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物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五种策略

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五种策略生物是高中阶段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术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生物知识的广泛性和抽象性,高中生物课堂常常面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和深入理解的问题。
为了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效果,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并运用生物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五种策略,旨在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1.创设情景。
在讲解生物知识时,可以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情景,如通过实验、故事或动画等形式来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
2.问题导向。
提出一些生物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讨论。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加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兴趣。
3.应用导向。
通过与生活实际结合,展现生物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分析科学研究成果或生物技术的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跃课堂氛围1.合作学习。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堂上设置合作小组,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观点和解决难题。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互助学习能力,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比赛竞赛。
在课堂上设置生物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可以设置多种形式的竞赛,如个人答题、小组对抗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多媒体展示。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物知识的图片、视频等内容,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科学思维1.能力指导。
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使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学习和探究。
2.研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调查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3.问题导向。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引导思考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巩固与拓展知识1.复习与总结。
在课堂结束前,设置一段时间用来复习与总结当天所学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拓展学习。
生物课中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生物课中如何实施 同 效课堂~ 教学
到不断充 电的作用 。
五、 做 好 测 评 与 反 馈
题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教师还要不断启
、
加强预 习 。 督促检查
教师 在教学 中要 给学生充 分 的预 习时间 ,可采用课 外预习或课 堂预习 。
首先, 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列 出预 习 提 纲或出示 预习题 目,做 到有的放矢 , 学 生通过 预习 、 自主学习 , 完成 本节课 要掌握 的知识 内容 。如在 教“ 人体对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生填写 : 物体反射 的光线通过 角膜 一 ① 一②一③ 一④一 大脑 皮层 的视觉 中 枢 一形成 视觉 , 这样 做 目的明确 , 思 路 清晰, 教学效果好 。 其次 , 教师还要在上
课过程 中抽 出一定 时间进行检 查 , 督促 学生预 习 , 并解决学生在预 习中存在 的 会 挫伤 学生 探究 的兴趣 。 认识 。 教师对 学生 要进行 预习方法 的指 较弱 ,
的。 可以说 , 高效是 课堂教 学的 目 标, 务
实是课 堂教学 的手段。
关键词 : 课 堂教 学 高效
习 教 学效 率
自主学
一
步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 ,大胆发言 、
分 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评价 要 适时到 位 , 恰 到好处 , 不 能夸 大也不 能缩 小 , 以激励 、 鼓励学生为 主 , 在评价
自己通 过预 习又解决 不 了的问题在 课 题 , 可让基础差一点 的学生展示 。 ( 2 ) 对 要重点讲解 , 帮助学生解决 学习 中存在 组讨论 、 才能解决 的问题让 中等生进行
参考文献
『 1 1 在 生物 学课 堂教 学 中进 行有 效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摘要:高中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教学,探索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水平。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生物这一门学科是在高中学习阶段重要的一门课程。
想要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起来。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促使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一、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必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每节课都应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能适应社会。
教师优化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需要从学生入手,调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并满足学生的生物学知识需求。
这要求教师解放思想,改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部分,师生关系必须和谐和平等,教学也必须得到改善。
传统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经常引起误解,即教师的讲课主要基于口头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以讲座为目的的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目,教师教学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感到无聊和无味,这会引起学生产生抵抗心理,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积极探索学科起源,让学生积极地发现课堂中的问题,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并让课堂从以前的教师一言堂转变为学生技能发展实践的领域,并开发有效且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措施1、应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生物学课的学习更多地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其包含知识水平更广,知识的内容更复杂。
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进行授课,比如应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通过照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
构建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

构建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内容提要:随着大家对生物重要性的认识和新课改的要求构建生物教学高效课堂也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谈构建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想法做法。
关键词:生物;高效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91生物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淮安市的初中生物从2006年开始加入中考,在这之前生物一直跟音体美属于同一层次,近年来由于大家对生物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入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也越来越重要,下面就结合本人几年以来对生物教学的经验大胆的提出几条能够构建初中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想法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基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我对每一节课的导入,都精心设计,力图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每节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血细胞的成分时,可以收集几张血液的化验单,化验单上一般不会直接写出每种成分但上面会有,rbc、wbc、plt、hb等让学生在书上查一查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后面的数值与标准比有多大差距等一系列问题,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这样学生既可以学习到血液的主要成分又可以为后面的贫血与发炎铺垫,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就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好教与学的导学案,处理好教材是关键教与学的导学案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重点在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高效教学主要是针对于教学的过程而言,关注师生在教与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效。
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机械地”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
因此,在设计教与学的导学案时,要处理好课标、教材、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课标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内容是培养发展学生的媒介,是落实课程目标的载体。
如何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如何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随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今后高中知识的深入打下基础。
所以,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相关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实现初中知识高效课堂的构建,学生在高效课堂上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教学,提升自身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一、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具体含义初中生物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初中阶段生物课堂上实现学生学习效率高、教师教学效率高这两方面,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一般是从双向进行理解的,因此,也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创建高效生物课堂。
教师要紧追时代的步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利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
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目的,实现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高效课堂应该具备的条件首先,教师要学会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及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这些条件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进行适度调整,让学生在跟上教师教学进度的同时保证完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其次,教师也要对自身的讲课水平进行提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身的授课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去。
最后,教师要抓住学生对知识的兴奋点,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此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及时的评估,在评估过后对学生的薄弱项进行补充与强化。
三、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主要策略1.活跃学生思维,使其融入课堂中去想要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建立学生的生物思维模式,即在生物课堂上对生物知识的接受以及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对生物习题的思考、分析以及解决思路等思维模式。
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五种策略

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五种策略摘要:高中生物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生物课堂的效果,本文提出了五种策略,包括合理设计教学目标、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实践机会以及鼓励师生互动。
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打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能力。
1. 合理设计教学目标为了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合理设计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遵循生物学科的基本要求,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可以通过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确定适合学生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小目标,使学生能够逐步实现。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不宜过于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
2.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生物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图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将抽象的生物概念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够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载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同时,通过多媒体形式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生物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进行实验、讨论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技能,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意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提供实践机会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提供实践机会,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
在生物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调研等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从而加深对生物现象和原理的理解。
实践活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生物学科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模式及相关说明

生物学科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模式及相关说明页眉:设计人: x x x班级:x x x姓名:x x x正文如下:课题:x x x【课堂导入】(开场白、导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形式多样,可不写入)(建议1~3分钟)【学习目标】:明确三个维度并有所侧重(建议1分钟)【学法指导】:强调学习本节知识的方法,提出指导性建议(建议1分钟)【学习过程】:学习主要流程(建议40~42分钟)一、诱思导学(自主学习):将知识点细分为若干问题设问导学或若干学习任务。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此环节可播放课件部分内容(建议10分钟)二、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建议5分钟)三、精讲释疑(交流展示):通过小组间的相互交流展示,教师再针对疑难问题集中讲解释疑,并注重课堂动态生成,因势利导(可不写入)(建议10分钟)四、知识梳理(课堂小结):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总结。
可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知识树、图表等其他等形式归纳(建议5分钟)五、基础闯关(课堂练习):夯实基础,达标检测。
学生相互批改,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建议5~7分钟)六、能力提升(能力拓展):探究创新,经典例题全解,中考真题演练(建议3~5分钟)七、学后反思(自我评价):学生学后记或学后感悟,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课后制定对应的策略(建议1分钟)八、知识拓展(走出课堂):拓展延伸课外知识,布置承上启下的课外任务(建议1分钟)页脚: 教师寄语:教师对学习本节课提出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建议或教育励志名言)。
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施高效课堂

2 0 1 3年 3月
Ma r c h 2 0l 3
小 组讨 论 ,成果展示 ,课 堂教学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
学科特点 ,我们组织 了生物兴趣小组 ,开展力所能及 的课外活动 ,把实践带进课堂 。教师从学生 的兴趣 出 发, 联 系生活 实践 , 让学生主动参与 , 从 问题 的提 出、 假设到方案设计 、验证再到得 出结论 ,均让学生在 自
第2 7卷第 1 期
V0 1 . 2 7 № 1
雅 安职业技 术 学院学报
J OI 瓜NAI 0F YA AN VOCA TI ONAL COLL EGE
2 0 1 3年 3 A
Ma r c h 2 01 3
如何在 生物教 学 中实施 高效课堂
宋 锦
石棉县七 一 中学 ,四川省雅 安市石棉 县 6 2 5 4 0 0
效课堂教学进行有益 尝试 。 二 、采取 的措施 ( 一 )用丰富、前沿的生物学知识 ,激发 兴趣 兴趣是影 响人 的世界观形成 的重要 因素 ,对人 的 行动有 巨大 的推动力 。 教学 中教 师应通过兴趣 的培养 、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 的主阵地 ,而学生又是整个 教学环 节中的最 主要 的角 色 ,任何环节都应该 围绕学
生展开 ,而课堂教学 只有在科学 的教学模式下采用机 动灵活 的教学手段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才能
情感的交流 、情感的共鸣 ,能使学生 体验 到愉快 、积 极 、振 奋的情感 ,更 主动积极地去领会知识 、从 事学
习活动和探索生物 自然的奥秘 。 兴趣 的生成是学生在学 习过程 中 ,对某 些学 习内
雅安市 中招改革后 , 生物学不作为 中考考试科 目, 学生对学 习生物 学失 去了外在 动力 ,总是认 为能够J 顷 利结业就 了事 了 ,所 以初 中生 物学课 堂教学 面临的问 题很多 ,处境很尴尬 ,甚 至到 了可有 可无的地步 ,甚 至有一 部分教师也不是很重视 , 在私 下将其称为副科 。 在此形势下 ,教师应该先纠正 自己的态度 、看法 ,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学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
2.教学难点:胚胎的发育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自然引入课题
教师启发:想想被子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被子植物的生殖,那么人类新个体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的祖先是森林古猿,那么你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呢?为什么一定要爸爸、妈妈两个人才能生出你来呢?
2.外生殖器:阴囊、阴茎。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学生观察:睾丸的结构图。
学生识别:女性的生殖细胞图。
学生识别:男性的生殖细胞图。
学生小结: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内生殖器:(1)卵巢:一对,位于盆腔内子宫两侧,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2)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3)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4)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
1、男: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输精管(输送精子)
女: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2、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可以比喻成胚胎和胎儿的“宫殿”,因此称为子宫。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体会、识别、思考,从而能结合自身,概述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外生殖器:(外阴)。
教师说明:由于女性在生殖过程中有妊娠、分娩过程,因此结构要比男性生殖系统复杂。
教师归纳:女性的生殖细胞叫卵细胞,体积比较大,成熟卵细胞的直径可达0.1毫米以上,几乎用肉眼可以看到。正常情况下,两侧卵巢每月只有一枚卵细胞成熟,卵细胞是一个带放射冠的球体。其中含有丰富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观察法、讨论法、问题驱动法、讲授法
教师在理解学生生理和心理状况的前提下,要针对性的设计引入环节,即创设情境,自然导入。让学生认识到生殖是自然界很普遍的现象,要正确看待生殖。通过观察和体会,以问题进行驱动,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本节重点和难点,以观看视频和动画等直观的方式加以突破,强化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通过师生小结,使课题得以延伸,情感得以升华。当堂训练,达标检测是对三维目标达成情况的有效检测,使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
卵细胞与精子在何处相遇结合?
精子怎样进入卵细胞?
受精卵在母体中的发育情况、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发生联系、胎儿的分娩等。
学生自由提问
1.什么叫受精?
2.受精的部位在哪里?
3.受精卵要发生什么变化?
4.胚泡要植入什么部位?
5.受精的过程是怎样的?
6 .发育的过程是怎样的?
7.胚胎与母体通过什么结构进行物质交换?
观看视频及动画,增强感性认识。不仅有利于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从而体会母亲怀孕的艰辛,使其孝敬父母的情感得以升华。
四:师生小结,课题延伸,情感升华
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小结:
(一)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小结:
(二)生殖过程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建构知识、掌握重点、强化理解。
1.男、女性主要的性器官分别是()
A.输精管和输卵管B.前列腺和子宫C.睾丸和卵巢D.附睾和阴道
2.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的是()
A.卵细胞的形成B.受精卵的形成C.胎儿的形成D.婴儿的出生
3.受精作用发生的部位是()
A.卵巢B.子宫C.输卵管D.阴道
4.将男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各器官与其功能相连接起来。
A.输精管a.输送卵细胞
通过总结和延伸,启发思维,激发学生更广泛的探究欲望。
五:达标检测
基础巩固
拓展提高
1.完成下列母体与胎儿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表:
胎儿母体
2.查阅有关资料,回答问题:
(1回事?一些夫妇由于身体原因不能生育。请帮他们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帮助他们实现有宝宝的愿望。
教师提问:
1、男、女生殖系统中,产生和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
2、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为什么?
教师说明:子宫如倒置梨形,由平滑肌组成,正常重量50克,分娩时净重1500克,腔容量增加500倍。卵细胞成熟后,由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精子就会与之结合(受精),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由输卵管进入子宫发育。
七、教学评价设计
采用学生组内生生互评、小组间打分、交流、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八、板书设计
学生活动:联系自身,观察、识别、体会
学生识图:男、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
学生活动:当堂检测:
参考正面图,填写侧面图的结构名称,同位交换,相互审阅。
学生小结:
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内生殖器:(1)睾丸:一对,位于阴囊,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2)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3)输精管:输送精子。(4)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通过胎盘和脐带
8.什么叫分娩?如何看待怀孕、分娩的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
胎儿发育成熟以后,从母体阴道排出(同时胎盘也要排出来)的过程。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戴父母。
观看视频及动画,增强感性认识。不仅有利于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件神圣的事情。从而体会母亲怀孕的艰辛,使其孝敬父母的情感得以升华。
教材提供了男、女性生殖系统正面和侧面结构图,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身体,进行自主观察、体会并自行检测;教材中有关生殖过程的图片缺乏动态效果,不利于学生理解,可结合图片辅以直观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后练习3可作为资料在胚胎和胎儿发育的教学中加以呈现,以适时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材中有关试管婴儿的短文,是对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在课题延伸的教学环节中加以运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B.卵巢b.输送精子
C.子宫c.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D.睾丸d.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E.输卵管e.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5.通过收集资料:酒精、烟草及药物对胎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说说母亲怀孕期间应该注意些什么?向父母了解自己出生和成长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巩固双基,拓展提高,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绿色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为学习《人的由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些相关知识和经验。本单元知识与学生自身健康密切相关,七年级学生大部分提前发育进入青春期,对自身的结构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一方面对人的个体的发生和发育及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有一定的神秘感,渴望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许多同学课前已悄悄阅读过课文),另一方面往往又怀有羞怯的心理,不好意思看图学习。因此让学生认识到生殖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人的由来”,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指导健康的生活都具有现实及长远的意义。
强调重点,增强感性认识。增加关于子宫的位置、结构及分娩时的变化等方面的知识,为学习“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做好铺垫。
三:问题驱动,主动探究------探究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及分娩
教师提问:关于受精过程、胚胎发育及分娩这方面内容,你有哪些困惑和疑问?
教师汇总学生的问题,出示问题串:
1.什么叫受精?
2.受精的部位在哪里?
教师提问:对,爸爸妈妈的生殖细胞一定要结合形成受精卵,才能生出你来。那么,这一过程是靠人体的什么系统来完成的?组成这个系统的器官都有哪些?每个器官有什么功能?受精卵又是怎样形成并发育成新个体的呢?
明确学习主题------“第二节人的生殖”
学生观察:视频1: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视频2:婴儿的出生
学生回忆: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结果等知识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人的生殖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初一学生
课时
第一课时
提供者
卫玲
单位
山西省阳曲县初级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体会、观察、识别、检测等学习活动,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通过视频观察和问题驱动,主动探究,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
8.什么叫分娩?如何看待怀孕、分娩的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
学生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从生命的起点、受精、怀孕、分娩以及胚胎和胎儿的发育等方面进行思考、讨论。)
学生回答问题串:
1.什么叫受精?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2.受精的部位在哪里?
输卵管
3.受精卵要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
分娩是痛苦的,但新生命的诞生又是美好的。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人类的繁衍、延续。这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人的生殖。靠男女生殖系统,自然孕育出后代是最自然、最平常的事情。可是有一些夫妇却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生育。你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愿望吗?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查阅有关资料,继续探究。
学生思考、回答:人的生殖也要经历雌雄生殖细胞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
温故知新,承上启下,自然引入学习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