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业 连接习题

合集下载

液压传动例题与习题

液压传动例题与习题

液压传动例题和习题第一次作业内容(第四周星期四上课时交)例题4—4 泵的额定流量为min /100L ,额定压力为MPa 5.2,当转速为min /1450r 时, 机械效率为9.0=m η。

由实验测得,当泵出口压力为零时,流量为min /106L ,压力为MPa 5.2时,流量为min /7.100L ,求:1 ) 泵的容积效率;2 ) 如泵的转速下降到min /500r ,在额定压力下工作时,估算泵的流量为多少?3 ) 上述两种转速下泵的驱动功率。

解:1) 出口压力为零时的流量为理论流量,即min /106L ,所以泵的容积效率95.0106/7.100==V η。

2 ) 转速为min /500r 时,泵的理论流量为min /55.36min /1450500106L L =⨯,因压力仍是额定压力,故此时的泵的流量为min /72.34min /95.055.36L L =⨯。

3) 泵驱动功率在第一种情况下为kW 91.49.0601065.2=⨯⨯,第二种情况下为 kW kW 69.19.06055.365.2=⨯⨯4—5 泵的输出压力为MPa 5,排量为r mL /10。

机械效率为95.0,容积效率为0.9,当转速为1200min /r 时,泵的输出功率和驱动泵的电机功率等于多少?4—6 设液压泵转速为min /950r ,排量为r mL q p /168=,在额定压力MPa 95.2和同样转速下,测得的实际流量为min /150L ,额定工况下的总效率为87.0,求:1 ) 泵的理论流量t q ;2 ) 泵的容积效率v η;3 ) 泵的机械效率m η;4 ) 泵在额定工况下,所需电机驱动功率;5 ) 驱动泵的转矩。

4—7 一液压马达排量为r mL /.80,负载转矩m N ⋅50时,测得机械效率为0.85,将此马达作泵使用,在工作压力为Pa 61062.4⨯时,其扭矩机械损失与上述液压马达工况时相同,求此时泵的机械效率。

电子科技大学-图论第二次作业

电子科技大学-图论第二次作业

复杂性分析:在第 k 次循环里,找到点 u0 与 v0,要做如下运算: (a) 找出所 有不邻接点对----需要 n(n-1)/2 次比较运算;(b) 计算不邻接点对度和----需要做 n(n-1)/2-m(G)次加法运算;(c ),选出度和最大的不邻接点对----需要 n(n-1)/2-m(G)次
2) 若 ek 不在 Ck 中,令 Gk-1=Gk-ek, Ck-1=Ck; 否则转 3); 3) 设 ek=u0v0 ∈Ck, 令 Gk-1=Gk-ek; 求 Ck 中两个相邻点 u 与 v 使得 u0,v0,u,v 依序 排列在 Ck 上,且有:uu0,vv0 ∈E(Gk-1),令:
Ck1 Ck u0v0,uvuu0,vv0
如果在
中有 H 圈
如下: Ck1 (u0 , v0 , v1,..., vn2 , u0 )
我们有如下断言: 在Ck1上,vi , vi1, 使得u0vi , v0vi1 E(Gk )
若不然,设
那么在 Gk 中,至少有 r 个顶点与 v0 不邻接,则
≦(n-1)-r < n-r, 这样与 u0,v0 在 Gk 中度和大于等于 n 矛盾!
图的闭包算法:
1) 令 =G ,k=0;
2) 在 中求顶点 与 ,使得:
dGk (u0 ) dGk (v0 ) max dGk (u) dGk (v) uv E(Gk )
3) 如果 此时得到 G 的闭包;
dGk (u0 ) dGk (v0 ) n
则转 4);否则,停止,
4) 令
,
,转 2).
则 是非 Hamilton 图
(2)因为 是具有二分类 的偶图,又因为
,在这里假设
,则有
,也就是说:对于

和声连接练习题

和声连接练习题

和声连接练习题和声连接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听觉观察力、和声感知力和和声想象力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和声连接练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听音判断和声音程、音符走向和音域、音乐角色等方面的关系,从而逐步提高自己对和声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和声连接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声知识。

第一题:和声音程连接在这道题中,我们将练习判断和声中不同音程类型的连接。

请听下面的音乐片段,并判断每个音程的类型是“纯音程”、“大音程”还是“小音程”。

请注意,每个音程之间的连接关系也需要加以观察。

第二题:和声音符走向连接这道题目中,我们将关注和声中音符走向的连接。

请听下面的音乐片段,并根据每个音符的走向,判断其与上一个音符之间的关系是“升调”、“降调”还是“平稳不变”。

第三题:和声音域连接在这个练习题中,我们会关注和声中不同音域之间的连接关系。

请听下面的音乐片段,并观察每个音符所处的音域,判断它与上一个音符之间的音域关系是“上升”、“下降”还是“保持不变”。

第四题:和声角色连接这道题目中,我们将聚焦于和声中不同音符的角色连接关系。

请听下面的音乐片段,并判断每个音符的角色是“主音”、“属音”、“下属音”还是“变音”。

同时,注意每个角色之间的连接方式。

通过以上四道题目的练习,相信大家对和声连接的理解和掌握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实际的音乐演奏中,和声连接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理解和掌握了和声连接的规律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演绎出优美的和声效果。

因此,希望大家能够持续进行和声连接的练习,巩固自己的和声基础,为更高层次的音乐表演和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和声连接练习题是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训练环节,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觉观察力、和声感知力和和声想象力。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和声音程、音符走向、音域以及音符角色之间的连接关系。

通过反复练习和反思,我们能够逐渐提高自己对和声连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音乐表演和创作中展现出更出色的技巧和水平。

理论力学习题及解答

理论力学习题及解答

第一次作业[单选题]力场中的力,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力是位置的()函数A:单值、有限、可积B:单值、有限、可微C:单值、无限、可微D:单值、无限、可积参考答案:B[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或适用条件的是()A:瞬时性B:质点C:惯性系D:直线加速参考系参考答案:D[单选题]在质心坐标系与实验室坐标系中观测两体问题时,()A:在质心坐标系中观测到的散射角较大B:在实验室坐标系中观测到的散射角较大C:在两种体系中观测到的散射角一样大D:在两种体系中观测到的散射角大小不确定参考答案:A[判断题]两动点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矢量始终相等,这两点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参考答案:错误[判断题]惯性力对质点组的总能量无影响()参考答案:正确[判断题]只在有心力作用下质点可以在空间自由运动。

()参考答案:错误[单选题]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如果力是关于坐标的单值的、有限的、可微的函数,则在空间的每一点上都将有一定的力作用,此力只与该点的坐标有关,我们称这个空间为力场;B:保守力的旋度一定为0;C:凡是矢量,它对空间某一点或者某一轴线就必具有矢量矩;D:由动量矩守恒律(角动量守恒律)可知,若质点的动量矩为一恒矢量,则质点必不受外力作用。

参考答案:D[单选题]某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其所属的状态参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外力中,方向一定相同的是:()A:加速度与外力;B:位移与加速度;C:速度与加速度;D:位移与速度。

参考答案:A[单选题]下面关于内禀方程和密切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密切面是轨道的切线和轨道曲线上任意点所组成的平面;B:加速度矢量全部位于密切面内;C:切向加速度在密切面内,法向加速度为主法线方向,并与密切面垂直;D:加速度和主动力在副法线方向上的分量均等于零。

参考答案:B[单选题]力的累积效应包括()A:冲量、功B:力矩、动量矩C:速度、加速度D:动量、动能参考答案:A第二次作业[论述题]什么叫惯性力?它与通常讲的力即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区别?参考答案:答:①.惯性力是在非惯性坐标系中,为了使得质点运动方程保持与在惯性系中相同的形式,即保持F=m a的形式而假想的力,如惯性力、科利奥利力等。

电大机械制图作业1--4答案

电大机械制图作业1--4答案

电大机械制图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覆盖教材1-2章的内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及投影法基本知识。

这部分作业共计12个大题,现给出全部作业答案(红色)和部分作业题讲评。

1.将给出的图形抄画在右边(5分)[讲评]第一题主要是手工绘图中各种图线及尺寸线的抄画练习,完成此题时要注意绘图工具及铅笔的使用。

绘图工具包括一副三角板、圆规、橡皮等;铅笔建议用三支:其硬度分别为H、HB、B,硬度为H的铅笔通常用来画细线、箭头;硬度为HB的铅笔通常用来粗实线直线和点划线圆弧;硬度为B的铅笔通常用来画粗实线圆弧。

请辅导教师示范用两个三角板配合画平行线过程。

2.分析下列图形的特点,并注出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整数)。

(5分)(1)注出各方向的尺寸(2)注出角度(3)注出狭小部位的尺寸(4)注出各圆的直径3.尺寸标注改错:下面图形中标出正确的尺寸(5分)4.用1:1比例在指定位置画出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5分)[讲评]画平面图形时,一般先要分析平面图形,平面图形由那些几何要求组成;分析基准是那些要素;分析那些是已知线段,那些是中间线段,那些是连接线段。

本题作图思路:1)画φ12水平竖直中心线,R22水平中心线;2)画φ12圆、R48、R10圆弧、与R10相切的水平直线和45°直线;3)画R22圆弧先要根据其与R48内切的关系确定出R22水平方向的圆心位置后才能画R22圆弧;4)画R8、R5圆弧先根据其相邻线段两侧的关系确定出R8与R5圆弧的圆心再画圆弧。

下图画图思路与上相同。

5.将下图以2:1的比例画在A3图纸上,图名:几何作图。

(10分)[讲评]画图思路同4题。

6.将下图用AutoCAD 软件作图,并用2:1比例打印输出,图名:几何作图。

(10分)[讲评]画图思路同4题。

用AutoCAD软件作图,实际就是用计算机模拟手工画图,AutoCAD二维绘图命令、二维编辑命令、尺寸标注设置及应用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画图的质量和速度,这道题也是上机练习的题目,建议学员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绘制。

《编译原理》习题解答 南京邮电大学版

《编译原理》习题解答 南京邮电大学版

《编译原理》习题解答:第一次作业:P14 2、何谓源程序、目标程序、翻译程序、汇编程序、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它们之间可能有何种关系?答:被翻译的程序称为源程序;翻译出来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或目标代码;将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实现此功能的程序称为翻译程序;把汇编语言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称为汇编程序;解释程序不是直接将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后再执行,而是一个个语句读入源程序,即边解释边执行;编译程序是将高级语言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语言的程序。

关系:汇编程序、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都是翻译程序,具体见P4 图 1.3。

P14 3、编译程序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试述各部分的功能?答:编译程序主要由8个部分组成:(1)词法分析程序;(2)语法分析程序;(3)语义分析程序;(4)中间代码生成;(5)代码优化程序;(6)目标代码生成程序;(7)错误检查和处理程序;(8)信息表管理程序。

具体功能见P7-9。

P14 4、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有什么不同?试举例说明。

答:语法分析是将单词流分析如何组成句子而句子又如何组成程序,看句子乃至程序是否符合语法规则,例如:对变量x:= y 符合语法规则就通过。

语义分析是对语句意义进行检查,如赋值语句中x与y类型要一致,否则语法分析正确,语义分析则错误。

P15 5、编译程序分遍由哪些因素决定?答: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小;编译程序功能强弱;源语言繁简;目标程序优化程度;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时使用工具的先进程度以及参加人员多少和素质等等。

补充:1、为什么要对单词进行内部编码?其原则是什么?对标识符是如何进行内部编码的?答:内部编码从“源字符串”中识别单词并确定单词的类型和值;原则:长度统一,即刻画了单词本身,也刻画了它所具有的属性,以供其它部分分析使用。

对于标识符编码,先判断出该单词是标识符,然后在类别编码中写入相关信息,以表示为标识符,再根据具体标识符的含义编码该单词的值。

选择题第二次作业

选择题第二次作业

习题三(线性电路分析、电路定理)判断1.替代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 ×)2.叠加定理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也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如小信号法解非线性电路就是用叠加定理。

( ×)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S=2V时,I=1A,则当U S=4V时,I=2A。

( ×)S4.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 S=2V时,I=1A,则当Us=4V时,I=2A。

( √ )S5.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计算。

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也不适用于线性电路的功率计算。

( √ )6.测得含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 oc=1V, 若A、B端接一个1Ω的电阻,则流过电阻的电流为1A。

( ×)7.若二端网络N与某电流源相联时端电压为6V,则在任何情况下二端网络N对外都可以用6V电压源代替。

( ×) 8.若两个有源二端网络与某外电路相联时,其输出电压均为U,输出电流均为I,则两个有源二端网络具有相同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 ×)9.戴维南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但是负载支路可以是非线性的。

( √ )1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可变,则当R=2Ω时,1Ω电阻可获得最大功率。

( ×)Ω11.工作在匹配状态下的负载可获得最大功率,显然这时电路的效率最高。

( ×)12.若电源不是理想的,则负载电阻越小时,电流越大,输出功率必越大。

( ×)13.利用节点KCL方程求解某一支路电流时,若改变接在同一节点所有其它已知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将使求得的结果有符号的差别。

( ×) 14.列写KVL方程时,每次一定要包含一条新支路才能保证方程的独立性。

( √ )15.若电路有n 个节点,按不同节点列写的n-1个KCL方程必然相互独立。

( √ ) 16.如图所示电路中,节点A的方程为:(1/R 1 +1/ R 2 +1/ R 3)U =I S +U S /R ( × )1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 有12232/1/1/S S A I U R U R R +=+ ( √ )18.如图所示电路,节点方程为:12311()S S G G G U GU I ++-= 3231S G U G U I -= 13110GU GU -= ( ×)19.叠加定理只适合于直流电路的分析。

《有机化学Z》第二次作业

《有机化学Z》第二次作业
10.由苯合成3—氯—4—异丙基苯磺酸
11.由苯合成3—甲基—4—溴苯甲酸
12.由苯合成3—乙基—4—氯苯甲酸
13.由苯合成溴—4—叔丁基苯磺酸
14.由苯合成2—苯基—4—硝基乙苯
15.由苯合成2—苯基—4—磺酸基苯甲酸
六、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回流
2.蒸馏
3.分馏
4.减压蒸馏
5.重结晶
6.升华
回流提取法操作:可以根据所需提取化合物的类型采用各种相应的溶剂,取适量粉碎后的药材放于烧瓶内,加入溶剂高于药材约2厘米,总体积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2/3,加热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回流时间约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回流提取法适用于对热稳定的化合物的提取,加热提取效率较高。
2、蒸馏
答:蒸馏操作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技术,一般应用于下列几方面:
(e)若有需要,小心转动多尾接液管,收集不同馏分。
(5)蒸馏完毕,除去热源,慢慢旋开毛细管上的螺旋夹,并慢慢打开安全瓶上的活塞,
平衡内外压力,使测压计的水银柱缓慢地恢复原状,然后关闭抽气泵。
注意事项:
(1)关闭抽气泵前,若过快旋开螺旋夹和安全瓶上的活塞,则水银柱会很快上升,有冲破压力计的可能。
(2)若不待内外压力平衡就关闭抽气泵,外压会使油泵中的油反倒吸入干燥塔。
五、由所给指定原料完成下列化合物
1.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3—甲基—2—戊酮
2.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α—甲基戊酸
3.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3—乙基—2—己酮
4.由乙酰乙酸乙酯合成2—乙基庚酸
5.由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戊酸
6.由格氏试剂合成辛醇—4
7.由苯合成对溴苯甲酸
8.由苯合成间溴苯甲酸
9.由苯合成2—溴—4—硝基甲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作业连接习题
一、如图凸缘联轴器采用6个M16(其螺纹内径d 1=13.835mm )的普通螺栓将两
个半联轴器联接。

螺栓孔分布圆直径
D
0=140mm ,已知螺栓的屈服极限为σs
=240MPa ,安全系数为S =3。

联接表面
间的摩擦系数fc=0.2,联接的可靠性系
数Kn=1.1。

(1)试联轴器所能传递的最
大转矩T 。

(2)如不改变螺栓的尺寸、材
料、数目,试提出一种提高联轴器传递
转矩的方法。

二、方形盖板用4个M16(d 1=13.835mm )螺钉与箱体联接,盖板中心
O 点装有吊环,已知R=25KN,尺寸如图,要求:(1)剩余预紧力'P Q =0.6F ,
试校核M16螺钉的强度(螺钉材料的级别为6.6级),安全系数取S=2;
(2)若由于制造误差吊环由O 点移至对角线上O ’点,OO ’,哪个螺钉受力最大?试校核其强度。

三、已知:支架和底板用2个受拉螺栓联接。

支架和底板的材料为HT200、螺栓的材料为Q235,支架重量不计。

P=3000N 、α=30°、A =200mm 、B =50mm 、2l =250mm 、H 1=300mm 、 H 2=200mm 、C =60mm ,试设计此螺栓联接。

四、工程上构件用螺栓连接时通常有两种方式,如下图的并列和错列,图上单箭头为所受外力方向,试根据一般连接要求对两种布置方式进行分析。

五、试找出图中连接结构中的错误,说明原因,并绘图改正。

已知被连接件材料均相同,连接件为标准件。

六、如图为一轴系结构,在轴上安装有齿轮、联轴器和轴承等,而齿轮、联轴器等轴上零
件均需要通过键进行连接,是根据这两个零件的载荷情况确定键的种类和传递载荷要求,并在图上绘制键槽。

(d )传递双向转矩的 切向键连接 (c )平键连接 (b )双头螺栓连接 (a )普通螺栓连接 轴承 齿轮 轴承 联轴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