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常用玻璃仪器

合集下载

常见化学实验室玻璃仪器

常见化学实验室玻璃仪器

一、玻璃仪器分类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中,大部分为玻璃制品和一些瓷质类仪器。

瓷质类仪器包括蒸发皿、布氏漏斗、瓷坩埚、瓷研钵等。

玻璃仪器种类很多,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容器类、量器类和其他仪器类。

容器类包括试剂瓶、烧杯、烧瓶等。

根据它们能否受热又可分为可加热的仪器和不宜加热的仪器。

量器类有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

量器类一律不能受热。

其他仪器包括具有特殊用途的玻璃仪器,如冷凝管、分液漏斗、干燥器、分馏柱、砂芯漏斗、标准磨口玻璃仪器等。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内磨口和外磨口的玻璃仪器。

标准磨口是根据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制造的,国内已经普遍生产和使用。

使用时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和口径。

相同编号的磨口仪器,它们的口径是统一的,连接是紧密的,使用时可以互换,用少量的仪器可以组装多种不同的实验装置,通常应用在有机化学实验中。

目前常用的是锥形标准磨口,其锥度为1:10,即锥体大端直径与锥体小端直径之差:磨面锥体的轴向长度为1:10。

根据需要,标准磨口制作成不同的大小。

通常以整数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系列编号,这个数字是锥体大端直径(以mm为单位)最接近的整数。

常用标准磨口系列见表1。

表1常用标准磨口系列有时也用D/H两个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规格,如14/23,即大端直径为14.5mm,锥体长度为23mm。

二、常见的玻璃仪器化学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试管规格及表示方法:烧杯规格及表示方法:玻璃质。

以容积(mL)表示,如硬质烧杯400mL。

有一般型、高型;有刻度和无刻度几种。

一般用途:1、反应容器,尤其在反应物较多时用,易混合均匀。

2、也用作配制溶液时的容器或简易水浴的盛水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反应液体不能超过烧杯用量的2/3。

2、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刚加热后不能直接置于桌面上,应垫以石棉网。

容量瓶规格及表示方法:移液管规格及表示方法: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规格及表示方法:洗气瓶干燥器规格及表示方法:冷凝管规格及表示方法:比色管规格及表示方法:滴瓶规格及表示方法:培养皿规格及表示方法:称量瓶规格及表示方法:胶头滴管规格及表示方法:三、玻璃仪器的洗涤1、洗涤液的选择洗涤玻璃仪器时,应根据实验要求、污物的性质及玷污程度,合理选用洗涤液。

常用的玻璃仪器及其清洗

常用的玻璃仪器及其清洗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的玻璃仪器及其清洗一. 常用玻璃仪器化学实验中的玻璃仪器分为普通玻璃仪器和标准磨口仪器。

1. 普通玻璃仪器常见的普通玻璃仪器有试管、烧杯、烧瓶等,见图1-1所示。

图示中的分液漏斗的非标准磨口部件(如旋塞、活塞),不能分开存放,应在磨口间夹上纸条,系上橡皮圈,整套存放。

2. 标准磨口仪器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磨口、磨塞的玻璃仪器。

由于口塞尺寸的标准化、系列化,磨砂密合,凡属于同类型规格的接口,均可任意互换,各部件能组装成各种配套仪器,这样一来,可免去选配塞子和钻孔等繁琐手续。

有时两种玻璃仪器因规格不同无法直接组装时,可使用变径(口)接头(大小接头)使之连接起来。

表1-1 标准磨口系列编号与其大端直径的对照表编号10 14 19 24 29 34 40 大端直径(mm) 10.0 14.5 18.8 24.0 29.2 34.5 40.0标准磨口仪器均按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制造。

标准磨口仪器的口、塞径大小用编号表示,常用的有10、14、19、24、29、34等。

有的标准磨口仪器标有两个数字,如10/30,10表示磨口大端直径为10mm,30表示磨口长度为30mm。

图1-1 常用普通玻璃仪器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标准磨口仪器如图1-2所示。

使用标准磨口仪器时应注意:(1)磨口必须清洁,不得沾有固体物质,使用前宜用软布或卫生纸揩试干净,否则会使磨口对接不密合,甚至损坏磨口。

(2)一般使用时,磨口无需涂润滑剂,以免沾污反应物或产物。

若反应物中有强碱,则应涂凡士林,以免磨口连接处因碱腐蚀沾牢而无法拆开。

另外在进行减压蒸溜时,标准磨口仪器必须涂真空脂。

从内磨口涂有润滑剂的仪器中倾出物料前,应先将磨口表面的润滑剂用有机溶剂擦拭干净(用脱脂棉或滤纸蘸石油醚、乙醚、丙酮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以免物料受到污染。

(3)用后应立即拆卸洗净,散件存放。

否则对接处常会沾牢,很难拆卸。

(4)安装磨口仪器时注意相对角度,不能在角度有偏差时硬性装拆。

常见化学实验室玻璃仪器

常见化学实验室玻璃仪器

、玻璃仪器分类化学实验常用的仪器中,大部分为玻璃制品和一些瓷质类仪器。

瓷质类仪器包括蒸发皿、布氏漏斗、瓷坩埚、瓷研钵等。

玻璃仪器种类很多,按用途大体可分为容器类、量器类和其他仪器类。

容器类包括试剂瓶、烧杯、烧瓶等。

根据它们能否受热又可分为可加热的仪器和不宜加热的仪器。

量器类有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

量器类一律不能受热。

其他仪器包括具有特殊用途的玻璃仪器,如冷凝管、分液漏斗、干燥器、分馏柱、砂芯漏斗、标准磨口玻璃仪器等。

标准磨口玻璃仪器,是具有标准内磨口和外磨口的玻璃仪器。

标准磨口是根据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制造的,国内已经普遍生产和使用。

使用时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和口径。

相同编号的磨口仪器,它们的口径是统一的,连接是紧密的,使用时可以互换,用少量的仪器可以组装多种不同的实验装置,通常应用在有机化学实验中。

目前常用的是锥形标准磨口,其锥度为1:10,即锥体大端直径与锥体小端直径之差:磨面锥体的轴向长度为1: 10。

根据需要,标准磨口制作成不同的大小。

通常以整数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系列编号,这个数字是锥体大端直径(以mm为单位)最接近的整数。

常用标准磨口系列见表1。

表1常用标准磨口系列有时也用D/H两个数字表示标准磨口的规格,如14/23,即大端直径为14.5mm 锥体长度为23mm、常见的玻璃仪器化学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的主要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烧杯规格及表示方法:玻璃质。

以容积(mL表示,如硬质烧杯400mL有一般型、高型;有刻度和无刻度几种。

一般用途:1、反应容器,尤其在反应物较多时用,易混合均匀。

2、也用作配制溶液时的容器或简易水浴的盛水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反应液体不能超过烧杯用量的2/3。

2、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刚加热后不能直接置于桌面上,应垫以规格及表示方法:以容积(mL表示,有有塞、无塞;广口、细口和微型几种。

容量瓶规格及表示方法:玻璃质。

以容积(mL)表示,分量入式(In)和量出式(Ex),塞子有玻璃、塑料两种一般用途:配制标准溶液用。

化学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及使用

化学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及使用
只有活塞式;其余注意事项同上
自动滴定管
自动滴定;可用于滴定液需隔绝空气的操作
除有与一般的滴定管相同的要求外,注意成套保管,另外,要配打气用双连球
移液管
准确地移取一定量的液体
不能加热;上端和尖端不可磕破
刻度吸管
准确地移取各种不同量的液体
同上
称量瓶
矮形用作测定干燥失重或在烘箱中烘干基准物;高形用于称量基准物、样品
化学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及使用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及使用
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注意事项
烧杯
配制溶液、溶解样品等
加热时应置于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一般不可烧干
锥形瓶
加热处理试样和容量分析滴定
除有与上相同的要求外,磨口锥形瓶加热时要打开塞,非标准磨口要保持原配塞
碘瓶
碘量法或其它生成挥发性物质的定量分析
同上
圆(平)底烧瓶
(纳氏)比色管
比色、比浊分析
不可直火加热;非标准磨口塞必须原配;注意保持管壁透明,不可用去污粉刷洗
冷凝管:直形球形蛇形空气冷凝管
用于冷却蒸馏出的液体,蛇形管适用于冷凝低沸点液体蒸汽,空气冷凝管用于冷凝沸点150℃以上的液体蒸汽
不可聚冷聚热;注意从下口进冷却水,上口出水
抽滤瓶
抽滤时接受滤液
属于厚壁容器,能耐负压;不可加热
加热及蒸馏液体
一般避免直火加热,隔石棉网或各种加热浴加热
圆底蒸馏烧瓶
蒸馏;也可作少量气体发生反应器
同上
凯氏烧瓶
消解有机物质
置石棉网上加热,瓶口方向勿对向自己及他人
洗瓶
装纯化水洗涤仪器或装洗涤液洗涤沉淀
量筒、量杯
粗略地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用
不能加热,不能在其中配制溶液,不能在烘箱中烘烤,操作时要沿壁加入或倒出溶液

有机合成常用的仪器装置(非常有用)

有机合成常用的仪器装置(非常有用)

2015/12/7
有机合成常用仪器装置及操作
21
第三节 仪器的装配与操作
(6)装配完毕后必须对仪器和装置仔细地进的 检查。检查每件仪器和配件是否合乎要求, 有无破损;整个装配是否做到正确、整齐、 稳妥、严密;再检查安全(包括仪器安全、系 统安全和环境安全)注意装置是否与大气相通, 不能是封闭体系(除了在压力釜中的反府,剧 毒的反应或十分贵重化合物的反应)。 经检查确认装置没有问题后方能使用。对于 初次做合成实验者应请有经验的人员检查认 可后,才可进行实验。
2015/12/7 有机合成常用仪器装置及操作 16
第二节 主要仪器设备
(6)调压变压器 主要是通过调节电压来调节电炉的 温度可调节电动搅拌器的速率等。使用时应注意以 下几点: ①安全用电,接好地线; ③不允许超负荷使用; ④调节时要缓慢均匀,注意及时更换炭刷; ⑤用完后,旋钮回零断电,放在于燥通风处,不得 靠近有腐蚀性的物体。
8
第一节 常用玻璃仪器及其洗涤
2015/12/7
有机合成常用仪器装置及操作
9
第一节 常用玻璃仪器及其洗涤
二、玻璃仪器的清洗和干燥 进行精细有机合成实验,为了避免杂质混人反应物中,必须 使用清洁的玻璃仪器。简单而常用的洗涤方法是用试管刷, 并借助于各种洗涤粉和去垢剂。虽然去污粉中细的研磨料微 小粒子对洗涤过程有帮助,但有时这种微小粒子会黏附在玻 璃器皿壁上,不易被水冲走,此时可用2%的盐酸洗涤一次, 再用自来水清洗。 有时器皿壁上的杂物需用有机溶剂洗涤,因为残渣很可能溶 于某种有机溶剂。用过溶剂后的玻璃仪器有时需用洗涤剂溶 液和水洗涤以除去残留的试剂。尤其是用过诸如四氯化碳或 氯仿之类的含氯有机溶剂后,特别需要再用水冲洗玻璃仪器。 当用有机溶剂洗涤时要尽量用少量溶剂,丙酮是洗涤玻璃仪 器时常用的溶剂,但价格较贵。有时可用废的有机溶剂如废 丙酮(可循环使用)成含水丙酮。切勿以剂级丙酮作清洗之用。

有机化学试验常用仪器及其正确使用

有机化学试验常用仪器及其正确使用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其正确使用常用仪器有机化学实验所用的仪器有玻璃仪器、金属用具、光学电学仪器及其他一些仪器设备。

有些是公用的,有些是由使用者自己保管使用,现分别介绍如下:一、玻璃仪器有机实验用的玻璃仪器,根据其口塞是否标准,分为标准口仪器及普通仪器两类,见图1.1和图1.2。

图1.1.常用磨口仪器:(a)圆底烧瓶;(b)梨形瓶;(c)两口烧瓶;(d)三口烧瓶;(e)Y形管;(f)弯头;(g)蒸馏头;(h)克氏蒸馏头;(i)空气冷凝管;(j)直型冷凝管;(k)夹套冷凝管;(l)分液漏斗;(m)衡压滴液漏斗;(n,o)温度计;(p,q)A形接头;(r)通气管;(s)空心塞;(t)干燥管;(u)吸滤管;(v)吸滤漏斗;(w)尾接管;(x)三叉燕尾接受管。

图1.2常用普通玻璃仪器:(a)锥形瓶;(b)烧杯;(c)玻璃漏斗;(d)布氏漏斗;(e)抽滤瓶;(f)量筒;(g)分液漏斗;(h)干燥器;(i)真空干燥器。

使用玻璃仪器时应轻拿轻放;除试管等少数外,一般都不能直接用明火加热;锥形瓶不耐压,不能作减压用;厚壁玻璃器皿(如抽滤瓶)不耐热,不能加热;广口容器(如烧杯)不能贮放有机溶剂;带活塞的玻璃器皿如分液漏斗、滴液漏斗、水分分离器等,用过洗净后,在活塞与磨口间应垫上纸片,以防粘住。

如已粘住,可用水煮后再轻敲塞子;或在磨口四周涂上润滑剂后用电吹风吹热风,使之松开。

另外,温度计不能代替搅拌棒使用,并且也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刻度范围的温度。

温度计用后要缓慢冷却,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炸裂。

标准口玻璃仪器可以和编号相同的标准磨口相互连接,使用时既省时方便又严密安全,目前已替代了同类普通仪器,而且随着实验教学的改革,已经走向微量化。

由于玻璃仪器容量大小及用途不一,故有不同编号的标准磨口。

常用的有10、14、19、24、29、34、40、50等,这里的数字编号指的是磨口最大端直径的毫米数。

有的磨口玻璃仪器用两个数字表示,例如10/30,表明磨口最大处直径为10毫米,磨口长度为30毫米。

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玻璃仪器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工具之一,它包括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试管:试管通常用于反应液的混合和反应过程的观察。

使用时,首先清洗试管,并确保试管干燥。

将试管倾斜45度角,缓慢倾倒反应液,避免液体溅出。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加热试管的时候,应该用夹子夹住试管上方,同时注意避开试管口以防止热液溅出。

2.烧杯:烧杯是用来加热较大体积试剂的玻璃仪器。

使用前,确认烧杯干净,并且无杂质,然后将试剂缓慢倾入烧杯中。

加热时,应将烧杯放在三角架上,并使用黄鸭嘴夹固定。

避免将烧杯加热至干燥状态,以免烧杯破裂。

3.量筒: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精确体积。

使用前,首先确认量筒清洁并干燥,然后将液体缓慢倾入量筒中。

读数时,目光要垂直与液面,读数时要注意底部液面的凸缘,以准确读取液位。

使用后,清洁时,用适量水将润湿内壁,然后排空,再用直立式的玻璃棒将内壁擦干净。

4.滴定管:滴定管用于滴定操作。

使用时,首先确认滴定管的顶端孔洞是通畅的。

倒入待滴定的试剂,然后轻轻地把玻璃腔和周围的玻璃棒润湿。

用拇指或食指捏住胆囊,使滴定液从顶端的小孔滴下。

同时,注意控制滴液的速度,避免滴出过多。

滴定结束时,注意用洗瓶将滴定管口周围的滴定液冲洗至滴定容器内。

在使用玻璃仪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清洁:玻璃仪器在使用前后应进行清洁。

可以用肥皂水或生物洗涤剂洗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因为它们可能污染仪器。

2.干燥:清洗后的玻璃仪器应该放在通风处晾干,避免将水滴残留在仪器上。

对于一些需要用到无尘环境的仪器,可以用气枪或熔融蓝心过滤器进行干燥。

3.存放:玻璃仪器在存放时,应该放在干燥、清洁、无振动的地方,避免碰撞和破损。

可以用干洁的白纸或布将其包裹,以防尘和损坏。

4.使用注意:在使用玻璃仪器时,要小心轻放,避免碰撞和破损。

特别是对于发现有破损或者缺陷的玻璃仪器,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

有机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与使用

有机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与使用

有机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与使用有机化学实验室是进行有机化学研究和教学的场所。

为了顺利进行实验,有机实验室配备了一系列的仪器设备。

这些仪器设备不仅能够加快实验进度,也能够提高实验的精度和重复性。

因此,熟知有机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对于有机化学从事者来说至关重要。

常用玻璃器皿玻璃器皿是有机实验室最常见的器皿之一。

在有机合成过程中,各种各样的玻璃器皿都有其特定的用途。

以下是一些有机实验室常见的玻璃器皿:烧杯烧杯是粗口玻璃制成的,用于加热、蒸发或者保存一定量液体的器皿。

通常有100ml、250ml、500ml等多种规格。

在加热过程中,烧杯经常需要与变压器、热板、热水浴等其他仪器设备配合使用。

烘盘烘盘是用于固体试样干燥和脱水的装置。

常温下,它们的温度可以达到110°C。

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长时间脱水的精密反应,烘盘是必不可少的。

试管试管是一种中口径、精度较高的玻璃或塑料容器。

它们的体积通常在1ml到50ml之间。

试管广泛用于盐酸脲水解反应、NaOH氢氧化钠还原反应、氯化亚铁溶解反应等发生在较小体积中的反应。

称量瓶称量瓶是一种精密玻璃器皿,通常用于称量固体试样、配制溶液。

它们的精度常常高到0.0001g,体积通常在10ml到2000ml之间。

分液漏斗分液漏斗是一种喇叭形状的玻璃器皿,其底部带一个定量的精细的开口。

在分离两种未混合的相之前,不同相汇聚在分液漏斗中,然后留下一个清晰的分界线,从而实现提取液体或萃取物质。

常用仪器设备在有机实验室,除了常见的玻璃器皿外,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包括旋转蒸发仪、热水浴、沸石、磁力搅拌器等。

旋转蒸发仪旋转蒸发仪是有机实验室最常用的仪器之一。

通常用于蒸发溶剂,使溶剂从试样中蒸发出来,以便得到纯净的有机物或固体产物。

旋转蒸发仪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

它们的容量范围从50ml到5000ml不等,可以满足不同数量和体积的需求。

热水浴热水浴是一种用于精确控制反应温度的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100ml 三颈瓶中,加入4ml 乙醇,摇动下慢慢加入5ml 浓硫酸,使其混合均匀,并加入几粒沸石。

三颈瓶一侧口插入温度计,另一侧口插入滴液漏斗,漏斗末端应浸入液面以下,中间口安一长的刺形分馏柱(整个装置如上图)。

仪器装好后,在滴液漏斗内加入10ml 乙醇和8ml 冰醋酸,混合均匀,先向瓶内滴入约2ml 的混合液,然后,将三颈瓶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到110-120℃左右,这时蒸馏管口应有液体流出,再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入其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和馏出速度大致相等,并维持反应温度在110-125℃之间,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10 分钟,直至温度升高到130℃不再有馏出液为止。

馏出液中含有乙酸乙酯及少量乙醇、乙醚、水和醋酸等,在摇动下,慢慢向粗产品中加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约6ml)至无二氧化碳气体放出,酯层用PH 试纸检验呈中性。

移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注意及时放气!)后静置,分去下层水相。

酯层用10ml 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再每次用10ml 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两次,弃去下层水相,酯层自漏斗上口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无水碳酸钾干燥。

将干燥好的粗乙酸乙酯小心倾入60ml 的梨形蒸馏瓶中(不要让干燥剂进入瓶中),加入沸石后在水浴上进行蒸馏,收集73-80℃
的馏分。

产品5-8g。

苯和溴的取代反应中为什么用三颈瓶? 这个取代反应需要在反应容器上连接三种装置:搅拌器、冷凝管、漏斗。

搅拌器干什么的不用讲了吧?漏斗是加药品的。

冷凝管是为了收集溴苯,大概是150~160℃的馏分。

要同时插入三个东西所以需要三个口,所以要用三颈瓶。

需要插入几件东西就需要用几个颈的瓶子!
补充:一个分液漏斗足矣,一共需要苯和液溴两种试剂,插入分液漏斗之前,瓶中就灌入苯,插入漏斗之后通过漏斗往里面加入液溴。

搅拌器一定得要,否则反应不充分,溴苯生成的很慢,而且如果没有搅拌器,瓶中的液体加热温度也不均匀。

苯的溴化反应中,左边三颈烧瓶底部有褐色油状液体出现,褐色油状液体是社么液体褐色油状液体是溴溶于溴苯形成的溶液
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陶瓷仪器,也有用塑料制作的,用来使用真空或负压力抽吸进行过滤。

普遍认为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比希纳,事实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学家Ernst Büchner发明的。

形状为扁圆筒状,圆筒底面上开了很多小孔。

下连一个狭长的筒状出口。

使用的时候,一般先在圆筒底面垫上滤纸,将漏斗插进布氏烧瓶上方开口并将接口密封(例如用橡胶环)。

布氏烧杯的侧口连抽气系统。

然后将欲分离的固体、液体混合物倒进上方,液体成分在负压力作用下被抽进烧杯,固体留在上方。

常用于有机化学实验中提取结晶。

这种情况的过滤完成后,还可以在上方用少量纯溶剂来洗掉结晶表面的杂质。

抽滤(Leaching)定义:
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的压强降低,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装置:
布氏漏斗(buchner funnel),抽滤瓶(suction flask),胶管,抽气泵,滤纸
过程:1、安装仪器,检查布氏漏斗与抽滤瓶之间连接是否紧密,抽气泵连接口是否漏气;抽滤瓶上配一单孔塞,布氏漏斗安装在塞孔内。

漏斗管下端的斜面朝向抽气嘴。

但不可靠得太近,以免使滤液从抽气嘴抽走。

2、修剪滤纸,使其略小于布式漏斗,但要把所有的孔都覆盖住,并滴加蒸馏水使滤纸与漏斗连接紧密;往滤纸上加少量水或溶剂,轻轻开启水龙头,吸去抽滤瓶中部分空气,以使滤纸紧贴于漏斗底上,免得在过滤进有固体从滤纸边沿进入滤液中。

3、打开抽气泵开关,开始抽滤在抽滤过程中,当漏斗里的固体层出现裂纹时,应用玻璃塞之类的东西将其压紧,堵塞裂纹。

如不压紧也会降低抽滤效率;若固体需要洗涤时,可将少量溶剂洒到固体上,静置片刻,再将其抽干。

从漏斗中取出固体时,应将漏斗从抽滤瓶上取下,左手握漏斗管,倒转,用右手“拍击”左手,使固体连同滤纸一起落入洁净的纸片或表面皿上。

揭去滤纸,再对固体做干燥处理。

溶液应从抽滤瓶上口倒出。

注:停止抽滤时先旋开安全瓶上的旋塞恢复常压然后关闭抽气泵
I.三颈瓶;2.圆底烧瓶;3.克氏蒸馏瓶; 4.干燥管;5.分水器;6.梨形瓶;7 温度计套管;8.变径接头;9.恒压滴液漏斗;10分液漏斗;11球形滴液漏斗;12 丫形管;1375蒸馏头;14.真空接液管;15.多尾接液管;16 直形冷凝管;
17 球形冷凝管;18布氏漏斗;19提勒管(b形管);20.吸滤瓶(抽滤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