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2024年对外汉语比字句教案教学提纲

2024年对外汉语比字句教案教学提纲

2024年对外汉语比字句教案教学提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对外汉语中级教程》第七章“比较句”,主要详细内容为“比”字句的用法讲解和练习。

内容包括“比”字句的结构、用法、意义及相关的语言点。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比”字句的基本结构,能正确运用“比”字句进行比较。

2. 学生能运用“比”字句进行日常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学习“比”字句,了解汉语比较句的用法,增强对汉语句子结构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运用“比”字句进行比较。

2. 教学重点:掌握“比”字句的结构和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运用“比”字句进行描述。

2.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比”字句的结构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解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比”字句的口头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4. 课堂互动(15分钟)让学生用“比”字句进行自我介绍,如:我的身高比他高,我的年龄比她小。

5. 小组讨论(10分钟)让学生讨论生活中可以用“比”字句进行比较的场景。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用“比”字句进行写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句——‘比’字句”2. 内容:“比”字句结构:A比B+形容词“比”字句用法:进行比较、突出特点例句:我的书包比你的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比”字句描述你的家人或朋友。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比我的爸爸高,她的头发比我的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比”字句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尝试用其他比较句型进行比较,如“不如”、“较”等,拓宽学生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运用“比”字句进行比较。

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一、第1章:汉语语音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汉语拼音的基本知识,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能够正确拼读汉语单词和句子。

2. 教学内容:a. 汉语拼音的组成和规则b. 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方法c. 拼音练习:单词和句子的拼读3. 教学方法:a. 讲解拼音的组成和规则b. 示范发音,让学生模仿c. 练习拼读,纠正发音错误4. 练习:a. 完成拼音练习册的相关题目b. 小组内互相练习发音和拼读二、第2章:汉语词汇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并能正确运用。

2. 教学内容:a. 汉语词汇的构成和分类b. 常用词汇的用法和搭配c. 词汇练习:填空、选择、翻译等3. 教学方法:a. 讲解词汇的构成和分类b. 举例说明常用词汇的用法和搭配c. 练习词汇的应用,让学生巩固记忆4. 练习:a. 完成词汇练习册的相关题目b. 小组内互相练习词汇的应用三、第3章:汉语语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

2. 教学内容:a. 汉语语法的基本结构和规则b. 常用语法点的用法和举例c. 语法练习:填空、改错、翻译等3. 教学方法:a. 讲解语法的结构和规则b. 举例说明常用语法点的用法c. 练习语法的应用,让学生巩固记忆4. 练习:a. 完成语法练习册的相关题目b. 小组内互相练习语法的应用四、第4章:汉语阅读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阅读简单的汉语文章,理解大意。

2. 教学内容:a. 汉语阅读的基本技巧和策略b. 常用阅读材料的类型和特点c. 阅读练习:文章理解和问题回答3. 教学方法:a. 讲解阅读技巧和策略b. 介绍常用阅读材料的类型和特点c. 练习阅读,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4. 练习:a. 完成阅读练习册的相关题目b. 小组内互相练习阅读理解和问题回答五、第5章:汉语写作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用汉语进行简单的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学内容:a. 汉语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技巧b. 常用写作题材和结构c. 写作练习:命题作文和自由写作3. 教学方法:a. 讲解写作要求和技巧b. 介绍常用写作题材和结构c. 练习写作,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4. 练习:a. 完成写作练习册的相关题目b. 小组内互相练习命题作文和自由写作六、第6章:日常会话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汉语进行基本的交流。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
适应) 对测试进行规范。(原则、方式、成绩评定)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和大纲
回顾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
一、相关概念
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课程设置 总体设计 大纲制定
二、总体设计 三、大纲制定
总体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1)明确教学类型 (2)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 (3)确定教学目标 (4)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指标 (5)确定教学原则 (6)规定教学途径 (7)明确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
组合型:由易到难,逐渐积累,按语法系统排列内容。 (语法大纲)
分解型:由难度不同的语言要素组成,语言形式被分解在 不同的教学材料中,不按语法系统排列内容。(意念—— 功能大纲、功能结构大纲)
过程式大纲
主要对学习的任务和教学的程序进行描述,重点在语言学 习和语言活动本身,侧重语言教学的过程。
教学内容的系统化和学习的阶段性矛盾

——学习内容的螺旋式排列
汉语短期教学
短时特性(一般在10周以内) 密集型教学 整体应变性
强调对语法项目或功能项目的掌握,强调达到学习的最 终目标状态
汉语速成教学
“三高”: 高目标、高强度、高效率
速成衡量标准: 教学效果 教学使用时间
四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规范
含义: 所谓课程规范,就是对课程本体和课程实施这两部分内容的规
范。 课程本体(性质、目标、内容) 课程实施(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测试)
具体内容: 课程性质及课程特点的规范。(定性、定位) 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的规范。(目的、任务) 课程内容的规范。 (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话题) 对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规范。(典型意义、广泛
1理论基础2教学目标核心3操作程序4实现条件5评价教学类型与教学模式的关系宏观vs微观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的关系不同角度不同功能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汉语交际任务教学模式四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与课程设置一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含义1课程的概念2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含义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1课程与课型的区别2类型其他课程3特点1整合性核心横向联系共同指向性2螺旋式组合的顺序性重复扩大加深3直线连续性前后联系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研究1综合课的技能培养取向知识能力2专项技能课的微化训练倾向3各类课程的口语交际能力中心化倾向4课程的活动化倾向5课程的教材一体化倾向6课程的规范化倾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规范含义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教案(提纲)

一、教案简介1.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2.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提高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 适用对象:初级汉语学习者4. 教学时长:20课时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汉语语法概述1.1 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1.2 汉语语法的构成要素1.3 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2. 第二章:词类2.1 名词2.2 动词2.3 形容词2.4 副词2.5 量词和数词2.6 代词2.7 介词和连词3. 第三章:句子结构3.1 句子的基本结构3.2 主谓结构3.3 动宾结构3.4 偏正结构3.5 联合结构3.6 句子分类4. 第四章:时态和体态4.1 基本时态4.2 进行时态4.3 完成时态4.4 被动语态4.5 虚拟语态5. 第五章:语气和情态5.1 语气词5.2 疑问语气5.3 否定语气5.4 肯定语气5.5 情态动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语法规则,分析实例,进行对比。

2. 互动法:提问、回答、讨论,增进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3. 练习法:设计各种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

4. 情景模拟法: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交际中运用语法知识。

四、教学评价1. 平时作业:检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实时检验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法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2. 辅助教材:相关语法练习册、案例分析等。

3. 教学工具:PPT、视频、音频等。

4. 在线资源:相关语法学习网站、论坛等。

六、第六章: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6.1 名词短语的结构和功能6.2 动词短语的类型和用法6.3 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的搭配七、第七章:形容词和副词7.1 形容词的性质和用法7.2 副词的性质和用法7.3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7.4 形容词和副词的修饰关系八、第八章:介词和连词8.1 介词的分类和用法8.2 连词的分类和用法8.3 介词和连词的搭配8.4 介词和连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九、第九章:句子分类和句子成分9.1 句子的分类9.2 句子成分的分析9.3 主语、谓语、宾语的确定9.4 定语、状语、补语的作用十、第十章:汉语语法的应用10.1 语序和句子结构10.2 语义场和词汇搭配10.3 语境和语言表达10.4 语法错误分析和纠正十一、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2课时,共计20课时。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1)母语与外语(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3)目的语与媒介语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1)基础理论(2)应用理论(3)应用研究(4)教育实践(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3、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4)交际能力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3)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4)学科地位的确立(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二、教学模式1、教学法2、教学模式3、语法翻译法4、阅读法5、听说法6、全身反应法7、团体学习法8、暗示法9、自然法10、交际法11、任务式教学12、侵入式教学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2、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4、结构大纲5、功能大纲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1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1)《老乞大》(2)《语言自迩集》(3)《汉语教科书》(4)《基础汉语课本》(5)《实用汉语课本》(6)《中文听说读写》(7)《新实用汉语课本》2教材的分类(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教材选用的原则4语言测试的种类5语言测试的效度6语言测试的信度7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8教学评估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1.习得与学习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3.语言习得机制4.中介语5.普遍语法6.母语迁移7.化石化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9.个体差异10认知风格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1.对比分析(1).对比分析(2).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3),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2.偏误分析(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4)偏误的五个来源(5)偏误分析的贡献(6)偏误分析的局限(7)汉语偏误分析研究3克拉中语言习得假说(1)习得与学习假说(2)自然习得顺序假说(3)输入假说(4)监控假说(5)情感过滤假说4.文化适应理论三、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1.关键期假说2.语言学能3.工具型动机与融合型动机4语言习得态度5.学习者焦虑6认知策略7元认知策略8补偿策略9.记忆策略10社会策略11情感策略12场独立与场依存13.语言自我14歧义容忍度第三部分中国文化一、中国文化概说1.中国文化特点(1)农耕型文化(2)伦理型文化(3)三纲、五常(4)宗法制(5)内圣外王2.中国文化的优势(1)阴阳五行的含义及相互关系(2)中国人“天”的概念(3)“天人合一”的含义(4)中和、中庸(5)修身克己二、中国的学术思想1.“诸子百家”的含义2.儒家(1)孔子1)孔子的思想的核心2)孔子的政治思想3)孔子的教育思想(2)孟子1)孟子思想的核心2)孟子的“仁学”理论3)孟子的政治思想(3)荀子1)荀子的“人性观”2)荀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3)荀子的唯物主义观(4)两汉经学1)古文经、今文经2)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3)“六经”的内容4)郑学、王学5)“太学”的设立(5)宋明理学1)“理学”的含义2)影响理学形成的因素3)横渠先生4)关学、濂学5)二程6)理学四大家7)朱熹的理学精髓8)闽学9)理学发展的两大高潮时期10)知行合一(6)清朝朴学1)“朴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清代朴学的代表人物3)《日知录》4)清代早期和晚期朴学研究的差异3.道家(1)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2)道家的代表人物(3)老庄思想的现代意义(4)老子1)老子的“道”2)老子的辩证法思想3)老子的策略思想(5)庄子1)庄子的代表作2)庄子思想的核心3)庄子认为内心修养的途径4.墨家(1)墨家的代表人物(2)战国时代的“显学”(3)墨子的代表作品(4)墨子的思想(5)墨家在逻辑和科技上的贡献5.法家(1)法家的代表人物(2)法家三派(3)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三、民众的信仰世界6.民间三大崇拜(1)出现天地、祖先、军师崇拜的原因(2)天地山川崇拜1)封禅2)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封禅的皇帝3)五岳(3)祖先崇拜太庙、宗祠(4)君师圣贤崇拜1)文圣、武圣2)封建帝王祭孔7.佛教(1)佛教的创立(2)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3)佛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及原因(4)唐代佛教的发展(5)佛教的基本信仰(6)佛教主要教派(7)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8)佛教四大名山、佛教石窟艺术(9)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道教(1)道教产生的时间(2)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3)道教的基本信仰(4)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及重要人物(5)道教宗派(6)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7)重要道观四、中国古典文学1.诗词作品及诗人(1)《诗经》(2)《楚辞》(3)乐府诗(4)建安七子(5)宋词派别2.散文及其作者(1)先秦散文(2)西汉散文代表作(3)骈体文代表作(4)古文运动(5)三苏3.辞赋及其作者(1)先秦辞赋(2)散体大赋代表作(3)宋代辞赋代表作4.戏剧及戏剧家(1)元曲四大家(2)元杂剧代表作(3)明传奇代表作(4)南洪北孔5.小说及小说家(1)刘朝小说代表作(2)四大奇书(3)清小说代表作五、中国风俗习惯1.茶酒与烹调(1)中国饮茶史(2)《茶经》(3)八大菜系2.衣冠服饰(1)中国古代服饰的最大特点(2)中国服饰史上的革新3.民族祥瑞动物中国民族祥瑞动物及其象征意义4花草树木(1)花木对中国人的象征意义(2)花中四君子(3)岁寒三友5.崇尚和禁忌(1)十二生肖(2)中国人的数字迷信(3)中国人的方向与颜色迷信(4)中国人的避讳之俗六、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七、中外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1)路上丝绸之路(2)海上丝绸之路2.佛教东传和西行求法(1)佛教东传(2)西行求法3.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4.郑和下西洋5.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1)《马可波罗游记》(2)利玛窦(3)西方传教士的贡献第四部分跨文化交际理论一、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1.“文化”的含义2.文化的分类3.文化的特性4.稳性文化的基本内容5.语言和文化的关系6.人类交际的主要手段7.组成交际行为的八个重要因素8.影响交际的因素9. “跨文化交际”的含义10.对外汉语教师了解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必要性二、文化定势1.“文化定势”的含义及特点2.文化定势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3.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三、世界观、民族性格、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中心主义1.中国人与欧美人世界观的差异2.中国人民族性格3. “价值”的含义及特点4. Hofstede衡量价值观的尺度5.中国人与欧美人价值观的差异6. “思维方式”的含义7.西方国家典型的思维方式分类8.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字的相互关系9.中国人与欧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10.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四、汉语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1.汉语独特的语构文化的主要体现2.不同语言中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分类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应强调的基本语用文化五、非语言符号与跨文化交际1.非语言交际手段在交际中的功能2.人体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3.中国人与欧美人世间观的差异六、文化休克、跨文化交际能力1.“文化休克”的含义及表现2.文化休克的四个发展、阶段3.避免或解决文化休克的方法4.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内容第五部分语音及语音教学一、语音常识1.语音的性质(1)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四要素)1)音高2)音强3)音长4)音色(2)语音的生理性质1)发音器官2)发音部位3)发音方法(3)语音的社会性质1)同样的概念、意义在不同语言、方言中的语音形式不同2)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方言中具有不同的功能2.音节和音素(1)音节(2)音素3.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2)元音和辅音的差异(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元音和辅音4.声母、韵母和声调(1)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音节(2)声母(3)韵母(4)声调(5)零声母5.辅音、元音和声母、韵母的关系(1)声母和辅音的关系(2)韵母和元音的关系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1)普通话韵母按构成成分分类(2)单韵母(3)复韵母(4)鼻韵母(5)韵头(介音)、韵腹和韵尾7.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韵母和现代汉语的“韵”(1)韵和押韵(2)韵母和韵的差异8.汉语语音的特点(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是词根孤立型的语言1)语音的谱系分类:汉藏语系2)语音的结构分类:孤立语(2)没有复辅音(3)元音占优势(4)有声调9.音位(1)音位(2)音位归并的原则(3)音位和音位变体(4)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位描写二、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1.语音教学的重要性(1)语音是语言的载体,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

第二讲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设计和大纲

第二讲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设计和大纲
16
5、汉语交际任务教学模式: 主要用于短期汉语教学——任务、功能— 意念大纲
17
七、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与课程设置 课程——”教什么”——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含义: 1、课程即学习过程。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3、课程即教学科目。 4、课程即文化意识的再造。
18
八、对外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1、综合课——基础课、主干课 2、专项技能课——口语课、听力课 3、专项目标课——新闻听力课、报刊阅读课、
第二讲对外汉语教学教学设计和大 纲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设计
1.相关概念
课程设计:对语言教学的整个过程制订计划方案 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干预。——教学设计
课程设置:是按照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 为分解和落实教学内容而划分教学科目、设计课 程,是对课程本身进行计划和安排。
“课程设计”含义大于“课程设置”
21
课程规范的内容: 1、对课程性质、课程特点的规范
定性、定位 2、对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的规范
教学目的、知识、技能的要求 3、对课程内容的规范
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话题的重点 4、对课程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规范 5、对测试进行规范。
22
谢谢
14
六、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的教学或 学习范式。
教学模式的五个基本要素: 1 理论基础: 2 教学目标: 3 操作程序: 4 实现条件: 5 评价体系:
15
对外汉语言教学模式 1、分技能教学模式: 主要用在基础汉语教学阶段——听说法、功能
法、交际法等 2、语文分开、集中识字教学模式: 主要用于初级阶段针对欧美学生——先语后文 先识后写。 3、词语集中强化教学模式: 主要用在中级汉语教学阶段——词汇、语义场 4、实况视听教学模式: 主要用在中高级教学阶段——交际法、话语分 析。注重实际生活需要的技能。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完整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三册,具体内容包括第七章“日常生活”的第一节“做客”。

详细内容涉及日常礼貌用语、邀请与应答、描述物品和感受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等,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邀请与应答的能力。

3. 提高学生描述物品和表达感受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邀请与应答的表达方式,描述物品和感受的词汇及句型。

2. 教学重点:礼貌用语的运用,邀请与应答的交际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展示主人公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礼貌用语和邀请与应答的表达方式。

2. 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日常礼貌用语、邀请与应答的词汇和句型,以及描述物品和感受的表达方式。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依据,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技巧。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现场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邀请与做客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礼貌用语:请、谢谢、不客气、再见等。

2. 邀请与应答:可以……吗?/……可以吗?/……吧!3. 描述物品和感受的词汇及句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所学内容,编写一段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的对话。

(2)描述一下你的房间,用上所学词汇和句型。

2. 答案:(1)略。

(2)我的房间很温馨。

有一张床、一个书桌和一把椅子。

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是美丽的山水。

床单是蓝色的,上面有很多小星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多与朋友交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交际,提高汉语水平。

同时,可以推荐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汉语学习资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对外汉语教学入门2. 适用对象:对外汉语教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3. 教学目标: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的技巧4. 教学时长:45分钟5. 教学场地:教室6. 教学工具:投影仪、教案本、PPT二、教学内容1.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2. 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3. 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4. 课堂管理的技巧5. 教学评价与反馈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中文问候,引起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2. 讲解: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 实践: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节对外汉语课程的教学方案4. 分享:各组展示并介绍自己的教学方案,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反馈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其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2. 教学方案设计:评估学生对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法的掌握程度3. 评价与反馈:学生对各组教学方案的评价和反馈,了解其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五、教学资源1. 参考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现代汉语教学设计与实践》2. 网络资源: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网站、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3. 教具:投影仪、教案本、PPT模板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分享,让学生了解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在实践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方案,并对其他组的方案进行了评价和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教学能力。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评价和反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扩展活动1. 活动名称:模拟对外汉语课堂2. 活动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模拟中提高教学技能和课堂管理能力3. 活动准备:教具(教案本、PPT模板)、教学场地4. 活动过程:a.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节对外汉语课程的教学方案b. 各组进行模拟教学,其他组进行观察和评价c. 教师点评各组的优点和不足,给予建议和指导5. 活动反思:通过模拟对外汉语课堂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教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汉语教学部分教案9月28 日----10月3日主题:家庭与爱(家庭主要重点在家庭成员的称谓上的学习,爱主要是爱国----中国的国庆节穿插其中,爱家)中文1及中文1A:家庭称谓核心家庭阶段,中文1B几乎全部称谓。

学生的学习情况:中文1班的家庭称谓还没有掌握好,中文1 a 和中文1类似,中文1B 的情况较好,可继续进行,而另外两个班还需要巩固复习。

主要内容:称谓,先从核心家庭入手,并以小儿歌形式呈现,然后拓展到大家庭。

在十月一日国庆节当天穿插“了解中国”的内容,十月二日(阴历九月初九)穿插重阳节的内容。

具体步骤如下:教学步骤:1. 家庭称谓儿歌:《我的家》我的家,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还有我和它!(宠物,也看作家里的一员)然后引出“家族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什么?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什么?爸爸的姐妹叫姑姑。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的爸爸叫什么?妈妈的爸爸叫姥爷/外公。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妈妈的妈妈叫姥姥/外婆。

妈妈的兄弟叫什么?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以上的内容要反复操练,并制作了卡片帮助同学们记忆。

卡片游戏:1、先给同学们分配了数量均等的卡片,但是上面写有不同的称谓,或者有两个人的会有重复。

老师说“爸爸”,持有“爸爸”的卡片的同学“出牌”,没出或者出错都会不得分。

游戏2、老师出示卡片,谁最先读出卡片上的字谁就得分。

在熟练了之后逐渐加词,但是同学们复习不够及时,记住的效果不是很好。

文化部分:中国的国庆节和重阳节介绍了中国的国旗、国歌、国徽,重阳节即阴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通过视频和讲解介绍了重阳节的来历,风俗习惯还有重阳节的食物。

作业写字:爸,妈,我。

还有制作国旗(思亦可和涂一凡按时完成)!10月6日----10日(10日,no school)主题:中文 1 和中文1A班继续家庭称谓学习,开始几个数字学习并加上家的描述。

中文1B班复习家庭称谓,开始饮食方面的表达。

主要内容:中文1:已经掌握了用一只手表达数字,但是书写方面再加强一下,可以用中文做数学题。

中文1A:继续加强称谓的学习达到掌握,再学习数字。

中文1B:家庭称谓简单复习,开始饮食的表达。

教学步骤:中文1:家庭称谓:姥姥,姥爷,外公,外婆,舅舅,阿姨家的描述:我的家不大,有五个房间,其中两个卧室,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一个起居室。

生词:家,房间,卧室,厨房,卫生间,起居室/客厅字:房,间,家,大,小(要求掌握)活动:让学生们自己画出自己家的样子,然后分别用汉字标注房间名称,并要求回家也在各个房间贴上名称,到自己认读之后揭下来。

(提前准备好一些关于房间的图片或者视频)中文1A:家庭称谓:姥姥,姥爷,外公,外婆,舅舅,阿姨数字一到十。

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看老虎,老虎没看见,看见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八本书,九只笔,十个学生学汉语!一只手表示数字的方法!中文1B:复习家庭称谓之后,学习新内容:关于饮食方面的表达。

生词:面包,鸡蛋,牛奶,咖啡,吃,喝,早上句型:早上好!早上好!你喝什么?我喝牛奶,我不喝咖啡。

活动:1、大声朗读:面包,牛奶,鸡蛋,咖啡吃,吃什么,吃面包,喝,不喝,不喝咖啡你/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妹妹吃什么?我吃鸡蛋。

你/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妹妹喝什么?我喝牛奶,我不喝咖啡。

书写:早,上,吃,牛10月14 日----10月17日(10月13日:School is closed,10月15日12:35-1:20中文1 因考试停课,本周各只有两次课,17日儿童节不上课)主题:中文 1和中文1A班巩固数字的书写和颜色的识别,及房间的名字,加进水果的学习。

中文1B班学习水果和蔬菜的表达,水果掌握的较好。

主要内容:中文1:数字基本掌握,但是笔顺上还需要提高,开始水果的学习。

中文1A:数字基本掌握,开始水果的学习,能照拼音和图片读出水果的名称。

中文1B:水果和常见蔬菜的学习。

教学步骤:中文1、中文1 A:已完成数字的学习,用数字做了“趣味数学题”,制作了“日历”。

家的描述:我的家不大,有五个房间,其中两个卧室,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一个起居室,一个车库。

水果:苹果,西瓜,菠萝,草莓,橙子,香蕉,荔枝,芒果,葡萄,樱桃,哈密瓜,木瓜,猕猴桃(奇异果),石榴,梨,桃子,蓝莓,橄榄,柠檬书写上要求会较松,但是认读要严格。

本课开始结合颜色、数量、喜好。

如:红色的苹果,三个红色的苹果。

A:你喜欢(吃)什么水果?B:我喜欢(吃)苹果,香蕉,菠萝等。

活动:一、老师说英语,学生们说中文,由慢及快。

二、学生们自己对话,采访同学喜欢吃什么水果,向老师汇报采访结果。

三、利用PPT 展示水果,同学们认读。

四、一个同学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他同学通过“是”或者“不是”的回答来猜是什么水果。

五、水果“蹲”游戏。

中文1B:水果和常见蔬菜的学习。

生词:水果:苹果,西瓜,菠萝,草莓,橙子,香蕉,荔枝,芒果,葡萄,樱桃,哈密瓜,木瓜,猕猴桃(奇异果),石榴,梨,桃子,蓝莓,橄榄,柠檬蔬菜:茄子,白菜,芹菜,土豆,西红柿,西兰花,洋葱,生姜,大蒜,南瓜,冬瓜,蘑菇,黄瓜,辣椒,萝卜,紫甘蓝,菠菜句型:你喜欢什么水果?我喜欢苹果。

我不喜欢桔子。

你喜欢什么蔬菜?我喜欢西兰花,我不喜欢苦瓜。

活动:1、大声朗读生词。

2.老师说英语,学生们说中文,由慢及快。

3.学生们自己对话,采访同学喜欢吃什么水果,向老师汇报采访结果。

4.利用PPT 展示水果,同学们认读。

5.一个同学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他同学通过“是”或者“不是”的回答来猜是什么水果。

作业:问家人喜欢吃什么水果,上课的时候向老师用中文表达。

(王新:Arthur 10月14日缺勤,涂一凡:Ian因全家出游于10月14日和15日缺勤两次)10月20 日----10月24日(10月13日:School is closed,10月15日12:35-1:20中文1 因考试停课,本周各只有两次课,17日儿童节不上课)主题:中文 1和中文1A巩固水果的学习,开始方向的学习。

中文1B班巩固蔬菜的表达,开始方向的学习。

主要内容:中文1:水果基本掌握,但是笔顺上还需要提高,开始方向的学习,但是复习明显不到位。

中文1A:基本掌握水果的说法,开始方向的学习。

中文1B:水果和常见蔬菜的学习之后,开始方向的学习。

教学步骤:中文1、中文1 A:水果部分的复习:苹果,西瓜,菠萝,草莓,橙子,香蕉,荔枝,芒果,葡萄,樱桃,哈密瓜,木瓜,猕猴桃(奇异果),石榴,梨,桃子,蓝莓,橄榄,柠檬书写上要求会较松,但是认读要严格。

本课开始结合颜色、数量、喜好。

主要内容:方向词的学习步骤:一、老师讲解方向词,并用手势展示,在黑板上按笔顺写出方向词,由少及多,四节课逐步增多。

二、一起做“向左看,向右看,向前看,向后看等动作;一起拍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转圈”等熟悉这些方向词。

三、利用PPT 展示迷宫,一个人指导方向,一个人用笔画出路线。

四、在白板上画圆圈,让学生蒙住眼睛,另一个学生用方向词指导,画出眼睛、鼻子和嘴。

五、在教室里明显的地方藏个东西,一个学生蒙住眼睛,另一个指导找出来。

中文1B:水果和常见蔬菜的复习。

生词:水果:苹果,西瓜,菠萝,草莓,橙子,香蕉,荔枝,芒果,葡萄,樱桃,哈密瓜,木瓜,猕猴桃(奇异果),石榴,梨,桃子,蓝莓,橄榄,柠檬蔬菜:茄子,白菜,芹菜,土豆,西红柿,西兰花,洋葱,生姜,大蒜,南瓜,冬瓜,蘑菇,黄瓜,辣椒,萝卜,紫甘蓝,菠菜方向词的学习步骤:一、老师讲解方向词,并用手势展示,在黑板上按笔顺写出方向词,由少及多,四节课逐步增多。

二、一起做“向左看,向右看,向前看,向后看等动作;一起拍手:“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转圈”等熟悉这些方向词。

三、利用PPT 展示迷宫,一个人指导方向,一个人用笔画出路线。

四、在白板上画圆圈,让学生蒙住眼睛,另一个学生用方向词指导,画出眼睛、鼻子和嘴。

文化活动:剪纸作业:1、掌握上、下、左、右的写法,识记东、西、南、北、里、外等方向词。

2、搜集关于万圣节的材料,画出创意画面展示万圣节场景。

(涂一凡10月23日缺勤一次)10月27 日----10月30日(10月30日half-day school, 10月31日:School is closed. 中文1:两次课,中文1A:四次课,中文1B:4次课主题:中文 1和中文1A巩固方向词的学习,开始年、月、日、星期、日期、生日的学习。

中文1B班巩固方向词的表达,开始年、月、日、星期、生日、日期和点钟的学习,但由于该班有中文基础,讲的更为深入一些。

主要内容:中文1:方向词基本掌握,但是书写上还需要提高,开始年、月、日、星期、生日,日期的学习,由于万圣节放假和周四下午的家长会,本周只有两次课,没能涉及到生日和点钟的对话和表达。

中文1A:方向词基本掌握,但是书写上还需要提高,开始年、月、日、星期、日期的学习。

中文1B:方向的学习完毕,开始年、月、日、星期、日期和点钟的学习及表达。

生词: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星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天,年,月,日,多少,几,小时,点。

教学步骤:中文1、中文1 A:一、方向词部分的复习:上(边/面),下(边/面),前(边/面),后(边/面),左(边/面),右(边/面),里(面/边),外(面/边), 东, 南,西, 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二、先领读生词: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星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天。

三、然后开始讲解中美日期表达的异同。

用数轴表示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和后天的关系。

句子:1、今天是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七号 /日。

昨天是年月日。

前天是年月日。

2、A:一个星期有几天?B:(一个星期)有七天,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天/日。

A:一年有几个月?B:一年有十二个月,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

反复操练。

中文1 B:一、方向词部分的复习:上(边/面),下(边/面),前(边/面),后(边/面),左(边/面),右(边/面),里(面/边),外(面/边), 东, 南,西, 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二、先领读生词(每次课逐步增加):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星期,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天、生日、点、多少、几。

三、然后开始讲解中美日期表达的异同。

用数轴表示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和后天的关系。

句子:句子:1、今天是二零一四年十月二十七号 /日。

昨天是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