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内容

合集下载

十二个物理化学中考实验

十二个物理化学中考实验

十二个物理化学中考实验
中考物理化学实验包括多个不同的实验,以下是12个常见中考物理化学实验:
1. 物质密度的测量
2. 测量物体的温度
3. 测量电流和电压
4. 欧姆定律的实验
5. 测量功率和电能
6. 物质燃烧实验
7. 物质溶解实验
8.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9. 物质氧化还原实验
10. 物质电解实验
11. 物质表面张力实验
12. 物质光的折射实验
请注意,以上仅为示例,具体考试中涉及的实验会根据地区和考试要求有所不同。

建议查阅所在地区的中考大纲或咨询相关人员,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1 燃烧热的测定1. 实验目的1.1掌握氧弹量热计的使用;用氧弹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1.2掌握氧气钢瓶的使用。

2. 实验原理称取一定量的试样置于氧弹内,并在氧弹内充入1.5 ~ 2.0MPa的氧气,然后通电点火燃烧。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传给水和量热器,由水温的升高(△T)即可求出试样燃烧放出的热量:Q=K·△T式中K为整个量热体系(水和量热器)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

称为量热计的水当量。

其值由已知燃烧热的苯甲酸(标样)确定。

K =Q /△T式中△T应为体系完全绝热时的温升值,因而实测的△T须进行校正。

采用雷诺作图法校正温度变化值将实验测量的体系温度与时间数据作图,得曲线CAMBD,见图1,取A、B两点之间垂直于横坐标的距离的中点O作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交曲线于M点,通过M点作垂线ab,然后将CA线和DB线外延长交ab线于E和F两点。

F点与E点的温差.即为校正后的温度升高值△T。

有时量热计绝热情况良好,燃烧后最高点不出现如图2所示,这时仍可按相同原理校正。

图 1 绝热较差时的雷诺图图2 绝热良好时的雷诺图3. 仪器与试剂3.1试剂:分析纯苯甲酸(QV=26480 J·g-1);待测样;引火丝(Ni-Cr丝,QV=8.4 J·cm -1)3.2仪器:HR-15A数显型氧弹量热计一台;压片机(苯甲酸和萘各用一台);精密贝克曼温差温度计(精确至0.01 ℃,记录数据时应记录至0.002 ℃);台秤一台;分析天平一台。

4. 实验步骤4.1水当量的测定(1)打开控制箱预热。

(2)量取10 cm引火丝并准确称重。

(3)在台秤上粗称试样1 g ~ 1.2 g;用压片机压片,同时将燃烧丝压入。

准确称重,减去引火丝重量后即得试样重量。

注意压片前后应将压片机擦干净;苯甲酸和待测试样不能混用一台压片机。

(4)将氧弹盖放在专用架上,将点火丝两端固定在氧弹电极上点火丝切勿接触坩锅,以防短路。

(5)取少量(~2 mL)水放入氧弹中(吸收空气中的N2燃烧而成的HNO3),盖好并拧紧弹盖,接上充气导管,慢慢旋紧减压阀螺杆,缓慢进气至表上指针为1.5 ~ 2.0 MPa。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一、异丙醇——环己烷双液系相图1.标准曲线的绘制2.用阿贝折射仪测量已知组成的异丙醇—环己烷标准溶液的折射率(已配好),绘制标准曲线(横坐标浓度,纵坐标折射率)2. 相图的测定(一起12组数据)2.1. 25ml异丙醇加入1ml环己烷,加热至沸腾,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时记录沸点T,分别测量气相成分和液相成分的折射率,得第一组数据;待样品冷至室温,再加入1ml,测量沸点,气、液相的折射率,得第二组数据;再加入1ml环己烷(第三组数据);再加1ml(第四组数据);再加1ml(第五组数据);再加5ml(第六组数据)。

2.2. 25ml环己烷分别加入1ml、2ml、3ml、4ml、5ml、10ml异丙醇,同步骤2,得到六组数据。

3.绘制相图(圆滑曲线,适当取舍某些误差很大的点)4.4. 从相图上得出恒沸温度和恒沸组成,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求出误差并分析其原因。

5. 该实验要求掌握好阿贝折射仪的正确使用(参见实验教材P260)实验二、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实验操作步骤1.实验准备准确读取室温并记录5.2. 电导率仪的调节2.1 开机预热10min; 2.2 选择双向开关调到校正(按下为校正);2.3 调节温度为25℃; 2.4 调节合适的量程(×1);2.5调节电极标准电导率值(标准值见电极标签)。

3. κ0的测量 3.1 将50ml烧杯洗净,用0.0100mol.L-1NaOH溶液淋洗2-3次,再加入适量0.0100mol.L-1NaOH溶液;3.2 用0.0100mol.L-1NaOH溶液淋洗电极2-3次后放入待测溶液;3.3连接电导率仪,选择双向开关调到测量; 3.4 调节量程至电导率仪正确显示;3.5 温度补偿,将温度调至室温;3.6 准确读数并记录(数值和单位准确);3.7 每隔2min读数一次,共读三次,清洗电极,准备下一步实验。

4. κt的测量4.1 正确清洗电极和双管电导池,方法同上;4.2 准确移取NaOH和CH3COOC2H5溶液至双管电导池;4.3 A管盖上装好电极的橡皮塞,B管盖上带洗耳球的橡皮塞;4.4 将B管中的CH3COOC2H5溶液压至A管中,不要用力过猛;4.5 压入一半时开始计时,反复压几次,使溶液混合均匀;4.6 每隔2min读数一次,直至电导率数值变化不大时停止实验;4.7 准确读数并记录。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
本实验用电导率法测定生成物的浓度 原因:OH 的大得多 稀溶液中,电导率κ与电解质浓度成正比 测定原理: κ 0 = A1a 式中A是与温度 溶剂, 是与温度, 式中 是与温度,溶剂,电解质
-
电导率比CH3COO
-
κ ∞ = A2 a
的性质等有关的比例系数. 的性质等有关的比例系数.
κ t = A1 (a x ) + A2 x
可由截距求得
实验14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二,预习题解答 2,为什么可以用蒸馏水校正旋光仪的零点? 若不进行校正,对结果是否有影响? 蒸馏水为非旋光物质,可用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 若不校正,对结果有影响,使读数不准, 造成系统误差 3,一级反应有那些特点?为什么配制蔗糖溶液 可以用上皿天平称量? 由于t1/2只和k有关,和初始浓度无关, 所以可用托盘天平(上皿天平)称量
实验12 恒温槽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3, 如何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恒温槽的热容大,加热器与感温元件的热容要小, 且距离要近,搅拌效率高,调温加热器功率小. 4,测定恒温槽温度的波动,温度计的分度值为多少? 0.001℃ 5,如果所需控制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加冷却装置,选择合适的冷却剂.
实验14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一级反应的特点: (预习题3) 积分式:
ln CA = kt + ln CA0
lnCA对t作图是一条直线,斜率的负值即k k的单位为[时间] ,不含浓度单位
ln 2 t1 = 半衰期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k 2
-1
达到一定转化率所需时间与反应物的初浓度无关 即: t = 1 ln 1
误差的传递(P53)
N 1 N N N = ( ) y,z × x + ( )x,z × y + ( )x, y × z N N x y z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

物理化学实验在很多实验室里,物理化学实验都是最基础的实验之一。

这些实验很多都是液体或气体的操作,涉及很多不同的化学原理和物理原理。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基础的物理化学实验,希望能够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实验1:测量气体压力和体积这个实验通常涉及使用气密容器和压力计来测量气体的压力和体积。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气密容器的表面是干净和干燥的,没有任何杂质或水分。

首先,我们需要将气密容器充满气体,并记录所用的气体量和压力。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压力计来测量气体的压力,并使用测量器具来测量容器的体积。

为了准确测量,我们应该尽可能减小气体内外的温差,并使试验室的温度和压力稳定。

实验2:酸碱滴定这个实验是通过使用酸或碱来滴定酸或碱溶液,以测量其浓度的方法。

我们首先需要将基准溶液放入滴定管中,并将试剂溶液慢慢加入容器中,直到观察到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那时,我们需要停止试剂的加入,并记录下使用了多少的溶液。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溶液的浓度。

实验3:气体的液化这个实验涉及到通过添加外部压力和降低温度来将气体转化为液体。

我们需要将气体留在真空气缸中,并使用空气压缩机来施加外部压力。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温度控制器来降低气体的温度,使它冷却下来。

随着温度的进一步降低,气体将转化为液体。

实验4:热化学实验这个实验涉及到通过添加或吸收热量来转化化学能量。

我们可以使用甲醇酸或石墨来产生热量,然后通过加热器来传递热能。

我们也可以通过将冰块放入反应容器中来吸收热能。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流动和转换。

总结:以上是一些基础的物理化学实验。

每个实验都需要用心准备,仔细操作,并记得注意实验室安全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记录下数据和观察结果。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化学原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更好地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

除了上述实验,物理化学中还有许多其他的实验,这些实验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原理和物理原理。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我们要明确一点,物理化学实验可不是闹着玩的,它可是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哦!那么,物理化学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又有哪些要求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教学内容1. 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之前,我们首先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知识,比如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步骤等。

我们还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这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使用和保养,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等。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是实验的核心内容,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这包括数据的测量、计算、比较和统计等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和解释现象。

3. 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总结,也是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检验。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撰写一份规范、完整、有条理的实验报告。

二、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教学要求1. 严谨的态度物理化学实验要求我们具备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大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2. 创新的精神物理化学实验鼓励我们发挥创新精神,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技术。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为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团队协作能力物理化学实验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因此,我们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我们要学会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克服困难,共同取得成功。

4. 良好的沟通能力物理化学实验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有效地交流和合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达到共识和协作的最佳效果。

5. 安全意识物理化学实验涉及到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我们要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物理化学实验这个话题。

我们要明确一点,物理化学实验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就是让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那么,物理化学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又有哪些教学要求呢?接下来,我们就一一来聊聊。

我们来说说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仪器的使用:比如量筒、烧杯、试管等。

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验室里经常用到的工具。

学会正确使用这些工具,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2. 基本实验操作:比如滴定、萃取、蒸馏等。

这些实验操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实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

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技巧,我们才能在实验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3. 基本理论知识的运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这样既能巩固我们的理论知识,又能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4.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完成后,我们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实验结果,还能锻炼我们的数据处理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

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时,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安全第一:实验室里的危险物品很多,所以我们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品,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严谨认真:实验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严谨认真,不允许有任何的马虎。

因为一丝不苟的态度,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3. 团队协作: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与同学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4. 勤于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敢于提问,勇于质疑。

通过思考和质疑,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5. 善于总结:实验结束后,我们要认真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积累经验。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哎呀妈呀,你们知道吗?物理化学实验可是我们大学生活中最有趣、最刺激的一部分哦!今天小智就来给大家讲讲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来说说物理化学实验的主要教学内容。

物理化学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本仪器的使用:比如天平、滴定管、分光计等等。

这些仪器在实验中可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哦!小智曾经在实验课上差点把天平当成砝码用,结果差点把实验数据搞错了呢!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仪器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使用时可不能掉以轻心!2. 基本原理和公式的学习:物理化学实验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要先学习一些基本原理和公式。

比如摩尔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等。

这些原理和公式可不是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我们还要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哦!3. 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实验操作技巧可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哦!比如在滴定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如何控制滴加速度,以免产生误差;在分析数据时,我们要学会如何运用统计学方法,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动手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接下来,我们来说说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安全第一:实验中的安全问题可是非常重要的哦!大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比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在操作仪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

只有保证了实验室的安全,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实验研究。

2. 严谨治学:物理化学实验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和问题,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团队合作:物理化学实验往往需要多人协同完成,所以我们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专长,共同为实验的成功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6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对消法测定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及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2.通过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加深对可逆电池、浓差电池、可逆电极、盐桥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了解与掌握金属电极的制备与处理技术。

4.掌握原电池热力学函数的计算。

二、基本原理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而每一个半电池中有一个电极和相应的电解质溶液。

在电池放电反应中,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池反应是电池中两个电极反应之和。

电池电动势为组成该电池的两个半电池的电极电势的代数和。

在恒温、恒压、可逆条件下,原电池电动势与各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如下:Z E F G m r -=∆ (1.6-1)p m r TE zFT zEF H )(∂∂+-=∆ (1.6-2) p m r TE zF S )(∂∂=∆ (1.6-3) 式中:F 为法拉第常数(96487 C ),z 是原电池发生一单位进度反应时得或失的电子摩尔数,E 是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故只要在恒温、恒压下,测出可逆电池的电动势E ,即可求出原电池的各热力学函数。

反之,由原电池的各热力学函数,可求出可逆电池的电动势E 和浓度系数。

书写电池的结构图示式,必须规范。

以Cu-Zn 电池为例,电池结构的书写、电动势和电极电势的表达式为:电池结构 Zn|ZnSO 4(+2Zn a )‖CuSO 4 (+2Cu a )|Cu负极反应 Zn →Zn 2+(+2Zn a ) + 2e正极反应 Cu 2+(+2Cu a ) + 2e →Cu电池总反应 Zn + Cu 2+(+2Cu a )→Zn 2+(+2Zn a )+Cu根据能斯特方程,电池电动势与各物活度间的关系为:++-=22Cu Zn Cu Zn o a a a a ln zF RT E E (1.6-4) 式中0E 为在标准条件下溶液中锌和铜离子活度(+2Zn a 和+2Cu a )以及锌和铜活度均等于1时的电池电动势(即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假设Cu 、Zn 为纯固体,它们的活度为1,则式(1.6-4)可简化为:++-=22ln Cu Zn o a a zF RT E E (1.6-5) 由于整个电池反应是由两个电极反应所组成,因此,电池电动势的表达式为正、负两电极电势之差。

若正极的电极电势为+ϕ,负极的电极电势-ϕ,则有:-+-=ϕϕE (1.6-6) 由于某电极电势的绝对值无法测定,因此必须选择某一电极作为电极电势的参考标准。

现在,手册上所列的电极电势均为相对电极电势,即以标准氢电极作为参考标准(标准氢电极是氢气压力为一标准压力、溶液中+H a 为1,规定其电极电势为零)。

将标准氢电极与待测电极组成电池,标准氢电极为负极,所测得的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

由于氢电极使用不方便,因此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较为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常用的参比电极主要有: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极等。

这些参比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比较而得的电极电势,已精确测出。

可逆电池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可逆电池必须具备的条件为:(1)电极反应必须可逆。

(2)电池在工作(充放电)时,所通过的电流必须无限小,此时电池可在接近平衡状态下工作, 即能量必须可逆。

(3)电池中所进行的其它过程必须可逆。

如溶液间无扩散、无液体接界电势等。

因此,在制备可逆电池、测量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应符合上述可逆电池条件。

在精确度不很高地测量中,常用正、负离子迁移数比较接近的电解质构成“盐桥”,减小液体接界电势。

要达到测量工作电流零的条件,必须使电池在接近热力学平衡的条件下工作。

用对消法可达到测量原电池电动势的目的,可实现测量工作电流零的条件。

电位差计就是根据对消法这一原理设计而成的。

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电动势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详见本丛书第一分册仪器部分。

需注意:不能用伏特计直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因为此伏特计在测量过程中有电流通过,使电池处于非平衡状态,测出的结果为两电极间的电势差,而不是电池电动势。

电动势的测量在物理化学研究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通过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可以获得氧化还原体系的许多热力学数据,如平衡常数、电解质活度及活度系数、离解常数、溶解度、络合常数、酸碱度以及某些热力学常数改变量等。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恒温装置1套,UJ-25型电位差计,检流计,标准电池,直流稳压电源,铜电极2 支,锌电极 1 支,电极管1 只,电极架。

试剂:0.100 mol⋅dm-3 ZnSO4,0.100 mol⋅dm-3 CuSO4,0.0100 mol⋅dm-3 CuSO4,饱和甘汞电极1 支,饱和KCl 溶液。

四、实验步骤1.电极制备(1)铜电极的制备:将铜电极在1∶3稀硝酸中浸泡片刻,除去氧化物后,用水冲洗干净。

以此电极作为负极,另一铜板作正极在镀铜液中镀铜(镀铜液组成为:每升中含125 g CuSO4·5H2O,25 g H2SO4,50 mL乙醇),控制电镀过程电流为20 mA,电镀20 min,得表面呈红色的Cu电极,洗净后放入0.100 mol·dm-3 CuSO4溶液中,备用。

(2)锌电极的制备:将锌电极在稀硫酸溶液中浸泡片刻,除掉锌电极上氧化层。

取出后,先用自来水洗涤,再用蒸馏水淋洗,最后浸入饱和硝酸亚汞溶液中6~10 s,使锌电极表面上有一层均匀的汞齐。

取出后,先用滤纸擦拭锌电极,再用蒸馏水洗净(汞有剧毒,用过的滤纸不能乱丢,应放入指定地方)。

洗净后的锌电极,浸入0.100 mol·dm-3 ZnSO4溶液中,待用。

2.控制恒温浴温度为(25 ± 0.1) o C。

3.按图1.6-1构成如下电池:8.依步骤2 ~ 7的同样方法,分别构成下列各电池并测定其电池电动势:Zn|ZnSO4(0.100mol⋅dm-3)‖饱和KCl溶液|Hg2Cl2-HgHg2Cl2-Hg|饱和KCl溶液‖CuSO4(0.100mol⋅dm-3)|CuCu|CuSO4(0.010mol⋅dm-3)‖CuSO4(0.100mol⋅dm-3)|Cu五、结果与讨论1.根据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温度校正公式:ϕ甘= 0.2412-6.61 ⨯ 10-4(t-25)-1.75 ⨯ 10-6(t-25)2-9.16 ⨯10-10(t-25)3计算出25 o C 时饱和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2.查相关数据,计算下列电池电动势的理论值:Zn|ZnSO4(0.100mol⋅dm-3)‖CuSO4(0.100 mol⋅dm-3)|CuCu|CuSO4(0.010mol⋅dm-3)‖CuSO4(0.100mol⋅dm-3)|Cu 计算时所需的各物质活度系数值见表1.6-1。

将计算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计算两者误差值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表1.6-1有关物质的活度系数3.根据下列电池的电动势的实验值,分别计算锌电极和铜电极的电极电势,以及它们的标准电极电势,并与手册中查得的标准电极电势进行比较。

Zn|ZnSO4(0.100 mol⋅dm-3)‖饱和KCl溶液|Hg2Cl2-HgHg2Cl2-Hg|饱和KCl溶液‖CuSO4(0.100 mol⋅dm-3)|Cu六、注意事项1.电位差计和标准电池的使用,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2. 标准电池在搬动和使用时,要放置平稳,不能使其倾斜和倒置。

接线时,正接正、负接负,两极间不允许出现短路现象。

3. 在使用电位差计中“粗”、“细”两按键开关时,要间隙操作,不可长时间按下,以免电池因通电时间较长而发生明显的极化现象,影响测量结果。

4.实验完毕后,关掉所有电源开关,将检流计量程旋钮调在“短路”位置。

拆除所有接线,清洗电极、电极管。

七、思考题1.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不能采用伏特计或伏特表直接测定电池电动势?2.在测量电池电动势过程中,若检流计光点总是向一个方向偏转,可能有哪些原因?3.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它有什么作用?盐桥有何作用?选用盐桥时,应遵循什么原则?4.在测量过程中,若将电池的极性接反了,将会产生什么样后果?八、拓展与应用1.电位差计有多种类型和型号,但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对消法或补偿法。

2.电池电动势测量属于平衡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尽可能的在可逆条件下进行,避免电极极化。

为此请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前可初步估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大小,以便在测量时能迅速找到平衡点;(2) 要选择最优实验条件使电池处于平衡状态;(3) 判断所测量的电动势是否达平衡电势,通常在15 min左右的时间内,等间隔测量3 ~ 5个数据,若这些数据在平均值附近摆动,偏差小于± 0.5 mV,则可认为已达平衡。

3.电池电动势测量除了可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评价电池质量好坏外,还可测量液界电势、电解质活度及其活度系数、平衡常数等,可设计相关实验。

九、参考文献1.孙尔康,徐维清,邱金恒编,物理化学实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刁国旺,阚锦晴,刘天晴编著,物理化学实验,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

3.李延冬,董学军,原电池电动势的实验改进,大学化学,1992,7:48。

4.杨文治主编,物理化学实验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5.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实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6.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物理化学下册(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jwc/jp/wulihuaxue/pp/menu.htm.8./files/syzx/f/10486_2_f_3/jcwhsy/.9./hxx/jiaoxuekejian/wuhuashiyan/mulu.htm. 10.http://202.192.168.54/wulihuaxue/wuhuashiyan/index.htm. 11./kecheng/phi-chemcai/sy/syb.htm. 12./hxx/jiaoxuekejian/wuhuashiyan/mulu.htm. 13./bbs/shtml/20051118/278888/.实验 2.8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 二级反应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的一种物理方法—电导法。

2.掌握二级反应的特点,学会用图解法求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3.掌握数字式电导率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基本原理1.二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产物→+B At = 0 a at = t a-x a-x x2)()(x a k dtdx dt x a d dt dC A -==--=- (2.8-1) 定积分得: x a x ta k -⋅=1 (2.8-2) 以t xa x ~-作图若所得为一直线,证明是二级反应,并从直线的斜率求出k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