
激光器发出的光线,经会聚透镜聚焦后垂直入射到被测物体表面上,物体移动或表面变化导致入射光点沿入射光轴移动。
接收透镜接收来自入射光点处的散射光,并将其成像在光点位置探测器(如PSD、CCD)敏感面上。
若光点在成像面上的位移为x′,利用相似三角形各边之间的比例关系,有
化简后可求出被测面的位移
式中,a 为激光束光轴和接收光轴的交点到接收透镜前主面的距离;b 为接收透镜后主面到成像面中心点的距离;α 为激光束光轴与接收透镜光轴之间的夹角;β 为探测器与接收透镜光轴之间的夹角。
斜射式
图3.2 为斜射式三角测量原理图,激光器发出的光与被测面的法线方向成一定角度入射到被测面上,同样用接收透镜接收光点在被测面的散射光或反射光。
若光点的像在探测器敏感面上移动x′,则物体表面沿法线方向的移动距离为x,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参照前一个公式,用x/cosγ 替换x,α+γ 替换α,有
式中,α 为激光束光轴与被测面法线之间的夹角;γ 为成像透镜光轴与被测面法线之间的夹角;β 为探测器光轴与成像透镜光轴之间的夹角。
当γ 为零时,属于斜入射直接收式。
直射式和斜射式特点比较
斜射式可接收来自被测物体的正反射光,比较适合测量表面接近镜面的物体。
λ直射式接收散射光,适合于测量散射性能好的表面,如果表面较为平滑,则可能由于耦λ合到光电探测器的散射光强过弱,使测量无法进行,也就是说可能存在测量盲区。
斜射式入射光光点照射在物体不同的点上,因此无法直接知道被测物体某点的位移情况,λ而直射式可以。
当然,斜射式也可以通过标定的方法得出位移。
直射式光斑较小,光强集中,不会因被测面不垂直而扩大光斑,而且一般体积较小。
斜λ射式传感器分辨率高于直射式,但它的测量范围较小,体积较大。
斜入射直接收式传感器的体积和直入射式相当,并且分辨率高于直射式,因此较为常用。
四、实验过程
为缩小实验误差,我们组经过多次实验,最终采用了如下摆放方式
式中,s为激光束光轴和接收光轴的交点到激光发射点的距离;b 为接收透镜后主面到成像面中心点的距离;x′是光点在成像面上的位移;d是激光发射点和接收透镜的距离。
五、实验结果及程序
我们将接收板移动4.5cm。
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了成像面上变化前后的两个点坐标(46,34)(41,33)s=90cm d=20cm b=6mm f=0.604cm 最终根据公式求得x=3.95cm 实验误差为12%。
经过编程、烧录等过程,我组通过实验验收。
针对实验要求,我们进行了如下的程序设计,以求得正确的结果,代码如下#include<reg52.h>
unsigned long inPutWord=0;
unsigned long j=5;
sbit Key1=P2^6;
char code SEG7[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char code ACT[6]={0xfe,0xfd,0xfb,0xf7,0xef,0xdf};
char SAV[6]={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void delay(char time)
{
while(time>0)time--;
}
void display()
{
char i=0;
for(i=0;i<6;i++)
{
P0=SEG7[SAV[i]];
P2=ACT[i];
delay(350);
}
}
bit CheckKey()
{
if(Key1==0)
{
delay(200);
if(Key1==0)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return 0;
}
void initialise()
{
SM0=0;
SM1=1;
REN=1;
TI=0;
RI=0;
PCON=0;
TH1=0xFD;
TL1=0XFD;
TMOD=0X20;
EA=1;
ET1=0;
ES=1;
PS=1;
TR1=1;
}
void main()
{
initialise();
while(1)
{
if(!CheckKey())
{
ES=1;
}
display();
}
}
void intrr() interrupt 4
{
char temp;
temp=SBUF;
if((temp>=112)&&(temp<=121))
{
inPutWord=temp-112;
SAV[j--]=inPutWord;
}
else if(temp==13)
{
j=5;
}
RI=0;
}
六、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组第一次采取的是直射式的摆放方式,但是由于角度以其他问题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不被采取。
之后采取的摆放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之前的问题,没有了角度计算,最终成功缩小了实验误差。
七、心得体会
在这次实验中,我们接触了单片机、激光器等设备,这使得我们对激光测距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此外,我们在这次实验中,我们做了很多计算,因此还提高了我们的计算和推理能力;我们还在实验中写了电脑程序,回顾了我们曾经学过的C语言;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合作,终于完成了任务,我们也体会了团队合作的快乐。
我相信,这次实验将会是我毕业之后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