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焊接渗透检测报告
昆钢焊管检验报告

昆钢焊管检验报告昆钢焊管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气体和固体的管道材料,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建筑等行业。
为了确保焊管的质量和性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下面是昆钢焊管的检验报告。
一、检验对象:昆钢焊管二、检验目的:1.确保焊管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2.检测焊管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评估其可靠性和耐久性。
3.检验焊管的外观质量,包括焊缝、内外表面光洁度和无损检测结果。
三、检验方法:1.目测和触摸检查焊管的外观质量、尺寸和形状。
2.针对焊管进行微量元素分析和化学成分分析。
3.通过对焊管的拉力、硬度、冲击韧性等物理测试,评估其力学性能。
4.进行无损检测,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发现焊管内部的缺陷和异物。
5.根据国家标准进行焊管的压力、弯曲、抗蚀等性能测试。
四、检验结果:1.外观质量:焊缝应无开裂、气孔、夹渣等缺陷,内外表面应光洁、无残渣。
2.化学成分:焊管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无有害元素超标。
3.物理性能:焊管的拉力、硬度和冲击韧性等物理性能测试结果应满足标准要求。
4.无损检测:焊管的无损检测结果应无缺陷和异常。
5.性能测试:焊管的压力、弯曲和抗蚀性能测试结果应符合标准要求。
五、结论:根据对昆钢焊管的检验结果分析,结论如下:1.昆钢焊管的外观质量良好,焊缝无开裂、气孔和夹渣等缺陷。
2.昆钢焊管的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要求,无有害元素超标。
3.昆钢焊管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拉力、硬度和冲击韧性等参数满足标准要求。
4.昆钢焊管的无损检测结果良好,无内部缺陷和异常。
5.昆钢焊管的压力、弯曲和抗蚀性能测试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六、建议:根据对昆钢焊管的检验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继续保持焊管的外观质量,加强对焊缝的质量控制和检查。
2.加强化学成分的检测和管控,确保焊管中无有害元素超标。
3.持续加强焊管的物理性能测试,提高焊管的力学性能。
4.继续加强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对焊管内部缺陷的检测准确性。
渗透检测

渗透检测渗透检测一、定义作用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缩写符号为PT),又称渗透探伤,是一种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查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这种方法是五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中一种,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同其他无损检测方法一样,渗透检测也是以不损坏被检测对象的使用性能为前提,运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和产品进行有效的检验,借以评价它们的完整性、连续性、及安全可靠性。
渗透检测是产品制造中实现质量控制、节约原材料、改进工艺、提供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设备维护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着色渗透检测在特种设备行业及机械行业里应用广泛。
特种设备行业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以及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机电设备。
荧光渗透检测在航空、航天、兵器、舰艇、原子能等国防工业领域中应用特别广泛。
二、适用范围及特点渗透检测可广泛应用于检测大部分的非吸收性物料的表面开口缺陷,如钢铁,有色金属,陶瓷及塑料等,对于形状复杂的缺陷也可一次性全面检测。
主要用于裂纹、白点、疏松、夹杂物等缺陷的检测无需额外设备,对应用于现场检测来说,常使用便携式的灌装渗透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这三个部份,便于现场使用。
渗透检测的缺陷显示很直观,能大致确定缺陷的性质,检测灵敏度较高,但检测速度慢,因使用的检测剂为化学试剂,对人的健康和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渗透检测特别适合野外现场检测,因其可以不用水电。
渗透检测虽然只能检测表面开口缺陷,但检测却不受工件几何形状和缺陷方向的影响,只需要进行一次检测就可以完成对缺陷的检测。
三、基本原理及步骤渗透检测是基于液体的毛细作用(或毛细现象)和固体染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光现象。
渗透检测的工作原理是:工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者着色染料的渗透剂后,在毛细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渗透剂可以渗入表面开口缺陷中;去除工作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经过干燥后,再在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显像剂;同样在毛细作用下,显像剂将吸引缺陷中的渗透剂,即渗透剂回渗到显像中;在一定的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剂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渗透检测优缺点及压力管道检测

压力管道108×5mm / 外观质量检查合格后打磨1Cr18Ni9Ti 对接焊分20%IIC-d 10~50℃B型JB/T4730.5-2005白光下,目视DPT-5 / DPT-5DPT-5 ≥10min 自然干燥≥7min/ 携带喷罐/ ≥1000lx喷涂/ 擦洗喷涂/ / JB/T4730.5-2005 I级1.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2.不允许线性缺陷显示,圆形缺陷显示(评定框尺寸35mm×100mm)长径d≤1.5mm,且在评定框内少于或等于1个。
表面准备:用不锈钢丝盘磨光机打磨去除焊接缝及两侧各25mm范围内焊渣、飞溅及焊缝表面不平,酸洗、钝化处理被检面预清洗:用清洗剂将被检面洗擦干净干燥:自然干燥渗透:喷涂施加渗透剂,使之覆盖整个被检表面,在整个渗透时间内始终保持润湿,渗透时间应不少于10min去除:先用干燥、洁净不脱毛的布或纸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去除后,再用醮有清洗剂的干燥不脱毛布或纸进行擦拭,直至将被检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
但应注意,擦拭时应按一个方向进行,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上冲洗干燥:自然干燥,时间应尽量短显像:喷涂法施加,喷嘴离被检表面距离为300~400mm,喷涂方向与被检面夹角30°~40°,使用前应充分将喷罐摇动使显像剂均匀,不可在同一地点反复多次施加,显像时间不应少于7min观察:显像剂施加后7~60min内进行观察,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1000lx,必要时可用5~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复查:应将被检面彻底清洗,重新进行渗透等检测操作各步骤,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条件改变时、合同各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进行后清洗:用湿布擦除被检面显像剂或用水冲洗评定与验收:根据缺陷显示尺寸及性质按JB/T4730.5-2005进行等级评定,I级合格报告:出具报告内容至少包括JB/T4730.5-2005规定的内容1.渗透检测剂中的氯、氟元素的含量的质量比不得超过1%;2.渗透检测实施前、检测操作方法有误或条件发生变化时,用B型试块按工艺进行校验锻件14×3mm / 锻造后锻造表面镍基合金所有表面100%ID-a 10~50℃B型JB/T4730.5-2005黑光灯下,目视985P12 9PR12 水氧化镁粉≥10min 5~10min ≥7min≤2min 黑光灯≥1000uW/cm2≤20lx浸涂浸涂喷洗喷粉箱20~30℃0.2~0.3MPa JB/T4730.5-2005 I级1.不允许存在任何裂纹和白点;2.不允许线性缺陷显示,圆形缺陷显示(评定框尺寸35mm×100mm)长径d≤1.5mm,且在评定框内少于或等于1个。
渗透检测

缺陷显示方式
缺陷显示器材 检测灵敏度 污染
渗透检测(PT)
渗透剂在毛细管作用下,渗入表面开口缺陷 内,在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后,通过显象 剂的毛细管作用将缺陷内的渗透剂吸附到工件表 面形成痕迹,从而显示缺陷的存在。
见图1-1理解基本原理。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PT)
4.渗透检测的分类:
按渗透液种类分: 荧光渗透检测、着色渗透检测、荧光着色渗透 检测 按清洗方式分: 水洗型渗透检测、亲油型后乳化渗透检测、溶 剂去除型渗透检测、亲水型后乳化渗透检测 按显像方式分: 干粉显像剂、水溶解显像剂、水悬浮显像剂、 溶剂悬浮显像剂、自显像
渗透检测(PT)
2.渗透检测的发展简史:
1930-1940年代:煤油、有色染料作为渗透剂; 1941-荧光染料的应用,紫外线显示,吸收剂应 用; 1950-煤油与滑油的混合物作为荧光液; 1990-飞点扫描、自动线。
渗透检测(PT)
利用渗透检测对管道检漏
渗透检测(PT)
3.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
渗透检测(PT)
5.渗透检测具体操作步骤
预处理-----刷图渗透剂-----清洗渗透剂-----干燥 -----喷显像剂-----观察评定-----后处理
显像剂 渗透剂 清洗剂
渗透检测具体操作步骤:
渗透检测(PT)
6.渗透检测的优点及局限性:
渗透检测的优点: 可检测各种材料:金属、非金属材料;磁性、非磁 性材料;焊接、锻造、轧制等加工方式;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发现:0.1μm宽缺陷); 显示直观、操作方便、检测费用低。
渗透检测(PT)
渗透检测的局限性:
它只能检出表面开口的缺陷; 不适于检查多孔性疏松材料制成的工件和表面粗 糙的工件; 渗透检测只能检出缺陷的表面分布,难以确定缺 陷的实际深度,因而很难对缺陷做出定量评价。 检出结果受操作者的影响也较大。
5)长输管道对接焊缝返修后的渗透检测(精)

长输管道对接焊缝返修后的渗透检测向阳施鹏飞(南京佳业检测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以仪征至长岭原油管道工程的渗透检测为例。
仪征至长岭原油管道工程连接仪征首站储油库和湖南长岭炼厂,主要用于进口原油的运输。
全长900公里,主线管道规格为Ø864×11.1材质为:X65。
在管道施工中我检测项目部对X65管材焊口的返修部位、热影响区及返修部位两侧沿焊缝方向各100mm做100%检测。
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法,检测依据的标准为《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5—2005 Ⅰ级合格。
1概述渗透检测是一种以毛细管作用原理为基础的检查表面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与其它无损检测方法相比,它具有检测方便,设备简单等特点,它检测时不需电源、水源,特别适合野外长距离输送管道的检测工作。
渗透检测伤的缺点是它只能检查表面开口的缺陷,因而在管道无损检测过程中往往与其它无损检测方法配合使用。
2检测对象、比例及检测时机X65管材焊口的返修部位、热影响区及返修部位两侧沿焊缝方向各100mm做100%PT 检测。
返修部位返修完毕后24小时,经RT检测合格,再进行渗透检测。
3检测方法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法。
4器材及要求采用压力喷罐式清洗剂、渗透剂、显像剂,型号DPT-5,在有效期内,喷罐表面无锈蚀和泄漏;试块采用A型铝合金试块和B型镀铬试块。
5系统灵敏度试验在检测现场,使用B型镀铬试块检验操作系统渗透检测灵敏度,灵敏度试块上的人工缺陷在应能清晰的显示3个辐射状裂纹区。
当环境温度低于10℃或高于50℃时,应使用铝合金标准试块,按标准附录B的要求对检测操作方法做出校正。
6检验程序前处理→渗透→去除→显像→观察及评定→后处理。
6.1前处理前处理时野外渗透检测作业的重点,必须使彻底清除妨碍渗透剂渗入缺陷的油脂、涂料、铁锈、水分、检测表面的氧化皮及泥巴污物等。
对被检件进行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一般从检测范围向外扩展25m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增加前处理范围,以免污物对检测面的影响。
渗透检验标准

2 检验人员2.1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渗透检测人员,都必须经技术培训,掌握了解必要的设计、材料、制造、检验方面的基本知识,并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经过考核取得渗透检测技术资格。
2.2 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高、中、初级。
取得渗透检测方法各技术等级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该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2.3 凡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渗透检测的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和远视力应不低于5.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并一年检查一次。
不能有色盲、色弱。
3 作业程序、方法及工艺要求3.1 准备工作3.1.1 技术准备3.1.1.1 根据《金属试验委托单》了解被检工件情况,包括材料、规格等。
3.1.1.2 确定检验工作质量等级、检验比例、数量、受检工件质量验收级别。
3.1.2 工艺制订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及现场情况等制订工艺,确定检测方法、工艺流程等。
以上参数参见具体检验项目的《渗透探伤工艺卡》。
3.1.3 探伤剂准备3.1.3.1 本作业使用的是喷灌式溶剂去除型的渗透探伤剂。
要求喷灌表面不得有锈蚀,不得出现泄露。
喷灌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按要求存放,要附带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3.1.3.2 对镍基合金材料、奥氏体钢、钛及钛合金材料,渗透探伤剂的选择必须符合标准JB/T4730.5的3.2.6~3.2.8条款的要求。
3.1.3.3 用A型试块鉴别渗透探伤剂是否有效。
3.1.4 工艺试验3.1.4.1 将B型试件放在第一批被检验工件中,按正常的操作工艺进行渗透探伤,并与预先保存的该试件的缺陷复制板或照相记录进行比较,达到相同效果时,开始进行其他的检验。
这项工作在检测前、检测过程或检测结束认为必要时应随时进行。
3.1.4.2 如果被检工件只有一两件,可将工艺试验与正常检验工作同时进行。
渗透检测工艺规程

1 目的本工作程序用于xxxxxxxx有限公司承担渗透检测工作过程中,指导渗透检测工作。
2 适用范围2.1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承担的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的液体渗透检测方法以及质量等级评定。
并适用于非多孔性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在制造、安装及使用中产生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的焊缝、坡口及其零部件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方法和缺陷评定。
2.2 本规程规定了渗透检测人员的资格、所用器材、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
2.3 本规程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IIC-d)、水洗型着色法(IIA-d)和溶剂去除型荧光法(I C-d)、水洗型荧光法(I A-d),适用的温度范围为10〜50℃。
若被检工件的温度超出此范围,则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4 渗透检测操作指导书是本规程的补充,由II级以上人员按本规程和检验合同进行编写。
3 编制依据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在用压力容器检测规程》GB150 《钢制压力容器》TSG R0004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NB/T 47013.1-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通用要求》NB/T 47013.5-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渗透检测》DL/T869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438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4 检测人员4.1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进行考核, 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方能承担与其资格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4.2 渗透检测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
并一年检查一次,不得有色盲。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

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1 目的2 合用 X 围3 引用标准4 检测准备4.1 工艺准备4.2 检测作业人员4.3 检测设备与器材4.4 作业条件5 检测实施5.1 检测控制流程图5.2 工艺参数5.3 检测操作5.4 缺陷评定5.5 例外情况的处理方法6 质量检查6.1 质量检查要求和方法6.2 质量检验标准6.3 质量控制点6.4 质量记录6.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7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渗透检测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主要是为了检出检验非铁磁性材料与其焊缝表面的开口缺陷,以与对缺陷的大小、性质进行等级评定而编制。
为了规 X 渗透检测工作,保证渗透检测的工作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1 本作业指导书包括开口性缺陷的检测与渗透探伤中着色剂的去除方法与缺陷指示的分级。
2.2 本作业指导书包含材料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液体渗透检测。
〔铁磁性和非铁磁性材料〕2.3 本作业指导书合用于非多孔性材料的船舶、管道、结构件与其他设备的原材料与焊接接头的渗透检测。
2.3 本作业指导书与有关标准、规 X、施工技术文件有抵触时,应以有关标准、规 X、施工技术文件为准。
4730-2005.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渗透检测〕/T 6062-2022 《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T 9218-2022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2022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规 X》4.1.1 渗透检测方案大型检测项目或者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以与本工艺规程未包括的渗透检测项目应单独编制渗透检测方案〔或者包含在无损检测方案中〕。
渗透检测方案由 PT- Ⅱ级以上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4.1.2 渗透检测工艺卡渗透检测前应编制渗透检测工艺卡。
渗透检测工艺卡由PT- Ⅱ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现场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
4.2 检测作业人员4.2.1 从事渗透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或者与之相等的检测机构规定的按NDT 人员资格认证的程序认可的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720-12-2
无
/
/
/
/
529-11-1
无
/
/
/
/
529-11-2
无
/
/
/
/
529-12-1
无
/
/
/
/
529-12-2
无
/
/
/
/
以下空白
检测结果
焊缝质量符合JB/T4730.5-2005/PT-Ⅰ级的质量要求。
检测人
资格
PT-Ⅱ
日期
年月日
无损检测专用章
报告人
资格
PT-I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期
年月日
审核人
资格
PT-
日期
年月日
乌石化总厂设备安装公司渗透检测报告
工
件
产品名称
乌石化集水站Φ720-1,Φ529加压输水管线
部件名称
11#,10#操作坑短节焊缝
规格
Φ720
材料牌号
16Mn
表面状态
打磨
检
测
器
材
及
参
数
渗透剂种类
着色
渗透检测方法
ⅡC-d
渗透剂
DPT-5
乳化剂
---
清洗剂
DPT-5
显像剂
DPT-5
渗透剂施加方法
喷涂
渗透时间
15min
显像剂施加方法
喷涂
显像时间
8min
工件温度
常温
对比试块类型
镀铬试块
技术要求
检测部位
角焊缝
检测标准
JB/T4730.5-2005(PT)
检测比例
100%
检测规程号
合格级别
Ⅰ
检
测
部
位
缺
陷
情
况
序号
焊缝编号
缺陷数量
缺陷性质
缺陷痕迹尺寸mm
缺陷处理结果
打磨后复检
补焊后复检
720-11-1
无
/
/
/
/
720-11-2
无
/
/
/
/
720-10-1
无
/
/
/
/
720-10-2
无
/
/
/
/
以下空白
检测结果
焊缝质量符合JB/T4730.5-2005/PT-Ⅰ级的质量要求。
检测人
资格
PT-Ⅱ
日期
年月日
无损检测专用章
报告人
资格
PT-II
日期
年月日
审核人
资格
PT-
日期
年月日
乌石化总厂设备安装公司渗透检测报告
工
件
产品名称
乌石化集水站Φ720-1,Φ529加压输水管线
部件名称
11#,12#操作坑短节焊缝
规格
Φ720,Φ529
材料牌号
16Mn
表面状态
打磨
检
测
器
材
及
参
数
渗透剂种类
着色
渗透检测方法
ⅡC-d
渗透剂
DPT-5
乳化剂
---
清洗剂
DPT-5
显像剂
DPT-5
渗透剂施加方法
喷涂
渗透时间
15min
显像剂施加方法
喷涂
显像时间
8min
工件温度
常温
对比试块类型
镀铬试块
技术要求
检测部位
角焊缝
检测标准
JB/T4730.5-2005(PT)
检测比例
100%
检测规程号
合格级别
Ⅰ
检
测
部
位
缺
陷
情
况
序号
焊缝编号
缺陷数量
缺陷性质
缺陷痕迹尺寸mm
缺陷处理结果
打磨后复检
补焊后复检
7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