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启耀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巧打时间差 春种变春收

合集下载

山西永济:韩阳香椿香四方

山西永济:韩阳香椿香四方

山西永济:韩阳香椿香四方
姚婉
【期刊名称】《村委主任》
【年(卷),期】2015(000)008
【总页数】1页(P55)
【作者】姚婉
【作者单位】山西永济市委新闻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资源依赖理论与乡村草根组织的健康发展r——以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实践为例 [J], 乔运鸿;龚志文
2.农村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新路径--以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的实践为例 [J], 乔运鸿;杜倩
3.山西省永济市香椿营销策略分析 [J], 任青霞
4.农民合作社开展“三位一体”服务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山西省永济市蒲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调查 [J], 陈建华
5.山西省永济市蒲韩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主体性经验 [J], 何慧丽(整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施甸红果参种植“钱”景光明

云南:施甸红果参种植“钱”景光明

Vol.41No.012024 China Fruit News合为方向,树立新理念、推广新模式、培育新动能,在科技引领果业发展的征程中树立了新标杆,为示范区乃至全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成功借鉴。

(王秋萍)河北:迁西县“三个强化”助推板栗产业发展河北省迁西县是著名的“板栗之乡”和全国优质板栗出口基地县,迁西板栗以香、甜、糯的优异品质享誉国内外。

近年来,迁西县充分发挥部门科技创新引导作用,通过“三个强化”推进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产学研结合。

密切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省昌黎果树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聘请尹伟伦院士为技术顾问,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迁西县院士工作站,解决板栗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目前,迁西县板栗研发中心已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及国家备案的星创天地,为迁西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二是强化关键技术攻关。

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共同实施了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建立板栗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及选育示范基地6.73hm2;建立高光效控冠修剪栽培技术体系;建立板栗控冠修剪及授粉树配置示范基地13.30hm2,辐射带动周边郁闭园改造80hm2;建立板栗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6.66hm2,示范推广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技术;建立标准化菌栗共生示范模式,实现板栗与栗蘑的互助生长;与相关公司合作,利用废弃的栗蘑菌糠、板栗落叶、落蓬、弃枝等原料,引进生物腐植酸发酵专利技术,研发板栗专用生物有机肥;累计示范推广板栗新品种新技术380hm2,辐射带动4.26万hm2,培训农民技术骨干2800多人次。

三是强化科创项目研发。

与相关公司合作,推进以板栗花为原料提取生产栗花纯露,用以代替含有酒精的传统花露水产品,属国内首创。

帮助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专项资金申请,申报了板栗花面膜以及板栗花饮料国家发明专利2项。

迁西县板栗研发中心先后获得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0余项,获得支持资金2000多万元;获省、市级奖励13项,授权发明专利6项,取得植物新品种权及良种认定5项,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著作2部。

突出一个品种,打造一个品牌,培植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突出一个品种,打造一个品牌,培植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突出一个品种,打造一个品牌,培植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蕲春县位于湖北省东陲、大别山南麓,是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故乡。

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中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上乘,种植、加工、使用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大力发展以蕲艾为重点的中药材产业,着力建设“中国艾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16年4月27日,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此举办“中药材生产技术交流与培训班”,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中药材专家、教授与技术人员,参观了该县的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中医药加工企业、健康精品超市和中药材专业市场,对该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蕲春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主要经验1. 突出一个品种蕲春是传统的中药材之乡,境内已查明的中药材有700余种。

蕲春有“四宝”——蕲竹、蕲艾、蕲蛇、蕲龟,尤其是蕲艾,叶片大而肥厚,香气较浓郁,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明代就被朝廷列为贡品。

近代有研究单位化验结果显示,蕲艾含有其他艾草所没有的侧柏酮和异侧柏酮成分,蕲艾的挥发油含量比普通艾草高出1倍,黄酮含量比普通艾草高出30%,热燃烧值比普通艾草高出10%以上。

虽然艾草很多地方都有,但用蕲艾制作的艾条、艾柱易燃持久、热穿透力强,灸疗效果更好,被誉为“炙家珍品”。

为此,蕲春从众多的中药材中,选择蕲艾作为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辅以夏枯草、栀子、白芨、丹参和银杏等道地中药材。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蕲春全县中药材面积已达到35.9万亩,中药材鲜干货商品量达到2.8万吨,年产值4.2亿元,其中蕲艾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规模居全国之冠。

2. 共铸一个品牌湖北省主要领导曾经说过:“湖北最响亮、最耀眼、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就是中华药典、世界公认的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品牌”,“单从经济效益上看,如果把它做好了,我认为李时珍品牌至少要值2000亿”。

蕲春的中药材产业,从基地建设到产品收购、加工、销售、服务,涉及6万农户和近300家企业,其中包括规模以上医药企业60余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近20家,高新技术企业近10家,上柜、上市企业近10家。

(原创)你们知道“三条驴腿”的穷棒子农业合作社吗?

(原创)你们知道“三条驴腿”的穷棒子农业合作社吗?

(原创)你们知道“三条驴腿”的穷棒⼦农业合作社吗?农业合作社的创建,不是党中央⽑主席号召的,⽽是群众⾃发成⽴的。

解放后,农民分得⼟地,实现了“耕者有其⽥”,但独门独户,缺牲畜、⼯具,很难耕作,特别是⽆劳⼒困难户,⽆能⼒种地。

1952年,河北省遵化县西埔村,发现邻村合作互助组收成明显⾼。

这年秋天,农民王国藩成⽴西埔村第⼀个合作社,有23户农民参加,多是贫苦农民,⼀共230亩地,⼤家凑的物资仅够买四分之三个驴,故称为“三条驴腿”的穷棒⼦社。

他们没农具、没车辆运输,社员们在王国藩带领下,变冬闲为冬忙,肩不离担,⼿不离锹,送糞.整地,⼤搞农业⽣产。

团结就是⼒量,通过⼤家⾃⼒更⽣,艰苦奋⽃⼤⼲、苦⼲,赢得了第⼀个⼤丰收,亩产127公⽄,产量翻了⼀倍,每户分粮700多公⽄,现⾦190多元。

不但取得⼤丰收,⽽且他们从⼭上打柴4万多⽄,卖了450多元钱,购买了⼀头骡⼦,⼀头⽜,19只⽺,⼀辆铁轮车和部分农具,公共积累总计达2400多元。

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极⼤地吸引了农民,⼤家纷纷要求⼊社。

1954年秋,西埔村11个互助组的148户农民,1900⼟地都加⼊了农业合社。

1956年,⽑主席阅读了这⼀材料后,写了按语:“我看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整个形象,难道六万万个穷棒⼦不能在⼏⼗年内,由于⼤家的努⼒,变成⼀个社会主义⼜富⼜强的国家吗”?⾃此,全国农村普遍建⽴起了农业合作社。

相反,也有⼀个实例。

1951年河北晋县北捏、南王庄等三个村庄,没组织互助组合作社,有99户出卖⼟地192亩,到1952年有50户出卖⼟地83亩。

失去⼟地的农民只好受雇于⼈,出现了新的富农、长⼯,收⼊两极分化。

通过成⽴农业合作社后,才根本改变了贫穷。

然⽽,现在⽹上许多说,前三⼗年吃糠咽菜,吃树⽪、树叶,还有的写吃煤块,⼀年到头吃不着⾁,总之,穷的吃不饱饭。

分⽥到户粮⾷⼤丰收,⼀夜解决⼦温饱。

你没看到前三⼗年,国家的发展吗?没有⽼⼀辈农民吃⼤苦耐⼤劳,集体⼒量兴修⽔利⼯程8万多个,整修⼟地变旱涝保收良⽥,没有科技发展,那来的良种,化肥?如果继续单⼲,不成⽴农业合作社、⼈民公社,⾛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想想后果会怎样?团结就是⼒量。

稻田改种茯苓 收入翻十倍

稻田改种茯苓 收入翻十倍

稻田改种茯苓收入翻十倍作者: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7年第02期安徽省大别山区的岳西县,自古就是茯苓的主产区,茯苓这种药材,具有宁心安神、渗湿健脾等作用,是国家颁布的首批药食同源的品种,粗略统计,全国目前有1452个中成药都要用到它。

每年全国茯苓产量3万吨,安徽省茯苓占到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但是前些年茯苓种植,对岳西县的植被破坏不小,茯苓不是因为乱采乱挖破坏生态,而是因为要用松木段做种菌培养基,导致大量松木被砍伐。

保护松木,茯苓怎么种呢?有人恰恰看到了这其中的机会。

王徐龙的田里,正在收获茯苓。

每年11月是采挖茯苓的季节,这已经是他家最后一片要收的地。

黄沙土下面,是去年春天王徐龙种下的茯苓袋料种菌。

茯苓种植,需要海拔1000米,坡度20度的山地。

大别山区去年雨水多,茯苓的个头并不是很大,好在有签约企业收购,收入上能有保证。

王徐龙说,现在种茯苓与以前不一样,以前是砍松木段做茯苓的培养基,现在他们是用袋料包栽培茯苓。

王徐龙他们以前只种水稻,每年每667平方米水稻也就只收入七八百元,而现在改用袋料包方法种茯苓,一年大概能赚七八千元。

茯苓是一味药材,也是一种食材。

过年的时候,村里每家每户都要做茯苓饼,这是当地的特色。

王徐林上午刚采完茯苓,下午就有人上门来收了。

这位叫刘林,就是王徐龙说的那家种植企业的技术员。

安徽岳西县天兴业中药材种植技术开发公司技术员刘林这次来,一是送来种植茯苓的袋料包,二是收购王徐龙他们当天采挖的茯苓,送到加工企业。

这些日子,岳西县的鲜茯苓市场收购价涨到了每千克12.1元,而企业和农户年初签的保底价是每千克10元。

根据协议,高出市场价,就得按市场价计算。

这250千克鲜茯苓,王徐龙能收入3000多元。

收上来的茯苓质量不算好,价格却不低,企业怎么避免损失呢?跟着刘林,我们来到了2公里外的这家中药材粗加工企业。

安徽岳西县茯苓产业科研中心主任段玉彬最担心的是收上来的茯苓不能及时晒干,收上来的茯苓最关键的就是及时扒皮、烘干或者晒干,天好就利用太阳棚直接把茯苓晒干,天气不好他们只能用烘干机烘干,茯苓吸水性强,一旦发霉、烂掉,就白干了。

山西省阳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含答案

山西省阳泉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2024年阳泉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无论是冬奥会开幕式深度应用8K+5G转播、数字孪生、智能机器人、辅助驾驶、虚拟数字人等新技术展示出中国式浪漫与奥运情怀,还是央视春晚大量运用AI、XR等新技术持续推动“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都深刻体现出,科技正在全方位赋能文化生产与传播,创造出更具吸引力、更有沉浸感、更富影响力的文化盛宴,带来“跨屏时代”高度沉浸的“全感官体验”。

“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正在全面打通文化创作、消费、传播等环节,这不仅丰富了文化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还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文化+科技”加速提升文化原创力,搭建中华文明传播新场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性元素与AR、VR等人工智能技术的交互融通,使得影视与互联网视听节目的原创力得到极大提升,打造了传媒艺术既古典又现代的审美新形态。

如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持续探索新技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又如大型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使用“绘画+CG”突破时空的壁垒,凸显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民族精神,形成数智时代的“审美新热点”。

诸多优秀创意型、科技型的文化精品,借助全媒体矩阵持续“跨圈”传播、跨文化传播,为中外观众提供了理解中华美学精神、认知文化内涵、共享审美品位的全新文化场景,为中国形象的积极传播搭建了更为全面、丰富的平台。

石楼县益民中药材

石楼县益民中药材

柴胡与黄芩是绝大多数中成药的提取原料。而这两种药材生长环境 与技术相对来说,较易开展大规模普遍种植。目前山西的种植规模在300 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晋南和雁北。而市场价格在近五年均是稳步提升, 市场需求预估是1000万亩,市场空间极大。再者,这两种药材均可烘干 储存,以躲避市场低迷期。
三大自然优势
【黄芩】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以根入药。有 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 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 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 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 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 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配柴胡,通调表里,和解少阳,配 白术(“术”度音为“z h u ”) 清热安胎,配半夏,苦降辛开,配 黄连,清热燥湿,配枳实,厚朴, 消食和胃。黄芩在小柴胡汤,泻心 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许 多清热解毒明方中都有使用。
党 小 组
政 策 顾 问 技 术 顾 问
顾 问 团
商 业 顾 问 财 务 顾 问 耕 种 小 组
生 产 部
技 术 顾 问 看 护 管 理
营 销 部
加 工 组
【收益评估】
【资金来源】全部是自有资金 【成本分析】
可变成本(种子)1 1 9 7 0 0 0 元 不变成本(地钱、肥料、耕地、施肥、播种、起货、管理) 1 1 7 9 6 0 0 元 固定投资(播种机、三轮车)三年折旧费5 4 0 0 元 【收益估算】
谢谢
他是一位年轻的80后,质朴、 纯粹,外表略带腼腆,但眼神透着 同龄人少有的成熟与坚定;他喜欢 跟自己较劲,总是强迫性的给自己 制定一些暂时完成起来困难的目标。 他出道甚早,1997年,香港回收 的前夜,初中没读完的他就背井离 乡,外出打工。冰天雪地里零下16 度,津满机油的双手乌黑、皲裂、 流脓。然而付出并不意味着就有回 报,辛苦大半年的结果是老板给了 十几斤大米。不过他并不记恨老板, 用他的话说,没有技术就没有生产 力。他渴望成功,夜深人静里望着 群山环抱的远方,心情澎湃。……

大黄种植

大黄种植

大黄种植一、我国大黄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国家药典规定的大黄基源植物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药用大黄和唐古特大黄(鸡爪大黄)o掌叶大黄产于甘肃、青海、云南西北部及西藏东部,生长于海拔1500~4400的山坡或山谷湿地,在甘肃、陕西栽培较广。

药用大黄在陕西、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省,生长于海拔1200—4000m的山沟或林下,在各地有栽培。

唐古特大黄有鸡爪大黄和六盘山鸡爪大黄2种。

鸡爪大黄产于甘肃、青海及青藏交界带,生长于海拔1600—3000m的高山山谷中;六盘山鸡爪大黄产于甘肃、宁夏交界的六盘山周边地区。

二、甘肃大黄产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大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大黄产在我国西部、西南部海拔2000m左右的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6℃左右,年降水量约550mm,相对湿度50%—70%o 大黄喜温润凉爽气候,耐寒。

甘肃是全国大黄主产区之一,这里的大黄产量高、品质好,是传统出口药材品种。

(1)礼县掌叶大黄,主要是人工栽培品种,对环境要求严格,生长于山地林缘或草坡地带。

主要分布于礼县辖区内的上坪、洮坪、沙金、白关、白河、铨水、桥头、草坪、崖城、湫山等10个乡镇。

(2)华亭县掌叶大黄,主要分布于辖区内的马峡、西华、山寨、河西、策底、上关、砚峡、东华、安口、神峪等10个乡镇。

(3)宕昌县掌叶大黄,主要分布于辖区内的竹院、好梯、狮子、官亭、秦峪、新寨等6个乡镇。

(4)在渭源县掌叶大黄,主要分布于辖区内的莲峰、锹峪、路园等乡镇。

(5)庄浪县、凉州区等地部分乡镇也有一定面积种植。

三、大黄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如何?掌叶大黄植株高1.5~2mo地下有粗壮的肉质根及根状茎。

茎粗壮,有不明显的纵纹。

单叶互生,长宽近于相等,长达40~60cm;具粗叶柄,基生叶圆形或卵圆形,掌状5—7深裂;茎生叶较小,有短柄;托叶鞘大,长15cm,筒状,有纵纹。

圆锥花序顶生,花通常为紫红色,有时为黄白色,花被片6,淡黄色,雄蕊9,花柱30瘦果矩圆形,有三棱,沿棱生翅.,翅边缘半透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盂县启耀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巧打时间差春种变春收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眼下正是春耕春播的时候,盂县启耀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却在忙着采收桔梗苗和防风苗。

“桔梗每年春秋两季可以采收。

防风苗春季全部采收,一部分卖苗,一部分重新种回地里,等长成成品药材后再收获。

”启耀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南秀斌介绍说。

由于秋季集中收获时,时间紧、任务重,合作社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也很难将所有药材全部收获,为此,南秀斌琢磨着合理安排种植和采收时间,将部分品种调整到春季收获,实现错峰收获。

南秀斌是我市有名的“药材大王”。

几年前,南秀斌曾在盂县县城经营着自己的影楼,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但出生
在乡村的他,心底始终牵挂着故土。

他说:“看着一辈辈乡亲们守着土地耕耘,生活却没什么改观,心里很不是滋味。


怎样能给村里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他想过很多项目。

把生长在山沟、田埂的中药材种到田里,是南秀斌慎重甄别后选择的致富项目。

2012年,他试种了几种中药材,但是“规模上不去,收购药材的小贩都懒得来”。

恰逢当地掀起了流转土地兴办合作社的热潮,南秀斌抓住这个机会,拿出多年来的积蓄,和5户农民集资100万元,流转了南头村50亩土地,注册成立了盂县启耀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村民发展中药材规模化种植。

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和几年的反复尝试,南秀斌发现,盂县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比较适合种植桔梗、黄芩、苦参、防风等药材。

因此,他将这些药材大规模推广种植。

2013年,启耀合作社种植的中药材有白芷、桔梗、黄芪、柴胡、黄芩、防风等十几个品种。

当年秋季,单是一年
生中药材白芷,就创下将近4000元的亩产收益,是以往玉米亩产收益的4倍。

中药材的种植提高了土地的“含金量”,农民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更高了。

如今,启耀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已经有近100户农户。

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药材集中采收难度也逐渐增大。

南秀斌决定合理安排中药材种植品种和时间,将部分药材的育苗时间从春季调整到夏秋季节,将收获时间调整为春季,将采收成品调整为采收药材苗。

今年春季,启耀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共采收桔梗苗和防风苗200亩。

南秀斌计划将100亩桔梗苗和防风苗卖掉,剩余的药材苗重新种回田地中,等待下一次收获成品药材。

“防风苗每斤5元,桔梗苗每斤元,虽然与成品药材价格相差很多,但卖苗当年可以见效,成品药材需要2到3年时间才能见效。

成品药材田间管理比育苗费时费事,卖苗和卖药材的效益差不多。

”南秀斌说。

中药材种植户买到中药
材苗后,可以直接栽种,既减少了育苗这一步骤,也缩短了中药材的种植时间。

(苏建平)
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主办阳泉市信息化中心承办网络值班电线或以上浏览器可以体验最佳浏览效果!
麻仓优下马作品番号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