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概念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密度

八年级物理密度

八年级物理密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在八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它反映了物质内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体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通过学习密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质的本质和特性。

一、密度的定义密度是物质的质量除以其体积。

在数学表达式中,密度(ρ)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本文 = m / V其中,m代表物质的质量,V代表物质的体积。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要得到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将物质的质量除以它的体积。

二、密度的性质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特定的密度,这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

例如,水的密度约为1×10³千克/米³,铁的密度约为7.8×10³千克/米³。

2、密度与物质的体积无关。

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因此,即使物质的体积增大或减小,只要它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保持不变,它的密度就不会改变。

3、密度与物质的质量无关。

物质的质量增加或减少,不会影响其密度。

例如,无论是一块还是多块铁,只要它们都是铁,它们的密度就不会改变。

三、密度的计算要计算物质的密度,我们需要知道它的质量和体积。

质量可以通过使用秤或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测量,而体积可以使用尺子、量筒或其他工具进行测量。

然后,我们将质量除以体积,得出密度。

例如,如果我们有一块铁块,其质量为1千克,体积为0.001立方米(1立方分米),那么它的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本文 = m / V = 1千克 / 0.001立方米 = 1000千克/立方米 = 1×10³千克/米³因此,这块铁的密度为1×10³千克/米³。

四、密度的应用密度的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例如,在工业生产中,人们可以使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的质量和纯度。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可以使用密度来计算土壤的营养成分和水分含量。

在医学领域,人们可以使用密度来诊断疾病和监测病人的生理状态。

密度计知识点总结

密度计知识点总结

密度计知识点总结一、密度概念与计算1. 密度概念密度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通常用以下公式表示:密度 = 质量 / 体积2. 密度计算在实际测量中,密度可以通过称量物体的质量和测量物体的体积来计算得出。

常见的密度计算方法有:a.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得出密度。

b. 测量法: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和水位变化来计算密度,常用的工具有比重瓶、水银密度计等。

二、密度计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 水银密度计水银密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密度计,工作原理是根据浮力原理,利用水银柱的高度来表示物体的密度。

2. 比重瓶比重瓶是一种用来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仪器,工作原理是利用被测物体在水中的浸润深度来计算密度。

3. 飞利浦密度计飞利浦密度计是一种利用声波传播速度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声波在不同密度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来计算密度。

4. 数码密度计数码密度计是一种通过先进的电子技术来测量物体密度的仪器,具有高精度和便捷的特点。

三、密度计的使用与维护1. 使用方法密度计在测量前需要进行校准,然后按照使用说明正确操作,测量后及时清洁和维护,以确保精确度和稳定性。

2. 维护保养密度计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防止因使用不当或长时间不使用而导致的设备故障和精度下降。

四、密度计的应用领域1. 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密度计常用于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控制,以及流体流速、浓度、杂质含量等参数的测量。

2.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领域,密度计广泛应用于物质性质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实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

3. 医药卫生在医药卫生领域,密度计被用于药物配方、原料药质量控制、药物浓度测定等方面。

4. 教育实验在教育实验中,密度计被用于进行物质的密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密度概念和测量方法。

总之,密度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实验测量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特性,保证产品质量,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深入发展。

数学密度知识点总结

数学密度知识点总结

数学密度知识点总结1. 密度的概念数学中的密度是描述一组数值的紧密程度的概念。

它通常用来表示某个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在不同的数学领域中,密度有不同的定义和应用方式,比如在实数集合中求解某个子集的密度、在概率论中描述随机变量的密度分布、在物理学中表示物质的密度等。

2. 实数集合中的密度在实数集合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某个子集的密度。

给定一个实数集合A,其密度可以定义为:\[ \lim_{n\to\infty} \frac{|A\cap[-n,n]|}{2n} \]其中A∩[-n,n]表示A与区间[-n,n]的交集,|A|表示A中元素的个数,n表示一个趋向于无穷大的正整数。

这个定义可以表示A在实数轴上的分布紧密程度,当A包含更多的实数时,其密度趋近于1,否则趋近于0。

3. 密度在数论中的应用在数论中,密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例如素数的密度。

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如2,3,5,7,11等。

对于一个正整数n,其素数密度可以表示为:\[ \lim_{n\to\infty} \frac{\pi(x)}{x/\log(x)} = 1 \]其中π(x)表示不大于x的素数个数,log(x)表示x的自然对数。

这个公式表明,素数在自然数集合中的分布情况是非常均匀的,即素数密度是1。

4. 密度在概率论中的应用在概率论中,密度是描述随机变量分布的一个重要概念。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密度可以用概率密度函数来表示,该函数在[0,∞)上的积分为1,表示概率密度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的概率总和为1。

密度的概念在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计算均值、方差和偏度等方面。

5. 密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物理学中,密度是用来描述物质分布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物质的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可以表示为:\[ \rho = \frac{m}{V} \]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密度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质的性质,比如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铁可以沉在水中。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一、密度的概念与公式密度的概念: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大,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小,通过密度可以判断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密度的公式:密度的数值是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到的,通常用ρ表示,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物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³)。

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使用千克/立方米(kg/m³)。

二、密度的性质1.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密度可以用来区分物质的种类。

2. 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3. 密度与压强有关。

当物质被外力挤压变形或被压缩时,会使密度增加。

而当外力减小或取消时,密度也会趋于恢复原状。

三、密度的测量方法1. 实验室常用的密度测量方法有:比重法、水银柱法、测量密度计法和容积法。

2. 通常情况下,比重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比重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某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通过量取某物质质量和在水中排开体积来测定物质的密度。

3.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比重尺和比重瓶可以方便地进行密度的测量。

比重尺是一种浮标测量仪器,可以利用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来测定物质的密度;比重瓶也是一种测定密度的工具,通过特定的设计,可以直接通过称量并且量取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应用1. 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金融领域的黄金密度测定、工程建筑领域的材料密度测定、生产工艺领域的流体密度测定等等。

2. 在日常生活中,密度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在烹饪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食材的成熟度;在交通运输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船只和飞机的载重能力;在医疗领域,可以通过密度测量身体内部的组织情况。

3. 通过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征。

小学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小学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

小学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

一个物体的密度越大,它就越重。

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并且在许多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密度的定义密度(ρ)可以用下式来表示:ρ = m/V其中,ρ是密度,m是物质的质量,V是物质的体积。

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千克/立方米(kg/m³)或克/立方厘米(g/cm³)。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密度通常是其性质之一。

例如,金属的密度通常比较大,而气体的密度通常比较小。

这就是为什么金属会沉在水里,而气体会浮在水上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密度也可以用来区分它们。

比如,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而木材的密度通常小于水,所以木头会浮在水上。

相反,铁的密度大于水,所以铁会沉在水里。

密度的测量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

这可以通过天平来实现。

然后,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体积。

这可以通过将物体放入水中,然后测量水的位移量来实现。

最后,我们可以用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出其密度。

应用密度有很多应用,尤其是在工程和科学领域。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师们需要知道不同材料的密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建造建筑物。

在天文学中,密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星球和恒星的性质。

在医学领域,密度可以用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

总结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并且在许多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其密度,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特性。

密度的理解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密度的概念、特性

密度的概念、特性
业中。
在材料科学中,密度是评估材料 质量、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参数, 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具有指导
意义。
在化学工业中,密度可以用于监 测化学反应过程和产品质量,例 如在石油工业中通过密度来监测
油品的纯度和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密度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密度可以用于 检测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例如通过 测量牛奶的密度来判断其是否新鲜。
02 密度与物质特性
CHAPTER
密度与物质的质量
01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单 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
02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
03
在地球表面,不同物质的密度有所不同,例如水的密度约为1 千克每升(在标准状况下),而金属铜的密度约为8千克每升
相对密度的定义
相对密度是指某一物质与水的密度之 比,通常用符号D表示。
VS
相对密度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物质密度 的大小,但无法表示物质的具体密度 值。
计算公式
物质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ρ = m/V,其中m为物质的质量,V为物质的体积。
相对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D = ρ/ρw,其中ρ为物质的密度,ρw为水的密度。
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总结词
密度与浮力密切相关,物质的密度与其在水中的浮力大小成正比。
详细描述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因此,密度越 大的物质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也越大。例如,铁块比木头更重,因此在水中下沉得更深。
密度与热膨胀的关系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物质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 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增大。

工程中密度的名词解释

工程中密度的名词解释

工程中密度的名词解释引言:密度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各个工程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工程中密度的涵义、计算方法以及在不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解释。

一、密度的概念密度是指在一定物质体积或单位空间内所包含的物质质量。

通常表示为ρ(rho)。

它是描述物质紧密程度的物理量,不同物质密度的大小取决于其组成、分子结构以及温度和压力等环境因素。

二、密度的计算方法密度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求得。

常用的单位有千克/立方米(kg/m³)或克/立方厘米(g/cm³)。

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

在工程中,我们常用实验方法或测量方法来确定材料的质量和体积,从而计算得到密度的数值。

三、密度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1. 混凝土工程:密度在混凝土工程中一直都是一个重要指标。

混凝土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其强度和工程性能。

通过调整混凝土中的骨料种类、掺合料添加量等因素,可以有效改变混凝土的密度。

2. 土质工程:在土质工程中,密度是评价土的坚实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控制土场的加密度和固结度,可以增强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保证土地基的工程质量。

3. 基础工程:在基础工程中,密度被广泛用于评价填料材料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调控填料材料的密度,可以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四、密度在材料工程中的应用1. 金属工程:金属材料的密度是衡量其质量和体积之间关系的重要标志。

通过控制金属材料中的合金元素种类和含量,可以有效改变金属的密度,以满足不同工程要求。

2. 塑料工程:在塑料工程中,密度也是一个重要考量指标。

不同的塑料密度会影响其材料的性能,如韧性、硬度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和控制加工方法,可以实现所需密度的塑料制品。

3. 石材工程:石材的密度也是衡量其品质和适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密度的石材具有不同的硬度和耐磨性。

在建筑和装饰工程中,通过选择合适密度的石材,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寿命。

七年级密度知识点

七年级密度知识点

七年级密度知识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性质。

它指的是物质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

密度的概念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不同物质之间的差异和特征。

一、密度的计算方法密度计算的公式是:密度 = 质量 ÷体积其中,质量是物质的重量,单位是千克(kg);体积是物质占据的空间大小,单位是立方米(m³)。

举个例子,如果一块金属的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2立方米,那么它的密度就是5 ÷ 2 = 2.5千克/立方米。

二、密度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密度可以反映物质的性质,因此不同种类的物质的密度也会出现差异。

1. 固体:铁、铅、金等金属的密度较大,达到了7至19千克/立方米之间;木材、玻璃、冰等非金属材料的密度较小,一般在0.5至2千克/立方米之间。

2. 液体:水的密度为1千克/立方米,最常见的其他液体如酒精、汽油、油、稀硫酸和氢氧化钠等在0.7到1.9千克/立方米之间。

3. 气体:气体的密度很小,一般小于1千克/立方米。

在标准大气压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3千克/立方米,氦气的密度约为0.18千克/立方米。

三、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1. 判断物质种类:由于不同种类的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密度来判断它的种类。

2. 分离混合物:利用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分离的方式将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分开。

3. 飞行器设计:在飞行器设计中,需要考虑空气的密度对于飞行过程中的航空器的影响,因此需要计算空气的密度。

四、错误的思考方式一些人会认为,密度越大的物质必定比密度小的物质更重,这是错误的。

实际上,密度与物质的重量无关,它是一个和物质体积相关的属性。

另外,密度也不能用来判断物质的质量,因为即使两个物质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也可能不同。

五、小结密度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之一,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计算出来。

不同种类的物质的密度也会出现差异,可以根据密度来判断物质的种类和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某种物质的质量和其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

符号ρ。

国际主单位为单位为千克/米^3,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

其数学表达式为ρ=m/V。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体积的主单位是立方米,于是取1立方米物质的质量作为物质的密度。

对于非均匀物质则称为“平均密度”。

2、密度的物理意义。

用水举例,水的密度在4℃时为10^3千克/米^3或1克/立方厘米(1.0×10^3kg/m^3,)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0^3千克/米^3。

标准状况下干燥空气的平均密度为0.001293×10^3千克/米^3。

常见的非金属固体、金属、液体、气体的密度:(单位:千克/米^3)金:19.3×10^3 银:10.5×10^3 钢,铁:7.9×10^3铅:11.3×10^3 铜:8.9×10^3 铝:2.7×10^3 干松木:0.5×10^3 水银:13.6×10^3 硫酸:1.84×10^3 植物油0.9×10^3煤油,酒精0.8×10^3 汽油:0.71×10^3 二氧化碳:1.98 氧:1.43 空气:1.29一氧化碳:1.25 氦:0.18 氢:0.09纯水:1.0x10^3 海水:1.03x10^3 砖:(1.4~2.2)x10^3蜡:0.9x10^33. 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以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或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表示。

主要用在换算数量与交货验收的计量和某些油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简单判断油品性能上。

4.在印刷术语中,反射密度指一种表面的遮光能力;透射密度指一种过滤器的遮光能力。

5.感光材料的密度是指其经曝光显影后,影像深浅的程度。

如胶片,画面愈是透明的地方,密度愈小;反之,愈是不透明的地方,其密度愈大。

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所含物质减少,所以质量减少。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同种物质的密度不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质量、体积等因素无关,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同种物质的密度则是相同的。

密度的公式:ρ=m/V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正确理解密度公式时,要注意条件和每个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

从数学的角度看有三种情况:(1)ρ一定,m和V 成正比;(2)m 一定时,ρ与V 成反比;(3)V 一定时,ρ与m 成正比。

结合物理意义,三种情况只有(1)的说法正确,(2)(3) 都是错误的。

因为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随体积和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在理解物理公式时,不可能脱离物理事实,不能单纯地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中各量的关系5. 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千克/ 米³。

正确读法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kg/m³, 常用的单位是克/厘米³, 正确读法是克每立方厘米, 符号为g/cm³。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l g/cm3=1000kg/m³例如水的密度是1000kg/m,也就是1g/cm6. 水的密度值为1000kg/m³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kg.7.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8. 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如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用“分析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判定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1)提据公式, 求出其密度,再与该物质密度ρ比较,若< ρ , 则为空心, 若=ρ,为实心。

(2)已知质量,由公式V=m/ρ ,求出V ,再与V物比较,若V物> V ,则为空心,若V=V物,则该物体为实心。

(3)把物体当作实心物体对待,利用, 求出体积为v的实心物体的质量,然后将m 与物体实际质量m物比较, 若m>m物时,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m物, 则该物体为实心。

9. 人体的密度仅有1.07 g/cm&sup3;,竟然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所以学游泳应该不会太难吧!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在路上看到的油渍,都会浮在水面上了吧。

海水的密度大于水,人体在海水中比较容易浮起来。

水的密度竟然大于冰,你现在就去冰箱里拿一些冰块,把它丢在半杯水中,看看冰块是浮着呢?还是沉下。

物质的密度会受温度的影响而改变。

一般而言,物质的质量不受温度影响,但是体积会热胀冷缩。

所以温度上升时体积膨胀,密度相对就变小了。

相反的,物质在温度下降时体积缩小,密度会变大。

不过水是例外,因为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水温只要从4℃上升或下降,密度都会变小。

也就是说4℃的水,体积在受热时也膨胀、冷却时也膨胀。

所以水总是由表面开始结冰,密度最大的4℃的水会沉入最底层。

这个性质非常重要,在严寒的冬天,虽然水的表面已结冰,但在湖泊的底层仍维持4℃左右,使水中的生物可安然度过冬天。

10.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特性。

根据密度的大小,人们可以鉴别物质;选择密度不同的物质,可以满足制造的不同需要;通过测定密度,科学研究中还可能发现其他新物质。

11.密度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kg/m&sup3;”,这是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掌握的,但是要换算单位,不少同学却感到困难了。

例如:铁的密度是7.8×10^3kg/m &sup3;=g/cm&sup3;。

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单位换算中的基本方法来解决,那就是分子里的单位变小多少倍,换算后的数值就变大多少倍:1千克=10^3克;分母中的单位变小多少倍,换算后的数值要变小多少倍:1m&sup3;=10^6cm&sup3;,因此,7.8×10^3kg/m&sup3;=7.8×10^3×(10^3/10^6)g/cm&sup3;=7.8g/cm&sup 3;;根据这种换算方法;分析一下可以得出密度的单位有一个规律,即:对于某种物质的密度,在分别用“g/cm&sup3;”,“kg/dm&sup3;”和“t/m&sup3;”来做单位时,它们的数值是相同的。

例如,铁的密度,按照这个规律可知:ρ水=7.8g/cm&su p3;=7.8kg/dm&sup3;=7.8t/m&sup3;。

这个“7.8”就是课本上密度表中铁的密度值去掉10^3得到的。

记住这个规律,不但给密度单位的换算带来很大的方便,而且使一些涉及密度计算的问题变得简单。

例如用这种方法来记算水的质量,就是1厘米&sup3;(毫升)水的质量是1克,1分米&sup3;(升)水的质量是1千克,1米&s up3;水的质量是1吨。

1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编辑本段]【密度的应用】密度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2.可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可计算某些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

4.可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如判断物体是否空心,用“分析法”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判定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1)提据公式, 求出其密度,再与该物质密度ρ比较,若> ρ , 则为空心, 若=ρ,为实心。

(2)已知质量,由公式V=m/ρ ,求出V ,再与V物比较,若V物> V ,则为空心,若V=V物,则该物体为实心。

(3)把物体当作实心物体对待,利用, 求出体积为v的实心物体的质量,然后将m 与物体实际质量m物比较, 若m>m物时,则该物体为空心,若m=m物, 则该物体为实心。

5.可计算液体内部压强以及浮力等。

综上所述,可见密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鉴别未知物质,密度是一个重要的依据。

“氩”就是通过计算未知气体的密度发现的。

经多次实验后又经光谱分析,确认空气中含有一种以前不知道的新气体,把它命名为氩。

在农业上可用来判断土壤的肥力,含腐殖质多的土壤肥沃,其密度一般为2.3×103千克/米3。

根据密度即可判断土壤的肥力。

在选种时可根据种子在水中的沉、浮情况进行选种:饱满健壮的种子因密度大而下沉;瘪壳和其他杂草种子由于密度小而浮在水面。

在工业生产上如淀粉的生产以土豆为原料,一般来说含淀粉多的土豆密度较大,故通过测定土豆的密度可估计淀粉的产量。

又如,工厂在铸造金属物之前,需估计熔化多少金属,可根据模子的容积和金属的密度算出需要的金属量。

[编辑本段]【测物体密度的方法】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开发学生思维,本人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测量方法:首先使用天平测出质量,然后使用量筒测出体积,最后使用公式得出密度。

[编辑本段]一、测固体密度基本原理:ρ=m/V:1、称量法: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2、比重杯法: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步骤:1、往烧杯装满水,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1;2、将金属块轻轻放入水中,溢出部分水,再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质量为m2;3、将金属块取出,把烧杯放在天平上称出烧杯和剩下水的质量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