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2016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英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

合集下载

高中作文-2019高中材料作文题目大全 精品

高中作文-2019高中材料作文题目大全 精品

2019高中材料作文题目大全材料作文是给定一段材料,从材料中所体现出了立意为话题进行写作,所以说材料作文在写作中审题是关键,材料作文的立意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肯定是从材料中引申出来的,不能是脱离了给定的材料。

所以说对于材料作文的写作也是要多进行训练的。

下面是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郎朗的父亲在《我和朗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郎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的钢琴家的故事,介绍了培养郎朗成功的秘诀,其中一条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

这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

家长甲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培养孩子确实要尽早、赶快,要尽可能地早学,多学。

家长乙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

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再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个?家长丙说是啊,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像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受益。

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

家长甲说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啊!————要求以上对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二、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作文。

老师问我教学楼的勤杂工叫什么名字?我答不上来,尽管每天喝着他烧开的茶水,走过他清扫的楼道,甚至会漫不经心地将衣物丢放于他的斗室。

老师说你该记住他的名字。

人生如旅,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许每个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关心,哪怕回报一个微笑。

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

三、读完《渔夫的誓言》,你有什么感想、联想?请以学会调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渔夫的誓言吴学安有这么一个故事。

古时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

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

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将错就错。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

但这一次渔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

高中模拟作文材料238

高中模拟作文材料23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其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

格拉芙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

”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第一,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
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看看格拉芙曼的话就或许就明白了。

他的意思是争第一不好。

作文材料分两层,前后一对比就会发现,有两种或更多的观点,且观点是相互矛盾的。

于是就可以权衡了。

到底争不争第一?。

高三作文思维训练题与答案解析(作文审题、思维训练、素材积累、语言运用)

高三作文思维训练题与答案解析(作文审题、思维训练、素材积累、语言运用)

高三作文思维训练题与答案解析(作文审题、思维训练、素材积累、语言运用)体会言论思辨哲理(一)1.对下面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A.要成为优秀的厨师,更要学习别人菜肴的优点。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出评价,应全面公正。

C.世间万物缺陷难免,多吸收其优点,才有长进。

D.读书做菜,都要既找别人缺点,也学别人优点。

答案解析:1.C(注意“挑剔”和“夸奖”的结果)2.对下面这段话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如果人能把自己的烦恼拿到市场上交易,任何人在看到别人的烦恼后,都宁可把自己的烦恼拿回家。

A.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B.人都会将自己身上的不幸无限放大。

C.人应该乐观面对自己的人生。

D.人应该同情他人的不幸。

答案解析:2.B(人们在看到别人的烦恼后,才发现自己的烦恼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宁可“重新拿回家”,这就说明了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不幸无限放大)3.作家马尔克斯在《告别信》中说:“我会用泪水浇灌玫瑰,以此体味花刺的痛苦和花瓣的亲吻。

”对这句话蕴含哲理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幸福和痛苦是把双刃剑,人生是逃避不了的。

B.人当勇敢地面对困境,直面苦难,迎接挑战。

C.人当感悟痛苦的磨难,从中品尝幸福的滋味。

D.不要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要同情弱小。

答案解析:3.C(玫瑰是带刺的,但要用泪水浇灌它,体味花刺的痛苦,这是说人生当经受磨难;而在经受磨难的过程中,也会有“花瓣的亲吻”,这是说品尝到幸福的滋味。

马尔克斯的话整体上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A项强调的是人生“逃避不了的”的无奈。

B项强调的是直面苦难,勇于挑战,没有涉及“幸福”。

C项既强调人生的磨难,又强调人生的幸福。

D项强调的是同情弱小)4.对下面这段话蕴含哲理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没有一个民族可为他们中间出现了这样一个对人类文明发展贡献巨大的人而骄傲起来,因为民族骄傲完全是一种无聊的癖好,在像哥白尼这样一位内心独立的人面前,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争第一的作文评讲

争第一的作文评讲

站在国人的角度
【1】竞争时代,免遭淘汰;民族谋求生存,国家 发展,每一个有志者,是当今世界的严酷现实。 【2】本质是儒家进取精神的彰显;(联系我们国 家近代历史与初级阶段,自可说明:对“争第一 ”淡然,需要一种底气。 (老外为什么对“争第一”无所谓?因为他们已经 达到了一种无需“争第一”的境界,无论是物质 文明的丰裕,还是精神文化的积淀,他们已经有 足够厚实的底子,早已超越了“原始积累”阶段 ,但我们发展中的国家的人们需要孜孜以求“争 第一”)
准确审题
一、材料解读——1、划分层次 2016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芙曼,在教 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 国琴童及其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格拉芙 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 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 念。”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 争做第一, 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 层次一:太强调竞争不必要,争第一不好 层次二:强调竞争必要,争作第一好。

贪官污吏,争钱财,争名利;研究学术之人,争关注,争名气 。老辈科学家曾经感慨:“年轻学者肯坐冷板凳的人太少啊。” 原本竞争应是一条相互牵连的绳子,彼此互相拉动着前进,攀越 的是学术的巅峰;然而如今有些竞争,却成了名与利的笼子,人 们在名利的笼子里互相争夺,在探索学术的路上脚步却被笼子禁 锢了。这样的竞争脱! • 毕竟只有一个“第一名",争夺第一,生活容易很累, 有时还是身心折磨,个体活得太较劲;//竞争残酷,争 而不得,倍感失落;只争第一,容易患得患失,忧虑紧 张;//荣誉只成了理所应当而非惊喜;//不是第一,反而 坦然,意味着还有进步的空间。 【2】来到世上,一生何求? • 重要的是奋斗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别忽略了赢得那生命 惬意的重心,别叫虚名将人生捆绑,别为了名次而亏了 自身的轻松快乐的体验;//没人能永远是第一,欲戴王 冠,必承其重,疲于奔命与争斗,身心透支,压力山大; //“第一",并不绝对意味着最快乐、最幸福;//只知道 争夺第一的名分,容易错过许多平淡却很美好的风景。 【3】久在较劲里,何时返悠然?挤在争名的路上,不知

成都三诊语文答案

成都三诊语文答案
周考四语文答案
• 1. ( 3 分) B (“ 以清正廉明为考核依据”错, 传统中国对官员是技术和道德的双重要求) • 2. ( 3 分) C (“ 言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在 京三品大臣”错,原文是说父兄现任在京 • 三品大臣的言官必须改任) • 3. ( 3 分) B (“ 直接向皇帝负责,可对部分小 事情即刻决断”,这些权力在言官中要 • 看具体职位。“ 因而具有很高声誉和公信 力”,因果推论错误)
• 10. ( 6 分) • ( 1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 3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每处1 分;凡有错别字或漏字,该处不得分)
• 11. ( 1 )( 5 分)( 5 分) EB 。( 选E 给3 分,选B 给2 分,选A 给1 分;选C 、 D 不 • 给分。 A ,“ 意在强化作者对父母、亲人的深 切怀念之情”概括不恰切,本文主要表现对 • 父爱的追忆,既有怀念,也有感激、愧疚等复杂 的情绪; C , “ 交不起学费” 一说错误, • 文中只能表明家里筹钱不易; D , “ 想以此消消 我的傲气” 分析错误,文中父亲也是高兴 • 的,询问表现出父亲的谨慎和对我学业的关心)
• 13. ( 3 分) B • 一叶知秋,指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 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料到事物发展的趋 向; • 见微知著,指见到微小处就能知道该事物的 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以小见大,指通过小事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 部分看出整体。
• 14. ( 3 分) C • 解析:A “ 中国公民” 与“ 签证申请者” 语意重复, 可删掉“ 公民” 或 • “ 者”; B 搭配不当,删掉“ 的行为”; D 中 途易辙, “ 一家公司” 缺乏谓语陈述, 可将 • “ 在”移至“ 一家公司”前

高考作文:2016年全国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4)

高考作文:2016年全国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4)

高考作文:2016年全国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4)2016年全国名校高考作文模拟题立意专家解析(4)3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回来时端着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有的普通,有的昂贵,有的精致,老师让大家随意享用。

等每个学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师说话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所有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了那些朴素便宜粗的杯子。

杯子虽然不会让咖啡的质量变得更好,但很多时候,会让咖啡变得更贵一些,甚至,有时候,让人忽略了到底我们在喝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

【文题解析】:所给的是一则寓意性材料,核心内容主要是围绕咖啡与杯子来谈的,因而要加以联想引申,要将咖啡与杯子上升到社会生活层面,挖掘其深层的指代意蕴。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学生要喝的是咖啡,咖啡实际上就是生活的本身和本质,杯子只是盛咖啡的工具,杯子只是外在形式而已。

因此,咖啡与杯子的关系,就是谁为主谁为次、谁是本谁是末、谁是内容谁是形式的关系,这则材料的含意也就是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主次、本末、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不能一味迷失在那些不重要的东西上。

根据材料的这个含义展开联想,看看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具体表现:比如,我国一些名牌学校,想成为世界一流的学校,不是在办学质量、科研水平上多花功夫,而是在扩大办学规模,建设漂亮的校园使尽了花招,结果当然是铩羽而归;比如,我国的经济建设,我们有很重的GDP情结,上上下下都特别看重GDP增速,而经济发展的质量、社会和谐这些更重要的东西我们却忽略了;再如我们的教育,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我们拼命追求分数、升学率,而对更重要的学生的健康、信仰、品德、真才实学诸多方面忽视;作为学生自己,在学习上我们常常也会在分数名次与知识能力、身心健康与分数名次上纠结,甚至作出本末倒置的选择;还有我们现在在人才的选拔任用上,德才兼备才是本,可我们很多时候更在意文凭、出身、资历、长相这些外在的东西上;商品的质量和包装、产品和牌子、亲情和金钱……现实社会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面对本末、主次、内容形式的问题,也很容易出现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错误,面对这些具体的问题,我们能没有感受、没有思想吗?所以,围绕咖啡与杯子联想引申上升到社会生活层面,作文的天地自然就广阔了。

三选一材料作文同步训练周测第16周

三选一材料作文同步训练周测第16周

三选一材料作文同步训练周测 2020.031,多家媒体报道“安徽利辛女子为救女童被恶狗咬成重伤”一事,引发网民关注,被咬伤者李娟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捐款超过80万元。

几天后事件出现逆转,其男友承认李娟并非救人被咬,而是被自家养的狗所咬,收到的善款都用于了女友的治疗。

由于感到爱心被欺骗,一些曾经参与此事的网友打算要回捐款。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爱心人士表示尽管张宏宇的欺骗行为应该受到谴责,但李娟的遭遇也确实值得同情,仍然愿意帮助她。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如果你是捐助人,你会持什么态度?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2016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英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

格拉英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

”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第一,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御政之首,鼎新革故。

--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2)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 鲁迅(3)革新者要有耐心。

-- 巴尔扎克(4)大凡新命之诞生,新运之创造,必经一番苦痛为之代价。

--李大钊(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大学》(6)虞夏以文,殷周以武,异时各有所施--汉•桓宽《盐铁论•大论》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

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1,【答案】因为你背后有阳光“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

在阳光下灿烂,在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专题训练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专题训练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专题训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专题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

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

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会在甲乙两个推销员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反馈呢?那是因为一个只看现状,一个是看发展。

请你根据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依据材料的整体立意,写一篇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胜家公司是美国一家大型跨国企业,它生产的“胜家”牌缝纫机是风靡世界的名牌产品。

1940年,世界上每三部缝纫机中,就有两部是胜家的。

但是,胜家公司在取得成功后,过分依赖传统产品,而不注重开发新产品来适应世界大市场的变化,直至1985年,胜家出品的仍是19世纪设计的产品。

而此时其他竞争者纷纷开发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产品,如日本厂商开发出“会说话”的缝纫机,英国推出“音乐”缝纫机,瑞典设计出“电脑”缝纫机。

由于产品不敌其他竞争者,到了1986年,胜家最终被市场淘汰。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请你根据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依据材料的整体立意,写一篇文章。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可见,心态决定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请你根据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依据材料的整体立意,写一篇文章。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

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

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依然时有梯子倒下伤人事件。

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2016年1月,一位记者问钢琴大师格拉英曼,在教了许多中国学生,造访中国将近四十次后,对中国琴童及家长,有没有特别想说的话。

格拉英曼说:“我觉得中国人太强调竞争,尤其要争第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自觉地强调这种观念。

”竞争?难道不是必要的吗?争做第一,难道还有什么不好吗?
你对上述问题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1, 【答案】不争的智慧
流水不争,恒自流长.冬梅不与百花争妍,风雪之中暗自流芳.
非说不争,社会需要竞争,各个行业才能互相促进,百花齐放.但是,做人做事,更需坚持自我,不改变初心,专注于事,不争虚荣.
中国竞争之风盛行,然本应清纯的竞争之风,似乎夹了些污浊之气.家长们不顾孩子喜爱,从幼儿园开始便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生怕孩子落在了起跑线后.如此竞争,不仅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也压抑了孩子的天性.盲目的竞争,只是伤害了孩子.家长们如此紧张,也源于社会竞争太大.
贪官污吏,争钱财,争名利;研究学术之人,争关注,争名气.老辈科学家曾经感慨:“年轻学者肯坐冷板凳的人太少啊.”原本竞争应是一条相互牵连的绳子,彼此互相拉动着前进,攀越的是学术的巅峰;然而如今有些竞争,却成了名与利的笼子,人们在名利的笼子里互相争夺,在探索学术的路上脚步却被笼子禁锢了.这样的竞争需要摒弃.
做人做事,理需要不争的智慧.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缘于她专注做事,不争虚名的精神.她并不是为了这项荣耀而去钻研青蒿素.她是与疾病斗争,与时间竞争.哈珀李写下一部轰动世界的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却在她最当红时,退出该文坛,过着隐居生活,不与世争名争利.然而,几十年过去,她的名字依然铭记在我们心中.
难道争做第一真的有那么重要?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第一”只是一个虚名,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虚荣心.竞争带来的名与利,就像一个虚幻的梦境,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然而它对社会、对人类并无实质上的益处,并不能带来精神上的充实.
若只是为了“第一”去竞争,为了“名利”去竞争,那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竞争,是和过去的自己竞争,让自己变得更好;是友好竞争,与他在专业上互相进步.做人做事,更需不争,在竞争之风中坚持自我,不改初心,在竞争中做到“不争”.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

主要围绕“竞争”展开材料,注意题干的要求“表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

参考立意:竞争是必要的,但并非凡事都要争。

争第一是可贵的精神,但不应是最终的目的。

国人崇尚竞争,热衷于“争第一”,既是一种积极进取,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联系中国社会崇尚第一,自可说明)。

对于“争第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该竞争还得竞争,该“争第一”时还得当仁
不让,这是一个民族谋求生存的选择,这是一个国家追求发展的必然,这也是每一个当代人、每一个有志者必须要面对的社会现实,是必须面对的当今世界的严酷现实。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

本作文应属于新材料作文中的社会时事型。

而社会时事型最大的特点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

具体到本题而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对于“竞争”的现象,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

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