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的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猪八戒的憨态可掬

猪八戒的憨态可掬

猪八戒的憨态可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角色猪八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因为他是唐僧的得力助手,更因为他那憨态可掬的形象。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猪八戒的憨态可掬,以及他对整个故事的贡献。

一、猪八戒的外貌特征猪八戒,原名悟能,是一只人面猪身的神兽。

他一头乌黑发亮的猪头,双眼小而圆,鼻子宽大,尖尖的獠牙常常露在嘴外,他的身材高大而肥胖。

他的穿着与其他三位合作伙伴相似,都是以僧服为主,但他的袍子往往是不修边幅的,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

二、猪八戒的性格特点猪八戒的性格可谓是十分鲜明。

他虽然外表憨厚,但内心却十分贪婪,好色和爱吃。

他常常流连于人间美食和美女之中,恋爱成了他一直以来的心愿。

然而,他的贪婪和好色并不妨碍他作为唐僧的得力助手。

他虽然有时犯了错误,但总体上还是忠心耿耿地保护着师父和师兄弟们。

三、猪八戒的憨态可掬对故事的贡献猪八戒的憨态可掬是《西游记》中的一大亮点,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无尽的乐趣。

他的滑稽形象,搞笑言行给人带来了许多欢笑。

他贪图享乐的个性也是故事情节中的重要元素,通过他对各种困难的挑战和战胜,展示了信仰与忍耐的力量。

此外,猪八戒的憨态可掬也带给读者一种亲切感和温暖感。

他天真无邪的性格和滑稽的言行常常让人捧腹大笑,同时也勾起人们的童年回忆和对纯真时光的向往。

他的存在让故事中的神仙和妖魔鬼怪不再显得那么陌生和可怕,为读者塑造了一个充满温情和幽默的世界。

总之,猪八戒的憨态可掬是《西游记》中的一大特色,他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作为唐僧的助手,虽然有时陷入困境,但通过他的努力和不顾个人利益的奉献精神,最终帮助了唐僧取得真经。

正因为猪八戒的存在,故事变得更有趣,读者也更容易与角色产生共鸣。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像猪八戒一样保持一份天真烂漫,用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赏析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赏析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赏析西游记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角色形象鲜活有趣,令人难以忘怀。

其中,猪八戒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角色,他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欢笑和思考。

本文将对猪八戒的形象和意义做一番简要的赏析。

一、猪八戒的形象描写猪八戒是孙悟空和沙僧的同伴,他是一个矮胖的猪头人身的妖怪。

他的脸颊肥胖,眼睛炯炯有神,胡子密集而浓密。

他总是穿着破烂不堪的僧袍,背着一根镏金的钢叉,形象颇具喜感。

猪八戒的形象不仅在外貌上突出了他的猪性,更在性格上体现了他的愚笨和贪婪。

二、猪八戒的性格特点猪八戒的形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懒散、愚笨和贪婪。

他总是爱吃爱睡,爱财如命。

然而,尽管猪八戒有这样的缺点,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英雄人物。

在西游记的冒险中,猪八戒与师弟们一起击败了无数妖精和妖王,保卫了取经之路。

他虽然不如孙悟空的机智和聪明,但却有着不怕困难、不畏强敌的勇气。

正因为他的坚持和努力,他最终得到了观音菩萨的赏识和重新投胎的机会。

三、猪八戒的意义猪八戒的形象和性格特点赋予了他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首先,猪八戒作为西游记的登场人物之一,代表了人性中的愚笨与贪婪。

他的存在提醒了人们不要被物质欲望所迷惑,不要迷失在世俗的诱惑中。

其次,猪八戒的坚持和勇敢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他虽然有各种缺点,但他在取经路上的不离不弃、勇往直前,展现了一种顽强的精神,也提醒了人们要有自知之明,敢于接受自己的缺点,并付出努力去改正。

最后,猪八戒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了欢笑和喜悦。

他的活泼可爱、自嘲自谦的性格使他成为整个故事中一个令人喜爱的角色。

综上所述,猪八戒作为《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具有独特的形象和富有意义的性格。

猪八戒的形象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猪性和喜感,他的性格特点使他成为一个充满人性魅力的角色。

猪八戒的形象和意义通过他的冒险故事向读者传递了人生的智慧和价值观。

无论是对于喜剧的探讨,还是对人性的思考,猪八戒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通过阅读西游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猪八戒这个角色,从中汲取人生的启示和勇气。

《西游记》中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_作文

《西游记》中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_作文

《西游记》中猪八戒人物形象分析猪八戒(悟能)
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贪吃好色,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胆小怕事、吃苦耐劳、忠勇善良、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③使用兵器:九齿钉耙
④典型情节: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
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猪八戒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

后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到人间投胎,却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

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

自称“猪刚鬣”。

唐僧西去取经路过高老庄,在云栈洞与孙悟空大战,听说唐僧之名,前去拜见。

被唐僧收为二徒弟后,为让其继续戒五荤三厌,唐僧给他起了个别名叫“八戒”。

在去西天取经途中,他总是挥舞钉耙,与妖魔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而且他能够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但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因此常常当众出丑,成为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猪八戒的人物形象及事例

猪八戒的人物形象及事例

猪八戒的人物形象及事例
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他是一只行为滑稽、贪吃懒做、爱说空话、喜欢搞笑的猪妖,文明才有八尺,俗名猪悟能。

以下是猪八戒人物形象的一些事例:
1. 贪吃:猪八戒是个极其贪吃的角色,他口无遮拦地经常提到食物,特别是猪肉和酒。

在西途中,他经常被魔怪和妖精诱骗,只因为他们提供了美味的食物。

2. 懒惰:猪八戒往往懒散地行动,不愿为自己付出额外的努力。

他经常试图找到捷径,避免费力的工作。

例如,他常常装病以逃避战斗或其他困难任务。

3. 爱说空话:猪八戒喜欢卖弄口才,经常说些空洞的话来提升自己的形象。

他经常夸夸其谈,却缺乏实际行动。

尽管如此,他的幽默和干才的言辞往往能给读者带来笑声。

4. 搞笑行为:猪八戒是一位滑稽搞笑的角色。

他经常通过一些滑稽的表情、动作或行为来逗乐其他队友和读者。

他的幽默、喜剧色彩突出的角色,给了《西游记》一定的喜剧效果。

5. 意外的智慧:尽管猪八戒常常被描绘为一个愚蠢和懒惰的角色,但他偶尔会展现出突出的智慧。

他在危急时刻,有时能提出明智的建议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体而言,猪八戒是一个既可爱又可笑的角色,他的形象使《西游记》更加生动有趣,并为故事增添了许多喜剧元素。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性格的优缺点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性格的优缺点

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性格的优缺点猪八戒性格优点1、憨厚老实、敢说真话猪八戒不虚伪,不狡诈,敢于说真话,比如喜欢嫦娥,就敢于表白,即使吃尽苦头,也心甘情愿。

在取经途中,由于食量巨大,经常吃不饱,但是他说直接说出来,也会抱怨,如果让你吃不饱,还挑担子,你也有怨言,猪八家敢说,憨厚老实。

2、本领超强、勇敢执着猪八家会三十六变,能腾云驾雾,水性很好,在西游记中,一般妖怪都不在话下,猪八家无疑是孙悟空最得力的帮手,在妖怪面前从不畏缩,奋力杀敌毫不含糊,比如流沙河大战沙僧,琵琶洞打蝎子精,黄蜂岭勇敢杀敌,还有多个场面,猪八家总是对躲在洞穴里的妖精大骂叫阵,这些都表现了猪八家本领超强,勇敢,执着的性格特点。

3、勤劳肯干、幽默乐观很多人只知道猪八家懒惰,但是猪八戒也有勤勉的一面,比如高老庄一段中,猪八戒一个人能干一群人的活,而且从不偷懒,西游记原文中高老道说猪八戒:“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

昏去明来,其实也好。

”猪八戒也自辩道:“我得到了你家,虽是吃了些茶饭,却也不曾白吃你的。

我也曾替你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

”这些都说明猪八戒勤劳肯干。

猪八戒总是乐呵呵,猪八戒以幽默乐观的态度处世,很容满足,很容易快乐,心态极好,孙悟空经常拿猪八戒打趣。

4、心地善良、不忘大义猪八戒有一颗善良的心,尤其是对妇女和儿童,比如第44回,红孩儿那一节,对儿童非常有怜悯之心,几句好言,变非要把红孩儿从树上解下来。

第37回,三打白骨精哪一段,看到老头、老太太、村姑,猪八戒都表露出善良的一面,猪八戒虽然贪图小便宜,在取经途中经常打退堂鼓,但是他始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许只是嘴上说说,吐槽一下,他从未真的回去过高老庄,还是随着师傅一路向西,取得真经。

猪八戒性格缺点1、好吃懒做、好进谗言猪八戒好吃是出了名的,但是话说回来,只要是人,谁不把吃放在第一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比如吃人参果、高老庄、乌鸡国、女儿国等等场面,都可以看见猪八戒的吃相。

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及事例

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及事例

猪八戒的性格特点及事例
1、贪财、好色、好斤斤计较。

2、纯朴天真,贪图安逸,偷懒散漫,又不畏艰难,勇敢坚强。

正如李贽所言“如好货,如好色,如勤学,如进取,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为子孙谋,博求风水为儿孙福荫,凡世间一切治生产业等事”,猪八戒他不是一个孙悟空那样的英雄,而只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凡的人。

主要事例:
第38回,孙悟空为了煽动八戒半夜去井里打捞国王尸身,便骗他有宝贝,八戒果然十分卖力地下了井龙王水晶宫。

第76回,写到孙悟空变作勾司人要取猪八戒的性命时,猪八戒被诈招出藏在耳朵眼里的四钱六分私房钱。

第85回,灭法国的国王因杀生过多自感罪孽深重,要拜唐僧为师,八戒听言,“有何贽见之礼”。

第94回,写天竺国的妖精公主招唐僧为驸马时,猪八戒按耐不住及去接了国王的黄金白银的表礼钱。

扩展资料:
在原著中,自投为猪胎之后,生的猪头人身,体型肥胖硕大,皮肤黑灰,獠牙长出嘴外,外形丑陋吓人。

武功高强,力大无穷,精通三十六般变化,所持的兵器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亲赐的上宝沁金钯(俗称九齿钉耙),重达五千零四十八斤,为一藏之数。

猪八戒前世为执掌天河十万水兵的“天蓬元帅”,因调戏霓裳仙子并且惹来纠察灵官后,又拱倒斗牛宫被贬下凡尘,却错投猪胎,在福陵山云栈洞落草。

后受观音菩萨点化,入赘高老庄务农,等待取经人。

孙悟空收伏他之后,成为唐僧的徒弟之一,唐僧给他取名“八戒”,
与孙悟空、沙悟净一同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几经劫难,因保护唐僧有功,成了正果,被佛祖封为“净坛使者”。

猪八戒的性格特征

猪八戒的性格特征

猪八戒的性格特征西游记想必大家都看过。

猪八戒憨厚可爱,是很多人喜欢的一个角色。

电视剧中对猪八戒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比较成功,而且也很贴合原著。

接下来就总结一下猪八戒的性格。

1老实本分,在西游记原著中,挑担的是猪八戒。

在做上门女婿时,也很勤劳,耕田耙地,收割田禾,早出晚归。

2懒惰贪吃好美色。

孙悟空收服猪八戒时,一棍打碎洞门,猪八戒居然在里面睡觉。

金银角大王那回,让猪八戒探路居然直接睡觉。

3憨厚愚钝,在黄风怪那回,孙悟空眼睛进沙。

到别人(神仙变的)家借宿,治了孙悟空眼病。

第二天,房子没了。

猪八戒醒来说:“这家子惫懒也。

他搬了,怎么就不叫我们一声?通得老猪知道,也好与你送些茶果。

想是躲门户的,恐怕里长晓得,却就连夜搬了。

”4喜欢卖弄,爱吹嘘,一说自己的来历就是天蓬元帅下凡,与九天荡魔祖师是老相识。

钉耙是太上老君亲手打造,能往你头上筑九个窟窿。

5坦诚直率,刚被贬下凡时,猪八戒靠吃人度日,观音点化他时职责他,猪八戒回答:“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

另外,唐僧师徒在别人家借宿时,猪八戒经常是一个人吃十来碗饭,还嫌太少,只顾添来。

吃人参果更是一口吃了。

6有胆量。

猪八戒有色心,同时还有色胆,否则怎么敢调戏月娥。

在四圣试禅心那回,只有猪八戒脸皮最厚。

另外西天取经路上,只要水中作战基本都是猪八戒出力,比如收沙僧那回,猪八戒三次下河引诱沙僧。

五庄观撺掇孙悟空偷人参果。

7没有规矩,没大没小。

五庄观那回,孙悟空请来福禄寿三星。

猪八戒见了,把自己帽子给寿星戴上,称“加冠进禄”。

8幽默可爱,懂人情世故,很解风情。

孙悟空去找灵吉菩萨收黄风怪,叫猪八戒看行李,不要出头,猪八戒说:“晓得,晓得!你只管快快前去!老猪学得个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打白骨精时,白骨精变成美女来斋僧。

猪八戒连往回跑报告唐僧,就跑了个猪癫疯。

猪八戒有很多性格是相反的,他有时候又勤劳,有时又懒惰。

有时又勇敢,有时又贪生怕死。

猪八戒可爱可亲的例子

猪八戒可爱可亲的例子

猪八戒可爱可亲的例子
猪八戒作为《西游记》中的重要角色,他的形象是可爱而亲民的,这体现在他的性格、行为和外观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猪八戒可爱可亲的例子。

1.外观特征:猪八戒的外观描述中,他的大肚子、招风耳、朝天鼻等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些外在特征让人觉得他憨态可掬,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卡通人物,从而产生亲近感。

2.憨厚善良:猪八戒性格憨厚,对待朋友和师傅唐僧非常忠诚。

在故事中,他多次保护唐僧免受妖魔鬼怪的伤害,虽然有时会因为一些缺点而惹麻烦,但他的出发点总是好的。

3.食色天性:猪八戒贪吃懒惰,见到美食就忍不住要吃。

这种对生活的简单追求,让人感到他非常真实,就像普通人一样有着基本的生活欲望。

4.好色而不淫:猪八戒在故事中见到漂亮的女性会流口水,表现出一定的色心。

但他并非好色之徒,他的欲望是有节制的,且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

5.天真烂漫:猪八戒有时候会很天真,做事不经过大脑,这种天真烂漫的性格让人感到他单纯无害,容易相处。

6.喜剧色彩:猪八戒在故事中经常成为喜剧元素,他的笨拙和滑稽行为,给读者和观众带来欢笑,让人感到轻松愉
快。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猪八戒是一个充满魅力和亲情的角色,他的形象深入民心,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民间传说中,都拥有广泛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八戒的形象分析摘要:猪八戒是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喜剧人物,是唐僧西天取经不可缺少的人物。

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神话式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构成其猪面人身的荒诞性,同时又赋予了他更多人性,使之成为猪神人“三位一体”的整合形象。

本文力图从新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猪八戒的缺点,并通过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对这一喜剧典型进行分析,使人们对猪八戒这一形象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猪八戒; 形象; 贪吃; 贪睡《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具有浓郁象征意味的长篇神魔小说。

《西游记》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要数英勇善战的孙悟空,而猪八戒也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猪八戒是神?是猪?还是人?这得从他的来历说起。

猪八戒原本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由于喝醉酒调戏嫦娥仙子而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投胎到人间,没想却误投猪胎,所以生得一副猪的模样,因而也继承了猪的习性:贪吃、贪睡、懒惰等。

后来经观音菩萨点化,猪八戒被唐僧收为徒弟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途中,他的好色、自私等习性与吃苦耐劳、忠诚老实等品质又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无疑是在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特性。

因此,猪八戒既具有神的法力与神通,又有猪的特点,更有人的习性,严格地说,他是神、猪、人的结合体。

在人们心目中,猪八戒并不是一个好的形象,大家往往把他与“懒惰”、“丑陋”、“愚笨”等不好听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然而,对于这一形象,人们却讨厌不起来。

尽管在猪八戒身上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却依然赢得人们善意的笑声,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与接受,他给人一种亲切感。

人们对猪八戒的喜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孙悟空,特别是在现代越来越受人们欢迎,仅以猪八戒为主题的电视剧或电影就拍了好几部,如《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喜气洋洋猪八戒》、《春光灿烂猪八戒》、《.福星高照猪八戒》等等。

还有那首猪八戒背媳妇的轻快曲子也备受年轻人的青睐,甚至成为很多人手机上的铃声,一听这首曲子,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想起电视剧《西游记》中猪八戒背媳妇那笨拙可笑的场景,他着实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一、如何看待猪八戒身上的缺点钱钟书先生说过:“古时以猪象征色欲,后又以之象征贪欲。

”[1]长期以来,猪八戒被判为贪吃、贪睡、贪色的代表。

人们都在谈猪八戒身上的缺点,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但是如果对于猪八戒所谓的缺点进行社会意义上的分析就会发现,很多时候还真不是那么一回事。

《西游记》不仅以滑稽的笔墨描写了猪八戒贪吃、贪睡、好色、自私等丑陋性格,而且以诙谐的语言揭示了他这些性格缺点产生的社会根源。

猪八戒作为一个猪性化了的人,他有种种人的正常生活欲望,如吃饭、穿衣、睡觉、娶妻等;作为一个人性化了的猪,他又有着猪贪吃嗜睡的本性。

但是当初他步入空门当和尚实际非自己所愿,佛教的清规戒律使他的正常的生活欲望得不到满足。

他为什么贪吃?他自己再三作过交代,在第八回他说:“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

’”在二十回中他又道:“我从跟了师父这几日,长忍半肚饥”。

第四十七回还说:“常言道:‘斋僧不饱,不如活埋’哩。

”这些话表明,他的贪吃,完全是“饿杀”的佛法逼出来的。

实际上,八戒在取经路上经常忍饥挨饿,因此,只要有吃的他就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

食欲是人生存的本能,人类满足自己的食欲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填饱肚子,在这一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到八戒的吃也非贪,而是实际情况的需要。

他为什么贪睡?第三十七回写他半夜对唐僧发牢骚:“原说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间挑包袱牵马,夜间提尿瓶务脚,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这说明他的贪睡,是日夜劳累过度造成的。

况且睡觉本是人的基本的生理需要,是很自然的生理反应,而猪八戒对睡眠显得很是贪婪,作为一头猪如此嗜睡还是情有可原的。

对于猪八戒的好色,在第二十三回中他也有过辩白:“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

’那个不要如此?”这说明他的好色,也是佛教的禁欲主义造成的。

他为什么自私?第七十六回孙悟空假冒勾司人要拿猪八戒的性命,他以四钱六分的私房来贿赂,过后他解释存私房的原因:“这是甚么私房!都是牙齿上刮下来的,我舍不得买来嘴吃,留了买匹布儿做件衣服”。

这也说明他的自私是正常温饱要求得不到满足造成的。

因此,本人认为把猪八戒看成是封建社会失去人身自由、正常生活欲望得不到满足的那部分人的典型,似乎更有说服力。

二、猪八戒的优点(一)猪八戒心宽。

第一,脾气好。

猪八戒笨,不但长了一副猪模样、猪身材,行动笨拙,而且懒于思考,总把妖精当好人,在火眼金睛、身手敏捷的孙悟空面前就显得更笨了。

因此,调皮的孙悟空总爱捉弄他,但他顶多是当时发几句牢骚,绝不会因此与孙悟空翻脸,也从来不发脾气。

孙悟空还经常揪着他的耳朵骂他“呆子”,他也不因此恼羞成怒。

平常斗嘴归斗嘴,猪八戒可从没怎么上心过,反而事后一口一个猴哥依旧叫得亲热,该服孙悟空管的也照旧服他管。

有时连脾气甚好的唐僧也免不了偶尔怒其不争地看他一眼骂他几声,他也只是不服气地哼哼两句,但很快就投入到消灭妖怪的集体行动中去了。

就算偶尔被唐僧冤枉,他也是抱怨两句,从不记恨师父。

第二,度量大。

众所周知,猪八戒的度量特别大,其实他的度量也很大,只是大家总被他的肚量所吸引而忽视了他的度量。

他的度量之大,超过人们的想象,应该说是师徒四人中度量最大的一个。

用“心宽体胖”一词来形容他再恰当不过了。

想想当初在高老庄的时候,猪八戒的老丈人高老头为了除掉他,请了很多人来对付他,猪八戒只是回击了那些来对付他的人,却没有对老丈人还一下手。

如果是换成孙悟空等人,早在老头开始骂骂咧咧想赶他走的时候就给他一点颜色瞧瞧了。

猪八戒对付老丈人一点问题都没有,对方一心想置他于死地,但他从不对老人家下手,而只选择了躲避的办法。

这说明他并不记恨高老头,也足以看出他的胸襟有多宽广。

另外,在取经途中孙悟空甚至还三番五次地骗猪八戒,整治他,要是一般人可受不了这样的气,即使是自家兄弟也非得大吵大闹一番不可,可猪八戒好像从来不觉得自己受了多大的侮辱,非得报仇不可。

在他心里永远没有隔夜仇。

第三,不急不躁。

每次猪八戒和唐僧等人被妖怪抓住的时候,别人都会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唯独猪八戒不急不躁,只要孙悟空不被擒获,他知道师兄肯定会想办法救他们,所以他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死到临头也不亏待自己。

猪八戒既不像孙悟空那样恨不得一个跟头翻到灵山;也不像唐僧那样因为忧虑路途难行而吃不下饭;也不像沙僧那样为了工作而顾不得吃饭和睡觉。

他该吃饭了,一定尽量吃饭;该睡觉了,就一定去睡觉。

当然,该工作了也决不含糊。

他是一个工作和生活分开的人。

这样的心态是最健康的心态。

现代人中有很多人由于只顾工作,最后会累出病,甚至过度劳累而死。

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应该向八戒学习的。

(二)幽默乐观。

猪八戒具有开朗的性格。

在路途遥远的西天取经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会出现意料不到的险阻,出现被妖精吃掉的危险,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多么令人提心吊胆。

然而,只有猪八戒每天都活得那么的快乐,而他排解压力的方法就是偷懒,就是能吃会睡多吃多占。

他能随时随地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调节好沉重的压力。

他可以为自己找到快活的题材,他可以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找到乐子。

同样,我们现在每个人的工作压力都很大,为了业绩也为了自己的前途,我们每个人都在很努力的奋斗着,可我们有几个人能够找到工作中的乐趣,能够适时调节好自己每天所面临的压力?猪八戒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总是乐呵呵的,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

他很容易满足,所以很容易快乐。

一个容易快乐的人自然也会给大家带来快乐!在艰险而枯燥的取经路途中,猪八戒时常会给大家带来笑声,缓解大家紧张或无聊的心理。

有时候他讲点幽默的话,有时候,拿自己开涮,逗大家开心。

孙悟空也经常打趣猪八戒,以减轻自己心里的烦闷。

猪八戒以幽默的态度处世,是个玩得起的人。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猪八戒,他们的取经路程该是多么漫长而难熬啊!猪八戒的形象永远是那么的憨厚笨拙,可在他的心里却有着聪慧和阳光的一面,虽然是好吃懒做,可他却总是会用开朗的性格与人相处,总是会让别人欢喜他的行为举止,总是让枯燥乏味的取经历程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正是因为有了猪八戒这样一个角色,才会让《西游记》的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活灵活现,而猪八戒身上那种浓浓的人情味总是会时刻地感染别人,让人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他。

然而,身处于一个唯利是图的花花世界,生活在一个充满利益与现实的社会,为了生活你还会有开朗的性格吗?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始终保持猪八戒那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呢?(三)吃苦耐劳。

猪八戒虽然生性懒惰,拈轻怕重,却很能吃苦耐劳。

他在高老庄做女婿的时候,种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扫地通沟,筑土砌墙,样样农活都能干得很出色。

论劳动致富,八戒是一把好手。

高老庄招亲对于八戒来说,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精彩序曲,其意义相当于大闹天宫之于孙悟空。

取经途中所有的脏活、累活,也几乎全是他一个人干的。

比如在第六十四回,在八百里荆棘岭上,道路不通,无法西行,猪八戒自告奋勇作为主力用钉耙锄开了一条道路;还有一次是在第六十七回,在驼罗庄,在过西柿街的时候,又是八百里山地无人区,且充满了恶臭,猪八戒摇身变成一个超级大猪,拱开了一条路,供师父以及师兄弟们走路。

另外,西行一路上挑行李,什么背死尸、埋人头等粗活、累活都是孙悟空不愿干也不屑干的,都由猪八戒来干。

在取得真经后,如来佛祖封猪八戒为净坛使者,理由是“因汝挑担有功”,也就是说猪八戒能修得正果也是归功于他的勤劳。

虽然他老是说要分,可是他最后还是完成了西行任务,他这种性格能坚持到最后是在不易。

这些都足以说明了猪八戒有着吃苦耐劳的品格,这也是猪八戒在小说中最为高尚的一面。

(四)识时务。

在师徒四人当中,猪八戒是最现实、最识时务的。

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唐僧误会了孙悟空并把他赶回花果山之后,猪八戒就吵着要分行李各自回家去不去西天取经了。

因为他知道孙悟空一走,护送师父的重担自然落到自己身上,想想路途那么遥远,对付妖怪他又不如大师兄,还不如回高老庄去呢。

每次唐僧和孙悟空被妖怪抓走,老猪跟沙僧又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也会吵着分行李走人,反正师父不在了,大师兄也被抓走了,他和沙僧又敌不过妖怪,留下来又有何用?可是每当孙悟空把事情化险为夷后他又会继续留下来为唐僧效劳。

这说明他的心还是在唐僧这里,离开的想法只是迫不得已罢了。

虽然保护唐僧的重担基本落在孙悟空肩上,三师弟沙僧则包办了生活中琐碎的事情,而猪八戒则是吃吃睡睡较多,很少能够认真独立做完事情,但是在三个弟子却是猪八戒比较受宠,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主要还是归功于猪八戒的圆滑。

一路上,他能够适时地溜须拍马并哄师父唐僧开心。

偶尔遇到困难时又会安慰大家,安慰自己,让大家有温暖的感觉。

每次分东西吃他谁都可以忘,就是没有忘记分给师父一份,毕竟在他眼里师父还是最大的,也是最能袒护自己的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