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帝王排序

合集下载

事业单位A类练习题 (29)

事业单位A类练习题 (29)

1.下列古曲和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A.《广陵散》一—聂政B.《十面埋伏》一项羽C.《平沙落雁》——王昭君D.《胡笳十八拍》一蔡文姬正确答案是: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广陵散》,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即古时的《聂政刺韩傀曲》,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刑前仍从容不迫,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广陵散》与聂政的对应是正确的。

B项正确,《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国琵琶大曲,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

C项错误,《平沙落雁》,是一首中国古琴名曲,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

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1634)。

与王昭君的对应是错误的。

D项正确,《胡笳十八拍》,中国乐府名诗,古琴名曲,相传为东汉末年蔡文姬以胡笳音色融入古琴中而作成。

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

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节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铁、锰等的可溶性盐类的水。

关于硬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或石英砂可以软化硬水B.用硬水洗衣服会增强洗涤效果C.硬水的pH值一般小于6D.井水、泉水一般都属于硬水正确答案是:D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常识。

所谓"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硬度通常在8以上。

A项错误,活性炭是一种多孔结构吸附能力很强的炭,可以吸收某些有害气体、色素、细菌和毒素,但对软化水的作用则不明显,因为硬水主要含有钙、镁离子,不能被活性炭吸附。

石英砂是二氧化硅,是一种很稳定的氧化物,不能参与水中矿物质的化学反应,也无吸附性能,所以不能对水进行软化。

汉代帝王陵墓排序形制

汉代帝王陵墓排序形制

汉代帝王陵墓排序形制汉代的帝王陵墓,哎呀,那真是一个神秘又壮观的世界!想象一下,埋藏在厚厚的土层下,那些伟大的皇帝们,他们的陵墓可是藏着很多故事和秘密呢。

我们先说说汉高祖刘邦,他的陵墓叫做“刘陵”,也叫“霸陵”,听起来是不是很霸气?这座陵墓的规模那可不小,真是气势磅礴,感觉一进门就能见到那种皇家的威严。

陵墓周围还有许多的陪葬品,光是想想那些金银珠宝,哇,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再来聊聊汉武帝刘彻,他的墓可是一绝,叫“茂陵”。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温柔,但里面却是大有乾坤。

汉武帝可真是个传奇人物,打过很多战,开疆拓土,甚至还把丝绸之路打开了。

陵墓里的结构非常复杂,像迷宫一样,让人一进就觉得有点懵圈。

想象一下,里面的陪葬品数量多到数不清,简直就是个小型的宝藏库。

不过,陵墓的设计真的是独具匠心,里面还有很多小细节,像是防盗机关,这可都是当年人聪明才智的体现呢。

再说说汉昭帝刘弗陵,他的墓名叫“昭陵”,这个名字真是有意思,感觉有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昭陵的规模虽然比起前两位皇帝的陵墓小了点,但却别有一番风味。

周围的景色宜人,像个世外桃源。

里面的壁画可是很有名的,描绘了很多当时的生活场景,细腻得让人想入非非。

走进陵墓,就像穿越回了汉代,感受那种历史的厚重。

真的是让人一边走一边感叹,古人的智慧果然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后是汉宣帝刘询的“宣陵”,这座陵墓听起来有点低调,但里面的设计绝对是高大上的。

宣陵的墓道可长了,这走起来可真不容易,特别是在那种大太阳底下,感觉像是在攀登一座小山。

不过,一到陵墓前,就会被它的气势震撼到。

内部的结构很巧妙,还有很多的陪葬品,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尤其是那些陶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真是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最后说说汉元帝刘奭,他的陵墓叫“元陵”,在陵墓的规模上可能没那么大,但设计却十分独特。

元陵有很多的文化气息,里面的壁画与雕刻充满了艺术感,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

元帝的墓室可真是丰富多彩,许多陪葬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像是每天都在和人们交流。

古代文化常识系统专练2-3

古代文化常识系统专练2-3

古代文化常识系统专练专题3 地理知识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左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左即江东。

B.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C.陛下是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D.嗣位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2.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

B.古代常用阴阳来表示地理方位,阴是指山之南、水之北,阳是指山之北、水之南。

C.《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部经书。

D.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是指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契诃夫的代表作是小说《羊脂球》。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序,周代叫库,“观太学”中的“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B.沛公居山东时——山东,指崤山以东。

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

C.庐冢,也作“庐墓”。

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六艺也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技能。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

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

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以“六艺”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B.在古代官职任免升降术语中,“谪”是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4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件(共49张PPT)

刘秀建东汉
公 元 9
公元9 公
年,外戚 元
王莽夺取 西汉政权,
25
公元25年,西 汉宗室刘秀称 帝,定都洛阳, 史称东汉,刘
年 建立新朝, 年 秀就是光武帝。
西汉灭亡。
刘秀 建 东汉
刘秀(公元25-57在位):字文叔,汉 高祖刘邦九世孙。因遵行“推恩令”,到 他父亲这一辈,已只是济阳县令这样的小 官员了。父亲去世后,小刘秀按月领取西 汉宗室拨款。王莽建立新朝后,刘秀成为 了一名庄稼汉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 走向衰亡。
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想一想:“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根源在哪?
外戚和宦官都是利用君权作乱, 并非自身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 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和皇位世袭制。
统治的黑暗加剧了阶级矛盾,地主阶级争 权夺利,遭殃是老百姓。外戚、宦官——地主 阶级中最腐朽的势力交替专权100余年,人民被 逼向死亡的边缘。东汉后期,又恰逢灾荒连年, 真可谓是雪上加霜,广大老百姓再也无法活下 去,184年,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新朝末年,刘秀加入绿林义军,在昆
阳一战中一举歼灭王莽政权的主力。公元 25年,在河北登基称帝,沿用“汉”的国 号,不久定都洛阳,因为洛阳在西汉都城 长安的东面,故史称东汉。东汉建立后, 又陆续平灭了诸多地方割据政权,使得新 朝末年以来纷争战乱长达20余年的中国再 次归于统一。
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会唯一的“一姓之再兴” 家族。为表日后刘家江 山在刘邦、刘秀之后能 一次又一次的兴起,所 以东汉统治者把刘秀建 立东汉的过程叫做“中
人的陈景亮象赞。:“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兴”,即这不是刘氏江
山的最后一次兴起。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

汉朝皇帝列表(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共210年汉代有西汉,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又叫前汉,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起至公元8年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止,因国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东汉国都洛阳的南面,故称西汉。

西汉共有14个帝王,包括吕后和昌邑王刘贺。

所附的淮阳王刘玄,败降后被勒杀。

高祖(刘邦)字季(公元前256--前195年,一作公元前247--前195年)。

汉开国皇帝,为汉王4年,在帝位8年,于平定英布叛乱中胸部受箭伤,后创伤复发而死,终年53岁,葬于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5里处)。

惠帝(刘盈)(公元前211--前188年)。

高祖长子,高祖死后继位。

在位7年,病死,终年24岁,葬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30里处)。

文帝(刘恒)(公元前202--前157年)。

高祖第三子,惠帝死后,吕后立非正统的少帝。

吕后死后,周勃等杀死吕产,迎立刘恒为帝。

在位23年,病死,终年46岁。

葬于霸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35里处)。

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前141年)。

文帝第三子,文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

病死,终年48岁,葬于阳陵(今陕西省高陵县西南30里处)。

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

景帝第十子,景帝死后继位。

在位54年,于巡视途中病死,终年71岁。

葬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17里处)。

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前74年)。

武帝少子,武帝死后继位。

在位13年,病死,终年22岁,葬于平陵。

(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13里处)。

昌邑王(刘贺)生卒年不祥。

武帝孙,昭帝侄。

昭帝死后无子,由他继位,在位27日,因淫戏无度,被辅政大臣霍光废黜,后事不祥。

宣帝(刘询)(公元前90--前49年)。

武帝曾孙,昌邑王被废后继位。

在位25年,病死,终年42岁,葬于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15里处)。

元帝(刘奭)(公元前76--前33年)。

宣帝子,宣帝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

终年44岁,葬于渭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12里处)。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时间顺序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时间顺序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时间顺序篇一:高中历史知识点(通史时间顺序)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夏启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秦汉(公元前221~~220年)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汉初郡县封国并存,丞相位高权重汉朝察举制实行魏晋南北朝(220~~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实行隋唐(581~~907年)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并完善隋炀帝时期科举制形成唐朝中期地方设置节度使,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五代、辽、宋、夏、金、元(907~~1368)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中书省设立,替代三省明清前期(1368~~1840年鸦片战争前)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1380年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明成祖时内阁出现清雍正帝时军机处设置。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的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王位世袭制保护了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前提:生产力水平当时较低)2、西周的分封: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2被封范围: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3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5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春秋时期瓦解;战国到秦朝时期废除,被郡县制替代(直接原因:诸侯国势力太大;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 3、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宗法制。

细说中国五千年

细说中国五千年

美国神曲-中国朝代 Chinese Dynasties.flv
百年世事三更梦 禹尊九州汤伐夏 古来多少英雄汉
万里乾坤一局棋 秦吞六国汉登基 南北山头卧土泥
细说中国五千年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画说中国
猜一猜这些历史人物 并指出他们所处的朝代
1
2
3
4
5
6
小组合作
1、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以上历史人物进行排序。
王昭君
“闭月”这位美女是——
貂婵
们在亮亮允遮来在 称云比〄为住〄后 为彩美逢宣。一花 某 “后〄人扬这块园 朝 闭面月就他时浮拜 大 月〄亮说的正云月 臣 ”因比〄养好将时 司 了此不我女王那〄 徒 。〄过的长允皎忽 王 也〄女得瞧洁然允 就赶儿如见的轻的 被紧和何。明风养 人躲月漂王月吹女
“羞花”这位美女是——
鞋袜的式样至秦汉已非常丰富,有皮靴、皮 鞋、木鞋、草鞋、麻鞋、丝履等多种。北方 少数民族穿的高统皮靴,当时叫“络鞮”, 除胡人外,汉人士兵及北方人也穿用。 西汉初年提倡节俭的汉文帝穿革履,富 秦汉时期现有的相关电视剧: 人在皮鞋上包绸缎的鞋面,在鞋口沿上丝带, 制成极为美观精致的革履。 汉代戴帽、穿曲裾的男子(陕西咸阳 出彩绘陶俑)。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 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 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 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 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唐代文吏服饰 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外,在一些 代表电视剧: 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隋 杨贵妃秘史 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佩围裳, 玉佩组绶一应俱全。在大袖衫外加着裲裆,也是隋唐时期 官吏服饰的一个特点。从出土的陶俑、壁画来看,穿着这 种服饰的官员,身份不会太高。 唐代文吏服饰――唐代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外,在一 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 隋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佩围裳, 玉佩组绶一应俱全。在大袖衫外加着裲裆,也是隋唐时期 官吏服饰的一个特点。

三皇五帝_及其图腾形象_常光明

三皇五帝_及其图腾形象_常光明

收稿日期:2011-02-20作者简介:常光明(1954-)男,山东英才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

中国近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人首龙身”、“人首鸟身”、“人首兽身”或“龙首人身”、“鸟首人身”、“兽首人身”的玉石雕像,这些“半人半兽”或“半人半鸟”的玉雕像,并非现代人理解的唯美艺术造型,而是似人非人带有神性的先祖神像,即神圣的“先祖图腾”。

“图腾”为美洲土著部族方言totem 的音译,原意是指与种族有血缘关系的远亲。

“图腾”的造型多为动物类神像,可以理解为氏族部落的先祖神像。

所以,要理解古神像,首先要明白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源于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和先祖崇拜习俗。

原始母系社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庄子•盗跖》)或如《春秋•公羊传》所说的“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

原始初民对人类的生育原理不大明白,总将母亲怀孕的原因,归于某种神秘的物体感应,即所谓的“感生”观念。

初民观察动物的形态和行为与人接近,认为世界上所有动物同属一个种类。

在远古中国先民的观念和理论中,所有的动物都是由“虫”变来的,其细微差别在于分属五种“虫”:鳞虫、羽虫、毛虫、介(甲)虫和倮(裸)虫。

凡长鳞皮的动物,如鱼、蛇之类,统称“鳞虫”;凡长羽翼的动物,如禽鸟、飞虫类,统称“羽虫”;凡长毛皮的动物,如野兽、牲畜类,统称“毛虫”;凡长甲壳的动物,如龟、蚌、甲壳虫类动物,统称“甲虫”;而身上既无羽、毛,又无鳞、甲的动物,如虫蛹、人类,则称“裸虫”。

如《吕氏春秋》就说:“孟春之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

”“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

”“季夏之月……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

”“孟秋之月……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

”“孟冬之月……其帝颛頊,其神玄冥,其虫介。

”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动物同源说”。

因此,初民一般以为母亲感应某种动物而生子,如澳大利亚土著部落的阿兰达人认为,怀孕与父亲的作用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图腾精灵进入母体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汉
刘邦 刘盈(惠帝) 刘恭 刘弘 刘恒(文帝) 刘启(景帝) 刘彻(武帝)景帝九子 刘弗陵(昭帝) 刘病已(宣帝)武帝曾孙,祖父刘据,父刘进 刘爽(元帝) 刘骜(成帝) 刘欣(衷帝)元帝庶子,成帝侄子 刘?(平帝)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子,王莽乱政 刘婴(孺子)宣帝元孙,刘显子 刘恢(梁王)
202-194 194-187 吕雉摄政 吕雉摄政 179-156 156-140 140-86 86-73
东汉 刘秀(光武帝)刘邦九世孙 刘庄(明帝)刘秀四子 刘?(章帝)明帝五子 刘肇(和帝)章帝四子 刘隆(殇帝)和帝幼子 刘祜(安帝)章帝孙,父清河孝王刘庆 刘懿(婴帝)在位200天 刘保(顺帝)安帝子 刘炳(冲帝)顺帝子 刘缵(质帝)章帝曾孙,渤海孝王刘鸿子 刘志(桓帝)章帝曾孙,蠢吾侯刘异子 刘宏(灵帝)章帝玄孙 刘辩(少帝)刘宏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