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安全防范

合集下载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
■ 嘧露窗窜
■ 临床 ■ 药学
中药 注射 剂 的不 良反应 及 其应 对
刘慧 英 刘 田 旺
( 大同市药 品检验所 , 山西 大同 0 7 0 ) 3 0 6
中药注射剂是指在 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 采用现代科学 技术
与 方 法 , 中药 、 然 药 物 的 单 方 或 复 方 中 提 取 有 效 物 质 制 成 从 天 的可 供 注 入 体 内 ( 括 肌 肉 、 位 、 内 、 下 、 脉 以及 其 他 组 包 穴 皮 皮 静
不 断 增 加 , 中 药 注 射 剂 的不 良反 应 在 中 药 不 良反 应 中所 占比 而
且同时增 加了不 良反应 的预 知难 度。其次 , 中药注射剂都有其 特定的 p H值 , 在输液 过程 中, 由于溶液的稀释使 p H值有所改 变而降低 了其 稳定性 , 而产生不 溶性 的微粒 , 从 造成不 可预知 的药 物不 良反 应产生 。另外 , 其他 的人 为因素如滴速控制不 当
21 注 射 剂 本 身 存 在 的质 量 问 题 : 处 方 药 味 复 杂 , 材 . 如 药
所含 的有效成 分不 明确 ; 原料 或辅料来 源较 多 , 同厂 家的产 不 品, 药材来源也有 所不 同, 而常用 的辅料 在生产应 用过程 中没 有注射用标 准是 造成热原及致敏物质 的因素 ; 生产工艺多数 比 较粗糙新技 术 、 新方法 的应用 较少 , 有些工 艺不合理 , 少数是提
也会 使 不 良反 应 的 发 生 率增 加 。
2 患者个人体 质的差异 所造成 的不 良反应 , : . 3 如 老年人 组织器官 功能逐渐 衰弱 、 老化 , 理功能逐渐减弱 , 生 机体对药物 的耐受性下 降 , 同时老年人一 般病种 较多 , 需要 联合用药 的机 会也较多 , 以, 所 老年患者发生药 物不 良反应的可能性 比较 大。 而儿 童由于肝 肾功能和酶系统 的发 育不成熟 , 药物对这些器 使 官的损伤 比较 大 , 体对药物 的敏感 性 比较 高 , 机 也容易 引起不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防范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防范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防范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杨响光 xgyoung@
背景介绍(一)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严峻的现状 也引发了人们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疑 虑和对临床用药的信任危机。去年5月31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11年药品不 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清开灵注射液不 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排名第一。这给清开灵 注射液生产企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清 开灵注射液能否继续保留基本药物目录地位, 带来很大的争议和风险。
7
中药注射剂的思考(一)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药 剂学技术与方法,将中药、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经 提取、纯化后制成供注入人体的溶液、乳液及供配置 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其种类包括注射 液(含水针、静脉注射剂)、注射用无菌粉末、冻干制 品、注射用混悬剂和乳剂等,可用于肌内、穴位、静 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等。随着中药注射剂广泛应用于临 床,其药品不良反应(ADR)也频频发生。据统计,中药 注射剂ADR已占全部中药ADR的70%。尤其是鱼腥草 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刺五加注射 液等一系列严重药害事件发生后,中药注射剂的安全 性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也给其发展带来了前 所未有的难题。
12
中药注射剂的思考(六)
例如:都是心绞痛病人,一个是气虚型,一 个气滞血瘀型;如果都用复方丹参注射剂,虽然 从病名上看用药是正确的,但从中医辨证论治角 度来评价,对于气虚型病人使用复方丹参注射剂 就是不合理使用;这药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还 会出现出虚汗、气短懒言、头晕乏力等症状。因 此,中药的ADR警戒工作、通过培训教育临床中 药师干预以减少中药ADR的方式方法与西药相比 均有中药自身特点,所以中药相对安全、可控。 但如果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乱用,中药的ADR 会越来越多。

中药药剂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安全防范

中药药剂学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安全防范

中药注射剂安全引起高度重视
三、中药注射剂的发展简史
年之前 小剂量、肌注
探索时期 2mL注射液 肌肉注射
—— 大剂量、静注
管理规范时期 刺五加第一个大剂 量 双黄连第一个粉针 剂
——至今 单体化制备
单管体理时规期范时期 有刺效五单加体第一个大 剂做量注射剂 双黄连第一个粉 针剂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简史
版《中国药典》:未收载 版《中国药典》:洋地黄毒甙作为西药收载 版《中国药典》:收载注射剂种,丁公藤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 版《中国药典》:盐酸麻黄碱注射液 版《中国药典》:删除所有中药注射剂 版《中国药典》:止喘灵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 版《中国药典》:收载止喘灵、双黄连(冻干)粉针 版《中国药典》:止喘灵、灯盏细辛、注射用双黄连、清开灵注射液 版《中国药典》:止喘灵、灯盏细辛、注射用双黄连、注射用灯盏花素、清开灵 版《中国药典》:灯盏细辛、注射用双黄连、注射用灯盏花素、清开灵
内容提纲
一 典型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 二 中药注射剂的重要地位 三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简史 四 中药注射剂的定义 五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 六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
七 中药注射剂的分类 八 中药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九 区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 十 不良反应 事件的安全防范
十一 中药注射剂临床技术规范 十二 中药注射剂说明书与安全性
: 第一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 : 柴胡注射液实现工业化生产(武汉制药厂) :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余个品种 : 中药注射剂达余种 : 中药注射剂达余种 : 第一个中药粉针剂——双黄连粉针剂工业化生产 :有批文的中药注射剂个
四、中药注射剂的定义
版《中国药典》
中药注射剂的定义
《中药药剂学》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标签: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应用溶液中药注射剂,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中药注射剂改变了中药传统的给药方式,它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提取、分离、精制等步骤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或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的灭菌制剂。

中药注射剂药性平和,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广泛被临床应用。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

例如出现过敏反应,神经系统,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的研究,以便于临床安全使用时提供参考。

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根据相关文献和数据分析,造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药物因素、使用因素和患者因素3方面。

药物因素包括药物成分、质量不稳定、附加成分等因素;使用方面,主要包括配伍用药和用药失误等因素,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用药状态也会对ADR1.1患者个体差异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通常与药品质量及用药剂量无关,他们在正常剂量或小于正常剂量的情况下即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1.2药物因素;药材质量不稳定导致批回差异中药注射剂所用药材,由于产地不同,受土质、气候、采收季节等种植条件影响,药材所含成分有较大差异,不同基源的同一药材差别就更大。

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往往造成批间不良反应差异注射剂内在质量不稳定导致疗效不稳定并影响安全性现有的中药注射剂产品绝大多数是提取混合物,并没有分离出能够进行完全定性和定量的产品,这决定了注射剂内在质量不稳定,导致了疗效不稳定并影响安全性。

工艺条件不一致导致同品种不同厂家不良反应差异由于中药注射生产工艺的粗放化,对于提取分离温度、时间、溶剂用量、溶液浓度,提取次数、滤液、滤材、容器等工艺条件未做标准化要求,同一品种不同厂家,工艺不尽相同,造成的成分变化千差万别,导致其临床上不良反应也有显着差异,质量标准不能保证质量目前我国中药质量标准很不完善,只能对所含个别成分进行定性定量。

浅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浅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依据 。
是 可 以预 防的 ,在 致死 性 药 品不 良反应 中 ,5 %可通 过 专 业 药 7 师 的 工作 加 以预 防 ,所 以,患 者在 用 药 时应 多 听 取专 业 药 师 的
1 中药注射剂的不 良反应
以中 医 药理 论 为 指 导 ,采用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和 方法 ,从 中药
反应 常见 的有 :过敏性休克、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胃肠 道反应 、神经系统反应和输液反应等 。 2 中药注射 剂的不 良反应 的预防措 施
目前 在 国 内超过 5%的 药 品 不 良反应 是 与 剂 量有 关 , 且 0 并
种种原因而产生某些与药品治疗 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 反应 , 这就是药品不 良反应【2 I 。只要合理使用药物 , 能避免 _ 】 就 或使其危 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本文浅析 了中药注射剂的不 良 反应和一些预防措施,以期为加强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提供
[ 丽萍, 3 停# 张延军, 赵树进. 中药注射剂不 良 反应的特点及成因[ . J 中国医院 ]
药学杂 志, 0 , 2 2 1) 0 (1 【 李丽 . 4 】 中药注 射剂 不 良反应报 告分析 [ . J 中成药,0 3(0 】 2 0, ) 1
[ 杜 国安, 荣, 明, . 5 ] 付志 陈世 陈雯 中药注 射剂 不 良反应 的原 因及 预防对 策 [. J J 时珍国 医国药,05(9 2 0, ) O
【 关键词 】 中药注射剂;不 良反应 ;预防
[ s at I ipprcmmo d eto T M jci s r r f ve d a d n l e slt ns a ge ret Abt c] nt s a e o r h , ns e f c f C i et n e i y e i i e s n o a b e r we,n a zda ou o rt i i odro l a y i t e sn eh ne h f ue f C i et n rvd iec. n ac e ae s T M jc o so o i e d ne t s o n i tp ev [ ewod ] T M jc o ; v r at n ; rvnin K y rs C i et nAd es r ci sPee t n i ee o o 药 品 作用 于 机 体 ,除 了发 挥 治 疗 的 功 效 外 ,有 时还 会 由于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预防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与预防

基层 医学论坛 2 1 0 0年第 1 4卷 4月 中旬刊
时, 应认真阅读药品说 明书 , 习相关知识 , 学 做好解 释说 明等工
作 。 密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并记 录。药剂科定期在临床进行相 严 关的讲座。
程中的杂质也是产生不 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1 中药注射剂使用不规范 。如 配伍 不当 、加药方法不 . 6 当、 滴注速度过 陕、 超大剂量使用 、 没有辨证施治等导致不 良反
3 小 结
1 选用溶媒不当致 不良反应 。据有关 资料报道 , . 7 参麦注 射液 、 丹参注射 液等 中药注射剂 的 p H值 为 4 6 , 0 %的氯  ̄. 与 . 5 9
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会产生大量的不溶性微粒 , 增加不 良反 应 的发生机会 ,一般应用 5 %或 1%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 0
应 慎 用 。用 药 后 7d 1 应 注 意观 察 有 无 迟 发 反应 的发 生 。 ~ 0d
[] 刘静 , 1 黄祥 , 王玉荣.4 5 2例 中药 注射剂不 良反应分析 f. J 中国医院 1 用药评价 与分析 ,0 5 5 5 :0 — 0 . 2 0 ,( )3 7 3 9
一 窗国 鼠羼磨
中药 注 射剂 不 良反 应 的发 生原 因与预 防
郑 密芹 王 崇琴 郭芝侠 陈 佳
( 陕西省 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 咸阳 71 0 0) 20
中医是我 国传统文化 的精髓 , 随着 国家对 中医药事业 的重
视, 其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 中药注射剂的种类 不断增多 , 临床应 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 但是关 于中药制剂不 良反应 的报道也时有 出现。 如何充分发挥 中药 的治疗作用 , 减少其 不 良反应 的发生 ,

中药药剂学——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安全防范

中药药剂学——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安全防范
使用不便

定向给药 定位给药
顺应性差
避免口服给药
的局限性
六、中药注射剂的应用
用于中医急症的治疗
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中药注射剂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用于防治肿瘤 用于重大急性传染病的防治
(一).治疗中医急症
抗休克作用:生脉注射液用于轻、中度休克疗效确切,而对重度休克 一般先用西药升压,然后再以生脉注射液维持血压较好 强心作用:生脉注射液能促使心排出量增加,使血循环趋于正常,不增 加心肌耗氧量。如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常服洋地黄制 剂,此时应用生脉注射液,改善了心脏功能,又不会引起或加 重洋地黄中毒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安全防范
陈新梅
xinmeichen@
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016年5月8日
内容提纲
一 典型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 二 中药注射剂的重要地位 三 中药注射剂的发展简史 四 中药注射剂的定义 五 六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
七 中药注射剂的分类 八 中药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九 区分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事件 十 不良反应 / 事件的安全防范
(三).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中药注射剂的优势(与抗生素相比较)
◆ 不产生耐药菌株 ◆ 同时具有抗病毒和抗菌双重作用
◆ 疗效确切 ◆ 作用迅速 ◆ 抗菌范围广 ◆ 副作用少
(四).治疗肿瘤
中药注射剂的优势(与化疗药相比较)
◆ 价格便宜
◆ 减少骨髓抑制 ◆ 降低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 ◆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953版《中国药典》:未收载 1963版《中国药典》:洋地黄毒甙作为西药收载 1977版《中国药典》:收载注射剂23种,丁公藤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 1985版《中国药典》:盐酸麻黄碱注射液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因此 , 需要 高度重视 中药注射剂 的不 良反应 和预防措施 , 试述 如下 。
1 不 良 反应 原 因
药, 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书上 的适应证 对号入座 , 经辨 证 不
而 盲 目用 药 。
药物因素 。输液时因添加多种药物 , 致药 物微粒 、 热源相 互叠加可引起输 液反应 。中药注 射剂 内所含成 分 比较复 杂 , 多为大分子有机化合物 , 一些色素 、 鞣质 、 淀粉 、 白质 等成 分 蛋 以胶态形式存在 于药 液 中, 当与 氯化 钠注射 液配伍 可 因盐 析 作用而产生不溶性微 粒 , 导致输 液反 应。 中药 的有效 成分 多 含有大分子物质 , 如蛋 白质 、 多肽 、 多糖 等 , 这些化 合物 能够 刺 激肌体免疫系统 , 生免疫 应答 。也 可刺 激免疫 系统 产生抗 产
中药注射剂 的用 量应该 对药 物 的性 质 、 患者 的病情及 个 体差异 等诸多 因素综合分析而 定。如果不 了解药物 的成分 尤 其是含有毒性的或 不 良反应较 大 的成 分 , 主观认 为中药注射
剂 不 易 过 敏 而 随 意 增 加 剂 量 , 可 能 产 生 严 重 的 不 良后 果 。 很
使用 时间过长而消毒液 的浓度 降低 , 消毒 液 可能因 细菌污染
而发 生 输 液 反应 。 输 液 速度 和 浓 度 因 素 。 根 据 2 0 0 5年 版 中 国 药 典 的规 定 ,
静脉给药的内毒素 阈值 是 5 u ( g・ ) E / k h 。对于细菌 内毒素检 查合格的产 品, 如果输液 中加入 的药物浓度过 高 , 者是 输液 或 速度过快 , 得单位时 间内进入体 内的内毒素超过 了 阈值 , 使 在 临床上就会 出现细菌 内毒素 检查合 格 的同一 厂家 、 同一批 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安全防范第一部分概述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开拓了传统中药剂型新的技术研发途径。

中药注射剂的研制成功与应用是中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国家民族工业的伟大创举,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产品。

中药注射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急性感染性疾病等疾病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药注射剂是我国中医药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从葛根素注射剂到鱼腥草注射液、再到轰动一时的刺五加注射剂等不良反应事件,反映出了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中药注射剂曾一度深陷信任危机之中。

据报道,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占所有中药剂型不良反应的以上。

因此对中药注射剂产生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进行安全防范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为中药注射剂的研发、生产、贮运和临床使用等关键环节提供借鉴,以提高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典型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年,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统计,在其收到的不良反应( , )病例报告中,中药病例报告仅占同期总体病例报告的。

但中药注射剂的病例报告占了整体中药病例报告的,其中中药注射剂严重报告占了中药严重报告的[]。

可见中药注射剂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要远大于传统中药品种。

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葛根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较多,且绝大多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和发热。

年月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期)中发布有关本品的可疑不良反应案例,其中一位岁男性患者,因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给予葛根素注射液,每日次,静脉点滴后出现药物溶血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期)中认为:葛根素注射剂与急性血管内溶血有一定相关性,要求警惕葛根素注射剂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并于年月发布了“关于修订葛根素注射剂说明书的通知”,年月日暂停受理葛根素注射剂的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注册申请;对已经受理的葛根素注射剂将继续审评,并在审评中进一步严格相关技术要求。

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年月日,湖北省武汉市一名岁女孩在静脉滴注鱼腥草注射液过程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的不良反应,导致死亡。

月日,武汉市卫生局紧急发文,要求有心脏病史、药物过敏史者和岁以下患儿,暂停使用鱼腥草类注射剂。

同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的数据表明,从年~年月日,与鱼腥草类注射剂有关的不良反应有余例(不排除有未上报病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例。

年月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暂停使用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个注射剂的通告》(国食药监安[]号)。

在通知中指出,由于在临床使用中存在严重不良反应,药监局决定自通告之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等种注射剂,暂停受理和审批鱼腥草注射液等种注射剂的各类注册申请。

药监局随后组织专家对该类产品进行再评价。

年月,药监局发布了部分鱼腥草注射剂(肌注类)解禁的通知,并修订了说明书。

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年月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到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云南省红河州名患者使用了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两批刺五加注射液(批号:、,规格:/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有例死亡。

年月日,国家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暂停销售、使用标示为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黑龙江完达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注射剂产品。

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年月日,卫生部、国家药监局接到青海省报告,青海省大通县名患者使用标志为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批号:、,规格支)发生不良事件,并有人(岁女性患者)死亡,另外名患者被送入青海省人民医院抢救。

月日,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立即暂停使用、销售并封存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佳木斯分公司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期)中通报了清开灵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事件,其中的典型案例为:一位岁女性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清开灵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输入药液约时出现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近年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仍陆续收到有关清开灵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鉴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输注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报道频繁,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第期通报中要求警惕清开灵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提醒广大医务人员严格掌握适应症,加强临床用药监护,防止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脉络宁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期)中通报了脉络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年月日至年月日之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有关脉络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例,其中严重病例报告例。

一位岁女性因患脑梗塞就诊,给予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输液约分钟,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立即停止输液,给予葡萄糖注射液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约分钟后,上述症状缓解,未再使用该药。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告,要求警惕脉络宁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给与医护人员及药品生产企业相关建议,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期)中通报了喜炎平注射液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案例:一位岁女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加葡萄糖注射液。

输入至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心悸、严重呼吸困难,随即停止该液,马上给予地塞米松加入到葡萄糖注射液(),同时肌肉注射苯海拉明,吸入氧气。

分钟后患者症状好转。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告,要求警惕喜炎平注射液的严重过敏反应,提醒广大医务人员要慎用此药,同时要求生产企业应尽快完善产品说明书的相关安全性信息,增加药物配伍方面的信息,加强产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及不良反应的跟踪监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二、中药注射剂的重要地位《国家医保目录》收载中药注射剂的情况:中药注射剂进入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以下简称“《国家医保目录》”)。

国内现有的个中药注射剂品种里,共有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包括柴胡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含注射用冻干粉针)、莲必治注射液、清热解毒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肿节风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银黄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苦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喘可治注射液、止喘灵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醒脑注射液等。

其中,柴胡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三七皂苷注射制剂、消痔灵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等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甲类。

在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中药注射剂里,多数是用于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肿瘤类疾病治疗的药物。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中药注射剂的情况: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收载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有:参麦注射液、生脉饮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丹参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红花注射液。

版《中国药典》:洋地黄毒甙作为西药收载。

版《中国药典》:收载丁公藤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

版《中国药典》:收载盐酸麻黄碱注射液。

版《中国药典》:删除所有中药注射剂。

版《中国药典》:收载止喘灵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

版《中国药典》:收载止喘灵、双黄连(冻干)粉针。

版《中国药典》:收载止喘灵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清开灵注射液。

版《中国药典》:收载止喘灵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注射用灯盏花素和清开灵注射液,并对所有中药注射剂品种都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限度标准,这对解决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

版《中国药典》:收载个中药注射剂品种:灯盏细辛注射液、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清开灵注射液。

三、中药注射剂的发展简史世纪年代:百团大战之后,八路军在太行山根据地山西武乡成立“野战卫生部卫生材料厂”,组织人员研发了我国的首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的问世标志着中药注射剂的诞生,开辟了中药注射剂之先河,宣告了中药注射剂新时代的到来。

新中国成立后,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和研发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年:武汉制药厂实现了“柴胡注射液”的工业化生产。

世纪—年代:上海等地研制出“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余个品种。

世纪年代:全国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较多,除了《中国药典》收载以外,各省市卫生部门还陆续制定了“中草药制剂规范”、“地方标准”,收载大量的中药注射剂。

据统计有资料报道的中药注射剂达余种。

世纪年代,各地研制的中药注射剂数量多达种。

年:世界上第一种中药粉针剂——双黄连粉针剂诞生并成功地进入工业化生产。

版《中国药典》:收载中药注射剂品种个,即“止喘灵注射剂”和“双黄连粉针剂”。

部颁标准收载中药注射剂个品种。

年:批准新药生产的中药注射剂有个品种,具有生产批准文号的中药注射剂共计个品种。

世纪年代:,中药注射剂因成分复杂、用法特殊及基础研究“先天不足”等原因,其“后遗症”开始显现,严重不良事件时有发生,其安全性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质疑,为此有关部门出台了《中药注射剂研制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研究技术要求》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号文件,明确提出中药注射剂要建立指纹图谱检测标准。

年“鱼腥草注射剂事件”之后国家对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年月《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发布。

年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再评价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生产及质量控制环节的风险排查,切实控制中药注射剂安全隐患,并组织综合评价,保证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加快中药注射剂标准的提高,保证产品质量。

目前我国已有批准文号的中药注射剂达多种。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及重点、难点一、中药注射剂的定义《中药药剂学》对中药注射剂的定义[]: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复方中药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注射剂称为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学》对中药注射剂的定义[]: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液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

《中国药典》版一部对注射剂的定义[]: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专供注入人体内的无菌制剂,包括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