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科数学高考解答题解法总结及专项训练资料

数学解答题是高考数学试卷中的一类重要题型,通常是高考的把关题和压轴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层次和选拔功能.目前的高考解答题已经由单纯的知识综合型转化为知识、方法和能力的综合型解答题.在高考考场上,能否做好解答题,是高考成败的关键,因此,在高考备考中学会怎样解题,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从历年高考看这些题型的命制都呈现出显著的特点和解题规律,从阅卷中发现考生“会而得不全分”的大有人在,针对以上情况,本节就具体的题目类型,来谈一谈解答数学解答题的一般思维过程、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即所谓的“答题模板”.

“答题模板”就是首先把高考试题纳入某一类型,把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划分为一个个小题,按照一定的解题程序和答题格式分步解答,即化整为零.强调解题程序化,答题格式化,在最短的时间内拟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答题效率的最优化. 【常见答题模板展示】 模板一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试题特点:通过升、降幂等恒等变形,将所给三角函数化为只含一种函数名的三角函数(一般化为,然后再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

性、周期性、对称性、最值等.

求解策略:观察三角函数中函数名称、角与结构上的差异,确定三角化简的方向.

例1【河北省冀州市高三一轮复习检测一】已知向量,,设函数.

(Ⅰ)求函数取得最大值时取值的集合;

(Ⅱ)设,,为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若,,求的值。

思路分析:(Ⅰ)首先运用三角恒等变换(如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对其进行化简,然后运用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即可得出取得最大值所满足的取值的集合;(Ⅱ)由题意可得然后运用已知条件可得出角的大小,再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得,最后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即可得出所求的结果. 解析:(Ⅰ)sin()(0,0)y A x k A ω?ω=

++≠

≠1

(cos 2cos )2m x x x =-u

r 1

cos )2

n x x =-r ()f x =m n u r r g ()f x x A B C ABC 3cos 5B =1

()4

f C =-sin A ()f x

x sin(2)3C π

-=C sin

B 21

()cos 2cos )2

f x x x x =+-高中文科数学高考解答题解题方法总结

要使取得最大值,须满足取得最小值.当取得最大值时,取值的集合为

点评:高考对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考查主要围绕三角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以及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单调性、对称性的展开,本题在三角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上呈现的非常好. 【规律总结】答题模板

第一步: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 =A sin(ωx +φ)+h 的形式或y =A cos(ωx +φ)+h 的形式.

如:.

第二步:根据f (x )的表达式求其周期、最值.

第三步:由sin x 、cos x 的单调性,将“ωx +φ”看作一个整体,转化为解不等式问题. 第四步:明确规范表述结论.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举一反三】

1. 【湖北】某同学用“五点法”画函数π

()sin()(0,||)2

f x A x ω?ω?=+><在某一个周期内的

图象时,列表并填入了部分数据,如下表:

...........()x 的解析式; (Ⅱ)将()y f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行移动θ(0)θ>个单位长度,得到()y g x =的图象. 若()y g x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5π

(

,0)12

,求θ的最小值. 2231cos 2(sin cos cos )44x x x x x =++13(cos 22)

24x x =--1sin(2).223

x π

=--()f x sin(2)3x π-∴

22,32x k k ππ-

=π-∈Z.∴,12

x k k π

=π-∈Z.∴()f x x {|,}.12

x x k k π

=π-

∈Z ()2sin(2)13

f x x π

=++

【解析】(Ⅰ)根据表中已知数据,解得π

5,2,6

A ω?===-. 数据补全如下表:

且函数表达式为()5sin(2)6

f x x =-.

模板二 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

试题特点:题中出现边与角的关系或者给定向量的关系式,利用正、余弦定理或利用向量的运算,将向量式转化为代数式,再进行有关的三角恒等变换解三角形.

求解策略:(1)利用数量积公式、垂直与平行的主要条件转化向量关系为三角问题来解决.(2)利用正、余弦定理进行三角形边与角的互化.

例2 【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知ABC ?的面积为S ,且S AC AB =?. (1)求A 2tan 的值;

(2)若4

π

=

B 3=,求AB

C ?的面积S .

思路分析:(1)利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法则及面积公式化简已知等式,求出tan A 的值即可;(2)由tan A 与tan B 的值,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公式求出tan C 的值,进而求出

sin C 的值,利用正弦定理求出b 的值,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 .

(2)3=-CA CB ,即3==c AB ,∵2tan =A ,2

<

5

2sin =

A ,5

5cos =

A .∴

10

10

3225522552sin cos cos sin )sin(sin =

?+?=

+=+=B A B A B A C . 由正弦定理知:

5sin sin sin sin =?=?=B C c b B b C c , 35

5

23521sin 21=??==A bc S . 点评:解三角形的两条思路要牢记:边角互化与使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其中正、余弦定理是常使用的,其作用就是边角互化,用一句话概括:“化边化角整体待,三角变换用起来” 【规律总结】答题模板

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第三步:求结果.

第四步:回顾反思,在实施边角互化的时候应注意转化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全部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部转化为角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恒等变形. 【举一反三】

【湖南】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tan a b A =,且B 为钝角. (1)证明:2

B A π

-=

(2)求sin sin A C +的取值范围.

模板三 概率的计算问题

试题特点:主要考查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对立事件的概率减法公式,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等内容.

求解策略:(1)搞清各类事件类型,并沟通所求事件与已知事件的联系.(2)涉及“至多”、“至少”问题时要考虑是否可通过计算对立事件的概率求解.(3)在概率与统计的综合问题中,能利用统计的知识提取相关信息用于解题.

例3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周考】甲、乙两位同学从,,,A B C D 共四所高校中,任选两所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并且只能选两所高校),但同学甲特别喜欢A 高校,他

除选A高校外,再会在余下的3所中随机选1所;同学乙对4所高校没有偏爱,在4所高校中随机选2所.

(1)求乙同学选中D高校的概率;

(2)求甲、乙两名同学恰有一人选中D高校的概率.

思路分析:(1)利用列举法写出乙同学选择高校的所有基本事件,从中找出乙同学选择D高校的基本事件,利用基本事件个数比求概率;(2)根据题意,利用列举法写出甲、乙两位同学选择高校的所有基本事件,从中找出恰有一人选中D高校的基本事件,利用基本事件个数比求概率.

点评:解决概率问题首先要考虑是考查哪种概率类型;其次要弄清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

【规律总结】答题模板

第一步:记事件.

第二步:指出事件性质,即指出是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古典概型.

第三步:求各个事件的概率.

第四步:求出所求概率.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举一反三】

【安徽】某企业为了解下属某部门对本企业职工的服务情况,随机访问50名职工,根据这50名职工对该部门的评分,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

[40,50],[50,60],,[80,90],[90,100]

(Ⅰ)求频率分布图中a的值;

(Ⅱ)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80的概率;

(Ⅲ)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2人,求此2人评分都在[40,50]的概率.

模板四 立体几何中位置关系的证明及体积的计算问题

试题特点:立体几何解答题主要分两类:一类是空间线面关系的判定和推理证明,主要是证明平行和垂直;另一类是空间几何量(几何体体积与面积)的计算.

求解策略:(1)利用“线线?线面?面面”三者之间的相互转化证明有关位置关系问题:①由已知想未知,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来找证题思路;②利用题设条件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2)空间几何量的计算,常用方法是依据公理、定理以及性质等经过推理论证,作出所求几何量并求之.一般解题步骤是“作、证、求”.

例4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已知在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若,SB AC SA SC ⊥=. (1)求证:平面SBD ⊥平面ABCD ;

(2)若12,3,cos ,608

AB SB SCB SAC ==∠=-∠=?,求四棱锥S ABCD -的体积.

思路分析:(1)本题证明面面垂直,比较简单,已经有AC SB ⊥,又有SA SC =,设

AC BD O = ,则O 是AC 中点,于是有AC SO ⊥,从而有线面垂直,再有面面垂直;(2)

要求棱锥体积,作SH BD ⊥,垂足为H ,由(1)可得SH 就是四棱锥的高,同样由(1)可得ABCD 是菱形,因此可在SBC ?中由余弦定理求得SC ,又SAC ?是正三角形,这样,SO AC 已知了,于是求得BO (ABCD S 可得了),SBO ?的边BO 边上的高SH 也可求得,从而得体积.

解析:.(1)设AC BD O ?=,连接SO ,

,.,SA SC AC SO SB AC SO SB S AC =∴⊥⊥?=∴⊥ 平面SBD ,AC ? 平面

ABCD ,∴平面SBD ⊥平面ABCD

点评:寻找立体几何的解题思路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有转化与化归的意识,即将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之间的问题相互转化;二是要有平面化的思想,即将空间问题转化到某一平面处理;三是割补的意识,即将原几何体分割或补形,使之成为新的、更方便处理的几何体;四是要用好向量这个强有力的工具. 【规律总结】答题模板 第一步:根据条件合理转化.

第二步:写出推证平行或垂直所需的条件,条件要充分. 第三步:写出所证明的结论.

第四步:观察几何体的形状,选择求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的方法. 第五步:求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

第六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 【举一反三】

【北京】如图,在三棱锥V C -AB 中,平面V AB ⊥平面C AB ,V ?AB 为等边三角形,

C C A ⊥B

且C C A =B =O ,M 分别为AB ,V A 的中点.

(I )求证:V //B 平面C MO ; (II )求证:平面C MO ⊥平面V AB ; (III )求三棱锥V C -AB 的体积.

模板五 数列通项公式及求和问题

试题特点:数列解答题一般设两到三问,前面两问一般为容易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基本运算,最后一问为中等题或较难题,一般考查数列的通项和前项和的求法、最值等问题.如果涉及递推数列,且与不等式证明相结合,那么试题难度大大加强.

求解策略:(1)利用数列的有关概念求特殊数列的通项与前项和.(2)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配凑、变形)将一般数列转化为等差、等比数列(主要解决递推数列问题).(3)利用错位相减、裂项相消等方法解决数列求和.(4)利用函数与不等式处理范围和最值问题.

n n

例5【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周考】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

()

21n n S a n 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设13

1

,log n n n b c a =

=,求数列{}n c 的前n 项和n T .

思路分析:(1)根据11,1

,2

n n n a n a S S n -=?=?

-≥?,即可求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由(1)可

得1

,n b n =

,可得

n c =然后再采用裂项相消即可求出结果. 点评:高考数列大题常常以等差和等比数列为背景进行设置,以递推式为载体,与相关知识交汇的力度在加大,总体上难度有所上升.重点考查仍然是数列的通项、求和、累加法、累乘法、错位相减法、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与导数的关系、不等式的放缩等. 【规律总结】答题模板

第一步:令n =1,由S n =f (a n )求出a 1.

第二步:令n ≥2,构造a n =S n -S n -1,用a n 代换S n -S n -1(或用S n -S n -1代换a n ,这要结合题目特点),由递推关系求通项.

第三步:验证当n =1时的结论是否适合当n ≥2时的结论. 如果适合,则统一“合写”;如果不适合,则应分段表示. 第四步:写出明确规范的答案.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本题的易错点,易忽略对

n =1和n ≥2分两类进行讨论,同时忽视结论中对二者的合并.

【举一反三】

【新课标1】n S 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n a >0,2

n n a a +=43n S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 (Ⅱ)设1

1

n n n b a a +=

,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 模板六 圆锥曲线中的探索性问题

试题特点: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涉及弦长、中点、轨迹、范围、定值、最值等问题与探索存在性问题.本模板就探索性问题加以总结

求解策略:突破解答题,应重点研究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要充分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韦达定理,注意运用“设而不求”的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点差法”解题,要善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问题,使数与形相互转化,根据具体特征选择相应方法.

例7 【山西省康杰中学等四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已知椭圆C :)0(122

22>>=+b a b

y a x 的离心

率为

3

6

,以原点O 为圆心,椭圆C 的长半轴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0622=+-y x 相切.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已知点A,B 为动直线)0)(2(≠-=k x k y 与椭圆C 的两个交点,问:在x 轴上是否存在定点E ,使得AB EA EA ?+2

为定值?若存在,试求出点E 的坐标和定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1)确定椭圆标准方程,一般方法为待定系数法,即列出两个独立条件即可:椭圆C 的长轴长等于圆心到切线的距离,6)2(26

2

2

=-+=

a ,又3

6=e ,因此c=2,

2222=-=c a b (2)存在性问题,一般从假设存在出发,以算代求:假设x 轴上存在定点

E(m,0), 则EB EA EA AB EA AB EA EA ?=?+=?+)(2

,而

()()()21212211)(,,y y m x m x y m x y m x +--=-?-=?=()()()()2222

1212124k x x k m x x k m +-++++,到此,

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方程组,利用韦达定理代入求解得

()()

2

222

31210613m

m k m k

-++-+,要

使上式为定值,即与k 无关,须满足()

631012322-=+-m m m ,解得3

7=

m .

(2)由?????-==+)

2(12

622x k y y x 得0612

12)31(2222=-+-+k x k x k ,设A(x1,y1)、B(x2,y2),所以2

2212221316

12,3112k k x x k k x x +-=+=+,根据题意,假设x 轴上存在定点E(m,0),使得EB EA EA AB EA AB EA EA ?=?+=?+)(2

为定值.则

()()()21212211)(,,y y m x m x y m x y m x EB EA +--=-?-=?=

()()()(

)()()

2

222

2

2

212

212

316

10123421k

m k m m

m

k x x m k x x k

+-++-=++++-+要使上式为定值,即与k 无关,()

631012322-=+-m m m ,得3

7

=

m . 此时, 9

5

622-=-=?+m AB EA EA ,所以在x 轴上存在定点E(37,0) 使得AB EA EA ?+2为定值,

且定值为9

5

-.

点评:解答存在性问题时可以考虑特殊化方法和逆推法,此类问题对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在运算过程中对式子的整理与变形尤为重要,渗透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规律总结】答题模板 第一步:假设结论存在.

第二步:以存在为条件,进行推理求解.

第三步:明确规范表述结论.若能推出合理结果,经验证成立即可肯定正确;若推出矛盾,

即否定假设.

第四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常常容易忽略这一隐含条件以

及忽略直线AB 与x 轴垂直的情况. 【举一反三】

【北京】已知椭圆C :()22

2210x y a b a b

+=>>

点()01P ,

和点()A m n ,()0m ≠都在椭圆C 上,直线PA 交x 轴于点M .

(Ⅰ)求椭圆C 的方程,并求点M 的坐标(用m ,n 表示);

(Ⅱ)设O 为原点,点B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直线PB 交x 轴于点N .问: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OQM ONQ ∠=∠?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Ⅱ)(0,1),(,)P B m n - ,直线PB 的方程为:11n

y x m

+=

+,直线PB 与x 轴交于

N ,令0,1m

y x n

==

+,则(

,0)1m

N n

+.设0(0,)

Q y ,

1tan (1)m

m

n OQM y n y -∠==

-, 00(1)

tan 1y y n ONQ m

m

n

+∠=

=

+,

,tan tan OQM ONQ OQM ONQ ∠=∠∴∠=∠ ,则

(1)m

n y =-0(1)y n m +,所以

222

22

212

m m y n m

===-,(注:点()A m n ,()0m ≠在椭圆C 上,22

12m n +=),则02y =±,存在点Q (0,

2)±使得OQM ONQ ∠=∠. 模板七 函数的单调性、最值、极值问题 试题特点:给定函数含有参数,常见的类型有

0?>32()f x ax bx cx d =+++

,,根据对函数求导,按参数进行

分类讨论,求出单调性、极值、最值.

求解策略:(1)求解定义域;(2)求导(含二次函数形式的导函数);(3)对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判别式、根的大小进行讨论.

例7【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月考试卷(三)】已知函数()()2

ln x a f x x

-=

(其中a 为常数)

. (1)当a =0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当0

x x x <<.

证明:13x x +>

思路分析:(1) ()()

22ln 1'ln x x f x x

-=,令()'0f x =,

可得x =然后列表即可求出结果;

(2)利用导数结合函数()f x 的3个极值点为123x x x ,,,构造函数,利用单调性去判断. 解析:(1) ()()

22ln 1'ln x x f x x

-=

,令()'0f x =

,可得x =列表如下:

单调减区间为(

)(0,1,

;增区间为

)

+∞.

(2) 由题,()()22ln 1'ln a x a x x f x x

??

-+

- ???

=

,对于函数()2ln 1a

h x x x

=+

-,有()2

2'x a h x x -=

,∴函数()h x 在0,2a ?? ???上单调递减,在,2a ??

+∞ ???

上单调递增,∵函数()f x 有3个极值点123x x x <<,从而()min 2ln 1022a a h x h ??

==+<

?

??

所以a <当01a <<时,()()2ln 0,110h a a h a =<=-<,∴函数()f x 的递增区间有()1,x a 和()3,x +∞,递减区间有()10,x ,()()3,1,1,a x ,此时,函数()f x 有3个极值点,且2x a =;∴当01a <<时,

2()ln f x ax bx c d x =+++2()()x f x ax bx c e =++

?

13,x x 是函数()

2ln 1a h x x x

=+-的两个零点,即有113

32ln 102ln 10

a x x a x x ?

+-=??

??+-=??,消去a 有1113332ln 2ln x x x x x x -=-,令()2ln g x x x x =-在0,e ? ???上递减,在,e ?

+∞ ???

上递增,

点评:函数的极值、最值问题常常以含参形式出现,要对参数进行讨论,要熟练掌握函数求导公式、运用导数工具研究单调性的方法. 【规律总结】答题模板 第一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第二步:求函数f (x )的导数f ′(x ). 第三步:求方程f ′(x )=0的根.

第四步:利用f ′(x )=0的根和不可导点的x 的值从小到大顺次将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小开区间,并列出表格.

第五步:由f ′(x )在小开区间内的正、负值判断f (x )在小开区间内的单调性;求极值、最值. 第六步:明确规范地表述结论.

第七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解题规范.常常容易易忽视定义域,对a 不能正确分类讨论.

【举一反三】【山东省日照市高三12月校际联合检测】已知二次函数

(为常数,)的一个零点是.函数()()221r x ax a x b =--+,a b ,0,a R a b R ∈≠∈1

2a

-

,设函数.

(1)求的值,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 (2)当时,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

(3)记函数图象为曲线C ,设点是曲线C 上不同的两点,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过点M 作轴的垂线交曲线C 于点N.判断曲线C 在点N 处的切线是否平行于直线AB ?并说明理由.

(2)当时,由,得,, ①当,即时,在上是减函数,所以在上的最小值为.②当,

即时,

在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所以的最小值为

.③当,即时,在上是增函数,所以

的最小值为.

综上,函数在上的最小值,

(3)设,则点的横坐标为,直线的斜率()ln g x x =()()()f x r x g x =-b 0a >()f x 0a <()f x 1,12??????

()y f x =()()1122,,A x y B x y ,

x 0a <()0f x '=11

2x a

=-

21x =112a ->102a -<<()f x (0,1)()f x 1[,1]2(1)1f a =-11

122a

≤-≤1

12

a -≤≤-()f x 11

[,]22a

-1[,1]2a -()f x 11()1ln(2)24f a a a -=-+-1122a -<1a <-()f x 1[,1]2

()f x 113

()ln 2224

f a =-+()f x 1[,1]2

max

13

ln 2,

12411[f(x)]1ln(2),1a 4211,02a a a a

a a ?-+<-??

?=-+--≤≤-???

--<

00(,)M x y N 12

02

x x x +=

AB 2

1121y y k x x -=-2212122112

1

[()(12)()ln ln ]a x x a x x x x x x =

-+--+--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

,假设曲线在点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则,即

模板八含参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试题特点:主要包括等式恒成立问题和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求解策略:(1)对于可化为二次函数型的等式与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可借助图象列不等式(组)求解.(2)通过移项,等式或不等式左右两边的函数图象易画,可画图求解.(3)将等式或不等式转化为某含待求参数的函数的值域或最值问题求解.

例8【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七调考试】已知函数()()

ln1

f x x x

=+-.

⑴求()

f x的单调区间;

⑵若k Z

∈,且()3

11

f x x k

x

??

-+>-

?

??

对任意1

x>恒成立,求k的最大值;

⑶对于在区间()

0,1上任意一个常数a,是否存在正数

x,使得()02

1

2

f x

a

e x

<-成立?请说明理由.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考查导数的应用,(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就是求出导函数'()

f x,然后解不等式'()0

f x>(或'()0

f x<)得单调增区间(或减区间);(2)不等式

()3

11

f x x k

x

??

-+>-

?

??

恒成立问题,化简不等式为ln30

x x x kx k

+-+>,为此设

21

12

12

ln ln

()(12)]

x x

a x x a

x x

-

=++-+

-

C N

200

1

()2(12)

k f x ax a

x

'

==+--

12

12

2

()(12)

a x x a

x x

=++--

+

C N AB

12

k k

=

()ln 3g x x x x kx k =+-+,求它的最小值,由最小值大于0得k 的范围,由

'()ln 2g x x k =+-,在1x >时,ln 0x >,因此要分类,2k ≤或2k >,2k ≤时易得单调

性,2k >时,得22

()()3k k g x g e k e --==-极小,问题转化为230k k e -->时求k 的最大值,

最终可得结果;(3)探索性问题,假设存在,不等式()

02012f x a e x <-

转化为02001

102x x a x e

++-<,为此只需找到当0x >时,函数()21

102x a x h x x e

+=+-<的最小值()min h x 满足()min 0h x <即可.

⑵由()311f x x k x ?

?-+>-

???变形,得()3ln 11x x x k x ??--+>- ???

,整理得ln 30x x x kx k +-+>,令()()'ln 3,ln 2g x x x x kx k g x x k =+-+∴=+-,1ln 0x x >∴> ,若2k ≤时,()'0g x >恒成立,即()g x 在区间()1,+∞上递增,由()11

10,120222g k k k >∴+>∴>-∴-<≤,又k Z k ∈∴ 的最大值为2.若2k >由

2ln 20k x k x e -+->∴>,由2

l n

201k x k x e -+-<∴<<,即()g x 在()

2

1,k e -上单调递减,

在区间()

2,k e -+∞上单调递增,所以()g x 在区间()1,+∞上有最小值,为()

2

23k k g e

k e --=-,于是转化为()2

302k k e

k -->>恒成立,求k 的最大值,令

()()2'233x x h x x e h x e --=-∴=-, 当2ln 3x >+时,()()'0,h x h x <单调递减,当

22ln 3x <<+时,()()'0,h x h x >单调递增.()h x ∴在2ln 3x =+处取得最大值.1ln 3232ln 34<<∴<+< ,()()1

130,2ln 333ln 30h h e

=->+=+> ,

()()234120,5150h e h e =->=-<,4,k k ∴≤∴的最大值为4.

⑶假设存在这样的0x 满足题意,则由()

()00220001

11022f x x x a a e

x x e

+<-

?+-<*,∴要找一个00x >使()*式成立,

只需找到当0x >时,函数()21

102x a x h x x e

+=+-<的最小值()min h x

满足()min 0h x <即可.()'1x h x x a e ??=-

???

,令()'10ln x

h x e x a a =∴=∴=-,取0ln x a =-,在00x x <<时,()'0h x <,在0x x >时,

()()()()()2

'0min 0ln ln ln 12

a h x h x h x h a a a a a >∴==-=

-+- 下面只需证明:在01a <<时,

()2

ln ln 102

a a a a a -+-<成立即可.又令()()()2ln ln 1,0,12a p a a a a a a =-+-∈,则()()()2

'1ln 0,2

p a a p a =>∴在()0,1a ∈时

为增函数.()()010,ln p a p x a ∴<=∴=-符合条件,即存在正数0x 满足条件.

点评:高考函数大题的考查,无论如何变化,都离不开函数单调性的研究,因此在备考中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个中心问题,进行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和总结.

【规律总结】答题模板

第一步:将问题转化为形如不等式f (x )≥a (或f (x )≤a )恒成立的问题. 第二步: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f (x )min 或最大值f (x )max . 第三步:解不等式f (x )min ≥a (或f (x )max ≤a ). 第四步:明确规范地表述结论.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及答题规范.如本题重点反思每一步转化的目标及合理性,最大或最小值是否正确.

【举一反三】【福建】已知函数f()ln(1)x x =+,(),(k ),g x kx R =? (Ⅰ)证明:当0x x x ><时,f();

(Ⅱ)证明:当1k <时,存在00x >,使得对0(0),x x ?任意,恒有f()()x g x >;

(Ⅲ)确定k 的所以可能取值,使得存在0t >,对任意的(0),x ?,t 恒有2

|f()()|x g x x -<.

(2)令G()f()()ln(1),(0,),x x g x x kx x =-=+-??则有1(1k)

()1+1+kx G x k x x

-+-¢

=-=,当0k £G ()0x ¢>,所以G()x 在[0,)+?上单调递增,G()(0)0x G >=,故对任意正实数0

x

均满足题意.

当01k <<时,令()0,x G ¢=得11=

10k x k k -=->.取01

=1x k

,-对任意0(0,),x x ?恒有G ()0x ¢>,所以G()x 在0[0,x )上单调递增,G()(0)0x G >=,即f()()x g x >.综上,当1

k <时,总存在00x >,使得对任意的0(0),x x ,?恒有f()()x g x >. (3)当1k >时,由(1)知,对于(0,),x "违+

()f()g x x x ,

>>故()f()g x x >,|f()()|()()k ln(1)x g x g x f x x x -=-=-+,令2

M ()k l n (1

),[0)x x x x x =-+-违,+

,则

有2

1-2+(k-2)1

M ()k 2=,11x x k x x x x +-¢=--++故当0x ?(时,

M ()0x ¢>,M()x 在[0上单调递增,故M()M(0)0x >=,即

2|f()()|x g x x ->,所以满足题意的t 不存在.当1k <时,由(2)知存在00x >,使得对任意

的任意的0(0),x x ,?恒有f()()x g x >.此时|f()()|f()()ln(1)k x g x x g x x x -=-=+-,令

2

N()ln(1)k ,[0)x x x x x =+--违,+,则有2'

1-2-(k+2)1()2=,11x x k N x k x x x

-+=--++

故当0x ?(时,N ()0x ¢

>,M()x 在

[0上单调递增,

故N()(0)0x N >=,即2f()()x g x x ->,记0x

1x ,则当21(0)|f()()|x x x g x x ?>,时,恒有,

故满足题意的t 不存在.当=1k ,由(1)知,(0,),

x 违当+|f()()|()()ln(1)x g x g x f x x x -=-=-+,令2H()ln(1),[0)x x x x x =-+-违,+

,则有

2

1-2H ()12=,11x x

x x x x

-¢=--++当0x >时,H ()0x ¢<,所以H()x 在[0+¥,)

上单调递减,故H()(0)0x H <=,故当0x >时,恒有2

|f()()|x g x x -<,此时,任意实数t 满足题意.综上,

=1k .

2f()()x g x x ->,记0x 与

1-k

2

中较小的为1x ,则当21(0)|f()()|x x x g x x ?>,时,恒有,故满足题意的t 不存在.当=1k ,由(1)知,(0,),

x 违当+|f()()|()()ln(1)x g x g x f x x x -=-=-+,令2M()ln(1),[0)x x x x x =-+-∈∞,+,则有

212M ()12,11x x

x x x x

--'=--=++当0x >时,M ()0x ¢<,所以M()x 在[0+∞,)

上单调递减,故M()M(0)0x <=,故当0x >时,恒有2|f()()|x g x x -<,此时,任意实数t 满足题意.综上,=1k .

模板九 探索创新性问题

试题特点:主要包括两个类型:一是自定义的创新题,二是考查知识交汇渗透的情境创新题. 求解策略:(1)对于自定义的创新题,首先应准确理解新概念、新法则的含义,然后根据新概念、新法则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问题求解.

(2)对于情境创新题,既要分析每一个知识点在题目中的作用,又要分析它们的交汇点在哪里,应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

例9 【宿迁市高三年级摸底考试数学试题】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S n ,若

,.

(1)求;

(2)若数列{M n }满足条件: ,当时,-,其中数列单调递增,且,.

①试找出一组,,使得;

②证明:对于数列,一定存在数列,使得数列中的各数均为一个整数的平方.

{}n a 410S =1391S =n S 11t M S =2n ≥n n t M S =1n t S -{}n t 11t =n t *

∈N 2t 3t 2

213M M M =?{}n a {}n t {}n M

高三数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数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 人生需要反思,总结才能远航,回首往夕,收获的是经验和提高。下面是橙子整理收集的高三数学的教学工作总结,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一】本学期我担任高三(5)班的数学教学和高三(6)班班主任,在这学期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工作,使本学期的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要求班主任加强家校联系。 我们打破了过去只等到学生犯错后才和学生家长联系的情况,我要求班主任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即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同时也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特别是那些学困生。我们经常以年级教师商讨年级班级工作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经常交流特殊生教育的心得,同时也把老师教育的具体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对于个别学生还请家长到学校来协助教育。以上措施的实行已见成效,获得社会家长的好评。 二、教学方面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在教学中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备课原则:扣大纲,抓重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等等,紧

跟课改,上好每一节课。教学目的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等。 2、认真布置、批改作业。在教学中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并认真批改作业,做到有质量全批,在作业过程出现不同问题及时作出分类总结并记载下来,课前分析讲解。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3、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优秀率才能升高,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并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扫清障碍,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对学生的表现都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发放积分卡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总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取长补短,争取做得更好。努力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 高三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在本学期中,本人担任了高三(23)班和(2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还记得当初学校通知我连任高三的时候,觉得压力还是挺大的。作为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对高考的把握始终不够。特别又是高三(23)和(24)班都是文科班,学生的基础普遍是偏差的。高考数学试卷的特点是难度大,区分度大,

高考理科数学公式总结

高考理科常用数学公式总结 1. 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 2. U U A B A A B B A B C B C A =?=???? U A C B ?=Φ 3.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个数为2n ,真子集个数为21n -. 4.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② 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③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5. 函数单调性: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0x x f x f x -->?[]1212()()0(),f x f x f x a b x x ->?-在上是增函数; []1212()()()0x x f x f x --'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 果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6. 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对称性: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① 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 ()()f a x f a x ?+=-(2)()f a x f x ?-=. ②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2 a b x += 对称()()f a x f b x ?+=-()()f a b x f x ?+-=. ③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点(,)a b 对称,则()(2)2f x f a x b +-=. 7. 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对称性: ① 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② 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③ 函数()y f x a =-与函数()y f b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 a b x += 对称. 8. 分数指数幂 m n a = 0,,a m n N * >∈,且1n >). 1 m n m n a a -= (0,,a m n N * >∈,且1n >). 9. log (0,1,0)b a N b a N a a N =?=>≠>. 10.log log log ,log log log a a a a a a M M N M N M N N +=-=,log log n a a M n M =, 对数的换底公式 log log log m a m N N a = .推论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 11log log log a a a N N N ==-.

高考数学 公式 定理 经验总结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重心. 如图,设O为三角形的重心,则有: 7.重心在向量中的重要结论:外心 二.外心

三.内心

四.旁心 1 三角形的一条内角平分线与其他两个角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即为三角形的旁心。 2旁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3三角形有三个旁切圆,三个旁心。旁心一定在三角形外。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旁切圆的半径等于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五.垂心 三角形的垂心是三角形三边上的高的交点(通常用H表示)。 三角形的垂心的性质 1.锐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的垂心在直角顶点上;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外 2.三角形的垂心是它垂足三角形的内心;或者说,三角形的内心是它旁心三角形的垂心 3. 垂心O关于三边的对称点,均在△ABC的外接圆上 4.△ABC中,有六组四点共圆,有三组(每组四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且AO·OD=BO·OE=CO·OF 5. H、A、B、C四点中任一点是其余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垂心(并称这样的四点为一—垂心组)。 6.△ABC,△ABO,△BCO,△ACO的外接圆是等圆。

1.常见的配方:a2+b2=(a+b)2-2ab=(a-b)2+2ab;

a2+ab+b2=(a+b)2-ab=(a-b)2+3ab=(a+b 2 )2+( 3 2 b)2; a2+b2+c2+ab+bc+ca=1 2 [(a+b)2+(b+c)2+(c+a)2] a2+b2+c2=(a+b+c)2-2(ab+bc+ca)=(a+b-c)2-2(ab-bc-ca)=…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2; x2+1 2 x =(x+ 1 x )2-2=(x- 1 x )2+2 ;……等等。 BD AC CAD ∠ sin 4.共角定理:若两三角形有一组对应角相等或互补,则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角两边乘积的比。 证明:由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b*sinC可推导出 即 若△ABC和△ADE中, ∠BAC=∠DAE 或∠BAC+∠DAE=180°,

2018高考数学常用公式精华总结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精华总结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 3.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4.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5.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in ()min (),()f x f p f q =,若[]q p a b x ,2?-=,则{}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7.真值表

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 一眨眼,已经过了18个春秋的教学生涯,回想这18年,经历过困惑,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深刻感受到了教学工作责任重大,教学生活的清苦,但是当一批批的学生满怀喜悦迈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我们成功完成了自己的间断性使命的时候,又感觉我们的付出是多么的值得。自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一直从事高中数学教育,对这门学科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对数学教育做了深刻的思考。数学是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并在其他领域中也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能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但是从初中迈入高中以后,感觉很多同学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甚至说初中感觉数学还是优势科目的同学,到了高中以后,数学却成了差科,我深刻思考过这个问题,导致这个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学科抽象的特点,我们的教学似乎哪个地方不太对劲。 一:因材施教。 多少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说这个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教育有基础性,其一:在义务教育以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其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储备。两个方面很好的阐述了高中数学的教育目标。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就忽略了不同学生在这一科上的差异,只怕少讲一点,

学生就不会。记得1997年的课改,高一分班后,我带了两个文科班,因为当时也是课改第一批,对教材的难度把握不够,而且当时平时考试文理同卷,这样,对文科生是个严峻的考验。只怕学生学的简单,无法应付考试,就和理科一样去要求,我讲的很累,同学却听得一头雾水,有个别同学甚至有放弃数学的想法,前几次考试下来,一塌糊涂,难的不对能理解,但是感觉基础的题目做的也不好,就无法理解了,静下来细细反思,从教师角度想,是想去拔高同学,结果适得其反。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决定改变策略,第一是针对班内文科生特点,适当降低难度,抓基础,给同学更多练习的机会。高三复习时,根据内容,适当的抛开教学资料,自己出题,往往要加班到晚上12点多,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限时训练,及时点评,后来同学反映,这一招很管用,对同学的促进、触动都很大。其次,针对班内同学参差不齐,又做出了不同要求,在抓大局的同时,做好促优补差工作,具体做法是,每天布置的作业,学差生可以做其中的80%,难的放掉,但是要保证80%要彻底懂了,教师对这部分同学要专门对待,随时抽查,促进其不掉队。同时,对学优生要注意拔高,每天另外出两个综合度比较大的题目,一天后,就将标准答案给出,供同学参考。实践证明,这个办法很管用,全班都有所提高,半个学期过后的高考中,同学都感觉这一科比较理想,两个班在太原市学科排名第6,事实胜于雄辩,我更加坚信了这个做法的可行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敢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战略,该放的要放,该

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数学复习的重要环节,它既有激励、矫正、强化、示范的作用,又有总结经验、拓宽思路、揭示规律、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师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下学期数学教师工作总结篇一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高考形势下,高三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 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前,每位教师都准备一周的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都进行说课,然后对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及课后作业的布置等逐一评价。 集体备课后,我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精心备课,这样,总体上,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研读考纲,梳理知识 研究《考试说明》中对考试的性质、考试的要求、考试的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各方面的要求,并以此为复习备考的依据,也为复习的指南,做到复习不超纲,同时,从精神实质上领悟《考试说明》,具体说来是: (1)细心推敲对考试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掌握哪些内容是了解,哪些是理解和掌握,哪些是灵活和综合运用。这样既明了知识系统的全貌,又知晓了知识体系的主干及重点内容。 (2)仔细剖析对能力的要求和考查的数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有哪些?有什么要求?明确一般的数学方法,普遍的数学思想及一般的逻辑方法(即通性通法)。 三、重视课本,狠抓基础,构建学生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

2020高考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2020高考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2020年4月18日和19日,我参加了连州市教育局组织的高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的培训,听取了耿晓沙老师的讲座。两天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于第二轮复习策略也胸有成竹。 通过耿老师的讲座,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核心素养立意”对高考命题的要求,以知识为基础,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中考查素养的发展水平,在考查核心素养时,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4条主线: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探究,以数学思想为引领,在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应用过程中,检测知识的迁移、组合、融合的程度,甄别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核心素养不是以层次划分的,6个方面各有侧重,其中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有3个:抽象、推理、模型,这些素养的考核形式是多样的,要创设合适的问题情景,核心素养之间有内在联系,一道试题可能有多种素养要求,比如在计算中要较多地糅合逻辑推理的成分,边推理边计算。 二、数学学科阅卷评分的原则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种方法叫做“分段得分”或“踩点得分”即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的多就多得分,上下过程是不受牵连的。 三、学生答卷的教学建议 由于数学学科阅卷评分的原则是“分段得分”,所以要求学生: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题目争取多得分。对大多数考生

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通过‘分段得分’拿到宝贵的分数。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把三种得分技巧灌输给我们的学生:第一种为缺步解答。如果考生遇到一个很难的问题,可以将其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一个个小问题,能解决多少是多少,能演算几步是几步,特别是那些解题步骤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解答不圆满也力求多写两步,这叫“不求全对,但求得分“。 第二种为跳步答题。按部就班解题是正确的,但解题中会经常卡在某一环节上,这时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就当你已经做了),跳过去,继续往后做。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但第二问却有思路可以把第一问当“已知”,先做第二问,这也是跳步解答。 第三种为退步解答。如果你不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可以从整体退到部分,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问题。为了不产生“以偏概全”的误解,应开门见山写上“本题分几种情况”,这样还会为寻找正确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启发。一般情况的计算量都很大,但特殊情况的值满足一般,所以从特殊出发去推一般就会轻松很多。 四、对以后教学的建议 1.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的教学。学生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掌握很熟练的前提下,即使遇到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他们也会从已知出发得到一些相关结论,这样就抓住了得分点,同时也可能为解决本题找到一个突破口。

高考数学所有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考前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 备考内容: 知识点总结 二. 复习过程: 高考临近,对以下问题你是否有清楚的认识? 1. 对于集合,一定要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及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如:集合,,,、、A x y x B y y x C x y y x A B C ======|lg |lg (,)|lg 中元素各表示什么? 2. 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记集合本身和空集的特殊情况。? 注重借助于数轴和文氏图解集合问题。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是一切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注意下列性质: {}()集合,,……,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 1212a a a n n ()若,;2A B A B A A B B ??== (3)德摩根定律: ()()()()()()C C C C C C U U U U U U A B A B A B A B ==, 4. 你会用补集思想解决问题吗?(排除法、间接法) 5.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逻辑连接词有“或”,“且”和()()∨∧ “非”().? 若为真,当且仅当、均为真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为真 p q p q ∨ 若为真,当且仅当为假 ?p p 6. 命题的四种形式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是等价命题。)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 (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 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 [] 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 f x a b b a F(x f x f x ())()()>->=+-0 义域是_____________。 [] (答:,) a a - 11. 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或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注明函数的定义域了吗? 12. 反函数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一一对应函数) 求反函数的步骤掌握了吗? (①反解x ;②互换x 、y ;③注明定义域) 13. 反函数的性质有哪些? ①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②保存了原来函数的单调性、奇函数性; ③设的定义域为,值域为,,,则y f(x)A C a A b C f(a)=b f 1=∈∈?=-()b a

高考文科数学公式汇总(精简版)

高中数学公式汇总(文科)

一、复数 1、复数的除法运算 2 2)()())(())((d c i ad bc bd ac di c di c di c bi a di c bi a +-++= -+-+=++. 2、复数z a bi =+的模||z =||a bi + 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sin cos 1θθ+=,tan θ= θ θ cos sin . 4、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απ±k 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同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 απ π±+ 2 k 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余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 5、和角与差角公式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6、二倍角公式 sin 2sin cos ααα=.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2 2tan tan 21tan α αα =-. 公式变形: ; 2 2cos 1sin ,2cos 1sin 2; 2 2cos 1cos ,2cos 1cos 22222α αααα ααα-=-=+=+= 7、三角函数的周期 函数sin()y x ω?=+,x ∈R 及函数cos()y x ω?=+,x ∈R(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 2T π ω = ;函数tan()y x ω?=+,,2 x k k Z π π≠+ ∈(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T πω = . 8、 函数sin()y x ω?=+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图象变换 9、辅助角公式 )sin(cos sin 22?++=+=x b a x b x a y 其中a b = ?tan 10、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11、余弦定理 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c a ca B =+-; 2222cos c a b ab C =+-.

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经验交流 去年在高三数学组老师的辛勤劳动下,我们团结一心,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谈谈我们备课组的一些做法。 一.仔细研究考试大纲,了解高考新动向 大家都知道《考试大纲》对高三备考的参考价值,它是高考的导航灯和牵引线,给我们明确了考试的范畴和重心。因此我们在拿到《2012年考试大纲》后,备课组进行集体研读,让每名成员对大纲内容至少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将其与2011年的大纲进行比对,找出其中的差异与变化,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把握复习备考方向 一年来,我们备课组都认真积极的参加济南市、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虚心听取各位主讲老师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从中获益匪浅!让我们整个备课组在备考能力方面有一定提升。通过去商河学习取经,我们也受益良多!同时,在小组集体备课中,我们积极的进行研讨,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坚持一周至少听课一次。尤其是“二模”后,主要针对各地“新鲜出炉”的模拟题进行解读,希望能从中找出些对研判高考重难点方向有所帮助的“支撑点”,从中筛选、改编试题,给学生进行训练。通过以上工作,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了备考工作。 三.认真做好三轮复习的合理规划 在高三的复习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三轮的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第二轮复习,我们针对高考“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特点,对重点的能得分的章节进行适当的小专题综合,建立知识的跨章节联系,同时也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提高!限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专题的综合度较小、难度也不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考数学的提分技巧总结

2019年高考数学的提分技巧总结现阶段,学生已基本掌握中学数学知识体系,具备一定解题经验,对各种数学基本方法、思想都有一定认识。后期复习,应以深化理解基础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并加强综合训练为主,提高数学思想,熟练掌握各类数学方法。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抓基础要点 1.抓基础有三个要点 (1)保证综合训练题量,限时限量完成套题训练,在快速、准确、规范上下功夫。 (2)“抬起头来做题”,从清晰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步骤、寻找最佳切入点方面,做好解题的归纳小结。 (3)及时改错、补漏、拾遗。 2.从能力要求的角度跟进提升 (1)熟练三种数学语言(数学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数学图形语言)的相互转换。 (2)强化训练细致严密的审题习惯。 (3)加强训练快捷灵活的解题切入。 (4)要在确定合理运算方向,选择合理运算途径,优化组合公式法则,形成灵活善变的解题策略方面下功夫。 (5)对实际应用、开放探索问题,解选择题、填空题等策略问题也应适度训练。 3.做好心理调节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除数学能力外,过硬的心理素质也是影响考试成败的主要因素。学大教育一对一辅导老师指出,考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合理的参照目标,始终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形成积极的心理效应,以提高后期复习效率和应考能力。同时要明确,试卷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 b)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 /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 (1)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池州市第八中学方盛中 我深深地懂得: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大的数学使命和对未来的数学责任感。为了不辱使命,为了无愧自己的良心,我只能在教学这片热土上,做到更加勤恳。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从教十五年来,一直致力于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以下结合自己日常教学心得,对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谈一点体会。 一. 重视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要想成为个人永久职业,必须永远保持“学高”这一范畴。作为教师,若不具备丰富的知识,很高的业务水平,很强的应变能力,是不能胜任工作的。俗话说“要给人一滴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打铁先得本身硬”,都说明我们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本领。教师学识的精深或粗浅是能否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与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直接相关。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运用纯熟的专业知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包括了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内容之间的顺利衔接,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板书的设计,作业的布置等。试卷评讲更应详细备好课,有人说试卷评讲能看出一位教师真正的教学水平确实不无道理。因为这不仅是对卷面上试题的简单解答,更重要之处在于教师评讲过程中解体思维的延伸和发散,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是一种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应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自觉能动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先学后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来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每一章节之间都互相联系。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例如学习空间向量的知识时,让学生类比平面向量的相关知识(如向量的加减、数量积、夹角等),从而理解新知识。 3.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它要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和加工。对于一些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

高考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 i n m a x m a 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 i n ()m i n (),()f x f p f q =,若

高考数学备考经验总结.doc

高考数学备考经验总结 高考数学备考经验总结篇一: 一学年来,在学校领导、高三年级组的领导下,高三数学备课组按照学年初制定的复习备考计划加以实施,并适时地加以充实和完善。全组成员,同心协力,废寝忘食地勤奋工作,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悉心研讨和实践旨在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复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和措施。经过实验,效果良好,以往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的状况得到了改观,出现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新局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也大大提高。使今年我校高考数学成绩再上新台阶,我校今年高考数学最高分145分,高分人数理科110多人文科48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源于各方面的因素,现总结如下: 一、系统、扎实、科学、创新的复习备考 1、研讨考纲,分析考点,设置梯度。高三备课组组织教师研讨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各章节知识的考点分布及其要求层次,在复习过程中根据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智力都比其它几所高中差的现状,狠抓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再结合知识本身的重点、难点,设置好复习题的梯度和难度。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减少无效劳动。 2、团结协作,发挥特长。备课组坚持集体备课,精心设计复习教学方案,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及复习的大致进度,理清各章节内容的知识网络及其交汇点(因高考常在知识网络交汇点上命题),准确把握各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疑难问题集体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找出最佳解决办法,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3、回归课本,狠抓基础,开拓创新。备课组以课本知识点为出发点,狠抓对三基的落实,并选好一本主干复习资料和套题,(第一阶段用《中华第一考》和《状元之路测试卷》,第二阶段和套题用的是《全品、夯实基础、短平快》),以自编资料为

高考数学所有公式及结论总结大全

高考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200条 1 高考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200条 集合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 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 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 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 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 真子集有2n –2个. ● 集合A 中有M 个元素,集合B 中有N 个元素,则可以构造M*N 个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 二次函数,二次方程 ●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 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 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高三数学复习的几点心得

高三数学复习的几点心得 :高考数学复习要抓纲务本,落实基础,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教学,把好选题关,精讲精练,及时归纳总结,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应试技巧,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抓纲务本,思想方法,精选精讲精练,应试技巧 数学复习,任务重,时间紧,怎样在高三短暂的时间内搞好数学复习,提高复习效率,在高考中考出优异成绩,是每个师生所关心的问题。高考试题重在考查对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深刻性,重在考查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着眼于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的考查。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以数学思想指导知识、方法的运用,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优化学生的思维,全面提高数学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答题技能。现就高考复习浅谈几点心得: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但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所以高三数学复习要紧扣大纲,抓住教材,在总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复习,回归课本,不是要强记题型、死背结论,而是要抓纲悟本,对着课本目录回忆和梳理知识,把重点放在

掌握例题涵盖的知识及解题方法上,选择一些针对性极强的题目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复习才有实效。其实复习要重视过程,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融会贯通前后知识的联系,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思想和方法。要讲到位,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指导,揭示暴露如何想、怎样做,谈“来龙去脉”。在谈思维的过程中,还应重视通性通法。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我们复习时都知道抓基础,但要抓得得体,因为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事实已明确告诉我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始终是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重点。 二、选题经典,注重思想方法 在选题的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灵活性等原则指导下,要突出重点,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选编习题,训练的层次由浅入深,题型由客观到主观、由封闭到开放,始终紧扣基础知识,在动态中训练“三基”,真正使学生做到“解一题,会一类”。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在师生共做的情况下,多进行解题的回顾、总结,概括提炼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形成一些有益的“思维块”。 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还应注意针对学生的弱点以及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在解题实践中弥补不足,在辨析中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数学高

高考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 i n m a x m a 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