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虞美人》情景默写及答案
高考虞美人理解性默写(学生版)(附答案)

虞美人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这个句子是:之老阳三干创作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示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示词人在永不断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方.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这与李白的“鹤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句子是:
8.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10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竭的句子是:
答案: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虞美人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虞美人刘辰翁①梅梢腊天下春归属于了。
毕竟春寒太少。
乱山残烛雪和风。
犹胜阴山海上窖群②中。
年光老去才情在。
唯有华风改。
醉中幸自不曾愁。
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备注】① 刘辰翁:南宋词人。
宋亡后,词人飘零归隐于深山。
② 窖群:地窖、羊群。
指苏武被疑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海。
12.梅梢腊尽春归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13.恳请赏析上阕乱山残烛雪和风。
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
(6分后)参考答案:12.描绘出枝头梅花凋零,冬天消逝,春天到来的景象。
(2分后)交代了时令,(1分后)带出下文春寒太少的体会,(1分后)与后文描写的雪和风的山中景象构成对照(1分后)。
13.山中的'环境尽管阴冷恶劣,仍胜过当年被拘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海的苏武,(2分)运用了对比(1分)、用典(1分)的手法,写出了对故国的思念(2分)。
【解析】试题分析:12.梅梢腊天下春归属于了枝头梅花将天下,冬去春又去。
文字描述淡然,读者可能将以为已就是春暖时节。
带出下文春寒比之冬寒必须好多了。
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后文提及了乱山残烛雪和风的山中景象,并使上下文构成猛烈对照。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乱山残烛雪和风。
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
乱山,写下周围的环境。
残烛,刻画居处室内之情物。
雪和风,词境为丛藓科扭口藓推至天地。
上句就是叙事。
宋亡后,辰翁飘零藏身于深山。
下句跳宕翻跌,意境极其高远。
阴山,匈奴世居之地。
北海,匈奴极北之地。
窖指地窖,群者羊群。
此句典出来《汉书苏武传》,词人惹来苏武故事,整体表现其对他民族气节的无穷景仰。
此句言自己即使身在山中,遭遇风雨蹂躏,但境遇也好过被疑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海之苏武。
可知词人以古人为师友,奋进志节,故国之思不忘。
第42篇 《虞美人》 (解析版)

新高考语文60篇必背篇目1(默写)十1(阅读)闯关手册(2025版)第42篇《虞美人》一、默写闯关(一)挖空练习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栏玉()应犹在,只是()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附:记忆导图将易写错的字每个写3遍1.《虞美人》中,表现李煜这位亡国之君的愁绪如春水奔流倾泻、无穷无尽的诗句是:“()?()。
”2.李煜《虞美人》中,作者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诗人感慨时光消逝,直接抒发亡国之痛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二、阅读闯关(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让作者触景生情,首句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作者往昔为人君时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
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
D.本词多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
2.请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
【参考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和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A.“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错误。
春花秋风最美,诗人竟问“何时了”,心理很反常。
联系李煜当时的生活,可知他回忆越多,就越痛苦,故而有此心理。
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之事,但时过境迁,词人已不是那个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现在是阶下囚,那些美景只会激起作者悲痛的回忆,因此,词人希望它结束。
《锦瑟》文意理解及情景式默写(含答案)

锦瑟一.文意理解1.原文填空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
()海()()珠有泪,蓝田()暖()()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然。
2.文本分析(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译文: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責春;但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译文:我曾经像庄周梦蝴蝶一样迷失在美好的境界中,最终只能像望帝那样,把思恋爱慕的情怀寄托在杜鹃哀切的啼鸣之中。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译文:我身世悲凉,如月明沧海下鲛人泪落成珠;美好的愿望如蓝田暖日下美玉生出之烟云,可望不可即。
运用月明珠泪的典故,构成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复杂的怅惘情怀。
运用蓝田玉烟的典故,构成一片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译文:这些感情哪能等到追忆时才有,只是当时就已产生,让我感到模糊不清。
尾联收束全篇,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呼应,这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
二.情景默写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2.李商隐《锦瑟》中“,”两句,借用庄子和望帝的典故,表达对过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怀恋之情。
3.李商隐《锦瑟》中,化用典故,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4.李商隐的《锦瑟》中收束全篇,表达诗人惆怅惘然的心情的句子是,。
二.情景默写答案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虞美人》理解性默写

《锦瑟》《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 简介《锦瑟》《虞美人》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两首诗。
这两首诗在《全唐诗》中位列第29卷。
诗人以锦瑟和虞美人这两个形象,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和思考。
两首诗都有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深入品读、理解和感悟。
2.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此诗描写作者在怀旧之情下,对过去岁月往事的回忆,音乐所带来的情感共鸣。
全诗像一首绝妙的乐曲,将锦瑟与人生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事物的追忆和思考。
第一句以锦瑟为开头,表现锦瑟婉转悠扬,如百川入海,情感丰富。
从“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一句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发人深省。
庄生晓梦、望帝春心,表现出作者对过往事物的怀念之情。
沧海月明、蓝田日暖这两句以自然的景物来写情感,表示作者对生命的诉说,以及深深的思考。
最后,作者给人一种想回去找回过去的感觉,但成就了追忆,却也令人感到茫然。
3. 《虞美人》虞美人,昔时宴,今典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庐山谷中尺五,松下明月長相思。
《虞美人》描写了一位美人的爱情故事。
诗人从虞美人昔日的风华和今天的凋零,引出对整个人生的感叹。
在诗中,诗人还表现出了对生命的追求和热爱。
全诗中使用了许多富有感染力的形象和意象,让读者能在文字中感到诗人情绪的变化。
此诗中,诗人用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来表达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也使用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表达诗人个人的追求和理想。
而诗末的“松下明月长相思”,则表达出了诗人对思念之情的表达。
4.《锦瑟》和《虞美人》作为李商隐的代表作,表现出了他深刻的思考和才华横溢的文学才能。
两首诗均以寓意深长的东西为引子,通过自然的意象,深刻的描绘出人生、爱情、时光等主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读者要通过细节、意象来入手,深入品味诗的字里行间。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虞美人》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8.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
10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
(李煜《虞美人》)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
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
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虞美人》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
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7.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8.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
9.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句子是:,。
,。
10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将“离愁”写得如此真切、深刻。
(李煜《虞美人》)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3.李商隐的《五绝·登乐游原》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示对美好而又行将消逝的事物的留恋。
而在李煜的《虞美人》中那美好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劈头怨问苍天,你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
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4.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阿房宫赋、琵琶行、虞美人、登高、锦瑟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1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八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
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4、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5、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写秦始皇迅即垮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7、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李商隐《锦瑟》中,诗人思华年之往事,用庄周、杜宇的典故来表达自己心境的诗句是:“,。
”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李商隐《锦瑟》中
“,。
”
两句,用凄迷的笔触委婉地写出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哀怨之情。
4.古典诗词善以“杜鹃(子规)”表达悲切之意,如李商隐《锦瑟》中的“,。
”
5.李商隐《锦瑟》中“,。
”两句,化用典故写诗人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了一种迷离、凄怨的意境。
6.李商隐《锦瑟》中以“沧海”“蓝田”表现人生的恍惚、迷惘的名句是:“,。
”
7.李商隐《锦瑟》一诗中“,。
”两句,运用鲛人泪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让人感受到一种美好理想执着追求却又无法实现的悲哀。
8.李商隐《锦瑟》中“,。
”两句,借用典故创设出一种对理想可望而不可及的情景,表达了悲哀之情。
9.李商隐《锦瑟》中曲折地表达自己惆怅、苦痛的句子是:
“?。
”
10.李商隐《锦瑟》中,表现诗人从梦中醒来,知道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名句是:
“?。
”
1.李煜《虞美人》词中“?。
”两句,以江水比喻自己的愁绪,抒发亡国之君无尽的痛苦之情。
2.李煜《虞美人》中“?。
”两句,包含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也含蓄地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绝望。
3.李煜《虞美人》一词中,作者面对永不消逝的自然万物,直接抒发亡国之痛的两句是“,。
”
4.“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虞美人》一词用了这两个意象的句子是“,。
”
5.李煜《虞美人》一词中,“,。
”两句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深深感慨。
6.李煜《虞美人》中“,。
”两句,抒发了词人怀念故国、感慨今昔巨变之情。
7.在《虞美人》中,李煜回首故国,回想旧时宫廷犹在,物是人非之感涌上心头,唱出了“,。
”
8.在《虞美人》中,李煜以水喻愁,抒发国破家亡之恨的名句是“?。
”
9.李煜《虞美人》中“?。
”两句,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化抽象为形象,既写出了愁绪的汹涌浩荡,又写出了愁绪的连绵不绝、无尽无休。
10.李煜《虞美人》中,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满腔愁绪的句子是“?。
”
《锦瑟》情景默写答案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6.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虞美人》情景默写答案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6.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0.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