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课件
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3世界史3.3.1“轴心时代”的辉煌__各具特色的西方海洋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课件

2.古代希腊的契约精神和民主政治 (1)契约精神 ①古希腊文化是西方契约精神的源头,契约精神是伴随着商品 经济的产生而产生的。商品贸易的发达依托于自由平等的商业环 境,而商品交换的公平原则,则直接催生了契约的产生。②在一个 需要相互协作的社会,将人与人能够平等的维系在一起的最好办法 就是契约,而契约关系必然表现为法律关系。
2.多元、融合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罗素曾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 明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 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希腊,而文艺复兴式的欧洲又模仿拜占庭 帝国。分析中西轴心时代的文化特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社会发 展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走多元、融合的道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多元、融合已经成为一 种趋势。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学会相互借鉴、相互学 习。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的制度经验。当然, 强调多元、融合,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我们要在保留本民族传统 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发扬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借鉴、吸收外来 文化的一切有益成分,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永葆青春,永不 褪色。
点
强调“个体”的人,强 调个人主观的感受
强调“社会”的人,提倡人伦 价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
关系中的地位
处理个人 与社会关 系的着眼
点
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 育、财产、种族方面的
不平等
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高度重 视伦理纲常
对自然科 学的研究
态度
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 例如,亚里士多德在对 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
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
强调人与自然合而为一,讲究 天人合一,注重将社会和人文 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
自然科学的探究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模块3世界史3.3.1“轴心时代”的辉煌—各具特色的西方海洋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课件

2.多元、融合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罗素曾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 明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 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希腊,而文艺复兴式的欧洲又模仿拜占庭 帝国。分析中西轴心时代的文化特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社会发 展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走多元、融合的道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多元、融合已经成为一 种趋势。一个国家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学会相互借鉴、相互学 习。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的制度经验。当然, 强调多元、融合,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我们要在保留本民族传统 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发扬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借鉴、吸收外来 文化的一切有益成分,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永葆青春,永不 褪色。
2.古代希腊的海洋文明 (1)海洋文明的形成 ①古代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属 于海洋文明的国家。地中海、爱琴海带来了航海的便利。而境内山 脉纵横,河流交错,把古希腊分割成一块块的小平原、小山丘,使 之形成了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②平原少,土地贫 瘠,只能种一些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粮食不能自给,只有通过 海洋商业贸易才能维持生存发展。 (2)海洋文明的特点 ①古希腊各城邦之内,由于利益关系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管 理模式,如雅典的民主政体等。②航海的便利又使各城邦较早地接 触到域外文化、异族文化。③古希腊文化就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多 元的、易于接受域外文化的特质。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认为: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 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之所以称之为“轴心时代”是 因为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当今经济全球 化,跨国文化交融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难以阻挡的大背景下,探讨 轴心时代,尤其是中西轴心时代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特点及其对今天 社会的影响,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PPT精选文档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1883 年2月23日—1969年2月26日),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神学家、 精神病学家。雅斯贝尔斯主要在 探讨内在自我的现象学描述,及 自我分析及自我考察等问题。他 强调每个人存在的独特和自由性。 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 题———“轴心时代”。
2
特征
1、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 中国:孔子、老子、墨子等 印度:优波尼沙、佛陀等 波斯:琐罗亚士德等 巴勒斯坦: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赛亚等 希腊:荷马、苏格拉底、柏拉图、修昔底德等
由甲骨卜辞知祝活动于商王左右。 《周礼·春官》有“大祝”、“小。象炙龟之形, 一曰象龟兆之纵衡也。
21
巫、史、祝、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较正式 的文化人,他们从事卜筮、祭祀、书史、星 历、教育、医药等多种文化活动,并参与政 治。
22
西周的社会意识由“尊神”转向“重德”,但文 化由官方控制的传统被强化,有“国学”“乡学”之 目,“学在官府”与“土地国有”和“宗法制度”相 互为用。
15
(五)学术垄断于公室的局面被打破后,私学繁荣起 来。相应的一元文化离析,多元文化蓬勃发展。其 表现一为百家各自立说,互相争鸣;二为各门学科 走上了独立分化之路。
先秦诸子创立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以至整个东方 文化的精神资源。
16
二、“士”阶层的兴起和私学的出现
商朝和西周是“学在官府”的时代,典籍文献以及 天文历法、医药学、历史、预卜等专门知识藏于王 室,由巫、史、祝、卜等专门文化官员世袭掌管。 商王和贵族无日不卜,无事不卜。
9
一、春秋战国之际的文化背景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 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时期?
礼崩乐坏
10
郡县制的出现
通史复习轴心时代中西社会治理比较(课件)

强调人的社会性
强调社会等级、伦理纲 常
重理性、探究自然奥秘 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
❶都关注人与人类社会;❷大多重视道德
14
三、问题探究
2、中西方的人文精神。——法治
孟子论舜想像图
《苏格拉底之死》油画
15
三、问题探究
2、中西方的人文精神。——关于法治 材料2:《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
罗马
政治
宗法分封制瓦解,君主 奴隶制城邦制度、 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萌芽,直接民主制的兴亡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从奴隶制君主制到 贵族共和制,再到 奴隶制帝国;罗马 法的发展和完善
经济
农耕经济发展,铁犁牛 耕,井田制瓦解,封建 小农经济形成
奴隶制工商业和海 外贸易发展
奴隶制商品经济和 贸易得到发展
文化
从礼崩乐坏到百家争鸣
——摘编自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等
23
三、问题探究
3、轴心时代中西社会治理中法律的异同。
秦律特点及评价
特点:涉及范围;关注农业和生态; 实用性强;轻罪重罚;刑罚严酷。 评价: 积极:有利于秦巩固统一; 消极:严刑峻法激化阶级矛盾,致 使秦朝速亡。
24
三、问题探究
3、轴心时代中西社会治理的异同。
孟德斯鸠(1689-1755)
8
三、问题探究
1、中西政体的不同及原因。
9
三、问题探究
1、中西政体的不同及原因
结论之一:地理环境对制 度选择有重要影响;
结论之二:地理环境不是 决定政治体制的因素。物质资 料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 定力量。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 误的。
10
三、问题探究
1、中西政体的不同及原因。
“轴心时代”的中外文明_课件

孔子 (前551-前479年)
苏格拉底 (前469—前399)
(2008年江苏卷)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 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D
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 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 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 可能是( ) A.孔子 C.普罗塔格拉 B.韩非子 D.亚里士多德
“轴心时代”的中外文 明 (前800—前200年)
【课标要求】 中国史部分: (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 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 响。 (2)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 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 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 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轮番而治
★雅典民主制的弊端?与现代民主制的不同? 原因是什么?
少数人的民主,权力的误用和滥用;雅典是直接民主 制,近现代则为代议制民主;直接民主制只适合小国 寡民,民主的普及,人口众多不适合,直接民主制的 弊端。
下列各项对于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不同点的表述正 确的是 A.采取措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B.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C.打破贵族依据血缘垄断政权局面 D.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创新和繁荣
世界史部分: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 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 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 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 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 生活中的价值。
中西方文明礼仪主题班会PPT课件

笑等等,其中微笑是最美的。微笑是指不露牙齿,嘴角的两端略提起的笑。几乎没有人不会微笑,但 有相当多的人不善于利用微笑。微笑是社交场合中最富吸引力、最令人愉悦、也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 它可以与语言和动作相互配合起互补作用,它不但表现着人际交往中友善、诚信、谦恭、和谐、融洽 等最美好的感情因素,而且反映出交往人的自信、涵养与和睦的人际关系及健康的心理。不仅能传递 和表达友好、和善,而且还能表达歉意、谅解。
2、递交文件资料 工作中有文件资料需要上级领导过目签字时,应该用双手递上文件或资料,并且使文件的正面对着接物的一方。 3、递交其它物品 把物品双手递交到对方手中体现对对方的尊重。递笔、刀剪之类尖利的物品时,需将尖端朝向自己握在手中,而
不要指向对方。接受对方恭恭敬敬递过来的物品,都应该同样用双手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致意或道谢。请注意: 越是正式庄重的场合,初次相识的人之间、身份地位悬殊越大越要讲究礼仪。需提示的是,与外宾打交道,递接物 品可先留意对方是用单手还是双手递接,随后再跟着摹仿。比如在泰国、印度、马来西亚和中东等一些国家都用右 手拿东西,忌用左手。给别人递东西也都用右手以示尊重。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上厕所的,是不干净的。日 本人则喜欢用右手送自己的名片,左手接对方名片。
1、站姿 站立是人们生活交往中的一种最基本的举止,
是生活静力造型的动作。优美而典雅的造型,是优 雅举止的基础。男士要求“站如松”,刚毅洒脱; 女士则应秀雅优美,亭亭玉立。
标准的站姿是:(1)头正,双目平视,嘴角微 闭,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2)双肩放松, 稍向下沉,人有向上的感觉。(3)躯干挺直,挺 胸,收腹,立腰。(4)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 中指贴拢裤缝,两手自然放松。(5)双腿立直、 并拢,脚跟相靠,两脚尖张开约60度,身体重心 落于两脚正中。
人民版高三历史三轮专题复习《轴心时代》课件(共19张ppt)

释义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指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在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
轴心时代为什么会出现轴心时代?适合人类居住且有人类居住自然环境(土地和气候)有利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作为主要食物生产方式趋于成熟完成社会化分工,即有时间探索生产以外的问题,完成经验和觉知的总结性积累为什么会出现轴心时代?地理环境的满足知识点:蔚蓝色的希腊为什么会出现轴心时代?部族城邦小国争霸帝国城市这是一段各地从原始社会部落发展到早期国家的历史希腊城邦由部落发展而来,如雅典有4个部落……古代中国从商代直到春秋时期,宗族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血缘关系的削弱解体,人们在失去天然依托的同时也发现自己开始摆脱体制带来的桎梏,得到自由。
梭伦改革 希腊的城市国家 希腊公民 雅典卫城 奥林匹亚遗址宗法制 分封制 甲骨文种植橄榄和葡萄等交易换回粮食种植业葡萄酒 橄榄油 陶器手工业良好的发展条件巨商 商业区商业中心(都会)商 业铁犁牛耕手工业技艺技 术海外贸易 海外殖民等最早种植粟和水稻自然经济纺织业 冶金业 陶瓷业生产力明显进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一部分人可以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铁器普遍使用是“轴心时代”生产力发展的突出标志。
经济发展和铁制使用,扩大了古代战争规模,拓展了人类活动的区域和范围;进而开阔了人类了解、观察、认识客观世界的视野,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知识点蔚蓝色的希腊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整个专题有关先秦部分)社会矛盾斗争现实激发人类潜能发挥 世界三大古典文化中心所在地,都曾经出现过邦国林立、的时代。
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PPT课件

由贵族组成的战神山议事会,使其对公民大会的立法起制约作用。
——C·H·希格内特《从公元前5世纪末以前的雅典宪法史》,牛津出版社1985版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在法制方面的异同。
相同:重视法制立国。不同:商鞅以法制为治国手段,法制是维护君主专制的 工具。梭伦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力与监护法律、审判颠覆宪法等权力分开, 具备初步分权思想。
(3)机制完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第12页/共17页
整理罗马法的发展过程、法律理念、作用
1、过程:
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法律观念(西塞罗 “自然法”)——法律体系(《民法大全》)
2、法律理念: 自然法思想、理性精神
1、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3、作用: 2、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
材料二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 “今夫人众兵强,此
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
之心,游战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引自《商君书·
定分、弱民》
材料三 梭伦利用不同公民集团之间的互相遏制,在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利
交给平民占优势的公民大会的同时,把监护法律、审判颠覆宪法的大权赋予主要
3、人文精神的觉醒。用道德、理性去认识世界, 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第3页/共17页
探究二:思想是时代的积淀与沉思,结合教材,整理 “轴心时代” 东西方主要思想家及主张、归纳人文精神的内涵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孔子 春秋
儒家 孟子
战国 荀子
老子 春秋
道家
庄子 战国
墨家 墨子 战国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人文 1、研究重点从神灵和自然转向人类社会,强调人的
精神的核 价值和作用
心:
2、提倡理性与人文思想,成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的思想学习源交流泉PPT
8
(练习1)在人类思想的“轴心时代”(德国亚斯贝尔斯),东西 方的文明舞台上几乎同时出现了两位“灯塔式”的伟大思想家,即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中国先秦时期的孔子。 (1)苏格拉底和孔子都生活在大变革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
历史评价的原则:历史的原则、辩证的原则、发展的原则
学习交流PPT
11
探究三: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改革(商鞅变法、雅典民主改革、罗马法律进程)
学习交流PPT
12
结合教材,整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思考三次改革如何推动 民主政治发展?说明了什么?
(1)标准变化:财产——地域——没有财产地域限制
说明:民主政治
出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中国:①分封制和井田制瓦解;②诸侯争霸,社会矛盾突出。 雅典:①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自我价值。②民主政治发展 但弊端显现;
(2)两位思想家以探寻理想社会秩序为出发点,探讨的共同问题 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他们思想主张的核心。
共同问题:①注重对人的研究;②注重道德和教育。 核心:①孔子提出“仁”、“礼”。②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 美德即知识。
学习交流PPT
5
孔子 春秋 孟子
战国 荀子
“仁”和“礼” ;兴办私学,“因材施教” “仁政”;“民贵君轻”; “制天命而用之”,仁义与王道,君舟民水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道;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齐物论;顺从自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韩非子 战国 主张法术势结合;君主集权;变法革新
(2)权力扩大: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五百人会议向 是一个不断完善
所有等级开放——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 的渐进的过程
(3)机制完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学习交流PPT
13
整理罗马法的发展过程、法律理念、作用
1、过程:
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法律观念(西塞罗 “自然法”)——法律体系(《民法大全》)
学习交流PPT
9
(3)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都经历了“ 批判——继承——发展”的历程,结合史实回答:
A.从“发展”的角度看,苏格拉底的思想是怎样被发扬光大的? B.从“批判”的角度看,近代前期使儒家思想遭受最沉重打击的
事件是什么?为什么?
A:①继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使哲学成为一门科学 :②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③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摆脱教会 束缚;④启蒙运动提倡理性精神。 B:新文化运动。①目标直指封建礼教,“打倒孔家店”;②彻底批判 儒家思想,动摇传统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4)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政治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对 东西方社会产生影响。
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工具
。苏格拉底思想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对西方民主政
治产生重大影响。
学习交流PPT
10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主要异同,并指出历史人物评价应遵 循的基本原则
(1)出发点: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寻求。 (2)共同点:关注人,重视道德与教育,具有早期人文 主义色彩。 (3)不同点:孔子:强调“社会”的人;从君主统治出 发,压制人性发展;忽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苏格拉底:强大“个体”的人;强调人的民主权利,有 利于个性发展;采用理性方法研究自然科学。
2、法律理念: 自然法思想、理性精神
1、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 3、作用: 2、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
先驱。 3、蕴含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
恒价值。 4、对日本和中国有重大影响。
学习交流PPT
14
(练习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
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
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4)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
专题复习 “ 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
【课标要求】
中国史部分:
(1)知道春秋战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特征。
(2)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
基本特点。
(3)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
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世界史部分:
学习交流PPT
6
智者学派 普罗塔戈拉 苏格拉底
斯多亚学派
学习交流PPT
7
智者学派 普罗塔戈拉
苏格拉底
斯多亚 学派
人是万物 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的尺度 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认识你自己;第一次哲学意义上发现“自 美德即知识 我”; 18世纪启蒙思想源泉
人人生而 第一神的升华
内涵。
学习交流PPT
1
“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 (前800—前200年)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著名命题——“轴心时代”。他认为公元 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 代是中西方早期文明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专题主要涉及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与“古代希腊、罗马 时期”
学习交流PPT
2
探究一:轴心时代的中西方文明比照
铁农具、牛耕技术, 井田制瓦解,土地私 有制确立,小农经济
海外贸易,工商业经济 发达
宗法分封制崩溃, “士”阶层崛起,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雅典民主、罗马法制
百家争鸣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学习交流PPT
3
中西方文明的主要特征
1、文化典籍的创制。影响本民族、地区的基本 走向
2、思想巨人的出现。影响本民族、地区发展 的精神导师
3、人文精神的觉醒。用道德、理性去认识世界, 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
学习交流PPT
4
探究二:思想是时代的积淀与沉思,结合教材,整理 “轴心时代” 东西方主要思想家及主张、归纳人文精神的内涵
孔子 春秋 孟子
战国 荀子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墨子 战国
韩非子 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