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开题报告

第一部分:课题研究的论证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而口算是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它对培养学生的敏捷性、灵活性、准确性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它是一种不借于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的一种方式。实际生活中都起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同时,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抓好口算,计算能力才能提高。

新课标也指出:“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尤为重要。同时,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本校低年级口算现状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1~3年级是小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很多学生在这个阶段不能适应,学习数学比较困难,口算能力也比较差。

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地处河滨工业园区,外来务工人口较多,文化程度相对比较低,家庭教育辅导几乎空白。部分学生经常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这些学生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自信,当然口算能力不是很好,有些学生一分钟时间也做不出1道题来。而低年段的学生口算的主要内容有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表内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要求学生达到每分钟做10道题。

另外,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鉴于以上认识,因此,我们成员提出本课题作为研究。

(二)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口算时,既要耳听,又要眼看,既要口说,又要心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耳、眼、心、口四种感官的有机结合。

1.解决老师口算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训练的多样化问题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老师口算形式单一,大部分老师只用听算或口算卡片来进行口算练习。口算能力的训练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伴随技能训练反复进行巩固练习,达到由掌握基础知识向学习知识技能化转变。从课题成员所在的班级开始进行试验,老师在进行口算教学时争取口算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日常训练中,既要逐渐增加口算的练习量,又要注意在训练中采取多样化。

2.解决学生口算速度慢、准确率低、兴趣低的问题

学生口算速度慢、准确率低是影响口算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要安排一定的训练量,注意学生的训练速度及准确率。同时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精讲,让学生以练为主,主要是完成课本上作业,其次是老师搜集一些与本课相符的口算题。合理运用课前5分钟,每天自己编制10道口算练习题,坚持训练学生为的是提高学生口算速度。只有学生的思路活了,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学生的口算速度也就加快了。

3.要解决不良口算习惯导致口算能力差的问题

口算练习本身便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部分学生认为口算题目太简单,做对了骄傲情绪明显,做错了也不当回事;有的学生口算一两道题速度很快,但题较多时又磨磨蹭蹭,很长时间完不成,表现出厌倦的样子;有的学生口算是马马虎虎,不是看错运算符号就是写错数;有些学生急于求成,当数目小、算式简单时,易生“轻敌思想”。

总之,学生往往会提不起兴趣,所以出现了许多不良的计算习惯。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从最基本抓起,上课教学时还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还进行了个别谈话,适当地加以指导与教育。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和预计的突破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低年级口算能力的培养虽然得到了国内广泛的关注与探索,得到的经验也比较丰富,也有理想的操作方法和系统的理论层面的提升。但是,对于生源比较弱的石嘴山第二十三小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低年级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期望有所突破。

(二)预计的研究突破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以新课程标准为参照,我们提出了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希望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从低年级口算教学这一小处着眼,围绕教师在教学中碰到的急需解决的现实的、真实的问题,共同反思与研讨,以此建构一种互动、对话的研究平台和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和提炼,形成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成果共享。

创新之处根据学生的生源情况,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有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过硬的目的,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口算教学任务,使学生受益终身。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由此可见口算训练的重要性。因此,学生的口算能力,对笔算的计算速度,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四则混合运算出错率的高低,究其原因也主要取决于口算的熟练程度。

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教材的大部分内容是混合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的计算。而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它是一种不借助于计算工具,不表达计算过程而直接通过思维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式。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太重视口算。

(二)成果的应用价值

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学

生学好数学的基础。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以及实际应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计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目标应该从低段开始训练。所谓口算又称心算就是指不借助工具直接通过思维求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具有计算速度快、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的特点。同时口算也是笔算的基础。虽然口算也要口述或笔记答案但运算活动主要是依靠心智活动为主因此

口算也是发展儿童心智的主要途径之一。口算是将各种信息在头脑中进行合理地拆分、拼组等并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步骤得出正确结果这是一个很高级的心理活动。而计算者正是通过这样的心理活动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发展了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就是研究口算的价值之所在。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依据

1.《数学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数学逻辑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一个重要部分。而数学逻辑智能又包含了人类的计算能力。口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主要途径,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而且计算的合理,简捷,迅速,正确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数学素养。

3.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也就是说,儿童时期的智利思维能力的培养影响这人的一生。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十分重视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学生的口算练习,数与数的运算能积极刺激大脑,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二)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顺序安排,由易到

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定量的训练,但要适度,不能依赖机械的重复操作,要注重训练的时效性。教师应把握既能形成的阶段性,根据内容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分层次的落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 以人为本原则

有效的数学教学互动是教师教育学的同意,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以人为本原则,学生的学习起点、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学时要以人为本,确定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

3.主动能动性原则

学生是数学口算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训练中只是起导向、组织作用,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学生口算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外部条件

1.聘请惠农区教研室小学教研员、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张德礼老师和谢志娟老师对该课题进行理论指导,他们理论水平高,承担过省市级课题,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

2.资源丰富:我校图书室藏书丰富,为学生提供了必需的图书资料。图书室也有许多新课程的理论书籍供教师学习,学校电脑也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基本能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

(二)内部条件

1.本课题的主要负责人是在岗两年的特岗教师,虽然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都担任着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善于钻研,勇于进取、敢于创新,有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为本次的课题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优势。

2.本课题的主要参加者殷学茹、颜慧玲都是市级数学骨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多年,多次参加自治区、市级立项课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3.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

本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基本上都是大专或本科学历,且均为学校一线数学教书,每周授课都在是二三节,有时间,有经历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且有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研究人员分工明确,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申请、开题报告的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的撰写,同时主持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参加者殷学茹、颜慧玲、周兴杰、左旭东、闫雄

伟进行日常研究工作,并负责资料的收集,撰写相关论文、案例反思等。

4.研究对象主要来自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由于生源的不同,导致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从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使本课题的研究有所针对。

5.学校领导积极支持并参加该课题的研究,学校对学生的口算能力的培养非常关注。同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关心,给本次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有利于课题的深入研究。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一、课题的界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

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阶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而低年级属于第一学段(1~3年级)。

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且,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孩子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口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课题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一)理论假设

如果我们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口算训练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意学校、家庭、社会这几方面的结合,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数学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目的。

(二)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让教师通过进行多样化的口算训练,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的能力。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师口算教学的多样化。

2.学生口算速度慢、准确率低、兴趣低的原因。

3.如何让学生对口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四、课题研究过程设计

(一)准备阶段:2012年6月~2012年12月

1.提出问题,确立课题,申请立项。

2.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3.进行开题,并对本课题进行相关理论指导。

4. 展示1节低年级口算的观摩课,及时反应低年级口算存在的相关问题。

(二)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12月

1.针对小学生不同口算题型训练练习题集整理与分析。

2.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研究,形成结论。

3.完成阶段教学案例

4.进行相关年级段学生口算比赛。

5.做好比赛总结。

(三)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低年级学生口算周期训练题汇编。

2.完成研究论文《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3.展示1~2节低年级学生口算训练观摩课。

4.整理课题相关的研究材料,认真撰写结题报告。

五、预期研究成果

(一)研究报告:《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由课题负责人负责完成。

(二)《低年级学生口算周期训练题汇编》、《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培养》相关论文、教学案例、设计反思,课题组成员完成。

六、研究方法设计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从各角度开展对低年级口算能力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

(二)调查法

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学生现有的口算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具体对200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四位小学数学教师和15名学生进行访谈。

(三)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 Statistics17.0版本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软件,它的基本功能是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等)

(四)行动研究法

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口算能力特别不好的学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口算困难的原因,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资料。

(五)个案研究法

针对典型个体、典型错题、典型错因开展研究,并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学生口算易错原因,以寻求有效提高学生口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七、研究范围和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设计的对象是石嘴山市第二十三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和对应班级的教师。

八、完成本课题的主要措施

(一)组织得力、分工明确

1.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

2.课题组成员分工

张芳:课题负责人,负责总体策划、设计课题方案、制定研究措施、组织交流、整理研究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殷学茹、颜慧玲、周兴杰、闫雄伟、左旭东:参与课题研究,及时积累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案例。

(二)研究的主要措施

1.聘请惠农区教研室的专家作为课题研究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把关作用、指导作用和辅导作用。

2.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说课、评课等活动充实课题组活动,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素质。

3.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实到实处。

(三)课题管理

1.争取学校的支持,从教科研的角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奖励措施,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

2.课题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交流体会,是优秀的研究方法、成果得到肯定和推广,并改进研究中的不足。

3.每学期开学时,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学期结束时,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要撰写研究论文、案例、反思,在课题组内交流,并鼓励教师投稿。

(四)经费保障

本课题研究需要两年半的时间,预计经费3000元(主要有资料费、区内调研差旅费、小型会议费、计算机使用费、印刷补助费、管理费),经费来源本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