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儿推拿与保健
小儿推拿按摩与保健方法

避免过度进补
不要盲目给孩子进补,以免造 成孩子身体负担或引发其他问 题。
遵循个体化原则
每个孩子的体质和情况都不同 ,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 合适的饮食调养方案。
误区提示
不要认为某种食物或药物对孩 子有奇效而过度食用,也不要 轻信偏方或秘方而忽略正规治
疗。
05 保健方法之运动锻炼
运动锻炼原则及建议
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消化系统问题
小儿脾胃功能相对较弱 ,容易出现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
呼吸系统问题
小儿肺脏娇嫩,容易受 外邪侵袭,导致感冒、 咳嗽等呼吸系统问题。
神经系统问题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 完善,容易出现夜啼、
惊风等问题。
免疫系统问题
小儿免疫系统功能较弱 ,容易感染各种病毒和 细菌,导致发热、出疹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形成自 我意识,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地 位。
心理调适方法介绍
沟通交流
01
与儿童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及时给
予解答和引导。
情感支持
02
在儿童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
们建立自信心。
游戏疗法Βιβλιοθήκη 03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释放压力,调整
注意事项
推拿按摩时要避开骨骼突 起处和皮肤破损处,同时 观察孩子的反应,及时调 整手法和力度。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
小儿腹泻。通过推拿按摩腹部相 关穴位如天枢、中脘等,配合摩 法和按法,可有效缓解小儿腹泻
症状。
案例二
小儿感冒。通过推拿按摩背部相 关穴位如肺俞、风门等,配合推 法和拿法,可帮助小儿发汗解表
小儿推拿案例

小儿推拿案例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又有效的中医疗法,它通过按摩、推拿、拍打等手法,调理小儿的脏腑经络,促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小儿推拿的案例。
案例一,小儿感冒。
小明,3岁,因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流涕,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根据小明的症状,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明的背部和胸部轻柔地做推拿,促进肺气流通,缓解咳嗽症状。
然后在小明的头部和面部做按摩,帮助缓解鼻塞和流涕。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明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体温下降,咳嗽和流涕也明显减轻。
案例二,小儿消化不良。
小红,4岁,因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红的腹部做柔和的推拿,促进脾胃功能,帮助消化吸收。
然后在小红的背部和腹部做拍打,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泻症状。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红的食欲逐渐好转,腹痛和腹泻也有了明显改善。
案例三,小儿失眠。
小华,5岁,因失眠引起的易醒、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就诊于中医门诊。
中医师采用小儿推拿治疗。
首先在小华的头部和背部做按摩,促进神经系统放松,缓解烦躁情绪。
然后在小华的双腿和双足做推拿,促进气血流通,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经过几次推拿治疗,小华的失眠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白天精神状态也有了明显改善。
以上就是几个小儿推拿的案例,通过小儿推拿的手法,可以有效地调理小儿的身体状况,缓解疾病症状,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小儿推拿也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受到了家长和小儿的喜爱。
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够了解小儿推拿的好处,给孩子提供更好的保健和治疗方式。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 少儿推拿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2011-03-11 23:51:28)转载标签:养生保健技术养生规范标准养生国家标准养生技术规范中医养生中医分类:中医养生规范国家标准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preven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ssage for children目次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3 指导原则. 14 准备工作. 15 操作手法. 25.1强肺卫、增体质推拿. 25.2 健脾胃、增食欲推拿. 35.3 补肾益智推拿. 45.4 养心安神推拿. 45.5干浴健身推拿. 56 禁忌症. 77 施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 87.1意外情况. 87.2处理措施. 8前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脊柱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全身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膏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砭石》《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艾灸》《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药酒》《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贴敷》8项标准。
本《规范》依据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发布。
本《规范》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归口。
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山西运城中医小儿推拿学校。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孙德仁,王建红、贺磊、金义成、王国才、栾长业、廖品东、刘震寰、周俊亮、崔伟亮、樊新荣、黄博明、于天源。
引言《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规范少儿推拿》(以下简称《规范》)是我国用于指导和规范传统少儿推拿方法临床操作的规范性文件。
编写和颁布本《规范》的目的在于为目前众多的少儿保健医师与保健技师提供技术操作规范,使日趋盛行的中医少儿推拿更加规范化、更具安全性,从而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少儿的健康服务。
小儿推拿 中医一绝

小儿推拿中医一绝小儿推拿疗法,亦称“小儿按摩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
近代实验观察表明,抚摸是人体尤其是小儿不可缺少的良性刺激。
如对早产儿进行触摸,可使他们的生长明显增快,以后也可以少患疾病。
这种刺激方式与经络腧穴结合起来,更能发挥其特殊的效能。
小儿推拿疗法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备。
由于小儿推拿疗法具有方便易行、适应范围广泛、疗效奇特、无副作用、无痛苦等特点,而且不受设备、医疗条件的限制,患儿又可免除打针服药之痛苦,因此深受患儿及其家属的欢迎,成为中医儿科治疗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常规疗法。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体表现在肌肤柔嫩、肠胃柔弱、筋骨不强、血脉不充、免疫能力低下。
生理上的稚弱决定了小儿对外界环境的被动适应性和依赖性。
小儿又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最为旺盛,其代谢快、吸收快、排泄快、生长也快,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小儿推拿是一种良性的、有序的和具有双向调节性的物理刺激,易被小儿内脏或形体感知,从而产生功效。
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此外,易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所侵;在内,又易被乳食不节所伤。
导致感冒、咳嗽、哮喘等肺系病证及厌食、泄泻、便秘、腹痛等脾胃系病证。
有临床研究表明,推拿通过穴位补泻及脘腹部的直接操作,能调节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加速消化液分泌,促使炎症消散,利于组织恢复,尤其这种治疗方法不使用药物,又能够起到用药的作用,有时比用药起效还快、疗效还好,没有药物带来的副作用,还解决了小儿服药困难的难题。
中医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小儿推拿不但可以治病,还具有保健作用。
其一可保护小儿皮肤、五官、脏腑等组织器官,避免和减少发育中受到的损害;其二可促进与增强小儿组织器官功能;其三对出生后发现的各种畸形或素体的缺陷与偏差有一定矫正作用,如对矮身材的推拿研究,发现可明显促进小儿长高;对脑瘫的治疗,又证明推拿能健脑益智。
小儿推拿法的养生和保健

小儿推拿法的养生和保健小儿保健推拿是在小儿无病的情况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而设计和采用的,它有助于小儿生长发育和全面协调发展的保育和健身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病、防病、养生的好办法。
小儿保健推拿的特点:手法轻、配穴少,穴位阴阳寒热不偏,操作简便,便于家庭应用,疗程较长,疗效显示慢及无毒副作用,无痛苦,安全可靠等,易于被家长和小儿所接受。
在家有空时只要家长有耐心,坚持按疗程对小儿进行保健推拿,孩子就会减少吃药、打针之痛苦,同时也会取得明显的效果,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下面我们根据在临床适用的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每个儿童健康的方法,5指1捏,坚持做这套手法可保孩子少生病、少吃药、少打针之痛苦。
5指1捏,就是推拿孩子的5个手指和捏脊加揉、摩腹部。
常用手法有健脾胃法、强肺卫法、养心安神法、益智健脑法。
一、健脾胃法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之源。
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均需脾胃化生。
而婴幼儿脏腑妖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易为饮食及外邪所伤。
另一方面,小儿生长发育迅速,为纯阳之体,所需营养物质较多,所以小儿脾胃运化水谷,吸收精微物的负荷相对较大,脾胃的正常运转是小儿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
症见:大便硬、大便烂,或常拉不消化的东西,腹胀,不想吃东西,过于消瘦或肥胖,面色暗黄,常生病,睡觉时开嘴巴或两眼闭不合有一条缝。
应用推拿调理脾胃,可以增强儿童的食欲,达到调理气血,促进消化吸收功能,从而提高小儿身体素质增中抵抗力。
方法:1.推三关200次,在孩子前臂内侧面靠大拇指那一直线,父母用大拇指或食中指指面,沿那条线从腕推向肘部。
2.补脾经200次,就是在孩子的大拇指面的指腹顺时针方向旋转推动。
3.运内八针100次,就是在孩子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2/3处为半径作圆圈,顺时针方向圆圈推动。
4.揉四横纹3~5分钟,就是在孩子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靠近手掌的指关节横纹处。
5.揉腹,就是在孩子的脐部及其周围用掌揉法,持续5分钟后,孩子腹部有温热感即可。
中医小儿推拿婴幼儿健康守护中医推拿百病除知识课件PPT

运法:用拇指或食、中、无名指面在穴位或一定部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运转。
此法有顺运为泻,逆运为补,左运汗,右运凉及左转止吐,右转止泻等说法。
揉法:指揉法;掌揉法;鱼际揉法。
指揉法
用拇指或食指端,或用食、中、无名指端着力,紧紧吸附在穴位上并 作回环揉动,称指揉法。
婴幼儿健康守护中医推拿知识
小儿推拿原理。
小儿推拿原理
物理性刺激: 可以产生生理物理作用,如脱臼后复位,
1
也可以产生生物化学作用。 促进肝糖原的利用率,还可以促进核糖核酸的合成,这
2
是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的营养物质。 促进消化系统分泌消化酶,促进小肠对营养的吸收,促
3
进孩子的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成人推拿的区别
• 小儿推拿属于中醫推拿的一个部分, 但与成人推拿有着明显的区别:
小儿推拿手法强调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小儿推拿穴位系统独特,多数分布手部,不仅有“点”状穴, 还有“线”状穴和“面”状穴。 小儿病症多以外感、伤食多见,故治疗上多以清热、消导为主。
小儿推拿。
婴儿抚触
惊风、神疲乏力等症。
头痛、目赤痛等症。
小儿推拿手法。
3.运太阳:
用两手大拇指指腹分别按在两侧 颞部太阳穴上,作轻柔缓慢的环 形移动,向眼方向运为补,向耳 方向运为泻。—般运24次,每运 3次后轻轻按一下,常用作每次推 拿治疗的第三个步骤。有发汗、 止汗、明目醒神等作用。
4. 掐总筋:
用大拇指轻轻按掐腕横纹中 点,另一手握住患儿手指轻 轻摇其腕关节,常用作每次 推拿的第四个步骤。有清心 火、止惊搐、畅四肢等作用, 也可用于口舌生疮、潮热、 感冒鼻塞、四肢抽掣等症。
小儿保健推拿PPT课件

眉梢处,称推坎宫,又称头部分阴阳。20~30次。 【功效】疏风解表,醒脑明目,止头痛。 【应用】※推坎宫亦为头部常规手法之一。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肿痛等病症。
11
头面部常用穴位——太 阳
3、太 阳
※治疗烦躁、肝阳头痛按揉百会; ※治疗虚证之目眩、遗尿、脱肛、虚脱久泻可用按揉法, 亦可用灸法救脱。
14
头面部常用穴位——印 堂
6、印 堂
【定位】在头部,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甲掐或按之,掐按后加揉。掐按3~5次,揉20~50次。 【功效】醒脑提神,祛风通窍。 【应用】※治疗感冒,头痛多用按揉法;
4
理论基础
• 中医学认为,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 理功能未曾健全。
• 小儿的脏腑娇嫩,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表现出肺脏娇嫩 、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小儿之体为“稚阴稚阳”, 脏腑柔弱,御邪能 力较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低。
• 同时,小儿又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代谢快,生长快;小 儿宿疾较少,病因相对单纯,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正如张景岳在《景岳全 书·小儿则》中所说:“小儿之病,……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 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痴顽者之比。”
【定位】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中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 【操作】
1、推太阳(头部手法三) 从小儿眉梢处向后下方经太阳穴直 推至耳门穴,称推太阳,20~30次。
2、揉太阳(运太阳) 向的眼方向揉中加按为补法,30~90节; 向耳的方向揉中加按为泻法,30~90节(揉5按1为一节)。
儿童中医药保健手法推拿及方法

儿童中医药保健手法推拿及方法一、导言儿童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都非常关注的事情。
在传统中医文化中,推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保健手法,能够帮助儿童调理身体,加强体质,预防疾病。
本文将从儿童中医药保健手法推拿的定义、原理、适用对象、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来进行介绍,希望能够让广大家长朋友更加了解这一保健方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保障。
二、儿童中医药保健手法推拿的定义儿童中医药保健手法推拿,是利用中医的理论和方法,采用适当的手法和技巧,对儿童的全身进行推、拿、按、揉的按摩疗法。
通过推拿,可以改善体液循环,调整气血运行,调和脏腑功能,增强脏腑的免疫功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三、儿童中医药保健手法推拿的原理儿童中医药保健手法推拿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气血。
在中医理论中,气和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物质基础。
通过推拿可以促进气血的畅通运行,使得整个身体的气血恢复平衡,从而调节脏腑功能,增加机体的耐受力。
(2)改善体液循环。
推拿可以刺激儿童的穴位和经络,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淋巴液流,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增强免疫力。
(3)调节脏腑功能。
中医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是疾病的主要原因。
通过推拿可以调整脏腑功能,改善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强身的目的。
四、儿童中医药保健手法推拿的适用对象儿童中医药保健手法推拿适用于以下对象:(1)新生儿。
新生儿的脏腑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推拿可以帮助他们促进气血畅通,增强体质,促进脏腑功能的发育和健康。
(2)婴幼儿。
在婴幼儿期,推拿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消化吸收功能,预防感冒、腹泻等常见疾病。
(3)学龄前儿童。
在学龄前期,推拿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注意力集中力,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预防近视等问题。
(4)少年儿童。
在少年儿童期,推拿可以促进身体的发育成长,预防畸形、骨骼问题,增强免疫力,提高抗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特定穴
常用推拿介质
医用滑石粉—吸水性强
葱、姜水—辛温发散 冬青膏—温经散寒 外用药酒—对症用药
15
小儿推拿常例手法
开天门 推坎宫 运太阳 掐总筋 分阴阳 拿肩井
开天门:
定位:眉心至前发际。
作用:发汗解表、开窍 醒神。 治疗:感冒、发热、头 痛、惊风、神疲 乏力等症。 操作:
小儿推拿保健四大手法
1. 2. 3. 4.
推脾经 摩腹 捏脊 掐揉足三里
推脾经
定位:拇指外侧,自指尖 直至指根成一线 作用:能健脾胃、补气血
治疗: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的病证及全身虚弱 性病证。
摩腹
定位:腹部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治疗:便秘、泄泻 。 顺时针摩能通便, 逆时针摩能止泻。
小儿推拿概述
小儿推拿,又称“推惊”、“摩惊”、
“掐惊”
是以各种推拿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达
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的总称,属 于祖国医学外治法范畴。
6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病理特点: 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推拿治疗作用(中医)
分阴阳
用大拇指指腹自总筋定向两侧 分推。 作用:调和气血、止泻痢、 除寒热。 治疗:惊风、痫症、昏迷、抽 搐、泄泻、痢疾、黄疸、 咳嗽、痰喘等症。 操作:
拿肩井
定位:肩井位于大椎 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作用:发汗解表、宣通气 血、镇痉止惊, 治疗:感冒、上肢抬举不 利、惊风等。 操作:
推坎宫:自眉头起沿眉梢成 一横线。 作用:发汗解表、开窍 醒神。 治疗:感冒、发热、头 痛、目赤痛等症。 操作:
运太阳
定位:眉后凹陷处
作用:有发汗、止汗、明 目醒神等作用。 治疗:发热、头痛、惊 风、目刺痛 操作:
掐总筋:
定位:掌后腕横纹中点
作用:清心火、止惊搐、 畅四肢等作用。 治疗:惊风、夜啼、口舌 生疮、潮热、牙痛 操作:
中医小儿推拿与保健
抗生素
您或者您的孩子发热 了,是否坚持要医生 “挂盐水” 您或您的孩子拉肚子 了,是否坚持要医生 “挂盐水” 您或者您孩子发哮喘 了,是否坚持要医生 “挂盐水”
孩子 别哭!
超级病毒
小儿推拿
不用针,不用药,见效快
1)
2)
3) 4)
5)
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不受设备、医疗条件的限制 患儿可免除打针服药之痛苦 增加父母与子女之亲情 深受患儿及其家属的欢迎,成为中医儿科 治疗保健的一个颇具特色的常规疗法。
调整阴阳 扶正祛邪 疏通经络
小儿推拿治疗作用(西医)
物理性刺激 提高小儿机体免疫力 促进消化等
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
小儿泄泻、便秘、脱肛、呕吐、腹痛、感冒、 遗尿、惊风、疳积等疾病。
防病保健
禁忌
溃疡性皮炎、脓肿、骨伤疾患、传染病、先天 性心脏病等
小儿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特定穴
小儿推拿特定穴
捏脊
定位: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作用:调阴阳 理气血 和脏腑 通经络 培元气 清热 广泛用于小儿保健,能促进 小儿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 力。 小儿捏脊方向*, 捏三提一
脊柱
督脉
掐揉足三里
定位:犊鼻下3寸 作用:可以调节胃肠功能 治疗:腹泻、便秘等胃肠 道疾患;先天不足, 早产儿等 操作:建议每天做一次,一 次做8-10分钟。
祝孩子们健康成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