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电子版教材

合集下载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课件:《溶解》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课件:《溶解》
二、教学策略:
我的教学策略分为以下三步:
(一)、开门见山,聚焦重点。
(二)、着眼设计,创新思维。
(三)、拓展空间,启迪智慧。
具体过程如下:
(一)、开门见山,聚焦重点。
在第一部分:食盐在水里能无限溶解吗?这一部分内容相对简单,学生都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常识,知道食盐不能在水里无限溶解。教师可以开门见山的展示一杯水,与学生进行交流,你认为这杯水可以溶解多少盐?可以无限的溶解盐吗?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肯定知道不会无限的溶解食盐。接下来教师顺其自然的引出本课重点。
第一种实验方法:最麻烦;
第二种实验方法:最简单;
第三种实验方法:最科学。
这样对三种实验方法的思考与比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拓展空间,启迪智慧。
三种实验方法汇报分析完毕后,在后面的时间中,教师可以加以拓展。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盐?50毫升能溶解多少味精、多少糖?它们溶解的会和盐一样多吗?我们怎样来研究呢?将本课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延伸。同时思考溶解在水中的盐是不是就不能使用了?就这样丢弃吗?将内容与下一节课联系起来,把课堂上制成的盐水收集起来,以供下次课继续研究时使用。
(2)改变水温:一杯冷水,一杯热水,水量相同,每个杯子里各放入一块方糖,并且都不搅拌。
(3)将方糖捣碎:准备两块糖块,糖块的大小要一样,捣碎其中的一粒糖块,把两种糖块放在水温、水量一样的杯子中都不搅拌,看它们有什么变化。
4、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先填上实验报告单,然后材料员根据实验报告单领取材料。根据实验提示,进行实验。)
2、实验结果更严谨,更科学。教师事先实验过:取一个50毫升的小烧杯盛上50毫升水,称量为83.5克;加盐致饱和,称重为101.3克,加入盐的质量为101.3-83.5=17.8克,接近理论数值18克。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也比前两种更准确。

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打印版本)

新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打印版本)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天气/ 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第一单元天气1-1 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3.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教学活动过程: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2.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3.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

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

?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1-2 天气日历教学目标:1.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2.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3.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逼供内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第二单元声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第三单元溶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的听力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2、骨骼、关节和肌肉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6、口腔里的变化7、呵护我们的身体第一单单元天气本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定位:“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

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

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

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
培养环保意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活 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认 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培养生命观念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关 注生物多样性,尊重自 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 处。
培养节约习惯
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水 、用电等良好习惯,减 少资源浪费,保护地球 家园。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行动
1 2
参与社会调查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和问 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与公益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环保活动等公益事业, 为社会做出贡献。
3
培养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和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和方法。
02
物质科学领域
物质的性质与分类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 味、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 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常见的物质分 类方法包括按组成分类和按性质分类。按组成分类可以将物 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按性质分类可以将物质分为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
物质的变化与转化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如 水结冰、铁生锈等;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组成的变化,如燃烧、氧化等。
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是指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物质的转化可以通 过化学反应实现,如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铁的过程。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PPT课件(共28课,478页)
• 2、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 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 3、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 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 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 低。
.
•.

风速和风向
风 向 风吹来的方向
西北 西
北 东北
北风
由北向南吹的风
东风
东 由东向西吹的风
东南风
二、判断
1.适宜的天气会让我们的工作顺利展开,同时使人心
情舒畅。(√ ) 2.天气预报只报道阴、晴、雨、雪的天气情况。(×)
3.留心天气变化可以减少生活中的损失和麻烦,还可
以保证身体健康。(√ )
4.我们可以从一些植物的行为变化中觉察天气的变化
信息。(√ ) 5.即将下雨时松果的鳞片会紧闭。(√ )
•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 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作业
•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____ 。
• 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____和 ___、____和____情况,___、___和 _____。
• 3、一个月的天气变化___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
•。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 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 上所有的生物。天气是指我们居住 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我们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 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

多云

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多云

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天气的变化?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全套)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课件(全套)

探索 更多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轻轻拨动
轻轻敲击
敲击上方
提示:可以用手轻轻触碰正在发声的物体
探索 有办法证明鼓和音叉也在振动吗
有水的水槽
带绳的乒乓球
泡沫粒
研讨 物体怎样发出声音的?
小结
我们的发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
拓展 我们的发声器官
声音
第3课时 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鸟叫声 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喇叭声 很响,比较刺耳
科学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
研讨
假如要把这些声音进行分类——
鸡叫声、风声、猫叫声、狗叫声、
流水声、开车声、喇叭声、二胡声、
碎玻璃声、机器声、雷声
你会按什么标准分呢?
小结
声音分类
序号 第1个 第2个 第3个 第4个 第5个 第6个 第7个
探索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观察1:在“鼓膜”的上方相同 位置制造大小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 皮振动情况;
观察2:在距离“鼓膜”远近不 同的地方制作相同的声音,观察气球 皮的振动情况。
声音能够引起橡皮膜振动,声音越强越明显, 距离越近越明显。
研讨
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 识?你认为鼓膜的作用是什么?
声音
第5课时 声音的强与弱
导入
音乐片段节取自《将鼓独奏》
游戏: 当听到比较弱的鼓声时, 放低手臂; 当听到比较强的鼓声时, 抬高手臂。
提问:声音的强弱是 怎么形成的呢?
探索
探究钢尺、橡皮筋、鼓面振幅大小与 声音强弱的关系
分 贝仪
怎样让尺子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轻轻拨动和用力拨动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可用分贝仪测量,单位是分贝(dB)

2020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材

2020年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电子教材

可以先用指南针或周 围的自然景物来确定 方向,然后再观察风 向标的箭头指向。
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风向。 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呢?
9


风速和风速等级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 算的。
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 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 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 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 风速。
我们能用记录的数据来发现天气变化的信息吗? …… 这些问题会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逐步地得到解 决。
1
天 1 我们关心天气

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现象
这是一幅天气预报图,图中都有哪些天气现象?
城市天气预报图
我们知道图中 各种符号表示 的意思吗?
20~29℃
记录每天的气温。
ഘ࿒!)ņ*
࿢்‫ڦ‬න೺ljഘ࿒ዹጒ཮
30
25 20 15 10
5
0
න೺DŽනDž
每天要安排不 同的人记录, 列一个名单。
要尽量在每天 的同一时间观 察天气。
先小组讨 论,再由一 个人记录。
周末和假期 不能间断。
在经过一个月的天气观察以后,我们要对天气日历中所记录 的天气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这段时间天气变化的特点。同时,我 们还要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这一个月的天气变化能不能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呢? 在这一季节里,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 天气的变化有关吗?
6
3 温度与气温
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 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教室内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 我们怎样知道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还是低呢? 怎样测量室内室外的温度?需要做哪些准备?怎样做好记录?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2.5《食物中的营养》(课件)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2.5《食物中的营养》(课件)

科学探索
看看自己一天中吃的食物中有哪些营养?
查阅资料,将我们 一天所吃的食物中, 每种食物含有的主 要营养成分补充记 录在卡片上。
科学探索
自己吃的食物主要营养查阅
鸡蛋 主要含有蛋白质
面条 主要含有糖类
水 果
主要含有维生素
食 用 油
主要含有脂肪
科学探索
按照不同的营养成分,将食物再次分类,并作好记录。
科学探索
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用同样的方法,测试六种食物(固体食物可以捣碎榨取 浆液或用蒸馏水制成浆液)。
食物 马铃薯 西红柿 鸡蛋 是否变 变紫 没变紫 变紫 成紫色
花生 变紫
豆腐 变紫
馒头 变紫
科学探索
看标签或相关资料,也可以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 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交流研讨
研讨一:丰富的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食物中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物质叫营养成分。食物中含有糖 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营养成分。
交流研讨
研讨二:有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但几乎所 有食物中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马铃薯中含 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无机盐,其中钾的 含量比香蕉还要高,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通过观察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可以发 现一种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是没有一 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科学 地进行饮食搭配,均衡地获取营养。
教科版小学科学课件
2.5 食物中的营养
科学科教版 四年级上册
新课聚焦
人每天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 自于食物,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食物会给我们 身体带来怎样的益处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举手的秘密 6
2陶罐(guàn)和铁罐 7
快乐读书屋一 8
三顾茅庐 8
晏(yàn)子使楚 9
能说会写 9
语文七色光一 10
3谁敢试一试 11
4是乐谱(pǔ)错了 12
快乐读书屋二 13
他投了自己一票 13
最棒的玉米 13
能说会写 14
语文七色光二 15
5诗四首 16
6 小草 17
快乐读书屋三 18
黄山松 18
万紫千红 19
能说会写 20
语文七色光三 20
7未来的智能汽车 22
8 新型玻璃 22
快乐读书屋四 23
中国圆梦飞天路 23
智能机器人 24
能说会写 25
语文七色光四 26
飞夺泸(lú)定桥 27
10 丰碑(bēi) 28 快乐读书屋五 29
草地夜行 29
七律·长征 30
能说会写 31
语文七色光五 31
11 长城 32
12 莫高窟 33
快乐读书屋六 34
卢沟桥的狮子 34
古诗两首 34
能说会写 35
语文七色光六 35
13 黄继光 36
14 哈尔威船长 37
快乐读书屋七 39
断尺 39
给〔jǐ〕予〔yǔ〕的故事 40
能说会写 41
语文七色光七 41
15 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 43
16 警(jǐng)惕大自然的报复 43 快乐读书屋八 44
地球只有一个 44
保护地球,我们能做些什么 46
能说会写 47
语文七色光八 47
目录
阅读
课文
1 举手的秘密 (1)
2 陶罐和铁罐 (5)
快乐读书屋一
三顾茅庐 (8)
晏子使楚 (11)
能说会写
关心同学 (13)
宽容他人 (14)
语文七色光一 (15)
阅读
课文
3 谁敢试一试 (17)
4 是乐谱错了 (20)
快乐读书屋二
他投了自己一票 (23)
最棒的玉米 (25)
能说会写
赞扬 (27)
我能________ (28)
语文七色光二 (29)
阅读
课文
5 诗四首 (31)
梅花
幽兰
竹石
菊花
6 小草 (36)
快乐读书屋三
黄山松 (39)
万紫千红———花卉
描写片段集锦 (41)
能说会写
我最喜欢的诗文 (44)
我眼中的______ (45)
语文七色光三 (46)
阅读课文
7 未来的智能汽车 (48)
8 新型玻璃 (51)
快乐读书屋四
中国圆梦飞天路
———“神舟”载人飞船
成功飞天 (54)
智能机器人 (56)
能说会写
十年后的家乡 (59)
小小科幻冒险家 (60)
语文七色光四 (61)
阅读
课文
9 飞夺泸定桥 (63)
10 丰碑 (67)
快乐读书屋五
草地夜行 (70)
七律.长征 (73)
能说会写
长征中的故事 (74)
________读后感 (75)
语文七色光五 (76)
阅读
课文
11 长城 (78)
12 莫高窟 (81)
快乐读书屋六
卢沟桥的狮子 (84)
古诗两首 (87)
枫桥夜泊
乌衣巷
能说会写
当一次小导游 (89)
我喜欢的地方 (90)
语文七色光六 (91)
阅读
课文
13 黄继光 (93)
14 哈尔威船长 (97)
快乐读书屋七
断尺 (102)
给予的故事 (104)
一壶水
“给”永远比“拿”愉快能说会写
危急时刻怎么办 (106)
值得赞颂的事 (107)
语文七色光七 (108)
阅读
课文
15 紧靠森林,为什么还
要种树 (110)
16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113)
快乐读书屋八
地球只有一个 (116)
保护地球,我们能做些什么 (118)
能说会写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21)
建议书 (122)
语文七色光八 (123)
选读课文
1 少年,少年,祖国的
春天 (125)
2 到山下去看树 (126)
3 竹颂 (128)
4 菊花 (129)
5 最后一根火柴 (131)
6 秦兵马俑 (133)
7 海中救援 (135)
8兔灾 (136)
生字表一 (138)
生字表二 (140)
1举手的秘密
朋友们都说我是一个开朗自信的人。

事实上,我并非天生如此。

小时候,我很内向,反应也比较迟钝(dùn),看上去呆头呆脑的,同学们因此都叫我“木瓜”,连老师也认为我是个不怎么聪明的孩子。

上四年级时,我们班换了一位班主任,她很年轻,笑起来很好看,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上课的时候,她喜欢提问,对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总是给以热情的鼓励。

我因为比较胆(dǎn)小,以前总不敢举手,现在碰到这个新老师,也很想得到她亲切的微笑。

于是每当老师提问时,我也像其他同学一样,高高地举起手,虽然很多时候我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有一次,老师叫到了我的名字。

我站了起来,脸涨得通红,却说不出半句话来。

这时同学们已经窃(qiè)窃私语起来,有人又在背后说我“木瓜”了。

我尴(gān)尬(gà)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

老师显然注意到了我的窘(jiǒng)态,她友善地提醒同学们不要嘲笑我,然后示意我坐下。

后来,这样的事又发生了几次,不过老师并没有为难我。

有一天放学后,老师把我留了下来,她很和蔼(ǎi)地问我,为什么举了手却回答不出问题来?我看着老师诚恳(kěn)的脸,吐露了心中的秘密。

我告诉老师,我举手的目的,
是为了让老师觉得我并不笨(bèn),更是为了让同学不再叫我“木瓜”,谁知还是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了洋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