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编辑实验报告之认知排版软件

报纸编辑实验报告之认知排版软件
报纸编辑实验报告之认知排版软件

新闻编辑(1)

课程编码:Z5004B005实验指导书:《报纸电子编辑实验教程》

面向专业:新闻学

综合性实验项目名称认知排版软件

实验项目学时:4 实验要求:■必修□选修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验主要讲述飞腾文件的建立、打开与保存等每次使用飞腾要做的基本操作以及排版。

对象的基本操作方法,介绍在报纸排版过程中着重要掌握的版面参数及块设置的设置方法,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报纸的版面规格是如何确定的,还能够了解新闻稿件排入版面区域内所呈现的状态。

二、实验基本原理

采用飞腾排版软件进行报纸新闻稿件、图片、图元的编排操作,必须在飞腾中指定文件的版面上实现。并且任何编排操作都离不开操作对象。飞腾中对文字、文字块、图片和图元的操作,构成了报纸组版的主要过程。

报纸的版式风格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报纸的工作环境体现出来,报纸的工作环境是指设置报纸成名尺寸和编辑方针规定的内容。版面参数的设置直接决定了报纸尺寸的大小,因此,在对报纸进行组版之前,必须根据自己所办报纸的组版规定,设置相应的版面参数,以符合报纸的版面风格。工作环境的设置是通过对一系列环境量得设置来完成的。系统全局量是指飞腾系统在灰屏状态下设置的参数,此时即版面参数在没有文件打开的时候设。文件全局量是指打开某文件后设置的参数量,即版面参数在新建文件的时候设,此时所设的参数量只对当前文件有效。对象全局量指选中某对象时设置的参数量,版面参数可以在排版过程中修改。块设置参数一旦设定,直接影响着版面中文字块(新闻稿件所占区域)呈现的状态。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

1台教师机、50 台学生机、北大方正飞腾集成排版软件、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

四、实验内容或步骤

1、飞腾文件的基本操作

①、新建文件。打开飞腾软件,单击“文件”菜单下“新建”命令,或单击窗口工具条中的“新建文件”按钮(空白纸页状),弹出“版面设置”对话框。设置版面参数。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既可新建一个文件夹。

②、打开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下“打开命令”,或直接点击窗口常用工具条中的“打开文件”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在“查找范围”下拉列表中选择“我的文档”中名为“报纸编辑”的文件夹,查找名为“FIT1.FIT”文件。然后单击“打开”按钮,或者双击此

文件名,即可打开飞腾文件FIT1.FIT。

③、保存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或“存文件”命令,或直接点击窗口常用工具条中的“保存”按钮,或使用快捷键Crtl+S。弹出对话框,从“保存在”列表中选择“我的文档”中的“报纸编辑”文件夹。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第一版.FIT”。单击“保存”按钮,当前文件就会被存于“我的文档”中“报纸编辑”文件夹中。

2、飞腾对象的基本操作

①、选中一个对象。以个人所排的第一版为例,单击“工具”中的选取工具,及斜箭头状。单击要选择对象,显示控制点。

②、移动对象。当该对象成选中状态时,拖动对象,拖到合适位置,释放鼠标。如果要水平或垂直移动对象,则在拖动对象的同时,按住shift键即可。

③、删除对象。选中对象,按Delete键,或单击“编辑”下“删除”或“剪切”命令。

④、复制、剪切和粘贴对象。选中对象,按快捷键Ctrl+C(剪切键为Ctrl+X),或单击“编辑”下“复制(剪切)”命令,或单击鼠标右键菜单的“复制(剪切)”命令。然后按快捷键Ctrl+V,或单击“编辑”下“粘贴”选项,或单击鼠标右键菜单的“粘贴”命令,即可将复制或剪切的对象粘贴。

⑤、改变对象大小。选中对象,显示控制点时,将鼠标向放大或缩小的方向拖动对象的把柄中的任意一个控制点,在状态条上会显示拖动控制点的坐标,但达到所要求的大小事,释放鼠标左键。或者使用“快参数”对话框也可改变对象大小。

⑥、对象的旋转。以个人所排的第三版为例,从“工具”中选中旋转与变倍工具,双击要旋转的对象,横放的链状边框,显示把柄的形状,向要旋转的方向拖动旋转控制点,但旋转到所要求的角度时,释放鼠标左键。也可用“快参数”对话框或状态窗口精确地确定旋转角度。

⑦、选中多个对象。选中“工具”中的选取工具,选中一个对象,然后按住Shfit键,同时单击其他对象。或者选中“工具”中的选取工具,按住鼠标左键拖动,显示虚线框时,框内的对象都被选中。

⑧、块合并和块分离。选中多个对象,选择“版面”下“块合并”命令,或右键菜单单击“块合并”命令,或者单击窗口常用工具条“块合并”按钮,或按快捷键F4,即可实现块合并。同理,单击“版面”下“块分离”,常用工具条“块分离”按钮,或快捷键Shfit+F4,即可实现块分离。

⑨、对象层次。选中准备改变层次的对象,选择“版面”下“层次”菜单中的命令。

⑩、对象的锁定与解锁。选取准备锁定的对象,单击“版块”“快锁定”中的“普通锁定”命令,当该命令前出现一个对勾,表示此命令已经被选中。当对勾消失,表示块已经解锁。

?、对象的对齐。选中多个对象,单击“块对齐”窗口中某一对齐方式。

?、拷贝块。选中欲拷贝的对象,单击“版面”下“拷贝块”命令,弹出“拷贝块”对话框。然后设置好各选项后,单击“确定”按钮。

3、工作环境设置。在灰屏情况下进行工作环境设置。以报纸《新新青年》为例进行版

面设置和环境设置。

(1)、版面设置

①、新建文件,在弹出的“版面设置”对话框中,设置页面大小为:宽350.031毫米,高545毫米;选中复选框“单面印刷”,其余按默认设置。

②、单击“设置边空版心”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如下设置:选中“自动调整页面大小”单选按钮,背景格显示选择报版。“页边空”选项组中由上至下设置为上下空15毫米、左右空20毫米。“背景格分栏方式”选项组中,将“栏数”设置为6栏;选中“栏宽

相等”,将“栏宽”设置为15字;“栏间距”设置为2字;“行数”设置为130行,“行距”定为0.25字。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版面设置”主对话框。

③、单击“裁剪线”按钮,勾选“包含裁剪线”选项,裁剪外空和警戒内空均设置为3毫米,设置完单击“确定”,返回“版面设置”主对话框。

④、单击“版心及背景格字号”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小五字号的版心字号。设置完单击“确定”,返回“版面设置”主对话框。

⑤、单击“确定”,完成版面设置,新建的版面则呈现出来。

五、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

1、如果要排通版的话,版面设置应该怎么设置?

六、主要参考书

《报纸电子编辑实验教程》胡丹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报纸编辑学教程》郑兴东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典型机构运动的演示,初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 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 2、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 3、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用。 4.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5.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6.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方法 陈列室展示各种常用机构的模型及各种零件,实验教师只作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对常用机构的及基本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兴趣。 三、实验内容 1.机构认知 (一) 机器的认识 机器是由一个机构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 (二) 平面四杆机构 分成三大类: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三) 凸轮机构 把主动件的连续转动,变为从动件严格按照预定规律的运动。只要适当设计凸轮廓线,便可以使从动件获得任意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有三部分:凸轮、从动件、机架。 (四) 齿轮机构 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及蜗轮、蜗杆。根据主、从动轮的两轴线相对位置,齿轮传动分为:平行轴传动、相交轴传动、交错轴传动三大类。 (五) 周转轮系 根据自由度不同,周转轮系又分为行星轮系和差动轮系。差动轮系能将一个运动分解

为两个运动或将两个运动合成为一个运动。 (六) 其他常用机构 其他常用机构常见的有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等。 2.机械零件认知 (一)螺纹联接 螺纹联接主要用作紧固零件。 常用的有普通螺纹、管螺纹、梯形螺纹、矩形螺纹和锯齿螺纹。前三种主要用于联接,后三种主要用于传动。 基本类型有普通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及紧定螺钉联接。还有一些特殊结构联接,地脚螺栓联接,吊环螺钉等。 (二)键、花键及销联接 1.键联接:键是标准零件,用来实现轴与轮毂之间的周向固定以传递转矩,有的还能实现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或轴向滑动的导向。其主要类型有:平键联接、楔键联接和切向键联接。 2.花键联接:花键联接是由外花键和内花键组成。适用于定心精度要求高、裁荷大或经常滑移的联接。 3.销联接:主要用来固定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时,称为定位销,是组合加工和装配时的重要辅助零件;用于接接时,称为联接销,可传递不大的载荷;作为安全装置中的过载剪断元件时,称为安全销。销有圆锥销、槽销、销轴和开口销等,均已标准化。 (四)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有螺旋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传动及蜗杆传动等。 螺旋传动:螺旋传动是利用螺纹零件工作的。按其用途可分传力螺旋、传导螺旋及调整螺旋三种;按摩擦性质不同可分为滑动螺旋、滚动螺旋及静压螺旋等。但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自锁,运转平稳,但在低速时可能出现爬行。 带传动:具有中心距大、结构简单、超载打滑(减速)等特点。常有平带传动、V型带传动,多楔带及同步带传动等。V型带为一整圈,无接缝,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再加上传动比较大、结构紧凑,并标准化生产,因而应用广泛。 链传动:与属于摩擦传动的带传动相比,链传动无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传动效率高。 齿轮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传动比稳定等。可做成开式、半开式及封闭

知觉客体优势实验报告1

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心理旋转实验姓名 实验时间2013年6月学号 实验地点10-栋计算机房成绩 实验仪器多媒体计算机、心理旋转实验软件同组人 实验目的探索心理旋转的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指导老师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实验时间持续25分钟,要求保持注意和坚持,中途不能暂停。因是集体机房做实验,实验中不准说话,不得离开座位,不得妨碍他人。 1实验内容、目的、意义(300~2000字) 实验内容: 心理旋转实验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提示字符方向;实验2不提示字符方向.操作时:编号为学号.单号实验顺序:实验1、实验2、实验2、实验1;双号实验顺序: 实验2,实验1,实验1,实验2,实验数据将自动存入num1.xls文件中。实验指导语: 启动心理旋转实验主程序,在菜单中选择“心理旋转实验”,再选择“实验2”或“实验1”,按提示输入被试信息:编号为学号;性别男为1,女为2;出生年月填到月份。屏幕将出现提示:T表示即将出现的字母方向;.不提示方向。提示之后将出现R,或F字符,辨认清楚后立即按相应的R键或F键,每一小单位实验约需6分钟,4个单位实验总共约需25分钟。 目的:探索心理旋转的反应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意义: 2方法与步骤(300~1000字) (1)启动计算机,将显示屏亮度和对比度皆调到50%; (2)从资源管理器找到“C:\Psy_soft\ Psy_Rotationsetup.rar”文件,打开并启动安装程序,安装目录指定为”D:\ Psy_Rotationsetup” (3)从winduws程序菜单启动“Psy_Rotationsetup”心理旋转实验软件,从软件界面菜单选择老师指定的实验号,启动后,在会话框输入学号、性别、出生年份(4位数),按指导语开始实验。 (4)实验指导语:“实验开始后,被试观察显示屏幕中央,屏幕将出现提示: “T”表示即将出现的字母方向;“·”不提示方向。提示之后将出现“R”或“F”字符,辨认清楚后立即按相应的“R”键或“F”键,请不要中途停止!”

机械常见机构认知实验

实验一常见机构认知实验 一、概述 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机器是由各种机构所组成,一部机器可由一种或者多种机构组成,如内燃机是由曲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等组合而成。机构的运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都是由一些常见的基本机构通过各种组合形式来协调实现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特点和应用场合,以及运动的传递过程,加深对机器的总体感性认识。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基本机构的结构、特点、类型及应用; 2.了解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过程; 3.初步了解机器的组成原理,加深对机器总体的感性认识。 三、实验设备 1.配有同步讲解的“机械原理语音多功能控制陈列柜”。本套陈列柜是根据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主要展示平面连杆机构、空间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间歇机构以及组合机构等常见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演示机构的传动原理。 2.各种典型机构模型及机构创新设计产品。 四、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 1.观察陈列柜中及实验台上各种机构,初步建立对各种常见机构的基本认识。 2.认真听取指导教师对各种机构的同步讲解,加深对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的认识。 3.观看多媒体教学视频,了解各种机构在实际机械产品中的应

用。 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台,将实验台上的各种机构放回原位。 5.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以观察和思考为主,只允许移动实验台上的机构模型,不要动手拨动陈列柜中的机构。 五、预习、课内用纸及实验报告要求 1.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及相关的知识内容,并统一用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用纸写出预习报告。 2.上实验课必须带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用纸作为课内用纸,对已知条件、实验数据及各种图表做好记录,实验结束后,必须请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并在课内用纸上签字,方可离开实验室。 3.要求统一用学校规定的“实验报告”用纸写出实验报告,报告要求一周内上交。实验报告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1)实验目的。 2)简述实验设备。 3)思考题: ①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②举例说明什么是机械、机器和机构? ③举例说明什么是构件?构件和零件有何区别? 4)在机械产品中,任选一种常见机构,分析其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并画出机构示意图。

报纸编辑实习报告内容

报纸编辑实习报告内容 在大学的四年生活里,除了收获丰厚,还时刻感到幸福。而作为中文专业的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在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作为实习生,首先我了解了杂志发行基本步骤,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

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

速度知觉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311010 ) 摘要: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是能否正确估计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能力。实验中通过让被试对碰撞时间进行估计,通过测量估计误差从而测量被试速度知觉准确性。碰撞时 间( TTC, Time to collision 或Time to Contact)是指运动物体到达某一特定点所需要的 时间。对TTC的估计与速度,运动方向,视觉变量等多种因素有关,本实验旨在利用 遮挡法,通过对被试估计误差的测量,研究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类型对速度知觉的影 响,结果发现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类型对时间的估计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对速度知 觉以及实验本身设计改善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速度知觉碰撞时间(TTC)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类型 1 引言 知觉在认知心理学中被看作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即获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它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速度知觉是运动知觉的一种,是能否正确估计物体的运动速度的能力。实验中通过让被试对碰撞时间进行估计,通过测量对碰撞时间的估计误差来测量被试速度知觉准确性。 碰撞时间( TTC, Time to collision 或Time to Contact)是指运动物体到达某一特定点所需要的时间。例如司机估计从当前位置运动到障碍物的碰撞时间,从而在合适的时间进行刹车作业,避免碰撞的产生。 对TTC的估计要考虑到运动物体当时的速度、距离以及运行轨迹。人对TTC的估计因素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视觉变量(相对扩张率倒数τ):Lee 在1976年提出, 对运动物体的TTC知觉是由视觉变量决定的, 即: 物体光学影像相对扩张率( relative rate of optical expansion) 的倒数τ决定了人们对其TTC 的判断。1983年Mclead 和Ross 与驾驶相关的TTC 实验研究结果也支持了直接知觉法, 表明TTC直接由光阵(optic array) 决定。尽管很多此类实验支持了τ在完成TTC任务中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TTC 判断还受限制于场景、阈限因素和认知操作, 而且是以多种信息源为基础的。在物体的辐射运动( radial motion) 中, τ变量是主要的时间线索。 (二)物理信息(运动速度,距离等): 在物体的横向运动(transverse motion)中, 由于物体视觉影像扩张率不变, 视觉变化近似于线性, 观察者使用不同的信息源进行TTC判断。物体进行横向运动时, 不存在视觉扩张信息, 仅存在视觉边界的收缩信息。因此, 影响其TTC估计的因素除了视觉信息之外, 还有物理信息。刘瑞光和黄希庭(1999) 在研究中使用正方形图形作为运动对象, 采用遮挡范式, 考察了物体大小、运动速度、运动距离和加速度等因素对TTC 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 TTC 知觉线索是视觉信息和物理信息( 速度、距离) 的统合。而郭秀艳等(2000) 使用知觉测试仪在遮挡范式下考察了运动速度和距离对碰撞时间估计的影响, 也发现速度的提高会导致TTC估计的准确性提高。 (三)概念信息(运动物体的概念特征):Kiefer等(2006)以及黄端等(2008)使用不同类别的交通工具(汽车和三轮车)的图片为运动物体, 针对职业驾驶员被试开展了遮挡范式下的TTC估计实验,发现驾驶员对不同概念物体的TTC 估计存在显著差异——对两种不同交通工具( 小轿车和三轮车) 图片的TTC估计存在显著差异,即便是当这两个物体具有相同视觉边界收缩信息和运动速度时, TTC 估计的差异仍然存在——表明除了视觉信息和物理信息以外, 概念信息也对驾驶员的TTC 知觉产生了一定影响。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实验日期:成绩: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机器?什么是机构?两者有何区别? 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几种类型?四杆机构中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 么? 3. 凸轮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4. 齿轮机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哪几种类型?什么是渐开线?渐开线是如何形成的? 渐开线有什么性质? 5. 什么是定轴轮系?什么是是周转轮系?何为行星轮系?何为差动轮系? 篇二: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及机械零件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典型机构运动的演示,初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实例。

2、学会根据各种机械实物模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和验证机构自由度。 3、初步了解《机械设计》课程所研究的各种常用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及用。 4.了解各种标准零件的结构形式及相关的国家标准。 5.了解各种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6.增强对各种零部的结构及机器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方法 陈列室展示各种常用机构的模型及各种零件,实验教师只作简单介绍,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对常用机构的及基本零件的结构、类型、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学习机械基础课程的兴趣。 三、实验内容 1.机构认知 (一) 机器的认识 机器是由一个机构或几个机构按照一定运动要求组合而成的。 (二) 平面四杆机构 分成三大类: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 (三) 凸轮机构 把主动件的连续转动,变为从动件严格按照预定规律的运动。只要适当设计凸轮廓线,便可以使从动件获得任意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有三部分:凸轮、从动件、机架。 (四) 齿轮机构 根据轮齿的形状齿轮分为: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

报纸编辑试题及参考答案

报纸编辑试题及参考答案 自考频道更新:2008-6-28 编辑:小叶阅读: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要闻版 2、专栏 3、编后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编辑方针是__________在编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编辑工作的___________;离开了编辑方针,编辑工作就会迷失方向。 2、编辑人员对稿件一般只能加___,不能加___。 3、报纸选编稿件的标准,主要取决于:一是这家报纸的__________ ,二是这家报纸每个时期的_______________ 。 4、制作好标题要通过“三关”,第一“关”是_______ ,第二“关”是___________第三“关”是____________ 。 5、就报纸的开张而言,《人民日报》是_________开报纸,《新民晚报》是_______开报纸。 6、学习和学好新闻业务,有一条共同规律,那就是:万变不离“ _________ ”“________ ”就是它们的“宗”。 三、问答(每小题5分,共18分) 1、报纸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编辑人员为什么要做组织稿件的工作? 3、编辑人员为什么要十分重视选稿这个环节? 四、辩析题(每小题4分,共8分。指出下列两段文字内有无问题,并说明理由) 1、南汇县祝桥乡凌路村三组八十岁的顾秀珍老太,日前在求神拜佛时,不慎引火燃身,惨死在火焰中。那天晚上,顾老太感到身体不舒服,萌生了求神的念头。她趁小辈们熟睡之际,独自一人在客堂内烧草纸。她边烧边磕头,嘴里念念有词,要求菩萨保佑平安。不料,火舌燃着她的围裙,未来得及呼救,火已烧着全身。第二天清晨,小辈起身后,发现顾老太已烧成焦黑一团。 2、常州最近破获一起大案,罪犯蒋正国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公共财物总计价值130多万元。今天,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五、分析与制作标题(每小题6分,共16分) (一)指出下列标题有无问题,并说明理由。 巴西一名演员梦里中弹身亡 据新华社电巴西里约热内卢一位演员26日睡觉时,被从外面飞来的子弹射中而死亡。57岁的奥尔德·雷卡萨26日清晨正在里约市科帕卡巴纳闹区的寓所睡觉。这时,从窗外飞进来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这位演员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子弹是附近的毒品走私集团之间枪战时射入卡萨雷房间的。卡萨雷是里约市有名望的演员之一,曾参加过61部影片的拍摄。 (二)给下列消息制标题,如用引题,副题,则需注明哪是主题。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要求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1.题目(新添加) a)自己根据实验信息给实验起一个新的题目,可依据“明确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这一标准起,如减法反应时实验可以命名为“反应方式对反应时间的影响”、“反应 复杂性对反应时间的影响”。 2.实验目的 a)尽可能自己总结实验本身的目的,如“运用减法反应时法来确定被试的辨别时间和 反应选择时间”。 b)尽可能避免“通过反应时ABC实验学习使用减法反应时法”和“学习和掌握瞬时 记忆的研究方法”这类的表述。 3.研究方法 a)被试(新添加) i.被试数量、被试的信息(性别、年龄),无须提供姓名。 b)实验设计(新添加) i.最起码写清楚实验设计、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控制变量。 c)实验主要设备、材料 d)实验过程 4.实验结果及分析部分 a)呈现主要结果,不要提供原始数据(原始数据提供在附录部分)。 b)如果用表格的方式来呈现数据的话,需要用三线表呈现,并且要有表序和表题,数 字的小数点位数最好相同。 三线表是表格中的一种,科技书刊中普遍采用三线表。三线表通常只有3条线,即顶线、 底线和栏目线(注意:没有竖线)。其中顶线和底线为粗线。当然,三线表不一定只有 ↑ 顶线 项目栏 表体 ↑ 栏目线底线 举例:

表1 被试在不同反应方式下的反应时(ms) 反应方式a M SD 简单反应212 123 选择反应534 234 辨别反应283 167 注:a为被试总量是18人 被试在不同反应方式下的反应时间见表1。由此可确定选择被试的辨别时间=辨别反应时-简单反应时=283-212=71 ms ,选择时间=选择反应-辨别反应=534-283=251 ms。 表2 不同性别的被试在不同反应方式下的反应时(ms) 反应方式 性别简单反应选择反应辨别反应M SD M SD M SD 男212 123 534 234 283 167 女.221 132 432 243 276 157 表3 被试反应时的原始数据(ms) 反应方式 反应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简单反应 被试1选择反应 辨别反应 简单反应 被试2选择反应 辨别反应 表4 被试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ms) 识记数码长度 反应类型 1 2 4 6 M SD M SD M SD M SD 是反应212 123 534 234 534 234 283 167 否反应221 132 432 243 432 243 276 157 5.讨论部分 a)可以考虑本实验的程序有哪些变量没有控制好,该方法的某些不足之处等等。 6.参考文献 a)注意格式 1.黄丽, 杨廷忠, 季忠民. 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 杂志, 2003, 17(1): 54-56. 2.王甦, 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25~234. 7.篇幅问题 a)不必刻意追求字数,最好言简意赅。

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篇一:机构认知实验 实验一机构认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看机构的运动(10个陈列柜,77种机构),了解各种机构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功能及应用,配合相关课程的学习。 二、实验设备 各类机器、机构模型陈列柜(10个陈列柜,77种机构)。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机构由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三部分组成,其中固定不动的构件为机架,运动规律给定的构件为原动件,原动件由电动机驱动做等速运动,其余的活动构件则为从动件。 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四种基本机构如下: 1、平面连杆机构 2、凸轮机构 3、齿轮机构 4、停歇和间歇运动机构

四、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人为地拨动构件。 2、不要随意按动控制面板上的按钮。 3、遵守实验室规则,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五、实验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用实验报告纸书写,写上姓名、学号、班级、实验日期。 2、写出实验目的 3、写出实验原理 4、实验设备中常用机构的类型: 5、思考题: (1)机器是由组成的,当有多个机构时,它们应当按照一定的要求互相配合。 (2)在有曲柄存在的条件时,取不同的构件为机架,可以得到铰链四杆机构的种形式。 (3)平面连杆机构的第一种应用类型是:实现给定的。 (4)平面连杆机构的第二种应用类型是:实现给定的。

(5)利用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称为。若利用凸轮和从动件的高副几何形状,使从动件与凸轮始终保持接触的锁合方式称为。 (6)斜齿轮圆柱齿轮机构的传动优点是、、和。缺点是因轮齿倾斜而产生,使轴承受到附加的轴向推力。 (7)当齿数无穷多时,渐开线齿廓变成,齿轮变成。 (8)相同的齿数,模数大的齿轮轮齿周向尺寸和径向尺寸。 (9)渐开线齿廓上各点的压力角是不同的,越接近基圆压力角越,渐开线在基圆处的压力角为。国家标准规定齿廓上分度圆的压力角为20°与15°两种,常用的为。 (10)谐波齿轮减速器的特点是:大,少,小,同时啮合的齿数。 (11)摆线针轮行星齿轮减速器优点是:小,轻,能力大,高,平稳等。 (12)举例说明四大机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附:陈列柜内容简介(文前数字为陈列柜中相应机构的序号)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字词优势效应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字词优势效应字词优势效应 1( 前言 字词优势效应(Word-Superiority Effect)指的是识别单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的现象,即单词中的字母刺激的识别受到了单词所提供的语境的促进。 这个效应是由Reicher(1969)首先在实验中确定的。他用速示器呈现刺激材料,材料有3类:单个字母、4个字母组成的单词、4个字母组成的无意义的字母串(非字词)。每次给被试呈现1个刺激,然后呈现掩蔽刺激和2个字母,这2个字母的位置对应于先前呈现的刺激中某个字母的位置。要求被试从中选出刚才在该位置上的字母是哪一个,记录被试选择的正确性。Reicher的实验结果表明,识别字词中的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的字母,正确率分别高出约8%,差异均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Reicher 的实验引起了广泛注意,此后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都证实了字词优势效应的存在。关于字词优势效应的原因有三种解释:(1)第一种“推论说”,认为当字母在字词中时可以借助上下文而对该字母进行更好的推理,以此解释字词优势效应,强调上下文以及有关缀字规则的知识的应用。(2)第二种“编码说”,认为字词优势效应是由于字词和单个字母的编码不同所致:字词是语音编码的,而单个字母是视觉编码的,视觉编码易受视觉掩蔽的干扰,而语音编码则不受视觉编码的干扰,因而字词中的字母识别要优于单个字母。(3) 第三种“两种加工说”,从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来说明字词优势效应:如果将字词看作整体,而将单个字母当作局部,那么字词将先得到整体加工,再得到局部加工。而单个字母却没有这种整体加工。因此字词中字母的识别优于单个字母以上三种解释的角度不同,均有一定

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典型机构认知实验报告 篇一:实验一典型机构认识与分析实验 实验九凸轮机构运动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2、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对现代虚拟设计和现代测试手段的灵活运用能力; 3、通过实测和软件仿真了解不同运动规律的盘形凸轮的运动,了解圆柱凸轮的运动; 4、掌握凸轮廓线的测试方法; 5、通过实测曲线和仿真曲线的对比,分析两者之间差异的原因。 二、JTJs-Ⅲ实验台简介: 1、结构组成 1-安装底座2-凸轮支座3-同步带轮4-同步带5-电机支座6-步进电机 7-齿轮齿条支座8-尖顶从动件9-导轨10-被测凸轮

(盘形)11-圆柱凸轮 12-轴承座13-齿条14-小齿轮15-齿轮支架16-角位移传感器 图1JTJs-Ⅲ实验台结构组成 2、主要技术参数 1)凸轮原始参数: 盘形凸轮机构 1#凸轮:等速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60o、回程转角Ф,=1620; 凸轮质量m1=0.765㎏。 2#凸轮: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 凸轮质量m1=0.765㎏。 3#凸轮:3-4-5多项式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从动件滚子半径rt=7.5mm;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

凸轮质量m1=0.852㎏。 4#凸轮: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80o、回程转角Ф,=180o;凸轮质量m1=0.768㎏。 5#凸轮: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30o、 回程转角Ф,=150o、近休止角Ф,s=30o;凸轮质量m1=0.768㎏。 6#凸轮:改进等速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远休止角Фs=30o、 回程转角Ф,=150o、近休止角Ф,s=30o;凸轮质量m1=0.768㎏。 7#凸轮:改进正弦运动规律 凸轮基圆半径ro=40mm;尖顶从动件; 推杆升程h=15mm; 推程转角Ф=150o、

报刊编辑

2011年考编辑记者类专业可以用到哦 考题类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操作 1、卷轴六要素:卷、轴、带、褾、签、帙。 卷的形式起源于简策,帛书沿用简策形式而加以发展形成卷。纸卷子将纸张依照文字长短展成长幅,以轴为中心,由左向右卷成一卷。卷的右端是书首。往往在其前面留下一段空白,或粘上一段无字的纸,叫褾。卷好后用带(丝织品)扎起。签便于寻找,卷子外端有书名。每五卷或十卷往往用一块布裹起,叫帙。 2、从技术革新角度说明宋刻本最好的原因: 宋朝时雕版印刷兴起,成本高昂,经反复推敲后制作。 明清时技术革新,成本降低,生产范围广,雕版质量良莠不齐。传播范围广,生产批量大。 3、对于编辑工作的认识: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认识政治理论修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五种意识” (政治、大局、繁荣、把关、群众);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高尚的职业道德:敬业乐群、秉公律己、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良好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信息意识、语文功底、审美能力。 自觉的编辑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和策划意识、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 4、百科全书:“工具书之王”,概述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 美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人类最有用的知识系统概述。” 分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类。 年鉴:逐年编辑出版的概述一年中事物的发展并汇集重要文献和统计资料的工具书。按惯例,年鉴封面和书脊上标明出版年,记载的是上一年的内容(少数年鉴除外)。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类。 词典:汇集字词,是以一定方式编排,并予以解释的工具书。编辑人员常用的有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三类。 索引:“引得(index)”把一定范围文献资料中的有关项目(篇目、专名、词句、事项等)摘录出来,注明出处,按一定的方法编排,指引读者查找文献的工具书。 5、检索期刊:以期刊形式出版的书目、索引或文摘。多为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报道及时。 6、护封:护书纸、外包封,多用于精装书,套在封面外的另一张外封面,一般印有书名和图案,起保护和装饰的作用。附:半护封 (腰封)不到1/2高度,装饰、补充、宣传、广告。 勒口:折口,平装书的封面和封底、精装书的护封,靠外切口一边,多出30mm以上的纸张向里折转,印有内容提要、作者介绍、丛书子目等。 飘口:精装书的外壳比书芯三面切口长处3mm左右,用以保护书芯的部分。 环衬:连环衬页,连接书芯和封皮的衬纸。上环衬(连接封二和扉页)下环衬(连接封三和后衬页)。 中扉页:篇章页、辑页、隔页,有些书分为若干部分,篇、辑、章等,从中用单页或有颜色的纸隔开(排列在各部分的首页位置)。 暗码:占页码位置,不排页码。 切口:书口,书籍三面切光的地方,上切口(书顶)、下切口(书根)、外切口。 7、印张:计算出版物篇幅的单位。

机械零件有限元分析实验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机械零件有限元分析 实验报告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年级: 2013级 班级:机械一班 姓名:杨政 学号:20131461 I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掌握在ANSYS 系统环境下,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建模、单元属性的设置、有限元网格的划分、约束与载荷的施加、问题的求解、后处理及各种察看分析结果的方法。体会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强大功能及其在机械设计领域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受内压作用的球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可从中学习如何处理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求解;第二个是轴承座的实体建模、网格划分、加载、求解及后处理的综合练习,可以较全面地锻炼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械零件进行分析的能力。

实验一、受内压作用的球体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对一承受均匀内压的空心球体进行线性静力学分析,球体承受的内压为1.0×108Pa,空心球体的内径为0.3m,外径为0.5m,空心球体材料的属性:弹性模量2.1×1011,泊松比0.3。 R1=0.3 R2=0.5 承受内压: 1.0×108 Pa 受均匀内压的球体计算分析模型(截面图) 1、进入ANSYS →change the working directory into yours →input jobname: Sphere 2、选择单元类型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Add →select Solid Quad 4node 42 →OK (back to Element Types window)→ Options… →select K3: Axisymmetric →OK→Close (the Element Type window) 3、定义材料参数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Structural →Linear→Elastic→Isotropic→input EX:2.1e11, PRXY:0.3→ OK 4、生成几何模型生成特征点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Keypoints →In Active CS →依次输入四个点的坐标:input:1(0.3,0),2(0.5,0),3(0,0.5),4(0,0.3)→OK 生成球体截面 ANSYS 命令菜单栏: Work Plane>Change Active CS to>Global Spherical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Lines →In Active Coord→ 依次连接1,2,3,4 点生成4 条线→OK Preprocessor →Modeling →Create →Areas →Arbitrary →By Lines→依次拾取四条线 →OK ANSYS 命令菜单栏: Work Plane>Change Active CS to>Global Cartesian 5、网格划分 ANSYS Main Menu: Preprocessor →Meshing →Mesh Tool→(Size Controls) lines: Set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实验报告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于尧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模仿Sternberg(1966)的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经典实验,了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本实验选取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本科三年级学生89人作为被试,在心理学部机房利用PsyKey心理教学系统3.2中“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程序完成实验。实验为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按记忆集大小共六种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在特定时间识记,之后再呈现一个数字,要求被试判断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键反应,程序会自动记录被试的在不同水平下再认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通过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结果:记忆集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没有影响;反应类型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有显著影响。进而得出结论: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并不是系列全扫描,也不是Stermberg假设中的任何一种信息提取方式。 关键词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1 前言 Atkinson和Shiffrin(1968)提出了记忆系统的多存储模型(the multi-store model of memory),将记忆看作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且这三个子系统在信息的储存量、保持时间、储存形式(或通道)、提取方式、遗忘规律以及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处的位置等许多方面均存在不同。其中,短时记忆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保持到几十秒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郭秀艳,2004),是操作性的、正在工作的、活动着的记忆(王甦、汪圣安,2006)。不论是何种记忆系统,其信息的提取方式都是一个极受关注的问题,因为记忆的最终目标是信息的提取利用。在越来越奉行效率至上的近代,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在近几十年更是始终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所谓信息提取,指把储存在假定的记忆系统中的特定信息取出来以便使用(朱智贤,1989),即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的信息提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机械原理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日期: 现代机械设计教研室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机构现场认识实验报告 一、平面连杆机构 1.根据机构中移动副数目的不同,平面四杆机构可分为、、三种类型。 2.根据连架杆是否能整周转动,平面铰链四杆机可分为、 、。 3.在平面四杆机构中,由主动件的转动转换为从动件的移动的机构有、。 二、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是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2.凸轮机构按其从动件的基本形式可分为、、 。 3.凸轮机构按凸轮外形可分为、、 、。 4.凸轮机构按凸轮与从动件保持高副接触的方式可分为、。 三、齿轮机构 1.在平面齿轮机构中,传递两平行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 2.在平面齿轮机构中,由转动转换为移动的齿轮机构是。 3.在空间齿轮机构中,传递两相交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 4.在空间齿轮机构中,传动两交错轴间回转运动的齿轮机构有、。 四、轮系 1.你所观察到的轮系的功用有哪些? 五、间歇运动机构 1.常用的间歇机构、、、。 2.能实现由连续转动转换为单向间歇回转的间歇机构有哪几类?

六、进行了这次机构现场认识实验后,你有何收获、体会和建议?

机构运动简图实验报告 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要求 1.用圆规和三角板,按选定的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在机构运动简图上,用箭头标示原动件,用阿拉伯数字依次标示各构件,用大写英文字母标示各运动副,并列表说明构件的运动学尺寸。 3.计算机构的自由度。 二、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μ= 机构名称 l 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学尺寸 原动件数目 机构自由度 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 μ= 机构名称 l 机构运动简图运动学尺寸 原动件数目 机构自由度 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规律

报刊杂志编辑步骤

报刊杂志编辑流程 一、编辑风格:一份刊物编辑方针的决定,对刊物的风格影响甚大。考虑的因素: 1)企业印象:可以真正表现刊物企业印象,在报纸为报头,杂志为封面。 2)发行宗旨:宗旨确定,等于赋予刊物一个使命,并作为编辑努力的方向。 3)言论立场:公正、完整、正确、平衡。 4)阅读对象:依欲传达的信息内容,找寻读者。 5)刊物性质:取决于阅读对象的层次及需求。 二、编辑流程: 真正将一份刊物着手于制作,是将之付诸于编辑流程,编辑流程掌控着刊物编辑的进度:1)召开编辑会议 A.目的:让编辑群清楚正确的明了刊物编辑的范围和内容,在执行时,编辑辑能有共同遵循

的方向,以维持编辑方针,统一风格。 B.内容:详细说明刊物编辑作业的内容架构及程序,并拟定进度表及职掌表,确实掌握刊物编辑的进度及分工合作的功效,期使作业完成顺利,如刊物内容、出版日期、印刷方式、装订方式、发行份数、页数、纸张、版型等。 C.出席人:总编辑、各专栏(专题)主题、文编、美编及相关单位。 2)内容的分配:内容决定后,分配封面设计、各单元、专题、专栏所占之页数(或版数)和负责人,即落版。 3)稿约:依内容进行原稿的委托,如征稿、约稿、专访、座谈会、专辑、文摘、简介、评论、书评、社论....等等,依据刊物所设计的内容来进行邀稿。 4)集稿:依稿约期限收件并作入稿登记。 5)原稿的处理及审稿:在稿件送打之前,仔细斟酌审视稿件的工作,并做选稿、润稿、删除稿件的工作,如有不适用之稿件并做退稿或备份之处理。 6)版面编排:是否结合文编和美编的设计,重点有字数核计、版面分配(即页数、栏数的分配)、加适当图片、下标题等。

表象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表象心理旋转实验报告 摘要本次实验主要是验证库珀和谢帕德的实验研究结果。通过将“R”的显像方向、“R”的旋转度数设计成2×6十二个水平。采用“R”的不同显像方向和旋转度数来研究心理旋转的不同角度对反应时的影响。结果发现:心理旋转过程确实存在且旋转角度与反应是长短成正比;不同被试反应是存在个体差异;判断正确率与反应时相关。 关键词:表象心理旋转 1 前言 心理旋转是一种想象自己或客体旋转的空间表征转换能力。对于心理旋转能力及其性质的研究不仅在理解人类空间认知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大量实验都证明了表象有可能作为一种保留和操纵外界信息的代码存在。因为表象能够表征不断变化的信息,能够保存有关空间关系的信息,所以能够承受各种以它为载体的心理操作。 本次实验旨在验证库珀和谢帕德的实验。研究心理旋转的重要变量就是反应时,通过对被试反应时的测量我们可以借鉴减数法的研究思想判定心理旋转的存在。本实验假设心理旋转的角度对反应时有影响,倾斜反180°时,反应时最长。而0°(360°)时,应时最短。同时对象旋转的度数越多,心理反应的时间就越多;在刺激呈现时,人类会自动的按照认知的规律,以尽可能小的能量消耗,获得我们所需的结果。 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是物体抽象的类似物的再现。在没有刺激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会对视觉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加工。表象是真实物体的类似物,它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头脑中的,具有直观性。大脑对表象的加工操作类似于对真实物体进行知觉是的信息加工。事实上,心理旋转是真实的物理旋转的一种类似物,只不过表象是这种实物旋转在头脑中的复现而已,并且复现是不受任何感觉通道的束缚。 本试验脑机制的解释是:通过使用脑功能核磁共振研究发现与心理旋转密切相关的主要是顶叶与额叶区域。此外表象的心理旋转也会受其它的一些因素如性别、年龄、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图形的复杂程度等的影响。对表象的心理旋转进行研究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2 方法 2. 1 被试 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0902班心理系大三学生,身体健康。 2. 2 仪器和材料 若干对不同方位的平面或立体图形,一边是标准刺激一边是比较刺激。标准刺激为一个标准的二维图形与这个图形的镜像;比较刺激为标准刺激以某种轴线、不同角度旋转出的图象。旋转角度分为6种,0°、60°、120°、180°、240°、300°。本试验选用图形为“R”和“”(反“R”)。

报纸编辑实验报告之认知排版软件

新闻编辑(1) 课程编码:Z5004B005实验指导书:《报纸电子编辑实验教程》 面向专业:新闻学 综合性实验项目名称认知排版软件 实验项目学时:4 实验要求:■必修□选修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验主要讲述飞腾文件的建立、打开与保存等每次使用飞腾要做的基本操作以及排版。 对象的基本操作方法,介绍在报纸排版过程中着重要掌握的版面参数及块设置的设置方法,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了解报纸的版面规格是如何确定的,还能够了解新闻稿件排入版面区域内所呈现的状态。 二、实验基本原理 采用飞腾排版软件进行报纸新闻稿件、图片、图元的编排操作,必须在飞腾中指定文件的版面上实现。并且任何编排操作都离不开操作对象。飞腾中对文字、文字块、图片和图元的操作,构成了报纸组版的主要过程。 报纸的版式风格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报纸的工作环境体现出来,报纸的工作环境是指设置报纸成名尺寸和编辑方针规定的内容。版面参数的设置直接决定了报纸尺寸的大小,因此,在对报纸进行组版之前,必须根据自己所办报纸的组版规定,设置相应的版面参数,以符合报纸的版面风格。工作环境的设置是通过对一系列环境量得设置来完成的。系统全局量是指飞腾系统在灰屏状态下设置的参数,此时即版面参数在没有文件打开的时候设。文件全局量是指打开某文件后设置的参数量,即版面参数在新建文件的时候设,此时所设的参数量只对当前文件有效。对象全局量指选中某对象时设置的参数量,版面参数可以在排版过程中修改。块设置参数一旦设定,直接影响着版面中文字块(新闻稿件所占区域)呈现的状态。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耗材 1台教师机、50 台学生机、北大方正飞腾集成排版软件、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 四、实验内容或步骤 1、飞腾文件的基本操作 ①、新建文件。打开飞腾软件,单击“文件”菜单下“新建”命令,或单击窗口工具条中的“新建文件”按钮(空白纸页状),弹出“版面设置”对话框。设置版面参数。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既可新建一个文件夹。 ②、打开文件。单击“文件”菜单下“打开命令”,或直接点击窗口常用工具条中的“打开文件”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在“查找范围”下拉列表中选择“我的文档”中名为“报纸编辑”的文件夹,查找名为“FIT1.FIT”文件。然后单击“打开”按钮,或者双击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