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7.4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

合集下载

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含答案)

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一、选择题1.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2.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的是( )A.积雪消融B.湖面起雾C.瓦上结霜D.衣服变干3.下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A.浸入开水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4.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C.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D.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5.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6.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

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

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7.“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人教版物理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同步习题(附解析)

人教版物理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 同步习题(附解析)

3.4《升华和凝华》精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 干冰熔化吸热B. 干冰液化放热C. 干冰升华吸热D. 干冰凝华放热2.如图所示,在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中,“碘锤”用水浴法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主要原因是(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碘的熔点是113.7℃、沸点是184.4℃)()A. 使“碘锤”中的碘受热均匀B. 使实验中产生的碘蒸气更多C. 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确保碘不会熔化D. 水的沸点低于碘的沸点,确保碘不会汽化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栏露华浓”——露的形成是吸热汽化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放热凝华C.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冰的形成是吸热凝固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泪是放热熔化4.如图,用电吹风机向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吹风,不久可观察到容器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吹风机对玻璃容器吹的是冷风B. 吹风时容器内物质被升华C. 吹风时容器内物质内能减小D. 撤去吹风机容器内物质凝固了5.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冰花主要是水凝固而成的;②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而成;③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内侧;④冰花出现在窗玻璃的外侧。

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6.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厨房蒸屉的“白气”B. 冬天树叶上的“霜”C. 夏天草上的“露珠”D. 蜡烛燃烧的“烛泪”7.如图是选自物理课本的四幅图片,下列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 霜的形成B. 冰凌的形成C. 冰冻的衣服晾干D. 露珠的形成8.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A. 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 金属液化到玻璃镜头上的C. 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 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9.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10.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A. B. C. D.11.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甲中“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B. 图乙中草叶上“露珠”是汽化现象C. 图丙中“飘渺的雾”是液化现象D. 图丁中树枝上的“白霜”是升华现象12.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影响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C.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落D. 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二、填空题13.物理课堂上,小金老师让学生观察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奇特现象。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含答案)知识点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丸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全部正确的是()A .湿衣服变干——汽化(吸热)B .冰块化成水——熔化(放热)C .烧水时壶嘴冒“白气”——升华(吸热)D .霜的形成——凝固(放热)2、物质处于 A 物态时,具有固定的形状;处于 B 物态和 C 物态时,具有流动性。

对处于C 物态的物质进行降温压缩后,也可以使其转变为 B 物态。

下列哪种物态变化为升华()A .物态 A 变为物态 CB .物态 B 变为物态 CC .物态 C 变为物态 BD .物态 A 变为物态 B3、使用樟脑丸可以让棉毛织物等免受虫蚁的侵害。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打开存放衣服的箱子,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还会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没有了。

出现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 .汽化B .熔化C .凝华D .升华4、在上学路上,小皓观察到了不少情景,于是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做出了如下判断,正确的是()A .早上路面结冰,导致走路时有点滑,这是凝华现象B .同学之间打招呼,说话时会呼出“白气”,这是汽化现象C .树叶和车窗上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D .上周堆的雪人没有化成水就消失了,这是升华现象5、如图所示,把一些干冰(约 -76 ° C )放入一个干燥的空金属易拉罐内,过一会儿,易拉罐外壁上部出现小水珠,外壁下部出现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水珠是易拉罐中的干冰熔化后渗透出来的B .小水珠是周围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的C .霜是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凝华而成的D .霜是周围的水蒸气放热凝固而成的6、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C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D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7、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B .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草叶上挂满了露珠,到了初冬覆盖了一层霜,所以霜是由露珠变成的C .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了“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 .在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后一会儿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会立即熔化B.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蒸发放热的原因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D.电灯泡用久了,钨丝变细和内壁变黑分别是由于钨的升华和凝华而造成的9、“ALS冰桶挑战”是一个让更多的人关注“渐冻”即“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慈善募捐活动,要求参与者将整悀的冰水混合物浇遍全身,如图所示。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2.深秋和初冬季节,有时早上起来会发现地面或植物的枝叶上有一层霜,它的形成原因是()A.水的凝固B.水蒸气的凝华C.水蒸气的液化D.小冰晶的熔化3.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这是应用了( )。

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液化放热C.干冰升华吸热D.干冰凝华放热4.四季分明的临沂城宜商宜居.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5.在冰柜的四壁上有很多霜,这些霜形成的原因是( )。

A.冰柜四壁上的水凝固而成B.冰柜内的气体凝固而成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D.冰柜内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6.八(1)班教室后面的窗子安装的是铝合金,上有大块的玻璃,年前的冬天每天早自习时,同学们发现玻璃上室内的一面总有水气和冰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珠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冰晶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水珠是不小心洒上去的D.冰晶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7.下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8.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9.某些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A.金属直接粘到玻璃镜头上的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D.金属直接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10.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原因是雪发生了( )。

A.蒸发B.升华C.凝华D.凝固11.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12.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所示,这层霜是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__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13.物体从_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___态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作为先生一定要尽快掌握所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才干。

接上去查字典物理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提矮小家的效果。

一、选择题1.(2021年赤峰中考题)在冰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A.树枝上构成的〝雾凇〞B.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C.堆起的雪人逐突变小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答案:C解析:树枝上构成的〝雾凇〞,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一种液化现象;堆起的雪人逐突变小,是雪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雪花在脸上变成水,是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以下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冬天,树木及空中上结霜是凝结现象B.雾的构成是汽化现象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D.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答案:D解析:空气里含有少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木、空中就会直接变成小冰粒。

所以霜的构成是凝华现象。

雾是小水珠,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所以,雾的构成是液化现象。

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意思是衣服里的冰没有熔化成水,而是直接变成水蒸气跑掉了,所以是升华现象。

3.应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朽蜕变,这是运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答案:B解析:固态二氧化碳之所以叫干冰,是由于这种物质形状像冰,但它不会像冰那样熔化变成水弄湿周围的物体,而是直接变成气态的二氧化碳跑掉。

所以干冰是容易升华的物质。

在干冰升华时,会少量吸热,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

这种作用使干冰用途普遍,如防止食品蜕变,人工降雨,制造舞台上的烟雾等。

4.(2021年长春中考题)初冬的早晨,树枝上往往挂满了霜花,这一现象发作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B.凝华C.熔化D.升华答案:B解析: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一升华和凝华pdf含解析人教版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一升华和凝华pdf含解析人教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同步练习:升华和凝华1.雾、露、霜、雪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中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A.雾霜 B.霜雪 C.雾露 D.雪露【答案】B【解析】雾、露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霜、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选B。

2.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食品,包装纸外常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A.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B.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C.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然后凝固而成D.水蒸气在冰箱外升华而成【答案】A【解析】这一层冰花是冰箱内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选A。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冬天早晨出现霜B. 北方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C. 北方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D. 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答案】D【解析】霜、冰花、雾凇都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

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是冰升华为水蒸气的结果,D正确。

4.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上会出来变黑的现象,这是因为()A.用久了蒙上的灰尘B.钨丝先熔化后凝固的结果C. 钨丝先升华后凝华的结果D.电流流过的痕迹【答案】C【解析】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壁上会出来变黑是灯丝(钨丝)通电后受热升华,再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的结果。

选C。

5.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答案】A【解析】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A正确。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B错。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C 错。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D错。

选A。

6.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答案】D【解析】A.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冰化成水是熔化过程,A错。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质量检测练习题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质量检测练习题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几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与吸、放热状况联络错误的选项是〔〕A. 露的构成──液化;放热B. 霜的构成──凝华;吸热C. 河水解冻──熔化;吸热D. 湿衣服晾干──汽化;吸热2.对以下四幅图所描画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A. 凝重的霜的构成是凝结现象,放热B. 飘缈的雾的构成是液化现象,吸热C. 晶莹的露的构成是液化现象,放热D. 洁白的雪的构成是凝华现象,吸热3.以下有关生活中物理知识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衣柜里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变小的,是升华现象,升华需求吸热B. 晶体和非晶体区别在于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C. 体温计在测量体温时为了读数准确,不能体外取出读数D. 一切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4.冰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玻璃窗上〝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外表D. 玻璃窗上〝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5.我国大局部地域一年四季清楚,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冰花主要是水凝结而成的;②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而成;③冰花出如今窗玻璃的内侧;④冰花出如今窗玻璃的外侧。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6.将冰块放进外壁枯燥的易拉罐中并参与过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可以看到易拉罐外壁出现了白霜.白霜构成发作的物态变化是〔〕A. 凝结B. 凝华C. 液化D. 升华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固态必需先变成液态才干再变成气态B. 在固态变成液态的进程中,必需要用火加热C. 液态变成固态的进程会放热D. 液态变成气态的进程既不吸热也不放热8.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 冰冷的冬天,衣服一旦冰冻就不会变干B.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C. 液态石蜡在凝结的进程中会放出热量但温度坚持不变D. 热水能够比冷水蒸发的慢9.对以下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选项是〔〕A. 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属于凝华现象,需求吸热B. 清晨草叶上构成露珠属于液化现象,需求放热C. 冬天湖面上结冰了属于凝结现象,需求吸热D. 在舞台上喷洒干冰构成白雾属于汽化现象,需求放热10.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湿衣服晾干是蒸发现象B. 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C. 露珠的构成是凝结现象D. 霜的构成是凝华现象11.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由于钨丝发作了以下哪种现象〔〕A. 凝结B. 升华C. 凝华D. 先升华再凝华12.应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由于干冰〔〕A. 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少量的热B. 升华时吸收少量的热C. 汽化时吸收少量的热D. 液化时吸收少量的热13.以下进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B. 夏天,从冰箱外面拿出的饮料罐〝出汗〞C.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D. 严冬,湖水结成冰14.户外温泉游泳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休闲方式,以下关于夏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画中正确的选项是〔〕A. 温泉泳池上方的少量〝白气〞是由于汽化构成的B. 游泳圈从温泉池中取出后遇冷变瘪是由于圈内空气液化构成的C. 人们在温泉池中觉得暖和是应用热传递来改动人体内能的D. 泳池边的树枝上有少量〝白霜〞是水蒸气凝结构成的15.自然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毫不相关,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春天里冰雪消融B. 夏天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C.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D. 初冬的早晨霜打枝头二、填空题16.小阳在学习升华与凝华这局部外容的时分,看到教员做了演示实验,把碘颗粒放入试管中,并用塞子塞紧,放在温度约为90℃的热水中,可以看到试管中有紫色的气体发生。

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3.4 升华和凝华一、单选题1.对下面几幅图反映出来的各种现象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是在外面两个人说话,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B.图乙树杈上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图丙玻璃上的水是霜凝固形成的D.图丁灯泡内壁上黑色的钨是钨蒸气凝华形成的2.2020年11月23日的一场大雪,校园内银装素裹,美丽异常。

如图是以为老师拍摄的东郊运动公园的雪景,对这场雪的物理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学们在操场嘴里呼出的“白气”——液化现象B.在室外台阶上撒融雪盐——提高了雪的熔点C.树叶上晶莹洁白的雪花——凝华现象D.雪消融时同学们感觉觉很冷——熔化吸热3.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的形成C.霜打枝头D.冰的形成4.古诗《长歌行》中,有诗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诗中所说的“露",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液化B.凝固C.凝华D.汽化5.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以下诗词中涉及几个物态变化,对其分析正确的是()A.“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6.关于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食品保鲜的时候会用到干冰,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①用冰箱制作冰棒,发生了凝固放热的现象①冷冻的牛排表面的霜是水蒸气吸热凝华而成的①烧开水的时候,壶口的“白气”是水汽化吸热形成的水蒸气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汽车玻璃上出现了霜B.树枝上形成“雾凇”C.早晨山林中出现了雾D.上午露珠逐渐消失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工降雨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B.冬天玻璃窗上的霜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冰吸收热量凝固成水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9.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7.4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D.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因为发生了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从人体吸收更多的热量3.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C.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4.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酷夏,雨水晒干C.深秋,大雾弥漫D.寒冬,冻衣晾干5.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变小B.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C.严寒冬天湖水结冰D.清晨草地上出现白霜6.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草上的露珠C.秋天枝头上挂满白霜D.冬天屋檐下的冰凌7.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冬天池塘覆盖上薄冰——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的内壁上结了霜——汽化8.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A.铁丝网上的白霜B.屋檐下的冰凌C.冰冻的衣服晾干D.草叶上的露珠二、多选题9.从冰箱内拿出的牛肉,上面有一层白粉,白粉的形成原因与下图中相同的是()A.坚固的冰B.飘渺的雾C.晶莹的雾凇D.雪白的霜10.沈阳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棋盘山“缧缈的雾”B.浑河边“美丽雾凇”C.植物园“晶莹的露”D.万柳塘“洁白的雪”三、填空题11.现在有一种“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指导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地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12.物体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叫升华,要________热;物体从________变为________的过程叫凝华,要________热.13.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窗花”在玻璃的________侧(选填“内”或“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14.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

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

(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15.霜是由水蒸气__________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_ 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16.判断正误:(1)夏天在箱子里放一些卫生球(用萘制成的),用来预防虫蛀,过几个月后,卫生球变小或消失,这是因为卫生球升华所致.(2)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结了冰,未见冰熔解,衣服却慢慢变干了,这是汽化现象.四、计算题17.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五、简答题18.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看到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

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六、实验题19.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__(2)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七、综合题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真空脱水食品真空冷冻脱水干燥(简称冻干)食品是将新鲜食品,如:水果蔬菜、肉食、水产品、食用菌、中药材等快速冷冻后,再送入真空容器中升华脱水而成的食品.用冻干工艺制成的食品,不仅保持了食品的色、香、味、形,而且最大限度地保存了食品中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食用时,只要将该食品加水即可,在几分钟内就会恢复成新鲜食品.冻干食品不需要冷藏设备,只要密封包装就可在常温下长期贮存、运输和销售,三~五年不变质.由于该食品只含有5%以下的水分,所以质量好,重量轻,可大大降低经营费用.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是新鲜蔬菜除去水分制成的,利用“升华脱水法”制成的脱水蔬菜在食用时能保持其新鲜的味道.下列做法采用了“升华脱水法”的是_______A.将蔬菜放在太阳下暴晒除去水分B.将蔬菜放在热锅上烘烤除去水分C.将蔬菜冷冻后迅速放在低压环境下升华除去水分D.将蔬菜冷冻后除去冰块即可.参考答案1.D【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形成的,是凝华放热.不合题意.B.冰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升华吸热.不合题意.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由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吸热.不合题意.D.樟脑丸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吸热.符合题意.2.B【解析】【详解】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灯丝表面部分的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钨,是升华现象,A 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秋天夜晚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形成了雾,早晨,由于空气温度升高,液态的小水珠会吸热汽化变为水蒸气,所以大雾逐渐散去不见了,B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C.由于水蒸气先液化为液态水,释放一部分热,再和开水一样放热,所以水蒸气烫伤会更严重,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蒸发会吸热.人出汗后,微风吹过加快了身上的空气流速,从而加快了汗液的蒸发,蒸发时会从身上吸收热量,故感到凉爽,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详解】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放热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需要吸热.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当它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晶,C正确;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成水,同时吸收热量,D正确,故选B.4.D试题分析: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不合题意.B、雨水晒干是汽化,不合题意.C、大雾弥漫是液化.不合题意.D、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是升华.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判断物态变化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什么状态,然后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分析.5.D【解析】试题分析:A、卫生球放一段时间会变小,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B、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是水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C、冬天湖水结冰,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D、草地上出现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冰晶,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6.C【解析】A、春天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B、夏天,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C、秋天,枝叶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符合题意;D、冬天,屋檐下的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总共有六种变化过程,像这类的题目,只要记清楚名称即可正确解题。

7.A【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详解】A、樟脑丸变小,樟脑丸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正确;B、冬天池塘覆盖上薄冰,水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固现象,故B错误;C、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实际上就是变为了水蒸气,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故C错误;D、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固态的,是由冷冻室内的水蒸气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D错误。

故选A。

8.A【详解】A.铁丝网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符合题意;B.屋檐下的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冰瘤,不符合题意;C.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冰升华成为水蒸气,不符合题意;D.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9.CD【解析】从冰箱内拿出的牛肉,上面有一层白粉,白粉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坚固的冰是水变为固态凝固而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缥缈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雾凇是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答案为CD.10.BD棋盘山“缧缈的雾”,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浑河边“美丽雾凇”,雾凇是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

植物园“晶莹的露”,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万柳塘“洁白的雪”,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BD。

11.升华吸热【解析】【详解】“固体清新剂”是固态的,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它会吸收热量直接变成气态消散在空气中,从而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这种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是物质的升华,此过程需要吸热。

12.固态气态吸气态固态放【解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时需要放出热量.点睛:重点是物态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除了要记清楚六个物态变化的过程谁吸热、谁放热,还要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