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对检测工作带来的影响

合集下载

钢筋新标准规定

钢筋新标准规定

国家强制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从2008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最主要的改变是带肋钢筋标志有较大变化,不再有二级钢、三级钢的说法,代之是HRB335 、HRB400等标识。

对应的型号其抗拉性能要求比旧标准有所降低,但把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作为考核钢筋性能的主要指标,比原标准有较大幅度提高。

抗震钢筋:其强度极好,抗腐蚀和屈服能力均大大优于现有钢筋的标准,一般在原有钢号后加“E”标示。

抗震钢筋在不久前研究成功,钢的化学成份一般添加了稀有金属钒,价格较高,目前没有任何文件或规范要求采用抗震钢筋。

你们那儿质监站的是SB。

抗震结构钢筋和新规范的“抗震钢筋”(GB1499.2-2007)是两回事。

国家强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GB1499.2-2007从2008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代替原标准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与“98标准”相比,新标准在钢筋标识及部分技术要求等方面有较大变化:1、带肋钢筋标志有较大变化。

原牌号HRB335(俗称II级钢)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2”,原牌号HRB400(俗称III级钢)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3”,原牌号HRB500(俗称IV级钢)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4”,新标准中改为:原牌号HRB335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3”,原牌号HRB400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4”,原牌号HRB500钢筋标识为阿拉伯数字“5”。

如:原牌号HRB335 10mm螺纹钢产品标识为“2XG10”,现调整为“3XG10”。

原牌号HRB400 20mm螺纹钢产品标识为“3XG20”,现调整为“4XG20”。

(注:XG为钢厂标识)2、对力学性能各指标进行调整。

如:旧标准HRB335抗拉性能为490Mpa,新标准改为455 Mpa;旧标准HRB400抗拉性能为570Mpa,新标准改为540 Mpa,并对钢筋断后伸长率作了适当提高。

3、钢筋检验内容有较大变动。

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

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

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热轧带肋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钢材,其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国家标准对热轧带肋钢筋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质量。

下面将对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对钢筋的材质、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方面做出了严格规定。

在材质方面,要求钢筋应选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生产,其化学成分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范围。

在机械性能方面,要求钢筋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指标应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这些严格的要求保证了热轧带肋钢筋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其次,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对钢筋的表面质量、尺寸偏差、弯曲性能等方面也做出了详细规定。

在表面质量方面,要求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折痕、麻面、坑洼等缺陷,以保证其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在尺寸偏差方面,要求钢筋的直径、长度、弯曲度等尺寸应符合标准规定的公差范围。

在弯曲性能方面,要求钢筋应能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而不产生裂纹和断裂。

这些规定保证了热轧带肋钢筋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还对钢筋的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在检验方法方面,要求对钢筋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表面质量、尺寸偏差等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在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方面,要求对钢筋进行明确的标志和包装,以及规范的运输和贮存,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

总之,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的出台,对于规范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质量控制、使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遵循国家标准,选择合格的热轧带肋钢筋,将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强对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的宣传和执行,以确保标准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钢材新标准与旧标准比较

钢材新标准与旧标准比较

钢材新标准与旧标准比较钢材新标准与旧标准比较钢材新标准与旧标准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从2008年3月1日起执行《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GB1499.2-2007),原标准(GB1499-1998)同时废止。

将新旧标准进行对比,存在以下几点变化:一、新的国家标准为强制性标准,而且不设过度期,3月1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废除旧标准,以往一般有两年的过度期。

二、新标准在内容方面变化较大,在适用范围、牌号、尺寸要求、力学性能、表面质量、标志、检测及判定方法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的要求。

如新标准在分类、牌号上增加了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HRBF500;在订货合同上增加了“标准编号、产品名称、钢筋牌号、钢筋公称直径、长度及重量、特殊要求。

”在螺纹钢长度规定上,也有新的变化。

旧标准规定“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而新标准则规定“正常交货时偏差为±50mm,当要求最大长度时,其偏差为-50mm,当要求最小长度时,其偏差为+50mm。

”这就意味着,现在9米定尺的螺纹钢,可以短25mm,也可以长出25mm,都是符合标准的。

三、新标准在钢筋的标志识别上作了改变,“标志”就是刻在钢筋上的标记,旧标准HRB335用“2”表示(通常称为:二级钢);HRB400用“3”表示(通常称为:三级钢);HRB500用“4”表示。

而新标准的标志作了变动:HRB335用“3”表示;HRB400用“4”表示;HRB500用“5”表示;HRBF335用“C3”表示;HRBF400用“C4”表示;HRBF500用“C5”表示。

牌号带F的抗震钢筋在标牌和“质保书”上要明示。

今后看到钢筋表面刻着“4”,就是HRB400,也就是之前说的Ⅲ级螺纹。

四、新标准对钢筋性能的一些指标进行调整。

比如新标准对钢筋的抗拉强度降低了,旧标准(HRB335、HRBF335)为490Mpa,新标准改为≥455Mpa;旧标准(HRB400、HRBF400)为570Mpa,新标准则下降到≥540Mpa。

GBT1499.2-2018主要内容介绍

GBT1499.2-2018主要内容介绍

增加重量偏差不合格不允许复验的规定。
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市场、建筑工地等出现部分重量偏差检验不合格 的情况,很多检验机构对能否重新取样进行复验的问题产生了疑问。按照 GB 1499.2-2007的规定,复验要求是按GB/T 17505的规定,但由于重量偏差 不属于序贯试验,也不属于非序贯试验,因此对重量偏差不合格的如何复 验出现了盲区。通常认为,重量偏差主要与尺寸有关,而尺寸与生产工艺 有关,加之标准规定取样是从不同支取多个样,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由于偶然因素造成不合格的概率。同时,国内外标准对重量偏差的测量也 不太相同,有的按单支测量,有的按单支和分组测量。BS 4449-2009按单 支测量,要求每支试样均需满足,不进行复验。ISO 6935-2:2007按单支测 量。JIS G 3112-2010、KSD 3504-2009、CNS 560-2006可按单支测量也可分组 测量,单支测量的偏差范围大于分组测量,单支测量不合格可复验,没有 对分组测量的复验。分组测量本身可尽量避免因单支测量造成的测量误差, 在测量误差可忽略的情况下,没必要进行复验。综合以上因素,本标准规 定重量偏差不合格不允许复验。
4 连接性能
4.1 焊接性能
焊接是普通钢筋主要的连接方式之一。 HPB300、HRB400、HRB500均为可焊钢筋,且有成熟的焊 接工艺,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HRBF钢筋对焊接工艺要求较高。标准特别强调了 “HRBF500钢筋的焊接性能应进行专门的试验” ,新纳入 HRB600规定为只允许进行机械连接。
热轧带肋钢筋是公司棒线产线的主要产品,为
了更好实施这一国家标准,供大家在使用钢筋标
准中参考。
一、标准修订背景及政策
二、钢筋基本性能
五大基本性能

新标准下施工现场热轧带肋钢筋的管理与使用

新标准下施工现场热轧带肋钢筋的管理与使用

新标准下施工现场热轧带肋钢筋的管理与使用国家强制性标准GB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从2008 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代替GB1499-199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GB13014-1991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与原标准标识及部分技术要求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新标准实施初期(估计一年内),由于各钢铁生产企业从2008 年3月1日起执行新标准,但钢材市场及厂家库存均为按原标准实施的产品,因此新旧标准产品同时存在于各建筑施工现场,稍不注意就容易混淆使用。

一:从施工技术方面落实,使大家充分认识重要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技术管理人员和钢筋工充分认识HRB400 和HRB335 混用的后果.1:力学指标相差甚远新标准对力学性能各指标进行了调整,提高了延性指标,对钢筋的抗拉性能要求比旧标准有所降低,旧标准HRB335 极限强度为490MP, 新标准改为455MP;旧标准HRB400极限强度为570MP,新标准改为540MP.试想如果把一根直径20 的新标准的HRB335 当成旧标准的HRB400 使用,两者的极限抗拉受力指标相差为(3.14 X02 X10-6 X570X106N/M2-3.14 X02X10-6 >455X106N/M2) £.8N/KG=3685KG, 很显然两者极限受力相差约3.7 吨.经过对比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混用的严重性.2:标志发生明显变化新标准带肋钢筋除在其表面轧上牌号标志外,可依次轧上经注册的厂家(或商标)和直径毫米数字;HRB335 、HRB400 分别3、4表示。

如马钢生产的HRB400 的20MM 的钢筋标志为MG-4-20 。

新标准与旧标准HRB335 、RB400 分别以2、3 表示的规定相比有较大变动。

也就是说今天看到的钢筋表面轧有“ 4的”钢筋就是HRB400 ,就是所谓的川级钢;但今天看到钢筋表面轧有“3”钢筋,到底是以前的川级钢还是现在的u级钢,就应该慎重检查了。

最新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

最新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

G 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I CS 77.140.60代H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9.2—2007代替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Steel for the reinforcement of concrete—Ribbed bars2007-08-14发布2008-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带肋钢筋》。

本标准代替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GB13014-1991《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

本标准与GB1499-199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改为“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适用范围扩大为:热轧钢筋、热轧后带控制冷却并自回火处理的带肋钢筋;—增加RRB335、RRB400、RRB500三种牌号;—取消内径偏差规定。

—对力学性能各指标进行调整,提高延性指标。

`—取消原附录B“热轧带肋钢筋参考成分”;—增加现附录B“特性值检验规则”。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涟源钢铁集团公司、济南钢铁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宝钢集团上钢一厂、邢台钢铁股份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ⅰ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筋混凝土用带肋钢筋的定义、分类、牌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热轧钢筋、热轧后带有控制冷却并自回火处理的钢筋。

本标准不适用于冷加工钢筋及由成品钢材再次轧制成的再生钢筋。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热轧带肋钢筋标准

热轧带肋钢筋标准

热轧带肋钢筋标准
热轧带肋钢筋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钢材,其主要作用是加固混凝土结构,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热轧带肋钢筋标准是对其生产和质量进行规范的文件,对于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热轧带肋钢筋标准对其材质和化学成分进行了严格规定。

钢筋的主要成
分是碳、硅、锰等元素,标准规定了这些元素的含量范围,以保证钢筋的强度和韧性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钢筋的机械性能指标,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以确保钢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承受设计荷载而不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

其次,热轧带肋钢筋标准对其外观质量和几何尺寸进行了详细规定。

钢筋的表
面应光滑、无裂纹、锈蚀和明显的划痕,标准对表面缺陷的允许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

同时,钢筋的直径、肋高、肋距等几何尺寸也受到了严格限制,以确保钢筋能够正确嵌入混凝土中,并能够与混凝土充分粘结,形成良好的受力传递。

此外,热轧带肋钢筋标准还规定了钢筋的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常常需要进行弯曲加工,标准对钢筋的弯曲直径和弯曲角度进行了规定,以确保钢筋在弯曲过程中不会发生裂纹或断裂。

同时,对于需要进行焊接的钢筋,标准也规定了焊接工艺和质量要求,以确保焊接接头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热轧带肋钢筋标准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钢
筋的材质、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几何尺寸、机械性能、弯曲性能和焊接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因此,在使用热轧带肋钢筋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选择和使用,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修订.pdf

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修订.pdf

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国家标准修订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根据冶信标院[2002]062号文转发的国家标准制修定计划的要求,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列入国家标准修订计划。

标准修订的起草单位为: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首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涟源钢铁集团公司、济南钢铁公司、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为宝钢集团上钢一厂、邢台钢铁股份公司。

2.工作简要过程标准修订计划下达后,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于2002年8月召开了起草小组工作会议,对标准的修订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

在进行了较充分的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标准起草小组于2004年8月提出标准修订草案,于2004年9月如开了“标准草案讨论会”,根据讨论会意见,对标准草案进行修改后,于2004年11月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至生产、使用、设计、科研等共60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至2004年底收到回函22份,回函意见130条。

2005年7月,主要就控轧细晶粒钢筋纳标问题召开了有冶金行业、建筑行业、混凝土建筑规范、钢筋焊接规范方面的专家会议,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同意将控轧细晶粒钢筋纳入标准,并建议余热处理钢筋不列入本标准。

根据专家会意见并对回函意见进行汇总处理后,于2005年9月提出了标准送审稿。

二.标准修订的原则本标准此次修订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带肋钢筋》的基本框架,由于该国际标准目前正在修订,本稿参考了国际标准的修订稿“ISO/DIS6935-2(2005)”,并参考了其他国家同类标准的内容,同时充分考虑了我国钢筋生产和使用的经验和要求,对原标准的内容作了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修订和调整的主要内容有:●适用范围增加了控轧细晶粒钢筋;●增加了控轧细晶粒钢筋HRBF335、HRBF400、HRBF500三种牌号;●取消内径偏差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对检测工作带来的影响
热轧带肋钢筋又称螺纹钢,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用的结构材料。

据统计2007年全国钢材产量达到4.8亿吨左右,热轧带肋钢筋的产量约占20%左右。

热轧带肋钢筋是我国建筑工程使用的主要产品,涉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当引起重视。

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已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替代原标准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此次标准修订,较以往标准有以下几处显著不同。

1.标准名称向ISO靠拢,非等效采用了ISO6935-2:1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同时参考了国际标准的修订稿ISO/DIS6935-2(2005) 2.标准将细晶粒热轧钢筋纳入适用范围,增加了细晶粒热轧钢筋的定义和与之对应的三个牌号。

3.增加特征值定义:在无限多次的检验中,与某一规定概率所对应的分位值。

特征值是在无限多次的检测中,具有合格保证率的数值。

原热轧带肋钢筋按屈服强度最小值分类,现改为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类。

4.增加订货内容这一条款。

5.修改了尺寸、外形、长度允许偏差。

5.1对于尺寸允许偏差,此次变动最大的是钢筋纵肋的尺寸允许偏差,从一个有界限的范围(a-b)变为“不大于”,因为新标准允许带肋钢筋可不带纵肋,以适应钢筋机械连接对钢筋母材的要求。

但强调即使无纵肋的钢筋,重量偏差也应符合标准规定。

5.2对长度允许偏差的规定更细致,原标准只是笼统规定长度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0mm,新标准改为±25mm,另规定要求最小和最大长度时,偏差分别为+50mm 和-50mm。

6.修改了力学性能特征值。

6.1原标准对三个等级钢筋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比例未做统一,新标准对屈服强度未做修改,而将抗拉强度的三个特征值降低,降低后的抗拉强度与屈服强度的倍率,分别固定为二级钢和三级钢1.35倍,四级钢1.25倍,体现了新标准向国外标准靠拢,在结构设计中以屈服强度为基础的思想。

6.2强调了最大力总伸长率Agt,从原标准的“供方如能保证,可不作检验”修改为“可作为交货检验的最小保证值”,把最大力总伸长率正式列入力学性能特征值表格,其特征值由原2.5%提高至
7.5%,还规定供需双方可在断后伸长率与最大力总伸长率中任选其一,但仲裁试验时采用最大力总伸长率。

最大力总伸长率的测量分为使用引伸计测量和人工方法测量,新标准附录A为后者,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引伸计测量。

试验前应使用引伸计,引伸计标距应等于或近似于试样标距,试验时记录力-延伸曲线-延伸数据,直至超过最大力点,取最大力点总延伸。

当曲线在最大力呈现一平台时,应以平台的中点作为最大力点。

见GB/T228图1。

6.3提高了对断后伸长率的要求,伸长率是衡量钢筋塑性的重要技术指标,伸长率越高,表面钢筋的塑性越好。

三个等级钢筋的断后伸长率,修订后分别比原标准提高了1%,2%,3%。

考虑到直径越粗,塑性会相对差一些。

标准对28mm 以上粗直径的各牌号钢筋,标准放宽了要求,允许在现有特征值基础上降低1%,大于40mm的钢筋可降低2%,使新标准在实际执行中更具合理性。

6.4新标准对钢筋的抗震性能作了要求,除新增抗震结构用钢的牌号外,还列出了实测强屈比≥1.25等三款规定。

原标准只是在6.3.3款中提及“根据需方要求,可供应满足下列要求的钢”,也未把最大力总伸长率列入要求,新标准将这类钢筋明确为有较高要求的抗震结构用钢,确定最大力总伸长率时采用欧洲标准,把其力学性能特征值定为9%。

7.修改了工艺性能
7.1细分了弯芯直径,原标准将三类钢筋的弯芯直径,按公称直径粗细分别分为二档,例如HRB335牌号的钢筋,6-25mm较细直径的钢筋,弯芯直径为3a,而28mm以上粗直径的钢筋,弯芯直径为4a。

新标准中原较细钢筋的弯芯直径不变,将粗直径中的40mm(不含)~50mm钢筋单独列出,比上一档28-40mm的弯芯直径均增加了一倍d。

在弯曲试验角度均为180°的情况下,弯芯直径越小,表明冷弯性能越好。

新标准考虑到直径40mm至50mm的钢筋,在静荷下的塑性较差,所以放宽了要求。

7.2调整了反向弯曲的角度,从原先的先正向弯曲45°提高到正向弯曲90°,虽然最终都要求“弯曲检验无裂纹”,但新标准在此句之前多加了“两个弯曲角度均应在去载之前测量”,说明新标准比老标准用语更为严密。

7.3增加了疲劳性能,焊接性能和晶粒度三项要求。

7.4简化了表面质量。

8.修改了尺寸测量和重量偏差测量方法
8.1钢筋尺寸测量的方法,新老标准基本没做变化,只是强调测量横肋和纵肋时应取两侧横肋中心高度平均值,而原标准只是采两侧肋高度平均值的方法。

在大量的钢筋尺寸测量工作中,由横肋高和纵肋高引发的不合格占多数,新标准强调取两侧横肋中心高度平均值,对钢筋的合格判断更为严谨。

8.2简化了重量偏差的取样数量,从原先的10根变为5根,但强调5根钢筋要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使对重量偏差检测更具代表性,长度也相应减少为500mm。

9.将检验规则分为特征值检验和交货检验两类。

以往我们熟悉的一批钢筋代表数量60t,在新标准中改成除原来规定的60t取两拉两弯外,每超过40t,将增加一个拉伸和弯曲试样。

10.修改了钢筋的表面标识。

11.这次对钢筋表面标识改动最大的是原HRB335,HRB400,HRB500对应的数字分别为2、3、4,新标准改为3、4、5,即用屈服强度特征值的最左边第一个数字来代表,细晶粒钢筋分别由C3、C4、C5表示,而原标准规定的表面标识是沿用俗称(二级钢,三级钢、四级钢)来表示。

12.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原标识中的3和新标识中的3不是一个概念,原标识3代表俗称三级钢的HRB400钢筋,新标识3代表HRB335钢筋。

由此看来,以往俗称的二级钢,三级钢今后将淡出人们的视野。

13.取消原附录B,增加现附录B“特征值检验规则”用以规范生产企业的
特征值检验,附录C“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计算公式”用以明确在标准第六款中对相对肋面积的要求。

国家强制标准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从2008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标准代替GB1499-199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
GB13014-1991《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与原标准GB1499-1998相比,新标准标识及部分技术要求等有较大变化,在此提请有关施工、监理、检测人员注意:(1)标准名称改为“钢筋混凝土用钢带肋钢筋”,适用范围扩大为:热轧钢筋、热轧后带控制冷却并自回火处理的带肋钢筋。

(2)增加HRBF335、HRBF400、HRBF500三种牌号,钢筋牌号的构成及其含义
(3)带肋钢筋标志有较大变化。

带肋钢筋除在其表面轧上牌号标志外,可依次轧上经注册的厂名(或商标)和直径毫米数字。

钢筋牌号以阿拉伯数字加英文字母表示,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3、4、5表示,HRBF335、HRBF400、HRBF500分别以C3、C4、C5表示;厂名以汉语拼音字头表示;直径毫米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与旧标准HRB335、HRB400、HRB500分别以2、3、4表示的规定相比,有较大变动,应引起有关施工、监理、检测人员注意。

也就是说今天看到钢筋表面刻着“4”,就是HRB400,即所谓的Ⅲ级螺纹钢,不过今后Ⅲ级螺纹钢不称了,就叫HRB400了,同样,今天看到钢筋表面刻着“3”,到底是以前的Ⅲ级钢,还是Ⅱ级钢,就应慎重检查了。

(3)取消内径偏差规定。

因为钢筋是以重量偏差交货,内径偏差不作为交货条件。

(4)对力学性能各指标进行调整,提高延性指标。

新标准对钢筋的抗拉性能要求比旧标准有所降低,旧标准HRB335为490Mpa,新标准改为455Mpa;旧标准HRB400为570Mpa,新标准则调整到540Mpa;钢筋的断后伸长率作了适当提高,而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作为考核钢筋性能的主要指标,比原标准有较大幅度提高。

(5)在订货合同上增加了“标准编号、产品名称、钢筋牌号、钢筋公称直径、长度及重量、特殊要求。


(6)钢筋的检验内容有较大变动。

原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实际为交货检验,新标准增加了特性值检验,特性值检验是较为严格的性能检验,必须具备一定的数量,才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最终确定其产品是否合格,适用于第三方检验、供方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检验或需方提出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一致的检验;对交货检验的的组别规则作了修改,规定了由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的钢筋组成的每批重量不大于60t,超过60 t的部分,每增加40t,增加一个拉伸试验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而原标准为每超过60 t为一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