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威尼斯的小艇 教案 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8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8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18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威尼斯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以及小艇与威尼斯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文以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美丽风光和独特魅力。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景物和人物的文章,他们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感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但部分学生对威尼斯这座城市的了解可能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此外,学生对于描绘方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小艇;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的美丽风光和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威尼斯小艇的方法;3.运用描绘方法,练习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4.写作指导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威尼斯小艇的图片、视频等;2.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描绘方法;3.教材:准备五年级的语文教材《威尼斯的小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威尼斯的美丽风光。

教师简介威尼斯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威尼斯的独特景观——小艇,以及小艇与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生动的描绘,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威尼斯的美景之中。

本文旨在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威尼斯的独特文化,感受异国风情,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对于威尼斯这一遥远的城市,学生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入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此外,学生对于描绘性语言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威尼斯的独特景观——小艇,以及小艇与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威尼斯的美景,提高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的小艇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难点:欣赏课文中的描绘性语言,感受威尼斯的美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虚拟的威尼斯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威尼斯小艇的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收集威尼斯小艇、威尼斯城市风光等图片,制作成PPT。

2.视频:寻找威尼斯的相关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3.课文录音:请发音标准的教师或同学朗读课文,制作成音频文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展示威尼斯的美景,引导学生产生对威尼斯的向往之情。

同时,简要介绍威尼斯小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随录音朗读。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4篇〕《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小艇、船艄、船舱、保姆、祷告、雇定、翘起、哗笑、威尼斯、纵横交织、操纵自如、手忙脚乱”等词语。

2、通过学文,体会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感受异国风情的独特魅力。

【预习要求】读──查──思:1、读: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

2、查:或词典并联络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查找有关威尼斯这座城市及小艇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并加以整理。

3、思:考虑课文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在旁边批注;不理解的请记下来。

【课前活动】1、看风光照,说相应景点。

2、组织学生传阅搜集到的资料并整理到预习笔记中。

师板书课题: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同学们好,昨天请大家按“读、查、思”的预习要求预习《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威尼斯去感受那里的异国风光和民族风情,好吗?1、齐读课题,学习生字:导语:一起把课题齐读一遍。

注意读好“艇”字,“艇”是要求书写的生字,需要注意什么?2、看风光片,谈对威尼斯的印象:导语:课前大家纷纷传阅搜集到的关于威尼斯的资料并有选择地记录到笔记中。

我刚刚看了同学们的笔记,大家都做得很认真!可以搜集资料很好,可以加以整理并从中获取信息就更好了。

老师非常欣赏你们的预习态度!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威尼斯的录像,我们一起欣赏吧!看完后根据录像和资料中理解到的来谈谈你对威尼斯的印象。

⑴老师播放录像:旁白:威尼斯是世界出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这就是河道,威尼斯全城共有117条河道,大小不一。

人们正乘坐小艇出去活动。

人们正用小艇忙着装载货物。

这是停泊着的小艇。

这是威尼斯的建筑,它的风格与我们国内的建筑风格差异很大。

这是威尼斯的桥,威尼斯的桥有四百多座,正是这些桥把水上建筑连接在一起。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2篇)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2篇)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案(精选12篇)《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哗”,理解7个新词;联系上下文说出“操纵自如”等词语的意思;结合课文第2题了解课文内容。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第26课《威尼斯的小艇》。

板书课题:威尼斯的小艇(指导“艇”字的写法,老师范写,左边的“舟”的一横不出头,右边是建字旁,而不是走之儿,且右边不是“延”字。

)大家能不能用最响亮的声音把课题读一遍。

(齐读“威尼斯的小艇”。

)2、这“威尼斯”,你们去过吗?老师这儿有一组威尼斯的照片,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那儿独特的异国风光。

(课件出示。

)3、在照片中,你都见到了些什么?(石桥、古建筑、河道、小艇……)4、这些啊,美国著名的大作家马克·吐温,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在游览威尼斯时,也都见过,而且是进行了仔细的观察。

可他为什么在这众多的事物当中,只选择“小艇”来写呢?(课件出示。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

(生读。

)5、读后交流:(课件出示。

)这些字你会认吗?先自己试试看,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谁来试一试?威尼斯交通工具一条蛇桥梁驾驶操纵自如手忙脚乱圣经簇拥沉寂残破矗立拐弯小艇皮垫子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多音字你能读准吗?谁来读一读?哗(huāhuá)笑倒(dào dǎo)退弯曲(qūqǔ)船只(zhīzhǐ)夹(jiájiā)了圣经接下去,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读准了字音,你是否已经知道了作者选择小艇来写的原因了呢?我知道作者喜欢小艇是因为()。

(因为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

)板书:交通工具重要6、说到交通工具,我记得文中有句话叫“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你说这“街头”指的是什么?(威尼斯的河道。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读本文的生字新词,理解“操纵自如”等词语。

2、通过学文,体会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感受异国风情的独特魅力。

3、领悟表达,学习作者“抓事物的特点写具体”和“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学文,体会小艇的特点和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感受异国风情的独特魅力。

2、领悟表达,学习作者“抓事物的特点写具体”和“按顺序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表达,学习作者“抓事物的特点写具体”和“按顺序描写”的表达方法。

一、揭示课题,激发求知欲(一)谈话揭题1、同学们,说起北京,你们会想到什么?说到新疆,你们会想到什么?说到埃及,你们会想到?说到古镇,你们会想到?生谈想法。

2、如果说到世界上最有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板书威尼斯),你们会想到什么?生:小艇3、(板书:小艇)指导读音,指导艇的写法。

指导读好生字艇(第三声、后鼻音)。

4、请大家在桌面的练习纸上写一写“艇”。

5、为什么说到威尼斯大家会想到小艇呢?生:因为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也是威尼斯最具特色的事物。

6、是的,威尼斯到处是河流,(在黑板上画河流),我们可以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是——纵横交叉。

在这纵横交叉的河道上有许许多多小艇来回行驶,这也成为了威尼斯最具特色的作者仅仅只是写小艇吗?其实作者这是通过写小艇来更好地介绍威尼斯,这是写游记的一种方法,就是抓住一个地方最有特色的事物来介绍这个地方。

(幻灯出现)6、说到小艇,同学们想不想到威尼斯去看看?那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威尼斯的优美风光吧。

播放威尼斯的图片或者视频。

(老师朗读,大屏幕出示图片)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

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

《威尼斯的小艇》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威尼斯的小艇》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尼、艄”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哗”,会写“尼、斯”等13个字,会写“纵横、船艄”等11个词语。

2.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3.能根据第2自然段的内容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两处表达的好处。

理解课文第2-4自然段与“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体会小艇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能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能说出小艇的特点并体会“像挂在天边的新月”“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两处表达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导入:今天我们开始第七单元的学习,跟着课文开展一次环球之旅,第一站走进威尼斯。

(板书:威尼斯的小艇)2.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板书:马克·吐温)①生平简介:美国作家,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②主要作品:《百万英磅》《竞选州长》③他人评价:萧伯纳曾称马克·吐温为语言大师。

3.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朗读,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板书: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4.小结: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有许许多多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人们出行就要靠小艇,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因此,小艇的作用与“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密不可分。

设计意图:以名人笔下的威尼斯导入课文,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受威尼斯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1.自读任务(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3)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初读反馈(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威尼(ní)斯船艄(shāo)翘(qiào)起保姆(mǔ)祷(dǎo)告雇(gù)好哗(huá)笑(2)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教案【第1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平时我们只能从书报或电视上看到一些世界著名城市的特色风光,极少出外旅游,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外国旅游,好吗2.好!现在我们已下了飞机,到了意大利的威尼斯,请同学们用你的摄像机——眼睛把威尼斯的风光摄下来,待会告诉老师你们都拍摄了什么景物3.(CAI课件)播放、音乐。

4.游览了威尼斯,你们有什么感受(美极了!)5.你们都见到了什么看谁的摄像机最好,摄入的景物最多。

(石桥,古建筑,河道,小艇……)6.这些啊,大作家马克吐温也都见到过,而且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写下了一篇文章,什么文章啊(学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提出要求。

1、过渡:可是,为什么作者在这众多的事物中,只选择“小艇”来写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他的文章,边读边思考。

(学生读)课件出示)思考题:(1)读准课本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具体写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的(4)小艇和威尼斯城市关系密切,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了解小艇的样子和特点:2、学生根据思考题,自学课文,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三、检查自学,相机点拨。

1、同学互相提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挺:壬;寂:不要多一小竖。

2、过渡:好,作者为什么选择小艇来写呢(因为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3、说到交通工具,我记得文中有句话说“小艇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你说这“大街”指的是什么(河道)“汽车”呢(小艇)4、课前,我们预习过,刚才又读了一遍,你记不记得文中有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男女老少各类人”都离不开小艇(记得)都有写了谁(商人、妇女、老人、小孩)5、是啊!可见它确实是那里的——(主要交通工具)。

从这里,我们知道了小艇的这一特点,(小艇作用大)正因为小艇有这个突出特点,所以作者选择小艇写。

18《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18《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意思,体会文章的动态美、静态美。

4.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意思,体会文章的动态美、静态美。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欣赏图片,揭示课题(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1)这是哪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学生交流(河道多、桥梁多、名胜多、岛屿多、小艇多)(3)学生读关于威尼斯的介绍。

(4)引出课题:威尼斯的小艇(板书)(指导书写生字:艇)2.了解作者师:本文的作者是——美国的马克.吐温。

出示作者简介,学生自读。

二、学习新词,理清脉络1.出示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2.出示词语威尼斯小艇船艄翘起耸立桥梁静寂雇定祷告保姆簇拥纵横交叉轻快灵活操纵自如手忙脚乱哗笑(1)指名读、齐读。

(2)重点指导读:艄,多音字:哗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师随机板书:小艇的外形,船夫的驾驶技术,小艇的作用。

三、了解外形,感受奇特1.过渡:当我们置身于威尼斯的小艇中,会有一种“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感受,那么就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造型别致、乘坐舒适的小船。

2.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小艇的外形,小艇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并找一找关键词,圈一圈。

出示: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师:谁来说一说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描写小艇的外形?预设:(比喻)几个比喻?(3个)都把小艇比作什么?体现了哪些特点?(比作独木舟:体现长、窄、深,出示图片,结合英尺的注释讲解多长;比作新月:体现小艇两头翘,出示两者图片;比作水蛇:体现小艇行动轻快灵活,观看行驶的视频)(板书)4.师:可见,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了小艇的主要特点,描写细致入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目标
1.会认“尼、艄、翘”等6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哗”,会写“尼、斯、艇”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纵横、窗帘、手忙脚乱”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

4.领会作者描写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和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

2.领会作者描写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和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教学本课生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声母为翘舌音的“艄(shāo)”,读准“尼(ní)”和“艇(tǐnɡ)”;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艇”“翘”和“祷”,提醒学生注意“祷”的左边不要写成“衤”,可以采用教师范写指导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好“艇”“翘”“祷”等生字的字形结构。

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哗”,“哗”在文中读“huá”。

2.阅读理解
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演一演”,感悟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小艇同威尼斯的关系。

3.语言运用
通过想象画面的方法领会作者描写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梭的样子和夜晚戏院散场后的静寂,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搜集关于春节及春节习俗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尼、艄、翘”等6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哗”,会写“尼、斯、艇”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纵横、窗帘、手忙脚乱”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课外文段,猜一猜。

(1)这段话写的是哪里?(威尼斯)
(2)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威尼斯?(水天一色的、蓝蓝的威尼斯)
2.课件出示图片,简介威尼斯。

(1)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威尼斯有什么特点?(威尼斯没有街道,是一座水城)
(2)教师简介:威尼斯的意思是“海中的城”。

它是意大利著名的旅游城市,意大利就像一只长筒靴,而威尼斯就是这只长筒靴靴腰上的一颗明珠。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威尼斯的小艇》。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4.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5.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威尼斯在哪儿?小艇的样子怎样?小艇的作用如何?
6.教师小结: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质疑课文题目是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更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并思考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还可以在书中圈点批注。

(老师巡回指导)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
威尼斯船艄翘起保姆祷告哗笑纵横交叉操纵自如(1)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2)“纵横交叉”和“操纵自如”这两个词语分别写的是什么?(“纵横交叉”写的是河道交叉在一起,“操纵自如”写的是船夫驾驶小船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两个“纵”字的意思一样吗?(不一样。

“纵横交叉”的“纵”指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

“操纵自如”的“纵”指放。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艇”“翘”和“祷”字。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提醒学生小艇的“艇”字,右边是“廷”字,不要写成“延”字;“翘”字中“尧”上面不要多写一点;“祷”字是“礻”字旁,多与祭祀有关,不要写成“衤”字旁。

4.默读课文,每读完一个自然段停一会,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第1自然段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第2—3自然段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第4自然段讲了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第5—6自然段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5.连起来说说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6.教师小结: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重要作用、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

【设计意图】对课文进行概括始终是学生的难点之一,要舍得在此处给学生时间,教给学生方法。

让学生逐段思考再归纳是最简便的方法,要对学生进行训练并指导。

板块三感受特点,品味表达
1.当我们置身于诗情画意的威尼斯时,坐上一只小艇,会有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那么就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造型别致、乘坐舒适的小艇吧。

(看课本上的插图或出示的课件,描述小艇的样子)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中的小艇或课件中的小艇。

(课件出示威尼斯的小艇图片)
(2)大家看后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小艇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船的样子和特点的?(课件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并指名学生读)
(1)学生齐读这段话。

读了这段话,请你说说小艇的特点是怎样的?(精巧、奇特)
(2)比较句子。

课件出示
●威尼斯的小艇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起来轻快灵活。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
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这两段话,哪段写得更好?(第2段话)好在哪?(它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
(4)谁来谈一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使我们感到第2段话描写得更生动、形象?(作者连用了三个比喻句)
(5)边读边想象,哪个比喻特别形象?(把小艇比作“独木舟”特别形象,突出了小艇“长、窄”的特点;把小艇比作“挂在天边的新月”特别形象,富有美感和诗意;把小艇比作“田沟里的水蛇”特别形象,突出了小艇的灵活,随心所欲。


3.作者用短短的几句话,就抓住了小艇总体、部分和行动的特点,并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齐读)
4.教师小结:课文用了这三个比喻句,使我们眼前浮现了小艇的样子、造型,以及它行动起来轻巧、灵活的特点。

今后我们也要学习这些描写方法,使我们的文章更生动、形象。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

从“写了什么”到“怎么写”,再到“积累语言”。

通过朗读,读出鲜明的特点;通过朗读,读出呼之欲出的形象。

板块四乘舟游览,感受情趣
1.光看小艇就很有意思了,如果我们置身其中,又会有怎样一番惬意呢?接下来,我们就要乘坐威尼斯的小艇,去游览威尼斯,去看看那里的景,那里的人和那里的风情。

(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并指名学生读)
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好一个“说不完的情趣”,这“情趣”是什么意思?(情调趣味)
3.体验乘小艇之“情趣”。

(1)这情调,这趣味就在文字中!你就是去威尼斯旅游的游客,请你入情入境地来读这段话。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情趣”?(学生自由讨论)(3)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交流)
4.带着你体会到的情趣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

(指名学生读—学生评价—齐读)
5.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老师找到了威尼斯和小艇的有关资料。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6.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1)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读完你知道了什么?(我知道了小艇对威尼斯的重要性,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3)为什么小艇成了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因为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威尼斯的大街就是河道,威尼斯的汽车就是小艇,这就使得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4)威尼斯就是这么富有特色,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

7.教师小结: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到威尼斯旅游,他跟你们一样敏锐地发现威尼斯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小艇。

所以他激动地拿起了笔,写下了这篇文章。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教师的简单介绍,让很抽象、很陌生的城市鲜活起来,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另外创设“打招呼”的现场,让学生很自然地走进文本的情境,贴近作者的内心,“入情入境”地读就不是一句空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