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
简述明示家具的艺术特点

简述明示家具的艺术特点
明式家具是中国古代明代时期(1368年-1644年)的家具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以下是明式家具的主要艺术特点:
1. 简约而精致:明式家具注重简约而不失精致,追求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
家具的造型简洁、清晰,没有繁杂的装饰,凸显了整体的美感和平衡感。
2. 实用性和功能性:明式家具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追求家具的实用价值。
家具的设计考虑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如储物空间、坐姿舒适等,使家具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能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
3. 纹饰和雕刻:明式家具的纹饰和雕刻通常简洁而精美,常常以花草、鸟兽、山水等自然元素为主题。
雕刻技法精湛,细节处理精细,展现了中国传统木雕工艺的高超水平。
4. 木材的运用:明式家具常使用上等的硬木,如紫檀木、鸡翅木、红木等。
这些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经过精心的加工和润色,使家具更加耐久和具有观赏性。
5. 对称和平衡:明式家具注重对称和平衡的原则,家具的左右对称性和整体的平衡感是其设计的重要特点。
通过精确的比例和布局,使家具整体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6. 传统文化的融入:明式家具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
素,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观念。
总的来说,明式家具以其简约、精致、实用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而闻名,代表了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辉煌成就。
它不仅是家具的实用品,更是一种艺术品,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点

明式家具作为家具品类中的精品,其艺术韵味和设计风格引起了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消费者的青睐。
追求天然的木质纹理之美;结构严谨、装饰洗练;家具款式系列化;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明式家具独特的四个艺术特点。
以后历经清朝,制作了一件又一件举世瞩目的艺术品,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了广为人知的中国家具——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的整体结构以框架式样为主要形式,呈现出束腰和无束腰两大结构特征。
无束腰家具以圆腿侧足为主,造型简练稳重。
有束腰家具方腿直足,或三弯腿或鼓腿,形体敦厚而庄重秀丽。
这两种造法,给人以虚实相间、方正稳重的感受,成功地体现出科学性和艺术性融于一体的造型美。
明式家具造型上的另一特色是特别讲究线条美。
它不以繁缛的花饰取胜,而着重于家具外部轮廓的线条变化,因物而异,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曲线美。
如"S"形椅背,既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又别具一格。
线脚的变化和运用是明式家具线条造型的另一特色。
线脚是指家具边框边缘的造型线条。
通过各种线与面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几何形断面,从而产生出鲜明的装饰效果,极富艺术情趣。
明式家具的装饰手法善于提炼,精于取舍。
主要通过木纹、雕刻、镶嵌和附属构件等来体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工艺水平。
在选料上十分注重木材的纹理,凡是纹理清晰好看的"美材",总是放在家具的显著部分。
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圆雕以及浮雕与透雕结合等多种,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
雕刻纹饰题材广泛,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
刀法细腻,线条流畅,生动形象,极富生气。
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围子等处,通常仅做小面积的雕刻,细致精巧的装饰反而更加引人注目。
明清家具风格鉴赏

明代缠枝纹
清代龙纹
4、装饰风格和手法: 清代家具骨架粗壮结实,方直造型多于明式曲圆 造型,题材生动且富于变化,装饰性强,整天大 方而局部装饰细腻入微。明代家具注重造型,常 以很小的面积,饰以精细雕镂,崇饰增华,并点 缀装饰在最适当的部位,与大面积、大块面、大 区率总体形成强烈、有序、适宜和醒目的对比, 使家具整体愈显明快、简洁、洗练、大方。明代 家具在细部刻画上技巧手法众多。明代家具装饰 的另一特点就是附属配件的使用。而清式家具注 重形式,不惜功力,用料,工艺精良达到了无以 复加的程度。在装饰上力求华丽,使用了金银、 玉石、宝石、珊瑚、象牙、百宝等不同质地的装 饰材料;珐琅嵌、瓷嵌也是当时重要的装饰手法; 描金、彩绘在清式家具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1、清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1)用材厚重
(2)装饰华丽
2、清式家具的产地
广州 苏州 北京 它们各代表一个地区的风格、特点,被称 为清式家具的三大名作。其中以广式家具 最为突出,并得到皇家的赏识。
(1)广式家具
广州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便成为中国对外贸 易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门户。随着对外贸易的 进一步发展,各种手工业也都随之繁荣和发展起 来。加之广州是贵重木材的主要产地,南洋各国 的优质木材也多由广州进口,制作家具的材料比 较充裕,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赋予了广式 家具独特的艺术风格。 广式家具的特点之一是用料粗大充裕;之二是装 饰花纹雕刻深峻,刀法圆熟、磨工精细。
造型特征: 合理的功能和简练优美的造型是明代家具的重要 特征。明代家具的设计讲求严密的比例关系和适 宜的尺度,在此基础上与使用功能紧密地联系在 一起,力求达到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明代家 具在造型中运用曲线,无论是大区率的着力构件 还是小曲率的装饰线脚、花纹及牙板,大多简洁 挺劲,圆润流畅,而无矫饰。清代家具变肃穆为 流畅,化简素为雍贵,从适用走向艺术,把清新 典雅的明代风格衍化转变成繁缛富丽的清代风格。 清代家具的总体尺寸趋于宽、高、大、厚,于此 适应,局部尺寸与部件用料也随之加大变宽。
明代家具风格特点

明代家具风格特点说明代家具风格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欣赏家具、鉴定家具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细细分析有四点: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
我们看以上图中的明代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
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他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
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
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 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
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
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
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
但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
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
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从以上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
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
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鸂鶒木等。
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
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
明代家具的种类及艺术特点

明代家具的种类及艺术特点一、明代家具的概述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家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明代,家具制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款式和新工艺,这些都为后来的家具制作奠定了基础。
二、明代家具的种类1.桌椅类家具:明代桌椅类家具主要有方桌、圆桌、八仙桌、太师椅、藕荷座等。
其中,方桌和圆桌是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方桌多用于书房或客厅中,而圆桌则多用于饭厅或会客厅中。
2.床类家具:明代床类家具主要有罗汉床、紫檀床和红木床等。
罗汉床是一种较为奢华的床,常用于皇宫或贵族家中。
紫檀床和红木床则是普通人家中使用较多的一种。
3.柜类家具:明代柜类家具主要有屏风柜、书柜和鞋柜等。
其中,屏风柜是一种结合了屏风和柜子功能的复合型家具,常用于客厅或书房中。
书柜则是一种专门用于存放书籍的柜子,常用于书房中。
4.屏风类家具:明代屏风类家具主要有山水屏、花鸟屏和人物屏等。
其中,山水屏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多用于客厅或会客厅中。
三、明代家具的艺术特点1.造型简洁:明代家具的造型非常简洁,没有过多的装饰和雕刻。
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当时社会注重实用性和朴素性。
2.材料考究:明代家具所使用的材料非常考究,往往采用名贵木材如紫檀、红木等。
这些材料质地坚硬、纹理美观,并且不易变形和腐朽。
3.工艺精湛:明代家具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尤其是雕刻工艺更是达到了巅峰。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打磨和涂漆等处理才能完成。
4.文化内涵丰富:明代家具除了实用性之外,还注重文化内涵。
许多家具上都有诗词、画像或者寓意深刻的图案,这些都体现了当时的文化和审美观念。
四、总结明代家具是中国家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不仅在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明代家具造型简洁、材料考究、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这些都为后来的家具制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明式家具特点

明代家具以做工精巧、造型优美、风格典雅著称于世,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家具的黄金年代”。
当时,工匠们将最优质的木材、完美的设计和精心的匠艺融汇一体,制造出令西方人惊叹的“如谜一般完美”的家具。
明代家具最大的特点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精、巧、简、雅”:
精选材精良,制作精湛。
明代家具在用料上,多采用今日已极为稀见的紫檀、黄花梨、铁梨木等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深沉的名贵木材;工艺上采用杉卯榫结构,合理连接,使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
巧制作精巧,设计巧妙。
明代家具在造型结构上,非常重视与厅堂等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的整体配置也主次井然,和谐有致,使人感到舒适、安逸,且陈列在厅堂里有装饰环境、填补空间的巧妙作用。
简造型简练,线条流畅。
明代家具在造型上尽管式样纷呈,变化多端,但“简练”是其共同点,表现为:简洁、明了、概括,几根线条的组合造型,即能给人以静而美、简而稳、疏朗而空灵的艺术效果。
雅风格清新,素雅端庄。
明代文人崇尚“雅”,达官贵人和富商巨贾也爱附庸风雅。
因此,当时的家具在制作上十分强调和突出“雅”,具体表现为:造型上的简练、装饰上的朴素、色泽上的清新自然,而毫无矫揉造作之弊。
美术考研资料之明代家具的特色

美术考研资料之明代家具的特色1,注意木材的质地,多采用硬质的树种,所以又通称硬木家具。
2,充分体现木材的色泽和纹理,而不家油漆。
3,注意家具的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例如,方或圆的脚好似建筑的柱,横档撑子好似梁。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以用四字概括:简,厚,精,雅。
简: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
厚:它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精:它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
雅:它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
明代家具其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主要是它巧妙地恰如其分地使用了工艺美术的设计原理?论1,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2,注意材料美,充分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而古加以遮饰。
深沉的色调,坚而细的质感,达到了稳定和调和的艺术要求。
3,注意结构美,不用钉,不用胶,而主要是运用榫的机构,不同的部分运用不同形式的榫,既符合功能要求,又使之牢固。
4,注意工艺美,面的处理,有适当的比例和尺度,线的运用,简洁利落,在造型的结束处理和转折部位,加以不同的变化,产生丰富的造型形象,此外如牙子,卷口等作为重点装饰,倍增家具的形式美。
P302,嘉定三朱:名。
嘉定地区明代里著名竹雕艺人有万历时人朱鹤,字松邻,朱小松,字清父,朱鹤儿子,朱三松,字稚征,朱小松季子,他们的作品闻名一世,因此得名。
以深刻及透雕见长。
P303,明代工艺美术风格特征:其艺术风格达到了十分精炼的程度,具有端庄,敦厚的特点,可以用“健”“约”等字来形容。
健:充实而不浮艳。
约:概括而不。
清代工艺美术P307,古彩:康熙时期,重要品种,继承明代五彩的传统技法而发展的彩绘,笔力健劲,又称硬彩,多用单线平涂,色彩浓艳,较之明代五彩则又有深浅层次之分。
粉彩:雍正时期,其最有成就,它始于康熙,至雍正时期最发达,特征是色调柔和淡雅,笔力精细工整,故又称软彩。
粉彩和五彩的区别:1,粉彩用“玻璃白”涂底。
产生不透明的效果,五彩则不用打底。
明朝家具风格特点

明朝家具风格特点
1. 明朝家具那简洁明快的风格特点啊,就像夏日里的一阵清风!比如说那把官帽椅,线条流畅,没有过多繁杂的装饰,可不就是让人看了就觉得清爽舒服嘛!
2. 明朝家具的比例协调简直绝了呀!就好比一个人身材比例恰到好处,看着多舒服呀,像那个架子床,尺寸比例把握得极好,摆在家里多有范儿!
3. 明朝家具的工艺精湛得让人惊叹啊!这就如同一位大师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你看那榫卯结构,多牢固,多精细,简直是巧夺天工啊!
4. 明朝家具的材质讲究,那可是非常挑的哟!如同选美一样,非得是好的木材才行,像黄花梨木的家具,品质多高呀,多有质感!
5. 明朝家具的装饰适度,恰到好处呢!可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像一件素雅的旗袍,简约中透着优雅,多有魅力呀!
6. 明朝家具的韵味独特,好有魅力呀!这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越听越有味道,那个画案摆在那,就散发着独特的韵味呢!
7. 明朝家具的舒适性也很棒啊!就好像躺在温暖的怀抱里,那圈椅坐上去得多惬意呀,让人不想起来!
8. 明朝家具风格特点太突出啦,真的是家具中的瑰宝呀!简洁、协调、精湛、讲究、适度、独特、有韵味、舒适,这就是明朝家具,谁能不爱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可细分为以下四点:
1. 造型简练、以线为主
明代家具的比例极为匀称而协调。
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的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 结构严谨作工精细
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
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明代家具仍然牢固如初,足以体现其结构的高科学性。
3. 装饰适度繁简相宜
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和装饰用材多种多样。
但是,决不贪多堆砌、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
使整体上保持朴素与清秀的本色。
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4. 木材坚硬纹理优美
明代硬木家具充分利用了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大都呈现出羽毛兽面等朦胧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
其用材多为黄花梨、紫檀等高级硬木,本身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
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外,不加添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特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审美趣味。
明代家具用材:
明代细木家具的用材,是构成明式风格的一部分。
因此在欣赏、判断家具年代和风格的时候,分析其材质情况和历史用材情况,也是主要内容。
明代家具用材,可分细木、柴木两大类。
紫檀、花梨、鸂鶒木、铁力木、红木、乌木、楠木等均属细木,除楠木外又称硬木。
榆木、榉木、杉木等都属柴木。
从全国各地家具制造业和广大用户使用情况看,漆木家具占比重最大,但因为硬木坚固,容易保存,所以传世家具以硬
木为多。
本节所要说明的木材,也限于硬木。
现将各种木材的特点分述如下:
紫檀木是名贵木材,主要产于热带地区的南洋群岛,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也有少数生长。
其木质坚硬,体重,放在水里立即下沉。
没有疤痕,呈紫黑色。
《博物要览》说"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浸之,可染物。
"从彩图中的家具实物照片中,可以看出它的纹理稠密,经打蜡磨光和空气氧化,逐渐演变成红紫、黑紫色。
色调深沉稳重,有古雅静穆感。
这是紫檀木家具的最主要特征。
使用紫擅制作器物,由来己久,东汉未年就见记载。
到了明代,紫檀木受到皇家的宠爱。
明代官方派员定期赴南洋采办,皇家储存了很多紫檀木。
直到清代早期,宫廷制作家具,使用的多是明代的库存。
清代认为紫檀是名贵木材之首,但是清中期以后,库存告罄,货源中断,紫檀紧缺。
所以,清代中期以后的家具,就采用红木替代了。
花梨木产于广东、广西,但数量不多,《博物要览》说:"花梨产交(交趾)广(广东、广西)溪峒,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花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具。
"《广州志》记载:"花榈色紫红,微香,其纹有若鬼面,亦类狸斑,又名'花狸'。
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者佳。
"
花梨木又分新花梨与老花梨。
老花梨又称黄花梨,材质适中,性温,不变形,有香气,色呈橙黄,有的红紫,有似狸斑的深浅相间花纹。
明代高级考究的家具,多是用黄花梨制作。
由于老花梨纹理漂亮,工匠们多采用通体光洁的处理,不作雕饰,以突出木材纹理的自然美,花梨家具华丽无比。
新花梨又称草花梨,色赤黄,木质疏松,棕眼粗,呈条纹,没有光泽,材质远远不如老花梨。
杞梓木、鸡翅木,也是贵重木材,出产在西蕃。
我国广东、海南也产此木此木质硬,苏州工匠有"木里含沙石"之说,破料时常常打锯,所以也叫它"砂石木"。
鸡翅木的纹理、色调比较特殊,受光照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有暗红色,也有更重些的紫褐色。
这也许就是北京匠师所谓的新老之别。
新的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不清;老的纹理细腻,有紫褐色深浅变化,而且有光泽,如同鸂鶒鸟的羽毛一般漂亮。
鸡翅木材数量不多,所以,传世家具也较少。
铁力木也叫铁梨木、铁栗木。
产于印度和我国的广东、广西。
树木直立高大,直径丈余,质地坚硬、沉重,纹理细美,心材呈暗红色。
它的色泽和花纹,与鸡翅木很相似,只是纹理粗些。
用铁力木打制的家具,经久耐用。
铁力木因树体高大,所以材料也很宽大,适于打造大型家具。
常见明式家具中的大翘头案,长达三米以上的案面,竟是用一块铁力木的整料作成。
铁力木价格低廉,明式家具的大件多用此木。
由于此木酷似鸡翅木,有些家具商,常以铁力木伪充鸡翅木,或在鸡翅木家具的个别构件上,以铁力木充替,真伪难辨。
椐木或写成榉木、椇木。
产于我国的江浙等地,木质坚硬,色纹并茂,其纹如天然美丽的山峦重叠,色如琥珀的黄花梨,是制作家具的良材。
椐木在明清的民间家具中,使用较多。
椐木家具的式样和制作手法,多取明式,与花梨、紫檀家具的式样和制作手法相同。
所以,椐木家具虽非贵重木材,但仍不失其艺术价值,极受珍爱者的欢迎。
红木生长在我国广东、云南及南洋群岛,印度是主要产地。
其木质的坚硬程度,和材质的重量,仅次于紫檀。
红木色呈浅红色,但年久日深经空气氧化,逐渐会变成深红或黑红色,个别还能呈现墨色斑点。
纹理细密光滑,并有轻微香气,表面光泽华丽。
清代乾隆以后,高级家具多数为红木。
用红木制造仿明式花梨家具,表面确有花梨效果,往往乱真。
仔细辨认,可发现它没有闪烁的斑斑金点和鬼面纹等花梨木的其它特征。
乌木产于海南、云南等地。
性坚体重,纹理细腻,颜色黑如墨,光亮似漆,日久而不变。
乌木材小,无大材,而且产量少,所以价格昂贵。
因此,乌木家具只有炕桌之类的小件。
但是北京故宫内,有一件乌木大罗汉床,镶粉彩瓷片,是清代家具,实为稀罕的珍品。
由于乌木量少材小的特点,一般多作台面的心板,或台面四周的边框,与其它不同颜色的木材搭配,形成深浅对比,或红黑成趣,很是新颖别致。
瘿,"树瘤也、树根。
"(《格古要论》)瘿木非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
此处木材纹理特殊,效果奇异,历来受人喜爱。
瘿木,实指木质纹理的特征。
瘿木,也写作影木。
产于辽东、山西、四川等地。
不同树种的影木,呈不同花纹,如:
楠木瘿--木纹呈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状。
桦木瘿--俗称桦树包,呈小而细的花纹,小巧多姿,奇丽可爱。
花梨瘿--木纹呈山水、人物、鸟兽状。
柏木瘿--呈粗而大的花纹。
榆木瘿--花纹又大又多。
枫木瘿--花纹盘曲,互为缠绕,奇特不凡。
瘿木一般用作台面心板,可想,一件桌案的精致边框,配以自然成趣的瘿木台心,将是何等别致,新颖。
瘿木大材少见,仅见《博物要览》卷十载:"余昔于重庆余子安家得桌面,长一丈一尺,阔二尺七寸,厚一寸许,满面胡花,花中结小细葡萄纹及茎叶之状,名满架葡萄。
"现在我们所见的传世家具中,瘿木只作镶板使用。
硬木制成的明式家具,年代越久越是漂亮。
因为家具收藏家们,有许多使用经验,一位有名里的前辈告诉我:使用硬木家具要经常擦摸。
擦,是用布擦,或用棕老虎擦。
使得家具表面的浮蜡去掉,渗入木纹里面的蜡保持住,木质亮而不燥,呈现出润泽、含蓄、古朴、典雅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