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各种疾病偏方
小儿支气管炎方子

小儿支气管炎方子另外,可采用推拿治疗小儿支气管炎1.两手拇指开天门20次。
2.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各100次。
3.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内八卦处,作旋转运摩,左右手各1分钟。
4.用中指在天突和膻中穴上,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各1分钟。
5.用拇指点压大椎、肺俞穴各2分钟。
上述方法每次反复操作两遍,每日两次。
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一)控制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如为细菌感染,可选用下列抗菌药物:复方新诺明0.05/kg/日分二次口服、青霉素3-5万U/ mg/日分2次肌注,麦地霉素、红霉素30-50mg/kg/日分3-4次口服。
如无明确细菌感染情况或混合感染可用或加用病毒唑10-15 mg/kg/日分2次肌注,或5 mg/kg/日分2次作雾化吸入,亦可试用a-干扰素20万U/日肌注。
(二)对症治疗1.止咳祛痰:若痰粘稠不易吸出,可用雾化吸入及选用10%氯化铵合剂、必嗽平、小儿强力痰灵(2-4岁1-2片,5-8岁2-3片).。
频繁干咳影响睡眠及休息,可服少量镇咳药物,如异丙嗪及氯丙嗪0.5-1mg/kg/次,每日2-3次,应注意避免用药过量及时间过长,影响纤毛的生理性活力,使分泌物不易排出。
2.解痉氨茶碱:2-4 mg/kg/次3-4次/日口服。
舒喘灵:6岁以下1-2 mg/日,分3-4次口服或0.1 mg/kg/次,舒喘灵气雾剂(0.5%1揿=0.1 mg)1-2揿/次每日2-3次。
喘鸣严重时可加用强地松1 mg/kg/日,分3次口服,4-7天为一疗程.亦可用丙酸倍氯松气雾剂,局部用药可减少全身用药副作用。
婴幼儿难以合作不宜选用,儿童每次1-2揿(50μg-100μg)/次,每日2-4次。
治疗还可详细查看:慢性支气管炎此病是以长期反复发作性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系统常见病。
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以咳嗽、咯痰为主的,叫做单纯性支气管炎;除痰咳外,又伴有哮喘者,称为喘息支气管炎。
如咳嗽频繁,有黄脓痰或白稠粘痰并伴有发热现象,应考虑继发感染;而兼有气喘、气短的患者,应考虑合并有肺气肿。
幼儿急诊的偏方

幼儿急诊的偏方
婴儿是一类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人群,特别是一些痱子和麻疹。
幼儿急诊就是麻疹的一种,它是一种急性病,它的发病时间是比较短的,来的快去的快,所以准妈妈们应该要知道幼儿急诊怎么样去治疗才能够保证宝宝更快的远离这种疾病的影响,希望患者可以好好的了解这篇文章介绍的偏方。
★偏方一
材料:蓖麻子适量,干萝卜缨适量。
制作方法:将蓖麻子去皮放在碗里捣砕,干萝卜缨用开水焯一下,切段后放入碗中与蓖麻子和在一起,。
用法:反复搓宝宝宜出疹子的部位,比如前胸、后背,耳后等,这样可以促使其快速发出来。
★偏方二
处方:滑石50克,紫草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撒敷患处,每日1~2次。
★偏方三
处方:甘蔗皮30克,梨皮1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完,每日2次。
★偏方四
处方:浮萍50克,荆芥6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洗患处,每日1次。
★偏方五
处方:苇叶6克,紫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2次。
★偏方六
处方:芝麻叶60克,大枣10个。
用法:水煎,洗患处,每日1~2次。
文章介绍的幼儿急诊的治疗偏方,对于患者在生活中治疗幼儿急诊是有很大帮助的。
如果准妈妈们能够采用正确的方法去治疗幼儿急诊,一般是不用去医院接受治疗的,它的复发性是很少的,所以建议准妈妈们要知道一两种治疗幼儿急诊的方法。
民间百病良方

民间百病良方一、儿科1、葱姜酒[配方]生姜、葱白各30克,食盐6克,白酒15毫升。
[制法]将前3味捣烂如糊状,入白酒调和均匀,用纱布包好。
备用。
[功用]疏散风寒。
[主治]小儿风寒感冒。
[用法]外用。
取上药酒包涂擦小我儿前胸、后背、手心、脚心、腋下、肘窝等处各涂擦1遍后让小儿静卧。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2、荸荠酒[配方]鲜荸荠10个,米酒(酒酿)100毫升。
[制法]先将荸荠洗静、去皮、切片、与酒酿一同入锅,加水适且,煮熟即可食用。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热感冒、水痘、麻疹等。
[用法]口服。
顿服,日服1-2剂。
亦可连渣食用。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
临床验证有效。
3、红枣酒[配方]红枣250克,羊脂25克.黄酒250毫升。
[制法]先将红枣用水煮软后倒去水,再加入羊脂和黄洒,煮1-3沸后,倒入罐内密闭贮存7天后,即成。
[功用]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清热解毒。
[主治]小儿低热(气血两虚型)。
[用法]口服。
每次食枣3-5枚,日服2次。
连用7-8大。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
验之临床多效。
4、糯米酒[配方]糯米酒100毫升。
[制法]将上面隔水炖温,备用。
[功用]透疹。
[主治]小儿麻疹初起者。
[用法]口服。
趁热温服,服后盖被,汗出疹透。
[附记]引自《民间百病良方》。
验之临床多效。
5、外擦药酒方[配方]七叶一枝花(药用根茎)、白酒、食醋各适量。
[制法]将上药研成细末,用白酒,食醋各半调和成软膏状,备用。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
[主治]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外用。
每取药酒膏涂擦患处,日涂擦数次。
[附记]引自《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验之临床,坚持用药,屡收良效。
6、七味药酒方[配方]白芷、当归、赤芍、红花、生地黄、石胡荽各30克,樟脑粉15克,大曲酒500毫升。
[制法]将前7味研为粗末,置有盖瓷缸内,再将大曲酒烫热冲入。
密封,每天振摇1次,浸泡10天后,即可使用。
[功用]活血祛风、温经通络。
全国老中医小儿常见病防治秘方-儿科医生.

2010全国老中医小儿常见病防治秘方(儿科医生)一、小儿发热小儿脏腑娇嫩,不耐寒热。
又小儿智力未开,往往寒凉不知御,炎热不知避,饥俄无度,因此无论内伤外感,多互结为患,邪从热化,导致发热。
1 .葛根汤治小儿发热[方剂] 葛根10-15克,麻黄3 -6克,桂枝6-10克,芍药6 -10克,大枣3枚,生姜9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疗效] 陈菊仙老中医运用此方治疗小儿发热110 例,疗效满意。
[验证] 李某,11 岁,发热1周,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
证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咳嗽咯痰,痰质清稀色白,腹胀纳呆,大便干涩,舌淡苔白腻,脉紧滑。
以葛根汤为主方,佐神曲、法半夏、陈皮、厚朴各10克,服1剂。
是晚遍身微汗出,翌晨大便1次,量多气臭,体温降至36.5 ℃。
[备注] 此为l-7 岁童,用时可按年龄酌情加减。
兼肺咳或胃肠症,辅以二陈汤或平胃散。
2 .薷膏汤治疗小儿夏季高热[方剂] 香薷3 克,生石膏30克(打碎先煎)。
[制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治小儿高热良效。
[验证] 姚xx ,女,4岁,1953年8月5日初诊。
患儿夜晚纳凉感寒,翌日清晨高热烦躁,注射青毒素及复方安基比林等药,体温未降,遂来就诊。
诊时高热无汗,微恶风寒,口渴引饮,面赤,烦躁不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体温40.2℃。
血检:白细胞4500/立方毫米、中性50%、淋巴42%。
乃因盛夏之际,署热内蕴,复为寒闭所致。
投以薷膏汤2剂。
1剂后,遍身微微汗出,热度渐退,神情安定。
2剂药毕,体温降至正常。
3 .大剂石膏治疗小儿高热[方剂] 生石膏100-150克。
[制用法] 水煎服。
[疗效] 经本法治疗40例,生石膏用量超过150克9例、150克以下31例,4O例用药后都达到退热的满意效果。
[验证] 笔者应用于临床,治疗30例小儿高热,屡试屡效。
[备注] 体温在39 ℃以上,只要见到高热,汗出、口渴三症,即为大剂石膏使用之例。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方剂(出处、主治、功用)

中医医院儿科常用方剂(出处、主治、功用)
1.小儿感冒颗粒
出自《伤寒论》及传统方剂。
主治小儿感冒,进风发热,肌肉酸痛,喉痛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5.小儿肚泻止痢颗粒
出自《金匮要略》及传统方剂,主治小儿腹泻,痢疾,里急后重等症状。
8.小儿气喘口服液
出自《伤寒论》及传统方剂,主治小儿气喘病,胸闷气急,喉咙干燥等症状。
总结:中医医院儿科常用方剂是中药在治疗小儿常见疾病方面的集中体现,选择合适的方剂,可以很好的解决小儿常见疾病的问题,促进小儿身体的健康。
干货!十种儿科疾病的外治方

干货!十种儿科疾病的外治方现介绍几则疗效显著的外治方,有兴趣者不妨一试:01呼吸道易感儿藿香15克,细辛15克,辛夷20克,防风60克,菊花50克,薄荷50克,苍术150克,山柰10克,白芷100克,冰片10克。
上药共为细末,用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布袋装好,并置枕头上,每天睡在其上,每月换药1次,连用3个月。
02幼儿急性颌下淋巴结炎将蝎尾、冰片按3:1比例混合,共为细末,医用凡士林做成膏,装瓶密封。
使用时,将药膏直接、均匀地涂于肿大的淋巴结处,胶布覆盖固定,3天换药1次。
局部破溃者禁用。
03腮腺炎赤小豆30克,大黄15克,青黛30克。
先将赤小豆、大黄研细末,再以青黛混匀分成5包(每包约1.5克)备用。
用时取药末1包与鸡蛋清2个调成稀糊状,用鸡毛蘸药液涂搽两腮部,干后再搽,不限次数。
04包茎嵌顿芒硝100克,明矾10克,溶于500毫升开水内,待凉后用纱布浸药液敷于阴茎上,每次30分钟。
05婴幼儿湿疹苦参、蛇床子、芥穗、白芷、连翘、苍术、威灵仙、土茯苓各9~12克,大枫子、白鲜皮、黄柏、大黄各6~9克。
上药加水2 000~4 000毫升,煎至1 000~2 000毫升,每日1剂,分2次外洗,每次20~30分钟。
06幼女外阴炎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龙胆草15克,赤芍30克,仙灵脾30克,水煎外洗。
伴阴道炎者坐浴,每日2次,7天为1疗程。
07小儿口腔溃疡吴茱萸10克,清半夏10克,共研细末过筛,用蛋清调成糊状外敷足心,男左女右纱布或绷带包,睡前外敷,次日取下。
08小儿传染性软疣菊花20克,银花20克,板蓝根30克,赤芍20克,蒲公英30克,苦参30克,紫草15克,白鲜皮30克。
上药共加水1 000毫升,浸泡1小时,然后煮沸20~30分钟,倒入盆内,趁热熏洗患处。
1剂药可熏洗2~3天,1日2~3次,每次约20分钟,7天为1疗程。
09小儿腹泻苍白术各20克,白胡椒6克,荜茇6克,赤石脂10克,石榴皮15克,草豆蔻6克,山药15克。
儿科重点方剂速记歌诀

儿科重点方剂速记歌诀儿科疾病种类多,方剂应用有讲究。
为助大家记心间,歌诀编成解您忧。
“保和丸”,消积滞,山楂神曲莱菔子。
半夏茯苓陈皮配,连翘清热食积退。
孩子饮食不节制,脘腹胀满它来治。
“参苓白术散”健脾,参术茯苓甘草临。
山药扁豆薏仁米,桔梗砂仁莲子心。
脾胃虚弱食少倦,益气健脾功效显。
“玉屏风散”防外邪,黄芪白术防风偕。
表虚自汗易感冒,固表止汗免疫偕。
“六味地黄丸”滋肾阴,熟地萸肉山药亲。
泽泻丹皮茯苓配,阴虚火旺把病擒。
小儿发育迟缓用,滋阴补肾助长生。
“麻杏甘石汤”治喘咳,麻黄杏仁甘草合。
石膏清泄肺热良,发热喘急效果可。
“银翘散”,治风热,银花连翘薄荷偕。
竹叶荆芥豆豉牛,桔梗芦根甘和偕。
外感风热咽痛咳,辛凉解表病能瘥。
“桑菊饮”中桔杏翘,薄荷芦根甘草饶。
疏风清热宣肺气,风温咳嗽服之消。
“藿香正气散”化湿,藿苏芷苓陈腹皮。
半夏曲朴桔梗齐,姜枣甘草一同依。
外感风寒内伤湿,理气和中功效奇。
“理中丸”主温中寒,人参白术炙草攒。
干姜温中又散寒,脾胃虚寒把它餐。
“四君子汤”补脾气,人参白术茯苓齐。
甘草益气又和中,脾胃气虚最相宜。
“四物汤”养血方,熟地当归白芍襄。
川芎活血行气血,妇女血虚第一汤。
“归脾汤”用参芪术,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心血不足脾气虚,怔忡健忘皆能医。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
黄芩生姜大枣配,少阳百病此为宗。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甘草协。
粳米煎汤一同煮,大热烦渴把它啜。
“导赤散”泻心火,生地木通甘草佐。
竹叶清心利小便,心经火热口疮妥。
儿科方剂要记牢,灵活运用效果好。
根据病症细斟酌,孩子健康乐陶陶。
以上这些儿科重点方剂的歌诀,希望能帮助您快速记忆和理解。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体质以及病情的变化,在医生的指导下准确用药,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
中医名药方 儿科

中医名药方-儿科(1)儿科疾病一治疗鹅口疮中医名药方青液散【来源】《婴童百问)卷四。
【组成】青黛3克朴消3克冰片0.9克【用法】上药研为细末。
蜜调,以鹅翎蘸少许敷患处。
【主治】婴幼儿鹅口疮,口疮,重舌。
复方黄连散【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组成】黄连31克青黛6克马牙消1.5克冰片1.5克【用法】共研为细末。
掺患处。
【主治】鹅口疮。
保命散【来源】《普济方》卷三六○引《医方妙选》。
【异名】朱矾散(《片玉心书》卷五)。
【组成】白矾7.5克(烧灰) 马牙消15克(细研) 朱砂7.5克(水飞)【用法】上药和匀研细。
每用少许,取白鹅粪,以水搅取汁,调涂舌上、颊内。
未用药时,先以消毒纱布,揩拭舌上污垢,然后用药敷之。
【主治】小儿鹅口疮。
清热泻脾散【来源】《医宗金鉴》卷五十一。
【组成】山栀(炒) 石膏(煅) 黄连(姜炒) 生地黄芩赤苓【用法】灯心为引,水煎服。
【功用】清脾泄热。
【主治】小儿心肿蕴热,致患鹅口,白屑生满口舌,如鹅之口者。
治疗口疮中医名药方中白散【来源】《吉林省中药成方集》。
【组成】人中白(煅)30克儿茶15克青黛9克薄荷15克黄柏9克冰片1.5克【用法】先将人中白等五味研为细粉,再将冰片置乳钵内细研,陆续掺入人中白等细粉中,配研均匀,过罗,装瓶,每瓶重9克。
每用少许,涂敷患处,引涎流出。
【主治】小儿牙疳,口舌生疮,口内溃烂,牙龈红肿等。
牛黄生肌散【来源】《外科大成》卷三。
【组成】牛黄珍珠琥珀人中白胡黄连乳香没药各3克儿茶6克硼砂1.5克冰片0.9克【用法】为末。
搽患处。
【主治】牙疳,臭烂穿腮者。
泻黄散【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藿香叶21克山栀子仁3克石膏15克甘草90克防风120克(去芦,切,焙) 【用法】上锉,同酒、蜜微炒香,为细末。
每服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清汁,不拘时。
【功用】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渴易饥;或小儿身凉身黄睛黄,疳热口臭唇焦,泄泻黄沫,脾热口甜,胃热口苦,不吮乳;小儿弄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各种疾病偏方
1、小儿感冒(包括婴儿):生姜5钱,水半碗煎开加入红糖服下,一日二次,2天可愈。
2、百日咳(及婴儿气喘):大蒜头一只,去皮捣烂加白糖3钱,过半小时后用滚开水一两冲,再去渣服汁,一日二次,两天可愈。
3、肺炎、咳嗽:取鲜藕汁半两,蜂蜜半汤匙,芝麻油3滴,起搅匀,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2~3天,疗效极佳。
4、小儿腹泻(包括婴儿拉黄、绿便):大蒜头一只,烧至皮焦蒜熟,再煎半碗汤,加红糖适量,
5
用3天。
6
7
忌油腻。
8天,可将
9
有特效。
103 11
12、磨牙:每晚睡前吃一块约2寸对方的生桔皮,用红糖水送下,连吃2~3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13、流口水: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磨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二钱,一日二次,服完即可,(儿童用白糖水送服)。
14、缺钙:每次用虾皮2钱、海带1两,一起煮汤,加油盐食用,一日一次,连用半月,也可常吃。
15、痄腮(腮腺炎):用仙人掌,去掉皮刺,捣烂加鸡蛋清调匀敷患处,每日换一次,连用三天,或用黑墨涂也可。
16、小儿遗尿:猪尿泡一个,洗净,加白胡椒*20粒,煮烂分两次吃完,一日一个,连用5个,特效。
忌鸭肉、冬瓜、梨。
17
18
1910天,20
21
22分钟吐掉,一日
23、风火牙痛(包括蛀牙痛):小苏打(或食碱)2克,加蜂蜜调成糊状,用棉球蘸后咬在痛处,立止,一日二次,一天可治愈。
特效。
24、牙周炎、牙龈炎: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2~3天消火止痛,并痊愈。
25、牙出血:每次用藕节*半两,花生红衣1钱,煎一碗汤,漱口并咽下,一日二次,连用3天有特效。
26、电光性红眼病:用人乳或鲜牛乳滴入眼内,闭眼10分钟,一日两次,一次两滴,连用2天,有特效,忌辣。
27、结膜炎(细菌性红眼病):用绿茶水,每日洗眼3~5次,一般2~3天有消炎抗菌之功效,忌吃酒、辣物。
28
29
30
31
321~2滴,一日2
33
撒尿)。
34、口疮(即口腔溃疡):取冰片*约1克,蒸气水半两调匀,每日涂患处5次,2天即愈。
同时,每次用一个石榴皮烧半碗水服,一日二次,连用3天,以后不复发。
忌辣物。
(注蒸气水可用电饭锅盖下面的水代替或用鸡蛋黄熬油涂。
35、音哑、咽喉炎(咽部干燥疼痛、有异物感,急、慢性均可):胖大海*2个,蝉衣*3只加一茶杯开水泡好后加半两蜂蜜搅匀,每日分几次漱喉并慢咽下,每日一剂,连用15天,忌吃烟酒、一切辣物和有刺激性食物。
36、扁桃体炎(嗓子两侧红肿、疼痛、一般多发于着凉后):黑木耳一两,炒干磨成细粉,每次用半汤匙与蜂蜜一汤匙调匀口服,一日2次,连服5天永不再发(此方在发病时用)。
忌吃辣物。
37、口臭:芦苇根(鲜、干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早晨空服,连服一星期。
清火解毒,治
38
39
7 405天
41. 3粒豆豉
42.
43.
小把(
44.
好得慢些。
45.小儿腹泻时可以用炒米煮浓米汤给崽崽喝,效果不错,平时也可喝。
46.小儿感冒咳嗽:艾叶适量(只要叶子,不要杆杆,宝宝皮肤嫩,会擦伤),用开水烫一下,一只蛋清和适量白酒,白酒最好用开水温一下。
蛋清和白酒调好,把艾叶放里面揉成团,擦宝宝胸口和背部。
艾叶去风温,蛋清消毒,白酒散寒。
47.宝宝轻感冒时用艾叶烧水,再加生姜皮和盐一起洗澡。
48. 小儿腹泻:优质桐油取少许涂在大人的手心里,然后把手放在火上去烤,等烤的热的受不了的时候,尽快放到宝宝的肚脐上,轻轻揉一揉,反复几次。
注意:不要烤的过热,避免烫伤。
49.小儿咳嗽:用献生姜切开烤热,用切面擦抹头颈前后,肩部,可止咳安眠
50.治疗小儿腹泻:将大米洗净后放入锅内,不停的翻炒,直至大米炒糊,再往锅内加适量清水,煮开便好了。
这个水喝起来有点苦,宝宝喝时可以加点白糖,很好用的,也蛮有效的。
51.宝宝受寒感冒,可以用七粒豆豉,七片姜,七个葱白加少许红塘熬水喝,可以多喝几次,出汗后再泡个热水澡。
52.土方子巧治红屁股:把芝麻油煮沸、凉透,给宝宝洗过屁股后擦干水,用棉签蘸上芝麻油,轻轻涂在宝宝肛门周围发红的地方,每次大便后清洗涂油,一天涂六七次。
53.将姜切成粉末状,放进炒锅炒干,用胶布(或创可贴)固定在脚心涌泉穴处,实践证明治疗感冒流鼻涕特效
54.小儿舌苔厚:把银耳泡发,加冰糖炖水,给小孩喝水。
喝了第二天那层白舌苔就慢慢脱落,连喝三天就没了。
55.治疗宝宝鼻塞的:取葱的绿色段,用开水烫过后,竖向切开,贴在鼻翼的两侧,敷上一段时间,
56.
57.
58.
股
59.
3天。
60.
21.
61.
62.
63.
64.
65.
给宝宝喝
66.
67.
68.
69.
70. (
那种白色的冰糖(大概的量就是放一个鸡蛋大的就行了),三样加在一起蒸水,上气蒸20分钟就行了,光喝水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