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金矿勘探方法

砂金矿勘探方法
砂金矿勘探方法

砂金矿勘探方法

按主要矿体的延展规模、形态、厚度稳定程度和主要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等地质因素划分勘探类型,是为了合理地确定勘探工程密度,从而达到有效地探明各级储量的目的。各种砂金矿床和同一矿床的各个矿体乃至一个矿体的不同部位,地质因素及其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划分勘探类型和确定勘探工程密度,一般是按矿床中占有大部分储量的主要矿体的地质因素来考虑的。uP7中南选矿网

根据以上分类原则,将砂金矿床勘探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类:uP7中南选矿网Ⅰ类:主要矿体形态简单,延展规模大,厚度稳定,砂金分布不均匀,底板平坦且坡度小。uP7中南选矿网

规模较大的河漫滩砂金矿及滨岸砂金矿多属这一类型。如陕西省恒口河漫滩砂金矿和黑龙江省达拉罕河漫滩砂金矿。uP7中南选矿网

Ⅱ类:主要矿体形态较简单,延展规模中等,厚度变化不大,砂金分布很不均匀,底板较平坦至不平坦,有较大的金粒和金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uP7中南选矿网

底板平坦或以岩溶为基底的河漫砂金矿以及规模较大的支谷砂金矿和阶地砂金矿多属于这一类型。如黑龙江省兴隆沟砂金矿。uP7中南选矿网

Ⅲ类:矿体延展规模小,形态较复杂,厚度变化大,底板不平坦,倾斜大,砂金分布极不均匀,有较多的大粒金和金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uP7中南选矿网

规模较小的岩溶充填砂金矿,残积、坡积、洪积砂金矿以及支谷砂金矿多属这一类型。如内蒙古自治区西菜园残坡积砂金矿。uP7中南选矿网

(3)勘探工程密度勘探工程密度是指按一定几何网布置勘探工程控制矿体,用以计算相应级别储量所需的工程网距。表3.18.12是总结我国砂金矿床勘探经验所提出的勘探工程密度,仅作为用类比法确定勘探工程密度时参考。该表仅适于河谷平直或转折角度较小,不致于影响在勘探线间直接连结矿体的地段。河谷转折角度较大地段应布设勘探线(也可以将按密度布设的最近勘探线移至该地段)。面状矿体可采用方格式网度或缩小表3.18.12中线距和工程间距的比率进行勘探。

砂金矿探查方法

砂金矿勘探方法 按主要矿体的延展规模、形态、厚度稳定程度和主要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等地质因素划分勘探类型,是为了合理地确定勘探工程密度,从而达到有效地探明各级储量的目的。各种砂金矿床和同一矿床的各个矿体乃至一个矿体的不同部位,地质因素及其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划分勘探类型和确定勘探工程密度,一般是按矿床中占有大部分储量的主要矿体的地质因素来考虑的。 根据以上分类原则,将砂金矿床勘探类型划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主要矿体形态简单,延展规模大,厚度稳定,砂金分布不均匀,底板平坦且坡度小。规模较大的河漫滩砂金矿及滨岸砂金矿多属这一类型。如陕西省恒口河漫滩砂金矿和黑龙江省达拉罕河漫滩砂金矿。 Ⅱ类:主要矿体形态较简单,延展规模中等,厚度变化不大,砂金分布很不均匀,底板较平坦至不平坦,有较大的金粒和金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 底板平坦或以岩溶为基底的河漫砂金矿以及规模较大的支谷砂金矿和阶地砂金矿多属于这一类型。如黑龙江省兴隆沟砂金矿。 Ⅲ类:矿体延展规模小,形态较复杂,厚度变化大,底板不平坦,倾斜大,砂金分布极不均匀,有较多的大粒金和金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 规模较小的岩溶充填砂金矿,残积、坡积、洪积砂金矿以及支谷砂金矿多属这一类型。如内蒙古自治区西菜园残坡积砂金矿。 (3)勘探工程密度勘探工程密度是指按一定几何网布置勘探工程控制矿体,用以计算相应级别储量所需的工程网距。表3.18.12是总结我国砂金矿床勘探经验所提出的勘探工程密度,仅作为用类比法确定勘探工程密度时参考。该表仅适于河谷平直或转折角度较小,不致于影响在勘探线间直接连结矿体的地段。河谷转折角度较大地段应布设勘探线(也可以将按密度布设的最近勘探线移至该地段)。面状矿体可采用方格式网度或缩小表3.18.12中线距和工程间距的比率进行勘探。

岩金矿普查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岩金矿地质普查的目的任务、工作程序、工作程度、质量要求、储量计算及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等基本内容。 1.2 适用范围 本规范是岩金矿地质普查阶段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岩金矿普查工作质量监督和普查报告验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GB/T 13687 固体矿产普查总则。 3 普查目的任务及工作程序 3.1 普查工作目的任务 在普查区内,对已发现的矿点和地质物化探等异常进行普查工作,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对有工业价值的矿体探求D+E级储量,提交普查报告,为能否开展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3.2 工作程序 普查工作应遵循GB/T 13687规定的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与报告编审四个程序进行。 4 普查工作程度要求 4.1 大致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情况。 4.2 对发现的矿体,大致查明其规模、形态、产状、分布和矿石品位、物质组分、结构构造、自然类型等,并进行储量计算。 4.3 对矿石的可选(冶)性能进行对比和研究,做出能否为工业利用的初步评价。 4.4 大致了解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 4.5 对矿体,进行地表系统工程揭露,深部布置主干剖面了解矿体延深,根据所获结果,初步确定勘探类型、网度,计算E级储量,在此基础上,再加密工程对E级储量进行验证,计算D级储量。 4.6 储量比例 对大、中型矿床依其规模及复杂程度,D级储量应占D+E级储量的20%~30%。 4.7 对矿床进行概略的技术经济评价。 5 普查工作质量要求 5.1 测量工作 普查阶段工程测量,可设假定坐标,也可与全国坐标系统联测。探矿工程、勘查剖面线等应进行定测。 在初步肯定矿床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时,应编测地形草图或简测图,其比例尺要与地质图相适应。 地形测量与工程测量精度要求按现行的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执行。 5.2 地质填图 5.2.1 区域地质图或区域地质简图(比例尺1∶5万~1∶20万) 在收集普查区原有的区域地质图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和普查阶段获取的地质、矿产、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科研等资料,综合编绘地质图,重点反映金矿成矿地质背景。 5.2.2 矿区简测图(比例尺1∶5 000~1∶10 000) 填图前应测制地质剖面或地质、物化探综合剖面,充分观察研究与金矿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确定矿区填图单位、内容、要求与方法。 通过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质、构造与各种异常、矿化带、矿体的地质特征,并研究与金有关的各种地质要素。 5.2.3 矿床(体)地质简测图或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1 000~1∶ 2 000) 填图工作要大致查明矿床内地层、岩石、构造特点和控矿因素、围岩蚀变与找矿标志等,研究地表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情况。 5.3 重砂测量 在条件具备时,可布置与地质测量比例尺相适应的自然重砂测量。工作应在水系支流及支谷中进行,如有线索应逆流而上,在源头的残、坡积层中采样,圈出重砂异常。其工作方法与质量要求按现行专业规范、规程执行。

金矿实地勘察测量工程设计书

金矿实地勘察测量工程设计书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目的任务 受xx有限公司的委托,xx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组织地质、物探相关技术人员对湖北省郧县大龙山金矿进行实地踏勘及取样工作,并收集了有关地质资料。经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为含金石英脉型,具备一定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较大,应进一步对该区进行普查工作。为此编写了《湖北省郧县大龙山金矿地质普查设计书》。 由于前期(2007—2009年)由xx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承担探矿任务,后因矿权转让,我队经多方面收集,未能见到前期资料。经野外踏勘也未见有槽探工程、采样位置及其它探矿工程,故本次重新设计安排探矿工作。 本次普查主要目的是,通过地质填图、物探、槽探及钻探的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地质工作。通过系统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及概略性研究,评价其潜在工业价值,为进一步勘探和矿山建设设计提供金矿资源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主要任务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探异常区,采用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探工作,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概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进行金矿加工选(冶)性能类比研究,提交普查地质报告,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定出详查区范围。 工作周期:自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 二、探矿权情况 大龙山金矿普查为十堰中地矿业有限公司于2007年获得探矿权,至2009年由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大队承担探矿任务,证号T42120081002016031,自2010年十堰广地红基矿业工贸有限公司于通过转让方式获得合法探矿权,并办理了探矿权延续,有效期2010年3月23日—2011年3月22日,证号为T4200000510291,勘查矿种为金矿(见附件)。区内无其它矿权登记。 普查区范围地理坐标: 东经北纬 1、111°05′19″ 32°54′55″ 2、111°06′06″ 32°55′42″ 3、111°08′26″ 32°53′52″ 4、111°08′28″ 32°53′15″ 5、111°08′00″ 32°54′55″ 6、111°08′00″ 32°54′55″ 普查面积:10.04km2。 三、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

关于金矿采矿方法的优化选择思考 孙秀军

关于金矿采矿方法的优化选择思考孙秀军 发表时间:2019-04-16T10:34:56.5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作者:孙秀军王洪勇[导读] 从金矿蕴藏数量上看来,我国金矿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我国金矿资源的蕴藏条件较为恶劣,因此我们要重视起金矿开采方法的选择问题。 山东省黄金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64006 摘要:我国的金矿资源尤为稀缺,目前我国的金矿开采技术还有待完善,我国金矿资源主要储存区地质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这也加大了金矿开采的难度。为了更好地提高金矿开采效率,就要求我们要根据金矿的存储特点,以及金矿存储的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由于矿山开采条件较为复杂,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很难满足金矿开采的要求,接下来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就对金矿开采过程中应该如 何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进行探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开采方案。关键词:金矿开采;采矿方法;优化选择;措施分析 前言 从金矿蕴藏数量上看来,我国金矿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我国金矿资源的蕴藏条件较为恶劣,因此我们要重视起金矿开采方法的选择问题。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采矿方法是尤为重要的,这就要求企业在金矿开采过程中,要优化采矿方式的选择,致力于寻求最佳的采矿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能够有效避免,金矿开采过程中因开采方式不同而造成的矿产资源的损失。其次我们在金矿开采的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金矿开采的成本,要有针对性的对金矿开采制定出合理的办法,这样一来也能更好的实现对我国金矿资源的保护。 1、金矿采矿方式的选择原则分析我国大部分金矿资源蕴藏于板块运动较为活跃的地方,这也导致了我国金矿资源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较为复杂,因此在金矿开采过程中,要根据金矿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选择。在选择金矿开采方式的过程中,我们要全面分析金矿资源的整体蕴含状况,以及采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在选择金矿开采方式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考虑金矿开采数量,也要更多的考虑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其次在金矿开采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保护资源的原则,要避免对金矿资源的过度开发,这样才能有效对金矿资源起到保护作用。由此可见,在金矿开采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一次性全部开采,要分批次的进行开采,要将金矿开采活动分为投资开采和回采。这样能够有效避免金矿开采过程中,出现岩石崩落的现象,从而能够有效保证金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也能对金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提高金矿开采的经济效益。 2、金矿开采方法的优化选择在金矿开采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实现金矿勘探与今后开采的,结合,要充分发挥金矿勘探工作的作用,这样金矿勘探工作为新矿开采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这样才能更好的节约金矿资源开采过程中的时间,也能减少经常开展过程中的成本投入,能够有效提高矿山开采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在金矿开采的过程中,要根据金矿矿体赋存状态,以及围岩稳定性选择相应的采矿方法。以下对几种常见的金矿开采方式,及其适用范围进行探究。 2.1探矿巷道法探矿巷道在金矿开采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探矿巷道可以很好地提高矿山开采效率,也能有效提高矿山开采的准确性。在金矿开采过程中,倘若出现矿体厚度变薄的问题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探矿巷道法。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矿体变厚的现象,会影响到金矿的地质勘探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倘若继续用钻探技术,虽然可以保证金矿开采速度,但是容易导致金矿开采过程中人力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浪费。由于金矿岩都赋存于破碎地带,因此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建设一条沿着金矿矿脉的巷道,并通过巷道进行探矿,通过穿脉施工进行开采。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查明金矿矿体赋存状态,也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掌握金矿矿产资源的蕴藏情况。能够减少金矿开采过程中的深钻孔技术地使用,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金矿开采成本,提高金矿开采的准确性。 2.2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在金矿开采过程中选择金矿填充材料时,我们要充分考虑金矿中的岩层强度,倘若所选择的填充材料与金矿岩层强度差距过大,会导致填充材料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使其难以达到支撑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金矿开采过程中,要选择比金矿岩层强度更大的填充材料,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填充材料支撑效应,也能更好地提高周围岩层的稳定性。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胶结的方式,对岩层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进行填补。通过填充浆料的浓度,来改变岩层的稳定程度。从而能够更好保证金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 2.3做好采矿与填充的转换工作在完成某一处金矿开采之后,倘若不及时对金矿进行填充,会导致金矿周围的岩石和矿体失去支撑作用,而出现大面积的坍塌或变形。这就要求我们在金矿开采工作完成之后,要及时,要进行填充工作,这样才能对金矿周围的岩石和矿物体以起到及时的支撑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减少金矿开采过程中坍塌现象的出现,也能有效减少岩体被破坏。此外我们也可以在采矿工作的同时进行填充工作,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实现采矿与填充的转换,能够更好地维持岩体的稳定性。 2.4分层开采技术由于我国金矿开采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储存的露天金矿和浅层金矿较少,大部分金矿资源埋藏较深。在开采这些较深的金矿石,我们可以根据金矿实际分布情况来选择科学的开采方式。在深层井矿的开采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矿层的变化进行上下层转移开采。这样一来能够有效降低矿井作业的危险指数。 3、结束语我国的金矿资源十分有限,且大部分金矿资源储存于地下,开采环境较为复杂。为了有效保证金矿开采工作的安全性,降低金矿开采的成本。就要求我们要根据金矿的储存环境,选择合适的开采方式,在开采深处的金矿时,我们可以选择分层开采技术,以及探矿巷道技术。这样一来能够更好的提高金矿开采的准确性,此外在金矿开采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及时完成矿山开采之后的填充工作,要选择强度较高的填充材料,以确保岩体的稳定性,减少金矿开采过程中坍塌事故的发生。参考文献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金矿地质勘查

金矿地质勘查 1.普查找矿方法 重砂法和传统方法直接找矿是50年代以前世界找金的主要方法。这一时期是直接找矿、就矿找矿阶段,这种方法简单、经济,对于寻找地表矿、易识别矿是有效的;50~70年代,是方法找矿阶段,是物化探方法找矿广泛运用的时期;70年代以后,趋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找矿的主要对象已从找地表矿,易识别矿转向难识别矿、隐伏矿。尤其是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找矿难度增大了,传统方法找矿效果越来越差。在这种新形势下,世界上重要产金国和地质工作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已从直接找矿转向地质理论找矿、综合方法找矿,强调建立矿床模式,加强综合信息研究。 化探是金矿找矿中广泛采用的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微量金的测定方法日趋完善和电子计算机在化探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化探找金更具生命力。60年代美国成功地运用化探方法寻找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发现了内华达金矿带,该带二三十个矿床的发现都运用了化探方法,主要指示元素是砷,指示元素组合为砷、锑、汞、钨等。这是化探找金的重大突破。原苏联也很重视化探找金,50年代中期已在南乌拉尔、乌兹别克等地依据砷的地球化学异常找金,以后化探配合其他找矿方法陆续发现了包括穆龙套在内的一系列重要金矿床。目前,化探已是不可缺少的找矿方法,尤其对于微细浸染型金矿、斑岩型金矿、难识别或隐伏金矿,是有效的主要方法。 我国近年来,痕量金分析技术取得了突破,河南省地质矿产局岩矿测试中心用国产一米光栅光谱仪,采用化学光谱法,使金的检出下限达到0.3×10-12~0.1×10-12,采用活性炭吸附柱富集,发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金,灵敏度达1×10-12~2×10-12。金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的试验成功,使化探找金以金为直接指示元素成为可能,为找金提供了更为直接的信息。化探找金受到了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河南上宫金矿,水系沉积物测量在该矿的找矿中起了重要作用;化探找金在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找矿中效果也比较明显,化探在圈定成矿远景区,缩小找矿靶区,配合其他方法找金方面更是不可少的。在金矿普查中,运用化探扫面和金的快速分析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普查工作中的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应用最广的是水系沉积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微尘测量和气体测量主要应用在航空化探中,是一种快速、高效很有前途的方法。 目前,我国化探找金应用领域还不广,利用化探配合重砂法研究矿源层、成矿构造及岩体成矿专属性还不够,特别是从综合角度评价,组合异常等工作开展较少。 物探法也是一种直接找金方法,主要用来圈定可能与金矿有关的地质构造、岩体接触带等,缩小找矿靶区。运用物探方法找金要在掌握矿床地质特征的前提下,在经过方法、技术试验的基础上,一般选用适合的两种以上的物探方法同时使用,而且还要与化探、遥感等方法密切配合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释,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前世界上物探技术发达的一些国家,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要比应用于找重金属矿少得多。但物探方法找金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加拿大迪图尔湖金矿就是1974年应用物探方法普查重金属矿时发现的。赫姆洛金矿的发现物探方法发挥了一定作用,该矿金呈浸染状产于含黄铁矿片岩中,片岩中黄铁矿含量约8%,金品位与黄铁矿的富集无关,但黄铁矿化带与金矿化带是一致的,根据黄铁矿的激发极化异常,有效地圈出了金的矿化带。近几年,各国在寻找与黄铁矿等硫化物有关的金矿床时,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激发极化法。其他物探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因地制宜、有选择地应用。如,日本菱刈金矿的发现航空物探法、地面电阻率法起了重大作用。 在我国,物探方法应用于找金,正在受到重视,虽然应用还不普遍,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

地质资料工作有关标准、规范目录.doc

地质矿产调查部分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GB/T16819—97 地质矿产勘查测绘术语GB/T17228—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98 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98 区域重力调查规范DZ/T0082—93 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94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DZ/T0142—94 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DZ/T0143—94 地面磁勘查技术规程DZ/T0144—94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DZ/T0145—94 侵入岩地质数据文件格式DZ/T0146—94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94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DZ/T0151—95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DZ/T0153—95 地面沉降水准测量规范DZ/T0154—95

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95 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95 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DZ/T0158—95 1∶500000、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9—95 1∶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95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1∶20万) DZ/T0167—95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97 大比例尺重力勘查规范DZ/T0171—97 垂直地震剖面法勘探技术标准DZ/T0172—97 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97 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80—97 水文测井工作规范DZ/T0181—97 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规范DZ/T0185—97 地学数字地理底图数据交换格式DZ/T0188—97 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文件格式DZ/T018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0000)DZ/T0190—97 1∶2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91—97 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DZ/T0195—97 测井仪通用技术条件DZ/T0196.1~9—97

山东金矿矿区控制勘探测量的探索和思考

山东金矿矿区控制勘探测量的探索和思考 发表时间:2019-07-25T10:05:16.20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作者:慕海涛 [导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总结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为公司黄金生产贡献力量。 龙口市金鑫黄金有限公司265719 山东作为中国第三大经济大省,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胶东金矿闻名全国。胶东金矿位于山东的烟台,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在这里发现了金矿储存量有20多吨。随着勘探技术越来越完善,这里依然带给人们不断的惊喜,胶东金矿先后经过了几次大规模的勘测,发现这里的黄金储量越来越高。 勘探技术越来越先进,可以勘测的深度也越来越深,根据最新的勘测情况表明,这个地方的金属储存量一共1万吨。我国的采矿技术目前不是说特别先进,如今只能开采近百米深度。一些比较完善发达的国家,现在已经能够达到4000米的深度,这是我们非常值得要学习的地方。相信随着我国采矿技术的不断完善,达到这个深度,也仅仅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不过这里的储量丰富,还是有机会等着我们技术开发的。根据专家的估测,假如每天满负荷开采的话,开采时间需要长达40年,才能让这个地方的资源全部枯竭。而且前段时间在,山东威海也发现了一座金矿,探明金金属量31吨。说起来近些年山东在金矿探测方面取得的成果还真是不少,比如去年发现了国内有记载以来黄金史上最大的单体金矿床,550多吨的胶东三山岛矿区西岭金矿,其潜在经济价值达1500多亿元。从全国范围看,我们山东是当之无愧的,家里有(金)矿的地方。提到我国金矿分布,一个地方一定会提到山东招远。招远被称为“中国金都”,作为中国产金第一大市,其黄金年总产量占全国的1/7,已探明储量占全国的1/8。以招远为代表的胶东一带是山东金矿的主要分布区,莱州招远地区是世界第三大金成矿带。 金矿矿区控制测量是根据整个矿区的地物、地貌分布情况,以及矿区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选择一些具有控制意义的点组成控制网,采用较为精密的仪器和方法,测出它们的三维坐标,作为下一步地形图测绘及工程测量的基础。在矿区范围内为建立基本控制网而进行的矿山测量工作。矿山建设和生产时,对勘探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点保存情况和精度要进行检查,已有测量成果要尽量利用。在精度和密度上满足不了要求的,要改造旧网或重建新网。重建新网时应与旧网联测,得出新旧网的换算关系,以便于利用资料。 矿区平面控制网常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边角测量和导线测量方法建立。按布网方法不同,分别简称为三角网、三边网、边角网和导线网。前三种网中的基本图形为三角形,各三角形顶点称为三角点。导线网的基本图形是一系列相邻点连成的折线,这些点称为导线点。 为了测量三角点的平面位置,网中一般需有4个起算数据,即两个点的平面坐标或一个点的平面坐标、一条边的边长和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见方位角)。用导线测量方法建立矿区平面控制网时,要求在多个已知点间布设导线。当矿区面积较大时,为了有效控制测量误差积累,常需要有多余的起算数据。 三角测量是建立矿区平面控制网的基本方法。通过测量网中各三角形的顶角值,用解析几何方法从已知点起推算各三角点的平面位置。三角测量要求每个三角点能与较多的相邻三角点通视,一般要在点上建造觇标,以供邻点照准用,因此人力、物力消耗较多。 三边测量是通过测量网中各三角形的边长,应用三角学的余弦公式计算各三角形的顶角值,再推算各点的平面位置。由于三边网检核条件少,推算得的各边方位角精度较低。 边角测量是测量网中各三角形顶角值和各边长。通过测角可控制各边坐标方位角的误差,而测边可控制边长误差,故布设边角网可提高点位精度,但人力、物力消耗多,因此常常在达到设计要求的精度前提下,以三角测量为主,再测量部分三角形的边长;或以三边测量为主,再测量部分三角形的顶角值。 在矿区地面布设一系列起控制作用的相联系的点,构成平面控制网,为确定网中各点平面位置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矿区平面控制网点是矿山进行各种测量工作的基础,对于地形测图是布设图根控制(见平板仪测图)的起算点,从而能使所测的地形图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图纸;对于矿山工程测量,常在矿区控制网下布设专用的平面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井上下联系测量和开采沉陷测量的基础。矿区平面控制网具有统一矿区平面坐标系统和限制测量误差积累的作用。 矿区平面控制网一般在国家一、二等大地网下加密或以国家大地网点为起算数据建网。国家大地网主要采用三角测量方法,采取由大到小、逐级控制的原则布设。中国国家大地网按纵横锁系布网法分成一、二、三、四等网。大地测量法式规定,一等三角锁中三角形平均边长为25km,角度测量中误差为±0.7″,起始边长度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350 000,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测定中误差分别不大于士0.3″、±0.3″、±0.5″;二等三角锁中三角形平均边长为20~25km,角度观测中误差为±1.0″~±1.5″;二等全面网的三角形平均边长为13km,角度观测中误差为±1.0″;三等三角网的平均边长为8km,角度观测中误差不大于±1.8″; 四等三角网的平均边长和角度观测中误差视需要而定。矿区首级平面控制网的等级一般为三等网或四等网,视矿区范围大小确定;角度观测的精度要求与国家大地网一致;平均边长一般较短,以满足矿山工程测量的要求。 为了控制矿区控制网的长度投影变形,一般均要将观测成果归算到参考椭球面或大地水准面,并采用3°带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以便尽可能与国家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一致,有利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当矿区地处高原或矿区中部远离3。带中央子午线,且所测得的边长投影到大地水准面和3°带高斯-克吕格投影面后的长度变形过大,不能满足矿山工程测量精度要求时,可采用矿区平均高程面作为投影面和矿区中部的子午线作为中央子午线的地方(矿区)平面坐标系。矿区面积较小并采用独立坐标系时,可将矿区地表面视为平面。 通过CAD等计算机制图方法,练习使用全站仪等现代化、数字化测量仪器,并在工作中倡导应用数字化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和精度。 在2003年独立领导完成了黄山姚家金矿区0.5方公里的控制测量,并完成了矿区0.5平方公里的地质地形图数字化测量工作,相比以前的地质地形图提高了精度,极大地方便了地形图的使用。为找矿工作提供了高精度的地质地形图。 2004--2005年完成了矿区地下导线15800米的测量工作,将整个矿区的测量工作完成了数字化的转变,并完成了井下各中段的测量和编录工作。2006年参与并协助山东省招远市黄金第六地质队完成了《黄山姚家金矿区地质普查》工作。并在矿区担任主测工作,完成天井贯通工作25例,为矿区矿脉的开采提供了数据。2007年在山岔口矿区做主测工作,测绘各种图件,并且完成两竖井间近1000米的贯通测量工作,贯通误差仅0.1米。获得了同行业同事和领导的好评。2008年继续担任主测工作,完成天井贯通测量工作50例。并且参与协助地质队完成山岔口矿区的地质普查工作。

对金矿地质勘查的探讨

对金矿地质勘查的探讨 黄金在国际贸易交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世界对黄金需求量的逐渐增大,它也成为一种比较稀缺的矿产资源,对它的勘查和储备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标签:金矿地质勘查 1我国金矿资源分布 (1)分布相对集中,受构造控制明显各个地区的地壳结构和发展演化的不同导致金矿床和矿点在全国范围内呈不均匀分布,但各金矿点在区域上分布还是相对集中的,大多数金矿床产于古地台区及其边缘坳陷或断陷带中。 (2)成矿时间相对集中。我国金矿床在各个地质演化阶段都有产出,但比较大的金矿床主要集中于前寒武纪和中生代。前寒武纪的金矿包括太古代和元古代的金矿。太古代金矿床主要分布于华北陆块周边,多以华北地块的基底岩系―太古宙绿岩建造为原始矿源岩系,如辽宁阜新排山楼金矿成矿年龄为2015.2Ma。元古代金矿床主要分布于江南地区和华北陆块的北缘地区,这些矿床主要以扬子地块基底岩系和江南古陆变质浊积岩系为主要富矿岩系,如湖南新塘冲金矿的成矿年龄为829Ma。中生代金矿床是我国最重要且最多的金矿,金矿床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 (3)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矿石品位中等相对国外富金国家而言,我国金矿床规模普遍较小,以中小型矿床为主。我国已发现的金矿床约7148处,其中大部分储量小于100t。我国早期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有山东玲珑、焦家、新城以及台湾金瓜石金矿床等。近年又发现了几个大型金矿,如冈底斯雄村铜金矿、东昆仑青海大场金矿、甘肃阳山金矿、山东寺庄金矿、海南抱伦金矿等,其中甘肃阳山金矿为特大型金矿,储量达308t。我国中小型金矿床的品位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大,而大型金矿床的矿石品位反而较低。岩金类矿山中,大中型矿床金品位为6.56g/t,小型的为8.04g/t,平均为7.19g/t;砂金类矿山中大中型矿床金品位为0.33g/t,小型的为0.499g/t,平均为0.39g/t。 2对开展金矿地质勘查工作提出的几点要求 2.1加大资金投入,盘活金矿勘查工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金矿勘查预算已远不能满足现如今金矿勘查工作需要,从而致使金矿开采出现了资金投入负增长,一方面,展望近几年金矿预算投入,所投入资金涨幅变化不大,较前几年总投入量上并没有很大变化,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的进度而相应提高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随着地质勘查行业近今年的逐渐萧条,人员富余越来越明显,退休金、人员工资都占据着历年来的预算,然而随着退休金及工资逐年增长,真正投入到金矿勘查工作中的资金越来越少,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标准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 .sunsecond. 2007-12-15 23:43:00 太阳社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 绪言 砂金矿是由分布于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自然金碎屑所形成的矿床。自然金通常都含有银、铜、铁、钯及其他金属的混合物。1000份自然金中纯金的重量份数称为自然金的成色。砂金成色自990~800不等,间或更低。大多数砂金矿的成色为800~900。 自然金虽属于等轴晶系,但砂金通常呈不规则粒状、片状、棒状和丝状,其粒度不一,可从小于0.01毫米的微粒到巨大的自然金块。我国多数砂金矿床中砂金粒度为0.2~0.5毫米,也有少数矿床大于0.5毫米的金粒所占比重较大。近年,、、和等省区都在开采砂金时发现了大金块。砂金硬度为2.5~3.0,具延展性,砂金比重为15.6~18.3,纯金比重可达19.3。砂金呈深浅不一的金黄色。少量砂金因表面有铁质被膜而显褐色,且具弱磁性。 金属属于贵金属,主要用做货币储备和贸易支付手段。金的工业用途除用于装饰品、瓷、镶牙、金笔等传统行业外,在电子、电气、化纤和宇航等工业上都得到了应用。由于砂金矿具有勘探周期短,矿山建设速度快而投资少等优点,所以寻找和勘探更多的砂金资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砂金矿类型 根据形成条件和产出条件,砂金矿可分成以下主要成因类型和形态类型。 第一节砂金矿成因类型 可分为残积砂金矿、坡积砂金矿、冲积砂金矿、洪积砂金矿、滨岸(海和湖)沉积砂金矿、冰川砂金矿、冰水砂金矿和风成砂金矿等。

一、残积砂金矿:是岩金矿床或矿化带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的产物——残积物。砂金未经磨蚀,有的表面覆以铁质薄膜,常见金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 残积砂金矿若略有位移则向坡积砂金矿过渡。自治区多产此类过渡型砂金矿。 二、坡积砂金矿:产在山坡上靠近原矿源地的坡积物,组成砂金矿的碎屑沉积对其源地已有位移。砂金略有磨蚀,常见金与脉石矿物的连生体。此类砂金矿一般规模很小,适于地方小型开采。 坡积砂金矿的前缘常向洪积砂金矿过渡。自治区西菜园产有此类过渡型的砂金矿。 三、洪积砂金矿:产于间歇性水流作用形成的洪积物。由于水流作用的周期性,砂金和其他碎屑物质分选性和磨圆度均差,常形成较富金的透镜体和夹层。 四、冲积砂金矿:形成于河谷中,产在冲积物。冲积物磨圆程度高,分选好,成分复杂。砂金表面光滑,偶尔可在凹面上见残存的铁质被膜,多分布于冲积物下部靠近基岩顶面处。此类砂金矿是我国目前探、采的主要对象。 五、滨岸(海和湖)沉积砂金矿:产在海和湖的滨岸地带。它是由河流带入的含金碎屑或者岸边的原矿源地受拍岸浪和滨岸水流的作用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圆度好,分选好,砂金细小,常产于碎屑沉积物上部。碎屑沉积物常构成平行岸边的狭长带状滨岸砂丘。省有以金为伴生有用矿物的砂矿。 冰川砂金矿,冰水砂金矿和风成砂金矿,在我国尚无典型实例。 第二节砂金矿形态类型 砂金矿的形态对勘探方法,储量计算乃至开采方式都有重要意义,而砂金矿形态决定于其所产出的地貌部位。根据产出条件可分为:河床砂金矿、河漫滩砂金矿、阶地砂金矿、支谷砂金矿和岩溶充填砂金矿以及滨岸砂金矿。 一、河床砂金矿:产于现代河流的河床、沙洲、浅滩上的砂金矿属之。以粗碎屑为

砂金勘探规范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试行) (全国储委1985-1) 目录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 (1) 绪言 (1) 第一章砂金矿类型 (1) 第一节砂金矿成因类型 (2) 第二节砂金矿形态类型 (2) 第二章工业要求 (4) 第一节砂金矿床开采方式 (4) 第二节确定砂金矿床工业指标的一般原则 (5) 第三章砂金矿床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 (6) 第一节矿床地质研究要求 (6) 第二节矿区水文地质研究要求 (7) 第三节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要求 (8) 第四节矿床勘探程度的要求 (8) 第四章砂金矿床勘探类型和勘探工程密度 (9) 第一节勘探类型 (9) 第二节勘探工程密度 (10) 第五章砂金矿床地质勘探工作质量要求 (10) 第一节地质调查 (10) 第二节探矿工程及采样 (11) 第三节砂金样品淘洗与重砂分析 (12) 第四节资料编录、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13) 第六章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 (14) 第一节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14) 第二节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15)

第三节确定储量计算各项参数的要求 (15) 附录一H系列采金船开采技术条件 (16) 附录二最低工业品位制定方法 (17) 附录三松散碎屑物粒度分析的分级要求 (17) 附录四特高品位的确定与处理方法 (18) 附录五矿体圈定中的外推与外推储量级别的划分 (19)

砂金矿地质勘探规范 (试行)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 一九八五年一月 绪言 砂金矿是由分布于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自然金碎屑所形成的矿床。自然金通常都含有银、铜、铁、钯及其他金属的混合物。1000份自然金中纯金的重量份数称为自然金的成色。砂金成色自990~800不等,间或更低。大多数砂金矿的成色为800~900。 自然金虽属于等轴晶系,但砂金通常呈不规则粒状、片状、棒状和丝状,其粒度不一,可从小于0.01毫米的微粒到巨大的自然金块。我国多数砂金矿床中砂金粒度为0.2~0.5毫米,也有少数矿床大于0.5毫米的金粒所占比重较大。近年,陕西、湖南、新疆和黑龙江等省区都在开采砂金时发现了大金块。砂金硬度为2.5~3.0,具延展性,砂金比重为15.6~18.3,纯金比重可达19.3。砂金呈深浅不一的金黄色。少量砂金因表面有铁质被膜而显褐色,且具弱磁性。 金属属于贵金属,主要用做货币储备和贸易支付手段。金的工业用途除用于装饰品、陶瓷、镶牙、金笔等传统行业外,在电子、电气、化纤和宇航等工业上都得到了应用。由于砂金矿具有勘探周期短,矿山建设速度快而投资少等优点,所以寻找和勘探更多的砂金资源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砂金矿类型 根据形成条件和产出条件,砂金矿可分成以下主要成因类型和形态类型。 19

贵州某金矿勘察报告_secret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拟建金矿位于贵州省贞丰县沙坪乡烂泥沟村,距贞丰县城70Km,为贵州省黔西南贞丰、望谟和册亨三县交界处,属贵州矿业有限公司。该项目为储存选厂排出的浮选尾矿和炭浸尾矿,需建两座尾矿库,以储存浮选尾矿和炭浸尾矿。在选矿厂和废石场下方的沟谷里还将修筑一道滞洪坝,通过该坝收集并澄清暴雨迳流,另外,还需在浮选尾矿库的上游修建一暴雨分流坝。根据尾矿坝的高度、库容和安全等级,浮选尾矿坝的库等级指标为Ⅱ级,炭浸尾矿坝的库等级指标为Ⅲ级。 拟建浮选尾矿坝和炭浸尾矿坝坝址区曾于2004年进行了选址勘察,共布置4条勘探线,完成了10个钻孔及6个槽探的勘探工作,钻孔深度一般20m左右,其中浮选尾矿库完成了6个钻孔、4个槽探的勘探工作、炭浸尾矿库完成了4个钻孔、2个槽探的勘察工作。初步了解了坝址区域的岩土构成情况。 拟建浮选尾矿坝最终坝高98.0m,炭浸尾矿坝最终坝高59.0,尾矿坝破坏后果很严重,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场地位于抗震不利地段、地形地貌较复杂,场地等级为二级,岩土种类较多,均匀性较差,地基等级为二级。勘察等级为甲级。 该项目由高达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咨询,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进行施工图设计。我院受公司委托对该项目进行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本次勘察2005年7月20日进场,2005年9月4日结束野外工作。 (二)、勘察内容及要求 根据业主提供的《金矿尾矿库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及测绘任务书》,本次勘察范围:炭浸尾矿库、浮选尾矿库、分洪库、沉清库,其主要构筑物为坝体及排洪系统。各主要构筑物特征见表一、表二: 坝体部分结构特征表表一 序 号 坝名称 坝高 (m) 顶宽 (m) 底宽 (m) 坝基砌 筑标高 (m) 坝长 (m) 使用年 限(年) 工程量 (m3) 1 炭浸尾矿坝59 6 21 2 410 206 1 3 589000 2 浮选尾矿坝98 8 27 3 488 309 13 1321000 3 分洪坝 5 2 7 19 430 4 沉清坝 3 4 12 40 970 排洪设施部分结构特征表表二 序 号 库 名 称 构筑物 名称 材料 结构 (m) 高/长度 (m) 基础高度 形状 尺寸 (m) 砌置 深度 (m) 总荷重1 炭 浸 尾 矿 库 侧槽C20钢混 1.0×1.2 68 矩形 2.2 1.0 59 连接井C20钢混D=3.0 3.5 圆形 4.0 4.0 59 坝下涵洞C20钢混 1.2×1.65 230 矩形 2.2 2.0 59 2 浮 选 尾 矿 库 排水斜槽C20钢混 双格 1.4×1.8 280 矩形78 隧洞C20钢混 2.5×3.0 800 城门 洞型 78 3 分 洪 库 隧洞钢混 2.0×2.5 340 15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勘察任务书,本次勘察的技术要求如下:

地质勘查规范

金矿石从找矿、评价、勘探到矿山开采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储量计算。储量计算是对矿石的“质”和“量”的全面总结,是生产建设和企业投资的依据。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各种计算参数应真实可靠,计算数据要准确无误,以保证储量数字的正确性。 一、金矿储量级别的分类和条件 我国目前将金矿储量分为两类,即能利用储量(称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储量)。并根据地质勘探控制程度又分为A、B、C、D四级。矿床评价阶段探获的储量,主要是D级储量,可有部分C级储量。 C级储量是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其条件是:①基本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②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③基本确定了矿石工业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D级储量是用一定的勘探土程控制的储量,或虽用较密的工程控制,但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以及由D级以上储量外推部分的储量。其条件是:①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②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③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 D级储量在金矿中有三种用途:一是作为进一步勘探和矿山远景规划的储量;二是在一般金矿尿中,部分D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三是对小而复杂的矿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二、主要综合性图件的编绘 (一)坑道(中段)地质平面图. 1.图件的主要内容 (1)坐标线,勘探线、该平面上各种探矿工程及编号。 (2)采样位置及编号、样品分析结果。 (3)各种地质界线及并产状,矿体编号. (4)图名、比例尺、图例及图签。 2.编图的基本方法 (1)按坑道的范围,在图纸上画好平而坐标网及勘探线作为底图。 (2)利用坐标网和勘探线的控制,根据测量成果,在底图上画出坑道的几何外形和钻孔位置。 (3)根据坑道原始地质编录资料,将各种地质界线和采样位置按比例尺转绘到底图上对于沿脉坑道,当矿脉出露在壁上时,若坑道(中段)平面图以顶板标高为投影平面,应按矿脉产状,顺倾斜投影到顶板界线之一侧的延长线上仁将共交点, 按比例尺投绘到中段图的相应位置。壁上矿体的采样位置也随矿脉产状投绘,此时样长即为矿脉的水平厚度。 (4)连接地质界线,并按产状外推地质界线于坑道之两侧,画上岩性花纹。对含金矿脉依据采样分析资料和规定的工业指标,综合分析,合理地圈定矿体。 (二)垂直投影(纵投影图)的编绘 此图通常为矿体倾角较陡时(>450),作为地质块段法计算储量的主要图件。它是把各项探矿工程揭露矿体的位置(点)投影到垂直平面上,用来圈定矿体范围,划分块段和储量级别,以便进行储量计算。 1.图件的主要内容 (1)标高线、勘探线和矿体地麦出露线(一端或两瑞注明方向)。 (2)各项探矿工程的投影位置及编号,见矿工程旁注明矿体厚度及工程平均品位、钻孔还应注明矿芯采取率。 (3)矿体边界的投影线及切割矿体的脉岩、断层线及代号。 (4)用于储量计算时,应按规定要求,圈定各计算块段的范围,注明矿体及块段编号,块段面积编号,列出各块段的计算参数、矿石量和金属量,如有老采区或采空区应划出。

2021年金矿资源与地质勘查形势研究

2021年金矿资源与地质勘查形势研究 黄金是一种稀有贵金属,黄金储备关乎国计民生,而金矿资源的发掘是增加黄金储备,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黄金自古酒作为一种货币流通,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经济的发展,黄金不仅仅再是简单的货币形式,更是国家实力和经济稳定的有效保障。就我国目前而言,金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都存在浪费和不充分的情况,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就要加强对地质形势的勘查,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加强技术研究,为我国金矿资源的发掘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我国金矿资源勘查现状 (一)探矿深度不够。金矿资源的勘探有赖于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就目前我国金矿资源勘查而言,受各方面因素限制,探矿深度还远远不够。实际探矿过程中,我们探矿技术通常在地下1千米左右,而相对发达国家探矿最高可达4千米而言,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部分金矿资源由于探矿深度不够而不能有效发掘,影响了我国金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二)未探明金矿较多。我国地大物博,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物产丰富,具相关资料显示,我国金矿储备居于世界第四位,但实际开采程度了我国却排到第七位,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资金和硬件设备的投入也形成了制约。就目前我国黄金储备量来看,仅能支持国民经济短期的发展,因此,提高地质勘查技术,不断发掘更多的金矿资源迫在眉睫,同时,提高黄金利用率、优化黄金资源的利用也是势在必行。(三)金矿资源可利用部分较少。虽然我国黄金储备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实际可

利用的黄金资源并不多,我国黄金储备量在世界来讲并不突出,这就导致我国黄金生产出现波动,进而影响我国黄金开采工作,而由于我国特殊的地质条件,随着经济发展消耗大量的黄金资源外,地表可供开采的黄金资源已经所剩无几,黄金开采难度逐年递增,这让我国黄金开采面临的境遇非常紧迫,提升地质勘查能力,更多的发现和开采黄金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金矿资源与地质勘查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统筹规划开采区,打击违法开采。要实现我国金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对我国现有的金矿开采区进行统筹规划,严厉打击违法的小作坊式开采。随着技术的发展,部分地区存在小作坊式违法开采情况,这种开采方式由于技术和提炼技术的限制,极大的造成了金矿资源的浪费,破坏了金矿资源的完整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除此此外,在金矿资源较为丰富的开采区域,要不断提高金矿资源的利用率和提炼技术,最大限度的实现金矿资源的优化利用,加强金矿资源的勘探和发现,同时,在金矿储量丰富的地区,要不断进行周边的地质勘查,发现更多的金矿资源,实现矿山开采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黄金储量的不断提升做出贡献。(二)加大投入,加强金矿勘探工作。金矿勘探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财力的支持,技术的和人才的保障对于金矿勘探尤为重要,地质勘查对于金矿资源的发现和开采非常重要,金矿资源的开采都是经过了地质勘查之后,才能进行资源的集中开采。要实现我国金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加大投入,不断加强金矿的勘探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国家都要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