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测试题四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5套,人教版)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共5套,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数学试题校区 班级 姓名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可作为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4,5,6B .2,3,4C .11,12,13D .8,15,17 2.方程0)1()23(22=++--x x x 的一般形式是A .0552=+-x x B . 0552=++x x C . 05-52=+x x D . 052=+x 3.用配方法解方程2410x x --=,方程应变形为A .2(2)3x +=B .2(2)5x += C .122=-)(x D .2(2)5x -=4.2016年国内某地产公司投资破8亿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8年国内地产投资破9.5亿元, 设这两年平均地产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 .819.52=+)(xB .8-19.52=)(xC .9.5218=+)(xD .9.5182=+)(x 5.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且DE ∥AC ,CE ∥BD ,若AC =2,则四边形OCED的周长为A .16B .8C .4D .25题图 6题图 7题图6.如图,△ABC 中,AB =AC =12,BC =8,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则△CDE 的周长是A .20B .16C .13D .12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3,AD =5,∠BCD 的平分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则AE 的长为 A .3 B .2.5 C .2 D .1.58.为了研究特殊四边形,李老师制作了这样一个教具(如下左图):用钉子将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ABCD ,并在A 与C 、 B 与D 两点之间分别用一根橡皮筋拉直固定. 课上,李老师右手拿住木条BC ,用左手向右推动框架至AB ⊥BC (如下右图). 观察所得到的四边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CA =45° B .BD 的长度变小 C .AC =BD D .AC ⊥BDA BCDDCBA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9.若关于x 的方程042=-+-a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整数a 的值:a =____________.10.如下图,作一个以数轴的原点为圆心,长方形对角线为半径的圆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OBC 是菱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 C D 2.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4,5,6B .1,1C .6,8,11D .5,12,233.在□ABCD 中,∠B-∠A=30o ,则∠A 、∠B 、∠C 、∠D 的度数分别是()A .95,85,95,85︒︒︒︒B .85,95,85,95︒︒︒︒C .105,75,105,75︒︒︒︒D .75,105,75,105︒︒︒︒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 .5.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的形状为()A .直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以上答案都不对6.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7)A .512B .C .52D 8.下列定理中,逆命题错误的是()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C .对顶角相等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9.如图,分别以直角△ABC 的三边AB 、BC 、CA 为直径向外作半圆,设直线AB 左边阴影部分面积为S 1,右边阴影部分面积为S 2,则()A .S 1=S 2B .S 1<S 2C .S 1>S 2D .无法确定10.已知1a a +=,则1a a -=()A .1B .1-C .±1D .二、填空题11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2.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 和12cm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________cm 2.13.如图,一只蚂蚁从长为2cm ,宽为2cm ,高为3cm 的长方形纸箱的A 点沿纸箱爬到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长是___cm .14.已知实数a 、b (b+12)2=0_____.15.若最简二次根式3x ﹣___.16.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试添加一个条件:___,使得平行四边形ABCD 为菱形.17.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D 上的中点,P 为AB 上的一个动点,若AB =2,则PE+P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18.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ABC 中,点D 为AB 的中点,则线段CD 的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920.如图,∠C=90°,AC=3,BC=4,AD=12,BD=13,试判断△AB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BE DF =;AE BD ⊥,CF BD ⊥,垂足分别为E ,F .(1)求证:ABE △≌CDF ;(2)若AC 与BD 交于点O ,求证:AO CO =.22.如图,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E 为AD 上的一点,连接EB 并延长,使BF=BE,连接EC 并延长,使CG=CE,连接FG.H 为FG 的中点,连接DH.(1)求证:四边形AFHD 为平行四边形;(2)若CB=CE,∠BAE=60°,∠DCE=20°,求∠CBE 的度数.23.如图,ABC 中,点O 为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BC MN ,设MN 交BC ∠A 的外角平分线CF 于点F ,交ACB ∠内角平分线CE 于E .(1)试说明EO FO =;(2)当点O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AC 边上存在点O ,使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猜想ABC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4.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点E 是OD 的中点,DF //AC 交CE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AF .(1)求证:四边形AODF 是菱形;(2)若∠AOB =60°,AB =2,求CF 的长.25.如图,12Rt OA A 中,过2A 作232A A OA ⊥,以此类推,且11223341OA A A A A A A =====L ,记12OA A △面积为1S ,23OA A △面积为2S ,34OA A △面积为3S ……,细心观察图,认真分析各式,然后解答问题:①212+=,12S =②213+=,22S =③214+=,32S =……(1)请写出第n 个等式:______;(2)根据式子规律,线段10OA =______;(3)求出222212310S S S S ++++ 的值.参考答案1.B【解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由此判断各选项可得出答案.【详解】A、被开方数含分母,故此选项错误;B、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此选项正确;C、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此选项错误;D、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B【解析】【分析】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解:A、因为42+52≠6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因为12+12=2,所以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因为62+82≠11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因为52+122≠232,所以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3.D【解析】【分析】【详解】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得∠B+∠A=180°,∠-∠=︒30,B A∴∠A=75°,∠B=105°,,ABCD∴∠=∠=︒∠=∠=︒75,105.C AD B故选D4.C【解析】【分析】【详解】解:选项A,8216348=⨯=⨯=;选项B,=;选项C,=选项D,428⨯⨯.所以A、B、D均计算错误,只有C正确.故选:C5.A【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C各边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定,从而不难得到其形状.【详解】解:∵正方形小方格边长为1,∴BC=AC=AB=在△ABC中,∵BC2+AC2=32+18=50,AB2=50,∴BC2+A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点睛】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6.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矩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形四边形,正确;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确掌握相关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7.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进行化简.【详解】=故选D【点睛】掌握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和最简二次根式的意义.8.C【解析】【分析】先写出逆命题,再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即可得出逆命题是假命题的选项.【详解】A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真命题;B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逆命题是两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C .对顶角相等的逆命题是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是假命题;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是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以及命题的真假判断,关键是写出逆命题并判断命题的真假,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9.A【解析】【详解】∵△ABC 为Rt △,∴AB 2=AC 2+BC 2又∵S=12πR 2∴S 1=12π(22AB ,S 2=12π(2)2AC +12π(2)2BC =12π(222AC BC +)=12π(2)2AB )=S 1∴S 1=S 2,故选A10.C【解析】【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即可求解.【详解】∵1a a +=∴2221125a a a a ⎛⎫+=++= ⎪⎝⎭∴2213a a +=∴2221121a a a a ⎛⎫-=+-= ⎪⎝⎭∴1a a-=±1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11.3x ≥-且0x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直接进行求解.【详解】∴30x +≥且0x ≠,∴3x ≥-且0x ≠;故答案为3x ≥-且0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要有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式要有意义分母不为0是解题的关键.12.30【解析】【详解】菱形的面积=12×5×12=30(cm 2).故答案为30.13.5【解析】【分析】先将图形展开,再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勾股定理求解比较即可.【详解】解:(1)如图所示,将长方体正面与上底面展开后,由勾股定理可得:AB=;(2)如图所示,将长方体正面与右侧面展开后,由勾股定理可得:AB=;5∵5∴最短路线长为5cm,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熟悉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以及灵活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14.13.【解析】【分析】,(b+12)2≥0(b+12)2=0,(b+12)2=0,解出a,b代入即可..【详解】,(b+12)2≥0(b+12)2=0,(b+12)2=0所以,a=5,b=-12=13故答案为13【点睛】运用非负数性质求解.15.5.【解析】【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列出方程求解,把x、y的值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得,3x-10=2,2x+y-5=x-3y+11,解得x=4,y=3;当x=4,y=3时,==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16.AD=DC(答案不唯一)【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添加AD=DC,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判定,可使得平行四边形ABCD为菱形;添加AC⊥BD,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判定,可使得平行四边形ABCD 为菱形.答案不唯一.17【解析】【分析】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Q,连接EQ交AB于P,则PE+PC的值最小=EQ,过E作EF⊥BC于F,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EF=AB=2,BF=AE=12AD=1,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Q,连接EQ交AB于P,则此时,PE+PC的值最小,PE+PC的最小值=EQ,过E作EF⊥BC于F,则四边形ABFE是矩形,∴EF=AB=2,BF=AE=12AD=1,∴QF=3,∴EQ=,【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轴对称、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AE即为AP+PE的最小值是解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AB、BC、AC的长度,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A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根据勾股定理得:CB==,CA ==A B ==∴222 26CB CA AB +==,∴△ABC 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又∵点D 为AB 的中点∴12CD AB ==(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222+=a b c ,c 为斜边的长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9.0【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0【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0.△ABD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先在△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2AB 的值,再在△ABD 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D ⊥AB,即可得到△ABD 为直角三角形.【详解】解:△ABD 为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C=90°,AC=3,BC=4,.∴222222435AB CB AC =+=+=∵52+122=132222AB AD BD ∴+=,90BAD ∴∠=︒21.(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易得90AEB CFD ∠=∠=︒,然后由AB CD =,BE DF =可求证;(2)由(1)可得AE CF =,90AEO CFO ∠=∠=︒,则有AOE COF ∠=∠,进而可得AEO CFO ≌,然后问题可求证.【详解】(1)证明:∵AE BD ⊥,CF BD ⊥,∴90AEB CFD ∠=∠=︒,∵AB CD =,BE DF =,∴ABE △≌CDF .(2)由(1)ABE △≌CDF ,∴AE CF =,∵AE BD ⊥,CF BD ⊥,∴90AEO CFO ∠=∠=︒,∵AOE COF ∠=∠,∴()AEO CFO AAS ≌∴AO CO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2.(1)证明见解析;(2)∠CBE=70°.【解析】【分析】(1)证明AD ∥BC ,AD=BC ,FH ∥BC ,FH=BC ;(2)∠CBE 是等腰△CBE 的底角,求出顶角∠ECD 即可.【详解】(1)证明:∵BF=BE,CG=CE,∴BC∥12FG,BC=12FG又∵H是FG的中点,∴FH∥12FG,FH=12FG,∴BC∥FH,且BC=FH,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FH,∴四边形AFHD是平行四边形;(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E=60°,∴∠BAE=∠DCB=60°,又∵∠DCE=20°,∴∠ECB=∠DCB-∠DCE=60°-20°=40°,∵CE=CB,∴∠CBE=∠BEC=12(180°-∠ECB)=12(180°-40°)=70°.【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具体选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把所求角与已知角集中到同一个三角形中.23.(1)证明过程见解析;(2)当点O运动到AC中点处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证明过程见解析;(3)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过程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CE平分∠ACB,MN∥BC,找到相等的角,即∠OEC=∠ECB,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得OE=OC,同理OC=OF,可得EO=FO.(2)利用矩形的判定解答,即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3)利用已知条件及正方形的性质解答.【详解】解:(1)∵CE平分ACB∠,∴ACE BCE∠=∠,∵//BC MN ,∴OEC ECB ∠=∠,∴OEC OCE ∠=∠,∴OE OC =,同理OC OF =,∴OE OF =.(2)当点O 运动到AC 中点处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如图,AO CO EO FO ==,,∴四边形AECF 为平行四边形,∵CE 平分ACB ∠,∴12ACE ACB ∠=∠,同理,12ACF ACG ∠=∠,∴()111809022ECF ACE ACF ACB ACG ∠=∠+∠=∠+∠=⨯︒=︒,∴四边形AECF 是矩形.(3)ABC 是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ECF 是正方形,∴AC EN ⊥,故90AOM ∠=︒,∵//BC MN ,∴BCA AOM ∠=∠,∴90BCA ∠=︒,∴ABC 是直角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本题的关键是证明EO=OF .24.(1)见解析;(2)【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AC =BD ,OA =OC ,OB =OD ,求出OA =OC =OD =O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FDE =∠CO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推出△FED ≌△CEO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F =OC ,求出AO =DF ,根据菱形的判定得出即可;(2)求出△DOC 是等边三角形,求出OC =DC =2,求出AF =OD =AO =2,求出AC ,求出∠AFC =90°,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答案即可.【详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矩形,∴AC =BD ,OA =OC ,OB =OD ,∴OA =OC =OD =OB ,∵DF ∥AC ,∴∠FDE =∠COE ,∵点E 是OD 的中点,∴DE =OE ,在△FED 和△CEO 中,FDE COEDE OE FED CEO∠=∠⎧⎪=⎨⎪∠=∠⎩,∴△FED ≌△CEO (ASA ),∴DF =OC ,∵OA =OC ,∴DF =AO ,∵DF ∥AC ,∴四边形AODF 是平行四边形,∵AO =OD ,∴四边形AODF 是菱形;(2)解:∵∠AOB =60°,∴∠DOC =∠AOB =60°,∵OD =OC ,∴△DOC 是等边三角形,∵AB =CD =2,∴AO =CO =DC =2,∵四边形AODF 是菱形,∴AF =OD =2,∵E 为OD 中点,∴∠CEO =90°,∴∠FCA =90°﹣∠DOC =30°,∵DF ∥AC ,∴∠DFC =∠FCA =30°,∵∠DOC =60°,∴∠AOD =180°﹣60°=120°,∵四边形AODF 是菱形,∴∠AFD =∠AOD =120°,∴∠AFC =120°﹣30°=90°,由勾股定理得:CF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勾股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点,能综合运用知识点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25.(1)211,n n S +=+=(2;(3)554【解析】【分析】(1)根据题中所给①②③式可得出一般规律,然后问题可求解;(2)由(1)可直接进行求解;(3)根据规律然后结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规律可进行求解.【详解】解:(1)由①212+=,12S =②213+=,22S =③214+=,32S =……∴第n 个等式为211,2n n S +=+=;故答案为211,n n S +=+=(2)由(1)可得:10OA =;(3)由(1)中规律可得:222212310S S S S ++++ ()12101551231044444=+++=⨯++++=L L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准确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附答案解析

人 教 版 数 学 八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我能选(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 )A. 6.5B. 26C. 8.5D. 13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 +1)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3.如果点Q (m+2,m-1)在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则Q 点的坐标是( )A. (0,3)B. (1,0)C. (3,0)D. (0,1)4.在△ABC 中,∠A:∠B:∠C=1:2:3,且CD⊥AB ,垂足为D,若AB=,则BD 等于( ) A. 2a B. 3a C. 4a D. 无法确定.5.调查50名学生的年龄,列频数分布表时,学生的年龄落在5个小组中,第一,二,三,五的数据分别是2,8,15,5,则第四组的频数是( )A. 20B. 30C. 40D. 0.66.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梯形C. 正方形D. 平行四边形 7.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是( )A. y=-3x 2B. y=1xC. y=-3x+5D. y= 1x+x 8.已知一次函数y kx k =-,若随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像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二、三、四象限C. 第一、二、四象限D. 第一、三、四象限二、我会填(每小题3分,共计24分)9.若一次函数(1)y 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10.当m=___,n=___时,点A (2m+n ,2)与点B (1,n -m )关于y 轴对称.11.在△ABC 中,BC=1,AC=2,当AB=___时,∠B=90︒.12.三边长分别是6,8,10的三角形中最长边上的高是___.13.一个样本有50个数据,分成三个组.已知第一、二组数据频率和为a ,第二、三组数据频率和为b ,则第二组的频率为_____.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高和中线分别是5和6,则它的面积是___. 15.已知两点E(x 1,y 1),F(x 2,y 2),如果x 1+x 2=2x 1,y 1+y 2=0,那么E,F 两点关于_______对称.16.已知函数y=(m -1)x ︳m ︳+1是一次函数,则m=___.三、我知道解17.如图,在△ABC 中,∠C=90°,AC=BC ,AD 是∠BAC 的平分线且交BC 与点D ,DE ⊥AB ,垂足为点E ,若AB=13cm ,求△DEB 的周长.18.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1,3A -,()2,5B -,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19.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 (6,6),B (-3,3),C (3,3),求△ABC 的面积.20.△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2),B(-5,-4),C(0,-4),作一平移: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求新三角形顶点坐标.21.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 中,AF ,BH ,CH ,DF 分别是各内角平分线,AF 和BH 交于E ,CH 和DF 交于G . 求证:四边形EFGH 是正方形.四、我会应用22.某班学生参加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将竞赛所取得的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5组,并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请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2)60.5~70.5这一分数段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3)根据统计图,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2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交x 轴于点A (-6,0),交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B ,且B 在第三象限,它的横坐标是-2,△AOB 的面积是6,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4.已知一次函数14y k x =-与正比例函数2y k x =的图像都经过点()2,1-(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一次函数图像与轴和轴围成三角形面积.25.安仁县思源实验学校商店购进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共50件,两种饮料的进价和售价如下所示.设购进果汁饮料x 箱(x 为正整数),且所购的两种饮料能全部卖出,获得的总利润为W 元, 饮料果汁饮料 碳酸饮料 进价(元/箱) 55 36售价(元/箱) 63 42(1)设购进碳酸饮料为y箱,直接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总利润W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3)如果购进两种饮料的总费用不超过2100元,那么该商场如何进货才能获利最大,求出最大利润.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是菱形,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AB边交y 轴于点H、OC=4, ∠BCO=600.(1)求点A的坐标;(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的方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OC的面积为S,点P的运动时间为ts求出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答案与解析一、我能选(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3,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A. 6.5B. 26C. 8.5D. 13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即可.[详解]解:∵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13,∴斜边上的中线长113 6.5 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1)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详解]∵-20,2x+10,∴点P (-2,2x+1)在第二象限,故选B.3.如果点Q(m+2,m-1)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Q点的坐标是()A. (0,3)B. (1,0)C. (3,0)D. (0,1)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坐标的位置特点,当点位于x轴上时,纵坐标为0可求得m的值,即可得点Q的坐标.[详解]解:∵点Q (m+2,m-1)在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m-1=0;∴m=1,∴m+2=3,∴Q 的坐标为(3,0).故选:C .[点睛]考查了点在坐标轴上的坐标特点,当点位于x 轴上时,纵坐标为0;当位于y 轴上时,横坐标为0. 4.在△ABC 中,∠A:∠B:∠C=1:2:3,且CD⊥AB ,垂足为D,若AB=,则BD 等于( ) A. 2a B. 3a C. 4a 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A :∠B :∠C =1:2:3,∠A +∠B +∠C =180°, ∴∠A =180°×16=30°, ∠B =2∠A =60°,∠C =2∠A =90°, ∵AB =a ,∴BC =12a , ∵CD ⊥AB ,∴∠BDC =90°,∴∠BCD =90°-∠B =30°,∴BD =12BC =12×12a =14a故选C.5.调查50名学生的年龄,列频数分布表时,学生的年龄落在5个小组中,第一,二,三,五的数据分别是2,8,15,5,则第四组的频数是( )A. 20B. 30C. 40D. 0.6[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频数的定义:频数表是数理统计中由于所观测的数据较多,为简化计算,将这些数据按等间隔分组,然后按选举唱票法数出落在每个组内观测值的个数,称为(组)频数.一共5个频数,已知总频数为50,四个频数已知,即可求出其余的一个频数.[详解]一共5个频数,已知总频数为50,第一、二、三、五组数据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四组的频数是50-2-8-15-5=20,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频数定义的理解,熟练掌握即可得解.6.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梯形C. 正方形D. 平行四边形[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可求解.[详解]解:A、B都只是轴对称图形;C、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D、只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选:C.[点睛]掌握好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7.下列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A. y=-3x2B. y=1xC. y=-3x+5D. y=1x+x[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A. y=-3x 2,二次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B. y=1x,反比例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C. y=-3x+5,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正确; D. y=1x +x ,不是一次函数,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定义,即一般地,形如y=kx+b (k ≠0,k 、b 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8.已知一次函数y kx k =-,若随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像经过(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二、三、四象限C. 第一、二、四象限D. 第一、三、四象限[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判断k 的取值,再根据k ,b 的符号正确判断直线所经过的象限.[详解]解: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0,即-k >0,故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在直线y=kx+b 中,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能够根据k ,b 的符号正确判断直线所经过的象限. 二、我会填(每小题3分,共计24分)9.若一次函数(1)y 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k >1.[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详解]解: 一次函数y=kx+(k -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那么k >0且k -1>0,解得k >1.故答案为:k >1.[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10.当m=___,n=___时,点A (2m+n ,2)与点B (1,n -m )关于y 轴对称.[答案] (1). -1 (2). 1[解析][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可知,对应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详解]因为点A (2m+n ,2)与点B (1,n -m )关于y 轴对称所以212m n n m +=-⎧⎨-=⎩解得11n m =⎧⎨=-⎩故答案为:-1;1[点睛]考核知识点:轴对称与点的坐标.理解轴对称与点的坐标对应关系是关键.11.在△ABC 中,BC=1,AC=2,当AB=___时,∠B=90︒.[答案[解析][分析]先由90B ∠=︒可以判断出AC 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而BC 和AB 是两条直角边,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 .[详解]解:90,1,2B BC AC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定理的内容是解题的关键.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第三边的长度.12.三边长分别是6,8,10的三角形中最长边上的高是___.[答案]4.8[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先判定其形状,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其高.[详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62+82=102,∴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10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设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h,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 2×6×8=12×10h,解得h=4.8.故答案为:4.8[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答.13.一个样本有50个数据,分成三个组.已知第一、二组数据频率和为a,第二、三组数据频率和为b,则第二组的频率为_____.[答案]a+b﹣1[解析][分析]根据频率之和=1可得第二组的频率为a+b﹣1.[详解]由题意得:第二组的频率为a+b﹣1.故答案为a+b﹣1.[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高和中线分别是5和6,则它的面积是___.[答案]30.[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斜边,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是6,斜边是121512302S ∴=⨯⨯= 它的面积是30故答案为:30.[点睛]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与斜边中线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在于知道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为斜边的一半.15.已知两点E(x 1,y 1),F(x 2,y 2),如果x 1+x 2=2x 1,y 1+y 2=0,那么E,F 两点关于_______对称.[答案]x 轴[解析][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出x 1与x 2,y 1与y 2的关系,继而根据这一关系判断即可.[详解]∵x 1+x 2=2x 1,y 1+y 2=0,∴x 1=x 2,y 1=-y 2,∴E ,F 两点关于x 轴对称,故答案为x 轴.[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比较容易,熟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6.已知函数y=(m -1)x ︳m ︳+1是一次函数,则m=___.[答案]-1[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条件:次数最高项是一次项,且一次项系数不等于0即可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m-1≠0且|m|=1,则m=-1.故答案是:-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y=kx+b的定义条件是:k、b为常数,k≠0,自变量次数为1.三、我知道解17.如图,在△ABC中,∠C=90°,AC=BC,AD是∠BAC的平分线且交BC与点D,DE⊥AB,垂足为点E,若AB=13cm,求△DEB的周长.[答案]13cm.[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C=DE,进而可得Rt△DCA≌Rt△DEA(HL),于是可得AC=AE=BC,然后即可求得△DEB的周长.[详解]解:∵AD是∠BAC的平分线,∠C=90°,DE⊥AB,∴DC=DE,在Rt△DCA和Rt△DEA中,AD AD DC DE=⎧⎨=⎩,∴Rt△DCA≌Rt△DEA(HL),∴AC=AE,∵DE=DC,AC=BC=AE,∴DE+DB+BE=DC+DB+BE= BC+BE=AE+BE=AB=13cm, 即△DEB的周长是13cm.[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8.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点()1,3A -,()2,5B -,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答案]8133y x =-+ [解析][分析]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kx+b ,然后把点()1,3A -,()2,5B -代入得到一个关于k 和b 的方程组,从而求得k 、b 的值,进而求得函数解析式.[详解]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kx+b , 根据题意得:-32-5k b k b +⎧⎨+⎩==, 解得:8-313k b ⎧⎪⎪⎨⎪⎪⎩==, 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8133y x =-+. 故答案是:8133y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先根据条件列出关于字母系数的方程,解方程求解即可得到函数解析式.当已知函数解析式时,求函数中字母的值就是求关于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19.如图,△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是A (6,6),B (-3,3),C (3,3),求△ABC 的面积.[答案]9.[解析][分析]已知各点坐标,即可分别求出BC和△ABC中BC边上高的长度,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过A作AH垂直BC的延长线于点H.由题可知B(-3,3),C(3,3)∴BC=3-(-3)=6又∵AH⊥BC,A(6,6),B(-3,3)∴H点坐标为(6,3)∴AH=6-3=3S△ABC=12AH·BC=12×3×6=9∴△ABC的面积为9.[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面积问题,确定各点坐标进而通过已知的相关图形面积公式求解是解题关键.20.△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2),B(-5,-4),C(0,-4),作一平移: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求新三角形顶点坐标.[答案](-9,6),(-10,0),(-5,0)[解析][分析]根据平移的特点,每一个点的横坐标都减5,纵坐标都加4就可以得出结果.[详解]解:△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2),B(-5,-4),C(0,-4),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根据平移的特点,新三角形顶点坐标分别是:A′(-9,6),B′(-10,0),C′(-5,0).[点睛]考核知识点:点的平移与坐标.理解点的平移与坐标的变化关系是关键.21.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AF,BH,CH,DF分别是各内角平分线,AF和BH交于E,CH和DF交于G.求证: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DF、△ABE、△DCG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可得四边形EFGH 的三个角都是直角,进而可得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F=DF,2,2DG,进一步即得EF=GF,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矩形,∴∠DAB=∠ADC=90°,AB=CD,∵AF、DF是∠DAB、∠ADC的平分线,∴∠DAF=∠ADF=45°,∴∠AFD=90°,AF=DF,∴△AD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可得:△ABE和△DCG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B=∠DGC=90°,2AE,2DG,∴∠HEF=∠HGF=90°,AE=DG,∴四边形EFGH是矩形,FE=FG,∴矩形EFGH是正方形.[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四、我会应用22.某班学生参加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将竞赛所取得的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5组,并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请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2)60.5~70.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3)根据统计图,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答案](1)该班共有48名学生;(2)60.5~70.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12,频率为0.25;(3)优秀率为31.25%(80分以上为优秀).[解析]试题分析:(1)从图中得到频数相加即为该班共有学生数;(2)观察可知60.5~70.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为12,频率=12÷总数;(3)答案不唯一.如你能求出该班优秀率吗?80分以上为优秀,用80分以上的人数之和除以总数即可得.试题解析:(1)3+6+9+12+18=48(人),即该班共有48名学生;(2)60.5~70.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12,频率为12÷48=0.25;(3)你能求出该班的优秀率吗?优秀率为1548×100%=31.25%(80分以上为优秀).[点睛]本题考查搜集信息的能力(读图,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读图表.2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交x轴于点A(-6,0),交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于点B,且B在第三象限,它的横坐标是-2,△AOB 的面积是6,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答案]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x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132y x =--. [解析][分析]点B 在第三象限,横坐标为-2,设B (-2,y B ),其中y B <0,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12AO•|y B |=6,即12×6×|y B |=6,可解得y B =-2,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两个函数解析式. [详解]解:设正比例函数y=kx ,一次函数y=ax+b ,∵点B 在第三象限,横坐标为-2,设B (-2,y B ),其中y B <0,∵S △AOB =6, ∴12AO•|y B |=6,即12×6×|y B |=6, ∴y B =-2,∴B 点坐标为(-2,-2),把点B (-2,-2)代入正比例函数y=kx ,得-2k=-2,解得k=1;故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x ;把点A (-6,0)、B (-2,-2)代入y=ax+b ,得6a b 02a b 2,解得1a 2b 3, 故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x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2-x-3.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若直线y=k 1x+b 1与直线y=k 2x+b 2平行,则k 1=k 2;若直线y=k 1x+b 1与直线y=k 2x+b 2相交,则由两解析式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为交点坐标.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24.已知一次函数14y k x =-与正比例函数2y k x =的图像都经过点()2,1-(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求一次函数图像与轴和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答案](1)342y x =-,12y x =-;(2)163 [解析][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2)求出一次函数y =k 1x ﹣4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坐标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把点()2,1-代入函数14y k x =-得,1124k -=-,132k = 则函数解析式为:342y x =-; 把点()2,1-代入函数2y k x =得,212k =- 则函数解析式为:12y x =-; (2)令342y x =-中的y =0,则x =83, ∴与轴的交点为8,03⎛⎫ ⎪⎝⎭, 令342y x =-中的x =0,则y =-4, ∴与轴的交点为()0,4-, ∴三角形面积为:18164233S =⨯⨯=.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5.安仁县思源实验学校商店购进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共50件,两种饮料的进价和售价如下所示.设购进果汁饮料x 箱(x 为正整数),且所购的两种饮料能全部卖出,获得的总利润为W 元,(1)设购进碳酸饮料为y 箱,直接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总利润W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3)如果购进两种饮料的总费用不超过2100元,那么该商场如何进货才能获利最大,求出最大利润.[答案](1)y=50-x ;(2)W=2x+300;(3)该商场购进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分别为15箱、35箱时,能获得最大利润330元.[解析][分析](1)根据购进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共50箱即可求解;(2)根据总利润=每个的利润×数量就可以表示出w 与x 之间的关系式;(3)由题意得55x+36(50-x )≤2100,解得x 的值,然后可求w 值,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以求出进货方案及最大利润.[详解]解:(1)y 与x 函数关系式为:y=50-x ;(2)总利润W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W=(63-55)x+(42-36)(50-x )=2x+300;(3)由题意,得55x+36(50-x )≤2100,解得151519x , ∵W=2x+300,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15时,w 最大值=2×15+300=330元,此时购进B 品牌的饮料50-15=35箱,∴该商场购进果汁饮料和碳酸饮料分别为15箱、35箱时,能获得最大利润33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由销售问题的数量关系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关键.2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 是菱形,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AB 边交y 轴于点H 、OC=4, ∠BCO=600.(1)求点A 的坐标;(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 —B —C 的方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终点C 匀速运动,设∆POC 的面积为S ,点P 的运动时间为ts 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答案](1)(2,3)-;(2)43(02)2383(24)t S t t ⎧⎪=⎨-+<⎪⎩[解析][分析](1)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60°,AO=4,∠AHO=∠HOC=90°,在Rt △AHO 中,∠HOA=90°-∠A=30°,则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得出2AH =, 23OH =,从而确定点A 的坐标 (2)①当点P 在AB 上运动时,△POC 的高不变,始终为23从而确定其面积②当点P 在BC 上运动时,即2<t ≤4时,过点P 作PE ⊥OC 于E ,在Rt △PCE 中,∠PCE=60°,PC=8-2t ,解直角三角形得出PE=PCsin60°=(4)3-t ,从而确定∆POC 的面积[详解]解:(1)∵四边形ABCO 是菱形,OC=4,∠BCO=60°,∴∠A=60°,AO=4,AB//OC,∴∠AHO=∠HOC=90°,在Rt △AHO 中,∠HOA=90°-∠A=30°,12,2∴==AH AO 2223=-=OH AO AH ∴点A 的坐标为:(2,23)-(2)①当点P 在AB 上运动时,即0≤t ≤2时,△POC 的高不变,始终为23;1423432∴=⨯⨯=S ②当点P 在BC 上运动时,即2<t ≤4时,过点P 作PE ⊥OC 于E ,如图所示:在Rt △PCE 中,∠PCE=60°,PC=8-2t ,sin 60=(43,∴=︒-PE PC t114(4)3238322∴=⋅=⨯⨯-=-+S OC PE t t 3(02)383(24)t S t t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图形与点的坐标、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和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3套】试题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3套】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命题范围:第16—18章一、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10分) 1.计算的结果中( )A.9 B.-9 C.3 D.-32. 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是( )A.B.C.D.3. 在以线段a ,b ,c 的长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4,b=5,c=6 B.a:b:c=5:12:13 C.,,D.a=4,b=5,c=34.下列各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B.C.D.5. 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与BC 的长度比为3:4,若该矩形的周长为28,则BD 的长为( )A.5 B.6 C.8 D.10第10题图第5题图ABBD6.整数部分是( ) A.1 B.2 C.3 D.47. 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3,∠ABC=60,则对角线BD 的长是( ) A.B.C.6D.38.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为20,一条直角边长为16,那么它的面积是( ) A.160 B.48 C.60 D.969. 在四边形ABCD 中,有①AB ∥CD ;②AD ∥BC ;③AB=CD ;④AD=BC ,从以上条件选两个,使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选法共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DE ⊥AC 于E ,∠EDC:∠EDA=1:3 ,且AC=12,则DE 的长度是( )A.3 B.6 C. D.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第小题5分,共20分)11.计算:_________。

12.如图,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__成为矩形。

(答出一个即可) 13.如图,OA=OB ,点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且有BC 垂直于数轴,若BC=1,则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第12题图14.在ABC 中,AB=,AC=5,若BC 边上的高等于4,则BC 的长为_________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5.计算:.16.已知,,分别求下列代数式的值;(1); (2)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BC=3,CD=,DA=5,∠B=90,求∠BCD 的度数。

【人教版】2015-2016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2015-2016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解答】 解:矩形的性质有: ① 矩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② 矩形的对角相等, 且都是直角,
③ 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有: ①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相等且平行,
②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分别相
等, ③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对角线相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及菱形的判定.注意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 定义: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 四边相等; ③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9.矩形具有而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特征(

A .对角相等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平分 D .对边相等 【分析】举出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找出矩形具有而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即可.
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解析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下列的式子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 . C.
D.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对每个选项做判断即可.
【解答】解: A 、当 x=0 时,﹣ x﹣ 2< 0,
无意义,故本选项错误;
为负数,则无实数根).
2.下列二次根式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分析】 B、 D 选项的被开方数中含有未开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母;因此这三个选项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解答】解:因为: B、 =4 ;
C 选项的被开方数中含有分
C、 =

D、
=2

所以这三项都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 A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人 教 版 数 学 八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115x -、43x π-、222x y -、1x x +、25x x,其中分式共有( ) A. 2 B. 3 C. 4 D. 52.如果把分式x yy x +中的x 、y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该分式的值( ) A. 不变 B. 扩大为原来的2倍 C. 缩小为原来的12 D. 缩小为原来的14 3.下列变形从左到右一定正确的是( ). A. 22a a b b -=- B. a ac b bc = C. ax a bx b = D. 22a a b b= 4.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是() A. 221x x + B. 42xC. 211x x --D. 11x x -- 5.若关于x 的方程3111k x x =---有增根,则k 的值为( ). A. 3 B. 1 C. 0 D. -16.若分式2424x x --的值为零,则x 等于( ) A. 0 B. 2 C. ±2 D. ﹣27.已知四边形ABCD 四边分别有a,b,c,d .其中a,c 是对边且a 2+b 2+c 2+d 2=2ac+2bd,则四边形是( )A. 平行四边形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C. 任意四边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8. 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8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 等于()A. 50°B. 60°C. 70°D. 80°9.如图,在菱形ABCD 中,6AC cm =,8BD cm =,则菱形AB 边上的高CE 的长是( )A. 245cmB. 485cmC. 5cmD. 10cm10.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BC=6cm ,射线AG//BC ,点E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G 以1cm/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2cm/s 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当t 为( )s 时,以A ,F ,C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 2 B. 3 C. 6 D. 2或611. 如图,在矩形ABCD 中,O 是BC 的中点,∠AOD = 90°,若矩形ABCD 的周长为30 cm,则AB 的长为( )A. 5 cmB. 10 cmC. 15 cmD. 7.5 cm12.如图,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CEFG 边长分别a 和b,正方形CEFG 绕点C 旋转,给出下列结论:①BE=DG;②BE⊥DG;③DE 2+BG 2=2a 2+2b 2,其中正确结论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二、填空题:13.在日本核电站事故期间,我国某监测点监测到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浓度为0.000 0963贝克/立方米.数据“0.000 0963”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 ▲ . 14.计算()24a a b b ⎛⎫-÷- ⎪⎝⎭=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11x y =3,则代数式21422x xy y x xy y----的值为___. 16.已知34(1)(2)12x A B x x x x -=+----,则实数A ___________ B______ 17.已知关于x 方程233x m x x -=--解为正数,求m 的取值范围. 18.如图,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E 点在BC 上,EG ⊥OB ,EF ⊥OC ,垂足分别为点G ,F ,AC =10,则EG +EF =____.19.矩形的两对角线的夹角为60°,两对角线与两短边之和为36,则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 20.如图,在△ABC 中,AB =2,AC 2 ,∠BAC =105°,△ABD ,△ACE ,△BCF 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四边形AEFD 的面积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计算题(1)22142a a a +-- (2)()()02-233-2-3827---+- (3)265222x x x x -⎛⎫÷-- ⎪--⎝⎭(4)先化简2221221,-22,1211x x x x x x x x x ++-⎛⎫+÷+≤≤ ⎪--+-⎝⎭然后从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22.解下列分式方程(1)231x x =+; (2)21133x x x--=--. 23.如图所示,在□ABCD 中,E 、F 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且BE=DF.求证:(1)AE=CF ;(2)AE ∥CF .24.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贩毒车从甲地往乙地接头取货,警方截取情报后,立即组织干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缉拿这伙犯罪分子,结果警车与贩毒车同时到达,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已知贩毒车比警车早出发1小时15分,警车与贩毒车的速度比为4∶3,求贩毒车和警车的速度.25.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在边CD 上,将该矩形沿AE 折叠,使点D 落在边BC 上的点F 处,过点F 作FG∥CD,交AE于点G,连接DG.(1)求证:四边形DEFG为菱形;(2)若CD=8,CF=4,求CEDE的值.26.如图,△ABC中,点O是边AC上一个动点,过O作直线MN∥BC.设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OE=OF;(2)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并说明理由.(3)当点O运动到何处,且△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27. 已知:在矩形ABCD中,AB=10,BC=12,四边形EFGH的三个顶点E、F、H分别在矩形ABCD边AB、BC、DA上,AE=2.(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时,求△GFC的面积;(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为菱形,且BF=a时,求△GFC的面积(用a表示);(3)在(2)的条件下,△GFC的面积能否等于2?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115x -、43x π-、222x y -、1x x +、25x x,其中分式共有( ) A. 2B. 3C. 4D. 5[答案]A[解析][分析]判断分式的依据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字母,如果含有字母则是分式,如果不含有字母则不是分式. [详解]()115x -、43x π-、222x y -、的分母中都不含有字母,因此都是整式,而不是分式; 1x x +、25x x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故分式共有2个.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分式定义,判断式子是否为分式是从原始形式上看,而不是从化简后的结果去看. 2.如果把分式x yy x +中的x 、y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那么该分式的值( ) A. 不变B. 扩大为原来的2倍C. 缩小为原来的12D. 缩小为原来的14[答案]C[解析] ∵把分式x y xy+中的x 、y 同时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变为: 2222x y x y +⨯=()24x y xy+=2x y xy +. ∴2222x y x y +⨯是x y xy +的12. 故选C.3.下列变形从左到右一定正确的是( ).A. 22a ab b -=- B. a ac b bc = C. ax a bx b = D. 22a a b b= [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依次计算各项后即可解答.[详解]选项A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2不一定成立,选项A 错误;选项B ,当c ≠0时,等式才成立,即()0a ac c b bc =≠,选项B 错误; 选项C ,ax bx 隐含着x ≠0,由等式的右边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x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ax a bx b =,选项C 正确;选项D ,当a=2,b=-3时,左边≠右边,选项D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主要检查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性质进行变形,熟练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下列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A. 221x x + B. 42x C. 211x x -- D. 11x x -- [答案]A[解析][分析]最简分式的标准是分子,分母中不含有公因式,不能再约分.判断的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并且注意观察有无互为相反数的因式,这样的因式可以通过符号变化化为相同的因式从而进行约分.[详解]解:A.221x x +,分子、分母都不能再分解,且不能约分,是最简分式.故A 选项正确; B. 42x,分式的分子、分母都含有公因式2,它不是最简分式.故B 选项错误; C. 211x x --,把分母分解因式后,分式的分子、分母都含有公因数(x-1),它不是最简分式.故C 选项错误;D. 11x x --,分式的分子、分母都含有公因数(x-1),它不是最简分式.故D 选项错误;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最简分式.分式的化简过程,首先要把分子分母分解因式,互为相反数的因式是比较易忽视的问题.在解题中一定要引起注意.5.若关于x 的方程3111k x x =---有增根,则k 的值为( ). A. 3B. 1C. 0D. -1[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首先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方法求出x 的值,然后根据增根为x=1代入方程求出k 的值.将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x-1)可得:3=x-1+k ,解得:x=4-k ,根据方程有增根可得:x=1,即4-k=1,k=3. 6.若分式2424x x --的值为零,则x 等于( ) A. 0B. 2C. ±2D. ﹣2[答案]D[解析][分析]分式的值是0的条件是:分子为0,分母不为0.[详解]∵x 2-4=0,∴x=±2,当x=2时,2x-4=0,∴x=2不满足条件.当x=-2时,2x-4≠0,∴当x=-2时分式的值是0.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值为零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分子等于零且分母不等于零.注意:“分母不为零”这个条件不能少.7.已知四边形ABCD 的四边分别有a,b,c,d .其中a,c 是对边且a 2+b 2+c 2+d 2=2ac+2bd,则四边形是( ) A. 平行四边形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C. 任意四边形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答案]A[解析][分析]将条件式变形为(a-c)2+(b-d)2=0,由非负性质可得a=c,b=d,即可判定.[详解]∵a2+b2+c2+d2=2ac+2bd,∴(a-c)2+(b-d)2=0,∴a=c,b=d,∵a,b,c,d分别为四边形ABCD的四边,即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其为平行四边形.故选A.8. 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等于()A. 50°B. 60°C. 70°D. 80°[答案]B[解析]分析:如图,连接BF,在菱形ABCD中,∵∠BAD=80°,∴∠BAC=12∠BAD=12×80°=40°,∠BCF=∠DCF,BC=CD,∠ABC=180°﹣∠BAD=180°﹣80°=100°.∵EF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AF=BF ,∠ABF=∠BAC=40°.∴∠CBF=∠ABC ﹣∠ABF=100°﹣40°=60°.∵在△BCF 和△DCF 中,BC=CD,∠BCF=∠DCF ,CF=CF,∴△BCF≌△DCF (SAS).∴∠CDF=∠CBF=60°.故选B .9.如图,在菱形ABCD 中,6AC cm =,8BD cm =,则菱形AB 边上的高CE 的长是( )A. 245cmB. 485cmC. 5cmD. 10cm[答案]A[解析][详解]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O=OC=3.BO=DO=4,△ABO 为直角三角形,在Rt △ABO 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AB=5,根据菱形的面积=边长乘以高=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可得S=12×6cm×8cm=5cm×CE , 解得CE=245cm ,故答案选A . 考点:菱形的性质.10.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BC=6cm ,射线AG//BC ,点E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G 以1cm/s 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2cm/s 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当t 为( )s 时,以A ,F ,C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A. 2B. 3C. 6D. 2或6[解析][分析]分别从当点F在C的左侧时与当点F在C的右侧时去分析,由当AE=CF时,以A、C、E、F为顶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答案.[详解]①当点F在C的左侧时,根据题意得:AE=tcm,BF=2tcm,则CF=BC-BF=6-2t(cm),∵AG∥BC,∴当AE=CF时,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即t=6-2t,解得:t=2;②当点F在C的右侧时,根据题意得:AE=tcm,BF=2tcm,则CF=BF-BC=2t-6(cm),∵AG∥BC,∴当AE=CF时,四边形AEFC是平行四边形,即t=2t-6,解得:t=6;综上可得:当t=2或6s时,以A、C、E、F为顶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11. 如图,在矩形ABCD中,O是BC的中点,∠AOD = 90°,若矩形ABCD的周长为30 cm,则AB的长为( )A. 5 cmB. 10 cmC. 15 cmD. 7.5 cm[答案]A[分析]本题运用矩形的性质通过周长的计算方法求出矩形的边长.[详解]解:矩形ABCD中,O是BC中点,∠AOD=90°,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BO≌△DCO,则OA=OD,∠DAO=45°,所以∠BOA=∠BAO=45°,即BC=2AB,由矩形ABCD的周长为30cm得到,30=2AB+2×2AB,解得AB=5cm.故选A.12.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边长分别为a和b,正方形CEFG绕点C旋转,给出下列结论:①BE=DG;②BE⊥DG;③DE2+BG2=2a2+2b2,其中正确结论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答案]D[解析]分析:由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C都为正方形,得到四条边相等,四个角为直角,利用SAS得到三角形BCE 与三角形DCG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到BE=DG,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CBM=∠MDO,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及直角的定义得到∠BOD为直角,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所求式子的值即可.详解:①∵四边形ABCD和EFGC都为正方形,∴CB=CD,CE=CG,∠BCD=∠ECG=90°,∴∠BCD+∠DCE=∠ECG+∠DCE,即∠BCE=∠DCG.在△BCE和△DCG中,CB=CD,∠BCE=∠DCG,CE=CG,∴△BCE≌△DCG,∴BE=DG,故结论①正确.②如图所示,设BE交DC于点M,交DG于点O.由①可知,△BCE≌△DCG,∴∠CBE=∠CDG,即∠CBM=∠MDO.又∵∠BMC=∠DMO,∠MCB=180°-∠CBM-∠BMC,∠DOM=180°-∠CDG-∠MDO,∴∠DOM=∠MCB=90°,∴BE⊥DG.故②结论正确.③如图所示,连接BD、EG,由②知,BE⊥DG,则在Rt△ODE中,DE2=OD2+OE2,在Rt△BOG中,BG2=OG2+OB2,在Rt△OBD中,BD2=OD2+OB2,在Rt△OEG中,EG2=OE2+OG2,∴DE2+BG2=(OD2+OE2)+(OB2+OG2)=(OD2+OB2)+(OE2+OG2)=BD2+EG2.在Rt△BCD中,BD2=BC2+CD2=2a2,在Rt△CEG中,EG2=CG2+CE2=2b2,∴BG2+DE2=2a2+2b2.故③结论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二、填空题:13.在日本核电站事故期间,我国某监测点监测到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其浓度为0.000 0963贝克/立方米.数据“0.000 0963”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 ▲ .[答案]9.63×10-5[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大于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小于1时,n 是负数.“0.000 0963”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14.计算()24a a b b ⎛⎫-÷-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1a b-[解析][分析]根据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依次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24a a b b ⎛⎫-÷- ⎪⎝⎭=2241a ba b ⎛⎫⋅ ⎪-⎝⎭ =231a b-. 故答案为:231a 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熟练运用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已知11x y =3,则代数式21422x xy y x xy y----的值为___. [答案]4[解析][分析] 由11x y-=3,得y x xy -=3即y-x=3xy,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消元,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由11x y-=3,得y x xy -=3即y-x=3xy,x-y=-3xy,则21422x xy y x xy y ----=2()142x y xy x y xy ----=61432xy xy xy xy----=4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的求解,利用消元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已知34(1)(2)12x A B x x x x -=+----,则实数A ___________ B______ [答案] (1). =1 (2). =2[解析][分析]针对等式右边的方式进行通分相加,然后根据分母相同,得到分子相同,以此建立方程求出答案[详解]()()()()()()212121212A x B x A B Ax A Bx B x x x x x x -+--+-+==------;对比等号两边分式,分母相同,所以分子相同,所以:3A B +=且24A B --=-;解得:12A B ==,故答案为12A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间的运算,熟练运用法则计算找出规律是关键17.已知关于x 的方程233x m x x -=--解为正数,求m 的取值范围. [答案]m <6且m ≠3[解析][分析]先解关于x 的分式方程,求得x 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正数”建立不等式求m 的取值范围.[详解]去分母,得x ﹣2(x ﹣3)=m ,解得:x =6﹣m ,∵x >0,∴6﹣m >0,∴m <6,且x≠3,∴m≠3.∴m <6且m≠3.[点睛]解答本题时,易漏掉m≠3,这是因为忽略了x﹣3≠0这个隐含条件而造成的,这应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18.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E点在BC上,EG⊥OB,EF⊥OC,垂足分别为点G,F,AC =10,则EG+EF=____.[答案]5[解析][分析]连接OE,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BO=OC=5,再由S△BOE+S△COE=S△BOC即可求得EG+EF的值.[详解]如图,连接OE,∵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10,∴AC⊥BD,BO=OC=5,∵EG⊥OB,EF⊥OC,S△BOE+S△COE=S△BOC,∴12•BO•EG+12•OC•EF=12•OB•OC,∴12×5×EG+12×5×EF=12×5×5,∴EG+EF=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利用面积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一点到两腰的距离之和等于腰上的高这一结论可以使运算过程简单.19.矩形的两对角线的夹角为60°,两对角线与两短边之和为36,则对角线的长是________[解析] [分析]先证明△AOB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B=OA=OB=12AC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矩形,∴AC=BD,OA=12AC,OB=12BD,∠ABC=90°,AB=CD,∴OA=OB,∵∠AOB=60°,∴△AOB是等边三角形,∴AB=OA=OB= 12 AC,∵AB+CD+AC+BD=36,∴6AB=36,∴AB=6,AC=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综合运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在△ABC中,AB=2,AC=2,∠BAC=105°,△ABD,△ACE,△BCF都是等边三角形,则四边形AEFD 的面积为__________.[答案]2∵△ABD,△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DAB=∠EAC=60°,∵∠BAC=105°∴∠DAE=135°.∵△ABD 和△FBC 都是等边三角形,∴∠DBF+∠FBA=∠ABC+∠ABF=60°,∴∠DBF=∠ABC .∴在△ABC 与△DBF 中,{BD BADBF ABC BF BC=∠=∠= ,∴△ABC ≌△DBF(SAS),∴,同理可证△ABC ≌△EFC,∴AB=EF=AD=2,∴四边形DAEF 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FDA=180°-∠DAE=45°,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平行四边形DAEF 边AD 上的高为1,∴平行四边形AEFD 的面积是211⨯=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推理和计算的能力.三、解答题:21.计算题(1)22142a a a+-- (2)-2-2-+ (3)265222x x x x -⎛⎫÷-- ⎪--⎝⎭(4)先化简2221221,-22,1211x x x x x x x x x ++-⎛⎫+÷+≤≤ ⎪--+-⎝⎭然后从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答案](1)12a + ;(2)14-;(3)23x -+;(4)24,81x x -+ [解析][分析](1)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即可进行运算,(2)分别计算负整数指数幂,算术平方根,立方根,零次幂,再合并即可,(3)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运算,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约分即可得到答案,(4)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运算,再把除法转化为乘法,约分后再计算最后一步,加法运算,选取一个使原分式有意义的的值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1)2212242(2)(2)(2)(2)a a a a a a a a a ++=---+-+- 222(2)(2)(2)(2)a a a a a a a ---==+-+- 1,2a =+(2)0-2-2-+ 13(2)14=----+ 1,4=- (3)265222x x x x -⎛⎫÷-- ⎪--⎝⎭22(3)54()222x x x x x --=÷---- 22(3)92(3)2222(3)(3)x x x x x x x x x ----=÷=•----+- 2,3x =-+ (4)22212211211x x x x x x x x ++-⎛⎫+÷+ ⎪--+-⎝⎭211(1)2(1)()11(1)(1)(1)x x x x x x x x x x +-+--=+÷+---+- 22(1)21(1)1x x x x x x --=•+-++ 22211x x x --=+++ 24,1x x -=+ -22x ≤≤,为整数,2,1,0,1,2x ∴=--,又1,0,1,x x x ≠-≠≠当2x =-时,原式=448.21--=-+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实数的运算,负整数指数幂,算术平方根,立方根,零次幂,同时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2.解下列分式方程 (1)231x x =+; (2)21133x x x--=--. [答案](1)2x =(2)无解.[解析][分析](1)将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得到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检验即可;(2)将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解整式方程得到 x 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检验即可. 详解]解:(1)去分母得:223x x +=,解得:2x =,当2x =时,x (x +1)≠0,∴2x =是分式方程的解;(2)去分母得:213x x -+=-,移项合并得:26x =,解得:3x =,当3x =时,x-3=0,∴3x =不是原方程的解,原分式方程无解.[点睛]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解分式方程一定注意要验根.23.如图所示,在□ABCD 中,E 、F 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且BE=DF.求证:(1)AE=CF ;(2)AE ∥CF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欲证AE CF =,只要ABE △≌CDF 即可.由平行四边形性质易求其全等;(2)由ABE △≌CDF 即可得到AE ∥CF ,[详解]:证明:(1)∵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AB ∥DC.∴∠ABE=∠CDF又BE=DF,∴△ABE ≌△CDF.∴AE=CF.(2)∵△ABE ≌△CDF,∴∠AEB=∠CFD.∴∠AEF=∠CFE.∴AE∥CF.24.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贩毒车从甲地往乙地接头取货,警方截取情报后,立即组织干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缉拿这伙犯罪分子,结果警车与贩毒车同时到达,将犯罪分子一网打尽.已知贩毒车比警车早出发1小时15分,警车与贩毒车的速度比为4∶3,求贩毒车和警车的速度.[答案]警车96千米/小时,贩毒车72千米/小时[解析][分析]设警车的速度为4xkm/h,则贩毒车的速度为3xkm/h,根据警车与贩毒车之间的时间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设警车的速度为4xkm/h,则贩毒车的速度为3xkm/h,根据题意得:3605360 443x x+=,解得:x=24,经检验,x= 24 是原方程的根,∴原方程的根为x=24.∴警车的速度为:4×24 = 96(km/h),贩毒车的速度为:3×24 =72(km/h).答:警车的速度为96 km/h,贩毒车的速度为24km/h.[点睛]本题是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分式方程的解法;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检验.25.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边CD上,将该矩形沿AE折叠,使点D落在边BC上的点F处,过点F作FG∥CD,交AE于点G,连接DG.(1)求证:四边形DEFG为菱形;(2)若CD=8,CF=4,求CEDE的值.[答案](1)证明见试题解析;(2)35.[解析][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以得到DG=FG ,ED=EF ,∠1=∠2,由FG ∥CD ,可得∠1=∠3,再证明 FG=FE ,即可得到四边形DEFG 为菱形;(2)在Rt △EFC 中,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CD 、CE ,从而求出CE DE 的值. [详解]解:(1)证明: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G=FG ,ED=EF ,∠1=∠2,∵FG ∥CD ,∴∠2=∠3,∴FG=FE ,∴DG=GF=EF=DE ,∴四边形DEFG 为菱形;(2)设DE=x ,根据折叠的性质,EF=DE=x ,EC=8﹣x ,在Rt △EFC 中,222FC EC EF +=,即2224(8)x x +-=,解得:x=5,CE=8﹣x=3,∴CE DE =35.考点: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2.勾股定理;3.菱形的判定与性质;4.矩形的性质;5.综合题.26.如图,△ABC 中,点O 是边AC 上一个动点,过O 作直线MN ∥BC .设MN 交∠ACB 的平分线于点E ,交∠ACB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1)求证:OE =OF ;(2)当点O 在边AC 上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说明理由.(3)当点O运动到何处,且△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答案](1)证明见解析,(2)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证明见解析,(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若∠ACB=90°,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1=∠2,∠3=∠4,进而得出答案;(2)根据AO=CO,EO=FO可得四边形AECF平行四边形,再证明∠ECF=90°利用矩形的判定得出即可;(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若∠ACB=90°,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首先证明为矩形,再证明AC⊥EF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可得结论.[详解](1)证明:∵MN交∠ACB的平分线于点E,交∠ACB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2=∠5,∠4=∠6,∵MN∥BC,∴∠1=∠5,∠3=∠6,∴∠1=∠2,∠3=∠4,∴EO=CO,FO=CO,∴OE=OF;(2)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四边形AECF是矩形.证明:如图,当O为AC的中点时,AO=CO,∵EO=FO,∴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ACB ACDCE CF分别平分,,∠ECF=90°,∴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3)当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若∠ACB=90°,四边形AECF为正方形.证明:如图,由(2)可得点O在边AC上运动到AC中点时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ACB=90°,∴∠2=45°,∵平行四边形AECF是矩形,∴EO=CO,∴∠1=∠2=45°,∴∠MOC=90°,∴AC⊥EF,∴四边形AECF是正方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7. 已知:在矩形ABCD中,AB=10,BC=12,四边形EFGH的三个顶点E、F、H分别在矩形ABCD边AB、BC、DA上,AE=2.(1)如图①,当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时,求△GFC的面积;(2)如图②,当四边形EFGH为菱形,且BF=a时,求△GFC的面积(用a表示);(3)在(2)的条件下,△GFC的面积能否等于2?请说明理由.[答案](1)10;(2)12-a;(3)不能,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过点G作GM⊥BC于M,可以证明△MFG≌△BEF,就可以求出GM的长,进而就可以求出FC,求出面积.(2)证明△AHE≌△MFG.得到GM的长,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可以求出面积.(3)△GFC的面积不能等于2,根据面积就可以求出a的值,在△BEF中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EF,进而在直角△AHE中求出AH.[详解]解:(1)如图1,过点G作GM⊥BC于M.在正方形EFGH中,∠HEF=90°,EH=EF,∴∠AEH+∠BEF=90°.∵∠AEH+∠AHE=90°,∴∠AHE=∠BEF.又∵∠A=∠B=90°,∴△AHE≌△BEF.同理可证△MFG≌△BEF.∴GM=BF=AE=2.∴FC=BC-BF=10.∴11·1021022GFCS FC GM==⨯⨯=.(2)如图2,过点G作GM⊥BC交BC的延长线于M,连接HF.∵AD∥BC,∴∠AHF=∠MFH.∵EH∥FG,∴∠EHF=∠GFH.∴∠AHE=∠MFG.又∵∠A=∠GMF=90°,EH=GF,∴△AHE≌△MFG.∴GM=AE=2.∴11·(12)21222GFCS FC GM a a ==-⨯=-.(3)△GFC的面积不能等于2.解法一:∵若S△GFC=2,则12-a=2,∴a=10.此时,在△BEF中,2222EF BE BF=+=-+=.(102)10164在△AHE中,22222=-=-=-=>, AH EH AE EF AE164216012∴AH>AD,即点H已经不在边AD上,故不可能有S△GFC=2.解法二:△GFC的面积不能等于2.∵点H在AD上,∴菱形边EH的最大值为237,∴BF的最大值为221.又∵函数S△GFC=12-a的值随着a的增大而减小,∴S△GFC的最小值为12221-.又∵122212->,∴△GFC的面积不能等于2.[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证明三角形全等.。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CBA2017-2018学年下期期中考试卷八年级数学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24分)1. 二次根式x -1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2. 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2222-=- B .aa482=(a>0)C .)9()4(-⨯-=4-9-⨯D .336=÷ 3.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A .90°B .60°C .45° D.30°4.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已知∠AOB = 60°,AC =16,则图中长度为8的线段有( )A .2条B .4条C .5条D .6条5. 如图,小聪在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时,他是这样操作的:分别以A 和B 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C 、D ,则直线CD 即为所求.根据他的作图方法可知四边形ADBC 一定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平行四边形6. 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CD 、AD 上的点,且CE =DF ,AE 、BF 相交于点O ,下列结论:(1)AE =BF ;(2)AE ⊥BF ;(3)AO =OE ;(4)AOB DEOFS S ∆=四边形中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7.如图,在底面半径为2,(π取3)高为8的圆柱体上有只小虫子在A 点,它想爬到B 点,则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 .10B .8C .5D . 4 B AC D6458.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P 为正方形边上一动点,沿的路径匀速移动,设P 点经过的路径长为x ,△APD 的面积是y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是(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9.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 、b ,且满足,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______ .10.如图所示,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H 为AD 边中点,菱形ABCD 的周长为24,则OH 的长等于________. 11. 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2()a b a +的化简结果为P D Bxy48816124Oxy41216884OABxy41216884Oxy41216884O____________. 12.如图,正方形ODBC 中,OC =1,OA =OB ,则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是 。

2016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验题及答案

2016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验题及答案
24. 2013如图,在矩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B、CD上的点,AE=CF,连接EF、BF,EF与对角线AC交于点O,且BE=BF,∠BEF=2∠BAC。
(1)求证;OE=OF;
(2)若BC=,求AB的长。
六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如图1,在△OAB中,∠OAB=90°,∠AOB=30°,OB=8.以OB为边,在△OAB外作等边△OBC,D是OB的中点,连接AD并延长交OC于E.
∴OE=OF
19.(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90°,AB=CD,AB∥CD,
∴∠ABD=∠CDB,
∵在矩形ABCD中,将点A翻折到对角线BD上的点M处,折痕BE交AD于点E.将点C翻折到对角线BD上的点N处,
∴∠ABE=∠EBD=∠ABD,∠CDF=∠CDB,
∴∠ABE=∠CDF,
19.在矩形ABCD中,将点A翻折到对角线BD上的点M处,折痕BE交AD于点E.将点C翻折到对角线BD上的点N处,折痕DF交BC于点F.
(1)求证:四边形BFDE为平行四边形;
(2)若四边形BFDE为菱形,且AB=2,求BC的长.
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对角线BD平分ABC,P是BD上一点,过点P作PMAD,PNCD,垂足分别为M、N。
(1)求证: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
(2)如图2,将图1中的四边形ABCO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FG,求OG的长.
2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BC=6cm.射线AG//BC,点E从点A出发沿射线AG以1cm/s的速度运动,同时点F从点B出发沿射线BC以2cm/s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求证:DE=B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 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测试题四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1.在下列根式中 , 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下列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a=6,b=8,c=10
B.a=1,,
C.,b=1,
D.a=2,b=3,
3.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 则斜边上的中线为()
A. cm
B.13cm
C.6cm
D.cm
4.如图 , 数轴上点 A 所表示的数为a,则 a 的值是 ()
A.+1
B.﹣+1
C.﹣1
D.
5.在四边形 ABCD中,对角线 AC, BD互相平分,若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是菱形,则这个条件可
以是()
A. ∠ ABC=90°
B.AC⊥ BD
C.AB=CD
D.AB∥ CD
6. 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相等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四条边相等
7.如图 , 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 , 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
是()
A. CD 、 EF、GH
B.AB、EF、GH
C.AB、CD、GH
D.AB、CD、EF
8. 如图 , 在△ ABC中 ,AB=6,AC=10, 点 D,E,F 分别是 AB,BC,AC 的中点 , 则四边形ADEF的周长为()
A.8
B.10
C.12
D.16
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
9. 如图 , ?ABCD中 ,CE⊥ AB,垂足为 E, 如果∠ A=115°,则∠ BCE等于 ()
A.65 °
B.25°
C.30°
D.15°
10.矩形 ABCD中,P 、 R 分别是 BC和 DC上的点 ,E、 F 分别是 AP和 RP 的中点 , 当点 P 在 BC上从点 B 向点 C 移动 , 而点 R 不动时 ,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长
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
C. 线段 EF 的长始终不变
D.线段EF的长与点P 的位置有关
A.2
B.4
C.4
D.8
12. 如图 , 四边形 ABCD中 ,AC=a,BD=b, 且 AC丄 BD,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 , 得到四边形1111
ABCD,再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 ,如此进行下去,得到四边形A n B n C n D n.下列结论
正确的有 ()
①四边形 A2B2C2D2是矩形;
②四边形 A4B4C4D4是菱形;
5555
③四边形 AB CD
的周长是
A n
B n
C n
D n的面积是
④四边形.
A. ①②
B. 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 每小题 3 分, 共计 18 分 )
13. 如图 , 四边形 ABCD中 ,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四边形 EFGH为矩形 ,应添加的条件是.
第13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
14. 如图 , 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在△ ABC中, 点 D为 AB的中点 , 则线段 CD的长为.
15.一只蚂蚁从长为 4cm,宽为 3cm,高是 5cm的长方体纸箱的 A 点沿纸箱爬到 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
的长是cm.
16. 已知正方形ABCD,以 CD为边作等边△CDE,则∠ AED的度数是.
17.如图 , 已知矩形 ABCD,过 D 作 BD的垂线 , 与 BC延长线交于 E 点 ,F 为 BE的中点 , 连接 DF. 已知 DF=4,设
AB=x,AD=y. 则代数式x2+(y-4)2=
第17题图第18题图
18.如图 ,M 是正方形 ABCD内一定点 .
(1) 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4, 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
(2)请在图中作出两条直线 ( 要求其中一条直线必须过点 M)使它们将正方形 ABCD的面积四等分 , 保留作图痕迹 , 并简要的写出作图步骤 .
三、综合题 :(共7题,共计 66分)
2a a24a 4 先化简,后求值,其中 a 2 .
19.( 本小题 8分) 有一道练习题 : 对于式子
小明的解法如下 : 2aa24a 4 =2a(a 2) 2= 2a( a 2) = a 2 =2 2.
小明的解法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20.( 本小题 8 分 ) 如图 , 在一棵树的 10 米高 B 处有两只猴子 , 其中一只爬下树走向离树 20 米的池塘 C, 而另一只爬到树顶 D后直扑池塘 C, 结果两只猴子经过的距离相等 , 问这棵树有多高?
21.( 本小题 10 分 ) 如图 , 已知在 ?ABCD中 ,E 、F 是对角线 AC上的两点 , 且 AE=CF.求证 : 四边形 BFDE是平行
四边形.
22.( 本小题 10 分 ) 如图 , 一架长 2.5m 的梯子 ,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上 , 这时 , 梯底距墙底端 0.7m, 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 0.4m, 则梯子的底端将滑出多少米?
23.( 本小题 10 分 ) 如图 , 矩形纸片 ABCD中 ,AB=4,AD=3, 折叠纸片使 AD边与对角线 BD重合 , 折痕为 DG,求 DG 的长?
24.( 本小题 10 分 ) 如图 , 在△ ABC中,BD AC于 D,CE AB 于 E, 点 M、 N分别是 BC、 DE的中点 .
求证: MN DE.
25.( 本小题 10 分 ) 如图 1, 四边形 ABCD是正方形 , 点 E 是边 BC的中点.∠ AEF=90°,且 EF 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分线 CF于点 F.
(1)若取 AB 的中点 M并连接 EM,可通过全等证出 AE=EF,请写出证明过程.
(2)如图 2, 若点 E 是 BC的延长线上(除 C 点外)的任意一点 , 其他条件不变 , 那么结论“ AE=EF”是否仍然成立 , 若成立 , 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 , 请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