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北冥有鱼教案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下册

成语典故:鹏程万里、鲲鹏展翅、扶摇直上
电影:大鱼海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中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发言,使学生了解“鲲鹏”形象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记忆更加深刻。)
六、课堂小结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祝愿大家心中都能永驻一只“大鹏”胸怀大志,展翅翱翔,搏击长空,会当水击三千里,与万类霜天竞自由。
(设计意图:由两个问题引出我们的德育目标“虽然身体上得不到绝对自由,但可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只有遵守规则,人才会有相对的自由”。)
(三)品语言,析写法:
文章全篇运用什么的写法?从哪些句子看出?
明确: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能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学知识,并且更有代入感,更加容易理解庄子的精神境界。)
三、新课学习
1.熟读文章
a.教师范读,明确字音、写法及断句。
鲲(kūn)徙(xǐ)抟(tuán)南冥(mínɡ)
b.学生自读、找学生读。
c.学生齐读文章。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学习中,多读、熟读文章既是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的主要方法。)
创作背景: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国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苦闷心灵的追求之歌《逍遥游》。
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教案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教案(精选8篇)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教案篇1【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简介:《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被誉为“道家经典三十三篇”之一。
其中,有两则寓言最为人熟知,分别是《逍遥游》和《北冥有鱼》。
在校内教学中,学生了解《庄子》寓言的内涵与意义,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意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和道德观念。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从《庄子》《北冥有鱼》的寓言中,领悟到水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并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2、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高洁的思想内涵,懂得自我反省,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权利。
3、学生能够通过这个故事来加深对父母和师长的感恩和遵从之情,进一步提高道德水准和人生素养。
二、教学活动:1、导入环节:通过卡片认知游戏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水生动物教师先将卡片图案展示于黑板上,学生可以通过图片中的水生动物的颜色、体形及其一些特征,来判断图案名称。
然后再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启发式讲解:各种水生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2、分析故事情节:课堂上,老师介绍《北冥有鱼》寓言的情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做出主题词:大海,北冥,鲸鱼,小鱼,上天问道,士君子3、生动讲解辞章:老师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故事的辞章,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故事结构,把握故事蕴意。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在道家哲学思想中,鲲是一只巨大的鲸鱼,它与其他海洋生物比较,体型极为庞大,历经千年而不死。
同时,鲲寓意生命力、正气、永恒之物。
4、师生共读原文:通过学生之间的轮流朗读,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教师在阅读过程中,适当地加强一些语感、语重心长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个人感受表达:学生了解完整寓言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提问或,请他们谈论一下,对“鲤鱼跳龙门”中的谦虚、努力、追求等高洁品质怎样看待,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事情。
八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

教案:庄子《北冥有鱼》【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和他的主要思想。
2.理解《北冥有鱼》中的寓言意义。
3.分析寓言的含义和思想,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北冥有鱼》中的寓言含义。
2.分析庄子的主要思想。
【教学难点】1.分析寓言中的道家思想。
2.进一步理解庄子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复习上节课讲的庄子的主要思想和《庄子》中的几则寓言。
2.提问学生是否有了解过海洋生态的知识,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解(20分钟)1.介绍庄子的生平和思想,引导学生理解他的主要思想。
2.分析《北冥有鱼》这则寓言,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寓意。
三、思考讨论(30分钟)1.提问学生对寓言中的鱼的理解,以及寓言可能代表的含义。
2.引导学生思考《北冥有鱼》中关于自然、生命和人类的关系的问题。
3.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归纳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四、个人表达(20分钟)1.召集每组一个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2.让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议和补充讨论。
3.汇总学生的观点和理解,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五、拓展延伸(2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以及人类应该如何对待自然。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生态保护、环境污染等话题进行讨论和策划一个宣传活动。
3.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介绍他们的策划方案。
【课堂小结】1.复习了庄子的主要思想。
2.分析了《北冥有鱼》这则寓言的寓意。
3.学生进行了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
4.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5.进一步加深了对庄子思想的理解。
【课后作业】1.完成《北冥有鱼》的阅读理解和思考题。
2.调查自己周围的环境问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以及你为环境保护能做些什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北冥有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6d56d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4.png)
-修辞手法分析:比喻、夸张等在文中的运用及作用。
-文化背景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在寓言中的体现。
举例解释:
-生字词掌握:如“冥”字的读音、写法及其在文中的含义;“鲲”和“鹏”的形象比喻及其象征意义。
-文章主题理解:通过分析鲲鹏的蜕变,理解庄子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寓言故事。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寓言风格、修辞手法和哲学思想。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自由和理想的思考。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内化于心,并在生活中寻找实践的机会。最后,如果对《北冥有鱼》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庄子哲学思想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例句分析和生活实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寓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追求自由?”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型的创意写作活动,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寓言故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的故事。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பைடு நூலகம்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庄子的自由理想在当代社会的实践”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文化背景的融入:如何让学生将庄子的哲学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体会古代文化在现代的意义。
北冥有鱼 教案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

《北冥有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2.分析大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特点;3.以从鲲到鱼的变化,引导学生体悟鹏对自由的追求,进而引出庄子对于逍遥的极致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章大意;2.分析大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特点;难点:以鲲到鱼的变化,引导学生体悟鹏对自由的追求,进而引出庄子对于逍遥的极致追求。
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课前看《大鱼海棠》mv,听歌,引入课题:这条鱼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鲲,其称呼最早来源于庄子的作品《逍遥游》。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逍遥游》的前半部分内容——《北冥有鱼》。
(二)初步感知1.知人论世:了解庄子其人(学生介绍)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2.朗读:(1)自由朗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齐谐(xié)正色邪(yé)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找学生来读(1位),其他同学注意梳理意思,画出疑难之处;(3)小组合作,疏通文意,解决问题(3分钟);(4)教师强调关键字,学生做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北冥有鱼》教案

《北冥有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引导学生理解并背诵《北冥有鱼》的原文及译文,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
o培养学生阅读并理解古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o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提高文学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培养文化自信。
o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背诵《北冥有鱼》的原文及译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式。
•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和主题,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北冥有鱼》原文、译文、注释、图片等)•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庄子及其作品的基本概况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播放一段关于大海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海的浩瀚与神秘。
o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海里有哪些神奇的生物吗?(学生回答)o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篇描绘大海中神奇生物的文言文——《北冥有鱼》。
2.板书课题:《北冥有鱼》。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感受大海的浩瀚与神秘。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对课题产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活动: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o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2.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北冥有鱼》的原文、译文及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o提问:文章中的“鲲”和“鹏”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3.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
o提问: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观看多媒体课件,理解文章大意。
•分析文章的写作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北冥有鱼》教案

《北冥有鱼》教案《北冥有鱼》教案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冥有鱼》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冥有鱼》教案1第一课时一、导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庄周问老子,老子曰: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为一。
二、审题辨体三、了解作者庄子名周,战国宋人。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
因此,他的思考具有终极意义。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今存33篇。
4、“逍遥”也写作“消遥”,意思是悠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指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四、读文识字:1、注意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北冥(míng)2、鲲鹏(kūn)3、抟(tuán)4、迁徙(xǐ)2、听录音,注意停顿和语气。
3、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其他同学加以评价。
5、分组读,再齐读。
五、理解内容:(一)回顾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二)师生共同翻译第一部分。
(三)学生按照示范,自由翻译,并汇报成果。
(四)翻译重点语句。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天边垂下的云彩。
2、去以六月息者也。
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北冥有鱼教
案
北冥有鱼①,其名为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释】
①冥:亦作溟,海之意。
“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
下文的“南冥”仿此。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上古传说中的大鱼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
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
徙:迁移。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
一说人名。
⑨志:记载。
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
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
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
息:停歇。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尽。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水花,高达三千里,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九万里。
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
野马似的空中雾气也好,飞扬的尘埃也好,凡空中带有生气之物,都是靠着风力的吹动而飘扬的。
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
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北冥有鱼
重点:了解庄子的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和束缚。
一、ppt:导入:由《庄周梦蝶》的寓言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二、庄周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富有想像力。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庄周:
Ppt:庄子名周,战国宋人。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三、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北冥有鱼》,《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介绍逍遥游。
Ppt:《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
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四、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然后抽一学生朗读,教师指正读音,全班同学齐读。
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
Ppt: 句子翻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
南冥者,天池也。
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五、学生再读课文。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
说明庄子想像力丰富。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介绍《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
今存三十三篇,《庄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5.奔腾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板书:万物有所待——鹏鸟奋飞必须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6.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
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动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动活泼,颇具诗意,寓意隽永,感染力强。
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
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翻译:天色深青,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吗?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既然人的认识有局限,那庞大而神奇的鹏鸟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翻译: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认识也是有局限的啊。
六、庄子名言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七、课堂小结:
鲲鹏凭借海运和强大的风力飞到南海这一理想的境地。
老师希望大家能凭借知识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达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
愿你们插上知识的翅膀,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乘长风,破万里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