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立项报告

合集下载

浅谈文物保护规划立项报告的编写

浅谈文物保护规划立项报告的编写

浅谈文物保护规划立项报告的编写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文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对于我们世代的人们来说,具有着不可替代和不可复制的价值。

由此,文物保护工作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息息相关。

文物保护规划是针对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和趋势,对保护工作进行科学、系统、有计划的规划,是一项对文物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工作。

本篇文章将从文物保护规划立项报告的编写入手,对规划报告的要求、编写流程以及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报告要求规划立项报告是文物保护规划工作的第一步,对其质量的要求直接关系到后续规划的顺利实施。

对于立项报告,一般需要包含以下要求:1. 目的和工作范围明确规划立项报告的目的是何种,确定规划的工作范围,建立框架和基本实施方法。

2. 前期调查和研究通过对现阶段的文物保护和管理现状进行研究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加以总结分析。

同时,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性资料、有关政策法规、相关制度等进行详细梳理和归档。

3. 问题分析和目标设定分析前期调查和研究结果,找出相关问题和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和目标设定,为后续的规划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和支撑。

4. 内容的编排规划立项报告的编写需要对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和分类整理,确保在整个文物保护规划报告中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主要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工作目标、工作措施、项目安排、资金保障等。

二、报告编写流程1. 建立规划组织要成立负责文物保护规划的工作组织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组织和协调,确保相关工作能够开展。

2. 制定规划工作计划在规划立项报告的基础上,建议制定详细的规划工作计划,确保规划工作有序有力、实施计划顺畅。

3. 开展前期调查研究前期调查工作是制定规划的前置工作,需要多方面开展,了解和总结有关文物保护工作的信息、资料等,形成前期调查研究报告。

4. 开展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在此过程中,需明确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保护措施、保护要求等基本内容,为后续规划工作做好铺垫。

浅谈国保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的编写

浅谈国保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的编写

作者: 李长盈
作者机构: 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江汉考古
页码: 124-126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期
主题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事业;立项报告;规划;编写;写作规范;基础资料;单位根
摘要:我国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如火如荼,各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保单位,下同)保护规划的编制如井喷之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对其审评程序将更加详细、严格。

国保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的通过与否直接决定了文保规划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写好此立项报告显得越发重要。

然而,国保单位保护规划的立项报告尚未公布统一的写作规范,目前立项报告的编写基本为相关规划编制资质单位根据各个国保单位的基础资料,。

国家文物局关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报审和专项补助资金申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报审和专项补助资金申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文物局关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报审和专项补助资金申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4.01.27•【文号】办保函[2014]60号•【施行日期】2014.01.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报审和专项补助资金申报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办保函〔2014〕6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厅):2013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出了新规定。

近期,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项目咨询评估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改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防雷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物督发[2013]18号),实施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审批制度的改革。

为配合各项新制度和新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审批效率,规范和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现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报审和专项补助资金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报审工作(一)自2014年2月15日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开始实行网络报送制度。

对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涉及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和技术方案的审批,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在按正常程序报送请示件及技术文件纸质文本的同时,需通过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网络报审系统()提交相应技术文件电子文本。

自2014年6月1日起,国家文物局将不再接收技术文件纸质文本,全部改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网络报审系统提交技术文件电子文本。

6月1日前,文物安全防护工程项目报审仍按正常程序报送纸质文本,网络报审系统相关事项另行通知。

2014年度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按《关于改进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物博函[2013]982号)规定程序审批,待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网络报审系统研发完成后,实行网络报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江苏文物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江苏文物局

附件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xxx(工程对象名称)xxx (保护工程类型)立项报告
编制单位:(盖章)
申报单位:(盖章)
年月日
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2.项目概况
注:组群建筑,分项名称应具体到每个单体建筑;包含项目较多的遗址,分项名称应具体到每个遗址点的每个保护项目。

表格可根据填报内容自行增加。

5.项目实施计划
6.经费估算(万元)
7. 图纸:图纸应清晰,标注清楚,包括位置图、总平面图及工程对象图,如有
其他相关图纸可另附。

1)位置图,应标识工程对象的地理位置;
2)总平面图,应标识申请立项的工程和已完成的保护工程区域、位置,并与保护沿革相一致,石窟寺需附总立面图;
3)工程对象图,应标识工程对象现状及规模。

4)其他相关图纸
8. 照片:照片应清晰,标注名称、拍摄时间,并配以简要说明,包括整体风貌
照片、工程对象照片和病害照片。

1)整体风貌照片应能反映工程对象与周边文物及环境的关系。

2)工程对象照片应能反映保护(防护)对象的基本状况、价值和安全风险。

3)病害照片应能详细反映保护(防护)对象的问题、病害类型、破坏形式、损伤程度等。

9.已批准的文物保护规划中相关的内容和图纸。

10、其他相关试验、检测、监测报告等。

国家文物局关于宝墩遗址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宝墩遗址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意见

国家文物局关于宝墩遗址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文物局•【公布日期】2012.03.09•【文号】办保函[2012]207号•【施行日期】2012.03.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国家文物局关于宝墩遗址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意见(办保函〔2012〕207号)四川省文物管理局:你局《关于宝墩古城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请示》(川文物保〔2011〕94号)、《关于朱悦熑墓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请示》(川文物保〔2011〕96号)、《关于鱼凫古城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请示》(川文物保〔2011〕97号)、《关于中江塔梁子崖墓群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请示》(川文物保〔2012〕5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一、你局所报材料对宝墩古城址、朱悦熑墓、鱼凫古城址、塔梁子崖墓群等4处遗址的性质和价值认识不足,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不够,规划编制条件尚不具备,我局暂不同意宝墩古城址、朱悦熑墓、鱼凫古城址、塔梁子崖墓群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立项。

二、请你局指导地方人民政府组织规划编制单位和专业考古研究机构,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的有关规定,在现状调研和考古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统筹考虑四川省重要遗址和墓葬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并编制保护规划立项报告,另行报批。

立项报告中应说明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物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沿革、保存现状和主要问题、保护和管理状况、考古和研究情况、规划编制计划和进度安排、经费预算等内容。

三、请你局督促有关专业考古研究单位抓紧开展相关考古调查和测绘工作,进一步明确4处遗址的分布范围、规模和内涵,为编制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四、请你局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切实加强宝墩古城址、朱悦熑墓、鱼凫古城址、塔梁子崖墓群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妥善处理遗址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安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管理办法(试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管理办法(试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工作,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和《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抢险加固、修缮、保护性设施建设及迁移等文物保护工程。

第三条文物保护工程的申报审批分为立项申报审批、技术方案申报审批和经费申报审批三个环节。

第二章立项申报审批第四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机构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的要求编写立项报告,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初审。

第五条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对文物保护工程的性质、内容、范围、规模等情况进行初审后,报国家文物局审批。

第六条国家文物局对文物保护工程立项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审核,并出具立项批复意见。

第七条国家文物局对重大或特殊文物保护工程的立项审批,应当征询专家或咨询评估机构意见。

第三章技术方案及经费申报审批第八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立项批复意见,组织相关资质单位按照《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编写技术方案,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审批。

第九条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在审批前,应当将技术方案送交国家文物局确定的咨询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咨询评估机构应当组织专家对技术方案进行评估,向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提交评估报告,并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技术方案需要修改的,咨询评估机构应当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并对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进行再次评估。

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根据评估报告出具方案批复意见,并将批复意见和通过评估的技术方案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第十条文物保护工程经费的申报与审批按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咨询评估机构的技术方案评估费用由委托其进行评估的文物行政部门承担。

第四章职责与监督第十二条国家文物局对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

附件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编号:-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对象名称)保护规划(新编/修编)立项报告编制单位:(盖章)申报单位:(盖章)年月日目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 (1)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4)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5)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6)4.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 (7)5.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8)6.项目概况 (9)7.经费 (10)8.附件 (11)立项报告编制说明 (13)1立项范围 (13)2立项报告的编制和申报 (13)3立项报告封面填写说明 (13)3.1编号 (13)3.2立项报告名称 (1)4立项报告正文填写说明 (15)4.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15)4.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15)4.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6)4.4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 (17)4.5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8)4.6项目概况 (19)4.7经费 (21)5备注 (21)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4.紧迫性5.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6.项目实施的可行性7.本区域相关规划清单及编制状态提供本区域内现存和正在编制的相关规划清单,包括城镇或乡村总体规划、所处区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规划、旅游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

8.项目概况9.经费注: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费用单价参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项目预(概)算编制规范》附件2的规定标准计费10.附件附件一:立项报告编制单位信息(仅用于立项报告评审时就具体问题联系询问)附件二:相关图像及文件资料1)图纸(区位图,拟定规划范围及周边环境图,该文保单位总平面)2)现状照片(主要文物构成要素及周边环境的现状照片)3)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文件,修编保护规划还应提供现有保护规划公布文件、国家文物局相关批文等4)现有基础资料概述立项报告编制说明1立项范围立项范围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的保护规划。

文物保护项目情况汇报

文物保护项目情况汇报

文物保护项目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级文物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开展文物保护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面,我将就我所参与的文物保护项目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所参与的文物保护项目主要包括对古建筑、文物藏品和遗址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针对古建筑,我们采取了科学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固和修复古建筑结构、修复古建筑装饰和彩绘等工作。

在文物藏品保护方面,我们进行了文物的清理、修复和展示工作,保护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对于遗址的保护,我们进行了环境保护和遗址保护工程,有效地保护了历史遗址的完整性。

其次,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科研和考古工作,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我们对文物进行了科学的鉴定和分类,为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址,为我国历史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文物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了公众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和认识。

我们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向公众普及文物保护知识,组织了一系列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总的来说,我所参与的文物保护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丰富的文物资源提供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但是,也要看到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资金不足、技术手段有限等。

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我国丰富的文物资源保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级文物部门和相关单位继续关心和支持文物保护工作,加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共同努力,共同为我国丰富的文物资源保护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国的文物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试行)编号:-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对象名称)保护规划(新编/修编)立项报告编制单位:(盖章)申报单位:(盖章)年月日目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立项报告规范文本 (1)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3)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3)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4.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 (5)5.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6)6.项目概况 (7)7.经费 (7)8.附件 (8)立项报告编制说明 (9)1立项范围 (9)2立项报告的编制和申报 (9)3立项报告封面填写说明 (9)3.1编号 (9)3.2立项报告名称 (1)4立项报告正文填写说明 (10)4.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 (10)4.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 (11)4.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1)4.4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 (12)4.5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3)4.6项目概况 (14)4.7经费 (16)5备注 (16)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4.紧迫性5.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6.项目实施的可行性7.本区域相关规划清单及编制状态提供本区域内现存和正在编制的相关规划清单,包括城镇或乡村总体规划、所处区片的控制性8.项目概况9.经费注: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费用单价参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项目预(概)算编制规范》附件2的规定标准计费10.附件附件一:立项报告编制单位信息(仅用于立项报告评审时就具体问题联系询问)附件二:相关图像及文件资料1)图纸(区位图,拟定规划范围及周边环境图,该文保单位总平面)2)现状照片(主要文物构成要素及周边环境的现状照片)3)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公布文件,修编保护规划还应提供现有保护规划公布文件、国家文物局相关批文等4)现有基础资料概述立项报告编制说明1立项范围立项范围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等的保护规划。

2立项报告的编制和申报立项报告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管理单位组织编制。

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初审同意后,上报至国家文物局审批。

3立项报告封面填写说明3.1编号立项报告编号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分年度统一编写。

编号由年度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别代码和立项报告流水号组成(见对照表)。

示例:文物保护规划名称:佛宫寺释迦塔保护规划编号:2014-14-3-001附:对照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划代码对照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别代码对照表3.2立项报告名称规划对象名称按照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称填写。

括号内选择本立项是修编还是新编,删除不正确的选项。

立项报告名称举例:4立项报告正文填写说明4.1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4.1.1文物保护单位名称和公布批次是指国务院核定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所使用的名称和公布的批次。

4.1.2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是指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时认定的年代。

4.1.3所在地是指申报文物保护规划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坐落的地点,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填写。

4.1.4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介绍如立项规划仅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某一区段,需要在本栏简介开头明确说明,并需要在必要性、可行性等部分充分说明划分区段编制规划的理由和依据。

整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信息介绍应更简明扼要,重点介绍本区段的特征。

4.2文物保护单位管理及保护规划工作开展状况4.2.1管理和使用单位是指直接使用管理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机构名称。

如为多方使用管理的,须将使用管理方列全。

4.2.2上级主管部门是指使用管理单位的直接上级主管部门的机构名称。

如为多方使用管理的,须将各家上级单位列全。

4.2.3现行保护规划有无以是否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判断标准。

4.2.4保护规划有效年限如规划已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则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批文显示规划有效年限为准。

否则以国家文物局批复的规划最终成果中确定的有效期限为准。

4.2.5保护区划基本情况介绍此栏内应附现行保护区划图,并补充说明现行保护区划的范围及面积、保护区划管理执行状况及效果。

4.2.6保护管理机构工作开展情况是指保护管理机构进行的勘察、测绘、考古、保护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展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组织等相关工作情况简述。

4.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4.3.1重点描述文物保护单位现状区划、保护(本体和环境)、管理、展示利用、基础设施、防灾、考古、科研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说明其危害。

其中具体各方面举例如下:1)保护区划方面:现行保护区划问题及保护区划执行问题,现状周边环境对文物安全的影响,周边环境协调性和发展建设威胁等。

2)保护方面:文物残损状况以及病害;现存已有各类工程对真实性的干扰情况;破坏速度与破坏因素等。

体验文物价值的历史环境受现状的干扰影响。

3)基础设施方面:安全风险的类型、现有危害,设防紧迫程度;日常维护和展示所需基础设施方面问题等。

4)管理方面:建档情况、管理措施现状问题(保护级别公布、政府文件、管理机构、管理规章)、管理设备条件、管理技能与人才队伍问题等。

5)展示利用方面: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现状在文物价值展示阐释、社会教育效益、旅游经济效益上存在的问题,开放容量问题、交通与服务设施的配置与使用问题、展示设施的使用问题等。

建议结合图纸和照片对主要问题进行直观的描述。

4.3.2如申请立项的规划为修编,须在此栏说明现有规划在实施中的问题,论述本次修编的必要性。

4.4紧迫性阐述文物所面临的开发、建设、旅游、发展方面的压力,突出迫切性。

4.5规划范围(研究区域)认定及依据4.5.1规划范围可分为规划重点区域和规划一般区域。

通常,规划重点区域对应于遗存分布范围或保护范围;规划一般区域对应于外围环境或建设控制地带、环境控制区等1。

4.5.2应分别说明拟定规划重点区域和规划一般区域的范围、面积(及其中城市建成区的面积),以及该范围确定的依据。

与现有已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进行比较,说明1参考2013年12月财政部教科文司、国家文物局办公室编制《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项目预(概)算编制规范》中关于保护规划编制费明细计算中,将规划范围分为核心的“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公布的建设控制地带”的计算方法,并依据实际情况可有所调整扩充。

异同。

如有调整,详细解释与现有公布范围不同的原因。

4.5.3在此栏应以标明比例尺的现状地形图或航拍图为底图(建议同时提供现状地形图和卫星图),明确标示现有已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和本项目拟定的规划范围。

本栏文字描述的规划范围应与图纸中完全一致。

4.6项目实施的可行性4.6.1基础工作描述本部分的目的:主要说明现有基础工作是否足够支撑规划工作的开展,哪些欠缺的资料还需要在规划工作开展前及时补充。

本部分的要求:必要的基础图纸齐全,遗存分布范围和遗存内容掌握清晰(尤其针对考古遗址和村镇等建筑群类型)。

本部分的内容:针对申报立项的项目规划性质和目的,梳理规划必要的资料依据。

提供拟立项保护对象已有的基础资料清单,并提供欠缺资料清单。

编制保护规划需搜集、研究的基础资料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1)符合国家勘察、测量规定的测绘图(包括各个时期的航拍、地形地貌图等)。

2)历史文献资料和相关的地理、地震、气候、环境、水文等资料;必要时,应由专业部门提供专项评估报告。

3)文物调查、勘探、发掘的相关资料和报告。

4)历年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与监测记录。

5)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边环境的现状图文资料。

6)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当前的社会、文化、经济、交通、人口、地理、气候、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和城乡建设发展的相关规划文件。

7)文物展示、服务设施情况,历年游客人数与收费统计等。

8)机构、经费、人员编制、政府管理文件等。

9)其他相关资料。

其中1)、3)、5)和相关规划文件为必要条件。

本处列出的重要已有工作基础资料内容,建议整理并附具体资料在申请表附件中。

4.6.2如拟立项保护单位为古遗址,建议在基础工作描述中能够说明考古研究对其范围认知程度如何,是否能够基本明确遗址分布范围或可能分布范围。

4.6.3保障条件简述地方政府为申请立项的规划项目提供的相关政策条件、资金支持,管理机构、人员条件和现场配合条件。

上位规划中的相关规定也应作为重要的保障条件。

4.7本区域相关规划清单及编制状态由编制组织单位进行协调,提供规划区域内现行和正在编制的相关规划清单,包括城镇或乡村总体规划、所处区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规划、旅游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以便更清晰准确地阐明保护单位现状和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条件和可行性。

4.8项目概况工作内容及重点一栏应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分析的保护单位的具体情况,设定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应从规划文本框架和规划图纸两个部分,在各标题下简要展开说明规划工作重点内容。

各标题内容建议包括:一、规划文本(一)总则(二)专项评估(三)规划框架(四)保护区划(包含保护区划及管理规定)(五)保护措施(包含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和保护技术要求、专项保护工程其他工程规划、灾害防御措施等内容)(六)历史环境保护规划(大型考古遗址明确遗址格局,区域整体景观环境控制要求等)(七)相关专项规划(包含环境治理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基础设施改善规划、生态保护要求等内容)(八)展示规划(包含展示原则、目标和开放方式,核定游客容量控制指标,功能分区和展示使用要求,展示布局和展示路线,展示和游客服务设施策划等内容。

如须在规划范围建设项目,应说明内拟建项目的必要性,编制选址策划,提出建筑功能设定、规模测算和建筑设计的规划要求)(九)管理规划(包含管理模式以及相适宜的机构、经费与人员编制要求,管理机构的责权范围与日常工作内容,日常养护和监测内容,管理规章制定要求,宣传教育计划,社区参与计划等)(十)规划分期、实施重点(十一)投资估算(十二)附则二、规划图纸目录(一)区位图(二)环境图(三)现状图(四)评估图(五)保护规划总图(六)保护区划图(七)保护措施图(八)环境规划图(九)展示规划图(十)管理规划图(十一)道路交通规划图(十二)用地功能规划图(十三)基础设施规划图(十四)分期规划图(十五)工程方案图(十六)其他需要补充的规划图纸。

工作内容及重点一栏还应补充说明在规划及其前期的工作过程中,是否需要其他领域的协助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