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88分)

合集下载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门洪华中央党校国际研究所教授前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讲述的题目是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美国素以大战略谋划着称,美国大战略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从一个相对次要的国家,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国,确保其世界霸权地位的过程,是一个崛起大国及世界头号强国进行战略谋划的过程,因此从大战略角度研究美国,必将对中国这样一个新崛起大国的战略谋划提供参照,对于中国的战略谋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将在以下讨论八个问题,首先我们讨论研究美国大战略的意义.一、美国大战略的意义一战略和大战略的概念1、战略的概念战略概念古旧有知,中国古代称之为庙算、谋略、韬略、方略、兵略等,最初在中国的战略文化中,战与略是分别使用的,前者指的战斗,交战,战争,后者指的策划、策略、谋略等.从西方来看,18世纪之前,西方学者和战略家并没有将战略和战术区分开来,战略的基本含义是作战的谋略,将军之学,或小范围的军事战争,从18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略的概念从局部战争,或战斗的范畴,扩展到战争全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战争实践的日益复杂,战略研究开始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大战略的概念也应运而生.2、大战略的概念什么是大战略呢一般来讲,大战略指的一个国家利用自身的各种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这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来保护和拓展本国的整体安全,价值观和国家利益等.二研究美国大战略的意义相比其他大国而言,美国的大战略谋划成效卓着.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大战略谋划有几个关键的阶段,从18世纪华盛顿的孤立主义战略定位,到19世纪初所确定的美洲霸主地位的门罗主义,从19世纪开始的逐步扩张战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走向西方领袖地位的渐进战略,从冷战期间的遏制战略,到冷战结束后接触加遏制的新战略思考,从冷战结束以来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战略摇摆,到当前当即霸权战略的定位,美国塑造周边环境和确定世界大国关系的战略安排,都体现出一种深谋远虑的能力.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国家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在当前国内、国外一盘棋的情况下,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分析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而美国在中国的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它不仅影响和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世界格局,而且也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因此,分析和研究美国大战略,对中国客观认识美国,制定相应的战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也是今天大战略研究在中国的国际关系分析中占有越来越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需要对美国大战略的基本历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整体布局.二、美国战略历程的四个主要阶段我们将美国大战略总体定义为霸权战略,并将美国的战略历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霸权准备期,霸权确立期,霸权护持期和霸权扩展期.我们首先来讨论美国的霸权准备.一美国霸权准备阶段1、孤立主义原则的确立美国独立之初实力不足,欧洲对美洲大陆依旧有垂涎之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1976年9月19日发表了告别演说,他强调,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这一演说成为美国外交的独立宣言.由于这一孤立主义原则的确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外交始终之单边主义为指导原则,坚持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即使结盟也是短暂的.美国强调,不能卷入列强纷争,要独立处理自己的外交和国际事务.2、美国在美洲大陆实行领土扩张政策当然,与处理世界事务不同的是,美国利用地理上的孤立状态,对欧洲各国奉行中立政策,而在美洲大陆却展开了有步骤的扩张.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提出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争夺殖民地原则,要求欧洲国家不再干涉美洲内部事务和美洲体系的原则,后世将这个国情咨文称为门罗宣言.门罗宣言具有双重性质,它一个方面反对欧洲强烈的干涉与扩张,具有防御的性质,另外一方面,又是美国将美洲大陆视为势力范围的一种宣言,它成为美国指导拉美政策的方针.在实践上,美国一直把北美大陆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视为推行美国文化价值观的试验田,所以美国在美洲大陆既采取了大规模的赤裸裸的领土扩张,它也借用范围主义这样的旗号,实施渗透和控制,以排挤欧洲列强在美洲大陆的传统势力.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短短的四年之内,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3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迅速成为两洋国家,即太平洋和大西洋,从而奠定了与欧洲国家分庭抗礼,角逐全球的基础.3、美国实力逐步增强从经济的角度上讲,19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迅速起飞,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9倍,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5%,尤其是1873年出现了一次重大的世界经济衰退,当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美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英国经济的迅速衰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那么许多历史学家也讲,1873年是为美国角逐全球霸权的开始.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但是由于美国远在美洲大陆,这种发展并没有破坏美国与欧洲大国关系的稳定,19世纪90年代,美国工业产值接近英国、法国之德国三大强国之和,进入20世纪,在几乎每一项重要的工业数字上,美国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经济实力的增长带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扩张,军事实力的增长已经是势在必行.美国当时的实力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它的对外影响力却是微不足道的,两者之间的显着差距表明,美国到了重新评估自己的战略目标的时候.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美国将建立拉美后院作为主要的扩张目标,但是已经开始突破美洲范围,与欧洲列强在其他地区争夺战略利益.最为显着的标志是1898年爆发了美西战争,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欧洲霸权势力从此退出了美洲大陆,也标志着美国走上了与欧洲列强争霸太平洋之路,这场战争导致美国开始成为菲律宾的宗主国,也标明美国开始从军事、政治等各个层面,介入亚洲的势力纷争之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检验了美国的实力,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它的海军力量,英国当时一直在采取的战略目标就是两强标准,即英国的海军实力要超过其后两个国家的强军实力之和,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海军实力已经开始超过英国,1921年末和1922年初,华盛顿会议通过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承认了美国海军与英国的同等地位.那么在这个时候,美国的军事实力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么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讲,美国在战前是一个债务国,战后却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当然,美国的实力不仅体现在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上,还体现在美国的理想上面,也就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这种努力的主要标志就是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向国会提出了14条计划,作为实现战后和平的基础.威尔逊在14条计划中,要求公开缔结和平条约,维护公海航海自由,降低贸易壁垒,裁减军备,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威尔逊提议成立一个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这个国际组织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各国都参加的,它可以向大小国家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这个计划最终实施就是国际联盟的成立,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14条计划是美国登上国际舞台后第一次为世界规划的和平蓝图.从大战略的角度讲,威尔逊的目标是要通过结盟和建立国际机构的方式实现国际合作,对美国的战略谋划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区分,它意味着美国要实行与孤立主义相对的国际主义路线,实行与单边主义相对照的多边主义路线,开始让我们意识到美国开始变成一个世界性的国家,当然威尔逊主义是先于现实提出了美国的霸权战略走向.在当时并没有完全实施,所以我们可以说,威尔逊的影响不在当时,而在于长远.作为理想主义和扩张主义相结合的产物,14条计划是美国干预国际事务的首次表态,也是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宣言.但是,美国在当时并没有准备好承担一个全球化的角色,承担世界霸权的角色,那么正是因为这种国内的顾虑和战备上的考虑,美国并没有参加它所谋划的国际联盟.4、美国开始强调并确立自己的世界领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美国提供了建立世界霸权的新的契机.1939年以来,罗斯福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这种援助导致了美国与德国、日本等法西斯主义国家战略上的紧张和冲突,1941年3月8日,美国国会授权罗斯福实行租界法案,租界法案是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基础,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开始强调自己的世界领导地位,美国也确立了新的方式,就是以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建立国际霸权,这种建立霸权的方式,与之前西方世界的罗马霸权和英国霸权是存在巨大的不同的,也正是租界法案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1941年8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就如何联合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讨论了战略部署,两国元首的讨论,最终导致了大西洋宪章的诞生,大西洋宪章主张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恢复各个民族遭受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保证一切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进行贸易并获得原料,一切国家在经济上进行合作,人类可以不受阻碍地横渡公海大洋,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有必要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从大西洋宪章的内容我们看,它是美国策划战后和平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也是美国世纪到来的宣言.大西洋宪章所包含的内容成为战后和平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大西洋宪章过程当中,美国实际上确立了从英国获得世界霸权地位的这么一个目标,英国在大西洋宪章当中所做出的让步也确保了战后英国和美国的合作.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直接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其后不久,1942年1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一宣言标志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宣布联合国家要运用全部的资源打击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轴心国及其附从国,不与这些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和和约,联合国家宣言为创建联合国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也意味着美国开始确立它的世界霸权.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击垮了国内的孤立主义,从此,扩张主义占据了美国霸权战略的主流.无论从物质条件上还是思想准备上,还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的接触程度上,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时机都已经成熟了.二美国霸权确立阶段我们讨论这一个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美国霸权是如何确立的.美国这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中,美国都是最大的获利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从一个债务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没有削弱美国的实力,反而使它的实力大增,相比而言,三个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日本,经济崩溃,军事失败,政治制度被瓦解,陷入全面的崩溃状态,英国、法国这些传统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也遭受了严重的削弱,英法角逐世界霸权的能力和意愿,基本上完全丧失了.那么在这个时候,美国却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我们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1、二战后美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等方面占了绝对优势当时美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但是美国的工业产值却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2/3,它的外贸出口占世界的1/3,黄金储备占世界的3/4,从军事实力的角度看,美国的武装部队在1945年的时候,高达1200万人,美国的空军是世界上最具威力、最为庞大的军队,它所拥有的远程战略轰炸机是当时惟一横跨大洋的航空力量,它拥有15万架远程飞机,几乎垄断了欧洲的洲际空中运输和美国到亚洲的空中运输,统治了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的空中航线,美国的商船船位超过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之和,它的海军也成为世界第一,并且远远超过了其后其他国家之和,美国在海外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海域都处在美国海军的控制之下.在科学技术方面,美国处于绝对领先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当时美国垄断了原子武器的生产技术.于美国相比,苏联不仅在经济上遭受了重创,即使军事力量也明显处于劣势.在战略和力量方面更是望尘莫及.美国实力的膨胀和其他国家实力的衰弱,为美国建立世界霸权提供了契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美国才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创建世界秩序.2、罗斯福勾画战后美国霸权蓝图并付诸实施战后美国的霸权蓝图是罗斯福勾勒并付诸实施的,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大西洋宪章,它最重要的设想就是组织一个新的世界组织,来取代当时英国、法国控制的国际联盟,而在新的国际组织中,美国要承担主要角色和领导地位,1942年的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之后,罗斯福提出了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四大警察的设想,也就是说,采取地方警察各管一片的方式,来在这种基础之上,形成一个国际联合,但是随着美国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化,罗斯福将他的设想做了进一步变化,那就是建立一个美国承担领导责任的国际安全组织,在这个安全组织中,大国要承担主要的角色,这也是以后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五个大国拥有否决权的来源.当时罗斯福的基本思想是在美国领导下实现大国合作来控制世界,建立广泛而持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同时罗斯福还认为,和平要高于安全,因此,在国际安全安排之外,还要建立国际贸易安排,国际经济安排.首先从安全层面来看,建立联合国是美国确立其霸权的关键和组织保证,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齐聚美国旧金山,6月26日与会各国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1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在成立的相当长时间内,一直被美国所操控,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政治工具.美国在筹建联合国的同时,还积极策划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1944年7月,美国、苏联、英国、中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这个会议的成果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这个秩序的一个核心,就是建立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轴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定了以美元为中心,以美国经济实力为基础,以西方经济观念为准则的世界经济框架,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框架是局限于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之后,这个框架逐步扩展到全球.此外,罗斯福政府还与许多国家就成立世界贸易组织进行了多次协商,但是由于各个国家想法不同,意见分歧也比较大,所以,在1947年美国与22个国家签署了名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文件,它成为美国主导的国际贸易秩序的主干,这就是关贸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美国世界经济霸权的基本框架.随着苏美战后合作的松驰和矛盾的激化,苏联和美国从合作走向对抗的趋势日渐明显,因此美国开始积极地筹划针对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圈,美国在东欧、西欧的努力遭受损失的情况下,它积极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东南亚建立了东南亚条约组织,在中东确立了中央条约组织,这些多变军事同盟和安全机制,确保了美国能够成为西方国家与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的一个前沿阵地,同时它也确保了美国向第三世界的渗透.当时美国与日本,中国的台湾等签署了双边的军事条约,这样美国不但构建了对中国大陆、苏联的遏制性包围圈,而且迅速形成了美国支配下的同盟体系.日本和德国以半主权国家的方式加入到这个体系之中,这种方式确保了日本和德国不会成为美国霸权的挑战者,而且成为了这个体系的重要维护者,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战略谋划显然是深谋远虑的,这一安全体系不仅仅是为了打退苏联的扩张,还有一个新的目标,就是确立西方世界霸权,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意识到,美国在战略谋划当中,具有深谋远虑的能力和实践经验.3、二战后美国霸权的主要任务是和平渗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霸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多边主义的方式,复兴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遏制苏联在东欧这些国家的渗透,控制西欧、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最终实现建立全球霸权的目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冷战铸就了美国霸权的辉煌,它也是美国维护霸权的必要途径,美国的作者俄普戴克曾经明确地指出,如果没有了冷战,作为一个美国人是没有意义的.三美国霸权护持阶段那么美国是如何去进行它的霸权护持的呢1、马歇尔计划与军事联盟的筹划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期,美国已经开始了与苏联的霸权势力的争夺,美国新上任的总统杜鲁门也积极进行了冷战的战略部署,它以援助西方经济实现西方团结为基础,所以战后初期,美国的决策者决定对西欧的经济进行援助,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所以,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他为西欧经济复兴奠定了基础,马歇尔计划也代表了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也就是说,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这个特定的经济安排最终导致了世界经济区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自由世界,自由经济阵营,另外一个就是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这个分野,也奠定了美国领导欧洲安全的政治基础.在美国执行马歇尔计划的过程中,美国也积极筹划与西欧国家的军事联盟,1949年,美国操纵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有意思的是,这个地区性的安全组织,是以西欧为基地的,但是却在华盛顿成立的.与此同时,美国也在欧洲进行了类似的战略部署,最为主要的是美国对战后的日本进行重新改造,它在经济上扶持日本,在军事上与日本结成了同盟.综上所述,美国通过对西欧、日本的经济援助和军事结盟,加强了自己自由世界的领袖地位,美国利用联合国等全球性政治组织,确立了全球的政治霸权地位,利用世界经济的重建,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通过与苏联的意识形态斗争,获得了西方精神领袖地位,通过与苏联的军事对话,确保了军事霸权地位,美国的战略部署,以遏制苏联扩张,争夺第三世界作为重点,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也是不遗余力的.2、“第四点计划”出台,积极扩大在亚洲和非洲势力范围1949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美国的对外援助计划,这个援助计划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向落后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援助,这就是所谓的第四点计划,美国力图通过这个计划,积极扩大在亚洲和非洲的势力范围,遏制共产主义在这些地区的发展,最终将他们纳入到美国全球霸权的轨道.与此同时,美国也加强了对拉美的统治和渗透,在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在亚非拉国家的布局体现了一个全新的开始,3、经济衰退,强调战略防御但是世界的发展趋势并非是由美国一家来决定的,我们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实力上.在经济实力层面,美国经济进入了逐步衰落的时期,尤其是60、70年代之后,美国的经济衰落显得分外明显,同时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而第三世界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逐步在走向团结,在这样的态势之下,美国和苏联之间开始出现了逐步缓和的迹象,美国的霸权战略也进行了初步的一些调整,我们看到在70年代,以尼克松主义为代表,美国进行了战略收缩,强调了战略防御,并进行了新的力量的调整和积蓄,到80年代的时候,里根上台之后,美国的战略才出现了转守为攻的态势.4、冷战结束,战略转守为攻当然我们看到美国这些变化只是在它的霸权护持手段上发生了一些变化,美国并没有放弃全面遏制和和平演变共产主义的努力,也没有放弃对于西方盟国的操纵,更没有放弃对亚非拉国家的支配.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未来似乎是一片灰暗之声,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一个强硬的美国领导人上台,里根提出了重振国威战略,他宣告苏美之间出现了新的攻守易线,从此美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咄咄逼人的战略进攻态势,而苏联由于制度上的僵硬和经济上的衰败,进入了江河日下的状态.两者之间的攻守易线,最终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冷战结束,而冷战结束最重要的标志,或者说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苏联的解体.四美国霸权拓展阶段1991年冷战的结束意味着20世纪可以被称为是一个美国世纪,冷战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并且是在各个权力资源领域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我们可以说,在20世纪美国第三次在国际舞台上居于鼎盛的地位,所以我们可以说,冷战的结束赋予了美国在20世纪内第三次建立世界新秩序这么一个机遇.那么,也给了美国一个最大的机遇,就是可以把它的所谓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的机遇,它代表着美国一个真正的全球主义时代的来临,也代表美国进入了霸权拓展时期.。

美国的大战略

美国的大战略

美国的大战略——从“911”恐怖袭击到美英进攻阿富汗数天前,经过比大多数人的预料都长久的准备阶段,美军终于偕同英军对本•拉丹在阿富汗的训练营地和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发动军事打击,美国“反恐怖主义战争”由此真正地正式开始。

因此,现在是谈论美国政府关于这场战争的大战略的时候了。

当然,由于这战争才在军事上打响,所涉及的问题又异常复杂和富含变数,并且具有不少或许可称史无前例的新颖之处,况且大部分内幕中的决策信息被严格保密,因而现在要予以谈论必定带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可变性和笼统性。

然而,不试图从大战略的高层次和全局角度来概览和透视,就不能较深切地理解和评估9月11日以来美国政府的政策行为,不能较准确地预计它今后的基本战略动向和战略素质高低,也不能较周全、较敏锐地把握国际关系的局部重组趋势,从而较妥当地构思和贯彻我们自己的对策。

首先必须肯定,鉴于下面要谈到的所有各种有关事态,完全可以说布什政府很快就形成了一套大战略,并且大致据此来部署整个广义的反恐怖主义战争,而不是像前些日子里不少美国国会议员、高级外交官、国家安全问题专家和新闻界人士由于政府迟迟不开战而越来越怀疑的那样,没有一个“在它所称的反恐怖主义战争中明确制定了的行动规划”,或用《纽约时报》记者9月底一篇新闻分析的标题来说,“只有撩人的言辞,而无清晰的战略”。

1那么,什么是大战略?什么是布什政府当前的大战略?这一大战略同九 ---------- 事件以前人们谈论得很多的各项基本对外政策或战略的基本关系如何?从战略决策本身、而非有关道义或意识形态取向的评判标准来看,布什政府当前大战略的素质如何?在这大战略的框架内,如何看待业己在阿富汗开始的军事意义上的(狭义的)反恐战争?按照基于悠久和丰富的人类政治经验的经典定义,2大战略是最高层次的战略,国家大战略就是国家政府的这么一种操作方式或操作规划,即自觉地本着全局观念,开发、动员、协调、使用和指导国家的所有军事、政治、经济、技术、外交、思想文化和精神等类资源,争取实现国家的根本目标。

美国2050区域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2050区域发展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2050区域发展新战略及其启示内容摘要:美国(2050)区域发展新战略是由美国联邦政府提议,多个部门和研究机构参与的一项研究项目,旨在构建美国未来30-40年区域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对整个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原则、发展路径等进行全面规划,对我国制定中长期区域战略规划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报告在对该研究项目既有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加快完善区域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统一的区域政策框架。

对需要区域政策重点关注的区域,建立以“人均收入”为核心指标的判别标准,以提高我国区域政策的统一性和公平性。

区域政策的重点应转向缩小区域之间社会发展差距,促进资本、要素、人才等各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还要加快推进大都市区治理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区域发展,美国,顶层设计,大都市区治理2006年,美国为应对新技术革命、气候变化、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国内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多方面的挑战,由联邦政府提议,启动了美国(2050)区域发展新战略的规划研究,并组织多个政府部门、区域规划机构、企业、大学等共同组建了“美国(2050)国家委员会”,负责该研究项目。

目前已完成了战略框架的总体设计、高速铁路远景规划、基础设施远景规划等专项研究。

本报告将在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战略框架的设计、战略目标的选择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进行分析,为我国进一步完善区域政策、制定中长期区域战略规划提供借鉴。

一、美国(2050)区域发展新战略概述(一)美国制定(2050)区域发展新战略的背景从美国区域规划的历史来看,基本上是以州、市层面的地方规划为主。

联邦政府推动实施的规划多数是针对特定的问题区域,并涉及到跨州的专项规划,如田纳西流域开发法案、阿巴拉契亚区域整治规划、“棕色地带”再开发计划等。

基于整个国土空间范围制定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尚属首次。

究其原因,除了与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能源环境压力加大、新技术革命等外部因素相关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源自美国国内区域经济的变化。

美国南北战争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南北战争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与启示

美国南北战争对国家发展的影响与启示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和意义的事件之一。

这场战争从1861年到1865年,将美国的南北统一问题、奴隶制度、联邦主义等问题推向了历史的舞台。

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极为复杂,涉及诸多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

但是,它对美国的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一、南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这是因为,在南北战争中,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军事优势和科技优势成为了最终胜利的关键。

北方工业化较为发达,铁路交通形成较为完备的网状体系,便于南北交通和物资调度。

其中,铁路、军火工业和航运等产业都因战争需求而大量投资和发展。

而南方的经济则几乎完全被摧毁,土地和人口损失惨重,经济衰退程度极高。

因此,南北战争结束后,北方商业生产和制造业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为美国的城市化带来了新机遇,美国迎来了工业化的新时代。

二、南北战争对美国的政治结构产生的影响南北战争对美国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结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之前,美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强而权威的中央政府,北方和南方也有各自不同的政治执政方式和体系。

而南北战争的结果则是彻底打破了这种分离和分裂的状态。

随着战争的高潮,北方军队摧毁了南方州的居民政府,致使南方的权力基础瓦解。

这也让美国更多地出现了中央集权的趋势,联邦政府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得以提高。

从此,美国的中央集权有了更好的发展和壮大的基础。

三、南北战争对美国的文化和社会开展的影响南北战争也直接影响了美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南北战争被看做是奴隶制度的消亡,推动了被剥削和受压迫的黑人解放的进程。

而在美国本身,南北战争的影响也显而易见。

在战争期间,南方的黑人奴隶获得了极少的机会和自由,而北方则着重宣传自由与平等,反对人类奴役,推动了对黑人平权、种族融合、社会正义等时代标志性进程的发展。

而这一过程的启示,是不可抹去的,美国人民历经战争、革命、社会良好的发展和巨大的努力,使得美国在其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上得到了高度的集中和发展。

美国十大要案的收获

美国十大要案的收获

美国十大要案的收获
40年来,我们从美国10大要案能得到哪些启示?战争,平民百姓是最大的受害者;世界并不安宁,战争的阴霾和阴谋始终高悬在我们头上;仅仅诉诸武力,并不能彻底解决恐怖势力的危害,反倒会让恐袭反弹;黑鹰坠落,美军折戟沉沙,城市作战提出新课题;现代信息化战争,杀敌于无形,决胜千里之外;民族内部冲突,除了历史原因和意识形态有别,还因为发展不平衡;美国动不动就采取单边军事行动,还在于强大的综合国力;走向全球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本国人民走出国门,如何和平共处,确保本国利益不受损害甚至被挤出,也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

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启示

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启示

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启示美国外交战略的演变及启示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很大程度上,美国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全球的局势,美国的外交战略一直备受他国的关注。

从建国到强大,从经济走向政治,从美洲走向全球,美国的外交战略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1、19世纪初至19世纪中期——北美大陆扩张阶段美国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建国晚,相比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势力较弱,难以对欧洲进行干涉。

整个十九世纪,美国乘他国争霸的间隙,通过购买和武力兼并,先后夺去了北美大陆的大片土地,成为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陆上大国。

在领土扩张的同时,美国对外渐渐展露侵略者的面孔——加入侵华行列、入侵日本。

然而由于经济军事实力不足;忙于国内事务(如美国内战),美国表现并不强势,在华只是追随英国进行外交讹诈。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立西半球霸主地位,加强亚太地区扩张随着国内局势的安定,经济军的事发展,美国成为西半球的霸主。

这一时期美国的外交策略主要表现为:泛美主义、大棒与金元并用政策、美西战争、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亚太地区,通过武力和金钱美国从海外攫取更多的利润。

对于此时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美国也制定了自己的侵华策略。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所要求的。

1890年美国工业生产值首次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3、一战爆发后——开始争夺欧洲控制权,谋求世界霸权当欧洲列强为欧洲大陆的霸权大动干戈是,美国保持坐收渔翁之利,当欧洲饱受重创时,美国取英国而代之,成为国际经融中心。

这是美国不再甘居人下,积极建立世界霸主地位。

巴黎和会上提出十四点原则,争夺制海权、金元外交政策,干涉欧洲战债和赔款问题,这一切都毫不掩饰的表达了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然而欧洲列强还没到屈尊美国的境地,美国的目的没有达成。

但是一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欧洲国家被削弱。

4、30年代——45年:对法西斯侵略政策的变化从“中立”政策到反法西斯政策二战爆发后,美国的战略和对待一战如出一辙——先是保持中立,紧密关注局势,然后参战以攫取最大利益。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美国的领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地域十分辽阔,面积大约为整个欧洲的3/4,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占有着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2/5。

与加拿大共有的五大湖泊所蓄淡水约占世界淡水总量一半。

除此之外,它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其中: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40%,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6%,金占世界总量的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等等,此外还有数量十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

所以,美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一点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环境基础。

美国地理环境优越性还在于它良好的地缘政治。

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海洋的保护,美国本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损伤,反而还利用战争的机会聚敛财富;而美国南北都是弱国,没有邻国的威胁,不必担心遭受外国军队的入侵。

享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国自然成为了美洲的领袖,更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和国际条件。

东西两岸的两洋隔绝使美国可免于卷入欧亚大陆的战争和冲突,美国周边不存在强国作为邻国,南北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弱于美国,广大的西部边疆成为转移东部社会矛盾的安全阀。

从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美国在20世纪快速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从各方面崛起的,绝不是单个方面的崛起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崛起,而是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

美国也不例外,为便于比较清楚的考察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所以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方面来分别梳理。

(一)经济崛起历程在现代,与一国实力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它的工业生产[2]。

20世纪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首先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的,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位,英德两国工业产值合计为76.2亿美元,美国为世界第二、第三位总和的124.6%[3]。

美国国家档案战略规划及其启示

美国国家档案战略规划及其启示

取相应 的评估来检验战略实施的过程。 因此 , N A R A 的战 略
战 略规 划( S t r a t e g i c P l a n , 简称 S P) 是 帮 助 组 织 机 构 规 划 设 计 范 围较 为 广 泛 ,包 括 体 现 国 家 档 案 和 政 府 文 件 开
实现其最终战略 目标的一种管理工具。 战略规划可以使组织 机构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 以便应对组织机构所 处动 态环境 的具体情形 的发生。 … 在制定战略规 划的过程 中, 关键 是要明
的 战 略 规 划 由 内部 各 级 员 工 、 内 部 和 外 部 政 府 客 户 、 N AR A
力、 物力等。 在整个组织机构的管理 过程 中, 战略规划是沟通 过 去和 未来 的桥梁 , 有助于 组织机 构开 发和 制定 有远 见的方
法。
的利益相 关者 、 档案馆 同事、 历史学家、 文件管理社 区共同参
展 目标 的 重 要 顶 层 设计 和 实现 工 具 。1 2 1 接 下 来 笔 者 将 简 述 并 分 析 美 国 国 家档 案 与文 件 署 ( N a t i o n a l A r c h i v e s a n d
( 二) N A R A战 略规划的特点
以 上 我们 可 以 看 出 , N AR A十 分重 视 档 案 战 略 规 划 的 制
程 序之 中; 尽可能 多的将 文件提供给 公众 利用 ; 为研 究者 提 供 网络工具 方便在线利用馆藏资源等。
2 . 明 确 清 晰 的 目标 定 位
2 0 0 3年分别予 以修订 : N AR A于 2 0档案与文件署 2 0 0 6 — 2 0 1 6战略

NARA 的 战 略 规 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大战略及其启示(88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1873年到1913年,美国的年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了多少?
A.0.1
B.0.07
C.0.05
D.0.08
2. 从经济的角度上讲,美国经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迅速起飞,并走上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历程?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
D.19世纪40年代
3. 奠定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模式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14条计划
C.门罗宣言
D.租界法案
4. 1939年以来,美国的哪个总统将对外政策逐步转向英法,向英法倾斜,扩大了对英法的援助?
A.威尔逊
B.杜鲁门
C.罗斯福
D.肯尼迪
5. 美国曾经的外交独立宣言--要避免同世界任何一个部分结成永久的联盟,要保持美国的孤立,是哪个总统发表演说时提出的?
A.华盛顿
B.里根
C.罗斯福
D.杜鲁门
6. 19世纪70年代,美国超过哪个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经济体?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7. 克林顿上台之后,重点是解决美国的国内问题,尤其是它的
A.政治问题
B.经济问题
C.人口问题
D.社会问题
8. 14条计划是美国开始为世界和平勾勒蓝图,要追求世界性的道义影响的一个标志,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哪一年向国会提出的?
A.1918年
B.1917年
C.1916年
D.1919年
9. 1860年到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增长了几倍?
A.9倍
B.10倍
C.7倍
D.8倍
10. 当时英国得以称霸世界的王牌是
A.它的陆军力量
B.它的海军力量
C.它的经济实力
D.它的军事实力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1. 关于美国世界霸权的确立表述正确的有:
A.美国利用联合国等全球性政治组织,确立了全球的政治霸权地位
B.美国利用世界经济的重建,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
C.美国通过与苏联的意识形态斗争,获得了西方精神领袖地位
D.美国通过与苏联的军事对话,确保了军事霸权地位
12. 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国在短短的四年之内,将几个地区3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迅速成为两洋国家。

这几个地区是指?
A.德克萨斯
B.纽约
C.新墨西哥
D.加利福尼亚
13. 以下对战略的描述正确的有:
A.战略概念古旧有知,中国古代称之为庙算、谋略、韬略、方略、兵略等
B.最初在中国的战略文化中,战与略是分别使用的,前者指的是战斗,交战,战争,后者指的策划、策略、谋略等
C.从西方来看,18世纪之前,西方学者和战略家并没有将战略和战术区分开来
D.最初在中国的战略文化中,战与略是没有区分开来的,而西方学者和战略家将战和略分别使用
14.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援助西方,实现西欧经济复兴的马歇尔计划,这个计划代表了
A.美国正式建立世界霸权
B.美国开始从建立世界霸权,转向巩固西方霸权,由建立全球自由主义的经济秩序,转而寻求特定的经济安排
C.美国已经不满足于西方霸权,从而转向建立世界霸权
D.美国霸权战略的转轨
15.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如何确定新时期美国大战略,成为美国各界关心和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而国内激烈的战略讨论凸现了美国的各种战略选择,这几种战略选择分别是:
A.新孤立主义战略
B.选择性接触战略
C.合作安全战略
D.单极霸权战略
三、判断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6. 门罗宣言是美国登上国际舞台后第一次为世界规划的和平蓝图。

正确
错误
17. 截止二战后,美国在海外一共建立了484个军事基地,世界上几乎每一个海域都处在美国海军的控制之下。

正确
错误
18. 许多历史学家讲,1893年是为美国角逐全球霸权的开始。

正确
错误
19. 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击垮了国内的孤立主义,从此,扩张主义占据了美国霸权战略的主流。

正确
错误
20. 美国建立国际霸权的方式,与之前西方世界罗马霸权和英国霸权是相同的。

正确
错误
21.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海军实力已经开始超过英国。

正确
错误
22. 美国内战结束之后,美国将建立拉美后院作为主要的扩张目标,但是已经开始突破美洲范围,与欧洲列强在其他地区争夺战略利益。

正确
错误
23. 大西洋宪章是美国策划战后和平的一个指导性文件,也是美国世纪到来的宣言。

正确
错误
24.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获利,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力受到了一定程度地削弱。

正确
错误
25. 9.11事件的爆发,标志着美国霸权战略的转移,它也是导致美国霸权战略转移主要的原因和契机。

正确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