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2年湖北省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汇编:名篇名句默写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全国卷)

2011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B卷选择题答案1.B 2.D 3.A4.C 5.B 6.C13.C l4.A l5.D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湖北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试题及答案

2011湖北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试题及答案

1、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

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2011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题及答案

2011湖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镜湖女(南宋)陆游湖中居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

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

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

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

14、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1分)A、古体诗B、近体诗C、歌行D、诗余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事舟楫”写湖边的人家日常靠船为生。

B、“乱荷叶”写女子摆动的伞把荷叶搅乱。

C、“月色新”写傍晚景色,暗示时间转换。

D、“泛烟津”写若有若无的歌声随波荡漾。

专题06名句默写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6名句默写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6名句默写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解析版)专题06:名句默写【2022年高考】一、【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此题中需注意“仞”“翱翔”“蓬蒿”“栈”“勒”的书写。

二、【2022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昳、覆、袅、缕。

三、【2022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分项汇编(原卷版)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分项汇编(原卷版)

五年真题分类汇编名篇名句默写【2022年】1.(2022·全国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都使用了叠字,从听觉、视觉上突出了对景伤怀的感受。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当年刘裕率军北伐时的强大气势。

2.(2022·全国乙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以娴熟的技艺演奏了当时有名的两首乐曲。

(2)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中的数目字,引发了后世读者的多种解读。

(3)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花落归根为喻,抒发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情怀。

3.(2022·新高考1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及答案1.《劝学》中“”一句,以金属变化来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改变和提升,而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踮起脚极目远望,也“”。

3.荀子的《劝学》中,指出木头经过火烤做成车轮后,再被晒干也无法挺直的原因是“”;认为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他们的才德之所以会超过一般人,就是因为“”。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锲而舍之,那么“”;锲而不舍,就会“”其中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说明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道理。

5.《荀子•劝学》指出,螃蟹虽然有锋利而坚硬的“跪”和“螯”,却“”,这是因为“”,用“”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

6.《庄子•逍遥游》第一段中“”一句,描写鹏背之广;“”一句,描写鹏翼之大。

7.《逍遥游》第二段,在汤和棘的对话中,“”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

而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

”8.《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如果“”,那么小草可以做它的小船,而放置杯子就会贴在地上,这是因为“”。

9.庄子《逍遥游》中,用“”一句指出蜩和学鸠所飞之低,又对斥鵁认为“”就是飞的最高限度给予一定的嘲权。

10.庄子《逍遥游》中,先写蜩与学鸠以自己的飞行和休息来嘲笑大鹏,发出“”的疑问,再写斥安鸟以自己的飞行来嘲笑大鹏,发出“”的疑问。

1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宋荣子和列子虽有“未数数然也”的人生态度,但分别存在“”和“”的不足,尚未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1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虽免于步行,但还没有达到逍遥游,只有做到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才算逍遥游。

13.韩愈在《师说》中用一句“”开门见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以士大夫对待孩子和对待自己在从师而学问题上的相反态度作对比,指出这是“”的糊涂做法。

14.《师说》中韩愈提出了他心目中老师的作用是“”,而那些童子的老师,是“”,这并不是韩愈所推崇的老师。

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名句名篇默写(情境式默写)(学生卷)

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11 名句名篇默写(情境式默写)(学生卷)

专题11 名句名篇默写(情境式默写)试题简析一、(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

(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

二、(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

三、(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名句“,”,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2)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

四、(2023·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五、(2023·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2)《旧唐书·音乐志》记载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有二弦”,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说明竖箜篌的弦数还有另一种可能。

六、(2023·全国乙卷·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历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真题汇总之一

历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真题汇总之一

近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之理解性默写题汇总之一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3.《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5.《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

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7.《论语.述而》中将“君子”与“小人”的心态进行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8.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9.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骇浪惊涛的壮丽景色。

10.《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_____,_____"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12.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

1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22年湖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汇编:名篇名句默写1、【2011年·湖北卷·15】填空。

(6分)(1)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

(2)日本作家曾因《雪国》《古都》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3)《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评断公允;《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意境澄静;《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情景交融。

解析:(1)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2)日本作家川瑞康成曾因《雪国》《古都》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3)《过秦论》中“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评断公允;《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意境澄静;《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情景交融。

2、【2012年·湖北卷·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 (5分)(1)窈窕淑女,___________。

(《诗经·关雎》)(2)吴丝蜀桐张高秋,。

(李贺《李凭箜篌引》)(3)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4),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 风之积也不厚,。

(庄周《逍遥游》)(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7)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8) 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解析:(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贺《李凭箜篌引》)//(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4)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5)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周《逍遥游》)//(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7)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8) 亲小人,远贤臣,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3、【2013年·湖北卷·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 5分)(1)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3)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4)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5),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6 )天姥连天向天橫,。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耳得之而为声,。

(苏轼《赤壁赋》)(8),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解析:(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4)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6 )天姥连天向天橫,势拔五岳掩赤城。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苏轼《赤壁赋》)//(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4、【2014年·湖北卷·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1)月明星稀,。

(曹操《短歌行》)(2)问今是何世,,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3)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4)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5)垆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其二)》)(6)若夫日出而林露开,。

晦明变化中,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7)挟飞仙以邀游,。

(苏轼《赤壁赋》)(8)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解析:(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其二)》)//(6)若夫日出而林露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中,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7)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8)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5、【2015年·湖北卷·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1)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李密《陈情表》)(5)三径就荒,。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群山万壑赴荆门,。

(杜甫《咏怀古迹》)(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解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古诗十九首》)//(4)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 李密《陈情表》)//(5)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6)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7)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6、【2016年·全国卷I·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6分)(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解析:(1)《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2)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赢得仓皇北顾”。

7、【2017年·全国卷I·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曹操《观沧海》中“,”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解析:(1)曹操《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8、【2018年·全国卷I·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论语·为政》中“,”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裝束,“”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解析:(1)《论语·为政》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

文末所说的“好古文”,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羽扇纶巾”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裝束,“樯橹灰飞烟灭”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9、【2019年·全国卷I·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 ,_____ ”,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解析:(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然然未勒归无计”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10、【2020年·全国I卷·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离骚》中“,”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

解析:(1)《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1、【2021年·新高考全国Ⅰ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说,到郊野去的人,只带一日之粮当天回来,肚子还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的人,则需要“”,而去往千里之外的人,就必须“”。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