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评价软件(EMS)说明书

效率评价软件(EMS)说明书
效率评价软件(EMS)说明书

EMS:效率度量系统用户说明书

内容

1 介绍

2准备投入产出数据

2.1 使用微软Excel文件

2.2 使用文本文件

2.3 非自由处置的投入和产出

3准备权重限制

3.1 使用微软Excel文件

3.2 使用文本文件

4 开始EMS和调入数据

5 运行一个DEA模型

5.1 准备结果格式

5.2 选择技术结构

5.3 选择效率测度

5.4 高级模型选择

6 结果

7 致谢

8声明

1 介绍

效率度量系统(EMS)是基于微软Windows 9x/NT系列的计算数据包络分析效率测度的软件。这本手册的目的就是介绍这个软件的应用,并非介绍DEA,关于DEA你可以参考下列书籍:

? H. O. Fried, C. A. K. Lovell, and S. Schmidt (1993),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_cienc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 R. F¨are, S. Grosskopf, and C. A. K. Lovell (1994), Pr oduction Frontier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A. Charnes, W. W. Cooper, A. Y. Lewin, and L. M. Seiford (1994),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heory,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Dordrecht

? W. W. Cooper, L. M. Seiford, and K. Tone (2000),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A Comprehensive Text with Models, Applications, References

and DEASolver Software,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Norwell,

Massachusetts

关于EMS的最新消息、下载和补丁,你可以访问EMS主页:

http://www.wiso.uni-dortmund.de/lsfg/or/scheel/ems/ EMS使用由Csaba M′esz aros编写的计算数值的线性规划求解软件BPMPD,(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3311170221.html,),它采用的是内点法。

如果在下面的章节中你还有问题没有得到回答或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请发送邮件到:H.Scheel@wiso.uni-dortmund.de

2 准备投入产出数据

效率评价中首先或许是最困难的是决定应该包括那些投入产出数据。EMS接受微软的Excel文件格式和文本格式。另外,对于“标准的”投入和产出,EMS 能够处理“非任意处置的”投入和产出,如(数据不被决策单元控制)。下一部分将描述如何为EMS准备数据文件。你的分析的大小限于你的计算机内存,理论上对决策单元、投入和产出指标的个数没有限制,虽然对于大规模数据代码没有优化,但我们成功求解了5000个决策单元和40个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问题。(如果您有处理过更大规模数据的经验请通知我们)。

2.1 使用微软Excel文件

EMS 接受 Excel 97或更老一点的(*.xls)文件。投入产出数据应当放在一个表内。不要在工作表内用公式,表内只包含数据。EMS需要下列数据格式:

工作表的名称必须是“Data”

第一行包含投入产出名称,首先是投入,然后是产出

投入的名字必须包含字符串“{I}”.

产出的名字必须包含字符串“{O}”.

第一列包含决策单元的名字

2.2 使用文本文件

对于那些喜欢其他电子制表软件而不是微软Excel的用户,EMS也接受平常的文本文件(*.txt),为了正确的读取文本文件需要schema.ini文件,它包含一些格式信息,使用文本文件下列下面的操作是必须的:

将schema.ini放在你要使用的文本文件相同的目录内。

将schema.ini改变为“[Yourfile.txt]”, Yourfile是你的文件名。

包含投入产出数据的文本文件应满足下列条件:

列由Tabs.键分隔,两列之间只能有一个Tabs.键,而在文件的其他地方没有Tabs.键(如结尾),你可以通过文本编辑器将Tabs.键变为“可视”来进行检查。

投入的名字包含字符串“{I}”.

产出的名字包含字符串“{O}”.

第一列包含决策单元的名字

比较例子EXAMPLE.TXT文件。.

2.3 非任意处置的投入和产出

EMS接受非任意数据,只要数据文件中相应输入名称包含“{IN}”而非“{I}”,或相应输出名称包含“{ON}”而非“{O}”。

EMS 计算效率评价值(即与有效前沿面的差距)时,并不改变非自由处置数据的值。也就是说,只计算非自由处置固定输入输出为“正常”(任意)情况下的差距。

文献:EMS利用了R. D. Banker和R. C. Morey的思想(1986), 外部固定输入输出条件下的效率分析,运筹学,34, 513–521。也参考了下面这篇文章的总的看法:M. Staat (1999), 处理非任意变量的若干方法:效率分数及解释的隐含意义,In G. Westermann(编辑),服务领域的数据包分析,23–50页, Gabler, Wiesbaden。

3.设定权重约束条件

你可以定义权重约束公式W(p, q) ≥ 0, 这里 p 指输入权重向量, q 指输出权重向量(或影子价格)。从而可以合并“锥面比率”约束条件和“可行域”约束条件。

举例:假设有3个输入和2个输出,若约束条件是 p1≥ p2,那么权重约束矩阵W 中的相应行就是 (1 ?1 0 0 0);如果另外代入边际比率约束如 0.3≤q1/q2 ≤3,可以将之转化为两个约束条件:

q1 ?0.3q2 ≥0 和 -q1 + 3q2≥ 0,对应矩阵W中的行 (0 0 0 1?0.3)和 (0

0 0?1 3)。这样,本例得出矩阵W如下:

如同输入输出数据一样,EMS 接受MS 表格和TXT 文本文件中的权重约束数据W 。

3.1 使用 MS 表格文件

EMS 接受Excel

97(或更老版本)文件(*.xls)。权重数据应汇总在一个工作表中。不要使用表中公式,它仅包含纯数据,其他一概不包含。EMS 需要以下的数据格式:

? 工作表名称必须是“权重”。(它可以与其他表如“数据”表等包含在同一文件内,也可另选其他文件)

? 第一行(输入输出名称)必须与相应的数据表一致

? 第一列包含每个约束的名称

比较:范例文件EXAMPLE.XLS

3.2 使用文本文件

如果文本文件中有W, 那就要象处理输入输出数据那样:首先把schema.ini 文件列入文本文件目录并修改,如:把“[Yourweightfile.txt]”换成你自己的文件名称。

包含W 的文本文件应确保符合下列条件:

? 列之间用制表符分开

? 第一行(输入输出名称)必须与相应的输入输出数据文件一致

? 第一列包含每个约束的名称

比较:范例文件 WEIGHTS.TXT.

文献:参考主要观点:R. Allen, A. Athanassopoulos, R. Dyson 和 E. Thanassoulis (1997), 数据包分析中的权重约束和权值判断:演进、发展和未来方向,运筹学年报,73, 13–34。 4 启用EMS 和数据调入

如果已经准备好了上述Excel 和(或)文本文件格式的数据,你可以点击启1 ?1 0 0 0

0 0 0 1 0.3 0 0 0 ?1 3

用程序文件夹中的 EMS 。

现在将EMS

与数据相联:输入输出数据可以按Ctrl+0调入。如果你选择了合适的文件名,那么EMS

也会搜索并与文件相联。对于有上千个DMU 的大型

DEA 评价,可能会需要几秒钟。联接能成功:

? 如果文件名出现在状态栏里(在EMS 窗口底部)并且

? 沙漏标志消失

EMS 不显示你的数据!如果想编辑数据,应打开Excel 中的或文本编辑器里的数据

文件并进行编辑。保存修改内容(不必关闭文件)并按(Ctrl+0) 再次向EMS 调入。EMS 通常从硬盘上调入文件版本。

按Ctrl+W 来调入包含矩阵W 的文件(菜单文件→调入权重约束),当文件成功调入后,文件名出现在状态栏里(如同输入输出数据文件)。

5 运行DEA 模型

运行DEA 模型前,确认bpmpd.par 文件与数据文件在同一文件夹内!

5.1 设计计算结果的格式

Ctrl+F (菜单 DEA→格式) 将出现在格式对话框里。在这儿,你可以定义小数点后的位数,EMS 计算出的结果将出现在结果表中。

进而,你可以决定是否:

纯投入产出权重(影子价格)pi 和 qj 应当被显示(选择纯权重)或

“实际的输入和输出”,权重同输入和输出进行了相乘pi · x i0, qj · y j0(选择的实际输入输出)

上面这些应当在结果表中显示出来。

4. 2选择一个技术结构

Ctrl+M (菜单DEA ! Run model)将显示一个对话框,你可以在那里限定你所计算的模型

凸的和非凸包络

规模收益不变,可变,非增或非减

5.3选择一个效率度量

一个效率测度量化了到技术有效前沿面的的距离。EMS 可以计算面向投入的、面向产出的和非面向的距离。

一个面向投入的测度量化了在保持产出不变情况下投入的必要减少量,

对称的,一个面向产出的测度量化了在保持投入不变情况下产出投入的增加量。一个非面向的量化了同时的投入减少和产出的增加。

实际中应用选择哪个标准主要取决于3个标准:

“初始” 的解释,如关于投入产出效率值的意义

对偶解释,如关于投入产出价格效率值的意义

效率度量的公里化特性:如单调性,单元不可变性,效率的指示性和一致性。

大多数度量都同这些标准相似,当测度如下定义时,在这本手册里这些不同只是简单的提到。

T 指效率,(Xk, Y k)指被评价的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数据。

径向的:这种测度(a.k.a. Debreu-Farrell-测度或 CCR/BCC 测度的径向部分)指所有的相关因素按相同比例的必要提高量。它的面向有一个很好的价格解释(成本减少/价格增加)但它并不指Koopmans 效率

非面向的:})1(,)1(|max{T Y X k k ∈+-θθθ

面向投入的: },|min{T Y X k k ∈θθ

面向产出的:},|max{T Y X k k ∈φ?

参考文献 M. J. Farrell (1957),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 120(3), 253–290.

额外的:这种测度量化了绝对提高的最大和(投入减少或产出增加由松弛变量度量)它有价格解释(如实际的和最大的利益的差距)和Koopmans 效率指示作用,但它对于测度单元是不变的。

非面向的:}0),(,),(|max{≥∈+-+∑∑t s T t Y s X t s k k i j j i

面向投入的: }0),(,),(|min{≥∈-∑t s T Y s X s k k i i

面向产出的: }0),(,),(|max{≥∈+∑t s T t Y X t k k j j

参考文献:看 A. Charnes, W. W. Cooper, B. Golany, L. Seiford, and J. Stutz(1985), Foundations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or

Pareto-Koopmans efficient ,empirical production function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30, 91–107.

如果你要计算权重约束函数∑i i i s w .,你可以这样处理数据:如将每个投入产出乘上相应的权重i w

最大平均:这种测度(a.k.a. F¨are -Lovell or Russell or SBM 量度)量化了相对提高的最大平均(在现有水平下投入减少或产出增加的百分比),它没有直接的价格解释作用,但它是Koopmans 效率和单元不可变的指示器。符号?指两个向量的内积。

))1(,...,)1(;)1(,...,)1(:))1(,)1((11111k n n k k m m k k k Y Y X X Y X φφθθφθ++++=?+?-

非面向的

}))1(,)1((),0,(|1:1:::max{0000T Y X k k j Y i X i

j Y i i X k j

k i k j k i ∈?+?-≥++∑∑∑∑>>>>φθφθφθ 面向投入的:}1,),(|1:

:min{00

≤∈?∑∑>>θθθT Y X k k i X i i X k i k i 面向产出的:}1,),(|1::max{00

≥∈?∑∑>>φφφT Y X k k j Y i j Y k j k j

最小平均:这种测度量化了相对提高量的最小平均,它是弱有效的必要条件。(弱有效意味着在技术集合中存在一点它在每个投入和产出都好,我们由T ?取代弱有效集T 。注意一个弱有效点任意一点提高都满足Koopmans 有效,因而,最小平

均测度也量化了达到Koopmans 有效的最小平均提高量。它既没有价格解释特点,也不是Koopmans 有效的指示,但它是单元可变的。

非面向的:

}))1(,)1((),0,(|1:1:::min{0000T Y X k k j Y i X i

j Y i i X k j k i k j k i ?∈?+?-≥++∑∑∑∑>>>>φθφθφθ

面向投入的:}1,),(|1:

:max{00≤?∈?∑∑>>θθθT Y X k k i X i i X k i k i 面向产出:}1,),(|1:

:min{00≥?∈?∑∑>>φφφT Y X k k j Y i j Y k j k j

如果选择了“极方向”距离,那么你就可以点选

EMS 软件中相应的复选框来计算所谓的“超效率值”。对于非有效的决策单元,超效率值与上述定义的标准值是一致的;而对于有效的决策单元来说,超效率值意味着使决策单元仍然保持有效,极方向变化的最大范围。从形式上来说,超效率值的定义类似于标准值,但是待评价的决策单元是被排除在限制条件(比如技术集的定义)之外的。参见 P. Andersen 与 N. C. Petersen 1993年发表的文章:数据包络分析中有效单元的排序过程(A Procedure for Ranking Efficient Unit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 ,39,1261–1264。

如果选择了超效率值模型,结果表中就有可能出现某个分值“=大”的字样。这意味着无论是投入(面向投入的)增加多少或者产出(产出导向型)减小多少,决策单元将仍然保持有效。

如果调入了带有权重约束的数据,可以通过选中这个复选框来使模型包含权重约束。(如果这个复选框没有被选中,那么权重约束就会被忽略。)

5.4 高级模型选项

当打开运行模型对话框(Ctrl+M 或者DEA 菜单中的“运行模型”)后,你可以设置一些下面描述的高级模型选项。

你可以对所有的决策单元进行选择以确定哪些用来计算(评价),哪些用来构造包络线(技术)。这样可以使计算更加高效。比如,对于“评价”中选择的每一个决策单元,其分值是在“技术”中选择的决策单元的约束下计算出来的。这个列表可以用Ctrl+click与 Shift+click进行多项选择

如果调入的数据是用阶段T = 0, ..., t排过序的,也就是说原始数据文件的第一列是下列形式:

DMU 1 T

DMU 2 T

...

DMU n T

DMU 1 T

1

...

DMU n T

1

...

DMU 1 T

t

...

DMU n T

t

那么EMS软件就支持窗口分析和Malmquist指数的计算。

进行窗口分析,你必须指定阶段数量与窗口宽度。

要计算Malmquist指数,你必须指定阶段的数量。接下来EMS软件就会计算E(t)-T(t+1)。也就是说,可以根据t+1阶段的决策单元得出的技术有效值来计算t阶段的决策单元。E(t)-T(t)这个值可以通过宽度为1的窗口分析得到。对这些值的划分就留在了电子制表软件(Excel)上。更多细节请参见example.xls的Malmquist工作表。

6、结果

如果计算完成了,EMS软件就会将结果显示在一个表中。窗口的标题会显示出计算的是哪种模型。比如,CRS_RAD_IN_WR例子的example.xls文件中就包含了一个DEA模型的结果,该结果基于输入输出数据文件example.xls。

DMU名字。一个额外的{X}提示这个DMU在构建技术效率时候被排除在外。一个没值的DMU名字说明这个决策单元被用来构建技术效率但没有被评价。

效率值限定入上。权重(影子价格){W}或实际输入/输出权重{V}在DEA!菜单选择。

基准:

对DMU无效的:参考DMU和相应括号中的λ大小。

对DMU有效的:以其为基准的DMU的个数,松弛量{S}或因子{F}。依据所选择的距离,如极向的和附加测度,松弛量显示出来。对最小平均和最大平均测度,因子(如_i, _j 限定如上)显示出来。另外,对于平均最小测度,那些投入产出因子=1的被显示出来。(对于非面向的显示0)。

对于非凸(FDH)模型,对每个DMU的,代替权重,被主导的和占主导地位的DMU和它们被显示出来。

结果表可由窗口写字板复制到你的扩展表中:选用编辑菜单!复制你现在的选择(Ctrl+C)或复制整个表(Ctrl+A)。结果表能够被保持在ASCII文件(文件菜单保存或另存为)

7 致谢

感谢BPMPD的作者Csaba M′esz′aros在EMS开发过程中的支持。感谢Laurens Cherchye的评价讨论。

8 声明

这里的程序作者对于应用本软件造成的不良后果不负担责任和做保证,但不限于此,即使表达或隐含的,对于特殊目的的合适的隐含保证。软件提供给你,你应该承担应用它的风险。

EMS能量管理系统介绍

EMS能量管理系统介绍

————————————————————————————————作者:————————————————————————————————日期:

EMS能量管理系统

1 引言 1.2.1 项目名称 名称:EMS能量管理系统 研发设备: 1、监控主机 2、EMS Master 3、EMS Slave 1.2.4 用户 1)直接用户 项目完成后的直接用户为微网电站。 2)潜在用户 海岛、政府办公大楼、小区建筑型等是其潜在用户,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储能微网项目、或并网项目。 1.2.5同其他系统或其他机构基本的相互来往关系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类型蓄电池的成本减低和普及,微网、储能电站会有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 在微网系统中,为了协调各个发电设备,需要有一个功能调度设备完成功率分配工作。 本系统带有RS485接口,可以满足与远程监控系统接口,可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无人值守。 1.2.6与其他监控系统通信 通信协议:MODBUS RTU

物理接口:RS-485 1.3 定义 EMS能量管理系统:微网中负责管理各种发电设备、负载设备的功能调度、管理设备。 EMS上位机: EMS Master: EMS Slave: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 2.1.1 功能要求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紧缺和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引起广泛的重视。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微网发电系统是充分利用太阳能的一种有效方式之一,微网系统中发电调度是系统中最核心的装置之一,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和太阳能的利用和转换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能量管理单元是根据收集到的各个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数据、负载的用电数据,做出合适的判断,管理、控制各设备正常运行、保证电网稳定的装置。将光伏、风电和柴油发电相结合,以获得间歇性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发电的最大化利用,同时保证能够提供持续的高质量电能供应。另外,系统运行费用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均降低了。光伏阵列、蓄电池、风电机组、负荷、柴油发电机组是这个系统中的主要部分,如何能保证能量在这几部分中合理的分配以达到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建设永兴岛微电网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能量管理系统就是要解决光/风/柴/储/负荷之间的配合问题,使得系统能够协调运行,既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降低柴油消耗、保护环境。

EMS简介

公司简介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邮政集团于2010年6月联合各省邮政公司共同发 起设立的国有股份制公司,是中国经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网 络覆盖范围最广、业务品种最丰富的快递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拥有邮政货运航空公司、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子公司。 截止2010年底,公司注册资本80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210 亿元,员工近10万人,业务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所有市县乡(镇),通达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球200 余个国家和地区,营业网点超过4.5万个。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主要经营国内速递、国际速递、合同物流、快货等业务,国内、国际速递服务涵盖卓越、标准和经济不同时限水 平和代收货款等增值服务,合同物流涵盖仓储、运输等供应链全过 程。拥有享誉全球的“EMS”特快专递品牌和国内知名的“CNPL”物 流品牌。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坚持“珍惜每一刻,用心每一步”的服务理念,为社会各界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门到门速递物流服务, 致力于成为持续引领中国市场、综合服务能力最强、最具全球竞争 力和国际化发展空间的大型现代快递物流企业。 发展历程 1.1980年7月15日,开办国际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开创了我国快递业。 2.1984年4月,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 3.1985年10月,中国速递服务公司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专业快递企业。 4.1987年5月,开启与国际非邮政快递公司合作,诞生“中速快件”业务。 5.1994年1月18日,在全国首家实现邮件网上跟踪查询,从此迈入信息化 时代。 6.1995年11月26日,中国邮政航空公司成立,是国内第一家全货运航空 公司。 7.1997年,开办邮政代收货款业务。 8.1999年,发起设立万国邮联EMS(全球特快专递)合作机构,并担任理事 至今。 9.2000年,开办直递业务,进入物流领域。 10.2001年8月1日,开办国内快递包裹业务,提供陆运快递服务。 11.2002年,与国际EMS市场最大的五个国家(地区)邮政发起创立卡哈拉 合作组织,统一国际EMS服务标准。 12.2003年1月18日,成立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国内最早从事合 同物流的企业之一,兼营快货和国际货代业务。 13.2003年,开通物流集散网,开办中邮快货业务和冷链物流业务。

第一章--EMS系统教案资料

第一章EMSS系统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指紧急情况下在合适的地域内提供人员、器械、设备,以保证协同有效的健康服务体系。其主要任务是对创伤病人和急症病人的院前救治,以及将对病人的现场处理和转运途中治疗情况提供给医院工作人员。目前,急救医疗服务已向国际化、全球化发展。国际SOS 急救援助公司总部设在日内瓦,现已在23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机构和急救中心。世界各国大中城市的相关综合医院也都开放了国际急救医疗绿色通道。全球性的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已经形成,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形成较早、发展较快,并且特点和优势显著,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下面就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急救医疗体系的发展及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作一下回顾与展望。 第一节 EMSS的基本模式 一、国外EMSS的发展情况 (一)美国 美国从20 世纪50 年代起就有急救专业人员进行科学、规范的现场救治和施行手术,197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 法案》,1976 年完成了立法程序,形成了全国急救医疗网。随后,又相继建立了院前急救、现场和途中救护以及重症ICU、CCU 监护体系。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就开始了空中救护,目前用于空中救护的有直升飞机,远距离运送时应用固定翼飞机。空中救护人员经过专门的培训并24h 值班,求救者可从事故现场直接拔打免费电话提出请求,或由急救信息中心决定是否采用空中救护,在20~40min内组队出发,一般2h 内可将伤员运送到医院。急诊医师都要经过3~4 年正规急诊专业培训获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美国对普及急救知识教育极为重视,规定警察、司机、消防队员、大中学校师生都必须接受心肺复苏和现场抢救、自救的培训、要求1/ 3 以上的人民群众学会院前急救。 (二)德国EMSS的发展情况 德国的急救医疗服务实行保险制,医疗费用由政府、企业主和职工3 方分担。大部分病人运送工作由红十字会完成,急救中心归属红十字会组织和管理,是一个设备先进的指挥系统,全国使用“110”急救电话号码呼叫。运输工具有救护车和直升飞机。无论陆地救护还是海上及空中救护,德国的救援工作都是高效率的,目前德国有54 个海上救护站,61 艘救护船专门用于海上救援工作。有36 个直升救护机基地,执行50~70km 半径的急救任务,几乎覆盖了近95 %的领空,医务人员于5 ~20min 可抵达灾害或事故现场,20~45min将伤病员送到医院。 (三)法国EMSS的发展情况 法国于1936 年就建立了急救医疗系统,是一种以医师为主的全国性服务,并且利用派出专科医师进行现场急救服务。全国大部分地区开设免费急救热线“15”,由急救医疗系统中心接听,并统一指挥、组织各个急救医疗系统或私人急诊值班医生和私人救护站实施院前救护。而且急救医疗系统与消防部门的第一目击者和全科医师密切配合,必要时派出一个有全套设备和配备包括急诊专科医师或麻醉师和一名护士在内的医疗组的可移动加强监护病房,到危及生命的急诊或严重创伤病人处。可移动重症监护病房内设备齐全,相当于医院的一个小型ICU ,包括全套气道管理设施、胸腔引流装置、便携式机械通气机、复合心电镜、除颤器、静脉内导管和液体、抗休克裤、固定用的真空垫等。目前,法国的急救医疗网络已遍布全国,共有105个急救医疗系统中心和350 个移动急救服务单位,有31 个卫生直升机基地,覆盖90 %以上的国土, 直升机覆盖半径为(21 ±14) km,医务人员保证在(12 ±7) min 内抵达救护现场,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四)英国EMSS的发展情况 英国的急救医疗发展较早,全国现有140 多个急救医疗机构。1948 年政府即开始实行“国家卫生服务制”,向所有居民免费提供医疗服务,包括急诊医疗在内,成为欧洲唯一的国家医疗体制国家。英国急诊工作的特点是服务项目种类繁多,急救站不仅为急救病人和意外事故的伤员服务,而且负责转送非急症的病人,转运工作很多,对于紧急情况下出车,国家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即在接到呼叫后3min 内出车,7min 内到达出事地点。 二、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起源与发展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录 一、引言1 二、中国邮政快递(EMS)的介绍 三、国外快递公司对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影响 (一)国外著名快递公司的优势 1.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2.国际网络建设比较完善 3.具有灵活的定价策略 4.服务质量具有优势 (二)国外快递公司的发展对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启示 1.把握市场动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2.重视人才的培养,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 3.突出核心优势,促进全面发展 4.加大信息投入,提高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含量 四、国内民营快递公司的发展现状 (一)民营快递公司的优势 (二)民营快递存在的问题

五、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分析及优势 (一)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邮政快递(EMS)的优势 1.具有遍布全国城乡的网络覆盖范围和庞大的投递队伍 2.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形象赢得了顾客的普遍信任 3.邮政储蓄建立的绿卡金融网,为网上交易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六、中国邮政快递(EMS)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痼疾政企不分,责权利失衡 (二)市场观念淡薄,营销能力有限并且缺乏商业技巧(三)品牌意识缺乏,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四)服务价格较高,缺乏灵活性,吸引力较差 (五)服务意识缺乏,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不高 七、中国邮政快递(EMS)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经营体制,政企分开,各得其所 (二)一切以市场为出发点,实行专业经营 (三)加强整体品牌的建设,建成完善的品牌体系 (四)调整价格体系 1.变均一资费为差级资费,实行企业自主定价。 2.实施积极的资费优惠政策

(五)提高服务质量 (六)尝试新型服务方式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快递业发展迅猛。中国邮政(EMS)作为国有企业有着自身经营的独特优势和资源,如遍布城乡的网络覆盖范围和庞大的投递队伍;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形象;便利的绿卡金融网等。但是也存在着体制不顺、政企不分,市场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缺乏,服务价格较高并且缺少灵活性等方面的不足之处。随着中国邮政市场的对外开放,跨国物流企业纷纷登录中国,凭借其雄厚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抢占了我国国际快递市场和部分国内快递市场,而且还在迅速扩张。同时,民营快递如雨后春笋般突起,其较低的定价和便捷的服务使其行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日渐增大,成功抢占了部分国内同城快递市场。这些都给EMS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和国外外资快递巨头、民营快递公司的抗衡中,我

平邮快递EMS有什么区别

平邮快递,EMS 有什么区别? 平邮。快递,EMS 有什么区别? 平邮简介平邮,最普通的邮寄方法,一般是指“普通平信”(对于挂号信而言),按照邮寄物品的重量计算价钱,没有其他的附加费用。平邮也指中国邮政普通包裹,邮寄费用加上包装费用一般不超过10元,邮局会送包裹单到您那里,然后您填写领件信息,携带身份证或者户口本去邮局去取件,一般全国范围7-14天送到。 缺点:不安全,有丢失的危险,速度也不是很快。优点:短途邮寄比较实用。 快递、EMS简介 快递,是指承运方将托运方指定的物品,在特定时间内,以最快的运输方式,运送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标客户手中。常见的快递服务有邮政特快专递(EMS)和其他民营的快递。 EMS就是Express Mail Service,文全称是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它是中国邮政提供的一种快递服务,主要是采取空运方式,所以具有速度较快、相对安全、资费较高的特点,比较适合普通快递无法到达的地区,以及价值较高的物品,如手机等。一般来说,根据地区远近,EMS可在1-4天到达。目前,国内已有近2000个大、中、小城市办理EMS业务,我国邮政的EMS业务已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关系。 拍拍网里所说的“快递”,是指目前国内市场上除了邮政之外的其他快递公司,他们也是运用自己的网络进行快递服务。市面上的公司主要有:宅急送、大田、顺丰、申通、圆通等等,全国有1000家快递公司在开展业务。 邮政特快专递(EMS)和其他民营的快递的服务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你派送物品,区别在于,一个是国有公司,一个是民营企业,各有优势。 主要的快递公司的情况如下:国内企业:1、中国邮政的EMS 优点:网络强大,全国2000多个网点,遍布村县。缺点:反应速度较慢,跟踪查询有困难。价格:20元/500克起,信函、裹价格不一样。 2、顺丰快递优点:发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速度和EMS差不多,价格要比EMS 低一些。缺点:发往其他地区的服务质量就一般。 3、申通快递优点:发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快件和EMS差不多,价格也低一些。缺点:和顺丰一样,有区域限制,发往其他地区的快件服务质量就一般。 4、宅急送国内最大的民营快递公司,网络500多个点,但大部分是合作网络,自己的点估计有100个左右。优点:速度和EMS差不多,有些区域还要快。也能做货运。缺点:不邮寄信函快递。 外资企业:现在全球快递巨头TNT和DHL也在开在国内快递服务。优点:作为全球的快递巨头,虽然在中国开展业务,但速度依然是最大卖点,在他们的服务网点内,速度比EMS要快很多,查询也很到位。 缺点:网络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解决方案系统架构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解决方案系统架构一 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以帮助工业生产企业在扩大生产的同时,通过能源计划、监控、统计、消费分析、重点能耗设备管理和能源计量设备管理等多种手段,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降低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信息化管控系统。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的电力及能源管理系统(PEMS); 电力管理和控制系统(PMCS);(PMCS)电力监控系统;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先进节能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成为了企业的首选。节能减排的自动化技术除了高能效电机、变频器、过程自动化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之外,还有面向冶金、有色、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六大“三高”行业治理的成套专用优化系统和专用控制装置,比如特种执行器和特种检测技术,除尘、脱硫优化控制技术,固体废物焚烧的最优控制技术,废液的检测、分离和控制技术,节能、降耗的卡边控制技术,最优燃烧控制技术,最优调速控制技术,热能转换和传递优化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也是推进我国高端工业自动化产业化的重要方面。 节能减排在我国的推进离不开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节约能源已经作为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对于“十一五”规划中单位GDP能耗节能减排20%的任务,企业不应该把它仅仅作为约束性指标,而是应该把节能减排融入到长远发展的战略中去,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也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到一定程度,企业管理水平也提升到一定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三者有机结合,节能减排也就会大行其道了。 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的不断普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的提高,众多企业

EMS系统管理办法(暂行)

EMS系统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EMS系统的管理,确保EMS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并不断完善、优化系统,稳定生产、提高生产率,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职责 1、自动化推进项目组 (1)负责公司EMS系统的发展规划、立项、选型。对EMS系统硬件及软件的购置、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更新报废等实行统一归口管理。对新建或改造项目中EMS部分进行审核、施工跟踪、验收。 (2)负责EMS系统采集设备的维护、检修、点检、程序定期备份工作。 (3)负责EMS系统采集设备的备品备件计划上报工作。 (4)负责制定EMS系统的检修计划。 2、信息化处 (1)负责EMS系统服务器、网络和通讯设备的维护、检修、点检、程序定期备份工作。 (2)负责EMS系统服务器、网络和通讯设备的备品备件计划上报工作。 3、供应处 负责按计划采购EMS系统备品备件。 4、能源处 负责EMS系统中新建或改善项目在工艺方面的确认及新增功能需求的提出。 5、工程管理处 负责公司EMS系统中技改项目施工的组织、跟踪与验收。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用于全公司EMS系统。凡是本公司内从事上述范围内的EMS系统的建设、维护、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此管理办法。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是公司设备管理制度的专业性完善及补充,若与设备管理

制度或控股公司的管理制度发生冲突,按设备管理制度或控股公司管理制度执行。 第二章EMS系统的硬件设备管理 第一节新建、技改、选型 第五条新增扩建的EMS系统的设计、布局及设备选型,应符合行业技术标准的要求,满足生产工艺控制及管理需求。 第六条所有盘、箱、柜等EMS设备应符合图纸及技术要求,供应商在出厂前要进行静态调试,出厂时应有合格证和静态调试记录。设备安装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敷设及连接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及布线规范。安装完成后首次送电前必须认真校线,不得漏校、误校。 第七条应选择有较好相关业绩的系统集成商负责EMS系统的集成,系统要经过基本设计审查和出厂前的验收。选择具有相关资质及业绩的专业施工单位施工,并严格按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施工。 第八条热负荷试车之前,要经过严格的调试,并做好调试记录,根据工艺要求,需要临时修改的配置或程序,修改后要有详细记录,并在竣工资料中注明。 第九条EMS系统验收应严格按施工单位(或设备厂家)提供的试车方案(含安全措施)逐条进行,对EMS管理系统的验收要依据软件功能规格书及相关技术附件进行。验收由自动化推进项目组系统工程师、生产厂(中心)及相关处室自动化工程师或仪电工程师参加,施工单位和系统集成商上交完整竣工图纸、技术资料、调试数据一式四份(生产厂(中心)、自动化推进项目组、行政处档案室、维护人员各一份)。 第十条新建及改造EMS系统应具备以下交工资料: 1、EMS系统基本设计资料。 2、EMS系统设备设计资料。 3、EMS系统软件功能规格书。 4、EMS系统操作说明书。 5、应用软件使用说明书。 6、硬件设备及系统软件资料。

EMS能源管理系统简介

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 简介

系统概述 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的成功实践证明,利用先进能源管理系统来进行能源管理,对能源的统一调度、优化能源介质平衡、减少煤气放散、提高环保质量、降低吨钢综合能耗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能源事故原因的快速分析和及时判断处理、能源计划编制、实绩分析、质量管理、能源预测等都是十分有效的。 针对钢铁企业能耗水平和节能技术现状,建立以能源管理业务为依托,以能源介质和主要能效设备在线监测为主要基础,融合能源负荷预测、能源供需平衡分析、能源结构和调度优化等技术,形成适用于大型钢铁企业的能源在线监测、能效分析平台和企业级能源优化系统软件,实现节能降耗的技术提升和创新,显著降低钢铁企业的能耗,可满足当前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并对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总体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系统目标 能源管理系统的主要能源介质主要有:电力、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合煤气、压缩空气、氧气、氮气、氩气、蒸汽、净环水、浊环水、软水、源水、排水、回用水、冷风等。通过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和整理,结合生产计划的数据,进行能源管理工作,包括能源计划与实绩管理、能源调度运行、能源质量、能源设备管理、能源效率分析、能源平衡管理、能源监察等。 能源管理系统为钢铁企业基础能源管理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和稳定可靠的先进实用平台。 能源管理系统功能

主要功能: 1) 能源管理咨询 调研企业现状,结合先进管理理论和实践,提出满足企业需要的能源管理制度、方法等。 以钢铁企业能源生产管理现状为基础,借鉴先进的生产管理思想(“先进的计划和调度”、“精益化生产”、“标准操作规范”、“准时制物料控制”、“质量控制6西格玛”、“设备效率管理”),对钢铁企业能源生产管理现状进行现场诊断,找出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制定符合先进能源生产管理体系的方法和工作流程,建立完善的能源生产管理体系。提出能源生产管理咨询和钢厂能源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来指导能源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施。 2) 能源系统模型 分析企业用能机制,建立能源系统基本模型。包括:能源物料的编码规则、 能源物料、物料的计量单位、计量仪表、用于能源计量的仪表、计量网络、计量点、部门能源分摊系统、计量区域、计量点平衡和计量点平衡方式等方面的数据定义,以及角色可操作仪表、能源折标系数、能源物料成本、部门能源使用定额的定义和区域计量点的配置等功能。 3) 能源计划与实绩管理 能源计划(能源年计划、月计划、日计划,包括生产计划、检修计划、自动

SCADAEMS系统的概述(DOC)

第二章(1) SCADA/EMS系统的概述 SCADA/EMS系统 功能概述 系统结构及软硬件配置 SCADA/EMS的支撑系统 SCADA/EMS前置机系统 画面调用及浏览器功能 SCADA功能 第一节SCADA/EMS功能概述 SCADA最基本的功能: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 1.1 子系统划分 1、支撑平台子系统 包括: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图形管理、报表管理、系统运行管理等。 2、SCADA子系统 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及处理、计算与控制、人机界面及告警处理等。 3、PAS子系统 包括:网络建模、网络拓扑、状态估计、在线潮流、静态安全分析、无功优化、故障分析及短期负荷预报等。 4、AGC/EDC子系统 自动发电控制和在线经济调度(AGC/EDC)。 5、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 包括:电网仿真、SCADA/EMS系统仿真和教员控制机。 6、调度员管理信息子系统(DMIS) 属于办公自动化的一种业务管理系统,通常不归入SCADA/EMS系统,但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关系非常密切。 1.2 主流系统 1、NARI 2、电科院 3、东方电子 4、ABB 5、SIEMENS

第二节SCADA/EMS的软硬件配置 2.1 系统结构 网络及硬件特点:三网机制 调度自动化专用双网+MIS网 主网为100M平衡负荷双网 智能化100M堆叠式交换机,交换式通道,可扩展 双服务器+磁盘阵列:构成热备份系统,具备负荷平衡能力。 支持双网访问商用数据库。 集成其他符合国际标准的实时数据库。 通过MIS服务器或网桥与MIS网连接。 2.2 主网各节点功能简介 1、系统服务器 运行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负责保存所有历史数据、基础信息,如电网设备基本信息,地理信息,用户信息等,以及其他运行数据。 利用数据库引擎进行查询和统计 双机热备:双机共用磁盘阵列,分别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 2、SCADA工作站 双机热备:独立运行。

ems系统结构

系统构成 1.1 硬件构成 湖州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与以往的能量管理系统不同之处是SCADA与EMS一体化,使用时对应一个统一的物理模型,减少大量接口,图形维护中进行SCADA层,EMS层,公共层的分层。公共层的应用,使系统维护员的系统建模工作量减少。 该系统使用TCP/I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运用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建立到SQLServer 数据服务器的连接。数采器采集的数据进入到服务器,由服务器单向发信息给WEB服务器,进入局域网。而服务器仅与工作站连网运行,保证了安全和快速。服务器实现主服务器与备用服务器互为热备份。 1.2 软件构成 湖州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平台采用UNIX操作系统,用VISUALC++语言编程,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其硬、软件的可扩充性也很好。该软件系统包括支撑系统和电网分析应用两大部分。支撑系统由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图形和人机交互系统,进程管理系统,网络通信系统4部分构成。电网分析应用功能主要包括量测功能,实时状态估计,在线潮流,最优潮流,自动故障选择,故障分析等。 2 系统特点 TH-2100 SCADA/EMS正常运行后,数据采集系统周期性地(30s)运行。调度员仅需在SCADA层面上从下接菜单中选择EMS的相应功能,即可实现对电网的分析。系统如图2所示。 2.1 SCADA系统 提供实时库浏览及维护工具。可由SCADA设备自动生成遥测遥信库,浏览和修改网络上其他机器上的实时数据库,与商用的SQLServer进行同步,包括由实时库结构生成SQL库结构,实时库与SQL库内容的双向传递。 2.2 量测系统 EMS的分析应用功能以量测系统为基础。量测系统对遥测、遥信进行周期性一次映射,并进行一次粗过滤。减轻状态估计中检测辨识数据的负担,有功支路不平衡的误差为正负0.2MW,无功支路不平衡的误差为正负0.4Mvar。 2.3 状态估计 状态估计在后台周期性运行,刷新周期为1min。收敛精度为0.0001。状态估计是EMS的核心,所有的分析计算都以它为基础。基于SCADA系统采集的实时遥测,遥信信息,自动生成网络拓扑结构。将发电机、电容器、负荷视为单端元件,线路、变压器视为双端元件,把物理模型转换为数字模型。并采用最优估计原理,估算各母线的电压和相角。状态估计的合格率必须在90%以上且收敛,才能进行其他运算。估计前有预过滤功能,估计后的多不良数据辨识采用递归量测误差估计辨识法。在某次估计迭代计算后,原来判为正常量测,若其正则化残差大于坏数据上门槛,则被判为坏数据,下次估计时被剔除。原来被判为坏数据的量测,若其正则化残差小于坏数据的下门槛,则被判为正常量测。下次估计时可使用。 在湖州电网EMS中,由于湖州电网较小,220kV变电所变压器分接头挡位的正确性对状态估计的收敛性及合格率有较大影响。 2.4 在线潮流(调度员潮流) 在线潮流在给定(或假设)的运行方式下进行设定操作,改变运行方式,分析本系统的潮流分布和潮流计算特性。分为外部网静态等值和在线潮流两部分,是进行在线安全分析和优化计算的基础。不仅可以分析当前,还可以在未来和历史整个时间段上进行潮流研究,并能智能地保存典型方式。当电网有解、合环或有关设备停役操作时,可预先进行模拟,观察潮流分布,确保倒闸操作对电网的可靠安全。 同时,对潮流可进行灵敏度分析,选择有功类灵敏度用于解除过载,选择无功类用于解除过载或

ems怎么投诉

ems怎么投诉 EMS快递拥有首屈一指的航空和陆路运输网络。依托中国邮政航空公司, 建立了以南京为集散中心的全夜航航空集散网,现有专用速递揽收、投递车辆20,000余部。覆盖最广的网络体系为EMS快递实现国内300多个城市间次晨达、次日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何有效投诉中国邮政EMS呢?首先打中国邮政 EMS快递的官方客服电话11183进行内部投诉,向他们的上级机关投诉;如果 内部不进行解决,可以向当地消协进行投诉,要求其赔偿服务质量差所造成的 经济损失;消协要是还是不管的话,可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坚决要求其赔偿。 首先是在EMS中投诉,这时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用电话先投诉EMS。百度-EMS-服务指南-客服电话。在进行电话投诉的过程中要注意你的语气,因 为你投诉的对象不是客服人员,而是中国邮政的工作人员,所以在投诉的时候 一定要有礼貌,尽量的将自己的事情简短且清晰的表达出来,如果你说的太多 反而会影响你投诉的结果。 这一步完成之后只是完成了开始。接下来做的才是真正起作用的。到中国 邮政的官网去进行投诉,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不过这一步是建立在你第一步 完成的前提下进行的,不要嫌麻烦,一步一步的走。 打开百度,输入国家邮政局投诉网站,选择第三个进入。国家邮政局投诉 网站是专门为我们消费者提供合法权益维护的网站,在这里的投诉只要是合理 的都会在最短的时间帮我们解决。他们只要给下面的地区公司打个电话督促一 下就一切解决了。 进入国家邮政局投诉界面后有两种投诉方法:电话、网上。建议电话投诉,效果非常好。点击我要投诉,如果没有账户就重新注册一个。方法如下: 这里的注册不要胡乱的填写,一定按照自己的正是情况填写相关的内容, 这是我们得到合法权益保护的基础,一定要真实填写。

能源管理系统(EMS)方案

Contents1系统方案概述2 1.1数采终端(能源子站) (3) 1.2数据监控系统(能源实时监控子系统) (4) 1.2.1能源实时监控服务器 (4) 1.2.2能源实时监控客户机 (5) 1.3数据管理与发布(能源管理和能源监控系统) (5) 1.3.1能源管理分析服务器 (6) 1.3.2能源管理系统客户机 (7) 2系统功能概述 (8) 2.1概述 (8) 2.2方案总体说明 (8) 2.3系统功能 (9) 2.3.1能源数据采集 (9) 2.3.2能源监控系统动态监视 (9) 2.3.3能源档案系统 (11) 2.3.4成本分析与分配系统 (13) 2.3.5能耗标准设定 (16) 2.3.6自定义能源报表 (17) 2.3.7其他能源分析手段 (21)

1系统方案概述 改能源管理系统方案是以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核心软件产品实时监控软件FTView SE、能源管理平台软件RSEnergyMetrix、以及开放性关系型数据库MSSQL为基础,并融合了现场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SCADA/HMI技术、C/S及B/S技术等的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方案。 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局性的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覆盖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两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电能、天然气、压缩空气、采暖水、循环水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自动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系统包括3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和能源数据分析发布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与能源有关的数据采集,并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发布,并可以为企业管理级的MES、ERP系统提供用能信息。 整个能源管理系统是以稳定可靠的工控PLC和上位管理服务器为核心并采用流行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构成的集中式数据采集监控分析管理系统。全厂设置一个集中能源监控中心。全厂能源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从各能源子站中获取能源数据,实现全厂的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归档,并通过网络实现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的数据发布;全厂能源管理中心和各能源子站通过工厂已有网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PLC作为核心处理运算单元,各个能源子站都具备运算存储能力。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集成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纤以太网与能源管理服务器系统实现通讯,网络构架简单明了,系统安全可靠。

能源管理系统(EMS)方案

Contents 1系统方案概述 (2) 1.1数采终端(能源子站) (3) 1.2数据监控系统(能源实时监控子系统) (4) 1.2.1能源实时监控服务器 (4) 1.2.2能源实时监控客户机 (5) 1.3数据管理与发布(能源管理和能源监控系统) (5) 1.3.1能源管理分析服务器 (6) 1.3.2能源管理系统客户机 (7) 2系统功能概述 (8) 2.1概述 (8) 2.2方案总体说明 (8) 2.3系统功能 (9) 2.3.1能源数据采集 (9) 2.3.2能源监控系统动态监视 (9) 2.3.3能源档案系统 (11) 2.3.4成本分析与分配系统 (13) 2.3.5能耗标准设定 (16) 2.3.6自定义能源报表 (17) 2.3.7其他能源分析手段 (21)

1系统方案概述 改能源管理系统方案是以罗克韦尔自动化的核心软件产品实时监控软件FTView SE、能源管理平台软件RSEnergyMetrix、以及开放性关系型数据库MSSQL为基础,并融合了现场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Web技术、SCADA/HMI技术、C/S及B/S技术等的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监控系统方案。 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目标是建立一个全局性的能源管理系统,构成覆盖能源信息采集及能源信息管理两个功能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对电能、天然气、压缩空气、采暖水、循环水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自动监测,进而完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系统包括3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和能源数据分析发布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与能源有关的数据采集,并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发布,并可以为企业管理级的MES、ERP系统提供用能信息。 整个能源管理系统是以稳定可靠的工控PLC和上位管理服务器为核心并采用流行的、可靠的计算机网络构成的集中式数据采集监控分析管理系统。全厂设置一个集中能源监控中心。全厂能源调度监控中心通过网络从各能源子站中获取能源数据,实现全厂的能源数据集中监控和管理。并实现能源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归档,并通过网络实现在能源管理部门范围内的数据发布;全厂能源管理中心和各能源子站通过工厂已有网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采用工业级控制设备PLC作为核心处理运算单元,各个能源子站都具备运算存储能力。能源管理数采终端集成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纤以太网与能源管理服务器系统实现通讯,网络构架简单明了,系统安全可靠。

中国邮政EMS战略分析

EMS公司战略分析 一、公司简介 二、外部环境分析 (一)一般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 3技术环境 4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产业环境分析 1.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2.新加入者的威胁 3.供应商 4.顾客 5.替代品威胁 三、综合分析 ﹙一﹚外部分析 1关键外部因素 〈1〉关键外部因素分析 ﹙二﹚内部能力分析 1关键内部因素 ﹙1﹚关键内部因素分析 ﹙三﹚SWOT分析 四、业务分析

1.业务组合 2.发展率—市场份额矩阵 五、公司战略 一、公司简介 中国速递服务公司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属全资公司,主要经营国际、国内EM S特快专递业务,是中国速递服务的最早供应商,也是目前中国速递行业的最大运营商和领导者。公司拥有员工20,000多人,EM S业务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近2,000个城市。 除提供国内、国际特快专递服务外,EM S相继推出国内次晨达和次日递、国际承诺服务和限时递等高端服务,同时提供代收货款、收件人付费、鲜花礼仪速递等增值服务。 依托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建立了以上海为集散中心的全夜航航空集散网,现有专用速递揽收、投递车辆20,000余部。覆盖最广的网络体系为EM S实现国内300多个城市间次晨达、次日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全国共有200多个处理中心,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处理中心分别达到30,000平方米、20,000余平方米和37,000平方米,同时,各处理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分拣设备。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技术装备先进的中国邮政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也将于2008年在南京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立了以国内300多个城市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与万国邮政联盟(UP U)查询系统链接,可实现E MS邮件的全球跟踪查询。建立了以网站、短信、客服电话三位一体的实时信息查询系统。 二、外部环境分析 (一)一般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 2002年,国家邮政局下发“64号文”明确规定,500克以下信件为EMS的专营范围。

能源管理系统(EMS)方案

欢迎阅读Contents 1系统方案概述 ................................................................................. 1.1数采终端(能源子站).................................................................................................. 1.2数据监控系统(能源实时监控子系统)...................................................................... 1.2.1能源实时监控服务器................................................................................................... 1.2.2能源实时监控客户机................................................................................................... 1.3数据管理与发布(能源管理和能源监控系统) ............................................................... 技术 电能、天然气、压缩空气、采暖水、循环水和自来水等能源介质的自动监测,进而完 成能源的优化调度和管理,实现安全、优良供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达 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系统包括3大部分内容:能源数据采集,能源数据实时监控 和能源数据分析发布管理。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所有与能源有关的数据采集,并在能 源管理部门范围内实现数据的发布,并可以为企业管理级的MES、ERP系统提供用能 信息。

中国邮政EMS(特快专递)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邮政EMS(特快专递)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现代快递服务企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便社会交流、满足消费者和商家多元化寄递需求、扩大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邮政快递EMS有着自身经营的独特优势和资源,但是也存在着体制不顺,服务意识、人才意识和品牌意识缺乏,服务价格较高并且缺少灵活性等方面的不足之处。随着中国邮政市场的对外开放,在和国外外资快递巨头、民营快递公司的抗衡中,我国邮政快递EMS应当如何克服不足,发挥比较优势继续经营?本文致力于调查分析中外快递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我国邮政特快专递EMS目前存在的问题,希望可以为EMS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与对策,以促进中国快递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快递业;邮政EMS(特快专递);问题;对策 China Post EMS (Speedpos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Modern business express delivery services in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ilitate the exchange of diverse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to meet delivery needs, the expansion of employment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China Post EMS express delivery business has its own unique advantages and resources, but there are also institutional issues, service, human resources and brand awareness of a lack of awareness, the higher the price of services and lack of flexibility of the deficiencies. With China's opening up the postal market, and foreign capital in the express delivery giant, contend with the private courier companies, the China Post Express EMS should be how to overcome the lack of play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continue to operat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n this article dedicated to Chinese and foreign express delivery companies in China'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for China Post EMS Speed post the existing problems, hoping for EMS development and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promote China's fast development and good courier industry. Keywords: express industry; Post EMS;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目录 引言 (1) 1问题的提出 (1) 1.1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文献综述 (1)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2) 1.4研究方法 (2) 2快递服务、国外快递服务及中国邮政EMS的介绍 (2) 2.1快递服务 (2) 2.1.1快递服务的定义 (2) 2.1.2快递服务的特点 (3) 2.2中国邮政EMS(特快专递)的介绍 (3)

EMS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报告

1,系统基本情况 企业背景及简介 ?邮政特快专递服务。它是由万国邮联管理下的国际快递服务,是中国邮政提供的一种快递服务。主要是采取空运方式,加快递送速度,根据地区远近,一般1-8天到达。该业务在海关、航空等部门均享有优先处理权、它以高速度、高质量为用户传递国际、国紧急信函、文件资料、金融票据、商品货样等各类文件资料和物品。 ?中国速递服务公司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直属全资公司,主要经营国际、国EMS特快专递业务,是中国速递服务的最早供应商,也是目前中国速递行业的最大运营商和领导者。公司拥有员工20,000多人,EMS业务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近2,000个城市。 ?EMS特快专递业务自1980年开办以来,业务量逐年增长,业务种类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除提供国、国际特快专递服务外,EMS 相继推出国次晨达和次日递、国际承诺服务和限时递等高端服务,同时提 供代收货款、收件人付费、鲜花礼仪速递等增值服务。 ?EMS拥有首屈一指的航空和陆路运输网络。依托中国邮政航空公司,建立了以为集散中心的全夜航航空集散网,现有专用速递揽收、投递车辆 20,000余部。覆盖最广的网络体系为EMS实现国300多个城市间次晨达、次日递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EMS具有高效发达的处理中心。全国共有200多个处理中心,其中、和处理中心分别达到30,000平方米、20,000余平方米和37,000平方米,同时,各处理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分拣设备。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技术

装备先进的中国邮政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也将于2008年在建成并投入使用。 ?EMS还具备领先的信息处理能力。建立了以国300多个城市为核心的信息处理平台,与万国邮政联盟(UPU)查询系统,可实现EMS的全球跟踪查询。建立了以(.ems..)、短信(10665185)、客服(11185)三位一体的实时信息查询系统。 2,新系统目标 改善企业部经营,降低运作成本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规企业行为,促进行业发展 规企业部行为 改善企业形象 首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搭建网络;然后,以“把交接过程变手工为条码扫描” 为切入点,分阶段建立物流中心业务处理系统;选择1个中心、2个分点试运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全面实施整个业务处理系统;以业务处理系统为基础平台,搭建Internet数据中心 系统特点 以B/S与C/S混用的综合架构实现了企业级分布数据的集中管理 ◆各模块功能独立,组织灵活;系统采用了系统级、数据库级、应用级三级 权限,满足了安全性、责任明确性要求;条码扫描技术的应用;完善、灵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