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命令参数详解

合集下载

ping命令的用法及参数

ping命令的用法及参数

ping命令的用法及参数
ping命令的用法及参数如下:
语法:ping [选项]目标主机。

参数:
-a:解析主机名。

-n:要发送的数据包数量。

-w:等待响应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i:发送数据包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秒为单位)。

-c:连续发送数据包,直到取消。

-t:设置TTL(生存时间)值。

-s:设置数据包的大小。

-U:使用UDP协议进行ping。

-p:设置数据包的填充内容。

-q:显示详细的输出信息。

-r:不使用路由表,直接发送数据包到目标主机。

-R:启用记录路由选项。

-f:向目标发送一个“强制”数据包。

-i:设置要使用的网络接口。

-d:使用SO_DEBUG选项。

-D:不将socket设为分离模式。

-h:显示帮助信息。

-l:发送指定大小的数据包到目标主机。

-T:设置时间戳选项。

用法示例:
ping命令默认情况下只发送四个32字节数据包,通过这个命令从数据包返回的最短时间、最长时间、平均时间可以衡量网络速度、延迟,从丢失率可以衡量网络的稳定性。

ping -n 1000 目标主机,指定发送1000个数据包进行测试。

ping -l 100 目标主机,发送100字节大小的数据包到目标主机。

以上是ping命令的用法及参数,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ping命令的作用与语法参数

ping命令的作用与语法参数

ping命令的主要作用包括检测网络的连通情况,分析网络速度,根据域名获取服务器IP,以及根据ping返回的TTL值来判断对方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包经过路由器的数量。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测试网络的连通情况,例如,直接ping IP地址或网关。

在语法参数方面,ping命令具有多种选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选项及其说明:
- -a:尝试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 -A:使用响应数据包中的附加数据。

- -b:允许ping广播地址。

- -B:不允许ping广播地址。

- -c count:设置要发送的数据包数量。

- -d:不进行域名解析。

- -f:在数据包中设置“不分段”标志位。

- -i wait:指定等待每次回复的超时时间。

- -n count:发送指定的数据包数,默认发送四个。

- -l size:指定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

- -p pattern:设置要填充到数据包中的数据模式。

- -q:仅显示最终结果,而不显示每个数据包的结果。

- -r:在“记录路由”选项打开的情况下,将每个回复请求的源路由记录到日志文件中。

- -R:记录每一跳的路由。

- -s packetsize:设置要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

- -t:一直ping指定的主机,直到按Ctrl+Break停止。

ping命令详解图文

ping命令详解图文

p i n g命令详解图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Ping1、P ing的基础知识Ping 是一个十分好用的TCP/IP工具。

[功能] 用来检测网络的连通情况和分析网络速度2、P ing命令详解参数意思和使用。

-t Ping指定的计算机直到中断。

-a 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 发送 count 指定的 ECHO 数据包数。

默认值为 4。

-l length 发送包含由 length 指定的数据量的 ECHO 数据包。

默认为 32 字节;最大值是65,527。

-f 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

数据包就不会被路由上的网关分段。

-i ttl 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 ttl 指定的值。

-v tos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 tos 指定的值。

-r count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

count 可以指定最少 1 台,最多 9 台计算机。

-s count 指定 count 指定的跃点数的时间戳。

-j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

连续计算机可以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稀疏源)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k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

连续计算机不能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严格源)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w timeout 指定超时间隔,单位为毫秒。

destination-list 指定要 ping 的远程计算机Ctrl + c暂停TTL:(Time To Live ) 生存时间当数据包传送到一个路由器之后,TTL就自动减1,如果减到0了还是没有传送到目的主机,那么就自动丢失,出现Request timed out(请求超时)的情况默认情况下,Linux 系统的TTL值为64或255,Windows NT/2000/XP 系统的默认TTL值为128,Win7 系统的TTL值是64,Windows 98 系统的TTL值为32,UNIX 主机的TTL值为2553、怎样使用Ping这命令来测试网络连通呢连通问题是由许多原因引起的,如本地配置错误、远程主机协议失效等,当然还包括设备等造成的故障。

ping命令参数详细解释

ping命令参数详细解释

ping命令参数详细解释-a 将目标的机器标识转换为ip地址-t 若使用者不人为中断会不断的ping下去-n count 要求ping命令连续发送数据包,直到发出并接收到count个请求-d 为使用的套接字打开调试状态-f 是一种快速方式ping。

使得ping输出数据包的速度和数据包从远程主机返回一样快,或者更快,达到每秒100次。

在这种方式下,每个请求用一个句点表示。

对于每一个响应打印一个空格键。

-i seconds 在两次数据包发送之间间隔一定的秒数。

不能同-f一起使用。

-n 只使用数字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ping会试图把IP地址转换成主机名。

这个选项要求ping打印IP地址而不去查找用符号表示的名字。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无法使用本地DNS服务器这个选项就很重要了。

-p pattern 拥护可以通过这个选项标识16 pad字节,把这些字节加入数据包中。

当在网络中诊断与数据有关的错误时这个选项就非常有用。

-q 使ping只在开始和结束时打印一些概要信息。

-R 把ICMP RECORD-ROUTE选项加入到ECHO_REQUEST数据包中,要求在数据包中记录路由,这样当数据返回时ping就可以把路由信息打印出来。

每个数据包只能记录9个路由节点。

许多主机忽略或者放弃这个选项。

-r 使ping命令旁路掉用于发送数据包的正常路由表。

-s packetsize 使用户能够标识出要发送数据的字节数。

缺省是56个字符,再加上8个字节的ICMP数据头,共64个ICMP数据字节。

-v 使ping处于verbose方式。

它要ping命令除了打印ECHO-RESPONSE 数据包之外,还打印其它所有返回的ICMP数据包。

=========================================================== ======================《ping的参数!》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Ping 命令可以用来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PING命令详解

PING命令详解

ping命令详解使用 ping可以测试计算机名和计算机的 ip 地址,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通过将 icmp 回显数据包发送到计算机并侦听回显回复数据包来验证与一台或多台远程计算机的连接,该命令只有在安装了 tcp/ip 协议后才可以使用。

现在打开你的ms-dos(开始→程序→ms-dos),用win2000的朋友打开cmd.exe(这是win2000下的ms-dos,开始→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 或开始→搜索文件或文件夹→"填入cmd.exe",找到后双击运行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命令: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computer-list] | [-k computer-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参数-tping 指定的计算机直到中断。

ctrl+c停止-apinging china-hacker [127.0.0.1] with 32 bytes of data:(china-hacker就是他的计算机名)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reply from 127.0.0.1: bytes=32 time<10ms ttl=128ping statistics for 127.0.0.1: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n count发送 count 指定的 echo 数据包数。

windows ping命令参数

windows ping命令参数

windows ping命令参数
Ping命令是Windows操作系统内置的网络连通性测试工具,通过发送ICMP数据包来检测目标主机的连通性和延迟等情况。

以下是常用的Ping命令参数:
1. -t:持续Ping指定的主机,直到手动停止。

2. -n:指定要Ping的次数。

例如,ping -n 5 127.0.0.1将Ping 本机5次。

3. -l:指定要发送的数据包大小。

例如,ping -l 1000 127.0.0.1将发送1000字节的数据包进行测试。

4. -f:设置Ping命令不分段发送数据包。

这个参数可以用来测试目标主机对于大数据包的反应。

5. -w:指定Ping命令等待响应的超时时间。

例如,ping -w 2000 127.0.0.1将等待2秒钟以获取响应,如果没有响应则超时。

6. -a: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例如,ping -a 12
7.0.0.1将返回本机的主机名。

7. -v:显示Ping命令的详细信息。

例如,ping -v 127.0.0.1将显示Ping命令的版本信息。

总之,通过使用不同的参数,可以更精确地测试目标主机的网络连通性和延迟情况。

- 1 -。

ping命令详解

ping命令详解

ping命令详解p⽤来测试主机之间⽹络的连通性。

执⾏ping指令会使⽤ICMP传输协议,发出要求回应的信息,若远端主机的⽹络功能没有问题,就会回应该信息,因⽽得知该主机运作正常。

语法ping(选项)(参数)选项-d:使⽤Socket的SO_DEBUG功能;-c<完成次数>:设置完成要求回应的次数;-f:极限检测;-i<间隔秒数>:指定收发信息的间隔时间;-I<⽹络界⾯>:使⽤指定的⽹络界⾯送出数据包;-l<前置载⼊>:设置在送出要求信息之前,先⾏发出的数据包;-n:只输出数值;-p<范本样式>:设置填满数据包的范本样式;-q:不显⽰指令执⾏过程,开头和结尾的相关信息除外;-r: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R:记录路由过程;-s<数据包⼤⼩>:设置数据包的⼤⼩;-t<存活数值>:设置存活数值TTL的⼤⼩;-v:详细显⽰指令的执⾏过程。

ping 192.168.1.9 开始;ctrl + c 停⽌ ping命令通过ICMP(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作;ping可以⽤来测试本机与⽬标主机是否、联通速度如何、稳定性如何。

⼀、ping⽤法: ping命令运⾏在命令提⽰符终端,⽤法为:“ping 参数⽬标主机”。

其中参数为零到多个,⽬标主机可以是IP或者域名。

1 2 3 4Usage: ping[-aAbBdDfhLnOqrRUvV] [-c count] [-i interval] [-I interface] [-m mark] [-M pmtudisc_option] [-l preload] [-p pattern] [-Q tos] [-s packetsize] [-S sndbuf] [-t ttl] [-T timestamp_option][-w deadline] [-W timeout] [hop1 ...] destination⼆、ping参数详解:下⾯是爱E族()收集整理的ping详细参数,可能部分不全或翻译错误,欢迎指正:参数详解-a Audible ping.-A⾃适应ping,根据ping包往返时间确定ping的速度;-b允许ping⼀个⼴播地址;-B不允许ping改变包头的源地址;-c count ping指定次数后停⽌ping;-d 使⽤Socket的SO_DEBUG功能;-F flow_label为ping回显请求分配⼀个20位的“flow label”,如果未设置,内核会为ping随机分配;-f极限检测,快速连续ping⼀台主机,ping的速度达到100次每秒;-i interval设定间隔⼏秒发送⼀个ping包,默认⼀秒ping⼀次;-I interface指定⽹卡接⼝、或指定的本机地址送出数据包;-l preload设置在送出要求信息之前,先⾏发出的数据包;-L抑制组播报⽂回送,只适⽤于ping的⽬标为⼀个-n 不要将ip地址转换成主机名;-p pattern指定填充ping数据包的⼗六进制内容,在诊断与数据有关的⽹络错误时这个选项就⾮常有⽤,如:“-p ff”;-q不显⽰任何传送封包的信息,只显⽰最后的结果-Q tos设置Qos(Quality of Service),它是ICMP数据报相关位;可以是⼗进制或⼗六进制数,详见rfc1349和rfc2474⽂档;-R记录ping的路由过程(IPv4 only);注意:由于IP头的限制,最多只能记录9个路由,其他会被忽略;-r忽略正常的路由表,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通常是查看本机的⽹络接⼝是否有问题;如果主机不直接连接的⽹络上,则返回⼀个错误。

windows ping命令参数

windows ping命令参数

windows ping命令参数
ping命令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网络工具之一,常用于测试网络的连通性和网络传输速度。

以下是ping命令常用的参数:
1. -t (连续):一直ping目标地址,直到手动终止ping操作。

2. -n (次数):指定ping目标地址的次数,ping完指定次数后自动停止。

3. -l (数据包大小):指定ping发送的数据包大小,单位为字节。

4. -f (禁止分段):禁止ping命令将发送的数据包分段,可以避免一些防火墙的干扰。

5. -i (时间间隔):指定ping命令发送数据包的时间间隔,单位为毫秒。

6. -w (超时时间):指定ping等待响应的超时时间,单位为毫秒。

7. -a (解析IP地址):在ping目标地址时,同时解析该地址的主机名。

8. -v (详细输出):输出ping命令的详细信息。

除了以上常用参数外,ping命令还有一些其他参数,如-r、-s、-R等,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参数来使用ping命令。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PING命令参数详解
前2天有个朋友在网问我关于ping命令ping完后参数代表什么?刚好今天有时间,我就整理了一下,发了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PING命令参数详解
-a 将目标的机器标识转换为ip地址
-t 若使用者不人为中断会不断的ping下去
-c count 要求ping命令连续发送数据包,直到发出并接收到count个请求
-d 为使用的套接字打开调试状态
-f 是一种快速方式ping。

使得ping输出数据包的速度和数据包从远程主机返回一样快,或者更快,达
到每秒100次。

在这种方式下,每个请求用一个句点表示。

对于每一个响应打印一个空格键。

-i seconds 在两次数据包发送之间间隔一定的秒数。

不能同-f一起使用。

-n只使用数字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ping会试图把IP地址转换成主机名。

这个选项要求ping打印IP地址
而不去查找用符号表示的名字。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无法使用本地DNS服务器这个选项就很重要了。

-p pattern 拥护可以通过这个选项标识16 pad字节,把这些字节加入数据包中。

当在网络中诊断与数据有关的错误时这个选项就非常有用。

-q 使ping只在开始和结束时打印一些概要信息。

-R 把ICMP RECORD-ROUTE选项加入到ECHO_REQUEST数据包中,要求在数据包中记录路由,这样当数据返回时
ping就可以把路由信息打印出来。

每个数据包只能记录9个路由节点。

许多主机忽略或者放弃这个选项。

-r 使ping命令旁路掉用于发送数据包的正常路由表。

-s packetsize 使用户能够标识出要发送数据的字节数。

缺省是56个字符,再加上8个字节的ICMP 数据头,共64个ICMP数据字节。

-v 使ping处于verbose方式。

它要ping命令除了打印ECHO-RESPONSE数据包之外,还打印其它所有
返回的ICMP数据包。

使用Ping
使用Ping测量丢包的最佳方法是向一个IP地址发送大量的Ping命令,然后你可以检查没有没有应答的次数,并把没有应答的次数作为丢包。

没有应答的次数超过5%可能就值得担心了。

例:在一台Windows计算机上,在命令提示符后面输入如下命令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Ping -n 6(IP地址或者域名,如)这个命令中的“-n”开关告诉发送ping命令的次数,
“6”是发送的次数。

然后,你将得到一个测试总结。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ping -n 6
Pinging [219.232.236.14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219.232.236.141: bytes=32 time=52ms TTL=51
Reply from 219.232.236.141: bytes=32 time=57ms TTL=51
Reply from 219.232.236.141: bytes=32 time=41ms TTL=51
Reply from 219.232.236.141: bytes=32 time=39ms TTL=51
Reply from 219.232.236.141: bytes=32 time=30ms TTL=51
Reply from 219.232.236.141: bytes=32 time=34ms TTL=51
Ping statistics for 219.232.236.141:
Packets: Sent = 6, Received = 6,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30ms, Maximum = 57ms, Average = 42ms
以上返回了6个测试数据包,其中bytes=32 表示测试中发送的数据包大小是32个字节,time=30ms表示与对方主机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小于30毫秒,TTL=指定TTL值在对方的系统里停留的时间。

此参数同样是帮助你检查网路运转情况的128表示当前测试使用的TTL(Time to Live)值为128(系统默认值)。

Packets: Sent = 发送数据包数; Received =接收数据包数; Lost = 丢包数
大约往返时间以毫秒(ms)显示:
Minimum=最小值 /ms, Maximum=最大值 /ms , Average=平均值 /ms
如果你看到平均往返时间较高(超过100ms),这也会降低你的网络下载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