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积石峡水电站课程设计

积石峡水电站课程设计

积石峡水电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积石峡水电站的基本情况,掌握水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了解水电站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水电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积石峡水电站的基本情况,包括位置、规模、建设时间等。

2.解释水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大坝、水库、发电机组等,并理解它们的功能。

3.分析水电站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提供电力、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就业等。

4.探讨水电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积石峡水电站概况:介绍水电站的位置、规模、建设时间等基本信息。

2.水电站的主要组成部分:讲解大坝、水库、发电机组等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水电站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水电站建设对电力供应、产业发展、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4.水电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探讨水电站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贡献。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水电站的基本情况、组成部分、建设影响等知识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水电站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利弊,以及水电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其他水电站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电站的建设和发展。

4.实验法:如有条件,可以学生参观水电站,亲身体验水电站的运行和发电过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相关的水电站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让学生课后进一步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4.实验设备:如有条件,准备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电站的发电过程。

大峡水电站课程设计

大峡水电站课程设计

大峡水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大峡水电站的基本原理,掌握水力发电的相关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大峡水电站的建设背景、地理位置及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贡献。

3. 学生能够了解大峡水电站的发电流程,掌握相关物理概念,如势能、动能、能量转换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峡水电站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换。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水力发电模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进行大峡水电站地理信息的解读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 增强学生对我国水电建设的自豪感,激发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他人,勇于承担责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结合了物理、地理等学科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介绍大峡水电站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建设背景、在我国能源中的作用等。

2. 知识讲解:a. 水力发电原理:势能、动能、能量转换等物理概念。

b. 大峡水电站的发电流程:水库、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作用。

c. 大峡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3. 实践活动:a. 设计水力发电模型:学生分组设计并制作水力发电模型,体验发电过程。

b. 地理信息分析: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大峡水电站的地理位置及影响。

4.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a. 讨论可再生能源的优点,提高环保意识。

b. 了解我国水电建设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服务社会的情感。

水电站调节课程设计

水电站调节课程设计

水电站调节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水电站的基本原理、调节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水电站的运行进行分析和评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水电站建设和管理的兴趣,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我们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了解水电站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式,掌握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估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电站的基本原理、调节方式、环境影响及其评估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水电站的基本原理:介绍水电站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运行特点。

2.水电站的调节方式:讲解水电站的径流调节、水位调节和发电调节。

3.环境影响及其评估方法:分析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介绍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流程。

教学进度安排:共计8课时,第1-4课时讲解水电站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方式,第5-6课时分析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第7-8课时介绍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流程。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水电站的基本原理、调节方式和环境影响,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水电站建设和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电站的运行特点和环境影响。

4.实验法:安排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电站的运行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水电站运行与管理》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如《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和图片,直观地展示水电站的运行特点和环境影响。

大型水电厂课程设计

大型水电厂课程设计

大型水电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大型水电厂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水电厂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水库、大坝、发电机组等。

3. 学生能够了解水电厂对环境影响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分析水电厂的发电过程,并运用相关公式计算能量转换效率。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水力发电模型,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水电厂,进行优缺点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电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2. 增强学生对我国水电资源的了解,培养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 激发学生对水利工程及新能源领域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科学奥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自然科学类课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探究能力,对实际工程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学习任务,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大型水电厂概述- 水电厂的定义及分类- 水电厂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2. 水电厂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水库、大坝、发电机组等关键组成部分- 水力发电的基本过程及能量转换原理3. 水电厂的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水电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环保措施及可持续发展理念4. 案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水电厂案例进行分析- 对比不同水电厂的设计、运行及环保措施5. 实践活动:设计与制作水力发电模型- 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制作与测试水力发电模型6.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大型水电厂概述、结构与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水电厂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案例分析- 第三课时:实践活动——设计与制作水力发电模型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章节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水电站,要求该水电站能够充分利用水能资源,提高水力发电效率,同时满足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

二、设计计算水轮机选择根据设计任务,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水轮机。

考虑到水头高度和流量等因素,我们选择了混流式水轮机。

水轮机的型号为HL200-LJ-250,额定功率为200MW,额定转速为250r/min。

水轮机效率计算水轮机的效率是衡量水力发电效率的重要指标。

根据所选水轮机的技术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水轮机的效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η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 × 100%其中,输出功率为水轮机产生的电能,输入功率为水轮机受到的水能。

根据所选水轮机的技术参数,输入功率为26393900 W,输出功率为20000000 W,因此水轮机的效率为:η = (20000000 / 26393900) × 100% = 75.78%3. 水头高度和流量计算水头高度和流量是影响水力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

根据所选水轮机的技术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水头高度和流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水头高度 H = (输出功率 / 流量) × 9.81 m流量 Q = (输出功率 / 水头高度) × 1/效率根据计算结果,水头高度为31.5 m,流量为325 m³/s。

4. 水泵选择考虑到抽水蓄能电站的特点,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水泵。

根据水泵的技术参数,我们选择了离心式水泵,型号为150CDL-32-250,额定功率为150kW,额定转速为2950r/min。

水泵效率计算水泵的效率同样是衡量抽水蓄能电站效率的重要指标。

根据所选水泵的技术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水泵的效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η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 × 100%其中,输出功率为水泵产生的扬水量,输入功率为水泵受到的电能。

根据所选水泵的技术参数,输入功率为167440 W,输出功率为78669 W,因此水泵的效率为:η = (78669 / 167440) × 100% = 47.17%6. 蓄电池选择考虑到抽水蓄能电站的特点,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蓄电池。

水电站课程设计

水电站课程设计

《水电站》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使学生对水电站初步规划阶段的水能利用、水电站开发方式选择、水电站出力估算、水轮发电机组选择设计和厂房布置等工作内容有全面了解、重点掌握水电站装机容量和机组台数确定、水轮机选择设计、参数计算等工作内容和程序。

通过工程设计实例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将来承担水电站工程设计任务。

二、拟设计水电站参数资料及相关要求拟设计某一引水式水电站,已经过水文水能计算,其各种技术参数及设计要求如下: 1.电站最大水头max 35.6H m =,加权平均水头28av H m =,设计水头28r H m =,最小水头min 24.5H m =;2.电站最大可引用流量3max 27.8/Q m s =;3.拟选用水轮发电机组额定出力(单机容量)及台数:1600,31600f y N KW N KW ==⨯;4.水电站站址海拔高程m 0.860=∇; 5.下游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略); 6.要求最大允许吸出高m H s 5.5-≥。

三、设计内容1.确定水电站装机容量(通过估算水电站出力确定f y nN N =)及台数;2.机型号的选择及主要参数计算;3.水轮机调速设备及水轮机发电机的选配; 4.蜗壳、尾水管型式选择及各有关尺寸计算; 5.厂房布置设计(水电站主厂房各层平面及剖面图)。

四、设计报告1.水轮机型号的选择据该水电站的工作水头范围,在反击式水轮机系列型谱表中查得HL240型水轮机和ZZ440水轮机都可使用,这就需要将两种水轮机都列入比较方案,并对其主要参数分别予以计算。

2.水轮机主要参数的计算2.1 HL240型水轮机方案主要参数的计算2.1.1直径1D 的计算ηr r rH H Q N D 1181.9'=式中31160016840.95281240/ 1.24/(1)f r f r N N kW H m Q L s m s η⎧===⎪⎪⎪=⎨⎪'==⎪⎪⎩由附表查得同时在附图1中查得水轮机模型在限制工况下的效率,由此可初步假设水轮机在该工况的效率为91.0%。

某水电站设计课程设计 精品

某水电站设计课程设计 精品

第一章原始资料及设计条件1.1 概述1.1.1 工程概况某水电站位于沅水一级支流巫水下游峡谷河段,下距会同县若水乡镇2km,距洪江市15km。

坝址下游2km有洪江~绥宁省级公路从若水乡镇经过,交通较为便利。

该工程初拟正常蓄水位191m,迥水至高椅坝址,库容0.0708亿m3,装机16MW,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电工程,枢纽建筑物由溢流闸坝、重力式挡水坝、右岸引水发电隧洞和引水式厂房组成。

1.2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本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

水库正常蓄水位191m时库容为0.0708亿m3,电站装机容量为16MW,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的规定,工程规模为小(1)型,工程等别为Ⅳ等。

永久性建筑物闸坝、电站厂房等属4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属5级。

1.2 水文气象资料1.2.1 洪水各频率洪峰流量详见下表表1-1 坝址洪峰流量表1.2.2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1-2 下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高程系统:85黄海表1-3 上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 高程系统:85黄海表1-4 厂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 高程系统:85黄海多年平均含沙量:0.0893/m kg ; 多年平均输沙量:22.05万t ;设计淤沙高程:169.0m ;淤沙内摩擦角:10˚;淤沙浮容重:0.93/m t 。

1.2.4 气象多年平均气温:16.6˚C ;极端最高气温:39.1˚C ;极端最低气温:-8.6˚C ;多年平均水温:18.2˚C ;历年最高气温:34.1˚C ;历年最低气温:2.1˚C ;多年平均风速:1.40s m /; 历年最大风速:13.00s m /,风向:NE ;水库吹程:3.0km ;最大积雪厚度:21cm ;基本雪压:0.252/m KN 。

1.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3.1 工程地质资料(1)该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不考虑地震荷载。

(2) 基岩物理力学指标上坝址:饱和抗压强度:20~30MPa ;抗剪指标:岩砼/f =0.6~0.65;抗剪断指标:'f=0.8~0.9 ;'c=0.7~0.8MPa。

大江水电站课程设计

大江水电站课程设计

大江水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电站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掌握大江水电站的地理位置、规模及在我国能源领域的地位;3. 学生了解水力发电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水电站的发电过程,进行简单的能量转换计算;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等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对水电站的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认识到水电站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 学生树立能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国家能源战略;3. 学生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结合大江水电站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水力发电的基本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课程性质为实践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为好奇心强,喜欢实践操作,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水电站基本概念:水的能量、水轮机、发电机等;2. 大江水电站概况:地理位置、规模、发电量、在我国能源领域的地位等;3. 水力发电原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能量转换计算;4. 水电站与环境: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保措施及可持续发展;5. 实地考察与资料搜集:参观水电站,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水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水电站基本概念,介绍水的能量、水轮机、发电机等;第二课时:大江水电站概况,讲解地理位置、规模、发电量等;第三课时:水力发电原理,分析水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进行能量转换计算;第四课时:水电站与环境,探讨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第五课时:实地考察与资料搜集,组织学生参观水电站,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成果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建筑物》课程设计BL电站计算说明书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一、基本资料1.1工程概况根据某市供水和灌溉的需求,于X河的Y河口坝址修建BL水电站。

该电站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085km2,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7.21×108m3。

水库属大(2)型,工程等别为Ⅱ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

采用混合坝型,拟建一座坝后式水电站。

电站尾水泄入灌溉渠道,结合工农业用水进行发电。

水电站厂房按3级建筑物设计,厂房经右岸坝下公路对外联系。

1.2设计的目的与任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将所学水电站基本知识加以系统化,能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理论计算、制图、编写说明书与计算书等方面得到锻炼,初步掌握水电站的设计步骤、方法、基本理论,为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任务:进行水轮机选型与厂房布置设计。

1.3BL电站设计资料气象资料: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9.3℃,最低气温-35.8℃。

最大风速北风21m/s。

最大冰厚0.37m。

地面冻结深度一般在1.1m左右。

水文资料:(1)水库特征水位与溢洪道泄量特征:(2电站尾水渠出口即为灌溉渠道的渠首,渠底高程40.35m,渠顶高程45.90m,渠道设计流量48.0m 3/s 。

渠道加大流量53.0m 3/s 。

电站尾水渠水位流量关系表(Z ~Q ):(3)厂房地质资料水库坝址系由变质岩、沙岩、熔岩及花岗岩类组成,坝址有一组北北西向断层,在厂房范围内有一小断层通过。

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厂房设计烈度为7度。

(4)水轮机选型的基本资料:经水能计算,最终确定:1.电站最大水头H max =27.8m ; 2.加权平均水头H a =22.1m ; 3.设计水头H r =21.3m ;4.电站正常运转时的最小水头H min =14.0m 。

5.水电站总装机容量N f =6400kW ,考虑水电站运行及用水量变化规律,经方案比较,决定选用两台机组。

发电机效率ηf =0.91。

二、 水轮机的选型本水电站的最大水头H max =27.8m ,正常运转时最小水头H min =14.0m ,加权平均水头H a =22.1m ,设计水头H r =21.3m 。

水电站总装机容量N f =6400kW ,设计装机台数2台,单机容量N y1=3200kW 。

2.1水轮机型号选择根据该水电站的水头变化范围14.0~27.8m ,查《水电站(第三版)》,河海大学,刘启钊主编P 73表3-4水轮机系列型谱中查出合适的机型有HL240、HL310。

选择HL240。

2.2 转轮直径的计算转轮直径D 1按下式计算:mH H Q N D r 63.1%6.893.213.2140.181.9320081.9r '1r1=⨯⨯⨯⨯==η(2-1)式中 N r ——水轮机的额定出力,3200kW ;H r ——水轮机的设计水头,21.3m ;'1Q ——原型水轮机单位流量,初步假定s /40.13'1'1m Q Q M ==;η ——与'1Q 相应的原型效率,假设为89.6%。

根据计算结果,D 1=1.63m ,应选择与之相近且偏大的轮转标称直径,但D 1=1.8m 相差太大,可近似取为D 1=1.6m 。

(2)转速n 的计算查《水电站(第三版)》,河海大学,刘启钊主编P 74表3-6可得HL310型水轮机模型在最优工况下的单位转速'10M n =88.3r/min 。

水轮机的转速n 按下式计算:min /2316.11.223.881av '10r D H n n =⨯==(2-2)式中 '10n ——原型水轮机最优工况下单位转速,初步假定'10n ='10M n =88.3r/min ;H a ——水轮机的平均水头,22.1m ;D 1 ——水轮机的轮转直径,由(2-1)计算可得,1.6m 。

由式(2-2)得,n =231r/min ,选用与之接近而偏大的同步转速250r/min 。

(3)效率及单位参数修正查《水电站(第三版)》,河海大学,刘启钊主编P 74表3-6可得HL310型水轮机模型最高效率ηMmax =89.6%,模型的转轮直径D 1M =0.39m 。

对于混流式水轮机,当水头H <150m 时,原型效率按下式计算:()()%16.926.139.0%6.8911115511max max =--=--=D D M M ηη (2-3)效率修正值为%56.2%6.89%16.92max max =-=-=∆M ηηη,则原型的效率为:%00.93%4.10%6.82=+=∆+=ηηηM(2-4)按下式判定是否对单位转速进行修正:03.0014.01%6.89%16.921max max '10'1<=⎪⎪⎭⎫ ⎝⎛-=⎪⎪⎭⎫ ⎝⎛-=∆M M n n ηη (2-5)由式(2-5)可知,此时单位转速可不加修正,同时,单位流量也可不加修正。

由上可见,原假定的η=89.6%s /m 40.13M11Q Q ==''min /r 250n n M1010==''是正确的,那么上述计算及选用的结果D 1=1.6m 、n =250r/min 也是正确的。

工作范围的检查水轮机在H r 、N r 下工作时,其'max 1'1Q Q =sm s m H H D N Q /40.1/45.1%6.893.213.216.181.9320081.9332r r 21r'max 1〉=⨯⨯⨯⨯==η(2-6)则水轮机的最大引用流量为s m H D Q Q r /541.6121.36.140.13221'max 1max =⨯⨯==(2-7)与特征水头H max 、H min 和H r 相对应的单位转速为min /0.1043.216.1250n min /3.128146.1250n min /0.918.276.1250r 1'1min 1'max 1max 1'min 1r H D n r H D n r H nD n r =⨯===⨯===⨯==(2-8)在HL310型水轮机模型综合特性曲线图上分别绘出s /1400'max 1L Q =、min /0.91'min 1r n =、min /3.128'max 1r n =的直线,由这三根直线所围成的水轮机工作范围基本并末包含该特性曲线的高效率区。

对于HL310型水轮机方案,所选定的参数D 1=1.6m 和n =250r/min 是合理的。

2.3吸出高度的HS 计算由水轮机的设计工况参数,s /1400min/0.104'max 1'1L Q r n r ==,在曲线图上查得相应的气蚀系数约为σ =0.1,气蚀系数修正值Δσ=0.05(当H P =21.3米时)。

可按下式计算水轮机的吸出高度:m 79.63.211.005.09005.440.10H 9000.10H M s =⨯+--=∆--∇-≤)()(σσ (2-9)式中∇ —水轮安装位置的海拔高程,本设计取为下游水位一般水位44.5m ; M σ —模型气蚀系数,0.1; σ∆ —气蚀修正系数,0.05;H —水轮机水头,本设计取为设计水头21.3m 。

计算式(2-9)得,水轮机的吸出高度H S =6.79m 。

飞逸转速n f 的计算min /r 15238.18.27520D H n n 1maxf 1f =⨯==(2-10)式中 '1f n —模型最大可能开度的单位飞逸转速,520r/min ;H max ——水轮机最大水头,27.8m 。

两种方案的比较分析为了便于比较分析,现将两种方案(HL240、HL310型水轮机方案的主要参数选择,引用他人计算成果)的有关参数列入表2-1中:由表2-1可见,HL240型水轮机方案的工作范围包含了较多的高效率区域,运行效率较高,气蚀系数较小,有利于提高年发电量和减小电站厂房的开挖量。

故选择HL240 型水轮机方案,即:选定水轮的型号为HL240—LJ —50。

2.4 蜗壳尺寸计算本电站为小型引水式电站,引用流量小,为减少厂房的开挖量及高度,采用立轴式。

引用水头较低,因此采用混凝土蜗壳为宜。

混凝土蜗壳断面为梯形,包角︒=2250ϕ。

混凝土蜗壳流量确定:拟定︒=2250φ,s /m3561.12360748.16270360Q Q Max0c =︒⨯︒=︒=φ经查P32页表2-8得,s /m 75.3V 3c =,假定s /m 75.3V V 3c u == 确定蜗壳尺寸混凝土蜗壳的外轮廓尺寸确定:657.0D 365.0b 10==mnm 6.1am b tan m 21tan n 21ab F 22〉=---=其中,γδ1.2b 816.2V 360Q F 30190cMax 0=++==︒=︒=︒=an m b a ㎡,φδγ联立求得,m7.3b m 76.1a m5.1m m 88.0n ====67.1D 928.0r 1a ==则从水轮机主轴到蜗壳进口外边缘半径0R 为m 43.376.167.1a r R 1a 0=+=+=i2i 2i ai i ci Max 2i 2i i i i 0122.02657.0)67.1R (8.133)67.1R (8.1r R a V 360Q tan n 21tan m 21b a F φφδγ=⎥⎦⎤⎢⎣⎡-----=︒=--=绘制()曲线R f i i =φ,得出我可轮廓单线m 23.58.143.3D R B 10=+=+=2.5 尾水管主要尺寸确定尾水管尺寸示意图本电站为小型电站,为减少开挖量,尾水管采用弯锥形。

尾水管直锥段某些部位尺寸所示,计算如下:管直锥段进口宽度D 3=D 1+1.0cm =180+1.0=181cm =1.81m ; 直锥段长度L =4D 3=4×1.81=7.24m ;尾水管出口到底板距离h =1.5D 3=1.5×1.81=2.715m ,取3m ; 圆锥角θ=14o ,半圆锥角θ/2=7o尾水管出口宽度D 4=m L D 575.3sin724.7281.12/sin 23=︒⨯⨯+=+θ,圆锥角稍作改动,取为1.0m ;b =1.2D 3=1.2×1.81=2.172m ,c =0.85D 3=0.85×1.81=1.539m ;尾水管出口高程=47.80-7.24=40.56m 。

由于本水电站的最低尾水位为44.5m ,所以淹没深度为3.94m ,所以,在尾水管出口加长一段圆管,长度为4.0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