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声》专训试题探究乐器的原理

合集下载

【最新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关于图中乐器的发声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提琴靠弓振动发声B.二胡靠空气振动发声C.琵琶靠琴体振动发声D.鼓靠鼓皮振动发声2.[2023·上海]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3.关于如图所示的声波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音调相同的只有图甲和图乙B.响度相同的有图甲、图乙、图丙C.图甲与图丁的声音可能是同一乐器发出的D.图甲与图丙的音色相同4.[自制乐器]如图是小明同学自制的水琴,他吹奏图中的A瓶,确定A瓶发mi(3)音,则吹奏中可能发同一音阶do(1)音的瓶子是()A.丙或丁B.乙或丙C.甲或乙D.甲或丁5.噪声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在道路两旁、建筑物周围植树B.在居民小区跳广场舞时,减小音箱的音量C.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噪声监测仪D.在住宅窗户上安装空心玻璃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在水面下的人能听到岸上的人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图2:蜜蜂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460次,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C.图3: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图4: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7.[2023·娄底]“双减”后,校园更加活跃,如图是学生课后乐器表演的场景。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琴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弹琵琶时改变手指按压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同学们的掌声越大,掌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大D.优美的音乐一定不属于噪声8.[科学推理][2024·深圳期中]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变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单拼音节)a i u。

”此时发生的情况是()A.和正常时一样B.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u i a”C.小李什么也听不到D.小华先追上小李,然后听到“a i u”9.[多选]物理课上老师播放了真空铃实验视频,视频中闹铃的声音随着不断抽气变得越来越小。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第5节跨学科实践中国乐器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3章声的世界第5节跨学科实践中国乐器

B. 改变吹奏时的力度能够改变竽所发出声音的音调
C. 竽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 竽发出的声音一定属于乐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跨学科实践
【点拨】 竽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改变吹奏时的力度改变的是物体的振幅,振幅影响声音的响 度,故B错误;竽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 误;竽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别人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也是噪声,故D错误。 【答案】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4题)
跨学科实践
【点拨】 一般利用音色来区分和辨别发声体,唢呐模仿鸟儿
叫声,主要是模仿鸟儿声音的音色;吹奏时按压不同位 置的气孔,主要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使振动的频率不 同,音调不同;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改 变声音的响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跨学科实践
用木槌敲打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由于每个钟发 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故按照乐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 的乐曲。当敲打同一个编钟的力度增大时,发出声音 的 响度 变大。(均填声音的特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跨学科实践
D. f
跨学科实践
【点拨】 敲击不同长度金属管时,金属管在振动,金属管越短,
其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do(1)”“re(2)” “mi(3)”“fa(4)”“sol(5)”“la(6)”“si(7)”对应的管分 别是a、b、c、d、e、f、g;小明演奏童谣《数鸭子》中的 “鸭”时,对应的音是“sol(5)”,应敲击的金属管是e。 【答案】C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声》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 声》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声章节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石头”,说明声音具有能量B.光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能量C.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可驱动风力发电机产生电能,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动能2.在雷电交加的夜晚,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响个不停。

这是因为()A. 人的耳朵产生的错觉B. 闪电的速度比雷声的速度快C. 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D. 雷声经过地面、云层及山岳的多次反射3.马航MH370飞机失联,据报道飞机坠入南印度洋中,飞机黑匣子会向外发送脉冲信号,这种信号可以被声呐和声学定位仪探测到,飞机黑匣子发射的这种脉冲信号是()A. 无线电波B. 激光C. 超声波D. 次声波4.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B.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 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 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5.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6.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 振幅B. 响度C. 音调D. 音色7.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B.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C. 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D. 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产生的原因C.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10.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A. 防止车辆产生噪声B.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1.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C. 频率小于20000Hz的声音人们都能听到D.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13.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 B. C. D.14.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B. 街道两旁种花植树,可以减弱噪声C. 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可以减弱噪声D.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15.(2017•宜宾)中国古代有一个美好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但是现在人们已经知道月球其实是个没有液态水和空气的荒凉之地,在月球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航天员面对面可以不使用无线电直接对话交流B. 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用吸管吸饮料C. 打开瓶盖,瓶里的水可能会直接沸腾起来D. 用天平不能称出物体的质量二、填空题16.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我国首辆月球车(月球巡视探测器)“玉兔号”成功登上月球如图3,月球车的设计质量为140________ (选填“克”或“千克”),物理学中把________ 叫做质量,符号为________ .从地球到月球,月球车的质量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因为它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载人登月盛举指日可待.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是需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是因为________17.如图所示,李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的;李红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18.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________(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判断是小刚在喊他.19.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系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沿上,再用另一只手轻拨钢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是,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20.如图所示,将钢锯条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________而发出声音,这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到人耳的;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若不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而改变拨动锯条的力度,则发出声音的________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21.图中a是示波器接收到音叉发声的示意图,对比所得波形图b和c可知________的响度要大;d和e是示波器中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其中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超声波能碎石,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三、解答题2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该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23.我们拿百元钞票买东西,当商贩没有验钞机时,通常总是折动几下或者拿着钞票甩动几下,以此来辨别钞票的真伪,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四、实验探究题24.如图将正在发声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罩内,则:(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2)此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同时通过推理可知:________不能传声.25.如图1所示小明在做声学实验:(1)他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________产生的.(2)显著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________有关.(3)然后他保持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这说明声音的这个特性与________有关.他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叫________.(4)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2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五、综合题26.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小题:(1)如图甲,是小时候折的纸炮.甩动纸炮,随之会发出一声巨响,这声音的声源是________(选填“白纸”或“空气”).(2)一张白纸,很难从两边将纸直接拉断,是因为纸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3)一张白纸和一本物理书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________首先着地(选填“白纸”或“物理书”).如图乙所示,将白纸平放在物理书上,平托着物理课本,让它们从同一高度一起释放,结果白纸随着物理书一起下落,原因是________.27.中国首条高海拔高铁兰新高铁(如图)建成投入运营,它标志着我省进去了高速铁路时代.(1)列车头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________ ;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________ 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快到站点时,列车的鸣笛声是通过________ 传入人耳的.(2)兰新高铁线全长1776km,从兰州到乌鲁木齐只需8h,则它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km/h;若列车牵引功率为5500kw,以180km/h匀速行驶,它的牵引力是________ N.(3)坐软座比坐硬座舒服,这主要是因为软座容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软座之间的________ ,在压力不变时,减小了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2.【答案】D3.【答案】C4.【答案】C5.【答案】B6.【答案】C7.【答案】C8.【答案】B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C13.【答案】D14.【答案】C15.【答案】C二、填空题16.【答案】kg;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m;不变;属性;真空不能传声17.【答案】空气;响度18.【答案】音调;音色19.【答案】变大;变大;振幅;振动频率不在人耳听觉范围20.【答案】振动;空气;音调;响度21.【答案】b;d;能量三、解答题22.【答案】解: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t= ×4s=2s,由v= 得此处海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答:该处海水的深度是3000m23.【答案】答:折动或者拿着钞票甩动几下,是为了听一听纸币折动时发出的声音,因为真币和假币的纸质不同,折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商贩可以从音色来判断是真币还是假币四、实验探究题24.【答案】(1)变小(2)介质;真空25.【答案】(1)物体振动(2)音调;频率(3)响度;振幅;控制变量法(4)音调五、综合题26.【答案】(1)空气(2)引力(3)物理书;白纸受到大气压的作用,随书一起下落27.【答案】(1)减小阻力;等于;空气(2)222;1.1×105(3)接触面积;压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做法中,不是为了提高声音响度的是()A.用喇叭筒喊话B.用话筒讲话C.调节弦的松紧D.使用听诊器2.小号是乐队演奏国歌时不可或缺的乐器,其声音嘹亮、清脆、高亢,它具有独特的()A.音色B.响度C.声速D.音调3.小明利用搜狗输入法的变声功能,把自己的声音变成了小猪佩奇的声音,给朋友发了一条语音。

这里的变声主要指的是改变了自己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声速4.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A.用力拨动琴弦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C.用力敲打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弦的松紧程度5.2024年8月30日,海城市第一节全民健身运动会在后英第二实验学校隆重召开,如图所示,当运动动员方队通过主席台时喊着震耳欲聋的口号,口号声通过空气传播到远处的过程中(假设空气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越来越低B.响度越来越小C.传播速度越来越慢D.音色发生变化6.在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艺术家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带一路”的团结与繁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不同艺术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C.歌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4m/s7.杭州亚运会的迎宾表演使用“水玉琮”敲击出激扬的鼓声。

用不同大小的力敲打鼓面,主要是改变鼓声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8.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B.用手捏在棉线上,将无法听到声音C.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D.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些,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9.图(a)是儿歌“两只老虎”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图(b)是一组音阶及其频率。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乐音的特性》同步测试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把中国民族乐器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可得波形图甲和乙,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相同B.响度不同C.音调相同D.声速不同2.生活中的成语、俗语等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表明声音通过反射可以形成回声C.“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真空中传播D.人们常说“震耳欲聋”,就是形容声波传递的信息多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指音调高B.用笛子奏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C.初中进入青春期后,一般情况是女生的音调要比男生的音调高D.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4.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

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音调的高低与敲击的力度有关C.h瓶的音调最低D.c瓶的音调最低5.古时排箫又叫做“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如图所示,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

关于排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竹管参差不齐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大小不同的力吹同一位置的竹管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C.演奏排箫时是靠排箫振动发声D.声音的响度越大,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越大二、填空题6.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声音的这一特性与声源振动的有关,分别用钢琴和长笛来演奏,发出声音的一定不同。

7.在击鼓传花游戏中,鼓响花传,鼓停花止,鼓声越大说明声音的大,我们可以区分鼓和其他乐器,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8.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第三章声同步练习(4--5)附答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声同步练习(4--5)附答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声同步练习(4)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C.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随着音乐进行表演,说明水能传播声音D.社区举行文艺表演活动时,从高音喇叭传出的美妙歌声肯定不是噪声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都不会变3.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4.2020年1月14日,泸州市民乐团在江阳艺术宫举行了“2020年迎春音乐会”,音乐会着重以民乐、民歌的表现形式来突出这场音乐会的特点,有琵琶、二胡、古筝等民乐器参加演奏,也有著名音乐家的独唱、合唱等.以下关于音乐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听众能听到声音,主要是通过大厅的墙壁传过来的B.二胡演奏中,演奏者通过拉动弓的力度来改变声音的音调C.男高音和女低音合唱中,男高音的音调高D.我们很容易区分二胡和琵琶的演奏,主要是通过声音的响度5.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mm B.5层学校教学楼的高度大致为12米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大约为5km/h D.人耳不能听到0dB的声音6.在线支付的方式有很多,包括人脸、指纹和声纹等生物支付。

手机记录下支付人的声音信息后,就可以直接通过声音进行支付。

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7.下列现象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A.120救护车发出急促刺耳的声音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B超”帮助孕妇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蝙蝠靠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8.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D.“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9.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精品【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专训.探究乐器的原理》课件

精品【教科版】初二物理上册《专训.探究乐器的原理》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 【西宁】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
琴弦________而发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
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 们的耳中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 架子鼓是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 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 击架子鼓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 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当其他条件相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 有关。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 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A B 钢丝 C D E
尼龙丝
琴弦的长度/cm
习题课
第二章 声现象
专训.探究乐器 的原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乐器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时,应利用控制 变量法。实验中,研究一个物理量A与几个变量之一 的物理量B之间的关系时,应保持影响物理量A的其
他几个变量不变,只改变物理量B进行实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训练角度
1
累积法
例1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 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 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 奏歌曲。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点拨】
(1)由控制变量法可知,研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
应选择仅材料不同的弦进行实验。 (2)研究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应选择仅长度不同的 弦进行实验。 (3)要研究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琴弦A、B只 能仅横截面积不同。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小明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用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振动产生的B.小球的振动频率与音叉的振动频率相同C.小明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D.实验中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成小球的跳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此现象可以说明( A)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3.在交响乐团演奏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长笛吹奏时空气柱越短,音调越低B.小提琴、大提琴是通过弦的振动发声C.用力敲鼓时,鼓声响度大D.人们能通过音色不同来区分不同的乐器4.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B)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渔民捕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位置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5.某大桥入口采用了全封闭的隔音措施,如图所示,这种设施由隔音板组成,能降噪20 dB左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采用全封闭隔音是在声源处阻断噪声的传播B.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高低等级的单位C.隔音板能降低噪声的音调D.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6.2019年5月,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新型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船“东方红3号”交付使用。

该船多项指标国际领先,特别是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当船行驶时,水下20米以外的鱼群都感觉不到”。

根据以上介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噪声不能在水中传播C.噪声会干扰声呐探测系统D.声呐探测是向海底发射次声波7.下列关于声的利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D )A.蝙蝠靠超声波觅食B.倒车雷达C.医生用B超查病D.超声波清洗眼镜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实例中判断正确的是( A )A.医学上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某昆虫的翅2 s内做了700次振动,这种昆虫振翅的声音人是听不到的D.用竹笛演奏音乐,是利用竹管振动发声9.下列声现象与声学知识中相符的是( C )A.听铃声回教室——声可以传递能量B.回答问题时声如洪钟——声音的音调高C.教师讲课——声带振动发声D.教室外声音很大,学生关闭门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0.★(多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CD )A.声音在空气中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要快B.医生利用超声波可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C.广场舞噪音扰民是因为广场舞音调太髙D.往暖瓶里灌水可以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1.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训.探究乐器的原理
探究乐器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时,应利用控制变量法。

实验中,研究一个
物理量A与几个变量之一的物理量B之间的关系时,应保持影响物理量A的其他几个变量不变,只改变物理量B进行实验。

认识三种乐器
1.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
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

(第1题图)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__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_。

2.【2016·哈尔滨】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第2题图)
3.【2015·济宁】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
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

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

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

(第3题图)(第5题图) 4.【2016·西宁】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而发
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二胡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

5.架子鼓是一种打击乐器,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

如图所
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架子鼓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当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

探究乐器音调、响度高低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 6.【中考·常州】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导学号06222014】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A B C D E
琴弦的材料钢丝尼龙丝
琴弦的长度/cm 20 40 30 40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0.3 0.5 0.5 0.5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
数据应为________。

(第7题图)
7.小兰爱好音乐,在课余时间,他想利用牛皮鼓“探究鼓皮发声的响度大
小与振幅的关系”。

请参与他的探究:
(1)如图所示,往鼓皮上撒一些纸屑,用较小的力敲鼓,发现纸屑跳起的高度较小,发声的响度较小。

(2)用________(填“同样”或“更大”)的力敲鼓,发现纸屑跳起的高度较大,发声的响度较大。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鼓皮振动幅度越______,响度越________。

专训答案
专训
1.(1)空气柱(2)a;c点拨:(1)竹笛是由笛子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的。

(2)由于空气柱越长竹笛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所以在图示的三个位置中,当布团在a位置时,管内的空气柱最短,所以此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高;在c点时空气柱最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最低。

2.振动;响度点拨: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发声的响度不同,轻敲,
响度小,重敲,响度大。

3.音调;响度点拨:口琴靠铜片振动发声,长的铜片发声的音调低,短
的铜片发声的音调高。

对着不同的气孔吹气,振动的铜片长短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

用不同大小的力吹气,会改变铜片的振幅,从而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4.振动;音调;空气点拨:用弓拉动琴弦,琴弦会振动而发声;当用手
指去控制琴弦长度时,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琴弦发出的声音会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里。

5.响度;绷紧鼓皮点拨:用不同的力击打架子鼓,可以改变其振幅,使
其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改变鼓皮的松紧,可以改变其振动频率,使其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

6.(1)C;E(2)D;E(3)20
方法规律:(1)由控制变量法可知,研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应选择仅
材料不同的弦进行实验。

(2)研究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应选择仅长度不同的
弦进行实验。

(3)要研究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琴弦A、B只能仅横截面积不同。

7.(2)更大;大(或小);大(或小)点拨:敲鼓时,用的力越大,鼓皮的振幅越大。

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就应用不同的力敲鼓,来改变鼓皮的振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