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器计算

合集下载

热压机特高压蓄能器计算公式

热压机特高压蓄能器计算公式
62 厘米
最终结论:用12个特高压蓄能器充液至20兆帕蓄能,在压机闭合后打开直至蓄能器内油 液完全释放,会达到压机柱塞上升25cm的效果,可以代替四台泵一起工作10秒,也就是 加压时间缩短10秒,现有天瑞木业加压时间约22秒,但是理论计算毕竟有偏差,保守估 计可以为压机加压时间缩短5-10秒。
特高压蓄能器的理论参数计算
已知: 高压蓄能器容积 高压蓄能器最高耐受压力 高压蓄能器数量 压机油缸柱塞直径 压机油缸数量 泵排量(400变量泵的实际排量随压力变化而变化,经计算由电 机功率为90KW取10-20兆帕时平均排量值) 柱塞泵电机转速 蓄能器充液压力上限 假设蓄能器压力释放至
100 L 31.5 MPa
12 个 400 mm
6个
280 ml/r
1000 r/min 20 MPa 10 MPa
计算出以下参数: 蓄能器一次压机加压所释放出的油量 单台400YCY泵一秒钟释放的油量 四台400YCY泵一秒释放油 压机油缸柱塞总面积
600 L 4.67 L 18.67 L 7536 平方厘米
结论: 蓄能器释放的油量相当于四台泵一起工作 压机油缸柱塞上升距离
绿色为输入值

油箱及冷却器蓄能器等的设计计算

油箱及冷却器蓄能器等的设计计算

油箱的设计要点油箱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

油箱中安装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及液位计等。

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二种。

开式油箱,箱中液面与大气相通,在油箱盖上装有空气过滤器。

开式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液压系统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闭式油箱一般用于压力油箱,内充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充气压力可达0.05MPa。

如果按油箱的形状来分,还可分为矩形油箱和圆罐形油箱。

矩形油箱制造容易,箱上易于安放液压器件,所以被广泛采用;圆罐形油箱强度高,重量轻,易于清扫,但制造较难,占地空间较大,在大型冶金设备中经常采用。

2.1 油箱的设计要点图10为油箱简图。

设计油箱时应考虑如下几点。

1)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

一方面尽可能地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应能容纳系统中的所有工作介质;而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

2)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空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

管口与箱底、箱壁距离一般不小于管径的3倍。

吸油管可安装100μm左右的网式或线隙式过滤器,安装位置要便于装卸和清洗过滤器。

回油管口要斜切45°角并面向箱壁,以防止回油冲击油箱底部的沉积物,同时也有利于散热。

3)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地远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以加大液流循环的途径,这样能提高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

隔板高度为液面高度的2/3~3/4。

图10 油箱1—液位计;2—吸油管;3—空气过滤器;4—回油管;5—侧板;6—入孔盖;7—放油塞;8—地脚;9—隔板;10—底板;11—吸油过滤器;12—盖板;4)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过滤器,注油及通气一般都由一个空气过滤器来完成。

为便于放油和清理,箱底要有一定的斜度,并在最低处设置放油阀。

对于不易开盖的油箱,要设置清洗孔,以便于油箱内部的清理。

5)油箱底部应距地面150mm以上,以便于搬运、放油和散热。

蓄能器的计算

蓄能器的计算

3.蓄能器得计算3、1、状态参数得定义P0=预充压力P1=最低工作压力P2=最高工作压力V0=有效气体容量V1=在P1时得气体容量V2=在P2时得气体容量t0=预充气体温度t min=最低工作温度tmax=最高工作温度①皮囊内预先充有氮气,油阀就是关闭得,以防止皮囊脱离。

②达到最低工作压力时皮囊与单向阀之间应保留少量油液(约为蓄能器公称容量得10%),以便皮囊不在每次膨胀过程中撞击阀,因为这样会引起皮囊损坏。

③蓄能器处于最高工作压力。

最低工作压力与最高工作压力时得容量变化量相当于有效得油液量。

△V=V1-V23.2.预充压力得选择贺德克公司得皮囊式蓄能器允许容量利用率为实际气体容量得75%。

因此预充氮气压力与最高工作压力间得比例限于1:4,另外预充压力不得超过最低系统压力得90%.遵照这种规定可保证较长得皮囊使用寿命。

其它压缩比可采用特别得措施达到。

为了充分地利用蓄能器得容量,建议使用下列数值:蓄能:P0,tmax=0、9×P1吸收冲击:P0,tmax=0、6÷0、9×P m(P m=在自由通流时得平均工作压力)吸收脉动:P0,tmax=0、6×Pm(P m=平均工作压力)或P0=0、8×P1(在多种工作压力时),tmax3.2.1 预充压力得极限值P0≤0、9×P1允许得压缩比为P2:P0≤4:1此外,贺德克公司低压蓄能器还需注意:SB35型:P0max=20 barSB35H型:P0max=10 bar3。

2.2 对温度影响得考虑:为了即使在相当高得工作温度下仍保持所推荐得预充压力,冷态蓄能器得充气与检验P0须作如下选择:chargeP0,to= P0,tmax×t0=预充气体温度(℃)t max=最高工作温度(℃)为了在计算蓄能器时考虑温度影响,在tmin最低工作温度时得P0须做如下选择:P0,tmin= P0,tmax×3.3蓄能器计算公式一个蓄能器内得压缩与膨胀过程应遵循气体状态多变得规律。

蓄能器容积计算excel

蓄能器容积计算excel

蓄能器容积计算excel
在Excel中计算蓄能器的容积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1. 打开Excel并创建一个新的工作表。

2. 在第一列(A列)输入时间点的数据,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输入,例如每秒或每分钟。

3. 在第二列(B列)输入流入或流出蓄能器的流量数据。

正数表示流入蓄能器的流量,负数表示流出蓄能器的流量。

4. 在第三列(C列)计算蓄能器的累积流量。

在C2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B2+C1。

然后将此公式拖动到下面的单元格中以填充整个列。

5. 在第四列(D列)计算蓄能器的容积。

假设蓄能器初始容积为0,那么在D2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公式,=SUM(C$2:C2)。

然后将此公式拖动到下面的单元格中以填充整个列。

6. 在最后一个单元格中,即D列的最后一个单元格,你将得到
蓄能器的最终容积。

这样,你就可以使用Excel计算蓄能器的容积。

请注意,这个
方法假设流量是恒定的,并且不考虑其他因素对蓄能器容积的影响。

如果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公式。

活塞式蓄能器在泵控系统快锻油压机中的作用和容积计算

活塞式蓄能器在泵控系统快锻油压机中的作用和容积计算

2 活 塞 式 蓄 能 器 站 在 快 锻 时
的 作 用
泵 控 系 统 快 锻油 压 机 回程 部 分 液 压 系统 原 理 图
就 单 独 回 程 部 分 讲 , 塞 活 式 蓄 能 器 站 就 相 当 泵 一 蓄 势 器 传 动 的 液 压 机 。 压 力
向蓄 能 器 供 油 , 此 , 塞 式 蓄 能 器 无 需 设 置 大 流 量 因 活
式 中 : 、 —— 高压 液 体在 蓄 能器 站 中 每次 加压 前
后 的气体 容积 。
若 以
和 分 别 代 表 每 次 加 压 前 后 活 塞 蓄 能
器 内油 的机动 容积 变化 和压 力变 化 , 有 : 则 V2 1 Q =V + 0和 只 √ 一=
将 其 代入方 程 式 ( 中可得 : 2)
活 塞 式 蓄 能 器 相 当 于 水 泵 一 蓄 势 器 传 动 中 的水 罐 。其 中 , 有 高压 油 和氮气 。 装 321 活 塞 式 蓄 能 器 使 用 前 储 油 量 的计 算 .. 活 塞式 蓄能器 使用前 的储油 量和 精锻 时 的压下
量 ( ) 回 程 高 度 ( 与 回 程 缸 的 直 径 和 数 量 以 及 和 h)
V1 = () 3
每 分 钟 的 锻 造 次 数 有 关 。 5 MN 液 压 机 精 锻 时 的 参 0 数 : 压 下 量 h 2 mm, 程 高 度 h = 0 当 =O 回 5 mm 时 , 造 锻 次 数 3 mi ; 压 下 量 h 5 0 n 当 = mm, 程 高 度 h= 5 回 2 mm 时 , 造 次 数 7 ri~ 锻 0 n。 a 锻 件 在 精 锻 时 , 了不 出 废 品 或 重 新 回炉 , 补 为 在 油 泵突然 发生 故障 , 能 向 蓄能器 补油 时 , 求 蓄能 不 要 器 内 的 储 油 量 , 还 能 使 压 机 连 续 回 程 2 ~ 0次 。 0 3

蓄能器的选型、使用维修说明

蓄能器的选型、使用维修说明

蓄能器的选型、使⽤维修说明⼀、液压蓄能器选型步骤1 明确蓄能器的主要功能以上3个主要功能的选择,⽆论选择的是哪⼀项,蓄能器在实现该项功能的同时,也可能对另2项功能有⼀定程度的作⽤。

2 依据主要功能对⼝计算蓄能器的容积和⼯作压⼒2.1 作辅助动⼒源V—所需蓄能器的容积(m3)p 0—充⽓压⼒Pa,按0.9p1>p>0.25 p2充⽓Vx—蓄能器的⼯作容积(m3)p1—系统最低压⼒(Pa)p2—系统最⾼压⼒(Pa)n—指数;等温时取n=1;绝热时取n=1.4 2.2吸收泵的脉动A—缸的有效⾯积(m2)L—柱塞⾏程(m)k—与泵的类型有关的系数:泵的类型系数k单缸单作⽤ 0.60单缸双作⽤ 0.25双缸单作⽤ 0.25双缸双作⽤ 0.15三缸单作⽤ 0.13三缸双作⽤ 0.06p—充⽓压⼒,按系统⼯作压⼒的60%充⽓2.3吸收冲击m—管路中液体的总质量(kg)υ—管中流速(m/s)—充⽓压⼒(Pa),按系统⼯作压⼒的90%充⽓p注:1.充⽓压⼒按应⽤场合选⽤。

2.蓄能器⼯作循环在3min以上时,按等温条件计算,其余均按绝热条件计算。

⼆、蓄能器故障的分析与排除1 蓄能器常见故障的排除以NXQ型⽪囊式蓄能器为例说明蓄能器的故障现象及排除⽅法,其他类型的蓄能器可参考进⾏。

1.1 ⽪囊式蓄能器压⼒下降严重,经常需要补⽓⽪囊式蓄能器,⽪囊的充⽓阀为单向阀的形式,靠密封锥⾯密封(见图1-8)。

当蓄能器在⼯作过程中受到振动时,有可能使阀芯松动,使密封锥⾯1不密合,导致漏⽓。

阀芯锥⾯上拉有沟糟,或者锥⾯上粘有污物,均可能导致漏⽓。

此时可在充⽓阀的密封盖4内垫⼊厚3mm左右的硬橡胶垫圈5,以及采取修磨密封锥⾯使之密合等措施,另外,如果出现阀芯上端螺母3松脱,或者弹簧2折断或漏装的情况,有可能使⽪囊内氮⽓顷刻泄完。

1.2 ⽪囊使⽤寿命短其影响因素有⽪囊质量,使⽤的⼯作介质与⽪囊材质的相容性;或者有污物混⼊;选⽤的蓄能器公称容量不合适(油⼝流速不能超过7m/s);油温太⾼或过低;作储能⽤时,往复频率是否超过1次/10s,超过则寿命开始下降,若超过1次/3s,则寿命急剧下降;安装是否良好,配管设计是否合理等。

蓄能器

蓄能器

蓄能器的结构、原理和计算蓄能器概述•蓄能器是一种能把液压储存在耐压容器里,待需要时又将其释放出来的能量储存装置;•蓄能器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辅助元件,对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改善其动态品质、保持工作稳定性、延长工作寿命、降低噪声等起着重要的作用;•蓄能器可以作为液压系统中的辅助动力源、紧急动力源,可以起到补充泄露、保持恒压、吸收液压冲击、吸收脉动和降低噪声等效果。

蓄能器工作原理•由于液压油是不可压缩液体,因此不能通过压缩液压油以蓄积压力能,必须依靠其他介质来转换、蓄积压力能。

•以囊式充气蓄能器为例,该蓄能器由油液部分和带有气密封件的气体部分(一般为氮气)组成,位于皮囊周围的油液与油液回路接通。

当压力升高时油液进入蓄能器,气体被压缩,系统管路压力不再上升;当管路压力下降时压缩空气膨胀,将油液压入回路,从而减缓管路压力的下降。

•1、重力式蓄能器重力式蓄能器通过提升加载在密封活塞上的质量块把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存储起来。

其结构简单、压力稳定。

缺点是安装局限性大,只能垂直安装;不易密封;质量块惯性大,不灵敏。

这类蓄能器一般仅供暂存能量用。

•2、弹簧式蓄能器弹簧式蓄能器依靠压缩弹簧把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存储起来,需要时再加以释放。

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是由于弹簧伸缩量有限,故而容量较小,弹簧对于系统压力变化不怎么敏感。

所以只适合小容量、低压系统,或是用作缓冲装置。

•3、充气式蓄能器充气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以PV=nRT=C为基础,通过压缩气体完成能量转化,使用时首先向蓄能器充入预定压力的气体。

当系统压力超过蓄能器内部压力时,油液压缩气体,将油液中的压力转化为气体内能;当系统压力低于蓄能器内部压力时,蓄能器中的油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流向外部系统,释放能量。

针对不同工况选择适当的充气压力是使用这种蓄能器的关键。

此类蓄能器可做成各种规格,适用于各种大小型液压系统,皮囊惯性小,反应灵敏,适合用作消除脉动;不易漏气,隔离式的没有油气混杂的可能;安装维护容易,附属设备少,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蓄能器。

蓄能器

蓄能器

即为蓄能器的总容积。 指数n的取值规则是:当蓄能器排油时间大于3分钟,其中的气体变 化规律为等温过程,n=1;当蓄能器供油速度很快,小于1分钟时, 其中气体的变化规律相当于绝热过程,n=1.4。
另外,充气压力P0与系统最低工作压力P2的比值可按如下规则取 值: 对波纹型气囊,P0/P2=0.6~0.65; 对折合型气囊,P0/P2=0.8~0.95; 最后,根据总容积选择蓄能器时,一般实际总容积应比计算 值稍大一些。
3.充气式蓄能器 利用密封气体的压缩和膨胀来存储和释放油液的压力能。主要有气瓶式、 活塞式和气囊式三种类型。 (1)气瓶式蓄能器 如图6.4a所示。气体和油液在蓄能器中直接接触,特点是:容量大,但高 压时气体容易混入油液中,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适用于中、低压和大 流量的液压系统。 (2)活塞式蓄能器 如图6.4b所示。由浮动活塞2将气体与油液隔开。它的结构简单,工作可 靠,主要用于大流量的场合。由于活塞上有O型密封圈,磨擦力较大, 反应不太灵敏。 (3)气囊式蓄能器 是目前应用的最为广泛的蓄能器,结构如图6.4c所示。主要由充气阀、壳 体、气囊和进油阀组成。气体和油液由气囊隔开,气囊中充有惰性气 体(一般为氮气)。这种结构保证了气液的密封可靠。主要特点是: 惯性小,反应灵敏,结构尺寸小,易安装。
3.计算蓄能器的总容积 如图所示是蓄能器的三种工作状态。a)是蓄能器的充气状态, 充气压力为P0,气体体积为V0,V0就是蓄能器的总容积;b) 是蓄能器的充液状态,气体的压力升到最大值P1,体积为V1; c)是蓄能器的供油状态,供油压力达到系统的最低工作压力 P2,气体体积为V2。
根据气体定律,这些参数具有如下关系:
蓄能器的应用: 蓄能器在液压系统的应用主要有:辅助动力源、紧急动力源、 补充泄漏、系统保压、吸收压力脉动和液压冲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蓄能器在系统中的应用、选型、计算
蓄能器在系统中的应用、选型、计算
高压蓄能器在高压EH油系统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什么时候发挥作用?
高压蓄能器主要是平衡管路油压波动。

具体分析一个特殊例子:当系统的多数油动机快速开启时(比如汽轮机开始冲转,2个中压调节门同时开启,或者2900转时的阀切换,6个高调门同时开启),系统油压必然快速下降,此时油泵来不及做出反映,蓄能器在设计上位置不仅靠近油动机并且能比油泵更加迅速的向系统补充油液,避免系统油压下降到9.7MPA时造成保护动作而停机。

蓄能器的重要性在高压EH油系统中举足轻重。

流体实际上是不可压缩的,不能储存能量,因而液压蓄能器利用气体(氮气)可压缩性来储存流体。

蓄能器实质上是一个储存压力流体的腔室,靠气体的可压缩性将不可压缩的流体能量得以储存,以备做有用功。

上述的流体与液压回路相联结,当系统压力升高,流体压缩气体而进入蓄能器;当系统压力降低,压缩气体膨胀,并迫使流体流回液压回路。

蓄能器的典型应用:流体储存,紧急能源,吸收脉动,涌流控制,噪声衰减,车辆减震,容积补偿,压力补偿,渗漏补偿,热胀吸收,力学平衡,增加流量。

储蓄液压能:
(1)对于间歇负荷,能减少液压泵的传动功率当液压缸需要较多油量时,蓄能器与液压泵同时供油;当液压缸不工作时,液压泵给蓄能器充油,达到一定压力后液压泵停止运转。

(2)在瞬间提供大量压力油。

(3)紧急操作:在液压装置发生故障和停电时,作为应急的动力源。

(4)保持系统压力:补充液压系统的漏油,或用于液压泵长时期停止运转而要保持恒压的设备上。

(5)驱动二次回路:机械在由于调整检修等原因而使主回路停止时,可以使用蓄能器的液压能来驱动二次回路。

(6)稳定压力:在闭锁回路中,由于油温升高而使液体膨胀,产生高压可使用蓄能器吸收,对容积变化而使油量减少时,也能起补偿作用。

缓和冲击及消除脉动:
(1)吸收液压泵的压力脉动。

(2)缓和冲击:如缓和阀在迅速关闭和变换方向时所引起的水锤现象。

注:
1.缓和冲击的蓄能器,应选用惯性小的蓄能器,如气囊式蓄能器、弹簧式畜能器等。

2.缓和冲击的蓄能器,一般尽可能安装在靠近发生冲击的地方,并垂直安装,油口向下。

如实在受位置限制,垂直安装不可能时,再水平安装。

3 .在管路上安装蓄能器,必须用支板或支架将蓄能器固紧,以免发生事故。

4.蓄能器应安装在远离热源地地方。

水泥厂立式辊磨中蓄能器的选择案例
磨辊的油缸压力在运行中的变化曲线。

当蓄能器太小,设定正常压力Pn太大时,则液压弹簧系统很硬,这时磨辊随着料层厚度变化使液压系统压力变化幅度很大。

为很好地发挥蓄能器缓冲振动作用,蓄能器要选得足够大,与液压油缸相连管道应有足够的断面,而且蓄能器应尽量靠近油缸。

蓄能器选得小,产生较大振动。

一般认为在磨辊加压的接杆上测得振动速度在1~5mm/s内较为合适,以此为标准来选择蓄能器。

还建议蓄能器氮气充气压力:
Po=0.9×pmin
式中:Pmin一液压系统最小压力,MPa;液压系统压力变化值△P=Pmax—_Pmin=25%Pn ;Pn一正常工作压力,MPa。

蓄能器的容量计算
作辅助动力源
V0—所需蓄能器的容积(m3)
p0—充气压力Pa,按0.9p1>p0>0.25 p2充气
Vx—蓄能器的工作容积(m3)
p1—系统最低压力(Pa)
p2—系统最高压力(Pa)
n—指数;等温时取n=1;绝热时取n=1.4
吸收泵的脉动
A—缸的有效面积(m2)
L—柱塞行程(m)
k—与泵的类型有关的系数:
泵的类型系数k
单缸单作用0.60
单缸双作用0.25
双缸单作用0.25
双缸双作用0.15
三缸单作用0.13
三缸双作用0.06
p0—充气压力,按系统工作压力的60%充气
吸收冲击
m—管路中液体的总质量(kg)
υ—管中流速(m/s)
p0—充气压力(Pa),按系统工作压力的90%充气
注:
1.充气压力按应用场合选用。

2.蓄能器工作循环在3min以上时,按等温条件计算,其余均按绝热条件计算。

放入我的网络收藏夹
蓄能器的容量计算
2.蓄能器工作循环在3min以上时,按等温条件计算,其余均按绝热条件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