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体质
怎样才算世界一流大学

怎样才算世界一流大学作者:石毓智来源:《记者观察》2020年第10期编者按:最近,北京一著名学府自称已经“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很多人也许感到幸福来得太突然,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结果。
这是因为尽管这所大学以前也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眼中“别人家”的学校,但升格为“家门口”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周期却只有5年时间(2015年8月18日,双一流建设方案出炉,今年,国内不少高校公布了“双一流”建设成果)。
9月24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对此事件进行回应,称“应该清醒认识到,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整体实力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怎样才算是世界一流大学,进入这个“俱乐部”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本文摘选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石毓智所著的《斯坦福的创新力: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篇章,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一是否获10个以上诺贝尔奖?前两年,中国一些大学提出要办世界一流大学,愿望是好的,但在向这个目标迈进之前,首先得弄清楚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什么样,都有些什么特征和标准。
我过去五六年一直从事一个研究项目,就是“中国教育与世界的距离”。
我以斯坦福大学为考察重点,并走访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30余所各种级别的大学。
其中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表面上看来,世界一流大学大都是历史悠久、校园优美、大师云集。
其实,国际名校还有更深刻的内涵值得注意。
迄今为止,全世界已经有300余所大学或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工作期间获得过诺贝尔奖。
如果按照顶尖级人才的培养标准,那么中国所有的大学都应该排在300名之后,新加坡等地方的大学也是如此。
我在美国就读或工作过的三所大学,它们的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如下: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16人;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8人;斯坦福大学45人。
如果说哪所是“世界一流大学”,估计很多人会认为只有斯坦福大学才算,其他两所学校都很普通,有些人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要知道加利福尼亚大学两所分校不仅有这么多的诺贝尔奖得主,而且很多学科领域都有影响世界的学者。
新加坡国情介绍

新加坡国情介绍新加坡,正式名称为新加坡共和国,是位于东南亚的城市国家。
虽然新加坡国土面积较小,但它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国家,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社会使其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商业和旅游中心。
本文将介绍新加坡的地理特点、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以及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特点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的海峡中,三面环海。
它与马来西亚隔海相望,东对马六甲海峡,南濒新加坡海峡,西隔柔佛海峡与巴生港相望。
虽然国土面积很小,只有725.7平方公里,但新加坡却是一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航运和航空枢纽之一。
政治体制新加坡是一个议会制的共和国,政治体制基于议会制民主制度。
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
实际上,新加坡的政治权力集中在总理和内阁手中。
由于执政党长期执政,被认为是亚洲的一党制国家。
经济发展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拥有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金融体系。
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新加坡的经济主要依赖于制造业、航运业、金融业和旅游业。
近年来,新加坡还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以适应未来的全球经济变化。
社会文化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它的社会结构由来自不同族裔的人民组成,包括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少数族裔。
这种多元文化的特点对于新加坡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新加坡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但多数人民仍使用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等多种语言。
由于多元文化的存在,新加坡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节日。
华人春节、马来人开斋节、印度人屠妖节等各种传统节日都在新加坡得到庆祝和尊重。
新加坡还有许多文化和艺术活动,例如新加坡国际艺术节、新加坡中秋节灯笼展、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等,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
教育体系新加坡非常重视教育,并且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以其高质量的学术课程和严谨的学习环境而闻名。
教育水平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是顶尖的。
新加坡拥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其教育体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新加坡留学:新加坡教育跻身世界一流的原因

号称全球最大规模的教育排行榜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经发表过一项最新教育素质全球排名,报告根据76个国家15岁学生的数学和科学测验成绩综合统计而出,新加坡脱颖而出,甚至把欧美国家甩在后面,是什么原因,让新加坡教育跻身世界一流呢?善于借鉴首先,新加坡的教育体系是建立在新加坡的历史基础之上的。
李光耀并不怕接受从英国殖民历史中继承下来的某些元素——只要它们对建立一个新国家有帮助,就大胆取其精华。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新加坡的很多顶尖院校,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立于1905年)、莱佛士书院(建立于1823年)和英华学校(建立于1886年)都比于1965年独立的新加坡本身要历史悠久得多。
此外,新加坡中学教育课程体系也建立在英国O-Level和A-Level的模式之上,并根据新加坡学子更高的平均成绩作了适当调整。
看重人才其次,新加坡教育总是优先考虑对人的投资,而不是对设备的投资。
虽然后者并未被忽视,但最大的关注点仍在学生和老师身上。
新加坡的国家奖学金制度让最优秀的学生得以去世界顶尖大学深造;其教师行业对优秀学子的吸引力也获得了全球赞誉。
慷慨的教学奖学金和高于中值的起薪都是新加坡为教师行业吸引和保留人才所作出的努力。
任人唯贤新加坡并不掩饰其“任人唯贤”的教育制度:发现和发展最优秀的人才,并网罗其加入公职行列。
政府奖学金的获得者每学习一年,就必须在公共部门服务至少两年。
同样任人唯贤的做法也用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晋升,表现最出色的教师将获得领导职位。
在教育部和校长办公室与教室之间仿佛有一道旋转门,很多教育部官员之后又以教师身份重返三尺讲台。
因材施教留学360介绍,新加坡教育体系中任何精英主义的倾向都被一个原则给中和了,即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优质教育。
虽然新加坡有充分理由以它精英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引以为豪,但这一套体系真正可贵的瑰宝,是那些遍布全国的社区学校、职业技术院校和理工学院,正是它们为所有人提供优质的教育。
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排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世界排名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是世界知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该校成立于1905年,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
它是新加坡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大学,也是亚洲地区最具声望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其卓越的教学与研究水平而闻名于世。
首先,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全球大学排名中表现出色。
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该校位列全球第11位,是新加坡唯一进入全球前20名的大学。
其在教育品质、师资力量、研究质量和国际声望等方面均获得高度评价。
这反映出学校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以及对教育质量的严格要求。
其次,新加坡国立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具备强大的实力。
学校设有多个研究机构和实验室,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如工程、医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
学校不仅拥有先进的研究设备,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科研人员加入。
这使得学校在创新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并在许多重要的研究项目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许多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包括与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项目。
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学校之间的学术交流,还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此外,学校也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
新加坡国立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包括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等多个层次的学习机会。
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领导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学校还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努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总之,新加坡国立大学凭借其卓越的教学与研究实力、国际化的合作与交流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成为了亚洲地区乃至全球高等教育的瑰宝。
它在世界排名中的优异表现,反映了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声誉。
相信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将继续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教育体制

你必须了解的新加坡教育体制
新加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制度,融和了东西方教育的精华。
新加坡沿用英联邦教育体制,推行英语(作为母语)和汉语双语教育。
学费低廉,政府大力支持教育产业。
同时新加坡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及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
①政府中、小学:小学6年,每个月学费140新币。
半天上课,每年4个假期。
学习科目包括:英文、华文、数学、科学、社会科学、美术、工艺、音乐、健康教育、体育等。
中学学制为四年或五年。
快捷课程为4年,完成课程后参加新加坡O/A水准考试。
普通学术课程和普通工艺课程为5年,学生完成课程后必须参加N水准考试才可以继续升学。
②政府初级学院:学制两年。
学生完成课程后参加A水准考试后直接报读新加坡或英、美、澳及英联邦国家的名校。
国立教育基本晋升图
③政府职业技术类学院:新加坡职业教育学院有完善的培训设备,能为中学毕业生提供全面的技术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
学制两年。
如圣淘沙国立酒店管理学院、南洋艺术学院、新加坡国立工艺学院。
④政府理工学院:新加坡5所理工学院提供材料、工科和商业等课程。
学制3年,文凭广受国际认可,国际学生可以申请80%奖学金。
毕业后一个月可直接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可以担保父母来新居留。
⑤政府国立大学:新加坡三所著名的国立大学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本科学制3—4年,硕士学制1—3年。
这三所国立大学采用了一系列的创新计划,引进核心课程并积极与国际知名大学合作,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
新加坡缘何蝉联全球第一心得体会

新加坡缘何蝉联全球第一心得体会新加坡能够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无疑是因为其在多个方面的卓越表现。
作为一个国家,新加坡在经济、教育、科技、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我个人看来,新加坡之所以能够蝉联全球第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新加坡在经济方面的发展非常出色。
作为一个小国家,新加坡拥有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和全球竞争力。
新加坡以其强大的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而闻名。
新加坡政府鼓励外国投资,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在这里设立亚洲总部。
此外,新加坡在创新和科技方面也表现出色,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研发,培养人才,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加坡在教育领域的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教育,投入大量资源培养人才。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被公认为世界一流,其教育质量和学术成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新加坡的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计划(PISA)和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等国际评估中表现出色,常常名列前茅。
新加坡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领导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新加坡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尽管新加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国家,但其环境质量却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新加坡政府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新加坡是第一个在城市中实施垃圾焚烧和回收利用的国家,其水资源管理也一直被视为典范。
新加坡的环保理念和实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最后,新加坡的政府治理也是其蝉联全球第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新加坡政府以其高度有效的公共管理和低腐败率而闻名。
新加坡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推动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快速作出决策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高度透明度也是新加坡政府治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总的来说,新加坡能够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是由于其在多个方面的卓越表现。
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成就、环境的保护以及政府的治理都是新加坡成为全球第一的重要原因。
新加坡教育体系一流

新加坡教育体系一流据360教育集团说:新加坡留学正在国内逐步升温,新加坡也成了继美,英,澳后第四个留学热门地。
随着留学信息的公开化,留学程序的透明化,更多家长开始回归理性,开始把关注焦点转移到美丽的花园城市,世界治安最好的城市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一向把教育当做一项公益事业来发展,不遗余力地以吸引各国优秀人才来新工作为目标。
而且,新加坡政府最新的规划中,已明确指出要加大吸引外国人才的力度,在十五年之内把人口从目前的400万增加到600万。
这对广大希望留学移民新加坡的学子来说无疑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据叁陆零教育集团新加坡教育联盟了解,近两年来,新加坡大学毕业的学生约80%以上都能顺利地在新加坡就业移民。
新加坡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可自由择校。
择校的条件比较以人性化。
首先是亲缘,就是在校学生的兄弟姐妹,毕业后的校友、学校董事的子女等可优先录取。
其次是按地域,一般都是以学校为中心画圆,离校近者优先,距离相同者若需竞争则抽签决定。
中学则是双向选择。
新加坡从1992年起发布中学动态排行榜,按每所学校的剑桥普通文凭考试成绩排名次,并加以公布。
学校能招到什么样的生源,学生选择哪所学校就读,排行位置起决定性作用。
这种择校制既给学校很大的压力,也激发学校向上发展的动力。
因为,政府对公办(公助)学校的投入和选择教师条件基本上是一视同仁的。
办不好学校,吸引不到优质生源,视学官、家长及社会都认为是校长和教师努力不够,企业和个人捐助也不愿选择这样的学校。
叁陆零教育集团新加坡教育联盟表示,新加坡通过投入管理教育,一方面,新加坡政府把教育作为公益事业来办,政府通过投入,对教育进行强有力地管理。
不管是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要按照政府制定的教育方针和课程大纲实施教育,使教育成为整个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经济发展做出战略性贡献。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也把教育视为一种产业,把招收外国留学生作为发展教育的新途径。
新加坡教育发展目标是成为亚洲的教育之都,因此,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学校的硬件设施都尽量按照国际一流水准设计。
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

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志作者:董纯蕾张炯强来源:《视野》2006年第07期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施春风:要训练的不是智商是智慧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首先就是培育学生,让他们具备在当前这个快速改变和全球化的世界中游刃有余的能力。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和研究,接下来才是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新加坡国立大学称之为“2 +1”。
大学教育要训练的不是一个人的智商,而是他的智慧。
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应该能够很好地融入各种文化和环境之中,富有团队合作精神,且对未来充满信心。
大学生涯很短暂,但他在今后的漫长人生旅途中,可以独立、自信地进行终身学习。
同时,世界一流大学必定拥有世界各地的广泛伙伴关系。
任何一所高等学府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要想把触角伸向时代、世界和人类努力的各个领域,就必须拥有广泛的伙伴关系。
有意义的伙伴关系可以在教学和研究中合作、互补、互相借鉴。
世界一流大学就是这样一个生产知识的地方,一个多元化的学习社区。
英国牛津大学校长约翰·胡德:历史不是创新的反义词一所优秀大学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师资和学生;它往往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和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它能成功实现自己的学术价值。
但同时,一所大学是否优秀不仅仅在于学术水平,而且在于它能否帮助世界各地的社区,在文化迅速发生变化、IT等新技术带来诸多挑战的新时代找到应对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大学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未来的领袖,富有独立思维、创新和冒险精神的明智的人。
从牛津的经验而言,大学教人如何思考。
学生们应具备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清醒地意识到哪些知识是未知的,我们又该如何寻找答案。
我们尊重学术自由和办学独立,采用良好的激励机制来促进这一点。
牛津的学生往往更善于思辨,更具备创造力。
目前,英国大概 80%的高科技公司是由牛津毕业生创建的。
牛津的历史要悠久些。
历史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它从来不是创新的反义词。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我们可以更智慧地利用现在的、过去的知识,创造出新的价值。
东京大学校长小宫山宏:跨学科地汇聚知识大学的成功之道在于汇聚——汇聚人才,也汇聚知识,而且是跨学科地汇聚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体制Seeram Ramakrishna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高等教育、研究、创新与创业全球合作实验室(Global 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创始人之一电子邮箱: seeram@.sg近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被问及:如果重回25岁他会做什么。
他回答说,他会在回新加坡之前游历三个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方——美国、中国和印度。
这话抓住了新加坡教育下一代的理念核心。
而教育是这个在700平方公里国土上拥有500万城市人口的小岛国家唯一可获得的资源。
通过从世界各地吸取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新加坡培养出了追求卓越的文化。
大学的国际化、生源的全球化和研究经费的竞争性是新加坡建设世界一流教育体制的核心原则。
大学的国际化新加坡拥有四所公立大学以及一些小而精的私立大学。
全国26%的教育支出用于公立大学。
新加坡的大学非常鼓励与国际同行的国际合作,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与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在医学研究生教育上的合作,与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在东西方文化优势上合作发展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南洋理工大学(National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与美国沃顿商学院(the Wharton Business School)的合作等。
另外,整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中国浙江大学最好的学术资源而成立的新学校新加坡技术和设计大学(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也已经成形。
同时,一个多样化的人才库可以被视为新加坡大学国际化的另一个方面。
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有约50%的教师、25%的本科生、70%的研究生和70%的研究人员来自其它100多个国家。
这一情况发生的背景是世界高校版图的剧变。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对那些即将加入全球劳动力大军的学生来说,在一个多元文化、多元社会背景的团队中工作并担任领导角色是最重要的能力。
此外,自信、独立和终身学习能力也是他们在这个信息互联、彼此依赖、快速变化、竞争激烈的世界经济中安身立命的本领。
不断更新课程和教学方法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机遇。
约50%的本科生参与了时间长短不一的海外交换生项目。
学生们也受益于60多个与海外顶尖大学合作的联合培养计划和双学位计划。
多年以来,新加坡的大学也一直致力于改进课程和教学方法,以转变旧的教学,创造非规范性的、以学习效果为重点的学习环境。
培养追求卓越的文化新加坡为四所公立大学提供了更大的自治权。
成功的校友们在塑造大学治理结构的资源管理方式上扮演了更积极的角色。
大学治理、愿景、内部结构、办事流程和资源被汇聚起来,以为社会贡献最好的教育、研究、创新和服务成果。
大学都以国际标准为标杆,在大学、教师、院系和个人层面就基础设施、学术和收入水平实施了同行评议,并不遗余力地培养现有人才、吸引全球最好的人才。
各大学都一直强调研究产出,强调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和引用率,在此之上还增加了对领导力、改革思想、科研影响力的重视。
新加坡现在正大力促进知识产权保护,以更好地推动大学向商业和社会知识转化的流水线发展。
为了支持创新价值链,各种各样的中介机构已经各就各位,如国家研究基金会(the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SPRING Singapore),经济发展委员会(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和科学技术研究局(the 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研究发展投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逐渐增加对研究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的投入。
1991~1995年间投入约20亿美元。
预计2011~2015年间的投入将达到160亿美元。
如果以研究发展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ivity,简称GDP)的百分比来测算一国的研究强度,新加坡已经达到3%;每百万人口拥有的研究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也已经有约6500人。
这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上的研究强国。
根据马丁繁荣研究所(Martin Prosperity Institute)的研究报告,新加坡在全球创新指数上排名第九,在全球人才指数上排名第三,在全球技术指数上排名第十。
未来若干年,新加坡希望研究强度达到3.5%,而且其中三分之二要来自私人部门。
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经验表明,保持高水平的研究发展既需要公共支持,也需要经济活力和实力。
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也显示,引导竞争性拨款的个人投资者也是提高大学质量的有效工具,而对关键领域进行大宗投入也对达到明确具体的卓越目标很有助益。
近年来,交叉学科领域和应用多学科解决难题方面涌现了大量创新机遇。
具备多学科优势和青年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已经准备好为新的、突破性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提供所需的生态系统。
新加坡已经意识到科学研究和创新的全球性和革命性,并已经引入了以下新行动。
这些新行动将更大的提升各个大学的能力和它们在世界上的地位。
全球研究合作伙伴关系“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the Campus for Research Excellence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已经开辟了一个65万平方英尺(约六万平方米)的新研究空间。
其目的是邀请国际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在那里建立大量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这进而将鼓励这些大学与新加坡的大学进行密集的研究合作。
“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已经成为许多新加坡的大学及其国际同行共建的研究中心的家园。
这些研究中心涉及的领域包括: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传染病、环境模拟和传感、生物系统和为管理学、未来城市流动和低能耗电子系统研究中心,与瑞士联邦技术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合作的全球环境可持续研究中心,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合作的大都会电子移动研究中心,与中国北京大学合作的可持续低碳未来研究中心,以及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合作的太阳能和节能建筑研究中心。
“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学园”预计将容纳约1000名研究人员。
“卓越研究中心”启动“卓越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ers of Excellence)项目的目的是在新加坡的大学中建立世界一流的研究中心,吸引世界顶尖研究人才,增强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以及为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培训合格的研究人才。
新加坡已经对五个“卓越研究中心”进行了资助。
平均对每个“卓越研究中心”投入约一亿美元的资助,每个中心拥有100~150位研究科学家和工程师。
这五个“卓越研究中心”分别是量子科技中心、新加坡癌症科学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力学生物学研究所、新加坡地球天文台以及位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新加坡环境生命科学工程中心。
“竞争性研究项目”启动“竞争性研究项目”(Competitive Research Programme)的目的是在新加坡的大学中建立起研究能力,确定新加坡未来可以投入发展新产业的潜在战略性研究领域。
这一资助计划对所有科技领域开放,包括一般性的和主题式的项目。
每笔“竞争性研究项目”资助约500万~1000万美元,历时三至五年不等。
启动“竞争性研究项目”的研究计划要通过自下而上的筛选,希望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包含多个多学科的项目。
这一资助计划设有两级评审程序。
首先,研究申请要通过当地评审委员会的评估。
筛选出的研究计划要按要求进一步深化,发展成一份完整的研究计划,再经过国际同行评议。
国家研究基金会将以“竞争性研究项目”国际评审委员会的评估意见为基础进行拨款决策。
“国家研究基金会奖学金资助计划”为了打造研究发展能力,新加坡启动了“国家研究基金会奖学金资助计划”(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Fellowships),以吸引、招聘和扶持青年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在新加坡的大学和研究所中开展独立研究。
这些资助开放给所有国籍、所有科技领域的所有研究人员。
资助是全球竞争性的,对个人和研究都有吸引力。
每一个入围的研究者将在五年内获得高达300万新元(约239万美元)的研究经费,这样做的目的是支持那些很有可能取得研究突破的研究计划。
研究者的工资则另算,并超过他们所获得的研究经费,约等于新加坡大学助理教授的工资。
被资助的研究者具有完全的研究独立性和自由。
结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比较新的概念已经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
现在,要培养世界一流大学就要进行大量持续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已经成为常识。
新加坡的例子表明,在每个层面对各个细节给予更大关注——学习最好的实践经验、发展追求卓越的文化以及合适的态度——对于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学体制也同样重要。
全球大学之间的竞争,包括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意味着要对大学进行大量、持续的投入才能维持世界一流的声誉。
各所大学和大学的建设者都会竭尽所能保持追求卓越的文化。
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最主要的产出就是人力资本——在这个超级互联、彼此依赖、竞争激烈的世界,这也是任何社会的资产。
同时,新加坡的案例也说明,即使是小国,只要有合适良好的实践活动、治理政策、资助举措、基础设施、学术文化建设和态度等,也能重拳出击,孕育出世界一流的教育体制,打破世俗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