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朗读指导
《沁园春-雪》朗读指导

《沁园春雪》朗读指导一、准备阶段(一)理解诵材,读准字音1、理解诵材(1)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2)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3)分析段落、篇章结构(4)分析字、词、句和修辞技巧2、读准字音(二)领会具体感受(三)揣摩态度、感情色彩(四)把握基调二、进行阶段(一)停顿和相连1、停顿的作用(1)呼吸换气的自然需要(2)表示区分、转折、呼应、递进等各种关系(3)表示强烈的感情停顿的分类(1)逻辑停顿(2)感情停顿重音和轻音重音和轻音一般以句子为范围,句子中关键性的字词,表达感情的所在,都是重音和轻音的地方。
重音不是“加重声音”,轻音更不是普通话的“轻声”,重音和轻音其实都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把句子中重要的字词或含有特殊意义的词组或短句用轻重音加以处理。
(三)速度和节奏(四)语气和语调:认真做好各种标记,辅助提高朗诵技巧升调(↗)降调(↘)节奏(/)稍停(‖)着重(.)延续——(五)眼神、表情、动作和台风各方面与声音技巧的配合1、眼神的运用2、面部的表情3、手势和动作4、台风和仪态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千里/冰封──,(慢)万-里-雪-飘。
↗(高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慢)(低沉)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高昂)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豪迈,高而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高昂)惜/秦皇/汉武,↘(低沉)略输/文采──;(慢)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慢)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低,慢)俱/往矣──,(慢,拉长)数/风流人物。
↗(高昂)还看/今朝。
(高昂,坚定)。
《沁园春雪》教案(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13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沁园春雪》教案1【教材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一课《沁园春·雪》第一课时【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性。
【课时任务】1、指导学生诵读,整体感知全词;2、引导学生理解、赏析上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准“分外、妖娆、折腰、……”等字音;2、理解“妖娆、风骚、红装素裹……”等词语的意思;3、体会上片融情于景的写法。
(能力目标)1、大声、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2、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激发学生共鸣。
【教学重点】诵读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
【教学难点】联想想象,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2、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美,韵律美和意境美,感受诗歌情感。
【教学准备】制作“演示文稿”19张配合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简介背景(6分钟)(一)情景导入1、出示两张雪景图片,启发学生:谁能用几个词语来描述或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雪景?(如:粉妆玉砌、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等)2、启发:你还联想到哪些写雪的诗句?(学生可能会说出一下诗句,老师予以肯定和表扬)①千山鸟飞绝,万经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3、导入语:这节课我们来欣赏伟人毛泽东笔下的雪景(出示“演示文稿”——写有《沁园春·雪》,背景为毛泽东的照片及毛体的书法《沁园春·雪》的图片)(二)背景介绍(以“演示文稿”的形式介绍。
沁园春雪朗诵技巧+动作

沁园春雪朗诵技巧指导:语气要平,语速中等,吐字清晰。
适当的体会作者的感受,就能读出诗中的意境。
先长吸一口气,这一句只用一口气,北国和风光这四个字节奏要一样,不宜太快,光字可以拖长,然后千里冰封宜快,干脆,万里中的万字高八度,里字可以低一点,二字可拖长一点,初显豪气。
望长城内外,要长吸一口气,惟余莽莽,后面两个字要一字一停顿。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停顿,拖长一些。
长吸一口气后接着朗读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中的娆字拖长,显其回味。
惜秦皇汉武以及稍逊风骚,只用一口气,惜字要拖长,接着秦皇汉武读时短促、干脆,显得一带而过,略输文采中的声音渐低,读采字时,声带不振动。
唐宗宋祖几个字短促、干脆,显得一带而过,稍逊风骚。
这首词字里行间都显露着作者的豪情壮志,诵读时需精神饱满,昂首挺胸,目光直视前方。
还有,上下阙之间停顿大约0.5秒。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雪》教案《沁园春雪》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雪》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雪》教案1一、导学目标1、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能有感情的背诵全词;2、掌握上下阕所写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情感;(重点)3、学会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揣摩,并能体会其作用。
(难点)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基本知识学习1、识记文常,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
2、识记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以及文章注释中注音的字词。
3、反复朗读全词,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1)词的上下两阙各写了什么内容?主要采用那些表达方式?(2)作者欣赏这幅图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从词的上阙中哪个字能看出来?(3)上阙中的有虚写的景色也有实写的景色,请你把它在文中勾画出来。
(4)词中哪一句话可概括上阕这个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图?(5)下阕中哪句话是过渡句?下阕由景到人,写了哪些英雄人物?作者用哪一个字概括他对五位历史英雄的评价?作者这样评价的目的是什么?(6)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二)重难点突破词的下阙部分作者评论历代的帝王,分别用了“略输”、“稍逊”和“只识”三个词语,请问它们有什么含义?点拨:“略输”、“稍逊”两个词语一方面表明了毛泽东对秦皇汉武的惋惜之情,同时又对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而“只识”一词则表现了毛泽东对成吉思汗只重武功忽视文治的之情。
(三)学法指导学习本词,应该先弄清它的创作背景,在掌握上下阕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困惑所在:三、组内合作,收获共享(1)我们组讲解的问题是:(2)我们组讲解的思路是:(3)讲解中需要强调的关键点和重难点是:四、课前热身,自我完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沁()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2、“沁园春雪”中的“沁园春”是词的()“雪”是词的()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雪》学习指导

《沁园春·雪》学习指导《沁园春·雪》学习指导【知识考点归纳】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和基本特点,注意朗读停顿。
2、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了解词的主题内涵,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学习对诗词语言的感受能力。
3、掌握比喻、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感受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一代伟人的豪迈情怀和不凡气度。
【典型考题分析】例题:请找出《沁园春·雪》中描写词人想象之景的词句,并说说实景虚景结合写的《沁园春·雪》学习指导【知识考点归纳】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和基本特点,注意朗读停顿。
2、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了解词的主题内涵,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学习对诗词语言的感受能力。
3、掌握比喻、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感受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一代伟人的豪迈情怀和不凡气度。
【典型考题分析】例题:请找出《沁园春·雪》中描写词人想象之景的词句,并说说实景虚景结合写的妙处。
探究思路:这是一道既要求了解表达方式,又揣摩语言的题目。
首先在能区分描写、议论、抒情这些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找出词中描写景物的句子。
而在上阕描写雪景的词句中区分出概括描写雪景、具体描写雪景、想象之景。
接着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和“诗画一体”的思路去揣摩实景虚景结合写的妙处:“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词人想象出来的虚景。
实虚结合,使词中的景色层层叠叠,既反映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又勾画了一幅壮美、立体的北国雪景图。
充分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和豪迈胸襟。
《沁园春·雪》学法导引湖南省长沙市外国语学校凌霄鸿一、文题解通1、导读:“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风景如画。
几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她抛头颅、洒热血;也有不少帝王将相为了她六亲不认,骨肉相残。
然而谁是真正的英雄?谁是真正的主人?是人民,是劳苦大众。
毛泽东同志的词《沁园春·雪》就非常形象地展现了这么一幅画面:中国人民的命运只有掌握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手中,才能有光明前途;如雪后的河山,壮丽灿烂,气势磅礴。
《沁园春·雪》说课稿(5篇)

《沁园春·雪》说课稿(5篇)《沁园春·雪》说课稿1一、课文地位及其教学侧重点《沁园春·雪》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一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共有三个任务:学习鉴赏、诗歌朗诵、尝试创作。
这三个任务,在学习第一单元五首诗歌的过程中,是可以有所侧重,有所整合的。
我在设计《沁园春·雪》这一课时,重点侧重是“学习鉴赏”、“诗歌朗诵”。
课标中对于本学段的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据此,诵读是手段,而在课中加大积累,注重学生个人的感悟及对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应是课堂的重点,最终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我的教学理念1.明晰的教学思路。
2.聚焦的学习活动。
3.自然的思想熏陶。
三、我对教材的解读请参阅“语文湿地”公众号上我发表的原创解读《〈沁园春·雪〉里的壮景与壮思》四、本课的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自读,说说初读感受。
2.品读,体味豪放之味。
3.联读,理解伟人形象。
自读、品读、联读,以读为线,层层深入。
说初读感受、体味豪放之味,理解伟人形象,这都是在引领着学生品析语言、运用语言、积累语言。
这样的教学目标也是紧扣统编版单元教学的目标的。
五、我的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第一环节:导入同学们,12月26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是毛主席的诞辰日。
老师是湖南人,每一年的12月26日,我们家乡的老百姓都会煮一碗福寿面,“吃碗福寿面,深情缅怀主席情”演变成我们家乡的一种民间风俗,我们用这样的方式缅怀这位伟大的领、诗人。
今年是毛主席诞辰__x周年,今天,我们将学习毛主席写的一首词《沁园春雪》,用这样的方式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
设计意图:从情感的角度入课,拉近伟人与学生的距离。
第二环节:知识铺垫PPT依次出示写作背景、词牌名、字词认读。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这既是为下面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更是一种课中积累。
《沁园春·雪》的朗读设计

《沁园春·雪》的朗读设计作者:刘梦晓来源:《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09年第12期《沁园春·雪》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
品味诗歌是一种艺术享受,需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子和词语。
对于《沁园春·雪》这首毛泽东的词,课堂落实的目标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认知内容、感受声律、品味语言、赏析手法、领会意境、发展语感。
在反复的吟诵中给学生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为此作了如下的朗读设计。
一、听读诗歌,想象画面1.听男声配乐朗诵,想象诗中的画面。
提示: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想象诗人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被白雪覆盖的群山蜿蜒曲折,伸向远方,仿佛一条银蛇在舞动;一座座披着白衣的高原,仿佛一只只白象在奔驰。
前者舒展柔美,后者奔腾壮丽。
2.听朗读,标示句中的音节停顿。
提示:一是注意句间的停顿,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标示。
二是长句中的意义停顿,注意句子内部的层次结构,在层次转换处的停顿应该稍微长一些,如上阕前三句总写,然后“望”字总领,末尾三句写词人想象,三个层次间的停顿应该要比较明显,用“||”标示。
再如上阕前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前一个分句和后两个分句构成“总——分”两个层次,朗读时就需要在“||”处读断。
二、自读文本,读出力度1.自读课文,要求吐字要有力度,读时昂扬顿挫。
提示:全词要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望”“惜”处停顿,每节节奏可先慢后快,而后再舒展。
2.第一遍,重在整体感受,注意语音饱满圆润。
3.第二遍,细读体味情感,注意节奏。
4.第三遍,在配乐中朗读进入情境,注意轻重、抑扬、抒情性。
三、点读诗句,边读边说1.从妙词佳句上品味诗词——自选自读自品。
提示:如“顿失滔滔”的“顿”字强调黄河上下一下子失去波涛滚滚的气势,突出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之速。
再如“莽莽”“滔滔”都用叠词,音响浑厚,产生一种气势磅礴的效果。
《沁园春雪》课堂笔记

《沁园春雪》课堂笔记
以下是我对《沁园春·雪》的课堂笔记。
一、导入
介绍写作背景: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北国出现了奇异的现象:风雪之中,生机勃勃。
这一自然奇观深深吸引了当时的人。
二、新课学习
初步朗读
①学生齐读
②教师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节奏、停顿
③学生再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深入理解
①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进行重点词句的讲解
②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③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
④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课文的再次朗读
情感分析
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情感,包括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关切等
②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
③学生根据情感分析结果进行课文的再次朗读
写作特点分析
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写作特点,包括对比、拟人、夸张等手法的运用
②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
③学生根据写作特点分析结果进行课文的再次朗读
背诵课文
①学生分段背诵,教师进行指导
②学生再背,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③教师检查背诵情况,进行总结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沁园春·雪》的基本知识,理解了词中的深刻含义和情感,分析了词中的写作特点,并且能够熟练地背诵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朗读指导女领:沁园春·雪
男领: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
齐:千里冰封──,(拉长)
万里雪飘。
↗(高昂)
女: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男: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慢)
女:山舞银蛇,
原弛蜡象,
男:欲与天公试比高。
(高昂)
女: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慢)
齐: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男:惜秦皇汉武,↘(低沉)
略输文采;(慢)
女: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慢)
男: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齐:只识弯弓射大雕。
↘(低,慢)领:俱往矣──,(慢,拉长)
齐:数风流人物。
↗
还看今朝。
(高昂,坚定)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一字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