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式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40个难题答题模板与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40个难题答题模板与万能答题模板

高考地理40个难题答题模板与万能答题模板2020高考地理40个难题答题模板1.某地地理位置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1)绝对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纬度带位置、温度带位置)(2)相对位置和相邻位置(位于XX地区的XX方位,东西南北中靠、濒、临、接XXXXXX地区)【引申题型】——地理位置进行评价——2019届今年的出题趋势(1)经纬度位置(所跨纬度带、热量带)——气候→农业(种类、生长期和熟制)(2)海陆位置(降水、海洋运输、海洋资源开发)(3)相邻位置(陆上相邻)——商贸、国际协作与分工(如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对外开放等)(4)交通位置(陆上、海上交通)——运费、大物流、转口贸易、商贸、腹地(5)经济位置——吸引资金、技术引进;科研,技术发展;国际协作和分工(6)政治位置——政治中心或区域行政中心2.地形特征的描述——标准模板,按规则出牌(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XX、XX、XX地形为主;(2)地势起伏大(小),地势XX高XX低;(3)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4)特殊地貌(如果有则一定要说):海岸线、喀斯特地貌、沙漠戈壁、冰川地貌、火山等。

【引伸题型】地形对地理要素的影响=气候+河流+土壤+农业+工业+交通+城市3.等值线题目的五读法——秒杀选择题(1)读图名——明确等值线的类型(2019届高考可能会汇入新的等值线元素)(2)读数值——注意取值,同时注意题干中所注的关键词“最大”、“最小”等词汇,在高考时一定要有目的性地勾画重点,正确运用好公式。

这里特别强调局部范围内“闭合”的地方。

(3)读疏密程度——反映水平差距的大小(如坡度、温差、风力、空间差异等等)(4)读凸起方向——这也是命题的重点,“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凸高为高、凸低为低”往往成为考试比较青睐的东西(5)读延伸方向——通过等值线这个载体,来考查影响某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这也是一种考法。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高中地理答题模板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你组织思路并更好地回答各种地理问题。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高中地理答题模板,以及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及其解答思路。

一、基本答题模板1. 确定问题类型:是关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人口、城市等等的什么问题。

2. 确定分析要素: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回答问题,例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特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

3.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问题的类型和分析要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4. 总结答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并尽可能地使用地理术语进行表述。

二、常见地理问题及解答思路1. 地理位置问题:地理位置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地理位置相关问题时,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气候问题:气候是影响一个地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气候相关问题时,需要从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地形地貌问题:地形地貌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地形地貌相关问题时,需要从地形类型、地势特点、地貌景观等方面进行分析。

4. 水文特征问题:水文特征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水文特征相关问题时,需要从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方面进行分析。

5. 自然资源问题: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财富之一,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自然资源相关问题时,需要从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

高中地理口诀大全、分区线、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口诀大全、分区线、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分区线&口诀大全(一)大题万能答题模板☆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4.(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4.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设立原则:市场最优)☆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答题模板一、自然地理1.影响温度的因素包括:纬度、海拔、地形、云量、水汽含量、风向、海流、地表覆盖、建筑物、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

2.影响降水或水分的因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向、地形、海洋、植被、土壤、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

3.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海拔、地形、海洋、大气环流等。

同时,气候也受到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4.影响温差的因素包括:纬度、海拔、地形、云量、水汽含量、风向、海流、地表覆盖、建筑物、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

5.影响蒸发强度或量的因素包括:气温、湿度、风速、日照、植被、土壤、水面积等。

6.影响气压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海拔、地形、风速、地球自转等。

7.影响光照或太阳辐射的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地球公转、云量、大气层厚度等,与太阳能等同。

8.天气情况包括:气温、湿度、降雨、风力、气压等。

9.城市雨岛效应原因包括:城市建设、人类活动、地形、气候变化等。

10.形成雾的因素包括:气温、湿度、风速、地形、植被等。

1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包括:河流输入、海水蒸发、海水淡化、海水混合、人类活动等。

12.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包括:入湖河流、湖水蒸发、湖水淡化、湖水混合等,可以判断咸水湖和淡水湖。

13.影响渔场的因素包括:水温、水质、水深、海洋环境、人类活动等。

14.影响盐场的因素包括:盐湖水质、盐湖面积、气候、人类活动等。

15.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包括:节约用水、开发新水源、改善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等。

16.影响湖泊缩小的因素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地形变化、水文变化、地震等。

17.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变化、水资源减少、经济发展受限等。

18.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包括:降水量、蒸发量、地形、土壤、植被、河床形态等。

19.影响河流流量变化的因素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20.影响河流航运条件的因素包括:水深、水流速度、水质、河道宽度、弯曲程度等。

21.湿地(沼泽)形成原因包括:气候、地形、水文条件、植被等。

高中地理答题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答题万能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答题万能答题模板高中地理答题万能答题模板第一篇「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靠靠岸避风)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支配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宽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宽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高中地理答题万能答题模板第二篇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进展政治:稳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地理位置资源因素:原料、燃料农业因素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沟通市场因素科技因素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养历史因素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高中地理答题万能答题模板第三篇「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设投资,人口集中;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气候(中低纬地区暖和,沿海地区潮湿)河流(供水、运输功能)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宗教因素科技因素旅游因素高中地理答题万能答题模板第四篇「自然缘由」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含沙量大;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水文特征(流经潮湿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样,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 「人为缘由」植被破坏(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整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高中地理答题万能答题模板第五篇「自然方面」地形(平坦:对选择限制少;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长,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地质(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气候(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模板(详细)

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模板(详细)

高中地理简答题答题模板☆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1.海陆位置;2.经纬度位置;3.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4.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5.经济和军事位置;6.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

☆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

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

(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②河流流向;③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放射状即山地)☆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①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云贵高原:崎岖不平;③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④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⑤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6)冰川的侵蚀作用:挪威的峡湾(U形谷、冰斗、角峰)和五大湖,欧洲的许多湖泊(千湖之国芬兰的湖泊),欧洲的地形(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9)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高中地理23个常见简答题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23个常见简答题答题模板

高中地理23个常见简答题答题模板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⑪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⑫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⑬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⑭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⑮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⑯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⑪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⑫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⑪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⑫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⑬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⑭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⑮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⑪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⑫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⑬俄罗斯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⑭极地航路开辟的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时节能.⑮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①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规范 黄山与庐山旅游问题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规范 黄山与庐山旅游问题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规范黄山与庐山旅游问题【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常见简答题规范黄山与庐山旅游问题[编者按]这篇文章高考分析最常涉及地理的简短回答问题,详细列出回答技巧和回答规格,包括高线地形图;海洋资源;盐度和洋流;河流和交通;地质学和地形学等科目对提高高考地理成绩非常重要。

建议考生仔细阅读。

黄山与庐山旅游问题:⑴ 在黄山欣赏云海。

最好的季节是夏天,最好的天气是雨后晴朗。

⑵ 在游览黄山四大奇观中的“奇石”时,你应该选择一个特定的观赏地点来欣赏这些岩石地貌的相似形状⑶庐山黄山比较:①游览价值:黄山大,庐山小;②市场距离:黄山较短,庐山较长;③地区接待能力:黄山较小,庐山较大;④交通通达性:黄山道路较少,交通不便;庐山有京九铁路和长江航线,通达度较好。

⑤环境承载量:黄山缺少较大平台,环境承载量较小;庐山有较大平台,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环境承载量大(4)在规划黄山旅游规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旅游活动规模应与黄山旅游区的环境承载力相适应⑸黄山与庐山较好协调了旅游活动的规模与黄山游览区的环境承载量的关系,均获"世界人类和自然遗产"殊荣,成为著名旅游区(6)限制黄山夏季游客数量的最重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⑺黄山与庐山两地开发条件不同,主要原因是:环境承载量;地区接待能力(10)评估黄山作为旅游区开发的影响:① 增加区域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②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缺点:① 带来环境污染② 对动植物的损害③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④ 文物古迹破坏⑤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影响⑾对黄山的开发条件作出评价:(从游览价值方面分析)①"黄山天下奇",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质量较高;②集群状况优良;③附近没有雷同景点,具有较好的地域组合状况。

(12)西欧旅游业发展的原因:① 西欧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丰富;② 灿烂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丰富的文化景观;③ 西欧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高中地理<旅游地理>答题模式
一、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c.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邮电、金融、房地产、外贸、轻纺、旅游纪念品等产业)。

d.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地依赖旅游业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总体促进社会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促进文化交流(①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特色和吸引力②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了旅游质量。

二、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三、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旅游资源的质量(优质、独特,具备较高的审美或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交通位置及其通达度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区规划
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
(1)旅游景区的吸引物:景区内标志性的观赏物,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

(2)旅游者:主体地位
(3)旅游景区的服务业:交通、食宿、娱乐、购物等。

2.旅游景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1)突出景观特色(2)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3)维护生态平衡
(4)最佳综合效益:最大限度的发挥景点的综合使用价值。

3.旅游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1)景区形象:景观特色是决定性因素。

(2)功能分区:常见的功能区有服务区、游览区和保护区。

(3)空间布局:交通线、服务设施等要布局合理。

五、旅游景区规划中一般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旅游资源的科学分析与评估,未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2.旅游开发没有形成特色。

旅游区形象不明,游客市场及产品定位不准
3.旅游区空间布局不合理,中心区过多的接待设施不利于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

4.景区开发建设中,城市化的特征过于明显,人工建设痕迹太多,对背景环境破坏严重。

5.旅游建设项目缺乏科学的论证,人造景观重复建设、内容雷同,在当地缺乏文化根基。

六、旅游活动线路设计原则
1.突出特色。

2.讲究韵律—保持兴奋度。

3.“冷热”兼顾—以“热”带“冷”。

4.发展创新—适应需求,安全可靠
七、选择旅游线路要注意的问题:
1.突出主题
2.尽可能使景区串联,避免形成重复;
3.合理安排时间和活动内容;
4.根据经济条件选择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八、旅游安全防范措施
1.增强安全意识
2.消除不安全因素。

3.控制不安全行为:限定游客活动范围,设置安全警告标志;加强巡视;及时获得天气预报,预防自然灾害;加强游客安全教育;
4.加强救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