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浙西南山区盆地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浙西南山区盆地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浙西南山区盆地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近来年,随着农业粮经结构的调整,番茄作为高效益的蔬菜在浙西南山区广泛种植。

番茄长季节栽培作为一种新的高效种植模式正在悄然兴起,其种植期长达10个月,667平方米产量达1万kg以上,形成“种一茬,长一年”的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模式。

结合浙西南山区盆地“冬季温度低、早春返温早、夏季炎热高温”的气候特点,我们将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设施和品种选择生产上普遍采用顶高3.5m、肩高2.5m、宽8m的塑料大棚,棚内埋设微滴灌系统。

品种要求是无限生长类型,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如以色列的R-144、FA-189、FA-516、加茜亚,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浙粉202,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的中杂9号等品种。

2播种育苗根据浙西南山区盆地的气候特点,播种期安排在8月中下旬,此时夏季高温开始下降。

大棚内避雨育苗,采用营养钵或穴盘作为育苗容器。

高温时注意降温,可在棚顶盖上遮阳网。

3整地施肥8m宽大棚每棚作5畦,畦带沟宽1.6m,畦面作成龟背形,沟深15cm。

番茄长季节栽培,生长季节长达8~10个月,667平方米目标产量1万kg以上,需肥量大,整地时施足基肥。

基肥宜重施腐熟农家肥,667平方米用量2000~2500kg,同时,开深沟施入磷肥50kg、钾肥50kg、复合肥50kg。

4适时定植番茄苗龄25~30天,株高15cm,2叶1心时即可定植。

采用膜下微管滴灌系统,可随时保持土壤湿润,提高水分利用率;同时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定植时,畦面上铺设滴灌带,同时浇透畦面,盖上地膜。

1畦种2行,株距40cm打孔定植。

5田间管理5.1温度管理定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大棚外面适时遮盖遮阳网,同时注意调节温度与光照之间的矛盾,防止定植苗徒长。

有条件的,可在棚顶架高弥雾微喷系统用于夏季降温。

冬季、早春季节浙西南地区温度较低,要加强保温工作。

具体可采用四层膜管理,即地膜、小棚膜、中棚膜(大棚内套中棚,跨度为2~3畦)、大棚膜。

大棚番茄长季节超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番茄长季节超高产栽培技术

关 键 词 : 棚 番 茄 ; 产 ; 培 技 术 大 高 栽
中 图分 类 号
¥4 . 6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 7 3 (0 6 1 —19— l 07— 7 1 20 ) 0 0 1
温州 地处 浙南 。番 茄 是温 州 市 龙 湾 区栽 培经 济 效 益
营 养钵 。营养 土配 方如 下 : 园土 12—3 4, 新 / / 腐熟 栏肥 l / 5—14 草木 灰约 1 % , 镁磷 肥 2 一3 堆 制发 酵杀 灭 /, 0 钙 % % 病 虫 。番茄 整个 苗 期 的适 宜 温 度 为 : 种 至 出 苗 日 2 播 5— 3 q 夜 间 2 q 出 苗 至 两 片 真 叶 日间 2 q 夜 间 l 0 C, 5 C; 0 C, 0— 1T , 5 :夏秋育 苗 以降温 防暴 雨 为主 。
苗 床水 分管理 原 则 是 不 干不 浇 , 干勿 湿 , 是 出现 宁 若 苗 床过 干或 过 湿 的情 况 , 通 过 覆 少 许 干 土 或 湿 土 来 调 可
节。
1 栽 培前 准备
1 1 品种 选择 . 选 择 无 限生 长 势 强 、 位 座 果 商 品性 好 高 的无 限生 长型 番茄 品种 。目前 在 我 区品种 表 现 优 良的有 : 托 马雷斯 、A19等 。其 中 , 马雷 斯 表现 为超 高产 , 长 F 8 托 生 势 强 , 寒能 力强 , 病 能 力 中 等 , 型 扁 圆 型 , 续 座 果 抗 抗 果 连 性好 , 硬度 中等 , 单果 重 2 0— 2 g F 8 0 2 0 ,A19表现 为 高产 , 生 长 势强 , 寒抗病 能 力 强 , 续 座 果性 好 , 型 为扁 圆 型 , 抗 连 果 转 色均匀 , 泽鲜 艳 , 度 高 , 果 重 10 色 硬 单 8 g左 右 。这 两 个 品种 的另一共 同优 点 是果 实 抗挤 压 、 贮 运 和货 架 期 长 , 耐 可在 常温下 放置 1 d以上 。 5 1 2 棚架选 择 . 长季节 栽培在 龙 湾 区主要采 用 6—8 宽 m

设施番茄越夏长季节规范化栽培

设施番茄越夏长季节规范化栽培
铁丝 , 每个 植 株用 吊绳 捆缚 , 吊绳 上 端 用 活 动 挂 钩 挂 在 铁 丝 上 , 挂 钩 可 在 铁 丝 上 移 动 。采 用 单 干 整 枝 , 分枝 长 至 6 米 左 右 当 厘 时 及 时 去掉 。随 着 植 株 生 长 , 断 绕 茎 于 吊绳 上 。 不
2苗期 管理 -

倍液 ; 猝倒病可用 2 %甲霜灵 80倍 液喷雾 防治 , 5 0 或用 以上 2
种药 配成毒土撒施。 蚜虫 、 温室 白粉虱 、 美洲斑潜蝇等 害虫可用 2 0目防虫 网覆盖育苗棚室的门和通风 口进行预防 ; 少量害虫可
张挂 黄 板 诱 杀 。
4其他管理 _
定植 后及 时查苗 、 补苗 , 保证全苗。4月气温
维普资讯 om


一 豢 酸 鬻一
0 80 晋 城 市 农 业 局 400
何丽萍
段 佐 萍
设施 番茄长季 节栽培是一项技 术含量较 高也是较难把 握 的设施蔬菜栽培技术。 在实现温室番茄越冬 长季节栽培的基础

畦上行距 04米 , . 平均行距 07 08 , . .米 株距 02 米 。 .8 每亩 保苗
植 随灌水 。若气温偏低 , 可临时搭 小拱棚保温 。
四、 田间 管 理 ( ) 花坐 果 期 的 管 理 一 开
得 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品 种 选择
球 熬 羚一 般 茕 譬¥帮 撼 鸶
应选用果 型中等 、 坐果均匀连 续 、 高温 、 皮抗裂 果 、 耐 厚 生 长势强的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 。 如以色列 19 l4或荷兰的宝 8 、4

E, 我们通过 3年试 验 , 研究总结 出温室大棚等设 施番茄越 夏

什么季节最适宜种植西红柿-

什么季节最适宜种植西红柿-

什么季节最适宜种植西红柿?西红柿也叫番茄、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

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

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

那么什么季节最适宜种植西红柿呢?种植技术有哪些呢?西红柿种植方法1、深耕选择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栽培番茄。

为促进番茄根系向纵深发展,必须深耕;冬季休闲的地块,可在上冻前深耕25~30cm,翻后不耙,以利土壤风化。

番茄可采用平畦或高畦栽培。

北方比较干旱的地区或高度密植的早熟栽培以平畦为宜,一般畦宽1.2~1.5m、畦长8~10m。

南方及水源充足的水浇地或低洼易涝地应采用高畦栽培。

2、施基肥深耕应结合增施基肥,一般667m2施有机肥5000~7500kg。

在施基肥的同时,最好将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每667m2施过磷酸钙30~40kg。

3、选种选用耐寒、抗病的早熟品种,如西粉3号、早丰等;有的地方还有直立性品种Q120型(无须搭架);一般每亩可产3000公斤~4000公斤。

4、种植时间及密度(定植期确定后,提前60~70d播种育苗)春番茄定植时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一般日平均气温达15℃以上,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定植。

元月中下旬温床育苗,3月中旬移栽。

5、播种、育苗时间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番茄种皮较薄,热力消毒易烫伤种子,应以药剂消毒为主。

播种时不宜过密,以每m2播种25~35g种子为宜,每hm2需种量300~450g。

定植前应进行秧苗锻炼,逐渐降低苗床温度,特别是夜温。

在秧苗锻炼过程中,不要过分控制水分,以保持晴天中午秧苗不明显萎焉为宜。

露地栽培每亩定植2500株,采取单株或两杆整枝,坐4-5序果穗进行人工摘心封顶;为确保提高产量,其控制营养生长,也可实行坐了穗果摘心封顶高密度栽培,发挥其早熟和产量的优势。

6、中耕番茄定植后应及时进行中耕,以促进迅速发根与缓苗生长。

中耕应连续进行3~4次,中耕深度一次比一次浅,并可适当培士,促进茎基部发生不定根,扩大根群。

番茄栽培

番茄栽培

番茄栽培技术番茄生长最适宜的气温在17-24℃,但其根系要求却在22-26℃之间,如土温升至33-35℃时,生长停止,而土温过低则根系停滞甚至受冻伤,因此,种植番茄必须要考虑气候条件对种植番茄的影响。

一、移植与准备1、播种期:适当选择播种期,番茄的种植除了在天热的7-8月份和较寒冷的1-2生长受影响外,在全年都可种植,而最适合的季节是在秋冬时期。

一年之中,如春播番茄,可利用农薄防寒育苗,苗龄35-40天移栽,3-4月开花结果,5月底可收获,如8-9月播种,苗期25-28天,10月份开花,12月可收获。

2、播种量:每平方米,播种子量25-30克,如种子发芽率高,可种植2-3亩大田。

播种量要严格控制,如播种量过多,不但不能培育出壮苗,而且因苗数过密,可能致使幼苗徒长,且易生猝倒病。

3、种子浸种消毒:种子消毒的方法是,将已清除杂物,种粒大小较一致的种子用纱布包好,先用30-35℃温水浸泡种子2-3小时,然后捞起浸入0.1%的高锰酸钾液内再浸泡5分钟左右,再捞起阴干种身后可以催芽,约24小时左右,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4、苗地选择和整理:为防止番茄青枯病,一定不要选择茄科和同科用过的苗地或田土,苗地最好选用新荒地和水稻田土壤,经犁耙翻晒后,可施少量的牛粪干粉,为了苗地的清洁和无青枯病菌,最好不施农家肥,而用新烧的火烧土或火灰代替。

苗床的整理,土表层必须均匀细碎,且要平整,苗床按1.2米起畦,畦高25-30厘米,播种前用800倍的百菌清喷施苗床消除病菌。

5、育苗期:苗期的长短影响到幼苗的质量,除冬季播种春季种植,苗期要求40天左右外。

在春、秋二季种植的苗期,春季以25-28天为宜,秋季以18-20天为宜。

二、适时移植大田种植番茄田块的整理,种植番茄的土壤不要选择前作种过茄科作物的土壤。

大田整理要求做到犁耗翻晒,土壤破碎均匀,按种植要求起畦、畦宽1.8-2米包坑起畦,起畦后在畦面上施足基肥,可亩施腐熟农家肥2500-3000公斤,磷肥50公斤作基肥,基肥与表土层充分混合后开行种植,种植的要求按30×50厘米的规格双行种植,亩种植3000-3500株,移植时,选择适龄壮健的幼苗,带土移栽,茄苗种植后必须及时淋定根水,防止幼苗移植失水而死亡、缺穴。

日光温室长季节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长季节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幼苗定植 后应 及时浇定植水 ,定植后 3~5d再浇 1 次缓
苗水 。 浇水量要视情 况而定 , 若定植水浇水量较大 , 则缓苗水浇
水量应适 当减少 , 反之则大些 。 有些地 区土壤保水性较好 , 缓苗 水可 以不浇 。
25 防寒 保 温 .
植株 长势 留果 ,一般第 2季 留 5 6穗果 , 中旬第 2季始 3月 收 。这种种植模式补充了淡季番茄 的供 应 , 满足 了广 大消费者 的需要 , 同时取得 了较好 的经济效益。2 1 0 0年长季节番茄种植 模式在利通 区种植面积达 5 7h z番 茄产量 2 . m , 4 1万 k/m , g l 收 l
采用 5 5℃温汤浸种或用 1 %磷 酸三钠溶液浸种消毒 , 0 杀 灭 种子 表面的病菌 。
13 培 育 壮 苗 .
采用 7 2孔穴盘 育苗 , 穴 1 。前期 白天温度 应保持 在 1 苗
2 2 5 8℃ , 间 2 — 4℃; 叶 1 夜 0 2 2 心时可适 当降低温度 , 白天 2 2 1 6℃, 间 1 l 夜 2 3c C。同时要加强光照管理 , 秧苗之间不
肥 10m/m2 5 5 3 %的三元复合肥 4 0~ 5 g m 做底肥。施 h 4 5 7 0k/ h
肥时, 首先将 2 / 3的有 机肥撒施 在地表 , 用旋 耕机旋耕 2 遍使 其均匀 , 然后将剩余 的 1 有机肥和复合肥 以沟施 的形式施入 / 3
定植畦( ) 垄 下部。施肥前用多菌灵 8 0倍液或 甲基托布津 6 0 0 0 倍液对温室土壤喷洒消毒。 22 高畦栽培 。 下暗灌 . 膜 采用高畦栽培 以提 高地温 , 畦高应在 1 m左右 。采用膜 5c 下暗灌技术 , 以降低棚内湿度 , 利于防病 。

浙西南山区盆地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浙西南山区盆地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4 适 Nhomakorabea时定 植
番 茄苗 龄 2 ~ 0天 , 高 1 m, 53 株 5e 2叶 1 时 即 心 可 定植 。采用 膜下 微 管滴 灌 系统 , 随 时保 持 土壤 可 湿润 , 提高 水 分利 用 率 ; 同时 有效 降低 空 气 湿度 , 减 少 病 害发 生 。 定植 时 , 面上铺 设滴 灌带 , 畦 同时浇 透
肥 ,6 量 20 0 25 0 k , 时 , 深 沟施 入 6 7m 用 0 - 0 g 同 开
53 肥 料 管理 . 长 季 节 栽 培 生 长季 长 , 目标产 量 较 高 , 因而 需 肥 量 大 , 植 前施 足 基 肥 , 茄生 长 过 程 中在 不 同 定 番 的生育 期加 强迫 肥 。当番 茄第 1 果达 到“ 穗 乒乓球 ” 大小 时 ,6 l追施 l g复合 肥 。 以后 , 6 7r f 0k 采收 完 1
3 c 以上 造成 热 害 。 5I =
2 播 种 育 苗
根据 浙西 南 山 区盆地 的气候 特 点 , 种期 安 排 播
在 8月 中下旬 , 时夏季 高 温 开始下 降 。大棚 内避 此
雨育苗 , 采用 营 养钵 或穴 盘 作 为育苗 容 器 。高 温 时 注意 降温 , 可在 棚顶 盖上 遮 阳网。
维普资讯
- 墨竺墨叁!! ! 苎 竺 ! ! ! 旦 竺
2. 培 植 00 与 保 08 6栽
浙 西 南 山 区 盆 地 番 茄 长 季 节 栽 培 技 术
丁 潮 洪
近来年 , 随着 农 业 粮 经结 构 的 调整 , 茄 作 为 番 高 效 益的蔬 菜 在浙 西南 山 区广泛 种植 。 番茄 长季 节 栽 培 作 为一种 新 的高 效 种植 模 式正 在悄 然 兴 起 , 其 种 植 期 长达 l 0个 月 ,6 量 达 1万 k 6 7m 产 g以上 , 形成 “ 一 茬 , 一 年 ” 种 长 的省 工 省 本 、 高产 高效 的周

温室秋冬茬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温室秋冬茬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54 水 肥 管 理 。前 期 温 度 高 、蒸 发量 大 , 既 要 控 。
制水 分 防止 徒长 ,又要 防止 干 旱 发生 病 毒病 。结合 浇 缓 苗 水 追 肥 , 每 亩 施 入 人 粪 尿 5 0~10 0k , 0 0 g 结合浇催果水追施人粪尿 1 0 0~1 0 g或 硫 酸 0 0k 5 铵 1 O~l ,盛 果期 l ~1 5 0 5d浇 1次水 ,隔 1 水
554 疏果 定 果 。当果 实长 到乒 乓 球大 小 时进行 疏 ..
温 室 秋冬 茬番 茄 愈是 采收 晚产 值 愈高 ,所 以应 尽量 延 长 采 收 时间 ,_。 都 要 达 到成 熟 期 再 采 收 。 。 般
苫。
温 室 秋冬 茬番 茄 是 夏 天 播 种 ,秋末 冬初 采 收 ,
型 、丰产 、果 实干物 质 含 量 高 、果皮 较 厚 、耐贮 耐 运 的 品种 。 如佳 粉 1 5号 、 百 丽 、 卡 依 罗 、 玛 瓦 、 东亚 粉冠 、中研 6号 、硬 粉 2号 、硬 粉 8号 等 。
暗灌 ,高垄 地膜 覆 盖 ,在 晴天 上 午或 早 上浇 水 ,并
及 时放风 排湿 ,尽量 使 叶片 不结 露 。
有遮 雨遮 阴设施 ,有利 于 降温 防 曝 晒 ,避免 发 生病
毒 病 。最 好 设 置 1 . 5~2m 高 的 中棚 ,覆 盖 透 光 率 低 的 旧薄膜 , 四周 卷起 ,形成 防 雨遮 阴棚 ,或 应用 遮 阳 网遮 阴 。在 棚 内作 成 1 . m 宽 的 育 苗 畦 , ~15
产 量低 , 品质差 ,病 害 重 ,尤其 是病 毒病 和 晚疫病 极 易大 发 生 , 很难 栽 培 成 功 。但 从 2 0 0 9年 开 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摘要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对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番茄长季节栽培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41.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06-01
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充分利用棚室的温、光资源,提高棚室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延长其市场供应期,提高了设施栽培的经济效益。

番茄是我国设施蔬菜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目前设施番茄栽培通常采用1年2茬的茬口[1],而番茄长季节栽培是1次播种、生育期长达10个月以上,形成“种一茬,长一年”的周年生产模式。

其采收期长,不仅提高了番茄的产量,降低了劳动用工[2],而且市场供应期多为反季节从而使效益倍增,实现了温室番茄栽培的高产高效。

1 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番茄长季节栽培应选择生长势强、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无限生长型品种,如皖粉5号、皖杂15、皖红7号、中杂9号等。

播种前浸种催芽,具体方法为把种子放入55 ℃水中浸泡15 min,再在常温下浸泡6~8 h。

将浸泡后种子捞出洗净,置于26~30 ℃下保温。

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70%左右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 播种育苗
越冬型适宜播种期为7月中旬,越夏型的为10月中下旬。

在温室或大棚中采用电热温床营养钵或穴盘育苗。

播种前将营养土或基质装入(8~10)cm×(8~10)cm的营养钵中或50穴的穴盘中,整齐排列在电热温床上,缝隙用细土填实。

营养土由70%未种过茄果类作物园土、30%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混合而成。

每1 m3营养土添加磷肥1 kg、草木灰5~10 kg;也可直接使用番茄育苗基质。

将催芽种子的芽尖朝下平放于营养钵(穴盘)内,每钵(穴)1粒。

覆盖1 cm厚的疏松细土或基质,土面根据播种时期加盖覆盖物。

7月育苗,配套使用遮阳网、防虫网和顶棚膜;10月育苗,可在苗床上铺设电热线,每8 m2苗床布设功率1 000 w、长120 m的电热线1根,电热线平均间距5~6 cm,苗床中间线距大些,四周小些。

播种前1 d浇透底水,出土前一般不再浇水,子叶期应控制地面见干见湿,以保墒为主。

真叶展开后可适当加大喷水量,10月育苗浇水时间应选在晴天上午,阴天不宜浇水,7月育苗应选择早晨或傍晚。

结合浇水喷洒75%百菌清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出苗前,苗床温度控制在25~28 ℃。

待70%的种子破土出苗后,温度控制在白天25~26 ℃,夜间15~18 ℃。

第1片真叶出现后,白天20~25 ℃,夜间10~15 ℃。

移栽前5~7 d开始炼苗,逐渐通风降温至与定植环境一致。

3 定植
定植时营养钵育苗的苗龄为5叶1心至6叶1心;50孔穴盘育苗的苗龄为4叶1心。

定植前10~15 d,施基肥、整地、做畦。

施经
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45 t/hm2左右,发酵菜籽饼1 500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48%的硫酸钾三元复合肥600~750 kg/hm2。

肥土混匀,耙碎整平。

做成畦宽90 cm、沟宽60 cm、沟深15 cm
的高畦,畦面呈龟背形。

定植前1 d,苗床浇透水。

定植行距70 cm、株距40 cm,定植3.0~3.45万株/hm2。

番茄苗移栽过程要轻拿轻放。

番茄苗放入定植穴后覆土,浇定根水,培土。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
定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夏季大棚外面适时遮盖遮阳网,注意调节温度与光照之间的矛盾,防止植株徒长。

冬季、早春温度较低,要加强保温工作。

可采用4层膜覆盖保温,即地膜、小棚膜、中棚膜(大棚内套中棚,跨度为2~3畦)、大棚膜;或三膜一毡,即地膜、小拱棚、草毡(大棚保暖内衣)、大棚膜。

低温时,使用防落素、坐果灵等生长调节剂蘸花,注意不要将其溅到嫩枝嫩叶上。

晴天适时揭膜降温,翌年温度升高,必须及时加强通风降温,避免棚温升至35 ℃以上,以防产生热害。

4.2 水肥管理
浇水采用膜下微管滴灌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3]。

冬、春季节依照“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雨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浇水。

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应适时透风降温,并注意协调湿度与低温的关系。

定植前施足基肥,生长过程中加强追肥,追肥采用膜下滴灌施入。

第1穗果达到“乒乓球”大小时,可追施复合肥150 kg/hm2。

以后每采收完1穗果追施1次肥,追施复合肥225~300 kg/hm2,坐果中后期,叶面喷施0.2%左右磷酸二氢钾液。

缺钙时,可叶面喷施0.1%~0.2%氯化钙液或1%过磷酸钙液。

4.3 植株管理
番茄长季节栽培生育期和采收期均较长,植株调整非常重要。

7月育苗栽培的,年前控制植株生长量,防止徒长,11月底、12月初挂3~4穗果,顶端留3叶打顶。

打顶后,植株基部留1个强势侧枝作为后续结果枝培养。

尽量降低植株高度,多层膜覆盖越冬。

翌年3—4月,单干整枝,摘除二次侧枝。

10月育苗栽培的,采用单干整枝,每采收3~4穗果后,摘除下部老叶和病叶,降低植株高度1次。

5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番茄栽培实行2年以上轮作。

选用抗病品种,遮雨栽培,培育壮苗,加强田间温湿度管理,增施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清洁棚室,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4];并积极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

同时配合使用黄板、太阳能诱虫灯等诱杀害虫。

6 采收
越冬型于11月中下旬至翌年6月采收;越夏型于3月下旬至12月底采收。

当果实转色至7~8成熟时,即可采收。

若长途运输销
往外地,则可适当早采2~3 d,即在果实刚转色时采收。

采摘选上午或傍晚为宜,避免雨天采收。

7月育苗栽培的,年前采收3~4穗果,翌年再采收7~9穗果[5]。

7 参考文献
[1] 何从亮,毛久庚,甘小虎,等.玻璃温室番茄长季节基质袋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4):158-160.
[2] 夏月明,吴明星,王进,等.江苏沿江地区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2(4):83-84.
[3] 丁潮洪.浙西南山区盆地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6(8):20-21.
[4] 王俊文.番茄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39.
[5] 董莉,钱勤英,孙月轩,等.日光温室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0(4):39-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