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实验思考题

合集下载

磺胺醋酰钠

磺胺醋酰钠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一、药物概述二、实验目的要求三、实验原理四、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及其物理目录常数五、本次实验方法和步骤六、其他合成线路和方法改进七、问题和讨论一、药物概述磺胺醋酰钠,又名磺胺乙酰钠,磺醋酰胺钠,化学名为N-[(4- 氨基苯基)- 磺酰基]- 乙酰胺钠,化学分子式:C 8H 9N 2O 3SNa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

遇光易变质,需避光保存。

[1]药理作用磺胺醋酰钠为短效磺胺类药物,具有广谱抑菌作用。

其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并对真菌有一定作用[2]。

因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使细菌代谢受阻,无法获得所需嘌呤和核酸,导致细菌生长繁殖受抑制[3]。

磺胺醋酰钠制剂类型主要为滴眼液,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沙眼、结膜炎等眼科感染[4],也用于霉菌性角膜炎、沙眼和衣原体感染的辅助治疗,以及结膜、角膜和内眼手术的前、后预防感染[1]。

不良反应:有局部刺激性,如烧灼感、疼痛等;局部滴眼后可引起眼部过敏反应,如:眼睑红肿、结膜充血、流泪、接触性皮炎等。

二、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掌握磺胺类药物的一般理化性质,并掌握如何利用其理化性质的特点来达到分离提纯产物的目的。

2.通过本实验操作,掌握乙酰化反应的原理。

三、实验原理以磺胺作为原料,以醋酐作为酰化剂,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合成反应,将磺酰氨基乙酰化后得到磺胺醋酰,再与NaOH反应制备磺胺醋酰钠。

1.醋酰的制备(乙酰化反应)醋酐磺胺磺胺醋酰2.磺胺醋酰钠的制备(成盐反应)磺胺醋酰钠副反应及除杂副反应及除杂四、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及其物理常数主要仪器三颈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烧杯,布氏漏斗,抽滤瓶,恒温水浴锅,磁子,电子天平,吸量管,玻璃棒,表面皿,量筒,胶塞。

试剂磺胺,醋酐,22.5%氢氧化钠溶液,77%氢氧化钠溶液,40%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10%盐酸。

实验装置图试剂名称分子式分子量熔点沸点性状溶解性磺胺C7H8N2O3S 172.21 165-166℃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结晶,无臭,味微苦。

方案一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方案一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实验五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磺胺类药物一般理化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掌握乙酰化反应的原理及成盐反应。

3、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掌握如何控制反应过程的pH、温度等条件及利用生成物与副产物不同的性质来分离副产物。

二、实验原理【1】磺胺醋酰钠在临床上主要制成滴眼液,用于沙眼、结膜炎等眼科感染。

磺胺的N1和N4均可被乙酰化,当N1成单钠盐离子型时,反应活性增强,可主要乙酰化于N1上,故可在氢氧化钠和醋酐交替加料,控制pH12~14,保持N1为钠盐时,来制取磺胺醋酰钠。

实验中常以药用磺胺为原料,醋酐为酰化剂,吡啶做催化剂,在pH12~14的碱性液中对N1进行选择性酰化来制备磺胺醋酰;精制得符合熔点要求的磺胺醋酰后,用5%NaOH乙醇液与其成盐来制备磺胺醋酰钠。

与课本方案相比:通过加吡啶做催化剂,提高了醋酐的酰化能力,用5%NaOH乙醇液代替40% NaOH水溶液与磺胺醋酰成盐,简化了操作,提高了磺胺醋酰钠的收率。

NH2SO2NH2(CH3CO)2ONaOHpH12-13+NH2SO2NCOCH3NapH7-8 NH2SO2NHCOCH3NH2SO2NCOCH3NaHClpH4-5NaOH三、实验试剂与仪器【2】1.原料规格及配比参数。

原料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沸点(℃)溶点(℃)分子量磺胺Cp 17.2g 0.1 1.00 172.21 醋酐CP 13.6ml 0.142 1.42氢氧化钠22.5% 22ml 0.1125 1.13 1390 318.4 40氢氧化钠77% 12.5ml 0.1925 1.90 1390 318.4 40吡啶CP 5滴115.3 79.10 磺胺醋酰自制183 214.24 磺胺醋酰钠自制257 236.232.仪器与规格。

仪器规格或型号数量恒温水浴锅1只电热套100ml 1只圆底瓶100ml/24mmX1 2只球形冷凝管290ml/24mmX2 1只电动搅拌器1台烧杯100ml 1只玻璃漏斗80mm 1只温度计100℃1支直形冷凝管290mm/24mmX2 1支真空接受管24mmX2 1只滴液漏斗125ml/24mmX2 1只三颈瓶250ml/24mmX3 1只吸滤瓶250ml 1只布氏漏斗60mm 1只量筒10ml 1只量筒100ml 1只电动搅拌器I台;温度计100%1支;量杯lOml、lOOml各1只;球形冷凝管30cm 1支;三颈瓶250ml 1只;烧杯lOOml 1只;恒温水浴锅双孔1台;吸滤瓶250ml 1只;布氏漏斗60mm 1只三、实验步骤(一)磺胺醋酰的制备1、在装有搅拌棒、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100 mL三颈瓶中,加入磺胺17.2 g,22.5%氢氧化钠22 mL,开动搅拌,于水浴上加热至50℃左右。

药化实验作业

药化实验作业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药学院黄腾2008302290084一、实验目的1.学习实验室合成磺胺醋酰钠的方法和操作步骤2.熟悉减压蒸馏的操作二、实验基本原理磺胺醋酰钠在实验室通常以磺胺为原料,与醋酐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乙酰化反应,生成主产物磺胺醋酰钠盐,及副产物磺胺钠盐和双乙酰磺胺钠盐。

根据三者酸性强弱的差别通过调pH值,而达到分离、提纯,最后得到本品。

反应如下:NH2SO2NH2(CH3CO)2ONaOHpH12-13+NH2SO2NCOCH3NapH7-8 NH2SO2NHCOCH3NH2SO2NCOCH3NaHClpH4-5NaOH三、实验试剂磺胺8.6g、22.5%氢氧化钠、43.5%氢氧化钠、醋酐3.6mL、36%盐酸四、实验步骤(一)磺胺醋酰的制备在装有搅拌棒及温度计的100 mL三颈瓶中,加入磺胺8.6 g,22.5%氢氧化钠11 mL,开动搅拌,于水浴上加热至50℃左右。

待磺胺溶解后,分次加入醋酐6.8 mL,43.5% 氢氧化钠6.3 mL(首先,加入醋酐1.8 mL,43.5% 氢氧化钠1.3 mL;随后,每次间隔5 min,将剩余的43.5% 氢氧化钠和醋酐分5次交替加入)。

加料期间反应温度维持在50~55℃;加料完毕继续保持此温度反应30 min。

反应完毕,停止搅拌,将反应液倾入250 mL烧杯中,加水10 mL稀释,于冷水浴中用30% 盐酸调至pH 7,放置10 min,并不时搅拌析出固体,抽滤除去。

滤液用30% 盐酸调至pH 4~5,抽滤,得白色粉末。

用3倍量(3 mL / g)10% 盐酸溶解得到的白色粉末,不时搅拌,尽量使单乙酰物成盐酸盐溶解,抽滤除不溶物。

滤液加少量活性碳室温脱色10 min,抽滤。

滤液用43% 氢氧化钠调至pH 5,析出磺胺醋酰,抽滤,压干。

干燥,测熔点(mp.179~184℃)。

若产品不和格,可用热水(1:5)精制。

(二)磺胺醋酰钠的制备将磺胺醋酰置于50 mL烧杯中,于90℃热水浴上滴加计算量的20%氢氧化钠至固体恰好溶解,放冷,析出结晶,抽滤(用丙酮转移),压干,干燥,计算收率。

磺胺醋酰钠的制备.

磺胺醋酰钠的制备.

磺胺醋酰钠的制备[适用对象] 药学专业 [实验学时] 16学时一、实验目的了解酰化反应的原理和掌握其操作技能。

掌握如何控制反应过程的pH 、温度等条件及利用主产物与副产物不同的理化性质来分离副产物。

了解和掌握其成盐方法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乙酰化反应式SO 2NH 2NH 222.5%NaOHSO 2N H 2NH NaSO 2N H 2NH CH 3OCH 3OSO 2N H 2N50~55o CHCl(CH 3CO)2O 77%NaOH精制分离副产物原理NH 2SO 2NHNaPH=14N H 2SO 2NNaCOCHN H 2SO 2NHN aNHSO 2NHN aH 3COCNHSO 2NNaCOCHH 3COCN H 2SO 2NNaCOCH3NHSO 2NH 2H 3COCNHSO 2NNaCOCH3H 3COCNH 2SO 2NH 2HCL PH4NH 2SO 2NHCOCHNHSO 2NHCOCH3COC1O%HCLNHSO 2NHCOCHH 3COCNHSO 2NHCOCH3H 3COCH 3N+SO 2NHCOCH 3*CL-。

活性炭脱色。

NaOH 液PH=5三、仪器设备1、主要仪器:100ml 三口烧瓶 1个 调速搅拌器 1个、 100℃温度计 1个 球形冷凝管 1个 100ml 抽滤瓶 1个 自动电热套 1个 100ml 烧杯 1个 250V 调压器 1个 吸滤瓶 1个 布氏漏斗 1个表面皿 1个 b型熔点测定管1个铁架台 1个2、仪器与实验装置图回流装置熔点测试装置抽滤装置四、相关知识点本课程知识点综合:磺胺类药物为无臭、无味白色或微黄色的结晶粉末,难溶于水,可溶于丙酮或乙醇,它具有磺酰氨基和芳伯氨基的通性。

多课程知识点综合:酰化反应1 定义:有机物分子中O、N、C原字上导入酰基的反应,酰基RO 2 酰化剂强弱与种类O 'R+L HL HL+OCR<O C R ClOH结论:离去基团共轭酸的酸性越强,酰化剂的酰化能力越强酰化能力:RCOClO4> RCOBF4> RCOX >RCO OCOR> RCOOH >RCOOR'> RCONHR五、实验步骤(一)乙酰化1.原料规格及投药量2. 操作方法在装有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250ml三口瓶中投入0.10摩尔(17.2克)的磺胺和计算量的22.5%的氢氧化钠溶液(22ml),开搅拌,于水浴上加热至50~55℃左右,待物料溶解后加氢氧化钠NaOH3ml和醋酸酐4ml,因反应为放热反应,加料后温度会上升,加料期间反应温度控制在50~55℃,重复上述加料共5次,每次间隔不少于5分钟。

药物化学三个经典实验

药物化学三个经典实验

药物化学三个经典实验实验一仪器的清洗、阿司匹林的合成在反应过程中,阿司匹林会自身缩合,形成一种聚合物。

在阿司匹林产品中的另—个主要的副产物是水杨酸。

三、实验方法:取2g(14mmol)水杨酸放入125ml的锥形瓶中,慢慢加入5ml(53mmol)乙酸酐,再滴加6滴浓硫酸,摇动使水杨酸溶解,水浴加热5-10min (控制温度85-90℃),冷至室温,即有乙酰水杨酸结晶析出。

若无晶体析出,可用玻璃棒摩擦瓶壁或置于冰水中冷却促使结晶。

晶体析出后再慢慢加入50ml水,继续在冰水中冷却,使晶体完全。

抽滤,用少许水洗涤晶体,抽滤,烘干,计算产率,熔点134-136℃。

[注意事项]1.由于乙酸酐易水解,所以所用仪器必须干燥。

水浴加热时,要注意不要让水蒸气进入三颈瓶中,以防止酸酐和生成的阿司匹林水解。

2.由于分子内氢键的作用,水杨酸和乙酸酐需在150-160°C才能生成乙酰水杨酸。

加入酸的目的主要是破坏氢键的存在,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90℃)下就可以进行,而且大大减少副产物,因此实验中要注意控制温度。

四、思考题1.在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中,要加入少量的浓硫酸,其作用是什么除硫酸外,是否可以用其他酸代替?2.阿司匹林的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是什么简述其产生的途径及去除方法。

实验二扑热息痛的合成扑热息痛系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临床上用于发热、头痛、神经痛、痛经等。

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N-(4-Hydro某yphenyl)-acetamide],又称醋氨酚(Acetaminophen)化学结构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热水或乙醇,溶于丙酮,略溶于水。

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实验,掌握扑热息痛的性状、特点和化学性质。

2.掌握酰化反应的原理和分馏柱的作用及操作。

OHONHCH3二、实验原理扑热息痛以对氨基酚为原料经醋酐酰化或醋酸酰化反应制得。

本实验采用冰醋酸为酰化剂。

OHONH2+CH3COOHHONHCH3+H2O三、实验方法60ml(或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4g对氨基酚,10ml冰醋酸,装一短的刺形分馏柱,其上端装一温度计,支管通过尾接管与接收器(100ml 锥形瓶)相连,接收器外部用冷水浴冷却。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药物化学实验——12级18班实验二磺胺醋酰钠的合成指导老师:***小组成员:陆裕天:201240164赖春霞:201240171刘春燕: 201240172李艳霜: 201240173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一、药物概述基本信息:磺胺醋酰钠又名:磺胺乙酰钠,磺醋酰胺钠。

化学名: 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

易遇光接触氧气变色分解,故需密封保存。

化学式为 SO 2NCOCH 3.H 2OH 2N Na磺胺醋酰钠分子量为254.24,CAS 号为127-56-0.药理作用:磺胺醋酰钠是一种短效磺胺类药物,具有广谱抑菌作用。

磺胺醋酰钠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沙眼,结膜炎等眼科感染。

因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 )结构相似,可以竞争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

使细菌叶酸代谢受阻,无法获得所需嘌呤和核酸,致细菌生长繁殖受抑制,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尤其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敏感,对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及沙眼衣原体也有较好抑菌作用,并对真菌有一定作用。

[1]H 2NCOOH 对氨基苯甲酸 H 2N SO 2NH 2磺胺磺胺具有良好抗菌活性,但因其水溶性不好[2],参与机体代谢效果不理想。

本实验利用醋酐作为酰化剂,对磺胺药物上的磺酰胺基进行结构修饰,引入吸电子基团乙酰基,使其磺酰胺基的酸性增强[3],制成磺胺醋酰。

再将磺胺醋酰制成钠盐,增强其水溶性。

通过此方法对磺胺进行结构修饰制得的磺胺醋酰钠,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更为相似,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提高了其抗菌效果。

药品鉴别方法:1.磺胺醋酰钠磺酰胺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金属离子取代,可成盐析出,例如:往磺胺醋酰钠滴加硫酸铜试液可生成蓝绿色沉淀,久置颜色不变。

2.磺胺醋酰钠与芳醛产生缩合反应,生成有颜色的希夫碱。

二、实验目的1.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Synthesis Sulfacetamide Sodium)磺胺醋酰钠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及其它眼部感染。

化学名为N-[(4一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N-[(4-Aminophenyl)-sulfonyl]acetamide sodium salf monohydrate化学结构式: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

一、目的要求1.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加深对磺胺类药物一般理化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1.乙酰化反应(磺胺醋酰的制备)2.成盐反应(磺胺醋酰钠的制备)三、实验方法(一)磺胺醋酰(SA)的制备1.主要原料规格及用量配比原料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磺胺CP 17.2g 0.11醋酐CP 13.6ml 0.142 1.42氢氧化钠溶液22.5%22ml 0.1125 1.13氢氧化钠溶液43.5%12.5ml0.111.08NH 2S OO N COCH 3 H 2O H+pH= 4-5NH 2S OO N COCH 3NH 2S OONH 2+(CH 3CO)2ONaOH pH= 12-13N H 2S OONHCOCH 3NH 2S OO N COCH 3 H 2O NH 2S OONHCOCH 3 NaOH pH= 7-82.操作在装有搅拌子及温度计的100mL三颈瓶中,加入磺胺17.2g,22.5%氢氧化钠22mL,开动搅拌,并加热至50℃左右。

待磺胺溶解后,分次加入醋酐13.6mL,43.5%氢氧化钠12.5mL(首先,加入醋酐3.6mL,43.5%氢氧化钠2.5mL;随后,每次问隔5min,将剩余的43.5%氢氧化钠和醋酐分5次交替加入,每次各2ml,因为放热,加醋酐时用滴加法,2mlNaOH可一次加入)[1]。

加料期间反应温度维持在50~55℃;加料完毕继续保持此温度反成30min。

药物化学实验

药物化学实验

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讲义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药学教学研究室2008年9月药物化学实验内容计划教学目的和对学生要求:药物化学实验教学是药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掌握药物合成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同学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养成严密科学态度和良好工作作风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为此,提出如下实验须如:1.遵守实验室制度,维护实验室安全。

不违章操作、严防爆炸、着火、中毒、触电、漏电等事故的发生。

若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2.实验前作好预习,明确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安排好当天计划,争取准时结束,实验过程应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凡是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以及有关的重量、体积、温度或其它数据,应立即如实记录。

实验完毕后认真总结,写好报告,将精制所得产物包好,贴上标签(写下日期、样品名称、重量)交给老师。

3.实验室中保持安静,不许大声喧嚷,不许抽烟,不迟到不随便离开,实验台面保持清洁,使用过的仪器及时清洗干净后,存放实验柜内。

废弃的固体和滤纸等丢人废物缸内,绝不能丢人水槽和窗外,以免堵塞和影响环境卫生。

4.公用仪器及药品用完后立即归还原处,破损仪器应填写破损报告单、注明原因。

节约用水、用电、节约试剂,严格药品用量。

5.保持实验室内整洁,学生采取轮流值日,每次实验完毕,负责整理公用仪器。

将实验台、地面打扫干净、倒清废物缸,检查水、电(是否关闭水龙头、拉下总电闸刀,拔下电插头)。

关闭门窗。

实验一仪器设备的认识和使用学时:2一实验目的:让即将做该实验的学生初步认识所要接触的仪器设备,并且学会其使用和维护的方法。

二操作:1.认识每一个玻璃仪器,了解其用途2.掌握实验室每个设备的使用实验二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学时:8一、目的要求1.通过本实验,掌握阿司匹林的性状、特点和化学性质。

2.熟悉和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3.进一步巩固和熟悉重结晶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4.了解阿司匹林中杂质的来源和鉴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实验思考题
(2011-03-28 21:55:15)
转载
磺胺类药物有哪些理化性质?
答:磺胺类药物一般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具有一定熔点。

难溶于水,可溶于丙酮或乙醇。

1.酸碱性因本类药物分子中有芳香第一胺,呈弱碱性;有磺酰氨基,显弱酸性,故本类药物呈酸碱两性,可与酸或碱成盐而溶于水
2.自动氧化反应本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易被空气氧氧化。

3.芳香第一胺反应磺胺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可进行重氮化反应,利用此性质可测定磺胺类药物的含量。

生成的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可作本类药物的鉴别反应。

4.与芳醛缩合反应芳香第一胺能与多种芳醛(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香草醛等)缩合成具有颜色的希夫碱.
5.铜盐反应磺酰氨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金属离子(如铜、银、钴等)取代,生成不同颜色的难溶性沉淀,可用于鉴别。

二、反应液处理时,pH7时析出的固体是什么,pH5时析出的固体是什么?在10%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
答:pH=7时候析出的固体是未反应的磺胺;5的时候析出的是磺胺醋酰。

在10%盐酸溶液中磺胺醋酰生成盐酸盐而溶解,而双乙酰磺胺由于结构中无游离的芳伯胺基,不能和盐酸成盐故析出。

三、反应过程中,若碱性过强,其结果是磺胺较多,磺胺醋酰次之,磺胺双醋酰较少;若碱性过弱,其结果是磺胺双醋酰较多,磺胺醋酰次之,磺胺较少,为什么?请解释原因。

答:因碱度过大磺胺双醋酰易水解成磺胺,且易引起磺胺醋酰水解成磺胺;而因碱度过小时,反应过程中易生成较多的N-乙酰磺胺,且磺胺双醋酰分子结构中的N-乙酰基不易水解下来,故之。

4、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有差别,在实验中切勿用错,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保持反应液最佳碱度是反应成功的关键之一。

(2)滴加乙酸酐和氢氧化钠溶液是交替进行的,每滴完一种溶液后,反应搅拌5分钟,再滴入另一种溶液,滴加速度以液滴一滴一滴加入为宜。

(3)利用主产物和副产物不同的理化性质在不同的pH下分别除去副产物。

本实验中溶液pH的调节应小心注意,否则实验会失败或收率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