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上册《石榴》精品教案
《石榴》教案(精品)

《石榴》教案(精品)目标1、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2、学习根据中心需要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
重点体会文章生动形象、准确凝练的语言。
教学准备小黑板或课件。
设计思路学习本文应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优美语句,进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
提到郭沫若,我们不由得想起在初一学过的《天上的街市》(可集体诵读)。
郭沫若诗写得好,特别是现代诗。
他的散文也相当优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石榴》。
(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
(1)学生根据初一所学知识及自己的积累介绍作者。
(2)明确(出示课件或小黑板1、)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师:速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2、)1、让学生推荐小组内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读课文,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及自己以为好的句段。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提示:喜爱石榴_______石榴______石榴)3、课文第三部分具体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4、写物是为了言志,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抓住几个语句来分析吗?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盎然忍俊不禁丰腴潜能明确:(指定几名同学解释、注音,让其他同学纠正。
好的句子只要学生能说出一点即可给予肯定。
)2、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明确:(喜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l段):点明石榴可爱。
第二部分(第2~6段):描写石榴的特征。
石榴教案(系列6篇)

石榴教案(系列6篇)石榴教案篇1一、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出对石榴的赞美之情。
二、品味语言:1、体会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
找出文中运用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修辞方法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例句:“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裂为四瓣……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用花瓶比喻石榴花前期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裂为四个厚实花瓣的成长过程,用插花的花瓶比喻花后期的形状,连续用比喻写出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
学生阅读勾画相关句子,讨论其表达效果。
明确使用多种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三师生共同小结本文内容。
四、课堂反思:思考:这节课你的表现怎样?你有怎样的收获?五、作业设计:1、摘录文中状物形神兼备的语句并背诵。
2、学习使用文中的手法,写一个200左右的片断,描绘一种植物。
板书设计石榴形美枝叶、花朵、果实生动形象神美敢于抗争、不屈不挠立意深远情美有坚定的信念、美好的情操热爱生活石榴教案篇2一、教材分析《石榴》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二、教学目标1.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4.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榴生长过程。
三年级《石榴》教案6篇

三年级《石榴》教案三年级《石榴》教案6篇三年级《石榴》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文章主题;2、学习形神兼备的状物手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英勇无畏的品格和敢于斗争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三、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题教学难点:形神兼备地状物教学过程:一、导语古往今来,“垂杨”“腊梅”之类的植物历来是文人墨客的笔下宠物,但现代作家郭沫若却对石榴情有独钟,而且还赋予了石榴“夏天的心脏”的.美誉。
石榴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本节课我们来一睹石榴的风采。
二、导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感悟作者对石榴的赞美之情;2、朗读课文,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理清文章层次。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读文章2——6段,思考问题:1、作者从石榴的哪些方面表现石榴树的“最可爱”?2、通过什么方法突出了石榴枝叶的特征?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石榴的花朵?4、作者运用哪些修辞方法写石榴的果实?(三)精读课文,拓展能力通过学习石榴的敢于同骄阳斗争,毫不示弱的精神美,你有什么启发和感受,写一写并说一说。
三、板书设计三年级《石榴》教案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认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课文的朗读,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4.使学生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5.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重点难点: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仿照第四节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石榴娃娃的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读通课文,能自己探索、学习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今天呢,老师和大家一起到一个新的王国去作客,愿意去吗?(教师指大屏幕)看什么王国?(学生自由说:石榴王国。
《石榴》教学教案设计

《石榴》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石榴》这篇课文。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石榴图片,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石榴的生长过程和特点的阐述。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石榴图片、石榴生长视频等。
2. 教学素材:石榴实物、生字词卡片等。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石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石榴的外观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石榴的了解。
(3)简介石榴的生长过程,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语感。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石榴的生长过程。
(2)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石榴生长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讨论:石榴有哪些特点?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5. 小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活动,如观察身边的石榴树,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石榴”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石榴的生长特点;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石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石榴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石榴的知识。
2.朗读课文(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注意倾听,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分组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3.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课文描绘了石榴的哪些特点?(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学会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记忆。
(2)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5.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石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6.课堂小结(2)学生复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生活中的石榴,结合课文描述石榴的特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石榴的特点,学会了生字词,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时,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来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特别是‘秋风吹过,石榴笑红了脸’这样的句子,要读出石榴的生动和可爱。
”(2)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教师提问:“谁可以告诉我‘成熟’这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它是怎么用的?”2.教学难点补充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教师对话:“同学们,你们注意到课文中‘石榴笑红了脸’这句话了吗?石榴怎么会笑呢?这是作者的想象,我们把这种把无生命的事物说得像有生命一样的方式叫做拟人。
三上《石榴》教案+实录+反思

《石榴》教学案附板书设计:春天 叶 夏天花 秋天 果四、课堂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和外形、味道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喜欢石榴、热爱家乡的感情。
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注意学习这种方法。
附板书设计:春抽枝、长叶石榴夏开花秋结果(颜色、形状、味道)《石榴》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五册《石榴》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生:石榴师:谁能介绍一下石榴的样子或者是味道呢?生1:圆圆的生2:圆圆的,咧开了嘴生3:酸酸的,还有点甜师:想不想更多地了解石榴?这节课我们就去枣庄的石榴园看一看那里的石榴。
生:齐读课题师:出示谜语生:齐说----石榴师:向学生介绍石榴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师:想一想文中讲了哪儿的石榴?讲了石榴的什么?。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者同学,还可以查字典。
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生词会读了吗?生:会读了师:出示小黑板石榴、剥开、活泼、急切、咧开嘴喜讯、甚至、扒开、张望、甜津津师:先自已读一读试试。
生:自由读生1:读词语生2:读词语生:开火车读生词,读对了学生跟读一遍。
师:会读了,还要弄懂词义师:谁来说说“喜讯”是什么意思?生:喜讯就是好的消息,好的事儿师:谁给“仿佛”找个近义词?生1:好像生2 :犹如生3:宛如师:“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生1:有名生2:中外闻名三、精读课文,整体感悟师:词同学们都会读了,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相信这一师遍你一定会有收获,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1:学生读课文生2:学生读课文生3:学生读课文师:谁来告诉老师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石榴驰名中外,。
生2:我知道石榴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生3:我知道石榴果实很好吃。
师:这些同学真了不起,自已读书就知道了这么多。
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案(精选14篇)

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教案(精选14篇)语文三年级上册《石榴》篇1目标预设:1.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通过观察实物、图文结合、投入朗读,使学生了解石榴果实的特点。
2.通过借鉴模仿,初步懂得描写水果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并能主动积累语言,发展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朗读,了解石榴果实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水果的一般方法教学准备:石榴(幻灯片)、学生自备一个石榴和另一种水果。
课程实施: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的家乡在哪里?那里有?作者生在枣庄,他为家乡有这样一片石榴园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二.精读1.你瞧,(图)这些石榴花多么鲜艳,多么惹人喜爱呀!开花便要结果了吧?谁来读读第三小节?(文)(指名读§3)2.这一小节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石榴果实的?(板:果实)轻声读读§3,然后学习小组一起讨论(板:颜色样子)3.①不动笔墨不读书。
石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哪些词语表现了这些变化顺序呢?就请大家用不同的符号作上标记。
(文:表示石榴颜色变化的词用画出;表现这些变化顺序的词用小圆圈圈出。
)②书上的记号就是你们思考的过程,学生汇报。
(文: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对照自己的石榴,说说它是什么颜色。
(文:先、逐渐、最后)这些词准确地写出了石榴从结果到成熟的颜色变化。
4.石榴成熟了。
(图)你看到了怎样的石榴?(用自己的话说说)5.成熟的石榴真可爱啊!书上又是怎么写的?(文)自己读读。
作者非常喜欢石榴,把它当作人来写了,谁来读读这些句子?6.现在你们就是这些可爱的石榴娃娃,咧开嘴是什么样儿的?做个表情。
你们可真快乐啊!你们在说些什么呀?7.瞧,(图)这一只只熟透的石榴红黄相间,它们在开怀大笑呢,看到这么快乐的石榴,我们也高兴起来了。
就让我们高兴地读这一小节。
自己练练。
1三上第五单元《石榴》 教案+实录+反思

三(上)第五单元《石榴》教学案附板书设计:春天叶夏天花秋天果四、课堂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写出石榴果实的生长变化过程,还特别注意认真观察石榴果实的颜色变化和外形、味道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喜欢石榴、热爱家乡的感情。
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注意学习这种方法。
附板书设计:春抽枝、长叶石榴夏开花秋结果(颜色、形状、味道)《石榴》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五册《石榴》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生:石榴师:谁能介绍一下石榴的样子或者是味道呢?生1:圆圆的生2:圆圆的,咧开了嘴生3:酸酸的,还有点甜师:想不想更多地了解石榴?这节课我们就去枣庄的石榴园看一看那里的石榴。
生:齐读课题师:出示谜语生:齐说----石榴师:向学生介绍石榴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书要求。
师:想一想文中讲了哪儿的石榴?讲了石榴的什么?。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者同学,还可以查字典。
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生词会读了吗?生:会读了师:出示小黑板石榴、剥开、活泼、急切、咧开嘴喜讯、甚至、扒开、张望、甜津津师:先自已读一读试试。
生:自由读生1:读词语生2:读词语生:开火车读生词,读对了学生跟读一遍。
师:会读了,还要弄懂词义师:谁来说说“喜讯”是什么意思?生:喜讯就是好的消息,好的事儿师:谁给“仿佛”找个近义词?生1:好像生2 :犹如生3:宛如师:“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生1:有名生2:中外闻名三、精读课文,整体感悟师:词同学们都会读了,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看看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老师相信这一师遍你一定会有收获,谁愿意读给大家听?生1:学生读课文生2:学生读课文生3:学生读课文师:谁来告诉老师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石榴驰名中外,。
生2:我知道石榴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生3:我知道石榴果实很好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榴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学写值物特点的方法。
2.能体会文中优美的语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3.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优美语句,知道作者介绍石榴的顺序。
教学准备:石榴的标签、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瞧,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生:石榴)谁能介绍一下石榴的样子或者是味道呢?(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想不想更多地了解石榴?这节课我们就去枣庄的石榴园看一看那里的石榴。
板书课题。
(出示生字):要读通课文,先得看看这些新朋友你认识了多少?你怎么认识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者同学,还可以查字典。
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生字词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生词会读了吗?(生:会读了)[出示课件]师:先自已读一读试试。
学生开火车读生词,读对了学生跟读一遍。
(出现错误及时纠正)过渡:这些生字词,回到课文中去,你还认识吗?别说大话,想自已先练练读一读吗?请小朋友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
你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一会儿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读得最好?4、学生自由练读。
5.检查。
(1)课文一共几小节?(2)请四位小朋友来读课文的四个小节,其余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读的怎么样?你最欣赏他读的哪些句子或者哪些句子你还可以读的更好?说说理由。
(相机把难读句子让学生读一读)例如: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三、再读课文,学生谈论小节过渡:同学们确实读准了生字词,读通了句子,那么,课文究竟是怎样介绍石榴娃娃成长的呢?1.小组讨论。
2.指明回答(边回答边送石榴标签)。
3.请拿到标签的同学上台,根据石榴生长的过程给它们排排队。
4.连贯的说说石榴生长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来粘贴标签,既激发兴趣,又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六、师:石榴娃娃都在为你们喝彩呢!多么可爱的石榴娃娃!我们一起再把课文来读一读吧!七、指导写字1、你觉得那些生字难写呢?重点指导并范写“讯”“嚼”。
2、指导学生描红。
八、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石榴》这篇课文。
昨天老师带大家去枣庄的石榴园粗粗浏览了一回,请大家打开书,翻到85页,小声的快速读读课文,想一想,这些填空你能填出来吗?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长出了()。
到了(),()谢了,树上便结出了()。
生自由读书,边读边思考老师出示的习题。
指生填空。
师把空内的文字补充完整。
师:请同学们都来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读了这个填空,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石榴的生长顺序:春天抽枝长叶,夏天开花,秋天结果。
二、精读课文(一)春天的石榴园(1)我们先走进春天的石榴园,课文那几句写了春天的石榴树,请你来读一读。
(出示句子)(2)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3)这句话中的“抽出”可不是一般的“长出”。
看(师板画)(4)你感觉到这些枝条长的怎么样了?(5)师:“抽出”这个词语用的真奇妙。
这些新的枝条很快的从枝干里长出来,叶子是多么的嫩绿,生命力真旺盛,谁可以想到用在《小露珠》一课中学到的一个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生机勃勃)(设计意图:培养孩子的语言概括能力。
)(6)春天的石榴园这么的生机勃勃,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自己读一读,齐读。
过渡:春天石榴抽枝长叶,夏天的石榴园怎么样呢?(二)夏天的石榴园1、谁来读读描写夏天石榴园的句子。
(出示句子)2、你喜欢这夏天绽放的石榴花吗?说说看,什么地方让你特别喜欢?为什么?(1)、我喜欢火红的石榴花,出示: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
石榴花的颜色是火红火红的,真美啊(出示图片)叶子是那么的绿,花儿又是那么的红,你能读好这一句?(2)我喜欢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枝头的石榴花:它们争先恐后,竞相开放,像是在比赛呢!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导朗读。
(师:哪些词语看出花儿繁多的?强调: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3)我喜欢小喇叭,鼓着劲儿吹:我从这里感受到石榴花好可爱。
师:石榴花好可爱呀,它鼓着劲儿吹,你能读出这股劲吗?2、师:想不想亲眼看看石榴花的绽放?好,看哪-----视频播放师配音:到了夏天,石榴树上开出了一个个小花骨朵儿。
它舒展开柔嫩的花瓣,越开越密,越开越盛,直到挂满枝头。
看,多像活泼的小喇叭呀!师:看到了石榴花的绽放,你想说什么?把你的喜欢带进去,美美地读给我们听吧。
(三)秋天的石榴园夏天的石榴树很美,可是转眼间收获的季节到了,石榴树又有了新的变化,都有哪些呢?自已读书找一找。
1、生: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石榴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2、师:是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吗?老师呀真是粗心,打这段文字时出现了一个错误,你们能帮老师找出来吗?(出示课件)[开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石榴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生:应该是热闹而不是开师:这个词不改行吗?为什么?生:热闹说明花开的很多、很旺盛、把它当成人来写的。
3、师:石榴是怎样长大的?生: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
师:那可不可以这样说“石榴一天天成熟,一天天长大”?4、小石榴是怎样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并在书上划一划表示颜色变化的词和表示先后顺序的词。
5、师:(出示一句话: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黄中带红,青中带黄,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请你们读读这句话,与课文中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吗?(生自由读句子)生:“青中带黄”和“黄中带红”两个词语交换了一下。
师:那这样写是不是也可以呢?生:不行。
因为石榴先是青绿色的,长呀长呀,就变成青中带黄。
过了一段时间,又变成黄中带红。
生:青绿色的石榴不会先变成黄中带红,再变成青中带黄的。
它要由青渐渐变成黄,再由黄渐渐变成红,所以不能把这两个词语调换。
师:是啊,你说的对极了。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推敲,才把文章写得如此生动,用词如此准确,这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再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句子)6、小石榴就这样长啊长啊,最后就熟透啦!知道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吗?(出示图)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的笑了,有的……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作者把石榴撑破了皮,露出了子儿当做是石榴娃娃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把石榴当人来写,写的真是太可爱了!我们今后写作文时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
你能读出这种可爱的感觉吗?7、这些石榴娃娃在开怀大笑,他们还在干什么呢?(出示: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①请生演一演石榴娃娃。
注意动作:“急切地扒开”、“向外张望”你在报告喜讯时会说什么?“急切”换词(迫不及待)②谁来读读这些可爱的石榴娃娃?8、秋天的石榴园里真是果实累累,喜气洋洋。
让我们一起连起来把这第三自然段读一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知作者描写石榴的写作方法,渗透写作知识,同时通过角色的扮演帮助朗读课文中生动的词句。
)(四)石榴果1、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你会忍不住摘下一个,剥开外皮。
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图)师:看着图,读读句子,想一想,这些词的意思你明白了吗?(玛瑙、紧偎、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师:玛瑙是一种珍贵的玉石,在作者眼中,石榴子儿红白相间,晶莹透亮,不就像那颗颗玛瑙吗?好美的石榴子儿,好诱人的石榴子儿呀。
读读吧。
2、看到这么好看的石榴子儿,你最想干嘛?好,老师请你们伸出手来到抽屉里去摸摸,你会有个惊喜。
(组织学生品尝石榴子儿,并交流味道。
)师:“纸上得来终觉浅,亲口品尝最真切。
”把你们亲口品尝到的滋味带进课文里再读一读。
三、回顾石榴,诵读全文:师:课文学完了,我们知道了小作者从春夏秋三个季节里,向我们介绍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我们欣赏了石榴的生机勃勃的绿叶,竞相开放的花朵,俏皮可爱的果实,并且亲口品尝了它的滋味。
此时我们再来看课题,你会在“石榴”的前面加上什么词语,来赞美石榴呢?()的石榴?师:多么惹人喜爱的石榴呀,让我们和着音乐,把课文再美美地读一遍,好吗?(师生配乐诵读全文)`.四、作业:师:欣赏石榴,我们要观其形,赏其色,品其味,欣赏别的水果也是一样。
师:欣赏水果是有方法的,我们可以-----(看、摸、闻、尝),特别要注意果肉的样子和颜色,还要细细体会果肉在嘴里的感觉。
完成课后第五题。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任务。
)板书设计:春抽枝长叶16石榴夏花儿火红秋果实累累练习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榴()抽()至()讯()溜()邮()致()迅()津()娃()蜜()园()律()佳()密()圆()2、选择正确读音摘下(zhai zai)甚至(shen sheng)甜津津(jin jing)石榴(liu liu)3、照样子写词语郁郁葱葱()()()甜津津()()()4、多音字组词剥 bao( ) 嚼jiao( )bo( ) jue( )5、写近义词驰名中外()急切()6、照样子,用拟人的方法写一句话例:熟透了的石榴笑得咧开了嘴。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