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岗位操作规程(2020年)

合集下载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参考)

班组安全活动记录(参考)

部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本部门(班组)名称:×××部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活动时间:主持人:参加活动负责人:参加人员:活动内容:学习《安全生产法》一、安全生产的立法目的:本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二、适用范围:《安全生产法》的时间效力是:“本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

”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三、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四、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1、依照《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应负的职责。

《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联系人指示:签字:安全活动记录检查审核人签字:部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活动时间:主持人:参加活动负责人:参加人员:活动内容:学习《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于2007年3月28日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条例。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正式)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972-62 中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工艺操作标准1.1 控制各中和槽液位,保持液体平衡;1.2 观测各中和槽连通溢流口是否畅通;1.3 接收合格灰浆(电石渣浆),浓度:25%—30%之间;1.4 一次中和PH值2.0—2.5;二次中和PH值8.5—9.0;1.5 贫液处理中和、曝气后滤液CN―≤0.05mg/l;2. 岗位任务2.1 利用本岗位设备将灰乳与大萃取送来的萃余液进行中和反应,使PH值控制在2.0—2.5,并输送至压滤机岗位,完成一次中和;2.2将小萃取岗位送来的萃余液与灰乳(电石渣乳)进行中和反应,使PH值控制在8.5—9.0,输送至压滤机岗位,完成二次中和;2.3将贫液处理后液添加所需药剂反应后,输送至压滤机岗位,完成含氰废水处理;3. 操作步骤、方法3.1开车准备工作3.1.1开车人员:主、付操作工、班长;3.1.2操作用具齐全;3.1.3化灰岗位开始供料,使储灰槽液位大于1/2;3.1.4各中和槽内无异物,连通溢流管畅通;3.1.5盘动各中和槽搅拌,使其达到正常状态。

中和岗位操作规程

中和岗位操作规程

中和岗位操作规程一、岗位背景中和岗位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废气或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中和处理的工作岗位。

中和工艺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将废水或废气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中和至中性,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二、岗位职责中和岗位的主要职责包括:1.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准确控制化学试剂的投加量,确保中和效果达到最佳。

2.检查和监控中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

3.维护中和设备的清洁和正常运行,并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

4.按照工艺要求进行采样和监测,及时调整中和参数以达到处理效果。

5.做好相关记录和报表的填写工作,及时上报处理结果。

三、操作流程1. 工艺准备1.根据工艺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化学试剂和中和设备。

2.检查中和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

3.准备好相关的记录表格和工作行具。

2. 设备操作1.打开中和设备的电源,确保电源正常工作。

2.打开中和设备的进水阀门,使废水或废气进入中和设备。

3.根据工艺要求,调整中和设备的参数,包括流量、温度、PH值等。

4.按照工艺要求,将化学试剂按比例加入中和设备中。

5.监测和调整中和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中和效果达到要求。

3. 处理结束1.结束中和处理后,关闭化学试剂的供给系统。

2.关闭中和设备的进水阀门。

3.清洗和维护中和设备,确保设备的干净和正常运行。

4.填写相关记录表格,包括中和试剂使用量、处理效果等。

5.上报处理结果,并将记录表格上交相关部门。

四、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眼镜、防护服、手套等。

2.操作过程中严禁烟火、吃东西及随意喷洒化学试剂。

3.注意操作环境的通风情况,防止废气中的有毒物质对人员造成危害。

4.严禁操作员单独操作中和设备,必须有他人在场监护。

5.发现中和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部门。

五、岗位能力要求1.具备较好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准确控制化学试剂的投加量。

2.熟悉中和设备的操作原理和运行要求,能够处理常见的故障情况。

制糖中和岗位(工序)操作

制糖中和岗位(工序)操作

制糖中和岗位(工序)操作 (2)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2)二、操作步骤 (2)三、停机操作 (4)四、PH自控系统操作规程(玻璃电极) (4)五、硫熏中和器自动控制操作规程 (6)六、中和反应器操作规程 (8)七、石灰乳搅拌安全操作规程: (10)八、不正常情况的处理: (10)制糖中和岗位(工序)操作一、开机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确认并纠正岗位设备、设施安全。

2、检查并准备好分析仪器及试剂;3、督促附属岗位备好石灰乳,泵到楼顶石灰乳桶,硫磺炉点火燃烧正常,加热器、沉淀池充分预热。

4、装好中和器喷嘴,封闭手孔,打开硫气阀。

5、检查楼顶石灰乳桶存量、硫气管路阀门,保证畅通。

二、操作步骤1、接到泵群岗位工开启混合汁泵的通知后,开启中和器上汁阀,混汁通过喷嘴后,开启石灰乳调节阀,添加石灰乳与SO2进行中和反应,用白瓷滴定板取中和汁样,用溴龙涎香蓝指示剂滴定PH值,并及时调整至工艺指标范围内。

取样检测蔗汁硫熏强度,控制在工艺指标范围内。

2、开机正常、稳定后,转用自动加灰系统。

3、正常操作后,每隔半小时测定一次硫熏强度、清汁PH值、糖浆PH值、清汁残硫、糖浆残硫量,石灰乳波美度,并作好记录。

4、预灰汁PH值,清汁PH值、糖浆PH值测定方法(比色法测定步骤):1)PH值比色管组PH值5.2~6.2、PH6.5~7.6各一套;2)试剂选用:对于偏酸性样品选用变色范围在PH值5.2~6.2的溴甲酚紫指示剂,接近中性样品可选用变色范围在PH6.5~7.6的溴龙涎香蓝指示剂。

3)样品的配制对于浓度不高的样品,可在原浓度测定;对于浓度较高的样品(糖浆等)可用中性蒸馏水稀释,一般用容量法稀释四倍即可。

颜色较浅的样品可用原样或中性蒸馏水1:1稀释后测定。

测定预灰汁的PH 值时,需将样品加热至70℃,搅拌均匀,用定性滤纸过滤。

4)比色测定取口径、玻璃厚度,色泽与比色管一致的试管四支,其中一支加入10ml蒸馏水,两支各加入10ml样品,另一支先用吸管移入0.5ml 溴龙涎香蓝指示剂,然后加入10ml样品、摇匀、将其放比色盒中,对正光源进行比色,如中间一对被测样与其两旁任何一对比色管的颜色相吻合,即可从该比色管得知被测样品的PH值,否则需调换比色管直至两者颜色吻合为止,若比前者深,比后者浅,则可取两者的中间值。

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意识培养1.1 提醒员工必须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

1.2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不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1.3 技术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和证书,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方可上岗操作。

二、设备操作2.1 使用设备前必须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严禁使用故障设备。

2.2 操作设备时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具,遵守操作手册上的操作流程。

2.3 禁止在设备运转中进行维修、清洁或调整操作,必须停机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三、化学品使用3.1 使用化学品前必须了解化学品的性质和危害,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

3.2 严格按照化学品的操作规程进行使用,禁止随意混合使用化学品。

3.3 使用化学品后必须进行及时的清洗和处理,保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四、紧急情况处理4.1 发现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向相关人员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

4.2 个人遇到危险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寻求帮助,不能擅自处理。

4.3 紧急情况处理过程中,必须听从领导指挥,服从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五、安全记录和总结5.1 每天必须对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记录并报告存在的安全隐患。

5.2 每月进行一次安全会议,总结上一个月的安全工作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安全规范,不断完善安全制度。

5.3 对于存在的操作风险,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并不断改进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生产。

以上为《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所有员工严格遵守,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障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岗位操作规程(模板)

岗位操作规程(模板)

××××岗位操作规程修订记录目录1、总体工艺或设备描述 (4)2、操作参数 (7)3、安全提示及要求 (10)4、开车准备 (15)5、原始开车 (16)6、检修后开车 (19)7、急停后开车 (20)8、正常操作 (21)9、正常停车 (24)10、异常操作 (27)11、紧急停车 (28)12、维修前准备 (30)13、关键控制系统 (32)14、警报及联锁 (33)15、安全设施 (34)16、附件 (35)1、总体工艺或设备描述1。

1工艺原理1。

1.1苯的硝化:酸性苯和混酸以及大量的废酸经泵送入硝化锅进行反应,在其过程中,需控制酸苯与混酸的比例、硝化锅的温度,使反应向着需要的主反应方向进行。

该工艺采用四锅串联反应,为保证反应过程的安全及控制各锅的反应转化率,在硝化锅中加入了大量的废酸,一是便于带出硝化反应过程中大量的生成热,控制硝化锅温度,二是对混酸进行稀释,控制硝化反应的速度,减少二硝及副反应的生成。

H2SO4主反应: C6H6+ HNO3──→C6H5~NO2+ H2O + 134KJ/mol反应机理: HO~NO2+ + H2SO4──→NO2+ + H2O + HSO4~C6H6+NO2+ + HSO4~──→C6H6NO2+ + HSO4~─→C6H5~ NO2+ H2SO4副反应: H2SO4C6H5~NO2+ HONO2──→C6H4~(NO2)2+ H2OH2SO4C6H4HONO2───→C6H5~OH + HNO2C6H5~OH + nHNO3───→ HO~ C6H5~n~(NO2)n + nH2O [n=1~3]1。

1.2中和、脱酚(内容略)1.2流程描述1。

2.1苯的硝化酸性苯从酸性苯贮罐用泵经流量计进入静态混合器中,废酸从废酸高位槽底部经调节阀和流量计也连续进入静态混合器;酸性苯与废酸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后,进入1#硝化锅;硫酸、硝酸分别从硫酸罐和硝酸罐用泵经流量计与另一股废酸一起进入三酸混合器混合后也进入1#硝化锅, 酸性苯与混酸在1#硝化锅中反应,反应物料由溢流管进入2#硝化锅,随后进入3#、4#硝化锅继续反应.硝化锅的反应热由冷却水及废酸带走。

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

铬一车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混料岗位1、上料时应检查物料车是否有铁块,砖块,线绳等物并及时清理,防止发生机械事故。

2、运行过程加强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应停止操作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3、如螺旋输送机内有异物需清理时,必须停机,严禁运行清理。

二、煅烧岗位1、喷煤点火时,要注意观察燃煤雾化及炉内气氛,防止喷火伤人。

2、运行中经常检查喂料情况,防止炉体断料,下料管变形,如发生下料管堵塞,应立即停炉和螺旋输送机,再行处理,尤其在清理螺旋输送机内异物时,严禁运行操作。

3、结圈要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正常燃烧,所用工具摆放整齐,防止发烫伤事故。

4、运行中,加强巡回检查,发生炉体上下窜动要及时调整。

5、熟料装车时,操作转板要注意,装车不可过满,防止发生烧伤事故。

6、浸取池内熟料不可装满,防止发生烧伤事故。

三、天车岗位1、非吊装人员严禁操作。

2、使用前应检查天车各限位开关录敏度,吊具,熟料车是否安全可赞靠。

3、开车运行过程中,吊件下面严禁站人,吊运路线应避开其它作业人员4、使他们处于安全位置。

5、检修开车,必须切断电源,试车前应通知有关人员到达安全位置,检查无人时方可试车。

6、天车电器接地装置必须安全可靠。

7、严禁超负荷吊运。

四、浸取岗位1、浸泡新池时,必须使用防护罩,防止发生烧伤事故。

2、放料时,待池水平静后方可开启阀门,阀门开启要缓慢,防止烫伤。

铬二车间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混料岗位1、上料时应检查物料车是否有砖块,缺块,线绳等物并及时清理,防止发生机械事故。

2、运行过程加强巡回检查,发现异常,应停止操作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3、如螺旋输送机内有异物需清理时,必须待机,严禁运行清理。

二、浸取岗位1、浸泡新池时,必须使用防护罩,防止发生烧伤事故。

2、放料时,待池水平静后方可开启阀门,阀门开启要缓慢,防止烫伤。

三、煅烧岗位1、喷煤点火时,要注意观察燃煤雾化及炉内气氛,防止喷火伤人。

2、运行中经常检查喂料情况,防止炉体断料,下料管变形,如发生下料管堵塞,应立即停炉和螺旋输送机,再行处理,尤其在清理螺旋输送机内异物时,严禁运行操作。

中和、洗涤岗位操作规程

中和、洗涤岗位操作规程

中和、洗涤岗位操作规程一、中和岗位操作规程1.背景中和是一种化学反应,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混合后中和,使得PH值达到中性。

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

中和岗位负责将酸碱性废液中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人身安全。

2.操作流程(1)确认废液性质,酸性废液应加入碱性物质中和,碱性废液应加入酸性物质中和。

(2)向废液中加入中和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一般为1:1或2:1的比例。

(3)搅拌均匀,让中和剂和废液充分混合,达到中性。

(4)检测PH值是否达到中性,常用PH试纸或PH计进行检测。

(5)处理好的废液可以进行进一步处理或排放。

3.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以免中和物质伤害皮肤和眼睛。

(2)中和剂的种类和比例应严格控制,以确保中和效果良好。

(3)搅拌时应避免剧烈搅拌,以免将废液溅出。

(4)废液处理完毕后,应将操作区域清理干净,防止污染环境。

二、洗涤岗位操作规程1.背景洗涤岗位在各个行业都有应用,主要是对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等处理,保持卫生。

洗涤岗位不仅需要操作人员有一定的技能,还需要注意细节和质量。

2.操作流程(1)准备洗涤物品,将物品分类,根据需要添加清洗剂、消毒剂等。

(2)选择合适的清洗设备,根据物品大小、材质等选择洗涤机、清洗槽等清洗设备。

(3)将物品放入洗涤设备中,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清洗。

清洗剂和消毒剂需要按照比例加入,并均匀分布。

(4)清洗完成后,将物品取出并进行清水冲洗,以去除残留的清洗剂和消毒剂。

(5)晾晒或烘干物品,确保物品干燥后可投入使用或存放。

3.注意事项(1)清洗和消毒剂的种类、比例和使用说明需要明确,确保物品清洗和消毒的效果。

(2)洗涤设备需要保养和清洁,以确保清洗和消毒的质量。

(3)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防止对皮肤和呼吸器造成伤害。

(4)操作完成后需要对操作区域进行清洗和消毒,以保持卫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中和岗位操作规程(2020年)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中和岗位操作规程(2020年)1.岗位任务将压榨工段提出的混合汁进行清净处理,经过加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磷酸、石灰乳等化辅料后进行沉降过滤,产生的清汁供蒸发;严格遵守工艺纪律,保证清汁达标,减少糖分损失。

2.工艺流程简介岗位工艺流程图混合汁经过一次加热后通入石灰乳、二氧化碳气体,然后进行二次加热,再进入沉降池进行沉降,产生的清汁供蒸发,泥汁进行过滤后产生的滤泥作农肥使用,滤清汁回到清汁箱。

3.工艺指标工艺控制指标数据备注混合汁PH值7.0—7.4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严格按照技术员要求进行控制,严格执行技术员的指令清汁PH7.2-7.4一次加热温度℃65-70二次加热温度℃98-102硫熏强度lm18-224.管理范围4.1管辖区域:本岗位管辖范围包括10台加热器、2台硫熏器、1台沉降池、1台吸滤机、混合汁箱、中和汁箱、硫磺炉、石灰消和器、石灰乳箱及所属工艺管道、蒸汽管道、疏水管道、管件、阀门、仪表和建构筑物等。

4.2主要设备(见下表)序号设备位号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中和器1800×700×700台22连续沉降器TDJ-168台13真空吸滤机无滤布75平方台14加热器列管式90平方台86混合汁泵开盖式TKG4-8台27中和汁泵台28清汁泵台29105.开停车操作程序5.1硫熏器操作规程5.1.1开机准备中和器采样照明必须用36伏安全电压。

接触腐蚀性药物及辅料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检查所有仪器、药品是否齐全;检查喷嘴是否堵塞、容器有无杂物、阀门开关是否灵活、有无泄漏;打开所用设备管道蔗汁阀和采样小阀及一次硫熏SO2气体放空阀,同时关闭一、二次SO2气隔离阀、并提前三十分钟通知燃硫炉工点燃一次硫熏燃硫炉;启动石灰乳箱搅拌器、检查有无异常响声,并通知有关岗位将石灰乳、磷酸输送到高位贮箱;当压榨混合汁流出时,打开预灰乳阀,连续均匀地把石灰乳加入混合汁中,并不断检测预灰PH值,调节加灰量,使蔗汁预灰PH值稳定,并控制在工艺规程规定的范围内。

5.1.2正常操作当混合汁泵至后,管道压力上升,随即打开石灰乳阀及磷酸阀和PH值自控调节设备的给定值,使之达到规定值;中和PH值自控操作如下:a)检查电极清洗盐酸浓度(3-5)%;用表盘上强性酸洗按扭作试验,使PH值下降到1PH左右为宜。

b)将手石灰阀全开,调节器切换到手动状态(MAN),按“△”,将气动调节阀开到适合PH值要求的开度,使PH测量值设定值(SP 值)接近,稳定后按自动与手动切换键,切换到自动状态(AUTO),系统投入自动控制。

c)自动调节器中的PH值设定值,根据中和PH值滴定和清汁管最高管采样滴定测量值来对比调整。

d)仪表PH值显示与人工滴定应经常对比并随时注意电极测量点的蔗汁流通,不得有断流现象发生。

e)压榨断槽无混合汁时,将手动石灰阀全关,调节器切换到手动状态(MAN);断汁10分钟以上应用清水浸泡电极、该项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否则会影响电极头灵敏度及缩短电极的使用寿命。

f)仪表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时,将石灰气动调节阀气源关闭,恢复人工滴定操作,并通知仪表维修人员进行调校处理。

每半时测定蔗汁硫熏强度,每5分种用比色法测定沉清汁的PH 值一次,并做好记录;经常注意混合汁箱液位情况,注意混合汁流量是否平稳并重新调整液位自控装置的给定值,防止管道压力忽高忽低;经常注意磷酸液位情况,磷酸的加入量力求均匀稳定,严禁爆开爆关;清汁过蒸发时,打开二次硫熏SO2气体放空阀;当粗糖浆到后,立即关闭SO2气放空阀,每10分钟用比色法测定糖浆PH值一次,并做好记录。

经常注意管道压力的变化,用回流阀来调节粗糖浆箱的液位,从而保证糖浆硫熏的PH值。

5.1.3停机操作停机前应与上下岗位取得联系,通知燃硫炉工,石灰乳化工,分别准备停供SO2气及石灰乳。

压榨停机后停止预灰,停止来汁时立即关闭石灰乳阀,磷酸阀,打开一次SO2气体放空气阀,同时停用自控设备,并将其进行维护。

当全部糖浆过完二次硫熏后,打开二次硫熏放空阀。

待蔗汁放完后,打开散气箱,缓冲箱,折除管道进行清洗。

5.2沉降器操作规程5.2.1开机准备注意观察沉降器液位,避免蔗汁满溢;注意观察搅拌装置是否运转及顺转,以免造成泥汁层过高影响放清汁;清扫清汁对滤筛要注意安全,以免造成人员烫伤;检查沉降器内有无杂物,刮板是否完好无损,封紧人孔盖、检查有关管道,阀门有无泄漏及阀门开关是否灵活;启动搅拌装置,检查运转是否正常,注意电机是否顺转;关闭沉降器顶部冷水阀及底部排污阀,同时打开泥汁阀;为防止散汽管(各层小散汽管)堵塞,沉降器造成假液位,因此应打开放清汁管所有阀门。

5.2.2正常操作为保证沉降器内糖汁温度,当中和汁进入沉降器时,通知班组长让吸滤机岗位进行中和汁回流到混合计箱;当沉降器液位逐渐上升,清汁流出时,逐一关闭清汁阀门;沉降器液位上升至M3 时,立即通知班组长让吸滤机岗位停止回流,水泵岗位、蒸发岗位做好准备工作,开始放清汁,吸滤机开始过滤;通知班组长让中和工对清汁PH值进行测定;当滤清汁到后,打开回流阀,经常观察滤清汁情况,待滤清汁清净后,再关闭回流阀;当滤清汁混浊时,应即时打开回流阀,并通知班组长让吸滤机岗位进行调整,待滤清汁清净后,再关闭回流阀;适当调节清汁阀,发现某层清汁混浊时,应适当关小阀门,严禁猛开猛关;经常注意清汁情况及泥层情况,发现清汁混浊和泥汁层上升,即时通知班组长,让有关岗位采取措施;经常注意曲筛滤布情况,若有损坏,通知班组长进行更换。

5.2.3停机操作当滤清汁全部过完后,打开底部排污阀,待余糖、杂质放尽后,打开顶部冷水阀冲冼十分钟,再关闭排污阀,将冷水放满沉降器浸泡三十分钟后,再打开清汁管道阀门冲冼内、外盘管,同时打开底部排污阀,放尽冷水。

停止搅拌装置;拆开人孔,清洗设备,管道及有关场地。

5.3加热器设备操作规程5.3.1开机准备工作加热器在启用前、必须检查设备所属的阀门开关是否正确,避免物料输送受阻和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检查压缩空气是否按规定要求送到(压缩空气工作压力0.6MPa),避免物料送来时反冲洗装置打不开将板式加热器打爆;物料断流时应即时将加热蒸汽阀关闭,避免将物料烧焦和将设备胶条烧坏;禁止违章操作、预防烫伤事故发生;加热启用前,应先检查是否将积垢清洗完,密封是否完好,检查加热排水阀是否开关正确;与蒸汽降压站和压缩空气站取得联系,提供加热蒸气和压缩空气;检查反冲洗装置是否动作灵活,检查物料管道阀门是否开关正确;开启氨气阀,再开启少许蒸汽对设备进行预热,同时排出冷空气使其温度接近工作温度,关闭汽源。

5.3.2运行当压榨车间开始落蔗生产时,由当班班长通知岗位操作工准备启机,物料输送过来时,将汽源阀门打开直至加热到工艺要求的温度;认真观察物料加热温度变化、合理调整阀门开度。

5.3.3停机当停用加热器时,要首先关闭加热蒸汽阀,然后再关闭物料进出口阀,排水管路阀门;对于列管式加热器要放尽设备内糖汁,做好回收工作。

5.3.2.1停电停机:根据生产情况,关闭相应的阀门,并通知供汽单位停止供汽,待来电后再按起机次序依次起机。

6.接触有关原料的危险性6.1原料SO2的危险性二氧化硫尤适用于酒精的防腐剂和干果,可以抵抗微生物的侵袭,可以使水果可口,它还是一个很好的还原剂,在水作用下它可以使物品褪色,是一种漂白剂,常用于对纸张和一些像布一样柔软的物质漂白。

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

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

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

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6.22原料石灰的危险性石灰属碱性,在胃中会与胃酸中和,应该没事,但吞服中,石灰与食道黏膜的水发生反应,会生成CA(OH)2,有腐蚀性,刺激食道黏膜,从而引发病症,诸如:食道溃疡,石灰在加水炼成熟石灰的时候有大量的气体散发出来,可见度很低,里面的水会是高温达170--180度左右,在消合中要避免烫伤,所以请特别注意.工作人员时注意面部遮掩,如果没有采取措施,不得作业。

6.3纯磷酸为无色结晶,无臭,具有酸味;蒸汽压0.67kPa/25℃(纯);熔点42.4℃/;纯品沸点:26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密度:相对密度(水=1)1.87(纯品);相对密度(空气=1)3.38;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主要用途:用于制药、颜料、电镀、防锈对环境的影响: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

液体可致皮肤或眼灼伤。

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

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530mg/kg(大鼠经口);2740mg/kg(兔经皮)刺激性:兔经皮595mg/24小时,严重刺激;兔眼119mg严重刺激。

危险特性:有腐蚀性。

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实验室监测方法:空气中:样品用纤维素膜滤器收集,用水洗脱,再用比色法测定(NIOSH法)分光光度法(NIOSH 方法216)比色法(NIOSH方法S333)离子色谱(NIOSH方法7903) 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1mg/m3应急处理处置方法: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转移到安全场所或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废弃物处置方法:建议把废料缓慢地加到碱液-石灰水中,搅拌后,用大量水冲入下水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