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版本小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

小学数学版本小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
小学数学版本小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加、减法》,(第72页的例1及“做一做”)。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编排的。

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并不陌生。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迁移到本课内容上来。

二、说教学目标

1、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算理,会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构建加减法认知体系,提高迁移的意识和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两幅画面,投影仪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以下3个教学理念:

1、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说学情:

从整个小学阶段来说,这部分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三年级)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大部分同学已掌握了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作铺垫。从本册学习内容来说,本单元知识是四年级下册八个新授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而本课内容又是今后学习小数混合运算、小数运算定律的基础。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法、学用结合法、引导发现法等,主要突出以下的两种教学方法,即:

1、创设情景教学法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教学法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寻找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的相同点,从“相同数位对齐”的认知统一到“小数点对齐”,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推广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学法主要采用:

主要采用发现与比较相结合,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六、说教学程序: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程序:

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

1、你们喜欢你们的节日吗?(六一)说说你的六一是怎么过的?

2、老师也逛商场买了两件礼物,一个玩具飞机198元和一个闹钟35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共要多少钱?

请大家用竖式计算,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板书)

从个位算起,

加起来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强调数位对齐)。

【设计意图】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复习导入为学生后面利用旧知来学习新知,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扫清了障碍。

师:好,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自学探究新知

1、好,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出示主题图

(1)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说一说6.45元是几元几角几分。

【设计意图】在课堂情境创设中,选择学生熟悉的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小丽购买了《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丽购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问题学生列式:6.45+4.29。

2、

导学题纲:

(1)小数加减法计算时竖式要怎么写呢?尝试

独立计算。

(2)如果按照以前学习的元、角、分来计算,

你会怎么写?

(3)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你的伙伴听一听。

3、汇报展示

鼓励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运算过程。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过程体验,明确算理

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形成“小数点对齐”这一计算规则,不应仅凭借“小数点有没有对齐”自己来评判竖式的正确与否,而应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展开分析。结合具体数量思考,也可以根据元、角、分的加减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经验,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着列竖式,最便于计算。在教法上,我会先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根据出现的情况引发讨论。

4、

比较小结

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哪

些相同或不同的地方呢?

在小数的计算中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

童谣:

小数加减点对齐,从右向左低位算起,

满十进一要牢记,退一当十别大意!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编童谣:小数加减点对齐,从右向左计算起,

满十进一要牢记,退一当十别大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把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算法的比较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比较思想,在比较中体会数学规律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加上童谣,便于学生识记,有兴趣!

第四环节:智慧闯关、巩固提升

(三)、巩固练习:智慧闯关游戏

第一关:填一填

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都要把()上的数对齐,都要从()位算起。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只要把()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去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点上()。计算结果要()。

第二关:数学“小医生”,

第三关: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98+0.56= 12.53+4.67= 5.64-1.78= 15.62-746=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而且具有层次性。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这个环节中,还让学生开展了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并提醒自己也告诫他人在计算中要注意的细节,并通过本届课的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新的知识或问题时,转化为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

七、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不仅粘贴学生所提问题,还板书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竖式写法,这样安排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八、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一是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数学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深化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是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要求;三是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有效生成,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人参与。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3分) 一、我会拼,还会规范漂亮地写出词语来!(每字0.5分,共10分) lǒng zhào fèng xì níng shì tuī jiàn ch éng chǔ ( ) ( ) ( ) ( ) ( ) cōng yù xí jī guī fàn lǎn dùo ró ng qià ( ) ( ) ( ) ( ) ( ) 二、我会在正确的读音下划横线。(每格0.5分,共2分)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 岸找来一些平整(zhěng zěng)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jiān jiàn)隔,在小溪里横(hén héng)着摆上一排,让人 们从上面踏(tā tà)过,这就是搭石。 三、辨字组词,请看清楚哦!(每格0.5分,共5分) 赖()牌()哲()缝()租() 懒()脾()暂()逢()祖() 四、补充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每格0.5分,共4分) 照猫画()横()江面耀()扬

威血() 亲情 我还能写一个有关自然风光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写一 个有关神态表情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写一个有关动物名称 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写一个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选词填空。 (共4分) 气势气魄 1、这样()雄伟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 的奇迹。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宏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 强大力量。 保持坚持维持 1、我们要()图书阅览室的安静。 2、大家要共同()公共场所的秩序。 六、按要求改句子。(每题1分,共6分) (一)、照样子写句子。 1、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用“……像……像……”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改成反 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已发掘的三个俑坑,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学着 用比较的方法写一句话。)

小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练习题 一、小数加减法口算题 8.60-6.39= 8.49+6.71= 8.06+1.37= 2.91+5.54= 2.44+4.86= 17.40-4.04= 0.45+5.47= 7.68-6.50= 3.83+9.45= 3.90-2.76= 6.01+5.39= 2.98+3.26= 6.97-5.97= 8.25- 4.64= 5.82-4.73= 8.78-0.52= 1.27+0.31= 8.42-7.04= 1 6.76+6.61= 0.41+0.95= 4.15+7.08= 2.59+9.10= 3.51+9.00= 4.54+2.55= 8.70+1.16= 1.31+ 5.61= 7.21-0.77= 8.64-7.85= 8.68+0.84= 2.62+3.19= 5.93-1.20= 3.66+5.90= 6.14-2.01= 5.58+0.13= 5.15-4.79= 5.29+6.33= 5.86-1.95= 3.79-3.47= 8.89-0.20= 7.42+9.92= 3.58-2.87= 7.31-2.51= 8.81-5.75= 6.67-2.72= 3.04+5.71= 1.73+ 4.32= 4.47+9.24= 8.53+3.94= 8.36-3.72= 6.78-1.84= 6.35-2.83= 4.36+7.50= 7.57+6.82= 5.18+2.34= 8.74- 6.93= 7.96+2.29= 4.58+5.79= 1.05+9.02= 4.30-4.19= 4.94-2.06= 7.93-4.75= 6.03-2.94= 4.62+3.02= 9.32+3.40= 5.43+3.23= 3.55+5.33= 8.21-4.90= 2.38+2.40= 9.28+1.69= 6.89-0.88= 4.97+7.29= 3.34+4.51= 6.29+0.67= 9.60+0.73= 2.23+5.50= 9.81-0.09= 2.80+6.46= 7.74+1.48= 4.22-2.66= 8.28+7.36= 7.48-6.52= 4.64-3.25= 5.62+2.82= 6.63+7.16= 5.94-0.36= 8.80+7.97= 7.87+9.72= 8.76+0.75= 7.37-4.92= 7.52-1.82= 3.42+6.99= 4.06+4.85= 7.55+7.05= 9.40-8.83= 7.41-2.14= 2.53+4.77= 8.23-2.35= 4.45+6.35= 1.00+4.02= 5.20-1.50=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 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3、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4、有关0 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 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0 = a

【数学】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法口算600题

4.76+3.21=4.77-3.86=3.65+3.75=1.27+6.29=6.06- 5.93= 6.98-3.77= 7.95-2.68=6.25+6.81=1.84+2.06=8.77+3.31= 8.11-5.25= 9.61-7.97=7.56-2.61=9.96+8.73=8.96-2.44=3.78+5.63= 7.9-3.66= 8.49-8.11=4.89-3.03=3.99+9.58= 5.51+9.41= 6.36+5.28=8.6-5.44= 4.45+ 5.24= 7.25-1.2= 7.85-5.85= 7.71-7= 1.85-1.09= 3+4.39= 1.7+4.68= 5.62-3.42= 9.49+4.6= 5.52-2.89= 2.21+5.96= 7.43+7.3= 4.6-4.07= 3.99-3.06= 7.85+7.01= 7.58+9.51= 3.94-1.54= 5.23+4.84= 8.76-3.69= 9.8-2.6= 5.44+8.38= 6.3-1.93= 9.74+4.79= 2.25+4.14= 9.47-4.03= 6.38-4.26= 8.07+7.76= 2.79+9.2= 9.47+8.8= 4.35-1.85= 4.28-4.21= 5.26-2.53= 1.27+3.85= 9.65-4.51= 2.28+4.4= 6.39-1.48= 5.33+7.91= 6.49+4.97= 5.68+3.26= 1.28+4.5= 9.34-1.49= 5.29-5.09= 7.92+9.92= 9.83-7.05= 2.55+ 3.72= 9.81-4.82= 6.93-2.15= 9.55-8.45= 4.67-4.33= 4.47+9.36= 6.54-1= 5.64-4.42= 3.36-1.77= 5.67-5.6= 4.49-1.06= 9.75-8.01= 2.06+8.46= 4.16+2.74= 5.52-1.1= 5.81+5.09= 6.09-4.14= 8.21+9.22= 7.53+4.83= 6.91-6.16= 5.96-4.41=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

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一、填空题。 1.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 )个数位是一级,分别是( )级、( )级、( )级…… 2.“某服装城有108名营销人员,每天的销售额约413000元”,这段话里,( )是精确数,( )是近似数。 3.在数字7和8中间添( )个0就是七千万零八。 4.8400300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它是由( )个百万,( )个十万和( )个百组成的。 5.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五位是( )位,第( )位是亿位。 6.把1867900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亿。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最少是五位数。( ) 2.一个整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约等于35万,这个数最大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优选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 2数学第八册教案 第八册教案 题目:《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概念的界定: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环境、生活化 信息技术:IT是Internation Technology的缩写,意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 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是指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与课程通过人——机(网)——人互动的方式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使之不仅成为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又可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使其实时传输视频、音频和文字等多媒体信息的功能,在课堂上发挥作用。信息技术环境与学科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使教师教的轻松、高效,而且可以使学生学得愉快、优质。 生活化:“生活化”是将抽象的数学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具体化,实现数学向生活的回归。强调将数学对象化为现实原则,体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数学,小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以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二、课题基本情况说明: 课题类别: 教师课题 课题组成员: 三、问题的提出 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知识时,能主动寻找真实的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熟悉的生活情境,更容易引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力求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促使转化为学生情感体验的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利用生活资源,让数

四年级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100道

四年级小数加减法 竖式计算 7.9+53.1= 56.8+23.1= 36.4-27.1= 51.1+35.9= 1.2+96.6= 4.6-35.6= 11.23-0.88= 22.56+14.62= 56.78-21.5= 96.1-43.2= 0.9+1.6= 4.5+3.4= 2.7+ 3.9= 41.6- 4.8= 18.6+4.7= 1-0.44= 0.7+0.9= 3.25+0.75= 14.6-0.4= 10-0.1= 1-0.78= 20.1-0.3= 15.6-0.08= 11.1-5.6= 16.4+2.35= 84.2-6.22= 1.6+3.45= 17.2+25.9= 21.3+14.3= 9.13-8.28= 14.4+33.99= 29.8-14.6= 26.3-16.2= 35.2+56.8= 1.99+21.7= 13.88-9.21= 20.33+9.88= 36.5-5.71= 63.4+52.1= 93.1-20.9= 67.1-13.1= 123.9+455.6= 3.88-5.77= 33.72+22.3= 123.2+65.1= 16.3+97.5= 78.9+65.4= 22.5-19.5= 73.55-14.68= 46.32+65.18= 5.44+53.12= 96.42-13.88=

42.5+17.8= 63.22+22.77= 69.12-58.39= 63.2-45.4= 42.55-0.69= 0.55-0.33= 45.96-24.41= 75.2-28.3= 1456.23+9.6-8.6= 5.2+6.3-584.3= 8.42+9.48= 42.56+3.124= 91.26-30.35= 15.6十0.237= 80-52.1= 7.35-1.41= 14.33+5.46= 12.59+7.03= 25.7-12.2= 3.3+22.75= 14.9+3.49= 12.75-6.039= 13.01-3.1= 89-9.57= 16.35+3.59= 8.42+9.48= 42.56+3.124= 91.26-30.35= 80-52.1= 7.35-1.41= 15.6十0.237= 15.84-13.97= 21.46+43.96= 9.6-5.8= 8.25+2.46= 28.97-19.78= 28.42-16.38= 12.48+7.54= 1.62+1.41= 67.83-45.9= 83-8.45= 13.98-2.88= 0.98+2.56= 18.72-9.83= 50.35-28.44= 25.5-3.26= 8.95-4.44= 9.56+3.44=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专项

课外阅读专项 第一单元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突然)搅动,倒 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 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 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炫目的花纹…… 有什么事情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小小的木船,在窄窄的河道中缓缓滑行,拱形的桥孔一个接一个从头顶掠过。贞丰桥,富安桥,双桥……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了一道风景。站在桥上的行人低头看河里的船,坐在船上的乘客抬头看着桥上的人,相看两不厌,双方的眼帘中都是动人的景象。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然而河上有桥,石桥(巧合巧妙)地将古镇连缀为一体。据说,当年的大户人家,能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还有泊船的池塘。这样的(精致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一个外乡人,来到周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连在一起的景物。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2.“什么比在周庄的小河里泛舟更富有诗意呢?”这句话是句,这句话的作用是 。 3.找出在周庄泛舟有诗意的景物。 4.你如何理解“这样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见到”这句话? 5.给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A.美丽的周庄 B.周庄水韵 C.我爱周庄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儿子的礼物

今年春节,我生平第一次收到儿子的礼物——一块德芙巧克力,把那块东西放在我手心里时,儿子的表情显现出从未有过的辉煌。 儿子二十岁了,在一个自修大专班读书,钱是他业余打工挣来的。他在一家卡拉ok厅当服务员,从晚上6点干到午夜12点,第二天一早,赶两趟车去学校上课。打工期间,他每晚要打扫三间包房,洗很多茶杯,给客人倒茶送水,递吃递喝,直至深夜。他学会了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能识别和说出各种洋酒的英语名称,还学会了做水果盘。两个月来,他没有向我透一点风,我惟一的感觉是,他瘦了。 儿子读中学时,用眼下父母们的标准衡量,他要属“不及格”之列。我对他嚷得最多的是:“看看人家的孩子!父母这辈子不指望享你的福,你总要自立于社会吧!”每听到这样的话,儿子低头不语。现在回想,在这“激将”的后面实际是在发泄当父母的心理的不平衡。捧着儿子的礼物,心不由地轻轻发痛,那么多冷言冷语,他全以宽容和理解消化了,没有怨怪,没有疏远,只是悄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 对母亲来说,儿子送一块巧克力抑或一幢房子,在意义上没有区别。他的爸爸、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也都分别收到一份小小的惊喜。每位亲人的爱好他都点点滴滴想到了,真是难为了他的细心和周到。儿子从小性格宽厚,待人真诚,做事勤快,动手能力强……这些优点,过去我都忽略了,或者说漠视了,因为学校的成绩单上不记分数。 我感谢社会在他第一次迈出脚时就给予他一个成功,并肯定他立足社会的能力,这对一个成绩单上留下失败记录的年轻人来说,足以撑起他一生的自信。也许,这才是他给我的最好礼物。 1.对“辉煌的表情”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闪亮的眼神 B.灿烂的笑容 C.炫耀的模样 D.自豪的神情 2.第三段末尾说“只是悄悄地给了我一份证明”。这里“悄悄地”照应了第二段中的“”;这里的“证明”指是。 3.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对母亲来说,儿子送一块巧克力抑或一栋房子,在意义上没有区别”这句话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即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是在小数的意 义、性质、数位顺序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这部分知识,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小 数加减法的算理和法则,还要同整数加减法结合起来,让学生整体上把握加减法的实质。小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与整数的一致,都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以下是我对本 节课的几点思考: 1、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中, 并在教学与生活中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仅完成了对新课内容的建构, 而且也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2、利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购物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课的最大特点。通过学生亲 自购物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我充分利用“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 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了“购物”这一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并通过创造性的活 动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 4、在课堂上,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购物清单,提出数学问题。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 题,学生的探索必然是积极主动的,发挥学生购物付款的经验,对小数加减做出不同水平的 解答。 5、设计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在不同题目的训练中,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从而理解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但是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这样的教学学生除了获取知识以外,还获取了什么?学生有没有 考虑过“为什么这样做?”“ 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正确吗?”等这几个涉及数学思维方面的问题? 比如在第一次的感悟中由于小数数位相同,绝大多数学生很自然会把小数点对齐进行计算, 结果自然是正确的。我在教学中好像无条件地认可了这种算法,至于这种算法成立的前提条 件我未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学生也毫不怀疑地顺着我的思路下去,第二次感悟(小数数位不 同的加减法)就这么顺其自然地判相同数位对齐的算法为对,其他的算法为错。这不免使我 想到课堂上存在的一种现状:在表面上情境创设、算法多样化、交流互动等“美丽光环”的 掩盖下,学生的学习其实是肤浅、浮躁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会注意学生思维能力这 方面的培养。

2020年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精品教育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年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 亿 位 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计数单位…千 亿百 亿 十 亿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万千百十 个 ( 一 ) 数位顺序 (右数)…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 联系:关系非常密切:这是因为“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 一、基础知识(30分) 1.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10分) xiōng huái guàn gài kuì bài gǎi shàn shū shì bēi cǎn háo jié wéi kàng cháo xué yǎn hù 2.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10分) 狠()饶()仍()堵()竖() 恨()绕()扔()诸( ) 坚() 3.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英雄人物的壮举让人感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妈妈笑了。(扩句,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写词语。(6分) (1)人山人海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左顾右盼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积累运用(10分) 1. 本学期我们结识了具有民族气节的京剧表演艺术家______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________、古代神医_________、射箭能手_________、为民做主的地方官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但闻人语响。 3.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_____。

4.形容人的外貌和身形的词语: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5分) 王明性格内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学习中有不懂的地方也不问老师和同学。如果你想劝他改变学习方法,你会说些什么?(用上一两句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快乐阅读。(25分) (一)、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完整)四年级小数加减法计算题

四年级下册计算题库(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小数数位相同的加减法(竖式计算) 5.5+4.5= 3.27-2.49= 11.65-7.39= 19.01-7.99= 7.51+0.49= 5.48- 3.25= 4.8+18.9= 10.3+58.7= 8.03-4.56= 9.03-8.57= 4.17+2.53= 5.07-0.98= 5.67-0.73= 13.18+5.27= 5.16+7.89= 26.8+3.02= 6.07-4.993= 3.7+2.36= 15.4+2.97= 10.2-8.75= 7.81-3.735= 12.16+5.347= 0.4-0.125= 18.7+3.96= 9.6+4.78= 5.67-0.845= 0.506-0.19= 11.04-7.3= 1.4-0.405= 62.1-17.07 1.4-0.405= 3.906+0.66= 43.5-27.34= 15.98-3.9= 75.6-3.55= 5.94+10.7= 12.03+0.875= 37.8+3.02= 0.704-0.25= 10.1-0.55=10+10 .1= 27+8.03= 26+7.98= 13.99+1= 7.88+2 = 95-9.85= 20-9.42= 35.09-11= 96.85-85= 45.45-45= 2.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递等式计算) 5.03-2.5+0.96 22.8-5.23-9.125 23.66+4.34-3.56 5.6-0.81-1.29 15.9+3.26+4.17 67.2+41.5-71.39 10.75+0.4-9.473 16.23+8.92-7.56 50-28.5-13.45 13.79-9.653+170.57 1.5+0.68-0.306 72.8-8.6+5.84 20.8-(15.98-3.9)32.5+(5.07+6.13) 3.52-( 4.66-3.82) 3.小数加减简便运算(递等式计算) 0.9+1.08+0.92+0.1 5.26+3.43+0.74 5.6+2.7+4.4 0.15+7.62+7.85 51.27-8.66-1.34 48.14-2.43-7.57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精品)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四年级期末检测卷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打盹.(tǔn dǔn)荧.(yíng yín)屏 憧.(cōng chōng)憬诀窍.(qiào iào) 躯.(ūqū)干人声鼎.(dǐng tǐng)沸 琵琶.(pábá)富丽堂皇.(huáng háng) 二、读拼音,写词语。(5分) 1.húdié()幼虫由蛹变化为成虫的过程是极其艰难的,但同时也是伟大的,它启迪着人们面对困难要拥有bùqūiàng shàng()的精神。 2.秋天了,果园里一派丰收的景象。你看!pútao()穿着紫色的外衣在向你招手,梨子展示着自己黄黄的jīfū(),石榴漏出红红的yáchǐ()…… 三、选字填空。(8分) 消梢 ()息树()眉()()夏 振震 共()地()()兴()惊 博搏()斗脉()()览()士 竟竞 ()走毕()究()()赛 四、选词填空。(3分) 坚决坚定 1.他们()要去那里,我们也没办法。 2.尽管环境如此恶劣,也不会动摇他()的信念。 请求恳求 3.小明()老师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4.在他的一再()下,哥哥勉强答应再帮他一次。 显然竟然 5.一向准时到校的小虹今天()迟到了。 6.小明晚餐吃得很少,()下午又吃零食了。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横()竖()()隐()现 随遇()()垂()丧() ()()不平精()()竭 大惊()()提()吊() 1.“()隐()现”这个词所填的字的意思是。 2.“横()竖()”这个词中横和竖意思相反,这种由意思相反的字构成的词

语还有很多。请照样子写三个。 六、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明天还会有太阳。 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2.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 (1)变为“把”字句 (2)变为“被”字句 3.五颜六色的红旗在空中迎风飘动。(修改病句) 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个平台上弹琴。(照样子,写一个拟人句) 七、积累运用。(10分) 1.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蓄须明志,坚决不为日本人唱戏的;为人间拿取火种的。 2.《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他的著作有。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朝诗人。其中,“,”两句以写景为主,“,”两句以议论为主。 八、口语交际厅。(6分) 从下表中筛选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某市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四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什么问题? 九、课内阅读。(8分) 蝙蝠和雷达(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品教育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温馨提示:同学们,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你记住咱们本学期学习的东西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我们这学期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吧!最后,祝各位同学们在期末的考试里取得好成绩。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数级…亿级万级个级 数位…千亿 位百亿 位十亿 位亿位千万 位百万 位十万 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计数单位…千 亿 百 亿 十 亿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万千百十 个 ( 一 ) 数位顺 序(右数)…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数的产生 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小学数学版本小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加、减法》,(第72页的例1及“做一做”)。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学习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后编排的。 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并不陌生。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写法,经历计算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迁移到本课内容上来。 二、说教学目标 1、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新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算理,会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构建加减法认知体系,提高迁移的意识和计算能力。 3、使学生感受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增强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两幅画面,投影仪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课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以下3个教学理念: 1、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说学情: 从整个小学阶段来说,这部分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三年级)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大部分同学已掌握了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作铺垫。从本册学习内容来说,本单元知识是四年级下册八个新授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而本课内容又是今后学习小数混合运算、小数运算定律的基础。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法、学用结合法、引导发现法等,主要突出以下的两种教学方法,即: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2) 亿以内数的认识 (3) 数的产生 (13) 亿以上数的认识 (15) 计算工具的认识 (19) 用计算器计算 (21) 1亿有多大? (23)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25) 直线、射线和角 (26) 角的度量 (28) 角的分类 (30) 画角 (32)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34) 1.口算乘法 (35) 2.笔算乘法 (39)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53) 垂直与平行 (54) 平等四边形和梯形 (60)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66) 整理和复习 (91) 第六单元统计 (93) 你寄过贺卡吗? (99)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02) 第八单元总复习 (109) 多位数的认识图复习 (110) 乘法和除法复习 (112) 空间和图形复习 (114) 统计复习 (116)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第2~5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2.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能阐述多位数读数的规律。 3.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4.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教学读万级的数。 2.难点: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3.关键:让学生熟练掌握数位顺序表。掌握数位的名称、顺序,进率关系。四位分级法以及数的组成等知识。并以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基础,把个级读的方法推广到万级。能正确地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师准备计数器,学生每人收集现实生活中有关万以内的及比万大的数的信息各两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北京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4分,11题2分) 1. 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 2089360=()万≈()万 3. 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得到的小数是(),和原来的小数相差()。 4. 8个一,3个百分之一和6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5. 3和合起来是(),读作()。 6. 用0、2、3、7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简三位小数中,最小的是(),最大的是()。 7. 盒子里有3个白球,2个黄球和一个红球,任意摸一个,会有()种可能性,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8. 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8摄氏度,记作(),夜间最低气温是零下摄氏度,记作()。 9. 是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10. =( )kg 6km5m=( )km 48cm=( )m =( )t( )kg 11. 把、、、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 和的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一样。() 2. 去掉小数点后,原数就扩大了100倍。() 3.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4. 小数的后面填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 如果在盒子里放入3个黄球和一个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 4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 1. 把改写成大小不变、以千分之一为单位的小数是()。 A、 B、4.06 C、 2. 把一个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去掉,这个小数就()。 A、缩小100倍 B、扩大100倍 C、不变 3.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一定()。 A、相交或平行 B、垂直或平行 C、垂直 4. 比大比3小的数()。 A、不存在 B、有一个 C、有无数个 5. 请你把观察到的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从上面看是的有(); (2)从正面看是的有(); (3)从侧面看是的有()。 四、我会算:(20分) 1. 竖式计算( 8分) += = 验算 += 2. 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 +++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就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5)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6)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5)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7)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 (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 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 a + 0 =a 0 + a = a

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 a - 0 = a 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 a - a = 0 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 a × 0 = 0 ; 0 × a = 0 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 0 ÷ a = 0 ⑥ 0不能做除数: a÷0 = (无意义) 6、租船问题。 解答租船问题的方法:先假设、再调整。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