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简答题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简答题训练(附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简答题训练(附答案)

声现象简答题1、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答: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 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2、试说明为什么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答:在屋里谈话,墙壁产生的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不到0.1s,所以回声和原声叠加在一起,听起来就比较响亮;在旷野只能听到原声而几乎听不到回声,所以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

3、听录音机放出自己的录音,会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但听别人录下的声音,却很逼真。

这是为什么呢?答:我们是从两个途径听到自己的声音,一个途径是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耳膜,引起听觉,另一个途径是声音直接从口腔内由头骨传到内耳,引起听觉的。

自己说话或唱歌时,通过骨传导听到声音;而播放自己的录音时,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导的。

由于传声介质不同,由骨传导到内耳的声音包含了较多的低音成分,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色发生改变。

因此听到的自己的录音与自己真实的声音有较大的差异。

而听别人说话、唱歌和播放别人的录音时,声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导的,因此听别人录音感觉很逼真。

4、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看见室外树上的小鸟,也能听到室外小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只看见室外树上的小鸟却听不到室外小鸟的“歌声”。

(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2)女孩在两个房间都能看见室外树上的鸟,而只能在甲房间听到室外鸟的“歌声”,这说明光的传播和声音的传播有什么不同?答:(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乙房间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无法传声(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光的传播特性的?()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慢C. 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在水中的速度D.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 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C. 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D. 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无关3. 下列哪个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A. 彩虹B. 镜子中的倒影C. 海市蜃楼D. 太阳光直射下的影子4. 关于电路的组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 电路必须包含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B. 电路中的用电器可以没有C. 电路中的开关可以没有D. 电路中的电源可以没有5. 下列哪个选项是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A. 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产生磁场B. 磁铁靠近导线时会产生电流C.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时会产生电流D. 导线在磁场中静止时会产生电流二、判断题1. 光的传播速度在任何介质中都是相同的。

()2.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

()3. 光的折射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

()4. 电路中的用电器可以没有。

()5. 电磁感应现象是由电流产生磁场的。

()三、填空题1. 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的值是______。

2.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的值是______。

3. 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用______、______和______来描述。

4. 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5. 电磁感应现象是由______产生的。

四、简答题1. 简述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2. 简述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3. 简述电路的工作原理。

4. 简述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5. 简述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应用。

五、应用题1.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5度,求折射角。

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发出声音的频率为200Hz,求该声音的波长。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

名科教育物理学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1.冰箱里拿出的饮料为什么会“出汗”?答:外界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外壁,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壁。

2.冰糕拿出来后上面为什么冒白汽?答:冰糕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周围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汽。

3.水烧开后为什么会冒白雾?答:水壶中的水受热后汽化形成热的水蒸气,到空气中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4.夏天从空调屋走到室外或者冬天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片上都会出现一层水雾,原因是什么?答: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后,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眼镜片上。

5.冬天室外说话会出现白色雾气,原因?答:嘴中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6.冬天向窗上哈气,窗上会出现水雾,原因?答:嘴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

7.霜形成的原因?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霜。

8.冬天窗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答: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凝华形成小冰粒,附着在窗上,形成冰花。

9.灯泡用久后会变黑,原因是?答:开灯后,钨丝(即灯丝)受热,升华为气体,关灯后,热的气体遇冷凝华,附着在灯泡内壁,所以看到灯泡变黑。

10.用干冰来制造具有舞台效果的白雾,原因是?答:干冰在空气中汽化,吸收大量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产生白色雾气。

11.游泳后上岸风一吹会感觉冷,原因是?答:身上的小水珠在风吹时汽化加快,在身上吸收大量热,使人感觉冷。

12.被100℃的水或者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原因是?答:100℃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碰到皮肤后会液化放出大量热,然后变成100℃的水继续烫伤人体。

- 1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专题5 简答题 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专题专题5 简答题 课件

6.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当有灰尘附着在表 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后并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 亮又好看了,为什么? 答:因为皮鞋的表面有灰尘不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产生漫反射,这 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 毛孔中,用布仔细擦拭,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 滑,光射向鞋面后会产生镜面反射,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 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颠倒并向瓶底浇冷水,会看到什么 现象?为什么?
答:会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因为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导致 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
5.在北海的春季,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教室的墙壁、黑板 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 请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 请你提出一个防止教室内“出水”的方法。
7.现在,大街上、网络上、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手机扫 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 辨认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辨认,关于涉及的物 理知识,请列举两例。
答:摄像头是一种凸透镜,原理与照相机相同,物体应位于其镜头 的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辨认软件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 完成对二维码的辨认,白色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不反射光,故 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不同。
2.如图所示,冬天本来嘈杂的街道、马路刚下过雪后,显得格 外寂静,周围环境中的噪声都到哪去了?
答:降雪后,马路上积上了一层厚厚的雪,雪松软多小孔,声波 在雪中反射时被吸取,因此雪后的马路上显得格外寂静。
3.夏季,从冰箱中拿出的罐装饮料,过一会儿外壁会出现水珠, 而从冰箱内拿出的雪糕纸上沾有“白粉”,请说明产生这两种现 象的原因。 答:罐装饮料瓶周围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小水珠, 所以瓶外壁出现小水珠。从冰箱内拿出的雪糕纸上沾有“白粉” 的原因是冰箱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 雪糕纸上。

初中物理简答题每单元一道题

初中物理简答题每单元一道题

初中物理简答题每单元一道题好的,下面是初中物理每单元的一道简答题。

1. 第一单元,力和运动。

题目,解释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有哪些?回答,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或形状。

力的作用有推力、拉力、摩擦力、重力等。

推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加速运动,拉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减速运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重力使物体受到向下的作用力。

2. 第二单元,压力。

题目,什么是压力?压力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回答,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它可以描述物体对其他物体或表面的作用。

压力的计算公式是P = F/A,其中P表示压力,F表示作用力,A表示作用力作用的面积。

3. 第三单元,浮力。

题目,解释什么是浮力?物体在液体中浮起的条件是什么?回答,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升的力,它是由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压力差引起的。

物体在液体中浮起的条件是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即物体的平均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4. 第四单元,光的传播。

题目,光的传播是怎样进行的?请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回答,光的传播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进行的。

光的直线传播是指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它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即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且传播方向不变。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一部分光线返回原来的介质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5. 第五单元,声音的传播。

题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请解释声音的传播媒质和声音的传播速度。

回答,声音是通过介质的振动传播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固体中声音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在同一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密度越大、弹性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以上是初中物理每单元的一道简答题,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对物理的基础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期末复习简答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期末复习简答题—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作业课件
8.在做“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小源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 熔点约为 113.7 ℃,沸点约为 184.4 ℃。关于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 式:A.用热水加热;B.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 400~600 ℃)。 经过多次实验,确认 A 方式更为科学合理。请你简述 A 方式的合理之处。
答:①用热水加热,不能达到碘的熔点和沸点;②碘依然维持原来的固 体颗粒状态;③观察到的碘蒸气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属于升华现象。
期末复习10 (简答题)—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作 业课件( 共19张 PPT)
期末复习10 (简答题)—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作 业课件( 共19张 PPT)
答:水凝固结冰会放出热量使气温升高, 从而保护橘子不被冻坏。
4.民谚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霜 前冷、雪后寒”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降低(温度低于 0 ℃以下),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物体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 觉。雪熔化时需要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觉。
答: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厂应设置在 B 区。 因为在 B 区有小山的遮挡,可以减少织布工 厂对住宅区和学校的噪声污染。
3.根据最新的天气预报,晚上气温将持续下降,这可急坏了橘子农 场主,因为严寒的天气可能毁掉一年的收获。农场主只好吩咐他的工人 给橘子树喷水,随着气温降低,水结成了冰,橘子保住了。请你说说农 场主这样做的物理原理。
期末复习10 (简答题)—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作 业课件( 共19张 PPT)
期末复习10 (简答题)—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作 业课件( 共19张 PPT)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火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需要3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计算火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A. 240公里 B. 160公里 C. 2400公里 D. 1600公里答案:D2.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A. 20km B. 10km C. 20m D. 100km答案:A3.当物体的质量为10kg时,重力加速度为10m/s^2,计算物体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A. 1N B. 10N C. 100N D. 1000N答案:C4.一辆汽车以6m/s^2的加速度匀速行驶了5秒,计算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 A. 30m B. 15m C. 25m D. 10m答案:A5.物体在1秒内从静止加速到10m/s,计算物体的平均加速度是多少?A. 5m/s^2B. 10m/s^2C. 20m/s^2D. 1m/s^2答案:B二、填空题1.根据力的定义,力的单位是_________。

答案:牛顿(N)2.一辆车质量为1000kg,加速度为10m/s^2,求作用在它上面的力是_________。

答案:1万牛顿(1万N)3.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答案:9.8m/s^24.一个物体抛出后达到最高点,速度为_________。

答案:05.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受到的加速度为_________。

答案:9.8m/s^2三、简答题1.什么是力?答: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速度改变或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用于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单位是牛顿(N)。

2.什么是速度?答: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量,用于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速度的单位为米每秒(m/s)。

3.什么是加速度?答:加速度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表示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简答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简答题

八年级上册简答题1.用一张硬纸片划过木梳的尖齿,划得快时音调高,还是划得慢时音调高?为什么?答:硬纸片划得快时音调高。

因为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2.试说明为什么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答:回声与原声到人耳的时间差大于0.1s,人才能将它们区分开。

人在屋子里谈话,由于障碍物距离较近,回声与原声到人耳的时间差小于0.1s,人耳区分不开,回声与原声叠加在一起,声音变大了。

3.为什么飞机的噪声在晴天听起来较短促而轻,在阴天较长而深沉?答:这是由于阴天云层较多,云层能把向上扩散的噪声反射回地面,因此,飞机的噪声就比晴天久。

又由于阴天云层较潮湿,水蒸气传声速度比干空气高,声音传播时所损失的能量较少,故飞机噪声也传得较清晰。

4.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举两例)答:(1)植树种草;(2)、设置隔音板(墙);(3)工厂、车间、娱乐场所等远离居民区;(4)、市内禁止车辆鸣笛.5.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害?答:①植树、种草②设置隔音板(墙)③工厂、车间、娱乐场所等远离居民区④司机在市区内禁止鸣笛6.通常皮鞋的表面有许多毛孔,不是很光滑。

当有灰尘附着在表面时,皮鞋就失去光泽,涂上鞋油仔细用布擦一擦,皮鞋就变得又亮又好看了,为什么?答:因为皮鞋的表面不光滑有灰尘,光射向鞋面后发生漫反射,这样皮鞋就失去了光泽,涂上鞋油后,鞋油的微小颗粒能填充到鞋的毛孔中,用布仔细擦试,使鞋油涂抹得更均匀,鞋面就变得十分光滑,光射向鞋面后会发生镜面反射,皮鞋看起来就更光亮更好看了。

7.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

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

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答:当太阳光照射到关着的窗户时,光在玻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小明恰好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有很强的光进入眼睛,因此看起来明亮刺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简答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八年级上册物理简答题1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吹气时感觉凉爽。

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感到湿热。

2在我国西部干旱地区,水的年蒸发量远大于年降水量,有些湖泊正在迅速干涸和缩小.从影响蒸发快慢的有关因素考虑,解释一下当地水的年蒸发量大的原因.
答:(水的表面)空气流动快或西部风大,加快蒸发;(天气炎热)温度高,加快蒸发;水域面积大,加快蒸发。

3、图17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漫画说明了老人看到的水底实际上是水底发生折射所成的虚像,由于虚像比实际水底向上发生了侧移,老人看到水的深度比水的实际深度要小,因此老人看到的水并不太深,从而发生溺水事故。

4、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
害(举出两例即可)
答:①植树、种草②设置隔音板(墙)③工厂、车间、娱乐场所等远离居民区④司机在市区内禁止鸣笛
5医生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着一把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平面镜的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防止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子表面上,影响医生诊疗。

6.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 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7.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开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想一想,为什么
因为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内水汽化后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不会液化,所以在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
8.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子呈针状有什么作用
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针状叶子减小了表面积,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过快,有利于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
9.煨炖食物时,有经验的人总是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然后改用小火,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锅内的水干的快而已,白白浪费了燃料.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伙,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
10.酒精灯的火焰能点燃纸,但是却能用纸做的小锅在酒精灯上烧开水,讲出其中的道理.(纸的着火点是183°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是800°C).
在纸做的小锅内,用酒精灯加热只能将水加热到沸腾的温度,即100°C.水沸腾时需吸收大量的热量,同时也吸收了纸的多余热量,使纸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183°C,所以用纸锅烧水,纸并不会燃烧.
11.舞台上经常用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舞台上喷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们看到的”白雾”.
12.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一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这说法有道理. 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若气温偏高则无霜生成,所以会有”霜前冷”;而”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导致气温降低,使人觉得寒冷.
13.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这是为什么
因为透明的装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凸透镜,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容易引发森林火灾.所以在森林里不能随便丢弃这种饮料瓶.
14.在游泳池边向水池底看去,感觉池水并不深,下水后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试分析,为什么池水深度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因为人看到的是池底经水面折射所成的虚像,光的折射成的虚像在实际池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15.在火车上,由于车厢的振动,很难写字,有人发明了在火车上写字的装置,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八上课本P120图5-45)
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可使两者保持相对静止,写字就不会受车厢振动的影响.
16.在田径4×100m的接力赛中,公认的强队偶尔会因交接棒时的失误而与冠军失之交臂,为保证交接棒的顺利进行,你能给他们什么样的建议
接棒人在传棒人接近接力区时应及时起跑,当两人速度接近一致(基本保持相对静止)时开始传接.
17.小华观察到水缸里的水总是从水面开始凝固,且听说冬天最冷的时候放在室外的水缸会破裂,为什么呢
因为水面温度较低,所以水总是从水面开始凝固.水面凝固后,缸内的水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由于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凝固后体积变大,造成水缸破裂
18、夏天使用电风扇时,空气的温度并没有降低,但人会感到凉爽,这是为什么
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加速空气流动,让人体表的水分蒸发,水蒸发吸热,所以会感到凉爽
19、用高压锅煮饭比用普通锅煮饭熟得快,为什么
①高压锅使食物易熟的原因:因蒸发的水蒸气留在锅内,增大了液面上方的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食物的温度在100℃以上易熟;
20、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减弱噪声给人们带来的危
害(举出两例即可)
答:①植树、种草②设置隔音板(墙)③工厂、车间、娱乐场所等远离居民区④司机在市区内禁止鸣笛
21.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因为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00-400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仅5-6Hz,低于人的听觉所能觉察的最小频率. 所以,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22、用一张硬纸片划过木梳的尖齿,划得快时音调高,还是划得慢时音调高为什么表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23.试说明为什么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
回音和原音夹杂在一起,听起来就比较响亮
24炎热的夏天,烈日当空,在茂密的树林中,太阳光透过树叶间空隙照在地面上呈现许多圆形光斑,请你说出其中的缘故。

参考答案:树叶间空隙相当于许多个小孔,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

25: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为什么不允许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参考答案:汽车的挡风玻璃相当于一块平面镜,驾驶室内景物在车厢外所成的像,干扰了司机的视线,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所以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不允许打开驾驶室里的电灯。

2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透镜前某一位置后,在透镜的另一侧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成像,请你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答案:蜡烛离透镜的距离太近(小于或等于透镜的焦距),因此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应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并同时调整光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能在光屏上成像了。

27请写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8、晚上,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从侧面看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比较暗,试解释为什么
因为镜面平,形成镜面反射,光线被原路反射回去,而白纸表面凹凸,形成散射,即光线往四面八方射出,故光线进入人眼的多,看起来较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