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化学知识点复习《钠及其化合物》真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常温下,将一小块下列金属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气体产生的是A .NaB .AlC .FeD .Cu 【答案】A【解析】Na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有气体产生,故选A 。

2.(2023年云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钠很软,能用小刀切割B .Na 2O 2可作供氧剂C .Na 元素的焰色呈黄色D .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 【答案】D【解析】A .钠很软,将钠分成若干小块时,可用小刀切割,A 正确;B .常温下,Na 2O 2能与CO 2、H 2O 反应生成O 2,所以可作供氧剂,B 正确;C .含Na 元素的物质燃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所以钠元素的焰色呈黄色,C 正确;D .钠在常温下就能与水剧烈反应,所以钠着火时,不能用水灭火,D 错误;故选D 。

3.(2023年7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碳酸钠是难溶于水的白色粉末B .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C .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D .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答案】A【解析】A .碳酸钠在25℃时的溶解度为33g ,为可溶性白色粉末,A 错误;B .碳酸氢钠不稳定,高温下可以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B 正确;C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因此钠着火时需要用干燥的沙土灭火,C 正确;D .过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可以用来做呼吸面具的供氧来源,D 正确;故答案选A 。

4.(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下列钠的化合物中,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的是 A .22Na O B .NaCl C .NaOH D .24Na SO【答案】A【解析】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常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故选A。

(完整版)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完整版)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 Na2O2在储存和运输时应张贴的标志是2.把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该物质一定含有钠元素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D.该物质中不含有钾元素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B.Na2O和Na2O2投入水中都能生成NaOH,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C.Na2CO3可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而NaH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制造发酵粉等D.NaCl的性质稳定,可用作调味品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B.Na2CO3比NaHCO3稳定C.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D.物质的量相等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得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5.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A.最后溶液变蓝色B.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C.溶液仍为紫色D.因为Na2O2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6.过氧化钠跟足量的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 Na2O2、Na2CO3B. NaOH、Na2CO3C. Na2CO3D.Na2O2、NaOH、Na2CO37.CO与H2混合气体3 g和足量的氧气燃烧后,在150 ℃时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增重的质量为A. 1.5 gB. 3 gC. 6 g D无法计算8.把CO2通入含NaOH 0.8 g的碱溶液中,将产物在减压条件下蒸干后,得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混合物1.37 g,则通入CO2的质量是A. 0.44 gB. 0.88 gC. 0.66 g D.都不是9.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 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中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甲=丁<乙=丙D.丁<甲<乙<丙10.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化学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A.水中 B.煤油中C.四氯化碳中 D.汽油中2. 钠着火时,采用哪种灭火方式最好()A. 水B. 煤油C. 泡沫灭火器D. 沙子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滴有石蕊的水中,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钠浮在液面上 B.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C.水溶液变为蓝色 D.水溶液变为红色4.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B. 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C. 钠有很强的还原性D. 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5.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产生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6. 在呼吸面具中,Na2O2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7. Na2O和Na2O2的共同之处是()A. 均是白色固体B. 都能与水反应C. 都具有漂白作用D. 都为碱性氧化物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比稳定Na2O B.Na2O能被还原成Na2O2C.均属于碱性氧化物D.均与CO2反应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③Na2O主要有氧化剂,Na2O2主要有还原剂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⑤Na2O2是强氧化剂,Na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A、都正确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④⑤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C.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不相同D.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11.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 mL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1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变化而变化的是()A.Na和O2 B.Na2CO3和HCl C.AlCl3和NaOH D.NaOH和NaHCO313.下列物质必须隔绝空气保存的是( )①Na ②Na2O ③Na2O2 ④NaOH ⑤Na2CO3 ⑥NaClA.①②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14、除去Na2CO3 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A.加入适量盐酸B.加热C.加入NaOH溶液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15. 下面有关Na2CO3 与NaHCO3的叙述错误的是()A.Na2CO3遇少量酸可转化为NaHCO3B.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比NaHCO3大C.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时,Na2CO3比NaHCO3剧烈D.NaHCO3能与NaOH反应,而Na2CO3不能16.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碳酸钠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D.碳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17.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A.NaOH B. 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18.下列有关Na2CO3与 NaHCO3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3 B.碱性:Na2CO3 < NaHCO3C.水中的溶解度:Na2CO3 < NaHCO3 D.Na2CO3与 NaHCO3可相互转化19.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20.已知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①4Na+O2===2Na2O ②4Na+CO2===2Na2O+C ③2NaNO2+6Na===4Na2O+N2↑在上述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1)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方法是 _______ ,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还原出来D.钠和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固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⑥3.少量钠应保存在()A.密闭容器中 B.水中 C.煤油中 D.汽油中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5.将2.3g钠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2.3% B.等于4% C.大于2.3%小于4% D.大于4%6.钠应用于电光源上是由于()A.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 B.钠很软C.钠是一种强还原剂 D.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7.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A.水 B.砂子 C.煤油 D.二氧化碳8.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2Na+3H+ 2Na++H2↑ B.Na+H2ONa++OH-+H2↑C.2Na+2H2O2Na++2OH-+H2↑ D.2Na+2H2O2Na++O2↑+2H2↑9.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A.Na2O B.Na2O2C.Na2CO3D.NaOH10.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4g,投入50g水中,最多能产生0.10g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A.2.3g B.3.1g C.4.6g D.5.3g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g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B.1g表面被氧化的金属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C.1g氧化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D.1g过氧化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并发出黄色火焰C.钠与硫化合时可以发生爆炸 D.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半径小13.某容器中通入V LCO2,再加入少量Na2O2后,气体体积缩小到W L,则被吸收的CO2的体积是(均为相同条件下)()A.(V—W)L B.2(V—W)L C.(2V—W)L D.2WL14.已知NaOH中Na为+1价,对于NaH+H2ONaOH+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都是还原产物 B.H2都是氧化产物C.NaH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相等15.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放在足量水中 B.放在足量盐酸中C.放在足量CuSO4溶液中 D.用刺有小孔的铝,包好放入足量水底中(假设铝不参加反应)16.将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生成白色固体;④发生潮解变为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17.在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A.2Na2O2+CO22Na2CO3+O2B.Na2O2+MnO2Na2MnO4C.2Na2O2+H2SO42Na2SO4+2H2O+O2↑D.5Na2O2+2MnO4-+16H+ 10Na++2Mn2++5O2↑+8H2O二、填空题18.用11.5g金属钠放入水中,要使100个水分子溶有1个钠离子,则需加水g。

第08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解析版)

第08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练习)(解析版)

第08讲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模拟精练+真题演练)1.(2023·广东汕头·统考二模)某实验小组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3NaHCO ,下列有关连接方式正确的是A .a→d→e→b→c→f→gB .a→b→c→d→e→f→gC .a→c→b→d→e→g→fD .a→f→g→c→b→d→e【答案】A【解析】制备3NaHCO 的具体过程为先制备2CO ,再除去杂质HCl ,然后将纯净的2CO 通入饱和氨盐溶液中制得3NaHCO ,最后用NaOH 溶液处理多余的2CO ,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e→b→c→f→g ,故A 正确;故选:A 。

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关于实验室保存试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 B .液溴以少量水液封后用橡胶塞塞紧瓶口 C .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使用玻璃塞 D .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答案】B【解析】A .钠密度大于煤油,与煤油不反应,所以金属钠在煤油中密封保存可以隔绝空气,故A 正确;B .溴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会分层,最下层是液溴,上层是溴水,能达到液封的目的,但溴具有氧化性,会腐蚀橡胶塞,不能用橡胶塞塞紧瓶口,故B 错误;C .氢氧化钠可腐蚀玻璃,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粘性物质硅酸钠溶液,导致玻璃瓶打不开,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盛放,可以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中盛放,故C 正确;D .浓硝酸见光分解,所以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D 正确;故选B 。

3.(2023·上海嘉定·统考二模)一定条件下,下列金属中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并产生金属氧化物的是 A .钾 B .镁C .铁D .铜【答案】C【解析】A. 钾和水反应生成KOH 和氢气,故A 不选;B. 加热条件下,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故B不选;C. 加热条件下,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C选;D. 铜和水不反应,故D不选。

钠及其化合物经典习题

钠及其化合物经典习题

钠及其化合物经典习题1.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下列属于实验报告内容的是()①实验目的②仪器和试剂③实验现象④结论及解释⑤实验步骤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全部2.下列有关钠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银白色金属②质软,可以用小刀切割③熔点低于100℃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3.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能以游离态存在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还原出来D.钠和钾的合金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4.下列关于钠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C、Na、Li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D、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可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5.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6.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燃烧,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花③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④燃烧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粉末状物质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④⑤7.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8.把一小块钠投入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浮在烧杯中的液面上B.钠沉在烧杯的底部C.钠会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直到反应结束D.煤油会燃烧起来,产生很浓的黑烟9.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盛水的烧杯中投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观察现象B、将钠保存在汽油中C、从煤油中取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D、用手掰开一块金属钠,观察钠的颜色。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单选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1、金属钠是一种活泼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一般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解析A中,钠的硬度小,可用小刀切割;B中,放置在空气中,钠被缓慢氧化生成白色Na2O;D中,钠着火时生成Na2O2,泡沫灭火器释放的泡沫中有CO2、H2O会与Na和Na2O2反应生成H2、O2,故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答案C2、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H2O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氢钠粉末D.该过程中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钠露置在空气中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Na与O2反应生成了Na2O,A项错误;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又吸收空气中的H2O和CO2,生成Na2CO3·10H2O,Na2CO3·10H2O逐渐风化脱水,最后变成Na2CO3粉末,B正确;该过程中只有钠的氧化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不稳定,D项错误。

答案B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氢氧化钠固体B.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比例为1∶2C.用过氧化钠漂白织物、麦秆等日久又逐渐变成黄色D.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解析过氧化钠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碳酸钠固体,A错误;过氧化钠漂白是由于它的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永久漂白,C错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D错误。

钠及钠的化合物练习题

钠及钠的化合物练习题

1.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半径比钠离子半径大D.钠离子和钠原子均为同一元素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 +离子能稳定存在B.金属钠在空气中稳定存在C.Na +是银白色D.锂钠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3.取一小块钠,放在燃烧勺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 ①钠先熔化 ②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得到浅黄色固体A.①②B.①②③C.①④⑤D.④⑤ 4.一块钠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发生的反应是 ①4Na+O 2=2Na 2O ②2Na+O 2=Na 2O 2③Na 2O+H 2O =2NaOH ④2NaOH+CO 2=Na 2CO 3+H 2O A.① B.② C.①③ D.①③④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Na 2CO 3的形式存在B.实验室存放钠时应放在煤油中使它跟空气和水隔绝C.钠和钾的合金在室温下呈固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D.因高压钠灯发出的红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故可做航标灯 6.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不能用很大的钠块原因是 A.钠不会浮在水面上 B.钠不会熔化 C.容易发生爆炸 D.会使水沸腾7.金属钠放在水中浮在水面上,放在煤油中沉在煤油层下,煤油的密度是0.8g/cm 3,推测钠的密度A.大于1.0g/cm 3B.小于0.8g/cm 3C.介于0.8g/cm 3~1.0g/cm 3之间D.等于0.97g/cm 3 8.Na 2O 和Na 2O 2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a 2O 比Na 2O 2稳定B.均可与水反应C.均可与CO 2反应D.均是典型的碱性氧化物 9.下列关于Na 2O 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强氧化剂B.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C.可漂白织物D.加热分解可制金属钠 10.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苏打,最好选用A.盐酸B.苛性钠C.通二氧化碳D.石灰水11.在ag 水中投入bg 某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 a 100b%,该固体物质是A.NaB.Na 2O 2C.Na 2OD.Na 2CO 312.过量的NaHCO3与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后,最后排除气体,残余物是A.NaOH和Na2O2B.NaHCO3和Na2CO3C.Na2CO3D.Na2O13.在Na2O2与CO2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是A.1∶1B.2∶1C.1∶2D.8∶5314.下列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A.2Na2O2+2H2O=4NaOH+O2↑B.2Na+2H2O=2NaOH+H2↑C.2F2+2H2O=4HF+O2D.Na2O+H2O=2NaOH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B.Na2CO3比NaHCO3稳定C.Na2CO3和NaHCO3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D.跟酸反应Na2CO3比NaHCO3更剧烈16.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仍为紫色B.最后溶液变蓝色C.最后溶液褪色D.有气泡产生17.用一定方法可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加适量的盐酸能达到除杂质目的的是A.NaHCO3(Na2CO3) B .NaCl(NaOH) C .Na2SO4(Na2CO3) D.Na2CO3(NaOH)18.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金属单质在反应中都是强还原剂B.若用M表示碱金属,则它们的氧化物形式都是M2O或M2O2C.碱金属离子的氧化性随着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强D.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与水反应剧烈程度增大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碱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B.碱金属从锂到铯熔点依次降低C.碱金属从锂到铯密度依次增大D.碱金属的密度都比水小20.关于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的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铷投入水中会引起爆炸C.铷的还原性比钠的还原性弱D.氢氧化铷是一种强碱21.下列各组离子不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Br-、HCO3-、CO32-B.Na+、OH-、S2-、CO32-C.Na+、Rb+、HCO3-、CO32-D.Li+、OH-、HCO3-、CO32-22.有两种钾盐晶体混合物,分别装在两支试管中,其中一支试管加热时有气体产生,另一支试管加水时有气体产生,这两种钾盐可能是A.K2SO4和KHCO3B.KHSO4和K2CO3C.K2SO4和K2CO3D.KHSO4和KHCO323.用一种试剂和必要的实验操作就能鉴别NaHCO3、NaCl、KCl、K2SO4四种物质,此试剂与实验操作是A.盐酸、焰色反应B.Ba(OH)2溶液、焰色反应C.盐酸、加热D.BaCl2溶液、焰色反应24.含有锂和另一种碱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取4g与水充分反应后,得到0.1gH2,则另一种碱金属不可能是A.NaB.KC.RbD.Cs1.除去下列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应加入什么试剂?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NaOH(Na2CO3)(2)NaNO3(NaCl)(3)Na2CO3(NaHCO3)2.有甲、乙、丙三种含钠元素的白色固体,均能溶于水、水溶液呈无色.甲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丙;加热乙时产生无色气体A,将A 通入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B生成;加热丙与甲均不产生气体;甲的水溶液有强腐蚀性;气体A与丙的水溶液反应可得到乙;过量甲与A反应可得到丙,甲不足时与A反应可得到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级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第一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以钠为例)课时检测(9.5)测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51分)1.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还原出来D.钠和钾的合金于室温下呈固态,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④⑤ B.全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③④⑥3.少量钠应保存在()A.密闭容器中 B.水中 C.煤油中 D.汽油中4.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①金属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5.将2.3g钠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2.3% B.等于4% C.大于2.3%小于4% D.大于4%6.钠应用于电光源上是由于()A.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 B.钠很软C.钠是一种强还原剂 D.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7.金属钠着火时,可以灭火的物质是()A.水 B.砂子 C.煤油 D.二氧化碳8.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2Na+3H+ 2Na++H2↑ B.Na+H2ONa++OH-+H2↑C.2Na+2H2O2Na++2OH-+H2↑ D.2Na+2H2O2Na++O2↑+2H2↑9.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A.Na2O B.Na2O2C.Na2CO3D.NaOH10.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4g,投入50g水中,最多能产生0.10g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A.2.3g B.3.1g C.4.6g D.5.3g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g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B.1g表面被氧化的金属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C.1g氧化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D.1g过氧化钠投入100g水中,溶液的总质量为101g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钠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并发出黄色火焰C.钠与硫化合时可以发生爆炸 D.钠离子半径比钠原子半径小13.某容器中通入V LCO2,再加入少量Na2O2后,气体体积缩小到W L,则被吸收的CO2的体积是(均为相同条件下)()A.(V—W)L B.2(V—W)L C.(2V—W)L D.2WL14.已知NaOH中Na为+1价,对于NaH+H2ONaOH+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2都是还原产物 B.H2都是氧化产物C.NaH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质量相等15.相同质量的钠在下列情况下产生氢气最多的是()A.放在足量水中 B.放在足量盐酸中C.放在足量CuSO4溶液中 D.用刺有小孔的铝,包好放入足量水底中(假设铝不参加反应)16.将一小块金属钠久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生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生成白色固体;④发生潮解变为液体,这些现象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17.在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A.2Na2O2+CO22Na2CO3+O2B.Na2O2+MnO2Na2MnO4C.2Na2O2+H2SO42Na2SO4+2H2O+O2↑D.5Na2O2+2MnO4-+16H+ 10Na++2Mn2++5O2↑+8H2O二、填空题(21分)18.用11.5g金属钠放入水中,要使100个水分子溶有1个钠离子,则需加水g。

19.金属钠在700℃~800℃时与四氯化钛(TiCl4)反应制取金属钛,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将小块金属钠投入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其离子方程式为,其中氧化剂是。

21.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在状况下产生氢气的质量比是,若过量的相同质量的钠、镁、铝与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硫酸溶液反应,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三、推断题(16分)22.A、B、C、D、E五种物质都含1~18号元素中的某一元素,它们按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已知A为单质。

(1)写出A→E的化学式:A BC DE(2)写出A→D、C→D、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DC→DC→E四、计算题(12分)23.将7.8gNa2O2投入到100g10%的苛性钠溶液中充分反应。

求:(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2)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然后小心蒸干,所得固体冷却干燥,称重为58.8g,通过计算推出该固体物体的组成和质量。

拓展提高题(附加20分)1.将一小块钠投入到NH4Cl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A.O2和H2B.只有H2C.只有NH3D.H2和NH32.钠在干燥空气中形成的氧化物0.70g,溶于水后,可被100g质量分数为0.73%的盐酸恰好中和,钠的氧化物的成分是()A.Na2O2和Na2O B.Na2O C.Na2O2D.无法确定3.(安徽省利辛二中201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将一小块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最终产物是( )A、NaOHB、Na2OC、Na2O2D、Na2CO34.(四川省雅安市201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在空气中加热以下金属,一般只能生成M 2O 的是( )A .LiB .CuC .KD .Na 5.(09全国卷Ⅰ11)为了检验某含有3NaHCO 杂质的23Na CO 样品的纯度,现将1w 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2w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211845331w w w - B.12184()31w w w -C.211734231w w w -D.2111158431w w w -6.(09全国卷Ⅱ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向含有CaCO 3沉淀的水中通入CO 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 3 饱和溶液,又有CaCO 3沉淀生成B. 向Na 2 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 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等质量的NaHCO 3和Na 2 CO 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相同D. 向Na 2 CO 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NaHCO 3结晶析出 7.(09海南卷3)除去NaHCO 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 2CO 3可采取的方法是( )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 .加入澄清石灰水 D .加入稀盐酸8.(08北京理综7)1 mol 过氧化钠与2 mol 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 2CO 3 B.Na 2O 2 Na 2CO 3 C.NaOH Na 2CO 3 D.Na 2O 2 NaOH Na 2CO 3 9.(09福建卷10) 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32- + H 2OHCO 3- +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 通入CO 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C. 升高温度,323()()c HCO c CO --减小 D. 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 10.(09天津卷2) 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 的NaHCO 3和Na 2CO 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c(OH -)前者大于后者D.分别加入NaOH 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 33-)均增大 自评分 终评分 自错题目 难度较大题目分差原因 分析本课时复习新得参考答案一、1.A 2.C 3.C 4.C 5.C 6.A 7.B 8.C 9.C 10.A 11.C 12.B 13.B 14.D 15.D 16.C 17.B 二、18. 90.9g19.4Na+TiCl 4 高温 4NaCl+Ti20.浮于水面四处游动、熔成小球,有嘶嘶响声,有气体产生,有红褐色沉淀生成;2Na+2H 2O 2Na ++2OH -+H 2↑,Fe 3++3OH - Fe (OH )3↓;H 2O21.231:121:91,钠 三、22.(1)Na 、Na 2O 、Na 2O 2、NaOH 、Na 2CO 3,(2)2Na+H 2O 2NaOH+H 2↑,2Na 2O 2+2H 2O 4NaOH+O 2↑,2Na 2O 2+2CO 2 2Na 2CO 3+O 2↑四、23.(1)17% (2)NaHCO 3 12.6g Na 2CO 3 15.9g 拓展提高题(附加20分)1.D 2.A 3.D 4.A 5.A 6.D 7.A 8.A 9.B 10.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