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合集下载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污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

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通过七个部分,详细比较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一、活性污泥法原理:利用活性污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优点:处理效率高,技术成熟。

缺点:能耗高,易产生污泥膨胀。

应用场景: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

案例:某市污水处理厂采用活性污泥法,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二、生物膜法原理:通过生物膜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

优点:节能,操作简便。

缺点:易堵塞,需要定期反冲洗。

应用场景: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案例:某乡村采用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有效降低了污染。

三、自然生物处理法原理: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优点:成本低,维护简便。

缺点:处理效率不稳定。

应用场景:适用于农村地区或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

案例:某农村地区利用自然生物处理法处理生活污水,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

四、化学处理法原理: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优点: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

缺点:成本高,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应用场景:适用于特定行业的污水处理。

案例:某化工厂采用化学处理法处理高浓度废水,有效降低了污染物排放。

五、厌氧生物处理法原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

优点:能耗低,可回收沼气。

缺点:处理效率慢,臭味大。

应用场景: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案例:某造纸厂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处理制浆废水,实现了能源回收与环境改善双重目标。

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导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体上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污水处理厂。

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厂适合什么工艺呢?本文对此作出了解释。

1、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划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体上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污水处理厂。

规模>10×10^4 m³/d的是大型污水厂,一般建在大城市,基建投资以亿元计,年运营费用以千万元计,目前全国已建成十多座。

中型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为(1~10)×10^4 m3/d,一般建于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郊县,基建投资几千万至上亿元,年运营费用几百万到上千万元,目前全国已建成几十座,正建的有上百座,今后一段时间还将大量增加。

规模<1×10^4 m3/d的是小型污水处理厂,一般建于小城镇,基建投资几百万到上千万,年运营费用几十万到上百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这类污水厂刚刚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出现,今后会越来越多,最终小型污水厂的数量将超过大中型污水厂。

2、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因此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生物法。

也有采用化学法的,比如采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但这种工艺的去除率不高,出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对出水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

在生物法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两大类,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不高,卫生条件较差,我国只有少数几座生物滤池城市污水处理厂,而活性污泥法占绝大多数。

活性污泥法有很多种型式,使用广泛的主要有三类:①传统活性污泥法和它的改进型A/O、A2/O工艺,②氧化沟,③SBR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应用较早的工艺,它去除有机物的效率很高,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采用厌氧消化方式进行稳定处理,对消除污水和污泥的污染很有效,而且能耗和运行费用都比较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近20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去除氮、磷列入了污水处理的目标,于是出现了活性污泥法的改进型A/O法和A2/O法。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的选择设计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的选择设计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的选择设计摘要: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为1万-3万m3/d,这类型的污水处理厂往往具有负担的排水面积小,污水量较小,一天内水质水量变化较大,频率较高;要求自动化程度较高,以减少工作人员配置,降低经营成本;尽量减少污泥量同时使污泥部分好氧稳定等特点。

本文结合笔者在一些工程设计中的实际经验,从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及其主要去除方式、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分析等方面着手,对现阶段我国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改良A2/O工艺和CASS工艺进行了重点的描述和对比,提出相应的选择思路和见解。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改良A2/O工艺;CASS工艺;设计Abstract: the processing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scale for 10000-30000 m3 / d, this type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tend to have the burden of the drainage area is small, the wastewater quantity is small, a day in water changes greatly, high frequency; Request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to reduce the working personnel allocation, reduce the management cost; Try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sludge and sludge aerobic stability etc. Characteristics. The author discusses some engineering design of the actual experience, from the main pollutants in sewage removal and the main way, sewage to take off the nitrogen phosphorus removal process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analysi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is frequently used improved A2 / O process and CASS technology focuses on description and contras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hoice ideas and opinions.Keywords: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Denitrification and p; Improved A2 / O process; CASS process; design一、前言传统的污水处理厂按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引言概述: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确保污水处理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

不同的工艺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

因此,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水质特征、处理目标、处理能力、运行成本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

一、水质特征1.1 污水成分分析:首先,需要对污水的成分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有机物、无机物、悬浮物、重金属等。

这有助于确定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对象和目标。

1.2 水质稳定性:考虑水质的稳定性,包括水质的波动范围、季节性变化等。

对于水质波动大的情况,需要选择适应性强的处理工艺。

1.3 水质要求:根据排放标准和再利用要求,确定所需达到的水质指标,以便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二、处理目标2.1 排放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确定所需达到的污水处理效果。

不同的排放标准对工艺的要求也不同,需要选择符合标准的处理工艺。

2.2 再利用要求:如果需要将处理后的污水再利用,需要选择适合的工艺,如深度处理、膜技术等。

2.3 资源回收:考虑污水中的有价值物质是否可以回收利用,如氮、磷等,选择相应的处理工艺进行回收。

三、处理能力3.1 处理规模:根据污水处理量确定处理工艺的规模,包括小型处理工艺、中型处理工艺和大型处理工艺等。

3.2 处理效率:根据处理效率要求,选择适合的工艺。

有些工艺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而对于无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3 处理稳定性:考虑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选择能够适应不同水质和负荷波动的处理工艺。

四、运行成本4.1 投资成本:考虑处理工艺的建设投资成本,包括设备、土地、建筑等费用。

选择适合自身经济条件的处理工艺。

4.2 运行费用:考虑处理工艺的运行费用,包括能耗、化学品投入、人工维护等。

选择能够降低运行成本的处理工艺。

4.3 维护成本:考虑处理工艺的维护成本,包括设备维修、更换、清洁等费用。

选择易于维护和管理的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

污水处理工艺比选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为了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本文将对不同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比选,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案。

二、背景某地区的工业污水需要进行处理,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为了保证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需要对不同工艺进行比选。

三、比选标准1. 处理效果:工艺对污水的去除率和处理后水质的达标情况。

2. 投资成本:工艺设备和建设所需的投资成本。

3. 运营成本:工艺运行和维护所需的经济成本。

4. 适用范围:工艺的适用性,包括处理规模和处理对象。

5. 可行性:工艺的技术可行性和实施难度。

四、工艺比选1. A工艺- 处理效果:经过实验和数据分析,A工艺对污水的去除率达到90%,处理后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 投资成本:A工艺设备和建设投资为X万元。

- 运营成本:A工艺每年运营和维护成本为Y万元。

- 适用范围:A工艺适用于中小型工业污水处理,处理规模在1000立方米/天以内。

- 可行性:A工艺技术成熟,实施难度较低。

2. B工艺- 处理效果:经过实验和数据分析,B工艺对污水的去除率达到95%,处理后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 投资成本:B工艺设备和建设投资为Z万元。

- 运营成本:B工艺每年运营和维护成本为W万元。

- 适用范围:B工艺适用于大型工业污水处理,处理规模在10000立方米/天以上。

- 可行性:B工艺技术先进,实施难度较高,需要专业团队进行操作。

五、比选结果综合考虑处理效果、投资成本、运营成本、适用范围和可行性等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建议选择B工艺进行污水处理。

虽然B工艺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但其处理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广,能够满足大型工业污水处理的需求。

六、结论通过对A工艺和B工艺的比选,我们确定了最佳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案为B工艺。

选择适合的工艺方案能够保证污水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七、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选择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选择

生物膜法
总结词
通过在污水中培养生物膜来净化水质的方法。
详细描述
生物膜法利用微生物在固体载体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来吸附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耐冲 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投资成本高、需要定期更换载体等问题。
自然处理法
总结词
利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原理来净化水质的方法。
详细描述
污水水质
污水的成分和浓度直接影响处 理工艺的选择,不同的水质需
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投资成本
不同工艺的投资成本和运行费 用存在差异,工艺选择需考虑 经济效益。
处理要求
不同的应用场合和处理标准对 污水处理的要求不同,如排放 标准、回用标准等。
运行管理
工艺流程的自动化程度、操作 简便性、维护要求等因素也会
利用效率。
建议
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评估 体系,对不同工艺流程进行全面、客 观的评价和比较。
推广生态友好型的污水处理工艺,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污水处理与生 态恢复的有机结合。
加强污水处理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 处理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处理 成本和环境影响。
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机制, 加强日常维护和监管,确保工艺流程 的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
生物膜法
利用生物膜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营养盐,通过生物膜 的吸附和降解作用实现净化。优点是能耗较低,污泥产生量 较小;缺点是处理效率相对较低,适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
自然处理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自然处理法
利用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实现污水净化 ,如氧化塘、人工湿地等。优点是能 耗低,维护简单;缺点是处理效率不 稳定,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自然处理法包括稳定塘、湿地处理、土地处理等。这些方法利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通过微生物、植 物等生物的代谢作用来净化水质。该方法具有投资成本低、维护简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处理效果 不稳定、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污水特性、处理效果、运行成本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建议。

1. 污水特性分析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之前,首先需要对污水的特性进行全面分析。

包括污水的流量、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

通过对污水特性的分析,可以确定适用的处理工艺类型。

2. 处理效果要求根据当地环保法规和排放标准,确定对污水处理效果的要求。

一般而言,COD、BOD、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需要达到一定的去除率。

根据不同的处理工艺,其去除效果也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

3. 运行成本评估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还需要考虑运行成本。

运行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能耗、化学药剂使用、人工维护等方面。

不同的工艺对应不同的运行成本,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4. 工艺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工艺的稳定性指的是在不同的进水水质和负荷条件下,工艺能否保持稳定的处理效果。

可靠性则指的是工艺设备的可靠性和运行的稳定性。

这些因素对于长期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

5. 可扩展性和适应性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污水处理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因此,在选择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其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即工艺能否满足未来的需求,并且是否能够适应不同的水质和水量变化。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针对不同的污水处理需求,提供以下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建议:1. A2O工艺(厌氧-好氧工艺)A2O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适用于中小型城市和工业园区等场所。

该工艺通过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的组合,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成本较低的优点。

2. MBR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BR工艺是一种集生物处理和膜分离于一体的先进工艺。

浅谈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选择

浅谈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选择

浅谈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选择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划分1、大型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0×104m3/d,一般建在大城市,基建投资以亿元计,年运营费用以千万元计,目前全国已建成十多座。

2、中型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1~10)×104m3/d,一般建于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郊县,基建投资几千万至上亿元,年运营费用几百万到上千万元,目前全国已建成几十座,正建的有上百座,今后一段时间还将大量增加。

3、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104m3/d,一般建于小城镇,基建投资几百万到上千万,年运营费用几十万到上百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这类污水厂刚刚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出现,今后会越来越多,最终小型污水厂的数量将超过大中型污水厂。

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1、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因此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生物法。

也有采用化学法的,比如采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但这种工艺的去除率不高,出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对出水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

在生物法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两大类,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不高,卫生条件较差,我国只有少数几座生物滤池城市污水处理厂,而活性污泥法占绝大多数。

2、活性污泥法有很多种型式,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三类:①传统活性污泥法和它的改进型A/O、A2/O工艺: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早的工艺,它去除有机物的效率很高,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采用厌氧消化方式进行稳定处理,对消除污水和污泥的污染很有效,而且能耗和运行费用都比较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近20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去除氮、磷列入了污水处理的目标,于是出现了活性污泥法的改进型A/O法和A2/O法。

A/O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于除磷的厌氧—好氧工艺,一种是用于脱氮的缺氧—好氧工艺;A2/O法则是既脱氮又除磷的工艺。

②氧化沟: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首尾相接的循环流,通常采用延时曝气,在污水净化的同时污泥得到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体上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污水处理厂。

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厂适合什么工艺呢?本文对此作出了解释。

1、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划分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体上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污水处理厂。

规模>10×10^4m³/d的是大型污水厂,一般建在大城市,基建投资以亿元计,年运营费用以千万元计,目前全国已建成十多座。

中型污水处理厂的规模为(1——10)×10^4 m3/d,一般建于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郊县,基建投资几千万至上亿元,年运营费用几百万到上千万元,目前全国已建成几十座,正建的有上百座,今后一段时间还将大量增加。

规模<1×10^4 m3/d的是小型污水处理厂,一般建于小城镇,基建投资几百万到上千万,年运营费用几十万到上百万;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这类污水厂刚刚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出现,今后会越来越多,最终小型污水厂的数量将超过大中型污水厂。

2、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工艺城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因此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生物法。

也有采用化学法的,比如采用化学强化一级处理,但这种工艺的去除率不高,出水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对出水水质要求不高的地方。

在生物法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两大类,生物滤池的处理效率不高,卫生条件较差,我国只有少数几座生物滤池城市污水处理厂,而活性污泥法占绝大多数。

活性污泥法有很多种型式,使用广泛的主要有三类:①传统活性污泥法和它的改进型A/O、A2/O工艺,②氧化沟,③SBR工艺。

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应用较早的工艺,它去除有机物的效率很高,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采用厌氧消化方式进行稳定处理,对消除污水和污泥的污染很有效,而且能耗和运行费用都比较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近20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去除氮、磷列入了污水处理的目标,于是出现了活性污泥法的改进型A/O法和A2/O法。

A/O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于除磷的厌氧—好氧工艺,一种是用于脱氮的缺氧—好氧工艺;A2/O法则是既脱氮又除磷的工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在水力流态上不同于传统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首尾相接的循环流,通常采用延时曝气,在污水净化的同时污泥得到稳定。

它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处理设施大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它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反应池中完成污水的生化反应、沉淀、排水、排泥,不仅省去了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还省去了二沉池和回流污泥泵房,处理设施比氧化沟还要简单,而且处理效果好,有的SBR工艺还具有很强的脱氮除磷功能。

SBR 工艺对自控要求高,过去自控设备不过关,这种工艺无法推广,近年来自控技术和仪表应用于污水处理已经过关,因而SBR工艺得到大力推广,成为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一种工艺。

3、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改进型A/O法、A2/O法。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的大型污水厂大多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我国的北京高碑店污水厂、天津纪庄子污水厂和东郊污水厂、沈阳市北部污水厂、郑州市污水厂、杭州市四堡污水厂、成都市三瓦窑污水厂等都采用这种工艺,这不是偶然的,因为这种工艺对大型污水厂具有难以替代的优点:1、耗能低、运营费用低传统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与氧化沟和SBR工艺相比优势是能耗较低、运营费用较低,规模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

对于大型污水厂来说,年运营费很可观,比如规模为40×10^4 m3/d的污水厂,1 m3污水节省处理费1分钱,一年就节省146万元。

这种工艺的能耗和运营费低的原因是:a.设置初沉池,利用物理法以最小的能耗和费用去除污水中相当一部分有机物和悬浮物,降低二级处理的负荷,显著节省能耗;b.污泥采用厌氧消化,它比氧化沟和SBR工艺的同步好氧消化显著节省能耗,是一种公认的节能工艺。

这种工艺的基建投资一般情况下比氧化沟和SBR工艺高,但随着规模的增大,氧化沟和SBR的基建费也成倍增加,而常规活性污泥法的投资则以较小的比例增加,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

当污水厂达到一定规模后,常规活性污泥法的投资比氧化沟与SBR还省,所以,污水厂规模越大,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优势就越大。

2、管理水平提高常规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的主要缺点是处理单元多,操作管理复杂,特别是污泥厌氧消化要求高水平的管理,消化过程产生的沼气是可燃易爆气体,更要求安全操作,这些都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但由于大型污水厂背靠大城市,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较高,能满足这种要求,因而常规活性污泥法的缺点不会成为限制使用的因素。

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同时由于排水管网系统不够完善,大多数城市污水的有机成分不高,加之污泥厌氧消化的管理和沼气的利用还缺乏成熟的经验,这些因素都降低了包含污泥厌氧消化工序的常规活性污泥法、A/O和A2/O 法的经济性。

因此,对于规模为(10——20)×10^4 m3/d的城市污水4、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是氧化沟和SBR,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去除有机物效率很高,有的还能脱氮、除磷或既脱氮又除磷,而且处理设施十分简单,管理非常方便,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效、简化的污水处理工艺,也是世界各国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优选工艺。

2、在10×10^4m3/d规模以下,氧化沟和SBR法的基建费用明显低于常规活性污泥法、A/O和A2/O法;对于规模为(5——10)×10^4m3/d的污水厂,氧化沟与SBR法的基建费用通常要低10%——15%。

规模越小,两者差距越大,这对缺少资金建污水厂的中小城市很有吸引力。

即使在10×10^4 m3/d规模以下,氧化沟和SBR法的电耗和年运营费用仍高于常规活性污泥法,但如果与基建费用一起来比较,基建费加上20年的运营费总计还是比常规活性污泥法低些。

规模越小,低得越多,规模越大,差距越小,当规模为10×104m3/d时,两类工艺的总费用大致相当。

因此,对于中小型污水厂采用氧化沟与SBR法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3、氧化沟与SBR工艺通常都不设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整个处理单元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少50%以上,操作管理大大简化,这对于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很合适。

4、氧化沟和SBR工艺的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在质量上能满足工艺要求,价格比国外设备便宜好几倍,而且也省去了申请外汇进口设备的种种麻烦。

5、氧化沟和SBR工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比常规活性污泥法好得多,这对于水质、水量变化剧烈的中小型污水厂很有利。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氧化沟和SBR在国内外都发展很快。

美国环保局(EPA)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费用或运营费用比常规活性污泥法节省15%以上的工艺列为革新替代技术,由联邦政府给予财政资助,SBR和氧化沟工艺因此得以大力推广,已经建成的污水厂各有几百座。

欧州的氧化沟污水厂已有上千座,澳大利亚近10多年建成SBR工艺污水厂近600座。

在国内,氧化沟和SBR工艺已成为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首选工艺。

5、氧化沟工艺的主要分类和特点氧化沟工艺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1、多沟交替式氧化沟它的特点是合建式,没有单独的二沉池,采用转刷曝气。

它有单沟、双沟和三沟式,最典型的是邯郸三沟式氧化沟。

这种氧化沟具有SBR工艺的特点,也可算是SBR的一种类型,它的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如果要求脱氮除磷,需增加一些设施。

2、xxxx氧化沟3、xx氧化沟它也是分建式,有单独二沉池,采用转碟曝气,沟深也较大,现在四川、北京、山东、浙江等地都在采用,它的脱氮效果很好,但除磷效率不够高,要求除磷时还需采取一些措施。

4、一体化氧化沟是合建式,沉淀池建在氧化沟内,已在四川成都市新都污水厂和山东高密市污水厂应用。

它既是连续进出水,又是合建式,且不用倒换功能,从理论上讲最经济合理,但在一些具体技术问题上还不十分成熟,因此影响了它的推广使用。

6、SBR工艺的主要分类和特点SBR工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传统式SBR工艺它的所有操作都是间歇的、周期性的,四川巴中污水厂就是这种工艺。

它的脱氮除磷效果不够稳定,如要求脱氮除磷,需做一些改进。

2、ICEAS工艺即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它用隔墙将反应池分为两部分,前面是预反应区,后面是主反应区,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沉淀、排水、排泥,已用在昆明第三、第四污水厂。

它可以脱氮除磷,但效果不够理想。

3、DAT—IAT工艺即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相结合的工艺,反应池中部用隔墙分为两部分,前边的DAT连续曝气,后边的IAT间歇曝气、沉淀、排水、排泥,已用于天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

它的脱氮除磷功能一般,需增加设施才能提高脱氮除磷效率。

4、CAST工艺即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它的反应池用隔墙分为选择区和主反应区,进水、曝气、沉淀、排水、排泥都是间歇周期性运行。

它的脱氮除磷效果好,防止污泥膨胀的性能好,目前深圳、天津和云南的一些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此种工艺。

5、UNITANK工艺是三个矩形池并联,按照类似三沟式氧化沟的周期运行模式工作,但把转刷曝气改为鼓风曝气,可加大池深,把出水可调堰改为固定堰,简化了排水,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就是采用这种工艺,它的功能和三沟式氧化沟类似。

7、氧化沟和SBR工艺的比较氧化沟和SBR工艺有很多共同特点,也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性,在选定方案时需要仔细分析。

低则要视具体情况决定。

a.地价高,对氧化沟不利。

b.进水BOD浓度高,反应容积与沉淀容积的比值高,对氧化沟有利;BOD 浓度低,反应容积与沉淀容积的比值低,对SBR有利。

2、从运营费用看SBR工艺通常用鼓风曝气,氧化沟工艺通常用机械曝气。

一般说来,在供氧量相同的情况下,鼓风曝气比机械曝气省电;第二方面,SBR工艺是合建式,不用污泥回流(有的少量回流),氧化沟工艺是分建式要大量回流,电耗较大;第三方面,SBR工艺是变水位运行,增大了进水提升泵站的扬程。

综合考虑,通常氧化沟工艺的电耗要比SBR工艺大些,运营费要高些。

3、从运行差异看氧化沟工艺是连续运行,不要求自动控制,只是在要求节能时用自动控制;SBR工艺是周期间歇运行,各个工序转换频繁,需要自动控制。

4、从沉淀差异看SBR工艺是静态沉淀氧化沟工艺是动态沉淀,因而SBR的沉淀效率更高,出水水质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