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对待孩子的态度及方法

对待孩子的态度及方法
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一些关于对待孩子的态度及方法的建议:
1. 理解与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我们应该在与孩子交流和互动时,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愿,不要强制他们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
2. 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支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我们应该花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和探索世界。
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3.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
我
们可以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情,让他们学习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困难。
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信任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4.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家庭氛围
良好的沟通和家庭氛围是对待孩子的重要方面。
我们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和需要,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家庭中营造和谐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
5. 以身作则,做好榜样
最后,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做好榜样,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我们应该让孩子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加强学习和实践,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

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家长对于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是如何的?这是一个非常广泛且复杂的话题,因为每个家长的观念和态度都有所不同。
家长是儿童最重要的社会环境之一,他们对儿童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家长对儿童的看法。
大多数家长认为儿童是无辜的、需要保护的,他们需要家长的关爱和照顾。
家长常常把儿童当作自己的心肝宝贝,对他们充满了爱和关怀。
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教育孩子,并真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
此外,家长还会关心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他们会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然而,也有一些家长将儿童看作是自己的产权,把他们当作炫耀的资本。
这些家长可能会过度关注孩子的表现和成绩,希望通过孩子的成绩来显示自己的荣誉和地位。
他们可能会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让他们忽视儿童的需求和兴趣,而把他们的意愿灌输给孩子。
这种看法和观念往往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导致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
家长的观念也与文化和社会背景有关。
在一些传统文化中,如中国文化,家长往往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延续,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整个家庭的责任和荣誉。
家长会将他们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并为他们制定一系列的学习和生活计划。
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教育和培养,孩子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和事业,为家庭争光。
在这种观念下,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常常是高度的,他们有时会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甚至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
不过,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反思自己的观念和态度。
他们意识到,儿童的成长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期望,更需要关注孩子的个体需求和兴趣。
这些家长倾向于鼓励孩子探索和发现自己的兴趣,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
他们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多个方面。
这种观念和态度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是多种多样的。
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他们会尽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前家长对孩子的爱,总是那么的纠结,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
父母对孩子的爱,常常和伤害混淆为一体,难以分隔。
这种现象在我所遇到的家庭育儿中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其严重程度不同,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都是灾难性的。
作为幼儿园的园长,我身边总是上演着类似的故事。
故事一:孩子必须抱着妈妈的文胸才能入睡去年夏季的一天,幼儿园来了一个3岁多的男孩,个头高高大大的,像个5岁的孩子,性格活泼好动。
之前他曾上过其他幼儿园,数月之内因为总是生病才转园至此。
第一天,孩子的妈妈就告诉老师,孩子在中午会因为她不在身边而哭闹、不肯睡觉。
对老师来说,这种事情很正常,许多孩子都有着类似的情形,她们引导孩子入睡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老师也就没把此事当回事儿。
然而,在临近中午时分,荒唐的事情出现了。
孩子的妈妈匆匆赶到,带来自己的文胸交给老师,并告诉老师,孩子在睡觉时经常摸着自己的胸部才能入睡。
在以前的幼儿园就是采用这种办法,给孩子摸她的文胸,孩子才肯入睡。
老师接受了她带来的文胸,但没有按她说的做。
孩子确如妈妈所说,午睡时由于妈妈不在不肯睡,且大哭。
通过老师几天的努力,孩子终于摆脱了文胸而安然入睡了。
随后,老师将此情况告知孩子的妈妈,以及详尽的解决办法,妈妈也非常高兴。
然而可悲的是,时至今日,这个孩子在家还是一如既往地抚胸而眠。
故事二: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大约一年半前,一位母亲在自己妹妹的陪同下,带着孩子来看园。
小男孩4岁2个月,大大圆圆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穿着干净而帅气,身形瘦弱,且面色暗黄。
可没有想到的是,当这个孩子想要玩具的时候,嘴里却只是“啊、啊”地叫着,并用手指着那个玩具。
他居然不会说话!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慢慢地揭开了事情的缘由。
孩子的母亲是位工作了近20年的幼儿教师,家在青岛。
家中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前一年刚上大学。
夫妻俩一直想要个男孩,于是就违反政策偷偷地生下这个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教育是孩子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并提供一些相关建议。
一、教育态度1. 爱与尊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应以爱和尊重为基础。
他们应该用心去关注孩子,理解他们的需求和个性差异,并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这种态度创建了强有力的情感纽带,使孩子感到被接纳和尊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鼓励与支持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培养其自信心和动力。
无论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还是取得进步,父母都应给予及时和适度的支持,让孩子感受到他们一直在身边支持着他们的成长。
3. 激发独立思考家长不应过分干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而是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鼓励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探索,家长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二、教育方法1. 示例教育家长是孩子的榜样,通过自身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典范,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展现正面的品格和积极的态度。
例如,他们可以主动展示对学习和工作的热爱,以此来激发孩子对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2. 积极沟通良好的家庭沟通是培养孩子的良好教育基础。
家长应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互信关系。
他们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解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3. 多元化教育为了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应提供多种教育资源和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
他们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类兴趣培训班或社团活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此外,家长还应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社交能力培养,促使他们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
4. 约束与引导适当的约束和引导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手段之一。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矩和家庭纪律,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和纪律意识。
同时,他们也应该适时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让他们在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过程中成长。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法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则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上的态度和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教育态度家长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良好的教育态度能够激发孩子的潜能,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教育态度。
1.1 爱与尊重爱和尊重是家长对待孩子最基本的态度。
家长应该向孩子传递充满关爱和接纳的信念,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的独特性,不要对孩子过高的要求。
1.2 激发独立思考能力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度干预与指导会束缚孩子的思维,阻碍他们的成长。
因此,家长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与决策权,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1.3 培养自信心与积极心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鼓励他们发展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
正面的奖励与鼓励能够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更有勇气面对挑战,并从中成长。
二、教育方法除了正确的教育态度,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同样重要。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教育方法。
2.1 合理的规矩与纪律规矩和纪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家长应该为孩子制定一些合理的规则,让孩子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
同时,家长也要尽量避免以严厉和过度要求为代价来维持纪律,要以理解和引导为主,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
2.2 激发兴趣与爱好通过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可以使孩子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成长。
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与他们一起探索和尝试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特长并培养兴趣。
同时,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勇敢面对挑战。
2.3 鼓励沟通与表达家长应鼓励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和表达,倾听他们的声音和想法。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
同时,家长也可以透过沟通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期望和教育目标。
三、建议与总结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中,家长应保持耐心与理解,坚持正面的教育方式。
亲子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亲子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亲子关系是每个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态度往往受到父母的影响。
家庭环境中是否存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将直接影响孩子在学习上的积极性、自信心以及学习态度。
亲子关系的质量不仅对孩子的学业成绩有深远的影响,也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亲子关系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积极影响。
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环境可以给予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
父母经常陪伴孩子进行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鼓励他们面对困难勇敢地向前。
这种积极的家庭氛围会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愿意主动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业。
其次,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他们的态度和言行方式会被孩子模仿。
如果父母重视学习并展示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孩子更容易形成对学习的积极态度。
相反,如果父母对学习漠不关心,甚至消极怠工,孩子可能会受到消极影响,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因此,父母在家庭中展示出的积极学习态度对孩子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
除了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亲子关系还对学生的自信心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父母经常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在孩子面临挑战和压力时,父母的支持能够有效减轻孩子的不安情绪,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相反,如果父母给予孩子过多的负面评价和批评,会使孩子感到自卑和无自信,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最后,父母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也应该适度平衡。
有研究表明,过于严厉的家庭环境容易造成孩子的压力过大,导致学习上的不良情绪和消极态度。
相反,过于宽容的家庭环境可能使孩子缺乏学习规律和自律能力。
因此,父母应该适时给予孩子适度的自主权,让孩子有机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家庭中也应当有明确的规矩和纪律,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
总之,亲子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家长的教育是孩子未来的希望

家长的教育是孩子未来的希望家长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于孩子的未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不仅仅是指他们在孩子学习方面的关心和引导,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孩子性格培养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发展和成长。
首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孩子从小就会模仿家长的行为和语言,家长的行为和态度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积极向上,关爱他人,孩子也会受到鼓舞,学会善于与他人相处,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如果家长总是消极抱怨和冷漠对待,孩子也会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形成消极的性格特点。
其次,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例如定期阅读、做作业时候的陪伴等。
同时,家长的教育也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
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家长的教育还需要注重塑造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等等。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时刻引导他们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做一个有责任心和担当的人。
最后,家庭教育是孩子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石。
除了学习和道德层面的教育,家长还应该鼓励孩子培养兴趣爱好,锻炼身体,开拓眼界等等。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参观博物馆、参加社区活动、进行户外运动等等,让孩子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家长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的言传身教、教育方式和方法、正确的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
只有家长注重教育、细心引导,才能够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真正成为有能力、有品德、有创造力的人,也是孩子未来的希望所在。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当今社会中,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和个性发展。
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能够助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对挫折和困难,还能够使孩子拥有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一,家庭教育应注重身教。
孩子们往往通过模仿来学习和成长,而家庭成员是孩子们最直接、最亲密的榜样。
家长应该时刻保持乐观豁达的态度,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积极乐观地寻找解决办法,同时,在与孩子交流中要表现出宽容、理解和关爱。
家庭成员之间的积极乐观氛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从小就形成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
第二,家庭教育应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孩子们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
家长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如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活动,给予肯定和赞美,给予适当的责任和决策权。
当孩子面对失败和困难时,家长应该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同时,父母也要做好榜样,让孩子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到成功和自信的样板。
第三,家庭教育应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
积极心态是一种主动、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
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宽容之心。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幸福和责任。
同时,家长还应该教给孩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他们面对困难时要积极思考、主动解决。
只有培养孩子的积极心态,他们才能够面对挫折和困难,从中得到成长与启示。
第四,家庭教育应关注孩子的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
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人生态度。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深入交流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提供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如果孩子表现出负面情绪,家长应该及时倾听和关注,并帮助他们找到有效的情绪释放和调节方式。
此外,鼓励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参与体育运动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可以有效地缓解负面情绪,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
方向
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前家长对孩子的爱,总是那么的纠结,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
父母对孩子的爱,常常和伤害混淆为一体,难以分隔。
这种现象在我所遇到的家庭育儿中是普遍存在的,虽然其严重程度不同,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都是灾难性的。
作为幼儿园的园长,我身边总是上演着类似的故事。
故事一:孩子必须抱着妈妈的文胸才能入睡
去年夏季的一天,幼儿园来了一个3岁多的男孩,个头高高大大的,像个5岁的孩子,性格活泼好动。
之前他曾上过其他幼儿园,数月之内因为总是生病才转园至此。
第一天,孩子的妈妈就告诉老师,孩子在中午会因为她不在身边而哭闹、不肯睡觉。
对老师来说,这种事情很正常,许多孩子都有着类似的情形,她们引导孩子入睡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此老师也就没把此事当回事儿。
然而,在临近中午时分,荒唐的事情出现了。
孩子的妈妈匆匆赶到,带来自己的文胸交给老师,并告诉老师,孩子
在睡觉时经常摸着自己的胸部才能入睡。
在以前的幼儿园就是采用这种办法,给孩子摸她的文胸,孩子才肯入睡。
老师接受了她带来的文胸,但没有按她说的做。
孩子确如妈妈所说,午睡时由于妈妈不在不肯睡,且大哭。
通过老师几天的努力,孩子终于摆脱了文胸而安然入睡了。
随后,老师将此情况告知孩子的妈妈,以及详尽的解决办法,妈妈也非常高兴。
然而可悲的是,时至今日,这个孩子在家还是一如既往地抚胸而眠。
故事二: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
大约一年半前,一位母亲在自己妹妹的陪同下,带着孩子来看园。
小男孩4岁2个月,大大圆圆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穿着干净而帅气,身形瘦弱,且面色暗黄。
可没有想到的是,当这个孩子想要玩具的时候,嘴里却只是“啊、啊”地叫着,并用手指着那个玩具。
他居然不会说话!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慢慢地揭开了事情的缘由。
孩子的母亲是位工作了近20年的幼儿教师,家在青岛。
家中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前一年刚上大学。
夫妻俩一直想要个男孩,于是就违反政策偷偷地生下这个孩子。
孩子本来就长得可爱,一家人如获至宝。
因担心被发现被罚款,妈妈就带着孩子远离家乡,来到妹妹家中。
从此,妈妈对孩子就寸步不离,如影随形。
从不带孩子到外面去,怕别的孩子欺负他,也害怕孩子磕着碰着的。
其
间由于怕自己的孩子和姨妈太亲了,抢了孩子对自己的爱,也很少让姨妈逗孩子玩。
很快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妈妈却放心不下。
择园的唯一要求就是幼儿园能让自己每天都陪在孩子的身边,但没有一家幼儿园接受她这样的要求。
没办法,由于亲子园可以陪伴孩子,于是这位妈妈就带孩子到了小区旁边的一家亲子园。
在亲子园里,妈妈寸步不离地守着孩子,从不让老师、其他的家长和孩子接触自己的孩子,以防孩子受委屈。
由于孩子长期缺乏语言交流和互动的环境,就导致了孩子不会说话的结果。
在同家长交流期间,孩子突然看到了我手中的彩色小球,手指着小球,嘴里“啊、啊”地想要。
我即时起了“坏心眼”。
就对孩子说:“宝贝儿,你说:妈妈。
我就给!”孩子大哭,不肯说。
孩子的姨妈也在旁边逗着小家伙,希望他能开口说话。
可是妈妈不断地要求我把小球给孩子,不要逗孩子了。
我并没有妥协,而是同孩子的姨妈一起坚持和小家伙周旋,约有十多个来回。
我期望的结果终于出现了孩子哭着开口了:“妈……妈!”我兴奋地把手中的球都给了他。
孩子的姨妈也兴奋地大叫:“他会说话了!”当我回头看孩子的妈妈时,却发现她目光中燃烧着的愤怒!我知道,孩子的妈妈是因为我把她的孩子弄哭了!
随后,我同这位妈妈探讨了其中的问题。
她本身就是一位资深的幼儿老师,比我还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但一切却
都无法改变。
这就是当前一些父母心中的那道“坎”,那道无法逾越的“坎”。
最后妈妈还是带着孩子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见过。
故事三:3岁半男孩体重竟达70多斤
迪迪(化名)是个男孩,3岁半,很可爱,可体重却达到了惊人的70多斤!通过对其家人的了解,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都很正常,应该不是遗传。
通过沟通,我了解到是家长让孩子摄入大量的巧克力等高热量的食物所致。
为此,老师们专门为他设计了“奔跑”等游戏,每天让孩子们轮番和他一起玩,迪迪对此也乐不知疲。
几个月过去了,迪迪鼓起的大肚腩收回了不少,身材也苗条了很多,可是体重却增加了两斤多。
其间我们又多次与家长沟通,希望不给或少给孩子吃高热量的食品。
因为这样对孩子现在和将来的危害性很大。
家长很清楚,但是没有结果。
此事未了,最近小家伙上幼儿园总是姗姗来迟,其中还有几天没有来。
孩子的眼睑总是红红的,他不停地用手揉擦眼睛。
后来同迪迪的奶奶交谈中得知,这段时间以来,迪迪整天都手不离ipad,周六日全天在家不是玩电脑就是看电视,连上厕所也在玩。
迪迪的父母在家也同样是电脑、手机不离手,孩子多次看见后,总是缠着父母要玩。
父母怕孩子打扰自己,索性给孩子买了个ipad,让他自己玩。
当我们和孩子的奶奶谈起这些事情的危害性,奶奶却笑
着说,知道吃高热量食品、玩电脑和整天看电视的`危害,但没办法,孩子喜欢。
奶奶还笑着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是近视和肥胖。
我瞬间崩溃了!
这样类似的事情都有着相同的本质。
当一种观念在人们心中确立,人们总是动用各种方式来维护它,这就形成了人们心中一道无法逾越的情感屏障。
即使家长们心中清楚它造成的后果,却依然以饮鸩止渴的方式去延续它。
人们常说:“做了父母你就明白了!”作为父母,如果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孩子身上,会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无法跳出来客观地观察自己和孩子。
然而与之相反的故事也一样很多。
故事四:2岁多的孩子给全家人买早点
去年隆冬一个寒冷的清晨,灰暗的天空中还纷纷扬扬地飘落着雪花,天很冷。
我来到小区外的一家餐馆吃早点。
餐馆前是开往市区的公交车站,饭馆里熙熙攘攘的,全都是早起上班的人们,在这里吃早点、等公交车。
不经意间,我看到餐馆门口蹒跚地走来一个矮小而熟悉的身影。
那是一个小男孩,虎头虎脑、结结实实的。
他叫安安(化名),才2岁多点,一个多月前进入到我们的幼儿园上学。
他的父母都是外地人,就在这个小区的底商开店做建材生意,与这家餐馆只相隔了几个门面。
夫妻俩整天从早忙到深夜,以至于没有什么时间来照顾这个孩子。
小安安一个人这么早来餐馆让我非常惊诧。
然而更让我吃惊的是,安安是一个人来为全家买早点的!这家店的老板及员工显然同安安非常熟悉,将油条、鸡蛋、豆浆等等装好袋交给小家伙,还笑着抚摸着他的小脑袋瓜,并夸赞着。
安安随后用小手提着袋子回家去了。
能看得出来,安安不是偶尔来,肯定是经常这样为家人来买早点。
很多食客看到这种景象也是口中啧啧称奇。
安安的家中还有一个已经上初中的哥哥,他哥哥后来在暑假期间接送过他。
我曾仔细地观察安安的哥哥,并与安安在性格和行为上作了比较,二人可谓截然相反。
安安活泼开朗,天不怕地不怕,独立性很强;而哥哥却是非常的文静。
同其父母聊天时得知,哥哥出生时,当时因为是男孩,且是第一个孩子,家人非常呵护和宠爱,并说现在的哥哥对家人的依赖性很强。
而安安是第二个孩子,家人没有了对第一个孩子的那种热情,也就不太在意了。
这兄弟二人,一个在宠爱呵护下长大,一个在“野生放养”下成长。
同样的家长,由于对待两个孩子态度的完全不同,却得到了两个不同的结果。
家长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
以上这些孩子的故事背后都反映了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这决定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我们看到了父母心中那炽热的爱,也看到了孩子的依赖和无助。
如果家长是真爱
孩子,就应该让自己和孩子生活在阳光下,而不是成为彼此的愿望和负担。
改变一下心态,放下那份沉重的爱,也许孩子会多一份自信,自己也会多一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