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题)《痛哭和珍石评梅》阅读答案
痛哭和珍

痛哭和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 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 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 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 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 来。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 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 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 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 待你孝养。
【答案】 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 吓跑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 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3.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 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而本文写道: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试 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 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 狼得意的时候。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 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三月十八那天也 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 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 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 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 殷中失去了首领!
【答案】
爱国勇士 革命的首领 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2.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 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作者在痛哭和珍时,有两次描写到自己, 一次是“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 头来。”另一次是“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 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 哪里?”首先要找到这两处描写,然后归纳出作者 写了自己的“渺小”,写了自己的“胆怯”;再联 系文中作者对刘和珍的评价,分析出作者是运用了 衬托的手法,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 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卷 安乡一中 龚德国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量:90分钟分值:100分出卷人:龚德国一.默写(4分)真的猛士,,。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精悍.(hàn)洗涤.(dí)踌躇..(chóu chú)惊诧.(chà)B.桀.骜(jié)黯.然(àn)噩.耗(è)不惮.(dàn)C.喋.血(dié)尸骸.(hái)呻.吟(shēn)浸渍.(zì)D.辗.转(zhǎn)攒.射(zuǎn)屠戮.(lù)惩.戒(chě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深味悲凉出离愤怒陨身不恤绯红黎明B.微漠悲哀直面人生枪弹攒射欣然前往C.广有羽冀黯然泣下惊心动魄浸渍人心D.绿草如茵逆来顺受高官显宦深居拣出3.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 A.菲薄绯红尸骸害人听闻B.诧异叱咤亢奋引吭高歌C.作揖舟楫追掉掉以轻心D.黯然喑哑诡秘阴谋鬼计4.给下列空缺处填关联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我在十八日早晨,①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②得到噩耗,说卫队③开枪,死伤至数百人,④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
⑤我对于这些传说,⑥至于颇为怀疑。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⑦我还不料,⑧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⑨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⑩何至于无端在政府门前喋血呢?5.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B.外援和主教练在转会费、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虽经多方斡旋,但终至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
痛哭和珍阅读答案

痛哭和珍阅读答案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流下眼泪,可能是因为伤心、可能是因为感动,但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是很重要的。
因为它能够将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释放出来,缓解我们的压力和疲惫。
痛哭是一种情感的爆发。
当我们遭遇挫折、失落感抑或者是想念亲人,我们会用痛哭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和悲痛。
有人认为,痛哭是一种软弱和无能,但这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
在我们内心深处,痛哭反而是一种强大的证明。
这是一种对内心真实感受的勇敢表达,是人性的体现。
当你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安静地流泪,这并不代表你软弱或娇弱,相反,这正是你强大的证明。
珍惜阅读,就像珍惜人生一样重要。
阅读是一门艺术,能够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开阔我们的思路,让我们更加理解这个世界。
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中,如果没有阅读,我们的心灵就会失去充实和养分。
阅读能够激发我们的情感,触动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走出困境。
阅读是一种享受,需要我们慢慢品味。
当我们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旁,翻开一本好书,时间似乎也变得静止了。
那些字迹跃然纸上,像音符一样跳跃,带领着我们进入一个个世界。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的用心和思考,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
阅读也是一种沉淀,需要我们耐心等待结果。
只有通过慢慢地改变,我们才能真正地领悟到书中的哲理和思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书籍,这是我们内心和思考的财富。
总之,痛哭和珍惜阅读都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环节。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己。
无论是痛哭还是珍惜阅读,都需要我们在内心深处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勇气,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情感,获得人生的满足感。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4)

200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全国卷4)第I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着想暂时和稀泥同仇敌忾A.zhu6 zhan he qiB.zhao zhan hu6 qiC. zhao zhan he kaiD.zhu6 zan huo ka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蹂躏深邃急流勇退各行其事B.联袂赝品翻云复雨集思广益C.璀灿蛰伏明火执仗出奇制胜D.盘桓羸弱如法炮制别出心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
A.起用体味侧目B.起用体验刮目C.启用体味刮目D.启用体验侧目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
“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由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B.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文学作品中第二人称作用摭谈

文学作品中第二人称作用摭谈摘要:分析近年语文高考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不难发现,第二人称作用的分析试题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然而,由于出题的角度多变,阅读材料不断变换,这就使不少学生面临第二人称作用题时,或茫然无知,一筹莫展,或听凭感觉,任意作答。
因此,简单地归纳其规律,以便指导学生准确解答类似试题。
【例】2000 年全国卷《长城》(18分)(⑤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⑥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
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
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
蓟【jì】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
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qīn山势高峻,高险】奇。
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⑦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4分)【(1)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2)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向长城抒怀。
】【例】1993年.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6-30题.(20分)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青菜你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以更好地承接阳光和雨水的恩泽。
……30、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1分)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2分)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它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举一例简要说明)(3分)【答案】第一问:第二人称;第二问:作用——①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②在本文中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问:〔例〕“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
”(分析略)评分标准:人称1分;作用2分,答出一点得1分;第三问举例恰当得1分,对例子分析得当酌情给1—2分。
2019-2020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后素能精练:第7课 记念刘和珍君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知识1.依次填入下面文句横线上的词语,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是()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如是之从容。
A.竟至竟会竟会B.竟会竟至竟能C.竟能竟会竟至D.竟至竟能竟会答案 B解析“竟至”指竟然至于,竟然达到,程度比“竟会”重。
“竟能”指竟然能够,出乎意料,暗含赞赏。
综合考虑,B项合适。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响起的那首《赞诸葛亮》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古来磨灭知几人,此老至今元不死。
”文天祥虽已就义七个多世纪,但他为国家社稷殒身不恤....的品德,毁家纾难、九死不悔的精神,足以使他名垂万古。
D.自从电影《疯狂的石头》以挟山超海....之势席卷全国之后,轻松搞笑的影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鸡犬不宁》《大电影》等都纷纷以恶搞、搞笑成为吸引观众的卖点。
答案 C解析C项,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使用正确。
A项,长歌当哭: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不能用于形容歌唱。
B项,广有羽翼:到处都有帮凶。
贬义词,与语境不合。
D项,挟山超海:比喻根本做不到的事。
不能用于形容气势。
3.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1926年3月18日的爱国请愿,毫无疑义是群众的一种爱国运动;向政府去请愿,提出人民的要求,也毫无疑义是群众的斗争方式之一。
B.鲁迅先生在《空谈》一文中这样说:“那样的惨杀,我实在没有梦想到,虽然我向来常以刀笔吏的意思来窥测我们中国人。
”C.从表面上看来,段祺瑞政府与帝国主义者之间似乎没有连裆瓜葛,但是,从实质上看,帝国主义与段祺瑞政府是合谋的。
D.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哈师大附中2015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及默写(54分)(一)完成课内文言基础1~7题。
(共14分)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1分)()A .因人之力而敝.之(攻打)越国以鄙远.(远地,指郑国)B.相去.四十里(距离)沛公则置.车骑(安排、安置)C.旦日飨.士卒(犒劳)顾.计不知所出耳(回头看)D.度.我至军中(估计)素善.留侯张良(交好)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1分)()例句: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A.共其乏困..B.吾得兄.事之C.籍.吏民,封府库D.使使以闻.大王3.下列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分)()①大王来何操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④沛公安在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⑦见燕使者咸阳宫⑧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⑨具告以事⑩燕王拜送于庭⑪以试人,血濡缕⑫籍何以至此A.①②⑫/④⑥/③⑤⑧/⑦⑪/⑨⑩B.①④⑫/②⑥/③⑧/⑤⑦⑩/⑨⑪C.①④⑫/②⑥/③⑤⑧/⑦⑪/⑨⑩D.①④⑥/②⑫/③⑤⑧/⑦⑩/⑨⑪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分)()A.①太子闻之,伏尸而.哭②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B.①会其.怒,不敢献②吾其.还也C.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D.①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②邻之.厚,君之薄也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1分)()A.又欲肆其西封B.交戟之士欲止不内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以其无礼..也..于晋B.备他盗出入与非常C.行李..执兵..之往来,共其乏困D.诸郎中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每空1分,共8分)(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2)持千金之资币.物(3)右手揕.其胸(4)秦王还.柱走(5)此其志不在小.(6)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7)杀人如不能举.(8)道芷阳间.行(二)阅读下面古文,按要求回答8~10题(共10分)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IV甘肃等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第Ⅰ卷(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着.想暂.时和.稀泥同仇敌忾.A.zhuózhàn héqìB.zháo zhàn huòqìC.zháo zàn hékāiD.zhuózàn huòkā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蹂躏深邃急流勇退各行其事B.联袂赝品翻云复雨世外桃园C.璀灿蛰伏明火执仗出奇制胜D.盘桓羸弱如法炮制别出心裁3.依次填人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宣布从2004年开始将先后_________新的会徽和吉祥物标志。
②如果没有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③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______。
A.起用体味侧目B.起用体验刮目C.启用体味刮目D.启用体验侧目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不的一句是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本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哭和珍石评梅》阅读答案
记叙文阅读题
和珍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
和珍!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的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
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
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做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不要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
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
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他们说:“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
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哪里?
和珍!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
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噩梦!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注释:刘和珍,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____年3月18日遇害,年仅24岁。
14、在作者的眼中,刘和珍是怎样的人?请整合文中的信息,简要回答。
(4分)
答:
15、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
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6、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而本文写道:“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
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
(4分)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答案:
18.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答案为勇士;geming 的首领。
有毅力,任劳任怨,乐观热情。
19.本题考的是对作品的鉴赏,体会对比的用法及作用。
答案为作者写了自己的渺小,写自己“早已丢失了吓跑了”。
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出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出和珍的英勇无畏。
20.由于学生有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的积累,文章背景是学生熟悉的,这对理解本文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答案是:鲁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愤怒。
沉默是无言的愤怒,而愤怒迟早将在沉默中爆发,不爆发就会在沉默中灭亡。
作者的话表达的主要是悲哀。
刘和珍的牺牲给作者带来最深的悲哀,永久的悲哀。
21.答案BD。
A项的错误是文章一开头就将气氛“烘托”到极至。
C项是将批判的对象理解错了。
E项的理解可能是将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理解转移给本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