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赏析

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赏析现代诗歌是指20世纪以来产生的、在诗歌形式、语言表达上与传统诗歌有较大区别的诗歌形式。
它突破了传统诗歌的限制,表现了更加多样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
本文将对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赏析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艺术形式。
一、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具有多种特点,包括自由的形式结构、灵活的语言表达、多元的题材与主题等。
与传统诗歌不同,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不拘泥于格律和韵律的要求。
同时,现代诗歌更加注重情感的直观表达,语言上更加灵活多样,注重意象的独特呈现。
此外,现代诗歌还广泛涉及社会热点、个人体验等不同的题材与主题,展现出多元的创作风貌。
二、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1. 关注形式表达:现代诗歌形式多样,可以是自由诗、散文诗、断句诗等。
读者在鉴赏现代诗歌时,应关注诗歌的形式特点,如自由的排列、独特的断句方式等。
通过对形式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增加鉴赏的乐趣。
2. 解读意象象征:现代诗歌常常以意象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读者在鉴赏现代诗歌时,应注重意象的解读和象征的理解。
通过对象征意义的发掘,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思想和意境。
3. 分析语言表达: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常常采用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独特组合。
读者在鉴赏现代诗歌时,应注意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分析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句法结构。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读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意义和情感。
三、现代诗歌的赏析案例下面以一首现代诗歌为例,进行具体的赏析:《城市的烟火》——作者:李白烟花绽放在城市的天空,五颜六色,美丽绚烂。
如梦如幻,似乎将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
我感受到了快乐与悲伤,这短暂而美好的瞬间,又像是城市的孤独与喧嚣。
这首诗通过描绘城市的烟火表达了城市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人用“如梦如幻”来形容烟花的美丽和神秘感,通过短暂而美好的瞬间表达了快乐与悲伤的交织。
与此同时,诗人也点出了城市的孤独与喧嚣。
整首诗表达了对现代城市生活的矛盾与思考。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有什么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有什么1、诗歌的语言。
诗歌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了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诗人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2、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
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有些诗歌,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
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如《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比较含蓄,《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母亲”的形象则比较显豁。
3、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
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来体现的。
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
4、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法、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
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等。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现代诗歌的鉴赏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最重要的是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诗歌表达艺术形象、营造意境和传达情感的基础,因此诗歌语言要求简洁、凝练、含蓄并且跳跃性强。
虽然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但要正确评价一首诗,仍需通过反复朗诵和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除了语言,诗歌的形象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诗歌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因此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有些诗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有些则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
无论如何,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诗歌的情感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需要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
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需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
最后,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___塑造形象。
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因为现代诗歌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生活和情感的。
在阅读和欣赏诗歌时,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和品味这些形象,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例如,___的《赠日本女郎》中的“低头的温柔”和“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两个形象,通过精巧的比喻描绘了少女的娇羞之态。
读者可以从这些艺术形象中感受到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般。
通过抓住诗中的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诗歌的主旨。
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很重要,因为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
诗人的思想感情贯穿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无论是喜悦、忧伤、愤怒还是悲哀。
只有深入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1一、初读,了解诗的内容1、了解题目背景首先我让同学注意题目。
诗歌的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一样,透过题目能知道诗人所写的内容物,题目是切入点。
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象杨炯的《从军行》,题目交代了事件背景,杜甫的《春夜喜雨》既交待了时间节令,又表明了事情、情感,让我们未读诗句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情感主旨——喜悦。
其次看“注释”。
试卷中的短短一二句注释,却是给你的暗示。
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
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2、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首先是不同方式反复诵读。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被深刻地品味出。
读之同时,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
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
然后我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大意,通过对字词句的解释来初步感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为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当然要弄懂了语言才能欣赏到艺术。
二、细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的,主要从表达技巧上鉴赏1、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客观物象)。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想象是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
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
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
谢冕老师说:“文学的欣赏活动,凭借语言这种无所不在的符号来进行,从符号再返回丰富的世界中来,这是一种再创造。
现代诗歌鉴赏方法-陈屈亮

▪
梁实秋曾经这样评价:“徐志摩的诗之已于他人者,在于它的丰富
的情感中带着一股不可抵抗的‘媚’。这妩媚,不可形容,你不会觉
不到,它直斥诸你的灵府。” 水莲花的意象恰赋予这妩媚以形魄,带
来一种灵秀之姿。
错 误 郑愁予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赏析
▪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
这 恒 方 不 怨 独 然 她 满 时 窗 深 不 是 的 是 样"是、技可一守而的天刻外锁露美喜。归一美巧置类空女心飞留花春,丽悦人首丽的疑诗闺子舞意团光又的变"如"。的绝的现的歌痴的着锦一悠,成小这女对中代。的痴春青簇院长因了小"子的国派传的天石的愁深为无《美的,中的,统深的道春远日限错 "丽寂与日国 故 但 。 情 上 景 。 盼 的"误的寞柳上以诗 事 它 诗 却 的 。 终 夜 失》错的絮述继, 。 所 中 换 刘 于 盼 望一 "误城所"跫;夜主是 因 传 来 禹 的 。"诗"咏"音 我捉所,地人一 此 达 了 锡 心 因,""的弄以没 , 回等公首 , 出 漫 上 为《承怨了她有 甚 来待属 这 的 长 人受"春 "情我 我她的至 了"着于 首 更 又 归的词东似"",心连 ,骑 只、中 诗 深 百 来》可风有就是帷 达不着盼国 的 一 般 了说中"异好为幕 达过"马望人 外 层 无 ,是"小曲新像她也 的是周着的 壳 的 聊 但中小同妆上传不 马过游情国诗虽中的转的工宜天递揭蹄江路人,标国等瞬古窗之面捉消开声罢南"讲榜传待间代扉我妙下弄息,对了,宫着着统。,紧",朱了,的去她留,一学意所这怨掩含楼她没归看而而下个习识以无和"蓄,一有,来看言不了闺永西是,限。
怎样欣赏现代诗歌

怎样欣赏现代诗歌篇一:如何欣赏现代诗第一,背景的理解。
如果你不理解背景你就不知道作者在写什么,到底为什么写这首诗。
第二,诗本身的理解,要逐字逐句地读,读通读透,如果这两点最根本的都做不到,那么下面就不能进行。
第三,诗都是由一个个意象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就是要你找出诗人列举的意象物,然后看这些意象物各自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把它们连接起来,看看总体上表达什么意思第四,读诗其实根本就不是在读诗,是要你用自己的感觉去体会去把握的,所以不要参考什么别人的评注,这是最下等的读诗之法。
读诗最上乘的方法莫过于无法。
要你自己去感觉,这样学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意思是说,人没有一点诗歌修养,是说不好话的。
此话不无道理。
另外,优秀的诗篇还承当着丰富和美化精神生活的使命,并启示真理。
但它一般不直接告诉读者应当如何怎样,而是以默默的持久力量,改造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
所以,诗歌的学习应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精神营养品。
而掌握诗歌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那么是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对于现代诗的学习,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揣摩意境。
意境是作者在诗作中所创造的一幅画面,这幅画面凝聚着作者独特的情思,它是读者获得审美趣味的基石。
由意象入意境是把握意境的较好方法。
例如胡适在新诗《鸽子》中写道: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碧蓝的天空,有鸽群飞舞,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观,作者抓住鸽子飞翔的动态,使诗歌具有极其亮丽的色彩之美,意境恬静优美,读后给人以审美的快感。
二、把握情感。
诗言志。
诗是抒情的艺术,情绪和情感是诗的根底。
与其他文体相比,诗更能充分地显示诗人的品格和情怀。
长久以来,人们常用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老实的品质,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约,风骨挺拔,以及操守、风格、丰神等人格魅力来抒情志,明教化,寄情思,逞才能,以默默的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化人们的灵魂。
1、现代诗歌流派和赏析方法

初期白话诗的问题
由于过于注重语言形式的“白话” 化(按照胡适的话说,就是“散文 化”),把重心放在“散文化”对 传统诗歌的文言,以及押韵、格律 等“诗”化特征的拆解上,诗歌不 是过于平淡直白,就是过于拖沓、 机械——传统诗歌的形式没了,诗 歌本身仿佛也随之消失了。
现代诗流派
20世纪初至1920年代 :新月派(闻一多、徐志摩) 30年代:七月派(艾青、田间) 40年代:九叶诗派(穆旦、杜运燮等九人) 70年代:朦胧派(舒婷、顾城)
总结: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2.含蓄手法的运用
如:顾城的《远和近》
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顾城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这首诗是朦胧诗里非常著名的诗篇,是被许多人传诵 的诗歌。 在诗歌中顾城表达了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 自然,人和人的关系。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 定的象征意义。“你”、“我”都生活在客观现实中、
大堰(yàn)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九叶诗派
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 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 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 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 特的意象和境界。
(刘半农)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现代诗歌的特点与鉴赏

现代诗歌的特点与鉴赏现代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风格,给读者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
本文将探讨现代诗歌的特点以及如何欣赏现代诗歌作品。
一、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相较于古典诗歌和传统诗歌,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1. 高度的个人表达:现代诗歌非常注重诗人个人的情感、思想和体验的表达。
诗人通过诗歌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呈现出独特的个人情感和思考。
2. 自由的艺术形式:与古典诗歌的定型格式相比,现代诗歌更加注重形式的自由性。
现代诗歌的长度、韵律、押韵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作和表达。
3. 倾向于简洁和直观:现代诗歌常常以简短而直接的语言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与传统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隐喻相比,现代诗歌更加注重直观的表达方式,直击人心。
4. 多样的题材和题材转换:现代诗歌的题材来源非常广泛,既包括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包括社会和时代的反思。
现代诗歌常常通过题材的转换给人以新鲜感和冲击力。
二、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欣赏现代诗歌需要我们具备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1.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现代诗歌常常以抒发情感和思考为目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诗歌的语言和意象来理解诗歌传递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仔细品味诗中的文字和表达方式,我们能更好地领略诗人的创作意图。
2. 细读诗歌语言和形式:现代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常常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需要仔细品味其中的美感和韵律。
对于押韵的诗歌,我们可以关注诗歌的韵脚和押韵技巧。
对于自由诗歌,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排列和结构来感受其中的美感。
3. 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现代诗歌常常与社会和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诗歌作品。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和时代背景等方面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
4. 勇于感受和体验:现代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需要读者敢于感受和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在阅读现代诗歌时,我们不仅要用理性思考去品味其中的意境,更要用感性的心去感受其中的情感和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诗歌鉴赏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鉴赏主要从以下几面入手:(一)诗歌的语言语言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其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二)诗歌的形象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涵,把握这类作品的形象就不能从字面上理解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涵.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三)诗歌的情感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 ,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诗人抒发感情的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四)诗歌的艺术特色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
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二)诗歌欣赏一般从以下几面进行:一、捕捉诗歌深邃的意境美。
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捕捉到诗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
二、品味诗歌含蓄之美。
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
诗歌讲究的是曲折回环,不能把想说的全部说出来,而是借助于意象表现出来,给人以回味,这给人以回味无穷的正是其含蓄的涵,也是我们需用心体会的地。
三、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很好地感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
古诗的节奏很有规律,一般说来,五言诗每句三顿。
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含蓄美和音韵美,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三)现代诗歌欣赏一首好的诗歌,不仅是给人一种美丽的氛围和意境,更是读起来都让身心愉悦,与心深处产生共鸣效应,给读者以新的视角及态度。
(四)如鉴赏现代诗一要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见《语文读本》),是艾青1933年因为一次被捕,一场大雪,想起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一口气写下了这首自传体抒情诗。
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个诗的容是大有帮助的。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要把握形象。
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如志摩的《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抓住诗的开头这两个令人难忘的形象很重要:"低头的温柔"与"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实际上是以构思精巧的比喻,描摹了少女的娇羞之态。
我们读到这样的艺术形象,就感到一股朦胧的美感沁人心脾,仿佛吸进了水仙花的香气一般。
接着诗中写一遍又一遍互道珍重,那萍水相逢、执手相看的朦胧情意,被诗人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让读者与作者身同感受那悠悠离愁和那千种风情。
我们抓准了诗中的形象,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或诗歌的主旨。
三要理解情感。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
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如99年高考阅读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该诗塑造的"一只鸟"的形象,使人体味到诗人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也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
四要品味语言。
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如诗人余光中的诗《乡愁》,每节开头分别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概括了诗人生活道路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所选择的四个形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乡愁的载体,各有特色,又具有丰富的涵。
其前面冠以"小小的一枚""窄窄的一""短短的一""浅浅的一湾"等词语,回环往复,委婉和谐,如泣如诉,充分表露了作者思念祖国母亲的情感,也给人以韵律美的感受。
品味语言还要善于抓住关键的词语进行品析,并借助想像和联想,才可能进一步读懂其深层含义,领略诗歌语言的魅力。
如瑛的《雨中》:"一朵云/拧下一阵雨/匆匆地掠过车篷。
"一个"拧",一个"掠",多么生动传神,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
品味语言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和语体色彩等。
五要分析技巧。
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
如上文所举例子中,《赠日本女郎》运用比喻和反复,《乡愁》运用比喻和排比,《雨中》运用拟人;《我爱这土地》前部分情景交融,最后直抒胸臆。
由此可见,诗人是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抒发丰富的情感的。
六要重视诵读。
鉴赏诗歌,无论是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还是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诵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
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澜,可以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
反复诵读,还可以读出诗歌的音乐美,特别是讲究节奏的现代诗歌。
情的形象。
"意"即思想感情."象"即形象物。
这也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附着在一定的物象上,二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一致,物是情感的载体。
所以,通过诗中物象的分析.可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可以正确解答诗歌的一些鉴赏题。
请看现代诗人艾青的<礁):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要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我们就不能不重视所咏之物--礁。
礁的特点是坚硬的,作者把它放到一个又一个的浪中,但礁依然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礁已不是一种简单的物,它已蕴涵了作者的情和志,象征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抓住了礁这一物象,中华民族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对前途充满希望,百折不回的形象就突现出来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也就抓住了。
同时,我们也可以概括出这首诗的主题,即本诗表现出了一种不怕厄运,坚定不移,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双桅船》作者:舒婷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哪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双桅船》赏析所谓舒婷诗歌的"低音区"部分,是指那些采用朦胧、象征的意象来表达诗人在的复杂心态与细腻情感的作品。
如《自画像》、《往事二三》、《童话诗人》、《双桅船》、《北戴河之滨》等等。
这部分作品由于蕴丰厚,表达曲折,具有较丰富的美学价值,需要人们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与透视才能理解与欣赏。
因此,常被人们视为晦涩朦胧的"雾中之花"。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人性的佳作。
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
一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面,是爱情向往的"岸"。
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
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
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